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内分泌科消渴病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汇总
糖尿病临床路径
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一、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 编码:BNV060)。
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 编码:E11.9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ZYYXH/T3.1~(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3.15—2007)(2007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证候诊断(2007 年)和“国家中医药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 型糖尿病)诊疗方案”(见附件)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临床常见证候:(1)主证①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②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③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水谷不消,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④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⑤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寐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⑥气阴两虚证:消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脚闷憋气,脘腹胀满,腰膝酸软,虚浮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⑦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甚至饮一溲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耳轮干枯,面色黧黑;畏寒肢凉,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脘腹胀满,食纳不香,阳痿,面目浮肿,五更泄泻,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29 内分泌科 消渴病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消渴病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考2007年版《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16年版《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
(1)病史:有消渴病,或消渴病久治不愈病史。
(2)主要症状:泄泻期:顽固性腹泻,腹泻后上腹胀满,厌食,恶心,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
便秘期:排便间隔时间超过自己的习惯1天以上,或两次排便时间间隔3天以上,大便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常伴腹胀、腹痛、口臭、纳差及神疲乏力、头眩心悸等。
(3)主要体征:泄泻期:上腹部轻压痛,消瘦,震动觉、压力觉、痛觉、温度觉 (小纤维和大纤维介导)的减弱或缺失等。
便秘期:下腹部轻压痛,震动觉、压力觉、痛觉、温度觉 (小纤维和大纤维介导)的减弱或缺失等。
(4)辅助检查:立卧位血压,纤维结肠镜检查,肝胆脾胰彩超,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等。
(视各单位情况自定)(5)排除了引起这些症状和/或体征的其它神经病变。
2.西医诊断参考《内分泌代谢病学》(廖二元主编,2014年第3版)。
泄泻期:腹泻,无粘液脓血便,腹泻前可有痉挛性腹痛伴肠鸣增多排便后症状可好转,便常规及培养无炎性成分及细菌生长。
便秘期:(1)排便费力,想排而排不出大便,干球状便或硬便,排便不尽感,病程至少6个月。
(2)排便次数<3次/周,排便量<35g/d或25%以上时间有排便费力。
(3)全胃肠道或结肠传输时间延长。
(二)证候诊断1.泄泻期(1)肝脾不和证: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繁。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2)脾胃虚弱证:脘腹痞闷,时缓时急,喜温喜按,纳呆食少,腹满肠鸣,身倦乏力,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大便溏薄。
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缓。
(3)脾肾阳虚证:腹泻肠鸣或五更泄,泻后痛减,形寒肢冷,乏力倦怠,面色恍晄白。
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弱。
2.便秘期(1)气虚便秘证: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目录
107
脊髓损伤(不完全性)
503
老年病科
108
老年汗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511
109
尿频病(尿道综合征)
514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目录
科 别
序 号
病 种
页码
脑病科
1
颤病(帕金森病)
3
2
痫病(颞叶癫痫)
8
3
痿病(多发性硬化)
11
4
痿病(格林-巴利综合症)
16
5
目偏视(眼肌麻痹)
21
6
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
26
急诊科
7
急性咳嗽病(门诊)
33
8
急性咳嗽病(住院)
36
9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轻症阶段)
29
胫腓骨骨折
141
30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147
31
踝关节扭伤
150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
154
33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159
34
股骨颈骨折
164
35
髌骨软化症
170
36
股骨粗隆间骨折
173
针灸科
37
中风后焦虑状态
181
38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
185
39
面痛病(三叉神经痛)
189
内分泌科
40
瘿痛(亚急性甲状腺炎)
87
18
郁病(强迫症)
91
肺病科
19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99
20
鼾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100个临床路径汇总病种
100个临床路径汇总病种耳鼻喉科呼吸内科骨伤科风湿科1肛裂病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肛漏病(单纯性高位肛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痔(混合痔,有外剥内扎术手术适应症)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暴聋(突发性聋)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鼾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6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7肺痨(耐多药肺结核)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9高热(脓毒症高热)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0哮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1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中医临床路径12肺炎喘嗽(肺炎轻症)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3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路径14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15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6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7胫腓骨干骨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8股骨颈骨折(无移位和轻度移位)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9痿证(脊髓损伤(不完全性))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0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3孟氏骨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4锁骨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5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6骨痹(膝关节僵硬)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7骨痹(骨关节病)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8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9痛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0侗裕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临床路径,病种消化内科感染科外科妇科神经内科31胃脘痛(慢性胃炎)实施性中医临床路径32胃缓(胃下垂)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3久痢(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轻、中度)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4胃疡(消化性溃疡A1期、A2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5泄泻(急性肠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6血脱(上消化道出血)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7肠结(不完全性肠梗阻(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为主))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8积聚(代偿期肝硬化)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9肝积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0肝着(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1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2慢性胆囊炎或合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43痄腮(流行性腮腺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4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5下肢静脉曲张(行手术治疗)临床路径46月经过多症(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7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实施性中医临床路径48盆腔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9异位妊娠病(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0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1滑胎病(习惯性流产,且目前已怀孕)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2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53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4面痛病(三叉神经痛)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5中风后肩痛(肩手综合征(卒中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6头痛(偏头痛)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7面瘫(面神经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8消渴病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9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60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临床路径,病种神经内科心内科肾内科泌尿外科儿科61脑髓震荡(脑震荡)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62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63后循环缺血中医临床路径64帕金森病的中医临床路径(试行)65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66眩晕(周围性眩晕)中医临床路径67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Ⅲ级慢性稳定期))实施性中医临床路径68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心绞痛分级为III级或Ⅳ级者)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69心悸(心律失常)中医临床路径70血浊(高脂血症)中医临床路径71心悸(室性早搏)中医临床路径72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73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晚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74慢肾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75石淋(输尿管结石)实施性中医临床路径76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临床路径77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中医临床路径78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79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80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1小儿股骨干骨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2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3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4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重型)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5手足口病(普通型)中医临床路径86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87卵巢癌(Y瘕)中医临床路径88食管癌术后(术后病理分期为II期、III期)辅助化疗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9胃癌(晚期不能手术,或者术后出现复发转移)姑息化疗+中医治疗临床路径90原发性肺癌手术+中医药治疗临床路径眼科内分泌科临床路径,病种肿瘤科********-*****9899100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晚期乳腺癌化疗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前列腺癌(去势术后正在进行内分泌治疗)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胃癌(非手术)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胃癌术后辅助化疗(行胃癌根治术后,需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结直肠癌(非手术)化疗+中医中药治疗临床路径结直肠癌(不能手术或手术后转移复发不适合化疗的住院患者)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食管癌(非手术)化疗+中医中药治疗临床路径非小细胞肺癌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2)
消渴病( 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的《中医临床途径22 个专业95 个病种》制订(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 2 型糖尿病(ICD-10 编码:E11.902 )。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ZYYXH/T3.1~3.15 —2007)。
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糖增高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有点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在中年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等病症。
应考虑消渴病的可能。
(2)西医诊断标准:《中国 2 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 年)。
空腹血糖(FPG)》7mmol/l(126mg/d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 2 小时血糖(2HPG)》11.1mmol/l(200mg/dl);或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2007 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 2 型糖尿病)诊疗方案” 。
具体证候诊断:(1)主证①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②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③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水谷不消,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④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编码: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 2型糖尿病(10编码:E11.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糖增高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2)西医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126);或糖耐量试验()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2)》11.1(200);或随机血糖》11.1(200)。
2.证候诊断(1)主证①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面色赤红,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②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口干口苦,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③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呃逆,纳呆,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④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脉弦滑。
⑤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口干口渴,少寐多梦,舌红赤少苔,脉细数。
⑥气阴两虚证:倦怠乏力,易汗出,腰膝酸软,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⑦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五心烦热,面色黧黑,畏寒肢凉,神疲乏力,五更泄泻,舌体淡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2型糖尿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的综合治疗。
(四)建议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编码:060)和 2型糖尿病(10编码:E11.902)。
2.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的入院指南》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血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尿酮,尿常规,粪常规,干化学血糖快速定量。
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指标。
(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早上空腹及三餐后 2小时或三餐前血糖、睡前、必要检测夜间 0时、凌晨 3时等时间点的血糖)。
30 内分泌科 消渴病胃痞(糖尿病性胃轻瘫)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消渴病胃痞(糖尿病性胃轻瘫)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消渴病史。
(2)症状:多伴有餐后上腹饱胀、纳呆、嗳气、恶心呕吐、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3年美国胃肠病学院发布的《2013ACG临床指南:胃轻瘫的治疗》和《实用糖尿病学》(第三版)中“糖尿病性胃轻瘫”部分。
(1)有明确糖尿病病史,伴有餐后上腹饱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模糊不清的上腹不适感或不明原因体重下降、长期营养不良等。
(2)先需上消化道钡餐或胃镜等检查,除外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和其他全身性疾病。
(3)同时满足(1)+(2)即可诊断。
如有条件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以下检查明确胃排空延迟:下述检查①或②是诊断金标准,但是目前由于造影药物的缺乏,国内暂时无法开展此两类检查。
检查③或④可作为诊断的支持检查。
①胃固体消化性食物排空测试(放射性同位素胃排空扫描):进食硫化锝99标记的低脂鸡蛋,2小时胃排空超过50 %为正常,2小时胃排空低于50%或胃排空延迟为进食后4小时超过10%的胃内容物残留均可确诊胃轻瘫。
②标准试餐加钡条X线摄片方法:患者禁食12h后,次日清晨进标准试餐(方便面80g,火腿肠50g,加水200mL,5分钟内服完),进餐同时分次将20根小钡条(长10mm ,直径1mm,质量20mg)吞服,餐后禁饮禁食禁卧,4h后拍摄仰卧位腹部平片,计数胃内残留钡条数目。
餐后胃排空率(%)=(20-胃内残留钡条数)/ 20×100%。
2小时胃排空超过50 %为正常,2小时胃排空低于50%或胃排空延迟为进食后4小时超过10%的胃内容物残留均可确诊胃轻瘫。
③实时胃部B超检查。
④胃电图检查。
(二)证候诊断1.肝胃不和证:胃脘胀满,胸闷嗳气,心烦易怒,善太息,大便不畅,得嗳气、矢气始舒,口干微苦。
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
(整理)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的《中医临床途径22个专业95个病种》制订(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 2型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ZYYXH/T3.1~3.15—2007)。
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糖增高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有点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在中年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等病症。
应考虑消渴病的可能。
(2)西医诊断标准:《中国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
空腹血糖(FPG)》7mmol/l(126mg/d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200mg/dl);或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2007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
具体证候诊断:(1)主证①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②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③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水谷不消,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④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⑤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消渴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详解
附件7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一、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痹症。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ICD-10编码:E14.408+)。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2007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常见证候:气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阴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痹症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ICD-10编码:E14.408+)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⑵肌电图、感觉定量检查或测量⑶肢体动脉多普勒⑷血常规、尿常规;⑸肝功能、肾功能⑹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四肢血管彩超、踝肱指数、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流变、动态血糖监测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⑴气虚血瘀证:补气活血、化瘀通痹。
⑵寒凝血瘀证: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⑶阴虚血瘀证:滋阴活血、柔筋缓急。
⑷痰瘀阻络证:化痰活血、宣痹通络。
⑸肝肾亏虚证:滋补肝肾、填髓充肉。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一、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 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 2 型糖尿病(ICD-10 编码:E11.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ZYYXH/T3.1~3.15—2007)。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 年)。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 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 型糖尿病)诊疗方案”(见附件)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临床常见证候:(1)主证①肝胃郁热证②胃肠实热证③脾虚胃热证④上热下寒证⑤阴虚火旺证⑥气阴两虚证⑦阴阳两虚证(2)兼证①瘀证②痰证③湿证④浊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 年)和“国家中医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 型糖尿病)诊疗方案”(见附件)。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2 型糖尿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建议标准治疗时间≤14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TCD 编码:BNV060)和 2 型糖尿病(ICD-10 编码: E11.902)。
2.空腹血糖≤11.1mmol/L 和/或餐后 2 小时血糖≤16.7mmol/L。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其他因素(如感染、应激、放化疗后等)所导致的各种血糖升高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身高、体重、BMI、血压等人体测量学(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3)血糖(空腹、餐后 2 小时)、糖化血红蛋白(4)胰岛功能或糖耐量试验(5)血酮和/或血乳酸(6)血脂、血尿酸、肝功能、肾功能(7)心电图(8)胸透或胸部 X 片2.诊断与鉴别诊断检查项目: 胰岛细胞抗体、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肾上腺功能、垂体功能、血浆醛固酮、血管紧张素、性激素。
24个专业104种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目录
狐惑病(白塞病)中医诊疗方案
220
42
产后痹中医诊疗方案
225
43
皮痹(系统性硬化病)中医诊疗方案
229
44
瘾疹(慢性荨麻疹)中医诊疗方案
239
45
风湿疮(玫瑰糠疹)中医诊疗方案
243
46
扁瘊(扁平疣)中医诊疗方案
247
47
油风(斑秃)中医诊疗方案
259
48
面游风(脂溢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
256
49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诊疗方案 狂病(轻躁狂)中医诊疗方案 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中医诊疗方案 惊悸(惊恐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网球肘(肱骨髁上炎)中医诊疗方案 肩锁关节脱位中医诊疗方案 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中医诊疗方案 跟疼症(足跟疼)中医诊疗方案 颞下颌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
页码 3 9 16 21 27 32 36 39 45 50 56 60 66 70 75 80 89 95 100 107 113 117 124 133 137
531
100
老年颤证(老年特发性震颤)中医诊疗方案
534
101
呆病(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诊疗方案
540
传染病科 102
老年郁证(老年期抑郁)中医诊疗方案
553
103 麻疹(典型麻疹)中医诊疗方案
561
104
肺痨(耐多药结核病)中医诊疗方案
565
骨伤科
针灸科 内分泌科 肾病科
外科
风湿科
皮肤科 肿瘤科 血液病科
27
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诊疗方案
141
28
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疗方案
145
29
各科临床路径病种汇总
病种
肺病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
肝脾胃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
骨伤二
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康复二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
内分泌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
肾病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径
外科
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
针灸三
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临床路径
康复一
脊髓损伤(不完全性)中医临床路径
心病一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心病二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临床路径
妇科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
周围血管
股肿
针灸五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
针灸四
假性延髓麻痹中医临床路径
肿瘤血液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
推拿二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
急重症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针灸二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
肛肠科
痔(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
针灸一
假性延髓麻痹中医临床路径
骨伤一
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消渴病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一、消渴病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肠病(TCD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糖尿病肠病(ICD-10编码:E11.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2007年版《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16年版《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内分泌代谢病学》(廖二元主编2014年版第3版)。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印发的“消渴病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消渴病肠病(糖尿病肠病)临床常见证候:(1)泄泻期肝脾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2)便秘期气虚便秘证阳虚便秘证阴虚便秘证胃肠积热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印发的“消渴病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诊断为消渴病肠病(糖尿病肠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肠病(糖尿病肠病)的患者。
2.糖尿病并急慢性胃肠疾病者,或近半月内患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以及感染者,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立卧位血压;肝功能、离子、肾功能;肝胆脾胰彩超;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或四肢血管多普勒检查;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如纤维结肠镜检查,腹平片,大便致病菌培养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泄泻期①肝脾不和证:抑肝扶脾、健脾止泻。
②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升清降浊。
2017(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表格(2)(推荐文档)
二、消渴病(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消渴病(2 型糖尿病)(TCD 编码:BNV060、ICD-10 编码:E11.9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 天实际住院日:天时间年月日(第1~3 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舌象、脉象□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完成入院记录□完成初步诊断和病情评估□治疗前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向病人交待病情和注意事项□特殊追问糖尿病病程,为三型辨证提供依据。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中医内分泌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中医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中医外用□非药物疗法□基础治疗□确定总热量及营养比例□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临时医嘱□入院常规急查(肝、肾、心功、离子、酸碱、血糖)□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生化全项□多次血糖□胰岛功能□心电图□糖化血红蛋白□胸片其他检查:□肌钙蛋白□心彩超□肌电图□动态血压□胰岛细胞抗体三项□交感皮肤测定□肢体动脉检查□双光能 X 线骨密度检查□PPG 指、趾动脉检查□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查□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定性□动态心电图□尿肾功三项□腹部 B 超(或彩超)□彩色眼底照像□CT、MRI 等影像学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主要护理工作□做入院介绍、入院评估□进行入院健康教育□介绍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具体原因:1.2.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年月日(第4~≤13 天)年月日(≤第14 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据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并予相应处理□完善必要检查□防治并发症□上级医师查房,确定出院时间□完成出院记录□出院宣教: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及随诊方案□通知出院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中医内分泌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中医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中医外用□非药物疗法□基础治疗□确定总热量及营养比例□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临时医嘱□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必要时增加新检查项目□对症处理长期医嘱□停止所有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开具出院医嘱□出院带药□门诊随诊主要护理工作□按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饮食指导□安抚疏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指导患者病后康复□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进行卫生宣教□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协助办理出院手续□送病人出院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具体原因:1.2.□无□有,具体原因:1.2.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消渴病)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住院天数住院第1天住院第2-7天住院第8-14天医生的工作1、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2、开具化验单3、医师查房,初步确定诊断4、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1、上级医师查房2、完成入院检查3、根据体检、检查结果和既往资料,进行鉴别诊断和确定诊断4、开始治疗5、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其注意事项1、上级医师查房2、复查尿三样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糖3、确定出院时间护士的工作1、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2、入院护理评估3、宣教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患者及家属的工作配合医生护士检查配合治疗配合治疗住院天数出院日医生的工作1、上级医师查房,进行评估,确定有无并发症情况,明确是否出院2、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和随访计划护士的工作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患者及家属的工作配合医生护士出院指导,办理出院手续请您对我们的医疗工作进行评价(出院时填写):□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请您对不满意处提出建议签名:注:1、本表一式两份,一份交于患者,一份存在病例的《医师版临床路径》之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渴病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糖尿病肠病,主要出现腹泻或便秘的住院患者。
一、消渴病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肠病(TCD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糖尿病肠病(ICD-10编码:E11.9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2007年版《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16年版《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内分泌代谢病学》(廖二元主编2014年版第3版)。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印发的“消渴病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消渴病肠病(糖尿病肠病)临床常见证候:
(1)泄泻期
肝脾不和证
脾胃虚弱证
脾肾阳虚证
(2)便秘期
气虚便秘证
阳虚便秘证
阴虚便秘证
胃肠积热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印发的“消渴病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诊断为消渴病肠病(糖尿病肠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肠病(糖尿病肠病)的患者。
2.糖尿病并急慢性胃肠疾病者,或近半月内患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以及感染者,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立卧位血压;肝功能、离子、肾功能;肝胆脾胰彩超;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或四肢血管多普勒检查;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如纤维结肠镜检查,腹平片,大便致病菌培养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泄泻期
①肝脾不和证:抑肝扶脾、健脾止泻。
②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升清降浊。
③脾肾阳虚证:温肾健脾,固肠止泻。
(2)便秘期
①气虚便秘证:益气润肠通便。
②阳虚便秘证:温阳通便。
③阴虚便秘证:滋阴润燥、润肠通便。
④胃肠积热证: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2.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1)中药外用
①中药熏蒸
②中药穴位贴敷
3.护理调摄要点
(九)完成路径标准
泄泻期:腹泻,嗳气食少,腹胀症状好转。
便秘期:便秘,腹部不适症状好转。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出现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并发症,或患有其它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该路径。
二、消渴肠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中医诊断:消渴病肠病(TCD编码:BNV060)西医诊断糖尿病肠病(ICD-10编码:E11.9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实际住院日:天
日期
年月日
(住院第1天)
年月日
(住院第2~3天)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舌象、
脉象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和病情评估
□确定治疗方案
□与家属沟通,向患者交待病情
和注意事项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三级医师查房,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或补
充诊疗方案
□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讨论,有异常者应及时
向上级医师汇报,并予相应处理
□完善必要检查
□注意防治不良事件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护理级别
□糖尿病膳食饮食
□监测餐前餐后血糖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控制血糖
□营养神经
□中医药特色外治法(根据具体
病情选择)
□中药熏蒸
□中药穴位贴敷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护理级别
□糖尿病膳食饮食
□监测餐前餐后血糖
□口服中药汤剂(每周根据证候调整1~2次)
□口服中成药
□控制血糖
□营养神经
□中医药特色外治法(根据具体病情选择)
□中药熏蒸
□中药穴位贴敷
临时医嘱
□四肢多普勒血流图
□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
立卧位血压
□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离
子
□腹平片
□肝胆脾胰彩超
□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心电图
□其他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而定。
□必要时的对症处理
主要护理工作□做入院介绍、入院评估
□进行入院健康教育
□介绍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签名主管医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住院第4~14天,出院日)
主要诊疗工作□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并调整中药汤剂
□治疗疗程结束后对必要的检查进行复查
□上级医师查房,同意其出院
□完成出院记录
□出院宣教: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及随诊方案□填写出院卡,通知住院处
□开具出院带药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护理级别
□糖尿病膳食饮食
□监测餐前餐后血糖
□口服中药汤剂(每周根据证候调整1~2次)□口服中成药
□控制血糖
□营养神经
□中医药特色外治法(根据具体病情选择)
□中药熏蒸
□中药穴位贴敷
□下出院医嘱
临时医嘱
□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主要护理工作□指导患者病后康复
□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进行卫生宣教□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病情变异□无□有,原因:1.
记录 2.
责任
护士
签名
主管
医师
签名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