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主题4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课题煤的综合利用学案选修
高考化学 第9章(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 烃、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考点(3)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
![高考化学 第9章(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 烃、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考点(3)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c1298d74e45c3b3567ec8b81.png)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李仕才第一节烃、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考点三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1.煤的综合利用(1)煤的组成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氢、氧、氮、硫等元素。
(2)煤的加工2.石油的综合利用(1)石油的成分:多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
(2)石油的综合利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制取H 2的原理为CH 4+H 2O(g)――→高温催化剂CO +3H 2。
4.三大合成材料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nCH 2===CH 2――→引发剂2—CH 2,单体为CH 2===CH 2,链节为—CH 2—CH 2—,聚合度为n 。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
( × ) 2.焦炭是煤干馏的一种重要产品。
( √ )3.常压分馏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
( √ )4.裂化的目的是得到轻质油,裂解的目的是得到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
( √ ) 5.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煤的气化和液化是物理变化。
( × ) 6.汽油与水互不相溶,可以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 × ) 7.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包装。
( × )一、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1.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油裂化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B .石油产品都可发生聚合反应 C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D .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解析:石油裂化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A 项错误;烷烃不能发生聚合反应,B 项错误;水煤气是煤气化的产物,D 项错误。
答案:C2.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的干馏是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 B .煤的气化是将其通过物理变化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C .天然气除了作燃料之外,还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等 D .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解析:煤的干馏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分解的过程,A 项错误;煤的气化是碳与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煤气的过程,B 项错误;石油分馏不可能得到乙酸,D 项错误。
选修化学目录
![选修化学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47e74deab8f67c1cfad6b80a.png)
鲁科版高二化学高中化学选修一主题一呵护生存环境1、关注空气质量2、获取安全的饮用水3、垃圾的妥善处理与主题二摄取益于健康的食物1、食物中的营养素2、平衡膳食3、我们需要食品添加4、保健食品主题三合理利用化学能源1、电池探秘2、家用燃料的更新3、汽车燃料清洁化主题四认识生活中的材料1、关于衣料的学问2、走进宝石世界3、如何选择家居装修4、金属制品的防护5、几种高分子材料的主题五正确使用化学用品1、装备一个小药箱2、怎样科学使用卫生3、选用适宜的化妆品高中化学选修二主题一空气资源氨的合成1、空气分离2、氨的工业合成3、氨氧化法制硝酸3、纯碱制造技术的发主题二海水资源工业制碱1、海水淡化与现代水2、氯碱生产3、纯碱制造技术的发主题三矿山资源硫酸与无机材料制造1、“设计”一座硫酸厂2、陶瓷的烧制3、金属冶炼和金属材主题四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1、从石油中获取更多2、源自石油的化学合3、煤的综合利用主题五生物资源农产品的化学加工1、由大豆能制得什么2、玉米的化学加工主题六化学·技术·社会1、功能高分子材料的2、药物的分子设计与3、化学·技术·可持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1、原子结构模型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第二章微粒间的相互作用1、共价键模型2、共价键与分子的立3、离子键、配位键与4、分子间作用力与物第三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1、认识晶体2、金属晶体与离子晶3、原子晶体与分子晶4、物质的其他聚集状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原理与能量转发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1、化学反应的方向2、化学反应的限度3、化学反应的速率4、化学反应条件的优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1、水溶液2、弱电解质的电离3、沉淀溶解平衡4、离子反应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烃1、认识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3、烃第二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1、有机化学反应的类2、醇和酚3、醛和酮糖类4、羧酸氨基酸和蛋第三章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的合成2、有机化合物结构的3、合成高分子化合物4、物质的其他聚集状高中化学选修六主题一物质的分离1、盐的精制2、植物中某些成分的主题二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究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2、认识发生在盐溶液主题三物质的检测1、物质组分的检验2、物质中某组分含量主题四物质的制备1、实验室制备日用化2、实验室制备化工原。
高中化学主题4《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学案(鲁科版选修2)
![高中化学主题4《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学案(鲁科版选修2)](https://img.taocdn.com/s3/m/fcc75c451ed9ad51f11df210.png)
主题4 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典型试题例析矿石资源和化石燃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通过例题从化学的角度分析关于它们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例1】关于化工厂的设计是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业化工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需要考虑许多综合问题,所以设计一座化工厂是非常复杂,那么根据已学的知识试分析“设计”一座硫酸厂应在哪里选择厂址。
一座硫酸厂的转化器中将SO2和O2以体积比为1/2混合后,通入接触室发生反应2SO2 + O2≒2SO3(g)达平衡时,在同温、同压下测得反应前与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之比为13/15。
求SO2的转化率?又知工业上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比上述的密度比稍小,试回答SO2接触氧化为SO3时不采取加压措施的原因。
【解析】化工厂厂址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原料、水源、能源、土地供应、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诸多因素.应对这些因素全面综合地考虑,权衡利弊,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硫酸厂厂址的选择,就应考虑以上的各种因素外,还应考虑到,硫酸是一种腐蚀性液体,不能像普通固体化工产品那样可以较多的贮存,需要随产随销.硫酸的运输成本较高,1t H2SO4的运价约为1t黄铁运价的三倍,这就决定了硫酸厂应靠近消费中心,比靠近原料产地更有利.工厂规模的大小,主要由硫酸的用量的多少来决定.此外,硫酸厂选址应避开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和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地区.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同体积气体的质量之比,且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可得出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体积的反比。
设反应前混合气体中SO2的体积为1 L,O2应为2L达平衡时SO2的转化的体积为x。
在工业上不加压,SO2的转化率就达80% 以上,已经很高,若再加压SO2的转化率提高不大,但对设备的要求要提高许多,故没有必要再加压。
【例2】砖瓦是用含铁元素等杂质的粘土隔绝空气烧制成的,当烧窑作业邻近结束时,若用淋洒水办法来降低温度,窑内处于还原性气氛,砖块中的铁以氧化亚铁的形式存在,因而砖成青色。
2019年精选鲁科版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主题4 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课题1 从石油中获取更多的高品质燃
![2019年精选鲁科版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主题4 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课题1 从石油中获取更多的高品质燃](https://img.taocdn.com/s3/m/c72501b489eb172ded63b786.png)
教学资料范本2019年精选鲁科版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主题4 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课题1从石油中获取更多的高品质燃油复习巩固三十二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20xx年精选鲁科版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主题4 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课题1 从石油中获取更多的高品质燃油复习巩固三十二第1题【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B、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煤干馏和石油分馏本质差别是:干馏是化学变化而分馏是物理变化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汽油、柴油和地沟油都是碳氢化合物B、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C、苯环内含有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D、纤维素、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H2CH2②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③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⑤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⑥糖类、蛋白质、聚乙烯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⑦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A、除①③⑤外B、除②④外C、除①⑥⑦外D、除②④⑦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以甲烷为主的高效清洁燃料B、煤的干馏可得到煤焦油,通过煤焦油的分馏可获得各种芳香烃C、石油中含有烷烃和环烷烃,因此由石油不可能获得芳香烃D、通过石油的催化裂化及裂解可以得到轻质油和气态烯烃【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关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B、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煤经过分馏可制得焦炭、煤焦油等产品C、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从石油分馏得到的固体石蜡,用氯气漂白后,燃烧时会产生含氯元素的气体,这是由于石蜡在漂白时与氯气发生过 (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学案设计:4.2.1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学案设计:4.2.1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52aafc95a300a6c30d229f49.png)
第1课时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课程学习目标】1.认识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
2.了解煤的干馏和干馏产品的应用以及煤的气化和液化的基本原理。
3.了解石油的分馏、裂化和裂解的基本原理。
4.以聚乙烯为例,掌握加聚反应的特点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课程导学建议】学生比较熟悉化石燃料作为能源的利用,对化石燃料作为重要化工原料可能了解不多。
限于课程和知识基础,可简单介绍化石燃料的化学成分、有关煤综合利用的知识及石油化工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原理。
【知识体系梳理】一、从煤、石油和天然气中获得基本化工原料1.煤的组成煤是由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组成以元素为主,还含有少量的氢、氧、、等元素。
2.煤的加工方法及产品(1)干馏定义:煤的干馏是指将煤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工业上也叫煤的焦化。
产品:出炉煤气和焦炭,其中出炉煤气包括、粗氨水、粗苯、等。
(2)气化定义:煤的气化是指将煤转化为的过程。
主要反应: 。
(3)液化直接液化:煤与⑩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
间接液化:煤先转化为,再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等。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生活中可作为燃料,化工生产中可用于合成和生产等。
4.石油的组成和加工(1)组成:石油是由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2)石油的加工①分馏:利用原油中各组分的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
②裂化:将含碳原子数较多、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含碳原子数较少、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
通过裂化,重油可转变为。
③裂解:就是深度裂化,通过裂解可得到等重要化工基本原料。
④重整: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结构的重新调整,使链状烃转化为。
二、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材料1.三大合成材料: 、和都是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
2.四个基本概念(1)加聚反应:利用加成反应,使小分子化合物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2)单体: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称为单体,如聚乙烯的单体为。
(3)链节:高分子化合物中的重复结构单元称为链节,如聚乙烯的链节为。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案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633c3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0.png)
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目标】1.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
2.对化石燃料的类型作常识性的了解。
3.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学会合理选择化石燃料。
4.了解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化石燃料的类型;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其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原因。
教学难点:化石燃料产生的主要空气污染物;如何选择合适的化石燃料。
【授课教案】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视频播放:神舟十五号发射升空;2022年冬奥会火炬传递;汽车使用;天然气做饭。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用时事、生活常识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师生探讨自学知识提问:燃料的种类很多,哪些是当今世界重要的能量来源呢?展示:三大化石燃料教师介绍化石燃料学生回答自学提纲:1.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含有什么元素?2.通过化石燃料的燃烧我们得到了什么?提问:如何证明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是碳元素、氢元素? 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学生设计方案:用燃烧法,检验产物分别是水和二氧化碳。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认识化石燃料价值,实证化石燃料成分,渗透元素观阅读自学【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通过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获得能量,因而是很好的能源。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训练所学知识,引出下一知识点。
投影展示:石油的分馏过程问题:写出石油分馏的目的、原理、产物的用途?思考、讨论、回答体会混合物的应用方式化石燃料的燃烧对人类都有利吗?化石燃料的燃烧有何污染?怎样预防?学生观看图片,阅读课本,分析、讨认识到化学反应对人类的影响展示: 论。
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燃料燃烧,培养利用所学知识趋利避害的意识。
引导自学【活动天地】如何选择合适的燃料? 学生看书、总结回答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重新审视燃料燃烧。
阅读自学【过渡】石油和煤除了可以做燃料以外,还可以怎样利用?自学提纲:1.为什么要综合利用化石燃料?2.石油的综合利用技术有哪些?产品有哪些?用途呢?3.煤的综合利用技术有哪些?产品有哪些?用途呢?4.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是直接利用混合物吗?阅读分析、讨论交流体会通过综合利用这种化学工艺的创新,实现功效巨大增值,充分体现了化学的价值和魅力,渗透资源观。
高中化学化石燃料教案
![高中化学化石燃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acabc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8.png)
高中化学化石燃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石燃料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化石燃料的分类;3. 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学意义;4. 掌握化石燃料的利用和环境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化石燃料的定义和特点;2. 化石燃料的分类;3. 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学意义。
三、教学内容:1. 化石燃料的定义和特点- 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遗体或遗骸在地质长期堆积、压缩和热解而形成的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 化石燃料具有高能量密度、易于储存和使用等特点。
2. 化石燃料的分类- 煤:煤主要由植物遗体经过压缩而成,主要包括无烟煤、烟煤和褐煤等;- 石油:石油是一种混合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原油、石蜡和油页岩等;- 天然气:天然气是一种清洁便捷的燃料,主要是甲烷等气体混合体。
3. 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学意义- 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是生物遗体在地质长期压力、温度和化学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而形成的;- 化石燃料的地质学意义在于能够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能源资源。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学生提问互动;2. 图片展示、实物展示等方式辅助教学;3. 小组讨论、教师点评等交流方式。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展示煤矿、石油钻井等场景,引发学生对化石燃料的兴趣。
2. 探究:依次讲解化石燃料的定义、分类、形成过程和地质学意义,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化石燃料的利用和环境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4.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化石燃料的利弊。
六、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化石燃料的利用和环境问题;2. 完成一篇关于化石燃料的调查报告。
七、教学评价:1. 参与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积极性;2. 能力评价:学生对化石燃料的定义、分类和地质学意义的掌握程度;3. 思维评价:学生对化石燃料的利用和环境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设计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179a6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9.png)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设计务川自治县黄都中学宋斌【设计思想】《化石燃料的利用》是“化学与社会进展”主题下的一节重要内容,也是表达化学学科及其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
化石燃料是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燃料,应当说,学生对煤、石油、自然气以及有关燃料方面的学问并不生疏,他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能亲自观看煤、自然气等燃料的燃烧,而且在生物、物理和地理等学科的学习中已屡次接触过与化石燃料有关的内容,另外,还能经常从电视、播送、报刊等媒体中获得化石燃料的有关信息和学问。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思路如下:一是通过广泛联系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通过动画模拟、视频播放、图片及图表呈现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忱;三是通过社会调查、资料查阅、阅读课本、沟通争辩等,丰富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总之,本节课教学的宗旨是既保证学生有实实在在的学科收获,又力求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一是化石燃料,包括化石燃料的形成以及化在石燃料我国的主要分布状况;二是化石燃料与环境污染,包括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燃料的选用和能源的开发;三是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包括化石燃料作为能源的加工方式以及作为化工原料的重要应用等。
该教学内容的特点是:学科学问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其中有关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我国使用化石燃料的悠久历史、化石燃料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状况、不同化石燃料的热值大小分别涉及到生物、历史、地理、物理等多学科学问,而化石燃料的燃烧与污染物的产生、煤的干储、石油的分储以及化石燃料的精加工等则涉及了化学学科中不同方面的学问。
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应防止教学内容科普化和教学形式简洁化的倾向,要重视学科联系,加强不同学科间以及化学学科内学问的有机融合和相互渗透,要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生疏和争辩化石燃料的利用,使学生在学习和应用化学学问和方法的同时,深刻体会学习化学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应防止教学内容的扩大化,既要避开脱离教学目标,补充、堆砌过多的学习材料,又要避开任凭拔高学习要求,对学习内容作过深的拓展。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Ⅱ第四章第二节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Ⅱ第四章第二节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6af74dcf84b9d528ea7a7d.png)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高一班第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第1课时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课前预习学案【学习目标】了解煤、石油的组成,掌握煤、石油的综合利用。
一、煤的综合利用1.工业三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煤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含有___________元素,还含有少量的等元素.3.煤的综合利用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获得洁净的燃料和多种化工原料.(1)煤的干馏①煤的干馏:的过程,如右图:②煤干馏的主要产物和用途(阅读课本P95)(2)煤的气化煤的气化是。
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
(3)煤的液化煤的直接液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间接液化是____________ _____。
天然气既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和 _______等。
二、石油的综合利用1.石油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油的分馏(1)石油的分馏原理: ______ ____________ __。
如图所示,将100 mL石油注入到蒸馏烧瓶中,再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石油暴沸.然后加热,分别收集60℃~150℃和150℃~300℃时的馏分,就可以得到和.(2)石油的分馏产物:、、、、等.3.石油的裂化和裂解(1)裂化的目的: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2)写出C16H34裂化的化学方程式(3)裂解的目的:获得等重要化工基本原料.三、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材料1.三大合成材料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乙烯合成聚乙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烯合成聚丙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课时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课堂探究学案特别提醒(1)由于石油中有些物质的沸点很接近,所以每种石油的馏分仍然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有答案,含解析)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有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38e8f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1.png)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知识点的认识】化石燃料亦称矿石燃料,它们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物.如图所示:.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资源.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的具体情况分别是:1.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此外,煤中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硅、铝、钙、铁等元素).2.石油也是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石油的化学成分随产地的不同而不同.从油井中开采出来的石油也叫原油,是一种黑色或深棕色不溶于水的黏稠状液体,密度比水的稍小.如图所示:.3.天然气也是混合物,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另外,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但目前开采在技术上还存在困难.因为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但是已经发现的可燃冰储量大约是化石燃料总和的2倍,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化石燃料的主要用途如图所示:;它们的综合利用分别如下:1.煤的综合利用: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以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和粗氨水等.其中,焦炉煤气(主要成分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可作为洁净的生活燃气和化工原料;粗氨水可用于制化肥;焦炭可冶炼金属(如炼铁等)、制水煤气、做电极等;黑糊糊的煤焦油也是个大宝库,已经从它里面分离出了上百种化合物,又进一步制成了各种有用的物质,如染料、炸药、农药、药物、化肥、涂料和塑料等.如图所示:.2.石油的综合利用: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以得到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和沥青等不同的产品,如图所示:;从而使石油得到综合利用.例如,人们常利用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的燃烧,给工厂、农村、汽车和家庭生活等提供了所需要的动力和热量.又如,化学科技工作者设法把燃料油中较大的分子裂解成含二个、三个、四个碳原子等的小分子,然后把它们加工制成各种产品,像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药物、农药、炸药、化肥、染料、洗涤剂等.这就是20世纪兴起的综合利用石油产品的工业--石油化工,它已经并正在为满足和丰富人类的物质需要作出贡献.如图所示:.3.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在池沼的底部常含有甲烷,通常也把池沼中的气体称为沼气.如图所示:.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就可产生甲烷.在我国农村,利用沼气可解决生活燃料问题.如图所示:.天然气除主要用作燃料外,也用于制造化工原料、化肥和炭黑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守恒定律、空气污染及防治、酸雨的产生及其危害、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石油的组成、石油加工的产物、海洋中的资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三大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及其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判别、甲烷的验纯及其燃烧”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可以根据它们的元素组成,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理解.一、选择题(共18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材料B、KNO3和Ca3(PO4)2都是复合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N、P、K等营养元素C、生石灰与烧碱与水都有热量放出,不能用加水的方法鉴别二者D、汽油和洗涤剂除去油污都是乳化过程,与食醋除水垢的原理不同2.2011年11月l6日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首次将PM2.5列为评价因子,为大气监测治理开启了新的一页.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等.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天然气B、酒精C、石油D、煤3.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天然气B、石油C、煤D、氢气4.下列说法有明显错误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B、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是三种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C、熟石灰、消石灰、生石灰三种物质都是指Ca(OH)2D、盐酸、硫酸、硝酸三种物质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5.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CH4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铁生锈、大米酿酒、镁带燃烧均属于缓慢氧化D、NH4NO3属于复合肥料6.下列归类错误的是()选项归类物质A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B同一物质烧碱、火碱、纯碱C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油脂D复合材料汽车轮胎、玻璃钢、钢筋混凝土A、AB、BC、CD、D7.燃料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燃料说法不合理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B、所有能量的获得都来自于燃料的燃烧C、车用乙醇汽油做燃料,可节约石油资源D、氢气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使用8.钓鱼岛是中国神圣的领土.Diaoyudao及其附近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钴、锰等资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A、H2B、NO2C、CH4D、SO2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B、实验室用CaCO3和稀H2SO4反应制取CO2C、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选择燃料应从资源、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汽油、煤油都是石油加工产品B、KNO3和Ca3(PO4)2都是复合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N、P、K等营养元素C、生石灰与烧碱与水都有热量放出,不能用加水的方法鉴别二者D、汽油和洗涤剂除去油污都是乳化过程,与食醋除水垢的原理不同11.钓鱼岛及附近海域,蕴藏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错误的是()A、天然气是混合物B、石油是可再生能源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12.如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B、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68%C、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1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乙醇D、天然气14.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酒精D、天然气15.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16.当前,南海问题引起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南海是我国固有的领海,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资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A、氢气B、一氧化碳C、甲烷D、氧气17.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18.化学通过帮助人们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为我们解决能源、材料、粮食和环境等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B、氢气的热值高,燃烧后产物无污染,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C、塑料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大量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化肥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是决定其肥效高低的重要因素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9.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水会导致酸雨的主要是.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原因是(填字母).A.氢气的储存和运输B.获得氢气的成本C.制备氢气的原料D.氢气燃烧的热值不高.20.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枓大多来自化石燃料.(1)化石燃料中,比较清洁的是,煤油是加工的产品.煤主要含有元素.使用脱硫煤能减少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但仍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减缓日益加剧的.21.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但是,日本无视历史,声称日本人发现海域.由此引发争端,钓鱼岛海域有丰富的鱼类,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1)钓鱼岛附近水域海底蕴藏大量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我国渔民在这一带从事捕鱼作业,鱼类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主要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A、糖类B、油脂C、蛋白质D、维生素(3)海水通常浑浊也含有很多杂质,要使海水成为饮用水,需要采取的操作方法是.A、沉降B、过滤C、吸附D、蒸馏.22.随着能源的需求增大,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目前使用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石油和天然气.汽车所用的燃料主要是汽油和柴油,它们都是加工的产品.新农村建设中,许多村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新建了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另外一种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23.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倍受人类关注.(1)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气体会污染环境,其中含有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化学式为、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氢能作为理想的能源,重要原因是它的燃烧产物无污染,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三、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该主题旨在提倡“生活方式绿色化”.请根据你学过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天然气等,消耗化石燃料增加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请你写出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吸烟对人体有害,我国规定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3)请你写出一条“践行绿色生活”的建议:.25.海南省是全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南海蕴含丰富的化石燃料和矿产资源.(1)请写出你知道的一种化石燃料.请你写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26.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列入我国石化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由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1)煤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合成气可用作气体燃烧,写出合成气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考虑,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填序号).①乙醇(C2H4OH)②甲醇(CH2OH)③尿素[CO(NH2)2].【考点训练】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材料B、KNO3和Ca3(PO4)2都是复合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N、P、K等营养元素C、生石灰与烧碱与水都有热量放出,不能用加水的方法鉴别二者D、汽油和洗涤剂除去油污都是乳化过程,与食醋除水垢的原理不同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化学与能源;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材料;B、根据含有N、P、K三种元素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的属于复合肥;C、根据二者与水反应的不同现象分析;D、根据常见的溶解现象和乳化作用进行分析.解答:解: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材料,故正确;B、含有N、P、K三种元素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的属于复合肥,所以Ca3(PO4)2不是复合肥料,故错误;C、烧碱易溶于水,溶解后为澄清透明的溶液.生石灰遇水变成Ca(OH)2且放热,Ca(OH)2本来就微溶,况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溶于水会产生悬浊液.故错误;D、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故错误.故选:A.点评:常见的洗涤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等发生化学反应,理解洗涤过程中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2.2011年11月l6日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首次将PM2.5列为评价因子,为大气监测治理开启了新的一页.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等.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天然气B、酒精C、石油D、煤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用完之后不能再产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用完之后能够再产生的物质,属于可再生能源.解答:解:A、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B、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C、石油属于化石燃料.D、煤属于化石燃料.故选:B.点评:化石燃料用完之后不能再产生,而酒精用完之后能再产生,属于可再生能源.3.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天然气B、石油C、煤D、氢气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在我国能源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解答:解: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包括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故选D.点评:题主要考查了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属于化石燃料方面的知识,是简单题目,很易做好.4.下列说法有明显错误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B、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是三种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C、熟石灰、消石灰、生石灰三种物质都是指Ca(OH)2D、盐酸、硫酸、硝酸三种物质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专题:化学与能源;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化学与生活.分析:A、从煤、石油、天然气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资源去分析解答;B、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是三种去分析解答;C、从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去分析解答;D、从紫色石蕊试液是酸碱指示剂,遇酸变红,遇碱变蓝;盐酸、硫酸、硝酸三种物质都是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煤、石油、天然气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资源;故A正确;B、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是三种;故B正确;C、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和消石灰;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故C错误;D、紫色石蕊试液是酸碱指示剂,遇酸变红,遇碱变蓝;盐酸、硫酸、硝酸三种物质都是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D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节约能源.5.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CH4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铁生锈、大米酿酒、镁带燃烧均属于缓慢氧化D、NH4NO3属于复合肥料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烟是指固体,雾是指液体,烟雾是指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C、氧化反应包括剧烈地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反应.D、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甲烷的化学式是CH4,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正确.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的白烟,不能产生雾.不正确.C、铁生锈、大米酿酒属于缓慢氧化,镁带燃烧属于剧烈地氧化反应.不正确.D、硝酸铵中只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不正确.故选:A.点评: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有的很剧烈,有的很缓慢,要注意区分.6.下列归类错误的是()选项归类物质A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B同一物质烧碱、火碱、纯碱C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油脂D复合材料汽车轮胎、玻璃钢、钢筋混凝土A、AB、BC、CD、D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B、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C、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D、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复合材料.解答:解: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正确.B、火碱、烧碱是指氢氧化钠,纯碱是指碳酸钠,火碱、烧碱和纯碱不是同种物质.错误.C、淀粉、蛋白质、油脂属于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正确.D、汽车轮胎、玻璃钢、钢筋混凝土都属于复合材料.正确.故选: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2015年中考热点之一.7.燃料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燃料说法不合理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B、所有能量的获得都来自于燃料的燃烧C、车用乙醇汽油做燃料,可节约石油资源D、氢气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使用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能量的获得途径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优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气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三大化石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B、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但能量的获得不一定都来自于燃料的燃烧,如太阳能、风能等,故选项说法错误.C、车用乙醇汽油做燃料,可节约石油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D、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使用,原因是氢气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车用乙醇汽油与氢气的优缺点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8.钓鱼岛是中国神圣的领土.Diaoyudao及其附近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钴、锰等资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A、H2B、NO2C、CH4D、SO2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成分是甲烷.解答:解: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化学式是CH4.故选:C.点评:本题比较简单,只要熟记教材内容即可顺利解答.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B、实验室用CaCO3和稀H2SO4反应制取CO2C、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选择燃料应从资源、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分析;B、根据CaCO3和稀H2SO4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的分析;C、根据形成酸雨的气体的种类分析;D、根据燃料选择应注意的事项分析.解答:解:A、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故A说法正确;B、由于CaCO3和稀H2SO4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的,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上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只能收集到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B 说法不正确;C、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SO2及氮的氧化物.故C说法正确;D、燃料的选择应从资源、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所考查了的都是化学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应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汽油、煤油都是石油加工产品B、KNO3和Ca3(PO4)2都是复合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N、P、K等营养元素C、生石灰与烧碱与水都有热量放出,不能用加水的方法鉴别二者D、汽油和洗涤剂除去油污都是乳化过程,与食醋除水垢的原理不同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石油加工的产物.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汽油、煤油都是石油加工产品;KNO3属于复合肥料,Ca3(PO4)2属于磷肥;生石灰和烧碱遇水都有热量放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水区分;汽油除去油污是溶解过程,洗涤剂除去油污是乳化过程.解答:解:A、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汽油、煤油都是石油产品,故选项正确;B、KNO3属于复合肥料,Ca3(PO4)2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C、生石灰和烧碱遇水都有热量放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水区分,故选项错误;D、汽油除去油污是溶解过程,洗涤剂除去油污是乳化过程,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乳化现象、物质溶于水中的吸热、放热现象和化肥的种类,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要理解记忆,综合应用.11.钓鱼岛及附近海域,蕴藏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错误的是()A、天然气是混合物B、石油是可再生能源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专题:化学与能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据此结合纯净物与混合物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B、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C、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解答: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有其它成分,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高中化学 主题4 化石燃料 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复习学案 鲁科版选修2
![高中化学 主题4 化石燃料 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复习学案 鲁科版选修2](https://img.taocdn.com/s3/m/3264532d5a8102d276a22f25.png)
主题4 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一、石油和石油化工二、煤的综合利用 错误!1.2.特点:(1)无小分子的副产物生成;(2)所生成的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3)高分子与单体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4)通过共价键结合,具有特定结构,故化学组成并不复杂。
3.单体的结构条件:含有双键、叁键或环状结构的低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不饱和单体中常含等结构。
4.加聚产物结构简式的书写:将链节写在方括号内,聚合度n在方括号的右下角。
由于加聚产物的端基不确定,通常用“-”表示。
如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5.常见的加聚反应(1)单体分子中含一个的加聚单体分子中的碳碳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单体间相互结合成链状高分子化合物。
如:(2)含共轭双键的加聚反应分子中含有双键、单键交替结构的烯烃,称为共轭烯烃,其中的双键为共轭双键。
此类烯烃在加聚时,原来的两个键中的一个不稳定键断裂,在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中生成一个新的双键,单体相互结合成链状。
如:(3)不同烯烃之间的共聚引发剂n CH2===CH2+n CH3CH===CH2――→引发剂n CH2===CH2+n CH2===CH—CH===CH2――→2—CH2—CH2—CH===CH—CH2。
(4)含碳氧双键的加聚反应(5)碳碳叁键的加聚n HC≡CH ――→催化剂==。
聚乙炔具有单双键交替结构的长链(如:…—CH===CH —CH===CH —CH===CH —…)的高分子有可能成为导电塑料。
2000年诺贝尔(Nobel)化学奖即授予开辟此领域的3位科学家。
下列高分子中可能成为导电塑料的是( )A .聚乙烯B .聚丁二烯C .聚苯乙烯D .聚乙炔【解析】 A 项,聚乙烯结构为2—CH 2;B 项,聚丁二烯结构为2—CH===CH —CH 2;C 项,聚苯乙烯结构为;D 项,聚乙炔结构为==。
观察上述四种物质的结构可知,聚乙炔为单双键交替结构,故能成为导电塑料。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主题4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课题3煤的综合利用教案鲁科版选修2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主题4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课题3煤的综合利用教案鲁科版选修2](https://img.taocdn.com/s3/m/7f9689b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d.png)
-煤的气化在发电、化工领域的应用
-煤的液化在燃料、化工领域的应用
6.煤的综合利用的技术发展
-我国煤的综合利用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际煤的综合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
-煤的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7.煤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
-煤的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煤的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和措施
4.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煤的综合利用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煤的综合利用对我国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煤的干馏、气化、液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煤的干馏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焦炭和焦油等产品;理解煤的气化和液化的过程及产物。
(3)煤的综合利用的实际应用:了解煤的干馏、气化、液化在化工、能源、燃料等领域的应用。
-简述煤的综合利用的定义和意义。
-列举煤的综合利用的分类和特点。
-说明煤的综合利用在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2.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煤的干馏、气化、液化原理,完成以下问题:
-简述煤的干馏的定义和原理。
-描述煤的干馏的过程和条件。
-列举煤的干馏产物的性质和用途。
3.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煤的综合利用的实际应用,完成以下问题:
强调煤的综合利用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煤的综合利用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煤的综合利用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地位和作用
2017-2018年度高中化学 主题4 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课题3 煤的综合利用讲义 鲁科版选修2
![2017-2018年度高中化学 主题4 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课题3 煤的综合利用讲义 鲁科版选修2](https://img.taocdn.com/s3/m/11c78dfa76a20029bd642d6b.png)
使煤成为更洁净的能源
1.煤的洗选与加工技术 (1)洗选技术 目的:通过_物___理__方法和___表___面__化___学_方法将原煤中的_可___燃__物__和非可燃 物(灰分)进行分离,使灰分和硫的含量降低。 (2)型煤技术 目的:通过煤的成型加工,将_粉___煤__变成__块__状___型__煤__提高燃烧效率。
CCHO4++3HH2O2 催――化→剂高合热成值天气然气主特要点远成用距分途离::输C热送H值4 很高,可
2.煤间接液化典型流程
利用合成气(H2+CO)生产汽油、甲醇和氨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合 成气也可转化成醛、酸、酯等多种产物。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解析】 本题考查煤的干馏知识。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所以 A 项正 确;煤的干馏产物有粗氨水、煤焦油、焦炉煤气、焦炭等,粗氨水中含有 NH3·H2O, 因此 X 显弱碱性,pH>7,煤焦油的状态为黑色黏稠状液体,所以 B 项正确;焦 炉煤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乙烯和一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能够还原
2.煤在干馏时得到的气态产物是( )
A.天然气
B.水煤气
C.焦炉气
D.高炉煤气
【解析】 煤干馏时得到的气体是焦炉气,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乙烯
和一氧化碳。 【答案】 C
3.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物质均可
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 )
A.甲醇
B.天然气
C.液化石油气
(3)水煤浆技术 目的:将煤粉、水和少量___化__学___添__加___剂,经过特定的工艺流程加工成水煤 浆液体。 特点:燃烧时火焰中心温度低、燃烧效率高、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量 少。 2.煤的转化技术 (1)煤的气化 目的:在适宜条件下将煤转化为气体燃料,用于生产民用、工业用燃料气 和合成气。 煤气的成分:__C_O__和___H_2___。
主题4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学案
![主题4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fc0c8765ce0508763213b0.png)
课题1 从石油中获取更多的高品质燃油1.了解从石油中获取燃油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掌握石油分馏的原理及化学工艺。
(重点) 2.了解为增加轻质燃油的产量和提高汽油品质所采取的化学加工技术。
3.知道一些有关燃油的基本知识。
4.通过学习从石油中提炼燃油的过程和方法,理解化学化工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难点)1.(1)物理性质:棕黑色、可燃的黏稠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2)化学成分: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以及少量的含硫、氮、氧等元素的烃类衍生物和金属化合物。
(3)分类⎩⎨⎧石蜡基石油:以烷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环烃基石油:以环烷烃、芳香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中间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的石油2.石油的加工方法 (1)常压分馏原理:给原油加热时,低沸点的烃先汽化,经过冷凝先分离出来,高沸点的烃后汽化,再冷凝分离出来。
设备:分馏塔 (2)减压分馏原理:降低压强,使烃的沸点降低。
原因:高温时烃会分解,甚至炭化结焦而损坏设备。
3.石油分馏的主要产品汽油、煤油、柴油三者含碳原子个数的范围由小到大的顺序为:汽油<煤油<柴油;沸点范围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柴油>煤油>汽油。
1.汽油、煤油、柴油有哪些用途?【提示】汽油用于飞机、汽车;煤油用于喷气飞机、拖拉机;柴油用于重型汽车、军舰、轮船、坦克、拖拉机等。
1.热裂化(1)定义:在一定压强下加强热,使分子中碳原子数较多的烃分子发生断裂,从而生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分子中碳原子数与轻质燃油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相近的各种烃的混合物的方法。
(2)十六烷和二十烷热裂化反应为:2.催化裂化(1)定义:使分子中碳原子较多的烃汽化,让气态反应物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发生催化反应,生成含碳原子较少的烃分子。
(2)十八烷的催化裂化反应为:3.加氢裂化(1)定义:在一定压强和温度下,含碳原子较多的烃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反应而断裂成含碳原子较少的烃分子。
高中化学主题4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课题源自石油的化学合成教案选修
![高中化学主题4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课题源自石油的化学合成教案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549462ce910ef12d2af9e742.png)
课题2 源自石油的化学合成●课标要求举例说明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特点,了解有关的生产原理。
●课标解读1.知道生活中常见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物质。
2.明确高分子材料的结构(链节)以及单体。
3.明确生成高分子材料的常见反应类型。
●教学地位合成高分子材料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三大材料之一,且是用途最广泛、用量最大的一类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是化学研究发展的课题之一,故是高考的热点。
尤其是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质、合成的单体以及反应流程均是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
●新课导入建议泡沫塑料是塑料家族里一个特别轻的成员。
它是普通塑料进行泡沫化合得到的,即在塑料生产原料中加入“发泡剂”,当生产过程中温度升高时,“发泡剂”就会分解产生大量气体,这些气体在塑料内东窜西钻,就会使塑料像面包一样充满小孔。
塑料通过发泡后,体积一般可增加好几倍。
你知道泡沫塑料是怎样合成的吗?●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看教材P78-85,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并完成[思考交流]。
⇒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
⇒步骤2:建议对[思考交流]进行提问,反馈学生预习效果。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可利用[问题导思]的设问作为主线。
⇓步骤7:通过[例2]和教材P84-85讲解研析,对“探究2,高聚物单体的推断”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
⇐步骤5: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1~4题。
⇐步骤4:通过[例1]和教材P78-85的讲解研析,对“探究1,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
⇓步骤8: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2]和[当堂双基达标]第5题。
⇒步骤9: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知识框架,然后对照[课堂小结]。
安排课下作业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1)定义:以石油分馏产品中的各种烃为原料,在隔绝空气和高温条件下,使具有长链的烃分子发生断链、脱氢反应等,可生成各种短链的烃分子。
(2)目的:获得以短链不饱和烃为主要成分的基本化工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煤的综合利用1.了解我国丰富的煤资源及其在地理上的分布,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知道使煤成为清洁能源的新技术。
(重点)3.了解通过一定的化学加工技术可以把煤转化成燃油。
掌握煤加工成燃油的方法。
(难点)4.知道煤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5.理解煤的综合利用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重难点)使煤成为更洁净的能源1.(1)洗选技术目的:通过物理方法和表面化学方法将原煤中的可燃物和非可燃物(灰分)进行分离,使灰分和硫的含量降低。
(2)型煤技术目的:通过煤的成型加工,将粉煤变成块状型煤提高燃烧效率。
(3)水煤浆技术目的:将煤粉、水和少量化学添加剂,经过特定的工艺流程加工成水煤浆液体。
特点:燃烧时火焰中心温度低、燃烧效率高、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量少。
2.煤的转化技术(1)煤的气化目的:在适宜条件下将煤转化为气体燃料,用于生产民用、工业用燃料气和合成气。
煤气的成分:CO和H2。
(2)煤的液化直接液化:把煤直接通过高压加氢制成液体燃料。
间接液化:将煤首先经过气化制得合成气,合成气再经化学催化合成转化为烃类化合物。
3.洁净煤发电技术(1)常规煤粉发电机组加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主要是在常规燃煤发电机组中增加烟气净化设备,通过烟气脱硫、去氮氧化物和除尘,达到降低SO2、NO x和烟尘排放的目的。
(2)流化床燃烧技术: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3)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特点: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低。
1.降低煤的灰分和含硫量的目的是什么?【提示】 减少燃煤时烟尘和SO 2的排放,防止大气污染。
把煤加工成燃油1.氢化法:经高温催化,加氢解聚反应,脱去硫、氮、氧等成分,形成固—液混合物。
2.气化—液化法:先将煤转化为H 2、CO 等气体,再催化为液态物质,主要反应有:n CO +2n H 2――→催化剂(CH 2)n +n H 2O2n CO +n H 2――→催化剂(CH 2)n +n CO 22.为什么煤可以转化为燃油?【提示】 煤和石油都是主要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物质,其本质区别是氢原子数与碳原子数的比值不同,把煤加工成油,就是通过化学反应把煤所含的碳氢化合物转化成汽油、柴油等燃油的过程。
从煤中获得的化学产品1.煤的干馏:把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使煤中有机物质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2.干馏产品 产品⎩⎪⎪⎪⎨⎪⎪⎪⎧气态:焦炉煤气H 2、CH 4、C 2H 4、CO 等液态⎩⎪⎪⎨⎪⎪⎧粗氨水:最终产品形式为NH 42SO 4、NH 43PO 4或浓氨水煤焦油分馏⎩⎪⎨⎪⎧――→170 ℃以下苯、甲苯、二甲苯――→230 ℃以上酚类、萘――→230 ℃以上蒽等稠环芳烃――→残渣沥青固态——焦炭:用途高炉炼铁、制水煤气3.焦炉煤气能使溴水退色吗?【提示】焦炉煤气中含有C2H4,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故能使溴水退色。
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的区别①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原理相同吗?【提示】不相同。
分馏是物理变化,干馏是化学变化。
②天然气、石油气、裂解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水煤气的成分是什么?【提示】见要点2。
③上述气体能使溴水退色的有哪些?【提示】裂解气、焦炉煤气。
1.分馏和干馏的比较比较项目加工对象加工目的变化的本质相似点分馏液体混合物分离各成分物理变化需加热干馏固体物质分解成各种不同成分化学变化2天然气石油气裂解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水煤气来源地下矿藏石油的分馏石油的裂解煤的干馏炼铁高炉排放碳与高温水蒸气反应主要成分甲烷短链烷烃乙烯、丙烯、丁二烯H2、CH4、C2H4、COCO、CO2、N2CO、H2A.图中操作发生了化学变化B.液体X的pH>7,液体Y是一种黑色黏稠状液体C .气体Z 易燃,可还原CuO ,也可使溴水退色D .试管A 中产生浓的白色的烟【解析】 本题考查煤的干馏知识。
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所以A 项正确;煤的干馏产物有粗氨水、煤焦油、焦炉煤气、焦炭等,粗氨水中含有NH 3·H 2O ,因此X 显弱碱性,pH>7,煤焦油的状态为黑色黏稠状液体,所以B 项正确;焦炉煤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乙烯和一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能够还原氧化铜,乙烯可使溴水退色,H 2、CH 4、C 2H 4、CO 都易燃,所以C 项正确;煤的干馏无白烟生成,D 项错误。
【答案】 D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B .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C .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 .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解析】 石油裂解主要得到乙烯,A 错误;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B 错误;煤制煤气是化学变化,反应为C +H 2O(g)=====高温CO +H 2,D 错误。
【答案】 C煤的转化技术①煤的转化技术包括哪些技术? 【提示】 气化技术和液化技术。
②煤转化技术的目的是什么?【提示】 提高燃料燃烧效率,控制污染物排放。
③煤的气化和液化技术中都涉及的反应是什么? 【提示】 C +H 2O(g)=====高温CO +H 2。
1.煤的气化技术煤气化⎩⎪⎪⎨⎪⎪⎧ ――→碳在空气中燃烧低热值气⎩⎪⎨⎪⎧成分:CO 、H 2、相当量的N 2特点和用途:热值较低,用作冶金、 机械工业的燃料气――→碳在氧气中燃烧中热值气⎩⎪⎨⎪⎧成分:CO 、H 2、少量CH4特点和用途:热值较高,可短距离输送。
用于居民用煤气,也可以用于合成氨、制甲醇等CO +3H 2CH 4+H 2O ――→催化剂高热值气合成天然气⎩⎪⎨⎪⎧主要成分:CH 4特点用途:热值很高,可远距离输送2.煤间接液化典型流程利用合成气(H 2+CO)生产汽油、甲醇和氨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合成气也可转化成醛、酸、酯等多种产物。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②改变合成气中CO 与H 2的体积比,可以得到不同产物 ③合成气的转化反应需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强下通过催化完成④从合成气出发生产液态烃或醇类有机物是实现“煤变油”的有效途径 ⑤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产物中不可能有烯烃或水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②④⑤D .③④⑤【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由于汽油是各种含5~11个碳原子的混合烃,分子中不含氧元素,故合成汽油的反应不是化合反应,产物中有水生成,故①、⑤不正确。
【答案】 B2.下列技术中发生反应:C +H 2O(g)=====高温CO +H 2的是( ) 【导学号:28920049】 A .煤的洗选技术 B .型煤技术 C .水煤浆技术D .煤的转化技术【解析】 煤的转化技术是把煤进行气化或液化,均发生:C +H 2O(g)=====高温CO +H 2的反应。
【答案】 D1.有关煤利用的各项技术的2个核心: 提高燃烧效率、防止排放污染物。
2.煤综合利用的5种技术:洗选、型煤、水煤浆、煤转化、煤发电。
3.煤加工成燃油的2种方法: 氢化法、气化—液化法。
4.煤干馏的4种产品:焦炉煤气、粗氨水、煤焦油、焦炭。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煤是各种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B .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C .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D .以煤为主要原料,不仅可以合成甲醇,还可以加工成高级汽油【解析】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除主要含有C元素外,还含有H、O、S、N等元素,但不含碳单质和简单的有机物,因此A项错误。
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答案】 A2.煤在干馏时得到的气态产物是( )A.天然气B.水煤气C.焦炉气D.高炉煤气【解析】煤干馏时得到的气体是焦炉气,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乙烯和一氧化碳。
【答案】 C3.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 )A.甲醇B.天然气C.液化石油气D.氢气【解析】从燃料电池反应产物的角度分析。
甲醇、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使用均产生CO2,而氢气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反应产物为H2O,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答案】 D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28920050】A.煤油是石油加工所得的主要产品之一,对煤的加工不能得到煤油B.利用“氢化法”可将煤加工成燃油,其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利用“气化—液化法”可将煤加工成燃油,其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D.用煤生成的燃油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H2)n,它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解析】将煤进行低温(约500~600 ℃)干馏所得到的煤焦油,再进行分馏,分馏产品中有煤油。
利用“气化—液化法”可将煤加工成燃油,其过程可大概表示为:首先把煤转化为氢气、一氧化碳等气体,然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其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燃油。
在该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化学反应。
(CH2)n是燃油的组成成分,属于烃,通常呈液态,液态烃是小分子化合物而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 B5.(1)煤的洗选是为了降低原煤中灰分和________的含量。
煤的流化床燃烧是指空气从底部吹向煤炭颗粒,并使全部煤炭颗粒________进行燃烧的过程。
(2)煤的直接液化是煤与适当溶剂混合后在高温和________存在下与________作用生成液体燃料的过程。
【答案】(1)硫(或S) 浮动(2)催化剂氢气(或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