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起源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德国特色的意识形态,它起源于德国启蒙运动时期。
德国启蒙运动是欧洲启蒙运动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它强调理性和自由,对人类思想和社会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成型。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德意志意识形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强调文化认同德意志意识形态强调德国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认为德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是德国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2.崇尚理性和科学德意志意识形态崇尚理性和科学,认为只有通过理性和科学才能实现人类智慧的最大限度。
德意志意识形态重视社会公正,认为社会应该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应该降低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4.强调领袖作用德意志意识形态强调领袖作用,认为领袖应该具备高尚品德和出色能力,能够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当代的表现形式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当代呈现出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文化自信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当代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德国文化艺术的传统和创新成果取得了广泛认可,德国人也更加关注和热爱自己的文化。
2.科技创新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当代通过对科技的投资和创新实现了快速发展,德国的科技水平已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当代也强调社会公正,德国的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也保障了每个人的基本权益和生活质量。
4.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当代也越来越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德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现实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现实意义在于:不仅是对德国民族自身的认识和肯定,更是指引人类进步的方向,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对于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启示作用,促进了全人类的文明发展。
五、结语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世界上一种富有创造性和进步性的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详解
基本观点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是马、恩创立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
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和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对唯物史观作了在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详细分析为了分析研究之便,这里先把《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
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
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指德国历史中形成并影响其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思潮和观念体系。
它源于德国的历史、哲学、文学、宗教和政治等多个领域,对德国的认同和国家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特点:
1.理性与知识追求:德意志意识形态强调理性和知识的重要
性,并将它们视为推动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关键。
德国在哲
学、科学、文学和教育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强调人
的智力和理性能力。
2.哲学思想和理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形成离不开德国哲学
家们的思想影响。
众多哲学家如康德、黑格尔、尼采等的
思想对德国的社会和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德国特殊性和独立性:德意志意识形态强调德国的特殊性
和独立性。
它认为德国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政治传统,并在推动人类进步方面具有重要的使命。
4.国家和民族意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国家和民族意识
的重要性。
在德国历史上,国家统一和民族认同一直是重
要的主题。
这种意识形态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看作至高无
上的,并倡导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5.社会责任和社会正义:德意志意识形态注重社会责任和社
会正义。
它强调社会团结、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并倡导
优先考虑社会整体的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复杂性,德意志意识形态并非一种统一的思潮,而是由多种思想流派、政治观点和价值取向组成的多元体系。
在德国的历史上,不同的观点和思潮可能在不同的时期和政治环境下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解需要参考历史和文化的复杂背景。
德意志意识形态讲解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历史背景和内容结构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作的历史背景(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是革命实践提出的新要求同任何一部经典著作一样,《形态》一书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了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写作的。
1845年1月,法国政府在德国反动政府的要求下。
把马克思逐出巴黎。
马克思被迫来到了布鲁塞尔,接着恩格斯也来到了那里。
当他们在布鲁塞尔再次会见时,新的迫切的斗争任务正摆在他们面前。
欧洲的革命形势已经成熟,各国的无产阶级已经组织起来,各种工人团体、共产主义组织相继出现。
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极力主张把这些分散的革命力量联合起来。
于是1846年初,根据马克思的倡议在布鲁塞尔成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时期收到了大量书信,通报了各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情况,交流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
这一切表明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不断增长。
后来恩格斯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我们两人已经深深投入政治运动;我们已在知识分子中间,尤其在西德意志知识分子中间拥有信徒,并且跟有组织的无产阶级建立有相当大的联系”。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选》,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5年版,第2卷,第342 页)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同英国的宪章主义者的革命派、法国社会民主党“民主派兄弟协会”、特别是“正义者同盟”等组织建立了联系。
“正义者同盟”主要是由德国的手工业工人联合组成的一个秘密组织,在这一组织中占居统治地位的思想,’一部分是布朗基主义,一部分是魏特林主义。
魏特林原是德国的裁缝工人,他的早期著作和言论,无疑地曾经起了促进革命的作用,可是他很快地就变成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绊脚石。
魏特林不懂得阶级斗争的意义,否定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企图把“正义者同盟”变成一个俯首贴耳地追随他的宗派。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正义者伺盟”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力图使它成为真正革命的、共产主义组织。
1846年5月初,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另一些成员发表了《反克利盖的通告》,这个通告对克利盖的冒牌共.产主义宣传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阐述第一,马克思主义“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认定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根基所在,“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引用同上)。
说明了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
从而阐明了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以及生产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
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明确的表达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思想。
进而指出唯物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不同,即“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引用同上)。
也就是说,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由此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引用同上)。
也就是说,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革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才能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
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
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以及著作在当时未能出版的缘故,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这样的概括:“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
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我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
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楚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从马克思的回顾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即已有“我们的见解”,但还未对之作出全面的阐发,因此,在这部著作中,对论敌的批判被用作作者阐述自己见解的方式。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著作的的主题是要“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这就是说,作者认为,他们的新见解与整个德国思想传统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划界。
由此可见,这部著作有其独特的价值:新思想是在同旧思想的批判关系中确立的,阐明这种批判关系本身,无论对于新思想的创立者来说,还是对于新思想的学习者来说,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此书当时未能出版(除其中的第2卷第4章在1847年发表在一份杂志上以外),以致这部对于世人正确理解了历史唯物主义来说最为重要的文献,要迟至20世纪30年代(1932)年才以手稿的形式全部面世。
此书就其作品形式来说是未完成的,其中的第1卷第1章(即《费尔巴哈》章)是一份未写完的手稿。
此外,全书甚至没有一个总标题,现在的书名(《德意志意识形态。
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是马克思后来在一篇声明中对这部著作所用的称呼。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辨析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的解读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辨析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的解读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解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独特理解和阐述。
通过对这部经典文本的细致分析,我们将尝试辨析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核心要素、理论逻辑及其在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中的位置。
文章将首先概述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形成背景及其重要性,然后详细阐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最后探讨这一概念对于理解现代社会和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解读,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实践价值,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背景《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重要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深受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以及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影响,开始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角度,对意识形态进行全新的解读。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德国哲学中的思辨传统,特别是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的先验主义哲学。
他认为,这些哲学家过于关注抽象的思辨和概念推演,而忽视了现实的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
因此,马克思提出了将意识形态置于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进行考察的思路。
同时,马克思也受到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
他赞同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但认为他们未能从根本上分析社会不平等的经济根源。
这促使马克思进一步思考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革命实践来改变现实社会。
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及其与意识形态的密切联系。
他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阶级关系和经济利益分配,是意识形态产生和变化的重要基础。
因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开始将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阶级关系等因素相结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背景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也受到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还受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启发。
《德意志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理论的
文本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指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德国流行的一种意识形态,其中包括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政治保守主义和社会保守主义等观点。
这种意识形态产生于德国面临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危机的背景之下,在德国经历了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的兴起后,人们开始寻求一种可以维护传统价值观的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是强调民族的优越性和文化的传承,并且强调保守的政治观点,包括反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也受到了哲学家弗朗茨·尼古拉·阿尔布雷希特(Friedrich Nietzsche)的影响,他认为人类的本质是个体主义,而不是集体主义。
他认为,个体主义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激发人们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因此他主张建立一个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会。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20世纪初得到广泛的推广,其中包括了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和纳粹党。
纳粹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执政,实行了极然而,德意志意识形态也被许多人视为邪恶和危险的,因为它曾导致了德国历史上最为残酷的时期。
纳粹党在执政期间实施了种族屠杀和战争,并导致了成千上万的无辜平民和军人的死亡。
在战后,德意志意识形态被认为是一种极端的意识形态,在西方国家被严格禁止。
然而,它在一些极端的右翼团体和个人中仍然存在,并且仍然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
总之,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种讲究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它在20世纪初得到广泛推广,但后来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危险的意识形态,并在西方国家被严格禁止。
尽管如此,它仍然在一些极端的团体和个人中存在,并仍然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
德意志意识形态名词解释
德意志意识形态名词解释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到德国历史、文化、政治和哲学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下面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释:
德意志意识形态(Deutscher Idealismus)是一种哲学思想,它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代表人物包括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尼采等。
这种哲学思想的特点是:强调理性的重要性、建立在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上,主张人类可以通过思维来认识世界的本质和真相,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进步。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德国历史上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它是德国文化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德国人对于自己国家和文化的自豪和认同。
德意志意识形态也是德国民族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它强调德国民族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认为德国文化和思想是世界文明的代表和引领者。
在德国历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也曾经深刻地影响了政治和社会的发展。
19世纪初期,德国正处于分裂和动荡的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被一些民族主义者和思想家用来推动德国的统一和强大。
但是,在二战前后,德国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思想也被归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这使得这种思想在国际上受到了严重的批判和谴责。
总之,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个涉及到哲学、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等多个方面的
概念。
它对于德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需要警惕其中可能存在的极端和歧视思想。
第三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
第三章创建新唯物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一、特殊的文本产生特殊的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详细制定和构建“新唯物主义”理论时期所撰写的最重要的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系统地论证和阐发了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所撰写的唯一一部较为详尽和系统阐述其哲学基本原理的著作。
特别是该书第1章,集中体现了该书的精华。
在马克思经典原著中,《形态》这一文本具有显著的特殊性。
依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和运用的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在解读这一经典哲学著作时如果不注意这种特殊性,那么这些解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是令人生疑的。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这种文本的特殊性,它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①它是一部至少由两人合作的手稿;②它是在作者生前没有发表过的手稿;③它是一份不完整、未完成(非解构主义内涵)的手稿;④它是一份有许多版本(编排方式)的手稿;⑤它是一份含有诸多修改痕迹的手稿;⑥它是一份有所遗失和侵蚀的手稿。
(一)现有的解读方法我们见到的《形态》现存结构,正如侯才所言:“……是由后来的出版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几经改进加以编排的。
这种编排因其固有的合理性与非合理性,既给我们释读文本带来了便利,也给我们释读文本带来了障碍。
”这样一来,暂且撇开接受理论、阐释学、文本学意义上的不同解读模式不说,只就《形态》文本本身的上述特殊性而言,不同的人对《形态》的研究和解读必然会持有不同的路径、方法、立场和视角。
从下述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主张可以管窥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两种解读视角。
张一兵教授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经典文本的理解和基本编排方式,不仅仅是文献的结构问题,还涉及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问题。
”聂锦芳博士强调对《形态》解读的历史语境、整体马克思立场和文本学视角,其认为:“在当代新的境遇下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不应是一种孤立的学术行为,而应是完整的马克思文本研究中一个方面的工作。
德意志意识形态逐句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逐句解读德国,一个充满着浓厚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的国家。
而德意志意识形态则是这个国家特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体系。
下面,让我们逐句解读这个引人深思的主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德意志”的含义。
德意志是指德国这个国家的德意志民族。
而意志则代表着决心和意愿,强调个体意志的力量。
德国人以坚定的意志和决心为特征,这种德意志的精神也贯穿于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中。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下“意识形态”的意义。
意识形态是指一套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体系,它对一个个体或一个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德意志意识形态则是指德国特有的这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体系。
那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什么呢?让我们继续探索。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核心在于强调个人责任和自由选择。
在德国社会中,人们被鼓励独立思考和主动解决问题。
这种自由和责任意识不仅贯穿于个人生活中,也反映在德国的教育体系和工作环境中。
德国人追求自我实现和个人成就的激情也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相信通过个体的奋斗和努力,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这种追求个人成就的激情不仅是激励德国人前进的动力,也是德国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
此外,德意志意识形态还鼓励个体对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负责。
德国人注重社会公正和合作,他们相信通过共同努力和合作,可以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种社会责任感是德国社会中的普遍现象,也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重要价值观。
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下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核心精神。
德意志意识形态强调个人责任和自由选择,追求自我实现和个人成就的激情,以及对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的责任感。
这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体系不仅是德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德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总而言之,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套关于个体责任、自由选择、个人成就以及社会合作和公共利益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体系。
通过深入解读每个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德国这个国家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信仰。
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是个人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指引,也是德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德意志意识形态》详解
基本观点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
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详细分析为了分析研究之便,这里先把《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
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
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德意志意识形态》剖析
8、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革命(教材第 18段,原文第26段) 共产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彻底的 革命;
9、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教材19段, 原文第27段) 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 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1)从实践出发解释观念;而不是相反; (2)历史的动力、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 批判; (3)不只是认为人创造环境,而且坚持环境 也创造人; (4)重视革命群众在历史变革中的决定作用;
扬弃异化和消灭分工的宗旨是恢复人的实 践活动的自由自觉的特点。“在共产主义 的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 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 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着我自 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 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 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 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7——38页。)
3、人类历史活动的基本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教材4-8段,原文6-10段)
5个基本因素 (1)人的基本需要和生产,它构成一切历史的 第一个前提和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2)在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及其活动的 基础上产生的,新的需要和再生产。 (3)人自身的再生产,指人繁衍及家庭关系。 (4)生产活动所结成的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
3 所有制的几种不同形式(14-20段) 把资本主义以前的人类社会划分为三种所 有制形式; 部落所有制; 古代公社所有制与国家所有制; 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 描述不够准确。
4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教材6-10段,原文21-26段)
(1)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现实中的个人的生活 过程产生的。 现实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是在一定的 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2)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从精神生产 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着手进行论证); (3)新方法不同于德国哲学。批判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 理论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 程中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 发展。 (4)新方法在于描绘出现实个人的能动生活过程。 强调这种考察方法的前提是现实的、可以经验观察到的、在 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5)唯物史观不能离开现实的历史,为整理历史资料提供 方便;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重要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重要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指一种将德国文化和价值观触手可及地传递给人们的思想体系。
它在德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深刻影响着德国社会和政治的发展。
以下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几个重要意义:1. 塑造德国国家认同: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于塑造德国国家认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将德国人民的历史、语言、文化等要素融汇于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身份认同感。
这种共同的意识形态也有助于团结德国人民,提升国家凝聚力。
2. 传承德国文化: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保护和传承德国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承载了德国人民对于传统价值观和精神遗产的认同和尊重,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教育来传播和弘扬德国文化。
这有助于培养德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并保护德国文化免受外部冲击。
3. 指导社会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为德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
它围绕着价值观念、政治理念和社会目标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观念和原则。
这些观念和原则对于指导德国的发展方向和制定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4. 提供文化认同与道德基础:德意志意识形态为德国人民提供了文化认同和道德基础。
它透过对于自由、正义、人权、合作等价值观的承诺,为德国人民提供了一种共同的道德基础。
这种价值观承诺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德国社会和政治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塑造了德国国家认同,传承了德国文化,指导了社会的发展,并为德国人民提供了一种共同的文化认同和道德基础。
这一思想体系的存在和影响,使得德国在不同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拥有了稳定的社会基础。
德意志意识形态段落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部重要的哲学和政治学著作,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以下是对该著作中一些重要段落的解读:1.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gegenständliche〕活动。
所以,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
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这段话表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他们认为,费尔巴哈虽然强调了感性客体的作用,但他忽略了人的实践活动本身的作用。
与此相反,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了人的实践活动的积极意义,认为实践才是真正人的活动。
2. “意识形态本身只不过是这一世界的一个“观念”而已。
……德国的批判,直到它的最后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都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
这种批判虽然在研究实际的历史,但是并没有用具体的历史来证实它,因而看起来好像是纯粹的抽象。
”这段话强调了德国批判的哲学性质。
虽然德国批判试图研究实际的历史,但它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具体的现实中去研究,因此,这种批判只是一种纯粹的抽象。
这也可以理解为,德国批判只是停留在了意识形态层面,而没有深入到实践层面。
3. “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以前对理论有所触动的话,那么这种必要性在它本身的理论形态上对无产阶级说来则随同资产阶级赖以存在的那些形式进入资本主义的。
”这段话强调了无产阶级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重要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获得胜利。
此外,他们还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无产阶级在革命中需要推翻这些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以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以上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些重要段落的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讲解
黑格尔哲学陷入危机。黑格尔学派内部分裂为:保 守的老年黑格尔派,以辛里克斯为代表;激进的青 年黑格尔派,以施特劳斯、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
(2)1835年施特劳斯发表《耶稣传》, 认为福音故事不是个人主观的“自我意 识”的产物,而是某种精神实体(如国 民精神、民族精神等)的产物,是无意 识的集体创造的结果。
(3)意识形态建设要注意的问题
意识形态的转型问题 正确认识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协调意识形态中的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关系 正确处理马列指导与学术争鸣的关系 正确区分意识形态领域中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思考题:
1 .怎样认识唯物史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 .怎样理解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前提? 3.《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阐述了哪些唯物史 观的基本原理? 4 .怎样理解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2)二者的联系
科学与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与意识形态 既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又不断地处于或明或暗的 相互冲突之中,意识形态是为了维护、加强或改变 某一社会制度服务的。科学史的研究已经证明,科 学理论的发现、检验、修改、发展、应用无不受意 识形态(世界观、宗教、道德等)的制约和影响。 反过来,伟大的科学发现则往往影响意识形态的内 容和形式,特别是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念 和宗教信仰。同时,科学成就也常常被统治阶级的 意识形态所利用,被用于论证和维护特定的政治制 度。
4、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 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 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 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 一般也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第41页)
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经典阅读30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扬弃了黑格尔的国家观,彻底超越了其对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抽象,阐述了科学而全面的国家观。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国家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国家的前提是现实的,不再是思辩的。
“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这里明确指出国家产生于现实个人进行的生产生活过程。
第二,《德意志意识形态》明确了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国家是在市民社会基础上形成的虚幻共同体。
马克思所指的市民社会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构成人类历史的基础和发源地,后称经济基础。
这些都体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国家观对黑格尔国家观的超越。
国家的本质及未来国家的未来·在黑格尔那里,国家是地上行走的神物,国家的本质是绝对精神,而《德意志意识形态》明确指出国家的本质是虚幻的共同体。
“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
国家是在分工决定的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中一个阶级统治着其他一切阶级”从这里可以看出国家不仅是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是同一意义的不同表达。
但是这一表达在理论界存在不同的争议,较为科学完整的表述是国家作为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的集合,它的虚幻性体现为国家的阶级性,这是国家在分工和私有制条件下被赋予的无法改变的特质,但是国家也有以共同体形式存在的合理性。
国家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受社会条件的限制,国家有以共同体形式存在的必要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出现了分工和私有制,进而导致了阶级的产生,一个阶级为统治其他一切阶级就产生国家。
由于一开始自然形成的分工对个体有强制力量,个体非自愿地在生产和交换中联合,这种联合的力量产生了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对立,这种利益对立在私有制下表现为阶级对立,为了在阶级斗争中保证社会正常运转,产生了对国家的需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讲解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历史背景和内容结构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作的历史背景(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是革命实践提出的新要求同任何一部经典著作一样,《形态》一书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了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写作的。
1845年1月,法国政府在德国反动政府的要求下。
把马克思逐出巴黎。
马克思被迫来到了布鲁塞尔,接着恩格斯也来到了那里。
当他们在布鲁塞尔再次会见时,新的迫切的斗争任务正摆在他们面前。
欧洲的革命形势已经成熟,各国的无产阶级已经组织起来,各种工人团体、共产主义组织相继出现。
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极力主张把这些分散的革命力量联合起来。
于是1846年初,根据马克思的倡议在布鲁塞尔成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时期收到了大量书信,通报了各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情况,交流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
这一切表明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不断增长。
后来恩格斯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我们两人已经深深投入政治运动;我们已在知识分子中间,尤其在西德意志知识分子中间拥有信徒,并且跟有组织的无产阶级建立有相当大的联系”。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选》,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5年版,第2卷,第342 页)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同英国的宪章主义者的革命派、法国社会民主党“民主派兄弟协会”、特别是“正义者同盟”等组织建立了联系。
“正义者同盟”主要是由德国的手工业工人联合组成的一个秘密组织,在这一组织中占居统治地位的思想,’一部分是布朗基主义,一部分是魏特林主义。
魏特林原是德国的裁缝工人,他的早期著作和言论,无疑地曾经起了促进革命的作用,可是他很快地就变成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绊脚石。
魏特林不懂得阶级斗争的意义,否定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企图把“正义者同盟”变成一个俯首贴耳地追随他的宗派。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正义者伺盟”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力图使它成为真正革命的、共产主义组织。
1846年5月初,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另一些成员发表了《反克利盖的通告》,这个通告对克利盖的冒牌共.产主义宣传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德意志意识形态》详解
基本观点(一)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
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详细分析为了分析研究之便,这里先把《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
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
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
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以及著作在当时未能出版的缘故,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这样的概括:“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
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我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
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楚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从马克思的回顾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即已有“我们的见解”,但还未对之作出全面的阐发,因此,在这部著作中,对论敌的批判被用作作者阐述自己见解的方式。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著作的的主题是要“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这就是说,作者认为,他们的新见解与整个德国思想传统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划界。
由此可见,这部著作有其独特的价值:新思想是在同旧思想的批判关系中确立的,阐明这种批判关系本身,无论对于新思想的创立者来说,还是对于新思想的学习者来说,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此书当时未能出版(除其中的第2卷第4章在1847年发表在一份杂志上以外),以致这部对于世人正确理解了历史唯物主义来说最为重要的文献,要迟至20世纪30年代(1932)年才以手稿的形式全部面世。
此书就其作品形式来说是未完成的,其中的第1卷第1章(即《费尔巴哈》章)是一份未写完的手稿。
此外,全书甚至没有一个总标题,现在的书名(《德意志意识形态。
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是马克思后来在一篇声明中对这部著作所用的称呼。
以手稿的形式面世的作品会给读者的阅读带来困难,因此出版者在发表前必须对它进行编排、分节和加设标题,这样就造成了不同的编排本。
现在我们这里所用的中文版本,依据的是1985年的德文单行本,所以与1960年的全集中文版有所不同。
从手稿的表达方式来看,此著一方面具有论战的形式,另一方面也具有作者对自己的见解作进一步探讨的性质,所以并不具备确定的原理体系和深思熟虑的结构安排。
但这与其说是它的缺点,倒不如说是它的优点,因为它促使读者自己运用理解力,去体会在一场哲学革命之后作者关于人类思想与知识的真正性质和任务的看法。
在这部著作之前,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文献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后者其实可以看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思想的一个纲要。
应当把这两部作品联系起来阅读,它们同时是被命名为“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的开山之作。
至于1844年的那部著名手稿,则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在那里,马克思发动了一场哲学上的革命,新世界观是这场哲学革命所结出的果实。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世界观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不只是一种历史观,不简单地是一种将唯物主义本体论运用到历史研究中去的观点,而是把唯物主义原则和历史原则统一起来的新本体论境域。
这个统一的前提是把感性世界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实践”即是把自然的东西变成社会的东西的活动),这一重要的本体论思想,发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首次明确地表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而后详尽地阐发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费尔巴哈》章中。
因此,我们从这部篇幅浩大的著作中选取《费尔巴哈》章供读者研读。
这样的选读也有马克思本人的说法作为依据,马克思在该著的序言部分曾有一段话说:“在我们对这个运动的个别代表人物进行专门批判之前,提出一些能进一步阐明他们的共同思想前提的一般意见。
这些意见足以表明我们在进行批判时所持的观点,而表明我们的观点对于了解和说明以后各种批评意见是必要的。
我们这些意见正是针对费尔巴哈的,因为只有他才多少向前迈进了几步,只有他的著作才可以认真地加以研究。
”由此可见,《费尔巴哈》章不仅是针对着费尔巴哈的批评文字,而且主要地具有从正面阐明作者自己的见解的作用,它可以被视为整个《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总论。
《费尔巴哈》章作为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全面阐发新世界观的文献,论题广泛,内容丰富,在其中得到正面论述的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
以下试分别简要述之。
1、“生活决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费尔巴哈》章的开头部分同时也是全书的序言,揭示了作者所要批判的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整个德意志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前提。
这个前提就是“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统治和束缚,是来自意识、观念的,因此,人的解放,就是把人们从意识、观念和词句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但是,事情的真相是,“人从来没有受到过这些词句的奴役。
”同意识、观念和词句展开斗争,只是提出了改变意识的要求,并以为意识的改变必然带来世界的改变。
这就是在当时的德国思想界继续存留着的黑格尔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
”因此,重新理解生活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批判德国哲学、确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2、“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始概念如果“生活决定意识”,那么,生活就不是“意识”所过的生活,历史也不是意识自身的一个发展过程。
生活是现实个人的生活。
何谓“现实个人”?他们既不是纯粹的“意识主体”(那个抽象“我思”之“我”),也不是作为单纯的生物个体的生命存在。
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个人”表述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这个表述有一个在本体论上突破纯粹意识之内在性的新本体论境域作为其深刻的背景,即把人从本源上看做是在世界中存在的。
这是以“感性活动”立论的本体论,最初阐发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而后概括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现在则凝结在“现实个人”这个概念上。
先是个人的“活动”,不是意识在其自身内部的自我活动,而是创造和改变“物质生活条件”的活动,因而它是在外的、感性对象性活动。
与此同理,外部世界也不是与感性活动无关的单纯的“物质环境”,而是与“活动”相应的、作为“活动”之“条件”的“世界”,这其实正是“感性世界”之概念。
由此出发,才能发现历史之为历史的本体论根据:“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
”历史不是思想史,而首先是生产史。
“生产”不是“思想”的外化,而是本来就在世界中的现实个人之生存。
现实个人的“生存”不是由自在的自在的自然界所设定的生物行为,而是他们以自身的“感性存在”(物质生活,或“在自然界中的生活”)作用于对象的创造活动:“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用一地的方式来进行”。
这就是“生产”的生存论意义来说“历史”的本体论根据。
由此获得理解的历史,就既不是神的历史,或绝对精神的历史,也不是一个生物物种的历史,而是现实个人的生产史。
3、以“历史的自然”取代“抽象的物质自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原则历史之真正的本体论根据既已确立,就不应当再把历史与自然对立起来。
自然的物质性,若脱离它与现实个人的生产史的联系,就不是自然界之真正的感性存在,而只是一个关于自然界的实在性的理论抽象。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的抽象的感性本体论时,正是指出了他由于不能理解在人的感性活动中建立的“历史的自然”既是自然科学的真正对象与材料,又是人类社会状况演变的真实根源,从而必定重新陷入唯心主义:“他没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依赖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
4、以“交往形式”概念揭示生产力是生产关系乃至一切其他的社会关系(包括观念的关系或思想的关系)的感性本源正是通过《费尔巴哈》章,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的本体论内涵:“生产关系”是个人在其中实现其感性劳动的交往形式,亦即它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因此它在本体论上确证了一切社会关系(包括家庭、经济组织、政治国家、宗教共同体等等)的感性本源。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根本原理。
建构感性世界的感性劳动,不是单个人的自然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在感性上彼此创造其社会存在(此即“感性交往”)的活动,这就是劳动的社会本质。
因此,生产力既不是单个人所拥有的自然力,亦非一般人类理智的物化力量,而是人们之间的感性交往的力量,因而它本质上是社会力量。
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感性基础,它不是思想的产物,不是一种理智事物,而是一个让人们的感性交往得以进行和发展的社会形势。
这个形式本身是感性的:在它身上直接体现了感性劳动对于社会的生产。
因此,正是在生产关系这个概念中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洞见:人们在劳动中不仅生产出物质生活资料,而且生产数人与人之间“物质联系”的方式,即生产关系,并且见解地生产出其他一切社会关系。
这就是历史运动的本质真相,是历史运动区别于思想运动的根据。
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历史科学”所要描述和加以理解的对象,就是这种生产出社会关系的历史运动。
5、私有制是自发分工的产物,它处于劳动积累的必然性生产关系是从现实个人的活动中形成起来,又反过来制约着现实个人的生存条件。
与自发分工这种感性交往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必定是所有制的关系。
而所谓私有制,即是一部分人使用和支配另一部分人的劳动的权力。
这种权力不是从思想、观念或意志中产生的。
人们之间的奴役和对抗,是从私有制这种生存条件本身中生长出来的。
究其实质,人与人之间在物质生产领域中的支配欲被支配的关系(即“社会权力”,区别于“政治权力”)是处于在自发分工的前提下的实现劳动积累的必然性,是积累起来的劳动(物质财富)对于现实的活劳动(劳动者)的统治权。
因此,统治不是恶的意志或理性迷误的结果。
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生产关系之“理性前的”的本质来历的揭示,若对生产关系的感性本质进行超感性的抽象,便会得到财产关系来自理性的“权力”这样一种法哲学的理解,但是,按照事情本身的真相,财产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
6、共产主义是现代历史运动本身的实践趋向根据历史运动归根到底是感性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运动的原理,人类解放的理想,作为扬弃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理想”,如果没有现实的历史运动提供出感性实践的基础,那就只能是一种存在于观念世界中的“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