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合集下载

【精品】新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小数加减法》单元测试卷及解析

【精品】新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小数加减法》单元测试卷及解析

新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及解析第7单元-小数加减法一、选择题。

(共5小题)1.计算42.7﹣9.47的正确竖式是()。

A.B.C.2.如果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2.4,那么它们的差()。

A.增加2.4 B.不变C.减少2.4 D.增加4.83.把3.26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比原数大()。

A.0.74 B.300 C.322.744.用“米”作单位计算,“8米6厘米十5米60厘米”的正确算式是()。

A.8.6+5.6 B.8.06+5.06 C.8.06+5.65.0.8和0.80比较。

()。

A.大小相等,意义相同 B.大小相等,意义不同 C.大小不等,意义相同二、填空题。

(共10小题)6.甲、乙两数的和是21,甲数是18.2,乙数是。

7.3.5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再加上个这样的单位就得到4。

8. 8个0.1和80个0.01合起来是。

9.①18.25+6.2+1.75=6.2+(+ )。

②19.2﹣6.8﹣3.2= ﹣(+ )10.在横线上填上“>”、“<”或“=”。

11.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小数加法。

(判断对错)12. 1.5小时=1小时50分。

13.把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判断对错)14.整数不一定比小数大。

(判断对错)15.甲数是7.6,比乙数多1.62,乙数是8.22。

(判断对错)三、解答题。

(共10小题)16.用简便方法计算。

17.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8.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9.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5米80厘米+4米15厘米6吨50千克﹣650千克===20.在跳远比赛中,小华跳出了3.26米,小东比小华多跳0.4米,小强比小东少跳0.25米,小强跳了多少米?21.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修一条公路,甲队每天修62.5米,乙队每天修77.2米,10天完成任务。

这条公路有多少米?22.小泉买钢笔用去23元5角,比买字帖多用去8角3分。

他一共用去多少元?(用小数计算)23.李老师身高1.75米,他站在高0.6米的凳子上,他能顶到2.4米高处的灯管吗?24.有一捆电线一共长100米,剪下24.8米。

五四制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剪纸中的数学1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案设计

五四制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剪纸中的数学1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案设计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下册)》93~95页。

[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具体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学会找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猜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学会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

4.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和探索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边长为1~7厘米的小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思师:同学们,我们学校最近开展了一次剪纸比赛,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剪纸作品,请欣赏。

观察这些美丽的剪纸,它们都是用什么形状的彩纸剪出来的?预设:正方形。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剪纸的第一步是裁纸,裁纸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是裁纸小组的同学,他们在裁纸的过程中就遇到了一些问题。

课件演示(见图1)。

图1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这张纸长24厘米,宽18厘米。

预设2:剪成边长是整厘米的正方形。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要想剪完后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呢?预设2: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几厘米呢?(板书问题: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呢?最长是几厘米呢?)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呢?最长是几厘米呢?”“剪成边长是整厘米的正方形”,什么是“整厘米”?“剪完后没有剩余”是什么意思?预设: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整数,比如1厘米、2厘米……都是整厘米。

把长方形剪成小正方形,正好剪完,不多余。

【精选】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目录

【精选】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目录

【精选】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全册目录
第一单元:泰山古树——计算器
✧计算器
第二单元:节能减排——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级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第三单元:快乐农场——运算律
✧加法结合律、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交换律
✧乘法分配律
第四单元: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
✧三角形的认识及分类
✧三角形三边关系及三角形的内角和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第五单元: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大小比较、性质和应用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名数的改写
✧求小数的近似数
第六单元:趣味拼搭——观察物体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第八单元:我锻炼我健康——平均数✧平均数的认识
✧分段统计表
回顾整理——总复习
✧数与代数
✧图形和几何
✧统计与概率。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7章_小数加减法、第8章_平均数》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某校)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7章_小数加减法、第8章_平均数》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某校)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7章小数加减法、第8章平均数》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某校)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 比3.92多0.4的数是________;比4.93少1.5的数是________.2. 小于1的最大的三位小数减去最小的四位小数是________.3. 整数部分是零的最大一位小数与最小一位小数的和是________,差是________.4. (.4个百、5个十、3个十分之一,组成的数是________.5. 0.25的计数单位是________,它有________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6. 一个数,它的整数部分是2个3的和,小数部分是5个百分之一的和,这个数是________.7. 0.8不改变大小,写成三位小数是________.8. 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________的验算方法相同。

9. 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75,丙数是90,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7分)甲数是1.45,比乙数少0.45,乙数是1________.(判断对错)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首先要把各数的末位对齐。

________.(判断对错)大于0.1而小于0.2的小数有9个________.(判断对错)把小数点的后面去掉零或添上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________ (判断对错)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________(判断对错)在一组不同的数据中,平均数要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________.(判断对错)三个数的平均数一定是中间那个。

________.(判断对错)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10分)一支球队的队员平均身高是197.5厘米,李明是该球队的一名队员,身高()是184厘米。

A.可能B.不可能在计算0.52+2.63+2.48时,简便计算要用到()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分配律D.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把5.06的小数点向右移一位,所得的数比原来的数()A.大B.小C.相等0.090的计数单位是()A.0.01B.0.001C.百分之一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大小()A.不变B.发生变化C.可能变,也可能不变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8,其中两个数是26和16,第三个数是()A.25B.14C.12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A.100.07B.1.005C.2.05000.49和0.490的________相等,________不相同。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部分教学反思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1
 第二单元水产养殖场3
 信息窗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自我反思3
 信息窗二三角形面积教学反思4
 信息窗三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5
 第三单元团体操表演教学反思5
 信息窗一教学反思5
 信息窗二教学反思6
 第四单元中国的热极教学反思8
 信息窗一认识正负数教学反思8
 信息窗二在数轴上表示数教学反思8
 信息窗三探索规律教学反思10
 第五单元校园科技周教学反思11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1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反思12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反思13
 分数的性质教学反思13
 第六单元图案美教学反思14
 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14
 平移与旋转教学反思:14
 第七单元剪纸中的数学15。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小数加减法核心考点突破卷10小数加减法智慧广场青岛版六三制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小数加减法核心考点突破卷10小数加减法智慧广场青岛版六三制

核心考点突破卷10. 小数加减法、智慧广场一、填空。

(每空1 分,共15 分)1. 8 个0.01 加上( )就等于2;比8.9多1.1 的数是( )。

2. 比6.045 少2.78 的数是( );比3.56多( )的数是7.5。

3.810-16100用小数表示是( ),结果是( )。

4. 在○里填上“>”“<”或“=”。

5.2+2+4.7○1111○3.6+2.4+59.1-3.5+6.1○9.1-6.1+3.50.99+6.88○7.886.2+3+3.8○1010-(4.12+5)○10-5-4.125. 一根绳子长1.8 米,另一根绳子长1.5米,把两根绳子接在一起后的长度是3 米,接头处用去( )米。

6. 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差三者的和是48,其中差是9.36,减数是( )。

7. 四(1)班有18 人订阅了《小学生作文》,有30 人订阅了《少年科技》,有10人两种都订阅了。

全班每人至少订阅一种,全班有( )人。

二、判断。

(每小题3 分,共9 分)1. 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只需把末尾的数对齐就行了。

( )2. 被减数增加0.5,减数减少0.5,它们的差不变。

( )3. 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 )三、选择。

(每小题3 分,共12 分)1. 一桶油连桶重4.8 千克,倒出一半后,连桶重2.6 千克,桶里原来有( )千克油。

A. 2B. 5.2C. 4.4D. 0.42. 方方在计算小数减法时,错把减数20.2 看成了2.02,结果得到的差是32.6,正确的差是( )。

A. 14.42B. 18.18C. 34.62D. 14.523. 一个小数减去它的一个计数单位,差是0.1,这个小数可能是( )。

A. 1.1B. 0.1C. 0.01D. 0.114. 妙妙用计算器计算9.89-7.26 时,她错误地输入了9.89-7.86。

要改正这个错误,必须( )。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备课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备课

单元名称七、小篮球队――统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单式统计表、单式分段统计表和简单平均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单元继续学习“求复杂平均数”的方法,同时比较系统的学习复式统计表,为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打下基础。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求较复杂的平均数的方法,一般复式统计表、复式分段统计表。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具体统计活动中,学会同时对两种数量进行数据统计,认识一般复式统计表和复式分段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3、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整理、分析数据,体会学习统计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点重点: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和对两种数量同时进行统计的方法。

难点:复式分段统计数据关键点:让学生通过收集数据、整理、交流,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

教学思路从“比较身高”引出求“较复杂的平均数”→“纵跳测试”认识一般复式统计表、复式分段统计表。

教学方法:收集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实物投影仪、资料等学生:资料等课时分配信息窗一:2课时信息窗二:2课时我学会了吗:1课时测试及讲评 2课时合计7课时课题信息窗一:求较复杂的平均数内容教科书第98页至99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通过操作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统计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统计观。

3、进一步增强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即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准备预习提纲:见预习提纲资料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等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师:同学们最喜欢什么球类运动呢?生:篮球师:同学们知道吗?篮球运动是我校的特色之一,同学们想看看我校篮球队比赛的风姿吗?生:想。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分数加减法(一)阶段练习及单元检测题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分数加减法(一)阶段练习及单元检测题
二、判断题。
1.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小。( )
2. 5和6没有公因数。 ( )
3. 分子和分母都是奇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
4. 最简分数的分子一定比分母小。 ( )
5. 所有非0自然数的公因数只有1. ( )
6. 两个不同质数的最大公因数只有1 。 ( )
7. 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 )
12.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二、判断题。
1.两个非0自然数的公倍数有无数个。()
2.两个不同质数的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两个不同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倍数。()
4.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5.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直接写成小数。()
6. 0.35里面有35个 ()
8. 因为 48÷6=8,所以48和6的最大公因数是8.
( )
三、选择题。
1. 约分的依据是( )。
A 积的变化规律 B 商不变的性质
C 分数的基本性质
2. 同分母分数的分子可以相加减的原因是( )
A 数位相同 B 分数单位相同
C 分子和分母可以约分
3. 分母是6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A 1 B2C3
7. 和 中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5。()
三、选择题。
1.如果a = 3b,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A a B b C 3
2. 45是5和3的( )
A公因数B公倍数C最小公倍数
3.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A B C
4.一个数除以5和除以7都余1,这个数最小是()
A 70 B36C35
5.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五四制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剪纸中的数学3-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五四制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剪纸中的数学3-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下册)》103~104页。

[教学目标]1.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解题策略,体验算法多样化。

利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3.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提高类比推理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熟练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能准确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剪纸小组的同学们剪了不同种类的剪纸图案,让我们欣赏一下他们的作品。

每个小组的作品各有特色,栩栩如生,非常逼真。

请大家仔细观察信息图(见图1)中的统计表,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王芳的作品占第一小组总数的151。

预设2:王芳与李军的作品数量加起来还没有刘虎的多。

……师:大家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些可以用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的问题吗? 预设1:王芳和杨华的作品比李军多占第一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预设2:第二小组作品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设计意图】要让学生仔细阅读统计表中的相关信息,培养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分析数学信息的能力,在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言,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师:同学们所提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温馨提示:1.请试着列出算式。

2.根据算式的特点给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分类。

3.先思考一下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跟同位说一说。

然后再算一算。

4.比较一下算法或思路,说出你最喜欢的算法或思路。

5.尝试总结一下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七单元 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青岛版五四制(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七单元 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青岛版五四制(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七单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青岛版五四制(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1和2,3,4,5的公因数()。

A.是1B.是120C.没有2、约分,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A.8B.C.1D.3、下列分数中,最接近“1”的是( )。

A. B. C.4、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9,它约分得,这个分数是( )。

A. B. C.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1.A.爸爸比妈妈吃的多B.妈妈比爸爸吃的多C.不能确定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有一车饮料,如果3箱一数,还剩1箱;如果5箱一数,也剩1箱;如果7箱一数,也剩1箱.这车饮料至少有________箱?7、自然数5的倒数与10的倒数比较,________的倒数>________的倒数8、两个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9、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12和15________ 20和30________ 90和45________10、比40米多米是________,比40米多是________米,40米比________米多.11、和,用8和10的最小公倍数________作公分母。

=________,=________。

12、6千克减少千克后是________千克,6千克减少它的后是________千克.13、B是不为0的数。

B÷0.53<1,B________;15.3÷B>1,B________;17.8÷B>1,B________;0.53÷B<0.53,B________;15.3÷B>15.3,B________;17.8÷B>17.8,B________。

三、判断题(共4题,共计8分)14、小数的小数部分数位越多小数越大.()15、最大的一位小数是0.9.()16、40和60的公倍数有无数个。

()17、所有假分数都比1大.()四、计算题(共2题,共计8分)18、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①+ ②+ ﹣③﹣(+④6﹣(1﹣))⑤++ + ⑥+ + ⑦+ ﹣⑧﹣+19、口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小数加减法单元培优测试卷青岛版六三制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小数加减法单元培优测试卷青岛版六三制

第七单元小数加减法一、填空。

(每空1 分,共17 分)1. 《断臂的维纳斯》是一尊著名的古希腊大理石雕塑,它高2.04 米,从肚脐到足底约是1.26米,那么从头顶到肚脐约是( )米,比从肚脐到足底少( )米。

2. 4.38 至少加上( )个0.01,才能等于一个整数。

3. 三个数的和是61.5,第一个加数是31.5,第二个加数是22.5,第三个加数是( )。

4. 某火箭全长大约是20 米,精确长度比大约长度短5 分米,精确长度是( )米。

5. 一根8 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1.28 米,第二次用去2.9 米,现在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 )米。

6. 5.17+7.6+2.4+6.83=(5.17+)+(+),这里运用的运算律有( )。

7. 找规律填数:1.11、1.16、1.21、1.26、( )、( )。

8. 妙妙在计算13.5+a时,把a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得出的结果是19.3,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9. 阳光小学兴趣小组成员至少要会吉他或葫芦丝中的一种,其中会弹吉他的有25 人,会吹葫芦丝的有19 人,两种都会的有5 人,学校兴趣小组一共有()名成员。

10. 丫丫在计算7.3 加上一个两位小数时,错把加号看成了减号,结果得到5.84,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

11. 阳阳在计算12.8-□-0.12 时,错算成了12.8-□-1.2,这样计算比正确的计算结果小了( )。

12. 红红在计算一道小数加法题时,将其中一个加数十分位上的6 和百分位上的9 错换了位置,结果比正确答案多了( )。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 分,共5 分)1. 0.7+0.3-0.7+0.3=1-1=0 ( )2. 12.7-5.4+4.6=12.7-(5.4+4.6)=2.7 ( )3. 22.2 中最高位上的2 比最低位上的2 多19.8 ( )4.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律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新教材)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七单元设计制作小台灯单元知识点梳理

新教材)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七单元设计制作小台灯单元知识点梳理

新教材)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七单元设计制作小台灯单元知识点梳理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第七单元《设计制作小台灯》第21课《设计小台灯》1.小台灯的构造:台灯有灯罩、灯泡、支架、底座、开关等各个部分的作用:灯泡通电后可以发光。

灯罩可以保护灯泡,控制灯的照明方向。

支架起支撑灯罩和灯泡的作用。

灯泡:普通的小灯泡和LED小灯泡的区别有:普通灯泡耗电量大,LED灯泡相对省电且价格低廉。

支架:起支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台灯的高度,还应具备一定的弯曲程度,便于进行高度、造型的调节。

类似于人体的脊柱,可以前后转动。

灯罩:不但起到保护灯泡的作用,而且影响着台灯光线的照射形式。

可以选择一次性小纸杯作为灯罩材料。

底座:底座位于台灯的底部,起支撑和稳定作用,因此可选择坚固的、不易破碎的材料作为台灯底座。

2.怎样使小台灯既便于移动,又可以在停电时应急照明?答:台灯要做得小一点才能便于移动,而且不克不及通过插电供电,可以用干电池供电。

3.小台灯设计图:(串联电路)只有一个回路,并联电路有多个回路。

4.设计小台灯时,我们应该考虑哪些因素?精品文档精心整理佳构文档经心整理小台灯各部分的作用;怎样让小台灯便与移动又能照明;各元件在什么位置;小台灯的电路是怎么样的等等第22课《制作小台灯》1.制作小台灯的一般步骤:(1)在纸杯底部钻个小孔。

(2)把导线连接在LED灯的两头。

(3)把导线从灯罩一端穿过支架。

(4)把支架、开关和底座连接。

(5)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检测与调试小台灯的方法:(1)合上开关,如果发现台灯不亮,要查找线路连接是否出现错误。

(2)确定统统正常后,把所有导线连接处用绝缘胶带密封。

(3)试一试小台灯安放是否稳固。

(4)观察灯光映照位置是否符合。

3.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计划、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

4.制作小台灯要根据(设计图)来制作。

5.连接导线的方法是去掉导线两端的绝缘皮。

电流只有经过(闭合回路),灯泡才能亮。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想一想,填一填。

(每空1分,共18分)1.甲数是10.9,乙数是0.852,甲、乙两数的和是()。

2.明明买故事书花了5.77元,买图画本花了2.6元,他一共花了()元。

3.比1小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它比1小()。

4.根据2.75+0.36=3.11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5.810-16100用小数表示是(),结果是()。

6.比10元少1.7元是()元。

7.8.6与0.72的和比它们的差大()。

8.根据7.8-2.36=5.44,可以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9.在()里填适当的数。

()-4.8=4.8 8-()=0.810.9在百分位上比在百位上少()。

11.找规律填数。

(1)0.6、1.2、()、2.4、()。

(2)12.5、9.5、6.5、()、0.5。

二、我来判一判。

(10分)1.7吨70千克-3吨700千克=7.7-3.7=4(吨)()2.计算小数加减法,必须把各数的末尾对齐。

()3.甲数是5.3,乙数比甲数多0.92,乙数是4.38。

()4.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都要把0去掉。

()5.30个0.01减去3个0.1,等于27个0.001。

()三、我来选一选。

(填序号)(10分)1.3.5+1.9+6.5=(3.5+6.5)+1.9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5角3分+6元7分=()A.11元7分B.6.06元C.6.60元3.计算小数减法,不小心把减数减少2.2,被减数不变,那么计算得到的差()。

A.增加2.2B.减少2.2C.不变4.一个加数是三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两位小数,和是()小数。

A.两位B.三位C.五位5.玲玲做小数减法题时,把减数6.2看成2.6,结果得8.5,正确的差是()。

A.8.5B.8C.4.9四、我会算。

(共33分)1.口算。

2020春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7单元 全单元检测卷(4套)

2020春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7单元 全单元检测卷(4套)

第6、7单元跟踪检测卷一、我会填。

(6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19分)1. 0.8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结果是2。

2. 比5.96多0.7的数是( ),比4.93少1.6的数是( )。

3. 小于1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最小的两位小数是( ),它们的和是( )。

4. 3元6角4分+2元2分=( )元4吨50千克-420千克=( )吨5. 根据7.8-5.22=2.58写一道加法算式是( ),一道减法算式是( )。

6. 根据运算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83+4.03)+0.97=+(+)12.56-3.25-6.75=12.56-(+)7. 在○里填上“>”“<”或“=”。

8.95+5.1○5.6+8.71 18-4.5+5.6○18-(4.5+5.6)5.2÷2÷5○5.2÷(2×5)二、我会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4分)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一样,都要把末位对齐。

( ) 2.由3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图形,从任何方向都不可能看到。

( )3.两个小数相加,和一定是小数。

( ) 4.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得数末尾所有的0都要去掉。

( ) 三、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小丽的身高是1.3米,比小华矮0.07米,小华的身高是( )米。

A.1.4 B.1.37 C.1.232.13.8与2.2的和比它们的差大( )。

A.4.4 B.8.4 C.10.53.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的是( ),从左面看是的是( )。

A B C4.一个由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分别是,这个立体图形至少是由( )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A.3 B.4 C.55.一个小数减去它的计数单位,差是0.1,这个小数可能是( )。

A.1.1 B.0.1 C.0.11四、计算。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周测培优卷10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周测培优卷10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周测培优卷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及其应用一、我会填。

(每空2分,共26分)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各数的( )对齐,也就是把( )对齐,再按照( )加减法的法则计算。

2.减数是0.23,差是5.38,被减数是( )。

3.整数部分是0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比1小( )。

4.把3.5的小数点去掉,得到的数比原数大( )。

5.两个数的差是15.6,如果减数不变,被减数减少0.8,差是( )。

6.用3、1、6和小数点组成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组成的最小的两位小数是( ),它们的差是( )。

7.比5.2少1.86的数是( ),12.35比( )少3.65。

8.妈妈买了0.95千克草莓,还买了0.68千克樱桃,妈妈一共买了( )千克水果。

二、我会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6分)1.1和0.01相差0.9。

( )2.两个两位小数相加,和一定是四位小数。

( )3.30个0.01减去3个0.1,等于27个0.001。

( )三、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12分)1.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2.4,那么它们的差( )。

A.增加2.4 B.不变C.减少2.42.4角6分+7元4分=( )A.7.50元B.7元8角6分C.11元1角3.小马虎在计算小数减法时,不小心把减数增加了3.2,被减数不变,那么他计算得到的差( )。

A.增加了3.2 B.减少了3.2 C.不变4.在3.69的小数点后面,数字“6”的前面添上一个0,所得的数与原数相比( )。

A.不变B.增加了0.621 C.减少了0.621四、我会算。

(共26分)1.直接写得数。

(每小题1分,共8分)0.58+0.42=4-2.3=3.2-1.7=7.05-0.05=0.78-0.38= 5.5+4.5=7+1.2=10.8-2.8=2.用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每小题3分,共12分) *91.2-30.35=15.6+0.237=*8.95+14.05=30-11.68=3.先改写成小数再计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最简分数-青岛版(五年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最简分数-青岛版(五年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最简分数-青岛版(五年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最简分数的概念,掌握最简分数的判断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最简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最简分数的定义及特点。

2. 最简分数的判断方法。

3. 最简分数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最简分数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最简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分数,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引出最简分数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自主探究最简分数的定义及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

(2)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最简分数的判断方法,如分子分母互质、分子分母没有除了1以外的公因数等。

(3)让学生举例说明最简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分数表示水果的分配、长度、面积等。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最简分数的概念、判断方法及应用。

4. 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最简分数的定义、判断方法及应用。

5. 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Pxx页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最简分数的概念: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

2. 最简分数的判断方法:分子分母互质、分子分母没有除了1以外的公因数等。

3. 最简分数的应用:实际问题中的分数表示。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了最简分数的概念、判断方法及应用,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以上提供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特别是“探究新知”环节。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窗二第二课时课件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窗二第二课时课件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58.23+43.03+14.77+12.97
我会规纳总结:
在小数计算中,同样可以运用整数的运算定 律使计算简便。但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几点:
一、 要审清题目; 二、要看清数字特征,选择简便算法; 三、 要认真计算; 四、 要检查:查数字是否抄错,查顺序 是否正确,查每一步计算结果是否有误。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复习回顾
• 1.在小数的加、减计算中。列竖式的
基本要求是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
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一般从左至右,有括号就 先算括号里面的。
整数简便运算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减法定律: a-b-c=a-(b+c)
计算:
3.2+0.5
+
272)
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5.7+6.3+3.7= 19.1+1.26+2.74+0.9= 13.65-(3.65+8.5)= 89.84+9.99=
13.75-5.28-4.72= 15.66-3.98=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吗?
7.25+49.6+52.75 32.6+58.04+61.96 59.5-34.18-10.82
= 16.88 +8.54 +8.58 = 25.42 +8.58 = 34(秒) 8.42+8.46 +8.54 +8.58 =(8.42 + 8.58) + (8.46 +8.54) ————————————————————— = 17 +17 = 34(秒)
8.54
8.58
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 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求较复杂平均数 课件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求较复杂平均数 课件
总奖金
20000+15000×2 +9000×6 + 5000×11
=20000 +30000 +54000 +55000
总人数 1 + 2 +6+11=20(人) 平均奖金 159000÷20=7950 (元)
=159000(元)
\ \ \ \ \
1号︰ 7×2+8×2 + 6×2=42﹙分﹚ 42÷6=7 ﹙分﹚ 2号︰ 8×4+ 9 + 7=48﹙分﹚ 48÷6=8﹙分﹚ 3号︰ 8×2+7×2 + 9×2=48﹙分﹚ 48÷6=8 ﹙分﹚ 4号︰ 7×2+8×2 + 6×2=42﹙分﹚ 42÷6=7 ﹙分﹚ 5号︰ 9×4+8 + 10=54﹙分﹚ 54÷6=9﹙分﹚

7﹙分﹚ 8﹙分﹚ 8﹙分﹚
\ \ \ \
7﹙分﹚ 9﹙分﹚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 间
总路程=上山的路程+下山的路程
文文从家到游乐宫平均每分钟走 多少米? 总路程=上山的路程+下山的路程 336+64×9 = 336 +576 =912(米) 总时间=上山时间+下山的时间 7+9= 16 (分)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912÷16=57 (米)
总身高÷总人数=平均身高
总人数 400+450 +400 +350 +350 +350 +150 =2450(人)
总人数 400×2 +350 ×3+450 +150 =2450(人) 平均每天参观人数 2450÷7=350(人)
平均每天参观人数
2450÷7=350(人)
总奖金÷总人数=平均奖金
4543;下山的时间 5 +4= 9 (分)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477 ÷9=53 (米)
我上周买了5瓶,这周买 了10瓶。平均每瓶的价 钱是多少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综合素质达标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综合素质达标

第七单元综合素质达标一、填空。

(每空1 分,共18 分)1. 7.25+3.1+2.75=3.1+(7.25+2.75)应用了( )。

2. 3.54 至少加上( ),才能等于一个整数。

3. 比0.368 少0.068 的数是( ),这个数再加上( )等于1。

4.断臂维纳斯是一尊著名的古希腊大理石雕像,它高2.04 米,从肚脐到足底约是1.26 米,则从头顶到肚脐约是( )米,比从肚脐到足底少( )米。

5. 一个数是84.6,比另一个数多2.58,这两个数的和是( )。

6. 按规律填数。

(1)2.7、3.4、4.1、( )、( )。

(2)9.5、8.4、7.3、( )、( )。

7. 两个数的和是2.6,把这两个数同时增加0.8,现在的和是( )。

8. 由3、6、8 和小数点组成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最小的两位小数是( ),两个小数的和是( ),差是( )。

9.四年级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跳舞的有17 人,唱歌的有30 人,参加这两项演出的共有38 人。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的是( ),是( )人。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 分,共6 分)1. 1 和0.01 的差是0.09。

( )2. 20 个0.01 减去2 个0.1,等于18 个0.1。

( )3. 甲数是6.7,比乙数多1.62,乙数是8.32。

( )4.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 )5. 被减数减少4.5,减数增加4.5,差不变。

( )6. 7.65-3.1+2.8 与7.65-(3.1-2.8)的结果相同。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 分,共10 分)1. 用“元”作单位计算“5 元4 角6 分+4 元7 分”的正确算式是( )。

A. 5.46+4.7B. 5.46+4.007C. 5.46+4.07D. 5.46+0.472. 两个数的和是12.65,一个加数增加4,另一个加数减少0.6,新的和是( )。

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创新与发明《生物的启示》优质课件

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创新与发明《生物的启示》优质课件
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下册
24. 生物的启示
第七单元 创新与发明
活动准备 新鲜葱、白纸、硬币
2
活动过程
3
活动过程 锯齿形草叶
鲁 班 发 明 据 的 故 事
4Hale Waihona Puke 活动过程仿生5
活动过程
仿生
人们根据葱叶的 特性,设计、制造了 筒形的物品,这就是 仿生。
6
活动过程
开发产品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2024/4/5
16
7
活动过程
仿生的四个步骤
1.生物特性 2.建立模型 3.模型检测 4.开发产品
8
我来设计仿生产品。
9
拓展活动
哪些重大发明受到了生物的启示?
10
拓展活动
11
拓展活动
12
拓展活动
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是仿生于动植物呢?
13
14
课堂总结 谈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5
谢谢观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信息窗1 红点内容以及自主练习部分题目。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学会同时对两种数量进行数据比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用相同数据乘个数算总和,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操作和思考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

3.进一步增强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课件+信息图+四人一个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激趣:同学们知道篮球明星姚明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姚明的投篮片段,请同学们一起欣赏。

出示视频:姚明的精彩投篮。

(30秒)师:为什么姚明能在球场上有如此精彩的表现?预设:刻苦训练;球技很棒;个子高等。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姚明除了训练刻苦勤奋以外,他的身高也很具有优势。

2+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一个篮球队的水平除了技术+配合等因素外,身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同学们请看,这是我校红、蓝两队的身高信息。

请大家观察数据,从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预设:生1:两个队队员的身高各是多少厘米。

生2:每个队有22人。

生3:每支队中都有队员身高相同。

师:如何统计红队队员的身高相同的学生?预设(1)不用记号师:你对这种数法有什么意见要提吗?如果不做好标记,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麻烦?(很容易多数和少数。

)(2)用标记。

师:当数相同的数字个数时,为了不遗漏不重复,可以采用不同标记的方法,数完之后要及时记录。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谁的身高最高?谁最矮?(2)身高多少的队员最多?(3)哪个队队员的身高比较高?师:前两个问题,都很容易解决,哪个队队员的身高比较高实际就是“哪队的身高占优势”?(板书:哪队的身高占优势)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探究策略。

师:比较什么才能知道哪个队的身高占优势呢?学生讨论交流得出:要比较两个队的平均身高。

2.自主解决。

师:怎样求平均身高?引导学生说出:先求出总身高,再用总身高除以总人数,就是平均身高了。

(师找学生再重复一遍,强化求平均数的方法。

)3.猜想师:你能估一估红蓝两队队员的平均身高可能在多少厘米左右?预设:红队可能在160左右,因为红队160厘米左右的人最多,所以可能在160左右。

蓝队可能在150左右。

蓝队150左右的人最多,所以可能在150左右。

师:红蓝两队的平均身高到底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计算验证一下。

4.计算验证。

师: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可以借助计算器计算红队的平均身高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解决红队的平均身高1.一名同学讲解方法一:(160+156+172+169+……+158)÷22=3476÷22=158(cm)师:为了让大家更清楚你们组的思路,请简单的告诉大家,你们小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我们先算的总身高,再除以22求出平均身高。

)师:22表示什么意思?(22是总人数。

)适时板书:总身高÷总人数=平均身高。

师: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小组请举手,同学们你们在写这道题的算式时有什么感受?(算式太长了。

)还可以怎样列。

方法二:(145×2+148×1+151×3+156×4+……+172×1)÷22=3476÷22=158(cm)师质疑:你们小组是怎样想到用乘法来计算的?(因为有很多相同的数字,就可以用相同数字乘个数。

)师:你们组的解题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各组总身高,再用总身高除以总人数就等于平均身高。

)3.比较上述两种方法的异同,深化认识。

师: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讨论得出:相同点是都是用总身高÷总人数=平均身高,不同点是求总身高时第一种方法是逐一相加,第二种方法先乘后加。

还有别的方法吗?(课上学生没有说出)师:大家仔细观察,这组数都在155cm左右,我认为这是数都是155cm,先找出比155cm多的数有16个,分别多出5、1、17、14、1、1、5、14、10、8、5、5、10、5、1、3,一共多出5+1+17+14+1+1+5+14+10+8+5+5+10+5+1+3=105,比155cm少的数有6个,分别少10、7、10、4、4、4,一个少10+7+10+4+4+4=39,实际上一共比155多105-39=66,这是22个数一共多的,所以相当每一个数又比多66÷22=3,所以这组数的平均数是155+3=158。

这组数还可以认为都是多少?(160、150等)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一般个位取值是0或5最好。

4、师:这三种方法都能求出红队的平均身高,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求蓝队的平均身高。

(二)解决蓝队的平均身高板书:蓝队的平均身高。

(三)交流、比较两队队员的平均身高。

(145+150+150+……153+157)÷22=157cm……师:红队队员平均身高158CM表示什么?,蓝队队员平均身高157CM表示什么?平均身高反映的是什么(队员的整体水平,比高的矮,比矮的高。

)师:现在我们能比出哪队的身高占优势了吗?(红队队员身高占优势。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师:回忆我们求平均数的过程,第一种方法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像今天这样求多个数据、多个相同数据的情况的平均数就是:求较复杂的平均数。

板书课题:求较复杂平均数2.师: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求得较复杂的平均数的?引导学生归纳:一组数据有多个相同数字时,可以用相同数字乘个数算出各组数据和后再相加,算出身高总和,再用身高总和除以总人数求出平均数。

即各组数量和÷总份数=平均数板书:各组数量和÷总份数=平均数还可以找到一种中间的数,找出比这个数一共多的数和一个少的数,在看一共多多少或少多少,在除以总个数,在和找的哪个数相加减。

平均数反映的是全组的整体水平,平均数要比最高的矮,比矮的高。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猜想:(1)如果红队的一名队员身高改变,红队的平均身高改变吗?(2)要想让蓝队和红队的平均身高一样,蓝队的总身高需要增加多少厘米?友情提示:(1)先让学生猜想:再举例验证。

先自己独立列式,然后小组合作,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2)分析数据说发现:◆一名队员身高改变,平均身高也会改变,说明平均身高受每个数据的影响,反应的是整组队员的整体水平。

◆红队平均身高比蓝队多1厘米,蓝队总身高要增加1×22厘米。

2.出示我校篮球小组投篮个数的统计图。

平均每个队员投篮多少个?友情提示:师:从图中大家都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快速求出平均每人投篮多少个吗?学生独立解答后找学生说想法。

这里学生还可能出现“移多补少”法直接说出答案,教师要给予肯定。

3、师:我们学校评选“最佳篮球运动员”。

评选规则是: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求其他分数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成绩。

几号队员能被评为最佳篮球运动员?友情提示:学生独立计算后全班交流◆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之后总份数是几?◆问:你知道这样计算平均分好在哪儿吗?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引导学生得出: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好处是防止极端因素影响真实成绩。

◆师:同学们认为谁能评为“最佳篮球运动员”?(5号)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5号运动员9分以上多,7分只有一个)4、学校学校学校1、华华从家到学校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问:解决华华从家到学校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先要知道哪些信息?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时重点说文文从家到学校路程的计算方法。

5.课堂总结,拓展延伸求平均数的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同学们留心生活,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这些知识?调查学校各班患近视眼的人数,计算一下平均每班有多少个患近视的?你有什么发现或看法?(每组一份统计表格)板书设计:较复杂的平均数哪队的身高占优势?红队平均身高:蓝队平均身高(1)160、156、172、169、156、……158=3476cm3476÷22=158cm(2)(145×2、148×1、151×3、156×4、……、172×1)÷22=3476÷22=158(cm)3454÷22=157cm(3)认为这组数都是155cm,一共比155cm多出5+1+17+14+1+1+5+14+10+8+5+5+10+5+1+3=105,比155cm少 10+7+10+4+4+4=39,实际上一共比155多105-39=66,66÷22=3155+3=158。

红队的身高占优势总身高÷总人数=平均身高。

各组数量和÷总份数=平均数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1)观看视频,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伊始给学生观看姚明投篮精彩瞬间,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问题,认知的“不平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

(2)在比较中掌握算法通过讨论,明确通过比较两个队的平均身高知道“哪个队的身高占优势?”这一问题后,教师没有进一步引导,而是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

有的孩子按照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将所有队员的身高逐一累加求出总身高。

有的比较细心的孩子则是先用乘法求出相同身高,再用加法求出总身高。

接下来设计了一个比较优化的环节: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更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通过不同层次的交流,让学生逐步体会方法二的优越性,真正从思想上接受这一算法。

(3)重视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设计。

平均数的意义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很多孩子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却不知道什么是平均数。

本课教学中,在计算出红队的平均身高是159厘米后,我问:红队的平均身高是159cm,159cm代表了哪个队员的身高?学生回答:不是哪个队员的身高,而是红队的平均身高。

我追问:也就是说,159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什么是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学生各抒己见,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教学建议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思路进行探索、展现个性化学习的特点,共同找到平均数的方法。

3.破解的问题:第三种取中间数的方法是不是要交给学生。

王慧峄城区古邵镇曹庄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