君子论
结合论语谈谈对儒家君子论的看法
结合论语谈谈对儒家君子论的看法孟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良好的品质,比如谦恭、正直等。
而孔子则认为人们不应当是君子,但也不应成为小人。
为此,孔子和孟子之间有过多次辩论。
然而,从整体上来说,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观点基本一致。
在这里我觉得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看待任何人事物,不能以主观眼光去对待每件事情。
孔子所谓的君子,大概指的就是具备某些特质的人,而非世俗意义上的那种“高尚”人士。
简单地说,我认为孔子的君子并不是后人所说的那种温文尔雅,更非仗义疏财,仁慈爱民的类型。
真正的君子,绝不会去干有损国家利益的勾当,相反的,他会做出巨大的牺牲;他不会违背自己的信念与道德准则。
因此,他是可敬的。
其次,孔子的君子精神是指代那些有原则有骨气的人。
我想,大多数国人应该都认同“义”字。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此言出于《左传》。
而孔子则进一步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认为真正的朋友,就应该将好的让给别人,就算自己的内心再怎么愧疚,也要保持风度,忍辱负重,绝不去做有损原则的事情。
君子也有七情六欲,但决不会被情感牵着鼻子走,即使有人犯下大错,君子也只是尽力规劝,以达到道义的制高点,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出手。
君子之志在于天下,小人之志在于一己。
君子是怀抱理想而活着的人。
小人虽有恻隐之心,但往往却将私心放在第一位。
小人从不设身处地的替别人考虑,只求自己的目的达到,无论对象是什么。
因此,孔子认为君子比小人可爱。
小人没有善恶之分,而君子却需要强调自己的良知。
最后,关于君子这一称呼,很多人认为儒家宣扬君子有失偏颇,应该摒弃。
因为当今社会,许多暴发户或权贵都具有君子的品质,但实际行动上却是卑鄙的小人。
因此,现代人对君子这个词语表示否定。
我不这样认为,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仍有君子,但它却不是泛指所有的君子。
我们不能因为那些自私的小人而贬低君子。
君子应该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恶人试图颠覆我们的世界观,但这些君子往往会站在最前面,用他们的坚持来唤醒那些沉睡的人们。
论君子文化及其当代意义
论君子文化及其当代意义“君子”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的中国人的理想人格。
儒家学说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其中很重要的内容是阐扬仁、义、礼、智、信及忠、孝、廉、耻等众多为人处世的伦理和规范,它们最终都集聚、沉淀、融入和升华到一个理想人格即“君子”身上。
我们的先贤崇尚君子品格,甚至把象征高洁、清雅、虚心和气节的梅兰竹菊四种植物人格化,称为“四君子”。
宋代以来,以梅兰竹菊表现四君子品格的书画数不胜数,其繁盛景象让人叹为观止。
“君子”概念古老而鲜活,在当代社会也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在不同阶层人群中都有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君子风范今天仍为绝大多数中国人奉为做人的圭臬。
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
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
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
如何做到中庸?则需要当事人依据原则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给予灵活处理。
人并非天生就是君子,要成为君子,必须加强修养。
修养不仅包括内在精神的修养,还包括文、艺的培养。
孔子的君子论在现代仍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需要新型的君子。
一是对于个人的意义,君子论可以为个人提供一套行动指南。
这些思想直到今天仍未过时,而是以文化遗产的方式融入到现代人的价值观中,成为除法律、宗教之外规范人们行为的行动指南。
例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倡导人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并推而广之要尊重所有的长者;爱自己的孩子,并推而广之要爱护所有的小朋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有拼搏的精神。
这些儒家思想仍然是人们行动的最佳指南。
二是对于社会的意义,君子论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仁”字拆开就是“二人”,说明仁就是协调两人或多人之间的关系的。
儒家提倡真诚待人,孝敬长辈,遵法守礼等。
这些思想对当前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对于世界的意义,君子论可以为世界提供一种普世价值。
中国古代跟西方社会不同之处是中国不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西方的宗教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中国是以儒家思想代替了宗教的作用。
论君子修养的原则和方法——基于《论语》中的君子论
·7·基金课题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2019年武汉科技大学教研项目“学科化视角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X059论君子修养的原则和方法——基于《论语》中的君子论李 敏 夏 婷(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65)摘 要:《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所蕴含的君子的修养原则和方法时至今日仍具有极大的学习和研究价值。
本文以《论语》中的君子论作为研究内容,从君子的内涵与由来、君子修养原则、君子修养方法3个方面进行论述,力图展现君子的时代面貌,实现思想的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对全面解读君子的新内涵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君子;君子修养原则;君子修养方法;《论语》1…《论语》中君子论的提出什么是君子?这个问题从古到今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话题。
在《论语》中,孔子并未直接论述君子的具体内涵,但“君子”二字却被提及了107次,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对君子人格培养的重视。
《论语》开篇就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阐明了君子修养应该注重的品质和修养原则。
针对不同的人群,从不同的角度,孔子对君子的论述不尽相同,但却将君子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学者辜鸿铭认为孔子的全部哲学体系和道德教诲可以总结为4个字,即“君子之道”。
[2]可见,君子一定是拥有高尚道德品格之人,其核心是对自身精神人格的至高追求。
那么君子这一概念是如何提出的呢?在春秋末期,战火纷飞,人心唯危,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社会等级秩序也出现了裂口,道德败坏、长幼不分的现象不断出现并日渐严重。
面对“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1](《论语·颜渊》)的社会局面,孔子提出了君子这一概念,通过论述培养君子人格的好处和重要性,引导人们崇尚君子之道,来提高臣民的道德修养,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帮助君主更好地巩固政权、治理国家、稳定社会。
孔子的君子论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的君子论及其现代意义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其崇尚的“君子”观念在中国社会文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具有道德上的高尚品质和高尚的行为,并倡导君子应具备“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素养。
在现代社会中,孔子的君子论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道德水平和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而孔子所倡导的君子精神正是人们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具备明辨是非的智慧和处事的能力,以至心待人,尊敬他人,以礼待人,正直无私,兢兢业业,宽容包容,以及建言献策,辅佐国家等品质。
这些都是目前人们所最需要的道德素养和品质。
同时,君子还应该有自信、有耐心、有理智,时刻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努力做出符合道德准则的事情。
这些品质不仅是对自己的修养有要求,也是对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
总的来说,孔子的君子论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通过倡导君子精神,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和推广一种守礼、尊重、理解、友善、博爱的社会道德风尚,建立一个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
君子论迹不论心例子
君子论迹不论心例子君子论迹不论心例子:1. 一位君子在公共场合时,总是保持优雅的举止和和善的态度。
他不论心中是否愤怒或不满,都会以微笑和友善的言辞与他人交流,不给他人带来负面情绪。
2. 一位君子在商场上遇到了失主丢失的钱包,他没有犹豫,立即捡起钱包并亲自寻找失主。
他不论心中是否有贪念,都坚守道德底线,将钱包归还给失主。
3. 一位君子在工作中,总是尽职尽责,不论心中是否有压力或疲惫,他都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不给他人添麻烦。
他以自己的努力和责任感赢得了同事和上司的尊重和信任。
4. 一位君子在面对诱惑时,总是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论心中是否渴望,他都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准则,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5. 一位君子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总是能够坚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不论心中是否失望或绝望,他都能鼓励自己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放弃努力。
6. 一位君子在与人交往时,总是以诚实和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人,不论心中是否有私心或欺骗,他都能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与他人建立起真实的关系。
7. 一位君子在面对冲突和争吵时,总是能够冷静思考和理性对待,不论心中是否愤怒或不满,他都能以平和的态度与他人沟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8. 一位君子在面对他人的批评和指责时,总是能够虚心接受和积极改进,不论心中是否自卑或抵触,他都能以成长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9. 一位君子在面对他人的成功和荣誉时,总是能够真诚地祝贺和赞美,不论心中是否嫉妒或羡慕,他都能以平和的心态与他人分享快乐,与他人共同成长。
10. 一位君子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总是能够坚持信念和勇往直前,不论心中是否恐惧或迷茫,他都能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不放弃追求。
以上是以君子论迹不论心为题的十个例子,这些例子展示了君子在各种情境下的高尚品质和行为,无论内心怎样,他们都能以正确的行为和态度对待他人和自己,展现出真正的君子风范。
孔子关于君子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精品文档资料
孔⼦关于君⼦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精品⽂档资料孔⼦关于君⼦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0 引⾔“君⼦”是孔⼦作为培养⼈的⼈格准则,在《论语》⼀书主要论述其品格、做事的原则、风格、态度、以及其精神追求,阐述孔⼦的君⼦之道。
1 孔⼦的君⼦之道“君⼦”⼀词在《论语》中⼀共出现了108次,可以说是孔⼦提出的⼀个⾮常重要的概念。
孔⼦不厌其烦地对他的学⽣们讲君⼦是怎样的,⼩⼈⼜是怎样的,君⼦⼩⼈两相分别,彰显君⼦品格,孔⼦提及“君⼦”⼀词,仅次于仁(109处),远多于礼(75次),中君⼦⼩⼈对举者甚多,有19处。
孔⼦显然是希望弟⼦们能把君⼦的准则作为⾃⼰的准则,把⾃⼰培养、塑造成⼀名真正的君⼦。
因此,《论语》就是在讲述“君⼦”之道的⼀本书,深刻领会孔⼦“君⼦”之道理论内涵,我们就真正把握了《论语》这本书的精髓。
本⼈尝试以下⼏⽅⾯进⾏阐述孔⼦的君⼦之道:1.1 君⼦的品格孔⼦认为君⼦是有理想有⼈格的化⾝,君⼦的反⾯是⼩⼈,通过与⼩⼈对⽐,突显君⼦品质。
他们在意见的表达,逆境中对其本真的固守,对待事物原则的坚持,做事的风格与准则各有不同“君⼦和⽽不同,⼩⼈同⽽不和”。
(《论语.⼦路》第⼗篇)君⼦对于某个⼈的意见该赞同,该反对时反对,有⾃⼰的看法;⽽⼩⼈都⼀味赞同,没有对错之分,针对什么样的⼈说什么样的话,没有⾃⼰的观点君⼦坚持原则,不因他⼈有不同看法⽽改变⾃⾝看法,失去⾃我;⼩⼈则结党营私,⽆原则,⽆⽴场。
“君⼦周⽽不⽐,⼩⼈⽐⽽不周”。
(《论语为政》第⼗章)君⼦依靠⾃⼰能⼒做事,不成功时也总是从⾃⼰⾝上找原因,⽽不会怪罪他⼈。
“君⼦求诸⼰,⼩⼈求诸⼈”。
(《论语.卫灵公》第⼆⼗章)君⼦以义为本,只思虑此事当做不当做,⽆私⽆欲;成⼈之美,锦上添花,乐于助⼈;因他⼈成功⽽愉悦,不嫉贤妒能,?是善于帮助他⼈;⼩⼈则以利为先,处处以利为唯⼀标准,计较个⼈得失;嫉贤妒能,唯恐他⼈超过⾃⼰。
“君⼦喻于义,⼩⼈喻于利”。
(《论语。
⾥仁》第九章)1.2 君⼦之德―仁、知、勇孔⼦认为君⼦之道有三,仁、知、勇;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思想】君子论
【思想】君子论成为君子,是许多中国男人的梦想;与君子相伴一生,也是许多中国女人的梦想。
两种梦想交相辉映,编制了出许多古典的,浪漫的童话与传说。
君子少,真君子更少,为什么少,因为对人的要求过高。
按儒家的说法:人的分类分别是圣人,君子,士人,小人。
圣人五百年才出那么一两位,那么在圣人之下的君子,每一代又能出几个?许多人,想成为君子,却最终成为小人;还有一些人,本不想成为什么君子,却最终成就了君子之道。
这样的悖论,又有几个人深思过?儒家对君子的要求,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内存仁义而明人道,外修经史而达礼法。
并且把这些原理实践到现实生活中去,一生坚持不懈,形成坚定的信念;这样的人,才配叫君子。
古典儒家学说毕竟过于古老,许多理论并不符合当今的现实。
但儒家的精髓却不会过时,那就是存仁义而明人道。
这个根本的道理,又有几个“君子”会懂?就算懂,又有几个人会坚守一生。
其实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点,不要拘泥于儒家的藩篱,就会发现,明人道则必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这个本质在全人类都共同存在。
所以,外国也有君子的概念,比如说英国的绅士。
何谓人道,简单来说就是人存活于世的价值与意义:人要活的幸福,活的充满艺术感,活的有尊严,那么人应该怎么为人,应该怎么交往,应该怎么对待他人与社会,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是人道之问题。
社会道德是会变得,民风世情也是会变得,但人道问题,是永远不会变的。
人永远会希望自己是个人,而不是禽兽,更不是卑微的奴才。
君子追求的其实就是人道,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人成为君子,是内心欲望的产物。
而不是人之初,性本善的产物。
之所以能出君子之悖论,本质原因就是忘人道而妄修经史。
缘木求鱼,何以为道?君子求人道,最根本的基础就在于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具备独立的思维与独立的人格。
独立思维与独立人格,是强大内心的必要保障。
一个没有独立思维的人,他所有的知识,都是被灌输的,而非自我内化。
什么知识是顺乎人性的,什么知识是违反人性的,只有独立思维的人能辨别的出来。
谈谈对儒家君子论的看法
谈谈对儒家君子论的看法君子是一个尊称,用来称呼那些德行出众、品性高尚的人。
如何做到成为一名君子?以下就从《论语》和儒家经典中谈谈我的看法。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人们认为,要做到成为君子,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包括仁爱之心、理性之思、明礼之行、宽恕之心等等。
一、仁爱之心——立身之本“仁者爱人”,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而要想具备仁爱之心,必须先要有感恩之心,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此外,还要有同情怜悯之心,对弱小之人不能冷眼旁观,更不能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而伤害他们,应当给予帮助,让其摆脱困境,重获新生。
若不具备这种仁爱之心,很难担当起“君子”二字。
三、宽恕之心——待人处事之道“仁者爱人”,意味着宽容、博大与无私,也就是说,要用自己的博大胸怀去宽容别人,原谅别人。
这是一种不以怨报怨、以德报德的真正的宽容,不计前嫌,不计较曾经对自己的伤害,能够做到如此,是十分可贵的。
只有对别人宽容,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宽容,只有用爱去感化对方,才能实现和谐共处。
倘若一味指责别人的错误,强求对方改变自己的错误,只会引发双方的矛盾。
当然,宽恕并非毫无原则地放纵,而是有界限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宽恕他人不能突破自己的底线。
四、理性之思——生存之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学习与思考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通过学习,能让人提升道德素养;通过思考,能让人增长智慧。
在追寻理性之思的过程中,人要有谦虚谨慎、不耻下问的态度,在碰壁之后,要总结经验教训,并付诸于实践,因为光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
当然,人在不断进步,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是会有迷惘的,但不能就此止步不前,停滞不前。
理性之思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对知识点要深刻理解,灵活运用。
二、明礼之行——做人之道“仁者爱人”,说的是有“礼”之人,可以亲近。
而要做到“礼”,就要从日常生活做起,遵守基本的礼仪。
“克己复礼”、“为仁由己”,一切的礼貌、礼节都是自发的,自愿的,这样的人是具备良好品格的人,可以成为朋友。
谈谈对儒家君子论的看法
谈谈对儒家君子论的看法“君子”,就是指儒家思想中认为最好的人。
但这个称号是属于古人的,而且往往成为了一种表面形式,所以我想说说关于“君子”的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君子”往往给人一种表里如一,忠诚可信,老实忠厚的感觉。
但其实不然,从儒家的角度来看,“君子”也是需要具备德行品质的,只是他们把善的观念当作主导,是美好人格的体现,因此他们具备了善性,同时兼有义、礼、仁、智、信五方面的基本要素,是一个完整的君子。
这些人都必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虽然“君子”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做到,但至少应该做到。
而社会上还存在着很多伪君子,“君子”也不能尽如人意。
君子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他们不畏强权,见义勇为,乐于助人,他们胸怀宽广,以天下事为己任,他们从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有利于公的事他们都热情相助,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总会及时伸出援手,他们总是关心别人,同情弱者,为别人着想,他们是光辉形象的化身,是力量的代名词,是精神的楷模。
而在我看来,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的贪官污吏,通常也是假冒君子的人。
孔子的弟子有一个叫宰予的,比孔子小三十岁。
他们自己对这样的作风并不感到羞耻,相反,还振振有词:“予,天厌之!天厌之!”《论语》中有一段记载: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于予与何诛?”宰予对曰:“予唯不知也已。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古时候就流传这样一句话:“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孔子也一直提倡实践教育,因此他也十分赞赏宰予的行为。
现代文明人要达到内心与世界的和谐,更加需要追求和发扬“君子”的精神。
面对社会,我们应该严于律己,维护正义,与邪恶势力作斗争;面对朋友,我们应该肝胆相照,与朋友携手并进,共同进步;面对弱者,我们应该伸出援手,奉献爱心……一个集高尚品德于一身的人,一个人人尊敬的人,一个名副其实的“君子”。
君子论迹不论心
君子论迹不论心
“君子论迹不论心”这是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之中的一句话。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没完人。
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
”“君子论迹不论心”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看一个人是不是恶人,并不是看他的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而是要看他所做的事情是怎么样的。
“君子论迹不论心”下一句是“论心世上少完人”。
“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这句话的意思:要评论一个人的善恶,要看他做的事情,而不是看他的心里怎么想;如果心里产生过邪念的人就算坏人,那么世上就没有好人了。
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无人真君子
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无人真君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品质高尚的人表现在自己的言行上,不在于用心眼,善于用心眼的人不是君子。
君子:品质品德高尚的人。
迹:脚印,指人的言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如果你是君子,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包容。
倡导人们研究君子行为,自强不息,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
我们应该坚强,不断努力,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完善自己,塑造更好的自己。
【初一作文】君子论
【初一作文】君子论《君子论》“君子”这个词,在咱们的传统文化里那可是响当当的存在。
从小到大,从长辈的口中,从书本里,咱没少听这个词。
可到底啥是君子呢?以前我还真没想过,直到那次经历,让我对“君子”有了新的认识。
那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周末,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我跟爸妈去逛商场,人那叫一个多呀!挤来挤去的,好不热闹。
就在我们逛到一家服装店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儿。
我妈看中了一件衣服,准备去试衣间试试。
这时候,旁边来了一位阿姨,也看上了同一款,两人相视一笑,算是打了个招呼。
我妈先进去试了,那位阿姨就在外面等着。
没一会儿,我妈出来了,对着镜子照了照,感觉不太满意,就把衣服递给了店员。
这时候,那位阿姨正要进去试,可突然来了一个打扮时髦的大姐,二话不说就往试衣间里冲。
店员赶紧拦住她,说:“不好意思,这位女士正在等着呢。
”可那大姐不依不饶,嚷嚷着:“我赶时间,让我先!”这时候,那位阿姨说话了:“大家都在排队,总有个先来后到,您赶时间也不能不讲规矩呀。
”这大姐一听,更来劲了:“什么规矩不规矩,我买东西从来不用排队!”阿姨微微一笑,说:“这不是您买不买东西的事儿,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要是都像您这样,这世界不就乱套了嘛。
”大姐被说得脸一阵红一阵白,嘴里还嘟囔着,但也没再强硬地往里冲。
阿姨顺利地进了试衣间。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对这位阿姨佩服得不行。
这事儿虽小,可阿姨的行为真称得上君子之举。
她没有跟那不讲理的大姐大吵大闹,而是不卑不亢,用平和的话语讲出了道理。
这让我想起了咱们课本里学过的“君子和而不同”,阿姨没有为了迎合那大姐的无理要求而放弃原则,也没有得理不饶人,这“和”与“不同”把握得恰到好处。
后来,阿姨试完衣服出来,对我妈和店员笑了笑,就去结账了。
我看着她的背影,突然觉得她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光芒。
出了商场,我一直在想这位阿姨的事儿。
君子,不就是在这种日常的小事儿里,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用温和与善良去对待他人吗?他们不会因为别人的无理而变得暴躁,也不会因为一点小利就放弃原则。
君子论
《君子论》
人处艰难,当思回。
汝谓思吾君子时,方我君子时:举止高雅,言语不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充实为主导,以无为而辅之。
故余当归吾本性:求之不得,又何苦求。
君子之言,一语中的,时言而言,人赞其言。
余当回吾君子时:喜怒不形于声色,寄之于秋风。
涉交以鸿儒,出行求志同。
处世则不求宏达,只求心平;为事则善纳危言;交友则拒巧言令色;心胸求无坚可摧。
回余“言而不悔,行而不毁”之时。
九鼎一言,人前人后,必心口如一。
穷达皆为天下,处于闹市犹心静,众人非我不以沮,世人誉我不加傲。
茫茫人世,君子几何?呜呼!问吾谁与归?。
君子论迹不论心完整句子
君子论迹不论心完整句子
“君子论迹不论心”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原文为“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恶事里,淫乱是最恶的事;要评论一个人的善恶,要看他做的事情,而不是看他的心里怎么想;如果心里产生过邪念的人就算坏人,那么世上就没有好人了。
《围炉夜话》是一本儒家通俗读物,其主要内容是对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寓意深刻。
王永彬是清代学者,字宜山,人称宜山先生。
王永彬一生治学甚广,勤于著述,其著《围炉夜话》,与洪应明之《菜根谭》、陈继儒之《小窗幽记》共称为“处世三大奇书”。
君子论迹不论心例子
君子论迹不论心例子君子论迹不论心,是指评价一个人时,主要看其言行表现而不是内心想法。
下面是一些例子,说明了君子论迹不论心的原则。
1. 例子一:小明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人。
无论是与长辈还是与晚辈相处,他总是面带微笑,彬彬有礼。
他待人友善,从不挑剔别人的缺点,而是注重与人和谐相处。
虽然他内心可能有着负面情绪,但他总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2. 例子二:小红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生。
她每天都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加课堂讨论,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虽然她可能有时感到困倦或无法理解一些知识点,但她从不放弃努力学习,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
3. 例子三:张先生是一位非常有责任心的员工。
他总是按时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并且尽力做到最好。
他注重与同事之间的合作,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帮助他人提升工作效率。
尽管他可能有时感到压力很大,但他总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中的挑战。
4. 例子四:李女士是一位非常尊重他人的人。
无论是与下属还是与上级相处,她总是平等对待,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定。
她注重与他人的沟通,善于倾听别人的需求和意见,并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
虽然她可能有时会遇到与他人意见不合的情况,但她总是以理性和冷静的态度处理问题。
5. 例子五:王先生是一个非常守时的人。
无论是与朋友约定还是参加会议,他总是准时到达。
他注重时间管理,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从不拖延。
尽管他可能有时遇到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但他总是尽力遵守时间约定,以免影响他人的计划。
6. 例子六:赵女士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
无论是面对利益冲突还是道德选择,她总是坚守自己的原则。
她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始终保持着清白的心态。
尽管有时她可能会面临诱惑或困难,但她总是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7. 例子七:杨先生是一个非常宽容的人。
无论是面对他人的错误还是挑衅,他总是能够宽容对待,不计较个人得失。
他注重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努力化解矛盾,避免冲突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周易·兑卦》译文:湖泽之水相互交融,君子像朋友那样互相讲所不明之理。
2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周易·困卦》译文:湖泽之水干涸,君子要想达成愿望一定要有巨大的牺牲。
3君子以虛受人,不以色親人,不以辭盡人。
《礼记·表记》译文:君子以谦虚的态度接纳别人,不用表面姿态来表示对人亲近,不用言辞送人做人情。
4果行育德,類族辨物。
《周易·象传》译文:以果断的行动培养高尚的道德,以同类聚集成族的大同精神去辨别万物的差异。
5不盡利以遺民。
《礼记·坊记》译文:对利益不独占而让出余利与他人分享。
6慎其所以與人者。
《礼记·礼器》译文:对于用来与人交往的礼乐是无不谨慎的。
7君子勤禮,小人盡力。
《左传·成公十三年》译文:有德行的人对待这些准则总是很勤谨,老百姓也是尽力而为。
8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
《礼记·中庸》译文:君子的优点深藏不露但日益彰显。
9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
《礼记·仲尼燕居》译文:君子遇事必要使事物得到治理。
10治君子有徽猷,小人與屬。
《诗·小雅·角弓》译文:君子有美道以得声誉,则小人也乐意与他交往而沾光。
11慎戒不失色於人。
《礼记·表记》译文:做人端庄严肃谨慎不在人前失态。
12雖自卑而民敬之尊之。
《礼记·表记》译文:君子虽然谦卑自下但民众去尊敬他。
13無理不動,無節不作。
《礼记·仲尼燕居》译文:没有道理的事不妄动,没有节制的事不去做。
14不虐幼賤畏於天也。
《左传·文公十五年》译文:不欺凌幼小和卑贱之人是由于畏惧上天的原因。
15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周易·系辞下》译文:发现一点苗头就立刻采取措施,不等待机会的错失。
16遠小人,不恶而嚴。
《周易·遯卦》译文:君子因此远避小人,不表现出对小人的憎恶而又保持自己的尊严。
17審禮,不可誣以奸詐。
《礼记·经解》译文:注意礼节,不可耍诈投机取巧。
18獨立不懼,遯世無悶。
《周易·象传》译文:不惧怕一人独自行动,远离尘世也不感到烦闷。
19和而不流,中立不倚。
《礼记·中庸》译文:为人和顺但又不无原则地随波逐流,中庸的准则一旦确立就永不偏离。
20君子有禮則外諧而內無怨。
《礼记·礼器》译文:君子做到以礼治身便能与一切人事物和谐共处而内心平和毫无怨恨。
21弛其親之過而敬其美。
《礼记·坊记》译文:宽容父母的过错而尊敬发扬他们的美德。
22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周易·否》译文:君子凭借勤俭和道德来躲避灾难,不能以追名逐利为荣。
23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礼记·中庸》译文: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超越自己的本分。
24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
《礼记·祭义》译文:有终身的服丧期,是其父母的忌日。
25明於禮樂,舉而錯之而已。
《礼记·仲尼燕居》译文:那些知礼仪懂音乐的人,只需要在从政过程中运用他所知道的这些礼乐就行了。
26君子之行,思其終也,思其復也。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文:君子的行为,要考虑结果,考虑以后再这样做。
27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
《周易•系辞上》译文:君子的原则立场,可以出仕朝廷也可以隐居在家,可以保持缄默也可以语出惊人。
28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類以成其行。
《礼记·乐记》译文:君子约束情性和顺心志,比拟善类以造就自己美善的德行情操。
29動其本,樂其象,然後治其飾。
《礼记·乐记》译文:从内心的活动出发,用乐来表现想要表现的形象,然后加以必要的组织。
30上交不諂,下交不瀆,知其幾乎。
《周易·系辞下》译文:与据高位的人交往不拍马奉承,与下交往不轻慢亵渎,这样的君子人大概就是知几者吧。
31無所爭,必也射乎,其爭也君子。
《论语》译文:君子不与人相争,就算争也是比射箭,争也要争出君子风度来。
32不食奸,不受亂,不爲利疚於囬。
《左传·昭公二十年》译文:有道德品行的人不为坏人服务,不接受蛊惑,不因有利而受邪恶的腐蚀。
33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
《周易·系辞下》译文:既善于隐藏自己的内心也宣扬自己的功德,既懂得发挥武力和权威的作用也懂得怀柔安抚的手段,这才是万民所期望的。
34君子所不可及者,唯人之所不見乎。
《礼记·中庸》译文:君子之所以让人自愧不如,正是在这种别人看不见的细微的之处。
35貴其身,而後能及人,是以有禮。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译文:首先要先尊重自己,然后才能尊重别人,这样才合乎礼数。
36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賢。
《礼记·表记》译文:彰显别人的善行赞美别人的功劳,以求做到谦恭的对待贤士。
37不以囬待人,不蓋不義,不犯非禮。
《左传·昭公二十年》译文:不用邪恶来对待人,不掩盖不义的事情,不做出无礼的行为。
38君子之近琴瑟,以禮節也,非以慆心也。
《左传·昭公元年》译文:君子弹琴鼓瑟,是谨慎身心的,不是耽于游戏玩物丧志的。
39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禮。
《礼记·中庸》译文:看来平淡却不会使人讨厌,看来简单平易却有文采,虽然温和却不失条理。
40問人之寒則衣,之問人之饑則食之。
《礼记·表记》译文:询问别人是否寒冷时就要给他衣服,问别人是否饥饿时就应该给他食物。
41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礼记·中庸》译文: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常警惕谨慎,在人听不到的地方也常唯恐有失。
42辟則坊與,坊民之所不足也。
《礼记·坊记》译文:就像修设堤防一样,是用来防范人们过失的。
43君子之祭也,必身自盡也,此聖人之道也。
《礼记·祭统》译文:君子的祭祀,一定要自己竭尽诚心,这才是圣人的祭祀之道。
44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以全交。
《礼记·曲礼上》译文:不要求朋友违背意愿强作欢乐来迎合自己,不要求朋友无保留地奉献忠诚,为了保全友谊。
45君子之於禮也,有直而行也,有曲而殺也。
《礼记·礼器》译文:君子在礼节方面,正确的就执行,歪曲的就改正。
46愛人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礼记·檀弓上》译文:君子以德行贞洁而爱护他人,小人以宽容迁就而爱护他人。
47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處情。
《礼记·表记》译文:君子不自己夸耀自己所做的事,不自己尊崇自己的功绩,以求名实相符。
48貴人賤己,先人後己,則民作讓。
《礼记·访记》译文:尊重别人而看轻自己,先考虑别人后考虑自己,则在百姓中才会形成谦让的风气。
49辭貴不辭賤,辭富不辭貧,則亂益亡。
《礼记·坊记》译文:推辞高贵而不推辞卑贱,推辞富有而不推辞贫穷,大家都这样做作乱的事情就会日趋消亡。
50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译文:领导国家和家族的君子,不是担心没有财物,而是害怕没有好名声。
51君子之於禮也,有所竭情盡慎,致其敬而誠若。
《礼记·礼器》译文:君子对于礼,是竭尽情感和诚心的,表达内心的敬意是出于诚。
52君子之容,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坐如尸。
《礼记·玉藻》译文:君子的相貌姿态,要呼吸均匀不出怪声,站姿端正保持中立,气色庄重面无倦意,坐姿端正不倚不靠。
53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順之至也,祭其是與。
《礼记•祭统》译文:君子的教化,必须从自身的孝行做起,这样吉祥和顺自然就会到来,祭祀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54君子之道,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
《礼记·中庸》译文:君子的道,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
55國有道不變塞焉,國無道至死不變。
《礼记·中庸》译文: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
56君子之容,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
《礼记·玉藻》译文:君子的相貌姿态,要目不斜视眼神专注,嘴不乱动保持闭合,说话平静条理清晰,头部端正昂首挺胸。
57舒遲,見所尊者齊遬。
《礼记·玉藻》译文:君子在平常时神态闲雅从容不迫,见到了所尊敬的人就要显得恭敬收敛。
58足容重,手容恭。
《礼记·玉藻》译文:抬脚稳重,不乱比划。
59君子黃中通理,美在其中,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周易·坤卦》译文:君子内心美好通达事理,美德积聚在内心里,运用在事业中,这是最为美好的。
60君子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脩令,夜安身。
《左传·昭公元年》译文:君子早上处理政事,白天调查研究,晚上制定政令,夜间歇息。
61居则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玩其變而觀其占。
《周易·系辞传》译文:在家的时候就观察卦爻之象,揣摩玩味卦爻辞的意思,出门则特别观察卦爻的变化,通过占卜来揣摩吉凶。
62容止可觀,作事可法,德行可象,有威儀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译文:容貌和举止要使人能够仰望,建立的事业要使人能够效法,道德行为可以被人所效仿,这才叫有威仪。
63君子恭儉求役仁,信讓求役禮,卑己而尊人。
《礼记表记》译文:君子恭敬俭朴以求得仁道,诚信谦让以求符合礼仪,卑抑自己而尊重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