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都市田园”规划理念探索统筹城乡建设新模式
以现代田园城市理念引领新型城市化
以“现代田园城市”理念引领新型城市化展望“十二五”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模式和区域空间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的背景下,全省将进入以推进都市圈和小城镇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战略时期。
作为杭州都市圈北部门户,推进新型城市化将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以新型城市化带动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人居生态化、外向国际化,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型,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为进一步探讨城市定位,笔者认为以“现代田园城市”理念引领我县新型城市化发展,能够全面概括我县发展实际、凝练我县发展优势,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县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田园城市”的内涵分析从理论来源、文化意涵和现实需要来看,“田园城市”与德清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需要相吻合。
(一)“田园城市”的理论来源。
“田园城市”由英国著名城市规划师霍华德于1898年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提出的一种生态城市模式。
其特征是以宽阔的农田林地环绕城市区域,把城市生活的便利高效与乡村生活的优美宁静相结合。
“田园城市”理论,对后来广为流行的“城市有机疏散”、“卫星城镇建设”等城市规划理论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田园城市”理念,虽然是一个多世纪前提出的,但针对工业化社会提出的城乡融合化、环境生态化发展模式,符合当前我国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城市化、促进城乡融合的发展需要。
(二)“田园城市”的文化解读。
城市定位既需要理论上的正确性,也需要文化上的契合性。
“田园城市”虽然是外来理论,但“田园”却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和久远的中国文化渊源。
对比“山水”、“园林” 、“田园” 三个经常用于城市定位的名词,我们认为“田园” 比另两个名词更好。
通常情况下,他们都可以形容一个城市的美丽,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唯有“田园”成了具有人文意境的形容词。
如“田园生活”,“田园牧歌”、“田园诗般的生活”,这说明“田园”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代表了人们对自然、闲适、宁静生活的追求。
建设美丽田园 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美丽田园统筹城乡发展——对温江“三农”工作的构想温江作为成都西部新城的核心区域,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重要阶段。
区委区政府顺应城市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的重大决策,这是进一步深化和提升“两个率先”战略目标,以更高定位深化城乡统筹,谋求新型城市化的重大战略部署。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城乡一体、产业发达、社会公正、自然之美”,温江要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需要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城市和城乡形态,笔者认为,这种形态应该是:天府温江,世界田园。
这兼具了现代开放、繁荣富足、文明和谐、美丽生态的温江特色和品质。
一、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一)基本概念现代农业是一个在时间与空间都有较为明确界定的概念,是在城市化、工业化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依托城市在资本、信息、人才、科技、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业化为抓手,城市与乡村融为一体,农业与其他产业日益融合,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服务相互配套,具有经济、生态、文化多种功能的农业综合开发系统。
它既体现了与时俱进、持续发展,也凸现了区域特色和发展重点。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农业作出了明确要求。
概括起来,就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坚持“六用”,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提高“三率”,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增强“三力”,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主要特征现代农业既区别于传统农业,又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城郊型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要素的融合性。
现代农业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推进的产物,已成为建设大城市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城市的需要决定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城市的建设,一产不断地向二、三产业延伸渗透,城乡各类信息、技术、人才、资本、设施、市场日益相互融合。
田园城市理论对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启示
田园城市理论对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启示摘要: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开端,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思想对当时的整个欧洲以致全世界的城市规划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主导的以社会变革的方式建立一种兼有农村和城市优点的城乡结合体对于我国当今的城乡统筹发展也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笔者结合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了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指出“田园城市”理论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田园城市城乡统筹城镇化城乡结合体0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城市的迅速发展对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13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突破52%的大关,在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聚的告诉城镇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首先,城市在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其周围乡村发展的落后与停滞形成了鲜明对比,城乡差距迅速扩大并呈继续扩大的趋势;第二,城市人口的集聚与工业的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例如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在华北地区大规模出现的雾霾天气,极大的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了统筹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目标。
2013年10月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指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使农村集体土地同等入市、同地同价。
然而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之下,如何在保障城市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发展乡村经济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了规划工作者的一道难题。
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提出应当建设兼有农村和城市优点的一种理想的新型城市。
他在研究过程中将城乡看作一个整体,针对当时英国快速城镇化阶段所产生了弊端,倡导通过一次重大的社会改革打破城乡分离的现有社会结构,建设城乡一体的新的结构形态以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这对我国目前城镇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
1田园城市理论的内容针对但当时英国的特大城市所面临的卫生、交通拥挤等多方面的弊端,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的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
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摘要:城乡规划是空间战略规划的一种,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调控和调控手段。
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城乡规划要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理念,以城市发展为重点,更好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研究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中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城乡规划;城乡统筹;引言城乡规划是一个地区发展的综合调整工具。
此外,农村规划在农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全面调整为“农业一体化发展规划”,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
一、城乡规划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城乡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城乡要密切相关,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建立和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城市、城镇和村庄在一定空间距离内建立相互依存和密切联系,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资源配置、生活供应和设施共享。
城乡规划必须从城市发展转向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相互促进,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的平衡。
规划编制要兼顾公共利益、长远利益和社会公平,完善城乡功能,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二、完善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体制1、完善城乡规划体系,要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将规划分为城市综合规划、城市规划、村庄综合规划、村庄规划和监测各项规划,做到规划覆盖面广。
专编各州(村)和行政区域内的村,构建科学、合理、法制的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
2.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建立城乡规划管理体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开展城市规划工作有计划地开展乡村活动。
谋好空间布局,强化全民意识。
确定城市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推进供给规划和城市建设,完善制度措施,实现重大建设项目与城市规划的衔接。
积极实施“阳光计划”,健全城乡规划全过程参与机制,拓宽公众咨询渠道,保障城乡居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使城乡规划机制更好地反映群众诉求。
田园城市理论及案例义
社会公平与包容性
公平和包容性发展,减少
城市社会的阶层矛盾和冲突。
城市环境保护
生态保护与修复
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加强绿化 建设和水域治理,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和环 境容量。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推广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理念和技术,减少能源 消耗和资源浪费,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可持续发展
田园城市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倡在满 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促 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对现代城市发展的指导作用
提供规划思路
田园城市理论为现代城市规划提供了新的 思路和方法,帮助规划者更好地理解和解
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田园城市理论强调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和高效性,有助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
中国成都城乡一体化建设
总结词
城乡统筹发展的成功实践
详细描述
成都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中国田园城市理论实践的代表。该规划通过优化城乡空间 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日本北九州生态城规划
总结词
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北九州生态城规划是日本在田园城市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的案例。该规划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推广可再生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特点
田园城市强调绿色生态、宜居环境、 人文关怀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城市与 乡村的融合,旨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 展。
理论起源与发展
起源
田园城市理论起源于19世纪末期的英国,由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旨在解决当时英国严重的城市问题和社会矛 盾。
“都市农业”:统筹城乡实践的江津选择
口 何 建 平
江津 区作 为 重庆 市 六 个 区域 性 中心 城市 之 一 , 城 乡 二元 结 构 矛盾 突 出 , 乡 、 城 区域 、 富三 个 差 距 贫 并存。 江津 区委 、 区政府 把现 代农 业 园 区发展 作为 统 筹 城 乡一 体 化 、 小 三个 差距 、 缩 促进 共 同 富裕 的重 要 载 体和新 的路径 , 动科 学发 展 , 推 实现 务实 民生 。 发展 都 市农 业是 江 津统 筹城 乡实 践 的现实 选择 都市 农 业是 随着 城市 功 能 的拓 展 由美 国经济 学 家 在2 世纪 五 十年代 提 出来 的一种 现 代农 业发 展 模 0 式。 《 在 国务 院关 于 推进 重庆 市统 筹城 乡 改革 和发 展 的若 干意 见 》 国发 3 文件 ) 明确 提 出 : 快 农 业 ( 号 中 加 战 略性 结 构 调整 , 构建 现 代 农 业体 系 , 造 “ 圈 城 打 一 郊都 市 型农业 示 范 区” 的发 展思 路 , 就是 根 据重 庆市 小 时经 济圈 ” 区县 农业 发展 现状 所 作 出的重 大 战 略决 策 。 所谓 都市 型农 业 ” 是指 环绕 在 大都市 周 围 “ , 的近郊地 区 , 具有 较好 的农 业 基础设 施 ( 括交 通优 包 势 、 业基 础设 施 等 ) 良好 的生 态 环境 和丰 富 的 乡 农 , 土文 化积 淀 , 向大城 市提 供鲜 活农 业 品 、 能 满足 城 市 建设 和城 市 人 民生活 多种需 求 , 直接 为 大城 市 服务 , 与城 市高 度融 合 的现代 化农 业 。 发展 方 式上 , 市 在 都 农 业 倡 导 推进 城 市 资 源下 乡 , 分 鼓 励 、 充 吸引 、 整合 和利 用 城 市 的资 金 、 才 、 人 资源 等 要 素 到农 村 ; 积极
都市农业与城市绿色空间的有机契合——城乡空间统筹的规划探索
论和点轴开发理论 。
ON l NTEGRATON l 0F METROP l N OLTA AGRl - CUL URE AND T URBAN GREEN ACE SP
【 文章 编号】1 0 2—1 9 0 2 3
(0 6 1 - 0 2 4 2 0 ) 0 0 3 -0
合 ,尽 可 能赋 予 有 限 的 土地 资源 以 多种功 能 , 兼
的农 业 经 济 区 域 布 局框 架 ,科 学 合理 地构 筑 与 城 市 发 展 紧 密衔 接 的农 业 经 济 发 展 布 局 。
顾 城 市 与都 市 农 业 发展 的双 重 需求 。 【 关键 词 】农业 经 济 ; 区域 布局 ;都 市 农 业 ;城 市
1 1 屠 能 理 论 .
德 国人 屠 能认 为 .农 产 品价 格 =生 产 成 本 + 运 费 +平均 利 润 。他 假 设 某 一经 济 区域 的 生 产成 本和 平均 利 润 都 相 同 ,只 有运 费 不 同 而 运 费取 决 于 产地 与城 市 中心 的距 离 ,近 的运 费 少 ,远 的 运 费 高 ,从 而 提 出 以城 市 为 中心 ,按 距 离 城 市远 近 布 局 生 产 ,第一 圈距 城 市 最 近 种 植 蔬 菜 、鲜
规 划 设 计 研 究 院 副 总 工 程 师 ,工 程技 术应 用 研 究 员
注 册城 市 规 划 师。
城市规划中的城乡统筹发展策略
城市规划中的城乡统筹发展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中的城乡统筹发展策略越来越受到重视。
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策略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一、加强城乡规划整合城市规划和农村规划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考虑到农村的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农村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
同时,农村规划也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需求,避免农村过度扩张,占用城市的用地资源。
要加强城乡规划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确保城乡规划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二、优化城乡土地利用土地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利用城市现有的土地资源,推动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同时,要保护农村的耕地和生态用地,防止农地被非农业用地侵占,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在土地利用方面,还要注重城乡之间的衔接,建设合理的城乡交通网络,便利农村居民进入城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农村产业升级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同时,要鼓励农民参与农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为农村产业升级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水平。
特别是要注重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交通的建设,提高农村交通的便捷性,促进城乡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险、医疗保障等制度建设,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同时,要加强农村养老、医疗等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用统筹城乡思路探索新农村建设创新路径——都江堰市高标准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实践报告
; 宜人 , 产粮经 产 品品质 优 异。通过 在示 范 片实施 以 “ 所 四
:
突 出特 色优 势 , 快发展新 型农业 。一是加快 基地建 加
设, 推动特 色产业 规模化 。依托我 市得 天独厚 的 自然资源
大基础 工程 ”为抓手 的新 农村 建设 , 我市 加速构 建 以特 对
:
坚持科 学规划 , 加快建 设新型农村 。突 出规划龙 头地 位, 将新 农村规 划纳入城 乡一体化 视野 , 汇集 全球 1 0家顶 级规划 设计联合 体 的先进理念 和优 秀成 果 , 制了新 农村 编 建设 规划 。在 规划 编制 中 , 出发展性 、 突 多样 性 、 融 性、 相 共享性 “ 四性 ” 原则 , 引领 高水平 的新农村 建设。按 照 “ 三 年重 建任 务 两年 基本 完成 ”的部署 , 我市 对 示范 片 内 1 5 万余 户农 户 实施 了住 房 重建 。在加 快农 户 自建住房 的基
农村建 设的一 大亮点 。
图
\
何 勃 a徐家林盘
一 筹推进 ,新举措开创新局面 统
在 示范 区 建 设过 程 中 , 们通 过 一 系列 制机 制 创 我
_以片带面 ,示范区建设重在示范
i
我 市重 点推 进 的新 农村 建 设示 范 片 以市域 内 “ 四横
新 , 断开创新 农村建设 的新局面 。 不
示 范 片是 统 筹城 乡发 展 , 射 带 动广 大 农村 的 核 心 产 品品牌 化。我市 拥有丰 富 的农业资 源, 辐 是国际公 认 的最 区。 目前 , 整个 1 0万亩 现代 农 业集 聚 区将 由上 海投 入 5
适宜猕猴 桃 、I 川 芎等作 物生长 的地 区, 猕猴 桃 、 芎获得 了 川
田园城市_统筹城乡发展的理想城市形态
人们对于理想城市的一种思考, 市理论”、沙里宁(Eliel Saarinen)的 念,TND 是社区中心、邻里中心模式,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其思 “ 有 机 疏 散 论 ”(Theory of Organic 即商业服务设施布局于居民小区的中
想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城乡结合控 Decentralization) 都是对霍华德的 心,在交通干道的框架内通过次级道
纲领。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这些 路径。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兼 发展的内在主线,是和谐社会和小
宏观趋势都会影响到城市和城市 具城市乡村优点、推崇城乡一体发 康社会得以建成的根本保障。而田
规划。但是,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 展的理想形态,生动诠释了城乡统 园城市思想,给我们的城乡统筹发
预言,城镇的社会机遇和乡村的自 筹、区域平衡、社会和谐、生态文明 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可以作为我
珍视环境原则。新城市主义把区域 使每户居民都能方便地接近乡村 程的进一步探索和再次反思,它充
中的城市和郊区及其自然环境看 自然空间),其四周必须要有永久 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求
作一个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有机 性农业地带围绕(农业用地是被保 打破城乡二元壁垒,与城乡一体化
体,共生共荣,城市既要注重内部 留的绿带,永远不得改作他用),这 的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是高度契
3 “ 田 园 城 市 ”:城 乡 统 筹 发 展的理想价值目标
相 融 ; 社 会 公 正 —— —社 会 机 遇 平 等、充分就业等;城乡一体— ——城 市繁荣和乡村发展互动取代城乡
业活动等融入邻里和社区的生活
“田园城市”理论强调的田园 分离。这也是田园城市理论中最具
中;社区环境多样性,强调在城市 城市实质上就是城乡的结合体,田 时代意义、最具有生命力的内容。
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乡村规划新方向
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乡村规划新方向本文在探究城乡统筹发展中乡村规划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性地提出了诸如优化农村基础设施、重视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等乡村规划科学方法,旨在给我国城乡统筹规划发展中乡村规划新方向的探究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标签:城乡统筹发展;乡村规划;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发展和城乡规划势在必行。
但就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规划的实际情况可知,我国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和设施规划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统一和不平衡,乡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
在此背景下,城乡统筹规划就是在改变原有以城市为重、农村为轻错误观念和不良做法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消除城乡发展的巨大鸿沟,为进一步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国民经济的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乡村规划特征众所周知,城乡统筹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重要改革机制,更是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基础建设相互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推动现阶段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进一步加大对美丽乡村的全面建设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合理科学分配城乡可发展资源,进一步缩小我国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
在此基础上,由于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是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中提出的新要求,相关部门在重视城乡统筹规划发展中乡村规划的基础上,更应加大对城乡发展品质的重视与关注,将城乡统筹规划发展下乡村发村规划特点主要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乡村规划设计以可持续性发展为基本目标,在重视城乡发展创新能力和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乡村发展可持续性原则。
其次,在新农村产业结构方面,有关部门应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改良和优化农村发展格局,在坚持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上,做好农村产业结构的设计和升级。
最后,在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目标上,有关部门应贯彻执行制度改革和重视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坚持协调统一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双向共赢发展。
基于“都市田园”规划理念探索统筹城乡建设新模式
基于“都市田园”规划理念探索统筹城乡建设新模式作者:李兴东刘玉峰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21期[提要] 在我国新时期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和城市化快速扩张的背景下,以城市核心功能区和卫星城市之间的农村区域或靠近都市地带的农村区域为重点,提出一种不以农村城市化为目的,而以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统筹城乡新模式——“都市田园”发展模式。
关键词:统筹城乡;都市田园;现代农业园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原标题:基于“都市田园”规划理念探索统筹城乡建设新模式——以金科现代农业园总体规划为例收录日期:2012年9月9日一、引言在统筹城乡探索过程中,我国许多地方主张以“城市化”为主导,带动农村区域发展。
但是这种思路也意味着城镇用地在农村的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
尤其在靠近都市地带的农村区域,存在以统筹城乡的名义圈占大量农田,建设过程中缺乏规划引导,造成居民点布局松散混乱,产业功能不合理,生态环境遭到污染破坏,造成土地资源大量浪费,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对于靠近都市地带的农村地域空间,由于对其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规律尚缺乏认识,不能单纯的农村“城市化”,把农村长期地、永久地建成城市功能配套区。
同时,由于农业产业自身属性以及农村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在城乡统筹探索过程中极易产生各种都市病,因此迫切需要人们对这一特殊地域空间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角度进行规划调控。
二、从“田园城市”到“都市田园”(一)“田园城市”理念。
“田园城市”是1898年英国城市规划师埃比尼泽·霍华德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城市环境恶化、农村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城乡严重对立等问题,提出的一种兼有城市社会优点和乡村美好环境的新型城市建设方案。
田园城市所设想的城市形态,主要通过快速交通干线联系城市核心功能区和各卫星城市,各城市通过围绕四周的农业用地,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农产品,并通过限制城市的扩张规模,使田园城市的居民能够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都市农业:统筹城乡的新业态
都市农业:统筹城乡的新业态佚名【摘要】都市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形态,是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与农村进一步相互融合而产生的、融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其实质是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城乡之间差别逐步消失,农业同工业进一步结合过程中的一种发达形态的农业。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科技》【年(卷),期】2011(000)011【总页数】1页(P6-6)【关键词】都市农业;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农业;农业形态;生产力发展;结合过程;城市化;工业化【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0都市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形态,是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与农村进一步相互融合而产生的、融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其实质是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城乡之间差别逐步消失,农业同工业进一步结合过程中的一种发达形态的农业。
在发展方式上,都市农业倡导推进城市资源下乡,充分鼓励、吸引、整合和利用城市的资金、人才、资源等要素到农村;积极发展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等综合产业,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
同时,提倡通过建立完善的惠民政策体系,积极引导和有序推进农村人口进城,实现农民变市民,既提高农民收入,又推进城镇化建设。
在推动都市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实现“三集中”,即土地集中规模经营、特色产业集中发展、人口相对集中居住。
就目前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现状来看,还不是一种成熟形态的农业,有些地方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都市农业的产生和不断发展给人们在如何处理城市化推进与农业发展关系方面带来了极为重要的思想启示:城市化并不是要化掉农业和农村,而是诱导农业从经营理念到操作方式等方面发生不断的变迁和演化,在城市化的诱导下,农业将日益成为一个功能繁多的开放循环的大产业体系。
同时,城市化不是要在农业与农村之外再造一个与其相对的城市区域,它所引起的城乡关系的变化不是两者的日益对立而是两者的日益融合。
都市农业的出现改变了城市工业——乡村农业传统的产业分工体系,真正把城市与农业、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密切地联系起来,是促进城乡统筹新的战略选择。
基于“都市田园”规划理念探索统筹城乡建设新模式
基于“都市田园”规划理念探索统筹城乡建设新模式[提要] 在我国新时期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和城市化快速扩张的背景下,以城市核心功能区和卫星城市之间的农村区域或靠近都市地带的农村区域为重点,提出一种不以农村城市化为目的,而以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统筹城乡新模式——“都市田园”发展模式。
关键词:统筹城乡;都市田园;现代农业园一、引言在统筹城乡探索过程中,我国许多地方主张以“城市化”为主导,带动农村区域发展。
但是这种思路也意味着城镇用地在农村的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
尤其在靠近都市地带的农村区域,存在以统筹城乡的名义圈占大量农田,建设过程中缺乏规划引导,造成居民点布局松散混乱,产业功能不合理,生态环境遭到污染破坏,造成土地资源大量浪费,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对于靠近都市地带的农村地域空间,由于对其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规律尚缺乏认识,不能单纯的农村“城市化”,把农村长期地、永久地建成城市功能配套区。
同时,由于农业产业自身属性以及农村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在城乡统筹探索过程中极易产生各种都市病,因此迫切需要人们对这一特殊地域空间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角度进行规划调控。
二、从“田园城市”到“都市田园”(一)“田园城市”理念。
“田园城市”是1898年英国城市规划师埃比尼泽·霍华德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城市环境恶化、农村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城乡严重对立等问题,提出的一种兼有城市社会优点和乡村美好环境的新型城市建设方案。
田园城市所设想的城市形态,主要通过快速交通干线联系城市核心功能区和各卫星城市,各城市通过围绕四周的农业用地,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农产品,并通过限制城市的扩张规模,使田园城市的居民能够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二)“都市田园”理念。
田园城市针对城市规模、城市布局、人口密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规划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
田园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想城市形态
6uI口P
万方数据
应该是无所不在而又无所在的,这将是一种和古代城 市或任何现代城市差异如此之大的城市,以致我们根 本不会把它当作城市来看待。在随后出版的《宽阔的 田地》中,他正式提出广亩城市理论,把城市向乡村 扩散,把集中的城市重新分散在地区性农业网格之 上。相比之下,赖特提出的设想,从人与自然的天然 联系的本能出发,满足了人在城市功能的异化(弊病) 中,对克服异化和追求本能的需求,因而更能被人们 所接受。可以发现,赖特的广亩城市理论是在美国小 汽车大量普及的条件下出现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 的“市郊商业中心”和”组合城市”,可以认为是这种 思想的真实体现。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度发展而 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他在1934年出版的《城市:它 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书中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以 解决城市布局和发展问题。他认为,今天趋向衰败的 城市,需要有一个以合理的城市规划原则为基础的革 命性的演变,使城市有良好的结构,以利于健康发展。 沙里宁全面考察了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工业革命后城市 发展的历史,分析了有机城市形成的条件,揭示了现 代城市衰败的根源,提出了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该理论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主张将原来密集的城区分 成一个一个的集镇,集镇之间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联 系起来。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讨论了城市发展思想、 城市经济状况、土地、立法、城市居民教育、城市设 计等方面的内容,将城市看作一个有机联系同时存在 相对分离的区域,从区域角度讲,这是一种城乡差距 较小的城乡区域均质体。有机疏散论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对欧美各国建设新城,改建旧城,以至大城市 向城郊疏散扩展的过程有重要影响。 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实践来看,20世纪20年代 到40年代的卫星城建设、二战后以英国为代表的新城 运动、20世纪80年代兴起并延续至今的“新城市主
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田园城市的根本之策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田园城市的根本之策2010年2月8日来源:〖成都日报〗世界田园城市,这个梦想究竟距离我们有多远?我们能够实现它吗?尽管时值周末,但是对于成都市民而言,这个梦想已经成为迎接新年的热门话题。
接受记者采访的市民纷纷表示,这是所有爱成都的人的共同愿景。
一些专家学者也纷纷表示,成都历经6年多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从发展理念到工作思路、从方式方法到制度创新,将一个二元体制束缚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形态引入到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良性轨道。
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不仅与田园城市的路径不谋而合,而且也为我们实现这一美好愿景夯实了基础。
西南交大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教授戴宾对“田园城市”的定位——一个城乡繁荣、乐业宜居、生态优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可持续的现代大都市,正道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之路与田园城市之路紧紧相连的要义所在,“田园城市”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理想城乡形态。
成都,这几年所走之路,正是最好力证。
应对危机的长远之举2008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才走出地震的阴霾,肩负着灾后重建的艰巨任务,又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施虐。
两个危机叠加,如何撑得住?应对危机,成都一整套办法的战略支撑,就是发端于6年多前——以“三个集中”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
6年多时间的不断探索,成都走出了一条符合城乡发展和城乡全体人民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道路。
而这一战略选择在“5·12”后也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用“统筹城乡”的思路,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遵循“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的原则,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都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划、思路和办法进行灾后重建。
近一年多来,虽然这个城市经历了大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但是,2009年上半年仍实现了14.3%的GDP增速,经济向好势头超出预期。
灾后重建、应对危机的过程证明,坚持不懈地推进城乡统筹,是成都发展最现实的优势、最宝贵的基础、最有力的措施。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再认识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再认识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先行指引,其理念决定了城市战略目标的前瞻性和世界性。
前段时间,规划部门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构建了一个总体规划框架,提出了“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新型城乡空间格局、“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田园城市图景以及规划建设“九化”原则。
当前,全市上下正按规划奋力推进战略功能区、示范线建设以及土地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掀起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热潮。
可以设想,未来十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建设将奠定成都这座特大中心城市的总体格局,决定以后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城市形态、风貌特色和生活品质。
有如千年传承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一项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理念可能长久地造福于一座城市。
而城市一旦建成再要修改,绝非朝夕之功,且要付出极大的经济代价。
规划是城市空间关系的统筹,核心其实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体现了发展观的价值取向。
因此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起步之年以及未来的实践认识过程中,我们在总体规划框架下对一些具体理念展开深入研究和积极探讨,既是对田园城市理论体系的充实和丰富,也对进一步厘清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规划建设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探讨田园城市包含的城市发展先进理念一个多世纪以前,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针对的是已完成工业化的英国,当时伦敦正被拥挤、污染等大城市病严重困扰。
田园城市理论主张城市与乡村在分离之后重新走向融合,综合城市与乡村的优点。
从现在来看,田园城市体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核心思想,包含符合后工业化时代要求的城市发展先进理念。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成都瞄准全球化、信息化和后工业化时代的重大战略布局。
目前中国整体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北京、上海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
成都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中心城区已步入工业化后期。
在发展水平上,成都要追赶北京、上海;在城市建设上,成都要努力超越北京、上海,营造最具特点、全国最优的人居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或靠近都市地 带的农村 区域为重点, 案 。田园城市所设想 的城市形态 , 主要通
都 市 田 园规 划 思 路 是 , 靠 近 都 市地 对
提 出一种不以农村城 市化为 目的, 而以农 过快速 交通干线 联系城市核心 功能区和 带 的 农村 区域 进 行 规划 和建 设 时 , 当充 应
是 体 地 带的农村地域空间, 由于对其空间结构 如 何 发 展 这 一 区 域 , 我 国统 筹 城 乡 一 体 体 、 系及 功 能 五 个 方 面进 行 阐 述 : 及其演化规律 尚缺乏认识 , 不能单纯的农 化 发 展 要 面 临 的 问 题 。
1都市田 园所 涉及 的地理 区位 , 当 、 应 是城 市核心功能 区和 卫星城市之 间的农 村 区域或靠近都市地带的农村 区域。 在快 速城市化过程 中, 城市要素和功能 自城 中 心向外 围扩散 , 卫星城市作为城市发展规 划的一部分 , 承担核心城市的工业、 居住、 生活等功 能。 两者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相互 促进 、 相互发展 , 功能联 系越 来越 紧密 , 从
发展, 做到“ 富不离农 , 致 发展不离乡” 。
为主 导产业 ,以养生康复 服务为支柱 产 式 。 代 农 业 园 ‘ 市 田 园 ’ 现 都 ’ 的探 索 理念
4 都市田 园体 系中的生 态体 系、 、 产业 业 。在 以农为本的基础上 , 将适合于发展 和实践, 有助于丰富和完 善我 国统筹城乡
过 限制城市的扩张规模 , 使田园城 市的居 产业发展模式 ; 而是 以农村第一产业 为基 民能够极为方便地接近 乡村 自然 空间。 础 ,大 力发展与城市居 民生活需求相协
原标题 : 于“ 基 都市田园’ ' 规划理念探 索统 筹城 乡建设 新模式— —以金科现 代农业 园总体规划为例 收 录 日期 :0 2 9月 9日 21年
为 主 导 的 现代 农 民 , 使 之 成 为 都 市 田园 以园林苗木、 并 花卉和绿色蔬菜种植为基础 各 方 面 的 可 持 续发 展 理 念 , 为我 国城 市 附 建 设 的主 体 , 导 都 市 田 园 内 的农 民就 地 产 业 , 体 验 农 业 、 光 农 业 和 生 态 度 假 近 的新 农 村 建 设 ,提 供 新 的经 济 发 展 模 引 以 观
经济 /产业
基于 都市田园" “ 规划理念探索统筹城乡建设新模式
口文 /李兴 东 刘 玉峰
( 重庆大学建 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重庆 )
[ 提要] 在我 国新 时期城 乡统筹一 境恶化 、 村经济发展趋 于停滞 、 农 城乡严
基于此 , 我们将 田园城市 中“ 核心 功
体化发展 和城 市化快速扩张的背景下, 以 重对立等问题 , 提出的一种兼有城 市社会 能 区” 卫星城市 ” 间的区域称 作“ 和“ 之 都 城 市核 心功能 区和 卫星城市之 间的农村 优 点和 乡村 美好环境 的新型城 市建设方 市 田园 ” ( 1 。 图 )
地 资源大量浪费 , 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统筹 图单纯 的用“ 城市化 ” 来将 这一区域 的人 他产业过度挤 占。
城 乡发 展 的 目的 。
口全部变成城市人 口, 也不能将这 一区域
( ) 三 都市田园理论 构想的界定。 都市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 对于靠 近都市 的农 业 产 业 用 地全 部变 成工 业 生 产 基 地 。 田园理论构想 主要从区位 、产业特 征、 主
农 业 而 发 展 工 业 , 以牺 牲 农 民利 益 而 发 不 四 、 “ 市 田 园 ’ 念 建 设 金 科 现代 用 都 ’ 理
( ) 业 园践行 “ 市田 园” 二 农 都 发展 模 农 业 园 的 意 义
展城市 产业 ,在 都市 田园区域 内鼓励企 式 业、 民、 农 农民合作 组织 的合作意愿 , 提高
通 体 系 、 会 体 系之 间 , 过 相 互 之 间 的促 农 业 的 用 地划 分 出 来 , 过 种 植 高 附加 值 和 新 农村 建设 的方 法 论 。 社 通
进作 用, 完善都 市 田园规 划体 系。( 2 的经济 作物实现 惠农与 园区生态景观 的 图 )
( ) 二 提供就业创业机会 , 促进农民增
界 范 围 内的 城 市 规划 师 都 在 实 践 田园 城 农村转移 , 拉动都市居 民在农村地区的消
、
引 言
市 的理念, 在新兴城市 设计 中用“ 核心功 费, 带动农村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 市 田 园 ” 为 统 筹 城 乡 模 式 的 新 都 作
在统筹城乡探索过程 中, 我国许多地 能区’Ⅱ 卫星城市” ,‘ 力‘ 的理念来规划 新城市
创 建 一 种 新 型 的地
产业体系
实
现 福
霎 J霎 lI  ̄萋 委l 1 I J i f 篓 n J I
图 3 都 市 田园 功 能图
利 共 享
3 、都市 田园的主体是企业 集群背景 方生态经济 , 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 树种植幼苗培育风貌景观区 。 下的企业和农民。 都市 田园 旨在不 以牺牲 新 的发展模式 。
一
( )都市 田园” 二 “ 理念 。 田园城市针对 同, 规模较 小, 以生态休 闲为主 的第三产
城 市规 模、 城市布局 、 口密度 等城市规 业 ; 人 推动农业产业 结构调整升级 , 发挥农 划 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 的规划见解, 业 的休 闲观光功能;引导 城市居 民逢 周 是一个 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 。 世 末 、 节假 日周期 性下乡 , 引导都市 消费向
居环境;5 促 进产业 结构调整 、 () 升级; 6 业, () 与农业联动 , 实现产业互补 。
带动公共服 务设施投入和建设 。
L 引 r
础 地位 不变 的情 况 下 , 园 区农 民设 计 惠 为
王 1
2促 进产 业集聚, 、 完善 园区功能.现 农及富农产业 , 扩大农业 的经营范 围与服 代农业园立足 于基础农业 , 大对榨菜 生 务 领 域 , 增 加 农 业 的 附 加 值 、 高 农 民 加 在 提 产、 工厂化育苗、 大树种植 、 花卉婚 纱摄 影 收入 的同时,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 等特 色产 业的科技支撑力度 , 使之提升 品 多 的 就 业 创 业 机 会 , 到“ 民就 业 不 离 做 农 质、 增加产量 , 成农业产 业集群集聚 发 土 , 民创 业 不离 乡 , 业 发 展 不 去 农 ” 形 农 产 。
而 形 成 由城 市 核 心 区和 卫 星 城 之 间 共 同 辐 射 的农 村 空 间 地 带 , 一 地 带 就 是“ 这 都
村‘ 城市 化” 把农村 长期地 、 , 永久地建 成 城市功 能配套区 。同时, 由于农业产业 自
身属性 以及农村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 在城 乡统筹探索过程 中极易产生各种都市病 , 因此迫切 需要人们对 这一特殊地域 空 间 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角度进行规划调控 。
村 经济社会 可持 续发 展为 目标 的统筹城 各卫星城市, 各城市通过围绕 四周的农业 分尊重农村地 区的生态 、 自然、 历史、 文化
乡新模式—— “ 都市 田园” 发展模式。 关键词: 统筹城 乡; 都市 田园; 现代农业园
中 图分 类 号 : 1 文 献标 识 码 : F2 A 用地 , 为城 市 居 民提 供 新鲜 农 产 品 , 通 和产业特 点, 并 不生搬城市规划理念和 城市
() 1 为产 业 ( 色产 业) 供 生态 环境 基 双重作用; 特 提 在并不很适合农业发展的用 地 收。 惠农模式的设计确保农民成 为都市 田
依 发 础 :2 产 业 完 善 促 进 社 会 发 展 ; 3 提 高 上 , 托 园 区 农 业 与 生 态 环 境 , 展 第 三 园 的 主人 ,成 为都 市 田园 的 长期 受益 者 。 () () 在 生态环境 保护 意识 ;4 生态环境改善人 产业 ,重点打造 农业休 闲观 光的新兴产 农 业 园在 产 业 规 划 过 程 时 , 确 保 农 业 基 ()
《 经与技 2引 上 厶 济科》叭 号 作
经济 /产 业
2 都 市 四 园 的产 业 特 征 , 当在 确 保 里 、 重 庆 主 城 区 7 应 8 都市田园功能
衣止基础 地位 不被 削弱的前提 下, 培育和 公 里 ( 重 庆 市 “一 在 发展 低能耗 、 污染 的第三产业。 都市 圈两翼 ” 无 在“ 总体 规划 格 田园” 理念 下 , 生产和 制造业居于 区域产 局 中 , 陵区介于 一 涪 业结构的次要地位 , 培育消费 、 引导消费、 小 时 经 济 圈 东 边 ) 。 提供 消费的第三 产业居 于区域产 业结构 基 于 “ 市 田 园 ” 都 理 的主要地位。 在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的背景 念 , 金科现代 农业 园 下, 引城市第三产业 向该空 间渗透和转 在 此 区域 寻 求 可 持 吸 移, 增加农 业附加值 , 实现统筹城 乡第三 续 生 产 和 消 费 空 间 , 产业和第一产业协调发展 。
农 村的扩展 , 城市文 化、 城市生活方式 和 思路 。 但是 , 田园城市理论中, 城市核心功 业和 工业 生产总值作 为统筹城 乡效 果好
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 。 尤其在靠近 都 能区与卫星城之 间的空 白地 带如何来发 坏 的 直 接 目标 , 是将 农 村 地 区 的共 同富 而 市地带 的农村区域, 存在 以统筹城 乡的名 展 , 田园城市” “ 理论并没有涉 及。尤其在 裕 , 农业 的可持 续发展 , 农村特 定历史文 干百年历史形成 的 自然村落 , 就集 化与城市现代化之 间共存共荣为 目标 , 义 圈占大量农 田, 建设过程中缺乏规划 引 中国, 确
这 导 , 成 居 民 点 布 局 松 散 混 乱 , 业 功 能 中在 城 市 核 心 功 能 区和 卫 星 城 之 间 , 里 保农村 的生态和人居环 境不被过度 建设 造 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