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一 七律 长征课件 苏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第一课七律 长征(苏教版)优秀PPT课件
一份没有父母守候陪伴的成长,必定是残缺的,缺乏安全感的,是没有温度的成长。这种残缺,缺乏安全感将会伴随孩子一生。 所以,有些早上女儿起的早,我就没有更文,这和我之前每日一文的决心有点背离,但我还是想有机会的时候,把这点专注的时间,给女儿。 如果你也是一个父亲或者母亲,无论你每天的时间里,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时间是用来陪孩子的,请做到这一点时间的专注性,全身心的和孩子融在一起,暂离手机,暂离电视,暂离平板。 一份专注的陪伴,是给孩子幸福的基础。或是寒风料峭,或是身子每况愈下,时序渐近严冬,阵阵寒意从脚底直往上窜, 我回家从门后取下尘封已久的布鞋,掸掉蛛网,拍去灰尘,穿在脚上,顿觉舒适、温暖,股股暖流遍布全身。穿上布鞋,一桩桩往事涌上心头。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经济落后、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的生计难以保障,著衣穿鞋更难以讲究,不能讲究。华丽的衣裳,漂亮的鞋子是我们孩子梦中的奢望,我的母亲却能想方设法,把我们兄弟姐妹装扮得漂漂亮亮。家中上有年迈的祖父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虽然每天的劳作很辛苦,但是母亲总是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缝缝补补。我每每在半夜梦中惊醒时,总看到母亲还在熟练敏捷地运针拉线,嘴里哼着小曲,没有一丝倦意。 母亲年轻时是方圆几个村落有名的针线活能手,年轻情侣赠送情物往往是布鞋、鞋垫,大多出自母亲之手,寿酒上的礼物,也有我母亲的杰作。那时一到天黑,母亲在忙完家务后,就在油灯下做针线活,乐此不疲。我们几个村落有嫁女娶媳的人家,从十多里的地方,提着火把,赶到我家里求我母亲,不上两天就乐呵呵地拿走布鞋、鞋垫,在人家赞不绝口声中,母亲退下人家的重礼。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35 年10月,当时毛泽 东率领中央红军越 过岷山,长征即将 结束。回顾长征一 年来红军所战胜的 无数艰难险阻,他 满怀喜悦的战斗豪 情,以极其轻松的 笔调写下了这首气 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35 年10月,当时毛泽 东率领中央红军越 过岷山,长征即将 结束。回顾长征一 年来红军所战胜的 无数艰难险阻,他 满怀喜悦的战斗豪 情,以极其轻松的 笔调写下了这首气 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新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七律 长征》课件(第2课时) (共26张PPT)
3
当堂训练
1.背诵全诗。 2.默写全诗。 3.写一篇《读<长征>有感》。(300字左右)
4
课后探究
• 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
• 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
长征是什么?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 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 事”。
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暖”既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 腾的实景,又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 片沸腾的景象。 “寒”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 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
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因为作者坚信红二、红四方面军能战胜天 险、冲破敌人围追堵截,粉碎张国焘的阴谋分裂活
尾联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 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革命 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
红一方面军红二方 面军红四方面军
三军过后尽开颜
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 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品味诗歌语言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看似矛盾,其实是一种反衬手法,作者把绵延不断 的五岭和巍峨高大的乌蒙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 极言其小,是为了突出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 大形象和伟大气魄。
理
解
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 小小泥丸在滚动
五岭逶迤腾细浪, 形容绵延不断
对偶
乌蒙磅礴走泥丸。
形容巍峨高大
五岭逶迤腾细浪,
比喻、夸张
反衬手法,突出表 现红军敢于战胜一 乌蒙磅礴走泥丸。 切困难的高大形象 和伟大气概。
2017-2018学年(新)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七律 长征 (共25张PPT)
这首诗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写的。
体裁·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 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 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 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 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子为一 联,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 —尾联。
难:牺牲之大,经历之苦
新课·讲解
颔联
承 接 “ 千 山 ”
五岭逶迤腾细浪,
形容绵延不断
对偶
乌蒙磅礴走泥丸。
形容巍峨高大
新课·讲解
五岭逶迤腾细浪,
比喻、夸张
乌蒙磅礴走泥丸。
突出表现红军 敢于战胜一切 困难的高大形 象和伟大气概。
新课·讲解
上承“万水”二字
颈联
金沙 水 拍 云崖 暖, 名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问题·探究
“ 腾越五岭 征 疾跨乌蒙 难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图 ” 喜踏岷山雪
写法·知道
写作特点
一、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1、正确处理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再现红 军长征这一伟大的革命史实。 2、正确处理 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二、夸张手法的妙用
目的:通过写山来反衬和塑造红军战士摧坚历险、 藐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课堂·小结
这首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 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 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 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 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 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 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 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 小泥丸在滚动。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一 七律 长征课件 苏教版
律诗,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律诗要求诗句字
数整齐划一,通常的律诗为每首八句,每句一般为五言或七言,简称五 律或七律。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 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首的第二、三联(颔联、颈联) 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第一单元 长征之歌
一 七律 长征
一 二 三四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逶.迤( wēi ) 磅礴.( bó )
岷.山( mín ) 云崖.( yá ) 2.读准多音字
(1)远征难.: nán
(2)逶迤.:
yí
(3)磅.礴: páng
(4)桥横.: héng
其他读音: 其他读音: 其他读音: 其他读音:
123
1.诗的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全诗中起什 么作用?
点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联是全诗的总 纲,写得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红军在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 征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 神。“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远 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日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 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红军“不怕”“只等闲”,这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 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奠定了轻快豪迈、气 度不凡的基调。
nàn 组词: yǐ 组词: bàng 组词: hèng 组词:
苦难 迤逦 磅秤 蛮横
一 二 三四
二、重要词语 1.逶迤: 2.等闲: 3.磅礴: 4.腾细浪:
弯曲绵延的样子。 平常、寻常。 气势雄伟的样子。 像小波浪一样地翻腾。
一 二 三四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伟大的马克
数整齐划一,通常的律诗为每首八句,每句一般为五言或七言,简称五 律或七律。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 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首的第二、三联(颔联、颈联) 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第一单元 长征之歌
一 七律 长征
一 二 三四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逶.迤( wēi ) 磅礴.( bó )
岷.山( mín ) 云崖.( yá ) 2.读准多音字
(1)远征难.: nán
(2)逶迤.:
yí
(3)磅.礴: páng
(4)桥横.: héng
其他读音: 其他读音: 其他读音: 其他读音:
123
1.诗的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全诗中起什 么作用?
点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联是全诗的总 纲,写得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红军在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 征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 神。“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远 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日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 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红军“不怕”“只等闲”,这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 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奠定了轻快豪迈、气 度不凡的基调。
nàn 组词: yǐ 组词: bàng 组词: hèng 组词:
苦难 迤逦 磅秤 蛮横
一 二 三四
二、重要词语 1.逶迤: 2.等闲: 3.磅礴: 4.腾细浪:
弯曲绵延的样子。 平常、寻常。 气势雄伟的样子。 像小波浪一样地翻腾。
一 二 三四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伟大的马克
新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精品课件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喜”表现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 义精神和对革命前途的美好向往与自信。
“三军”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 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更 表达了毛泽东对夺取长征全部胜利的信心和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小结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 概括了 红军长__征__
➢ 意义:在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 了红军,挽救了革命;这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 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的会议;是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 志。
会宁
吴起镇
水草地 大雪山
红四方面军
大渡河
红二方面 军
红一方面 军
金沙江 遵义
瑞金
点击播放音乐 停止播放
整体感知
听录音,朗读全诗。 (注意朗读节奏、重音)
认识长征
本单元的课文,有的是诗歌,放声讴歌 长征和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有的是回忆录, 真实地记述红军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 过程;有的是小说,刻画了感人至深的人物 形象;有的是电视剧本,逼真地再现了长征 途中的动人情景。读读这些课文,你就如同 走一走长征之路,会更加深刻地理解长征深 远的历史意义和民族精神。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82021/11/82021/11/811/8/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是 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11/82021/11/8November 8, 2021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 2021/11/82021/11/82021/11/82021/11/8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七律+长征》课件(共51张PPT)
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 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江西→湘江→四渡赤水→过大渡河→巧渡金沙江 →翻雪山→过草地→会宁”等长征的重大事件
创作背景 这首诗
写于1935年10月, 当时毛泽东率领中 央红军越过岷山, 长征即将结束。回 顾长征一年来红军 所战胜的无数艰难 险阻,他满怀喜悦 的战斗豪情,以极 其轻松的笔调写下 了这首气壮山河的 伟大诗篇。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 概括了 红军 长征 历程,热情洋溢地 歌颂了 的光辉战斗 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 的革命英雄主义 和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生命力 力量无比顽强的 和 战斗力。
艺术特色:1、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乌蒙磅礴走泥丸。 理 解 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 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五岭逶迤腾细浪,
形容绵延不断
对偶
乌蒙磅礴走泥丸。
形容巍峨高大
合作探究:诗人将绵延不断的五岭,巍峨 高大的乌蒙比作细浪和泥丸,有什么作用?
通过夸张手法,有意缩小人的
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军, 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 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 力。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 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 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韶山冲一个农民 家庭。早年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即开始革命活 动,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成为中国共 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 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 平生于政务、军旅之暇,喜爱诗词、 作 书法,用功尤勤,造诣甚深。著有《毛泽 者 东选集》5卷,遗墨辑有《毛泽东书信手 简 迹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毛泽 东诗词手书》、《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 介
江西→湘江→四渡赤水→过大渡河→巧渡金沙江 →翻雪山→过草地→会宁”等长征的重大事件
创作背景 这首诗
写于1935年10月, 当时毛泽东率领中 央红军越过岷山, 长征即将结束。回 顾长征一年来红军 所战胜的无数艰难 险阻,他满怀喜悦 的战斗豪情,以极 其轻松的笔调写下 了这首气壮山河的 伟大诗篇。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 概括了 红军 长征 历程,热情洋溢地 歌颂了 的光辉战斗 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 的革命英雄主义 和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生命力 力量无比顽强的 和 战斗力。
艺术特色:1、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乌蒙磅礴走泥丸。 理 解 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 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五岭逶迤腾细浪,
形容绵延不断
对偶
乌蒙磅礴走泥丸。
形容巍峨高大
合作探究:诗人将绵延不断的五岭,巍峨 高大的乌蒙比作细浪和泥丸,有什么作用?
通过夸张手法,有意缩小人的
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军, 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 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 力。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 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 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韶山冲一个农民 家庭。早年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即开始革命活 动,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成为中国共 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 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 平生于政务、军旅之暇,喜爱诗词、 作 书法,用功尤勤,造诣甚深。著有《毛泽 者 东选集》5卷,遗墨辑有《毛泽东书信手 简 迹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毛泽 东诗词手书》、《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 介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七律__长征》课件1
“只等闲”
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 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五岭逶迤腾细浪, 承“千山”,以五岭、 乌蒙磅礴走泥丸。 乌蒙为代表
五 逶迤 岭
腾
绵延不断 突出奔腾气势
乌 磅礴 蒙
走
形容其巍峨高大 突出它的疾驰状貌,
细浪 泥丸
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 衬红军,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 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高耸入云的山崖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 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 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作者自注:“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欢悦。颜,脸,脸上的表情。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 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岷山山脉终年积雪,人们称之为大雪山。山上空气稀 薄,很少有人由此经过。这里说“千里雪”,也隐含着翻 越雪山时的艰苦生活。为什么说“更喜”?一则是越过岷 山,就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 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二则是有“无限风光在险峰” 的意思,越是艰苦,越显英雄本色。
一、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二、夸张手法的妙用 (目的:通过写山来反衬和塑造红军战士摧 坚历险、藐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1.这首诗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者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 写的?
研读课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 总 万水千山只等闲。 纲
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 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 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 毅精神。
“远征”
苏教版(新) 八年级上册 语文 1《七律 长征》(课件)
提问:
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 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 征 难 图 ”
腾越五岭 疾跨乌蒙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 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 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 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 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寒”字烘托出战斗的紧张激烈,寄托着 对死难烈士的无限哀思。 2、“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 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令敌人 胆寒的壮烈情景。 3、“寒”字用来烘托泸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 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
暖:
既写出了5月春暖的 金沙江风高浪既3、暖气蒸 腾的实景,又烘托出红军 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 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 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红军不怕远征难,
总 万水千山只等闲。 纲
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 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 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 毅精神。
“远征”
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日 之长
“难” 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 之苦
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 切困难。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课件(共30张PPT)
▪ “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月之长。
▪ “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
▪ 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红军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闲” “更喜”。
▪ 这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2、文中把“五岭”的逶迤、 “乌蒙”的磅礴和“腾细 浪”,“走泥丸”合在一起说,你觉得相矛盾吗?为什么?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 “暖”“寒”,你是怎么理解的?
▪ 1、哪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在这两句里可以看出远 征之“难”吗?红军是如何看待这些困难的吗?从中 可以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给全诗定下了轻快
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 Z,xxk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 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 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 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七律 长征
解题
▪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一首八句, 每句七个字。格律很严,二、四、六、八 要押韵;三四、五六两句两句要对偶,字 的平仄有规定。zxxk
“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
认识长征
▪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 宝贵的精神财富。毛主席曾经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 的第一次,长征是宣告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 机”。
▪ “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
▪ 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红军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闲” “更喜”。
▪ 这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2、文中把“五岭”的逶迤、 “乌蒙”的磅礴和“腾细 浪”,“走泥丸”合在一起说,你觉得相矛盾吗?为什么?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 “暖”“寒”,你是怎么理解的?
▪ 1、哪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在这两句里可以看出远 征之“难”吗?红军是如何看待这些困难的吗?从中 可以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给全诗定下了轻快
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 Z,xxk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 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 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 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七律 长征
解题
▪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一首八句, 每句七个字。格律很严,二、四、六、八 要押韵;三四、五六两句两句要对偶,字 的平仄有规定。zxxk
“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
认识长征
▪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 宝贵的精神财富。毛主席曾经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 的第一次,长征是宣告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 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气 薄荷
和药
打量、思量
和稀泥
气量、量体裁衣、量力而行
K12课件
4
组词: 挎喘燎猝蓦跄籁遂 跨湍缭萃慕沧蔌逐 垮揣潦粹募呛簌隧 胯踹撩悴幕苍簇邃 侉端嘹瘁暮
释义:
翩翩、泥泞、猝然、惨然、愕然、蓦地、 失声、沉吟、有顷、毅然、举目、旋即、 哽咽、疲惫、驻步、倾听、先驱、创举、 精干、绚丽、急骤、纵身、分外、怔、 溢、万籁俱寂、情K不12课能件 已、异口同声 5
①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
②个性化的台词和动作
③特写镜头的恰当应用。
K12课件
12
迁移拓展话英雄:
什么样的人是英雄?结合课外积累说 说你心目中的英雄,说一句总结的话: 英雄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有人说现今的时代是一个没有英雄的 时代,人们崇拜的大都是传媒偶像。 你赞同这句话吗?说说你的理解。
K12课件
13
教学反思
本教学流程能紧扣电视文学剧 本的特点进行设计,也是从另一 个方面揭示长征的精神,内容虽 浅,十分感人,可以让学生在挑 选自己认为感人的画面作动人介 绍的基础上实施教学,效果较好。
K12课件
14
K12课件
2
文体、作品简介
影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视觉造型艺术,它熔文 学、表演、摄影、音乐、美术于一炉,以推、拉、 摇、跟、移、空格等各种镜头为基本结构单位, 通过镜头的组接创作出运动的、有连续性的、不 受时空限制的画面,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人们 视觉感知的需要。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中央电视台将电
视文学剧本《长征》搬上荧幕。本文根据时空画
面的转换与由人物对话推进的作品情节的发展截
取了4个场景,再现了红军长征中可歌可泣的历史
史实。
K12课件
3
注音: 翩翩 哽咽 万籁 泥泞 猝然 怔 愕然 蓦地 沉吟 扳机 疲惫 溢 倾听 绚丽 急骤 牦牛 分外
暖和 薄饼、薄脆
禁止
应和 薄弱、日薄西山 情不自禁
2、一副铮铮铁骨的彭得怀,既然下决心枪杀了 自己的战马,为何又“溢出串串泪水”?
3、文中所体现的长征的困难有哪些?
K12课件
8
表演剧本现英雄
K12课件
9
K12课件
10
总结归纳
主题:本文充分渲染了长征过草地 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 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 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 也细腻地展现了红军领袖特有的以 革命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丰富的内心 世界。
K12课件
11
自主感悟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能总结出电视文学剧本 的特点吗?
电视文学剧本剧本,是电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电视中,人物性格的刻画、故事背景
的交代、情节的发展,一切都需化为动作和
画面,很少以叙述人的“画外音”表述。电
视文学剧本的结构,以镜头为单位。有许多
12课件
1
背景
电视文学剧本《长征》反映的是从
井冈山的第五次反围剿到红军二万五千 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这一段震惊中外的 历史。塑造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光辉形象和 雄才伟略,表现了红军战士可歌可泣的 伟大壮举,展示了我党转危为安走向胜 利的艰难过程,弘扬了“长征精神”。
感知课文读英雄:
快速默读课文,按照四 个场景,分别用一句话概 括情节。
K12课件
6
品味场景知英雄:
课文节选的4个场景有许多感 人至深的情节,你印象最深的 是哪一个?
表述形式:
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_____, 理由是_____。
K12课件
7
1、攻占娄山关的英雄周团长,为什么不勇往直 前,却要爬进水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