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后演练(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

合集下载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忽必烈改制创新演练大冲关岳麓版选修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忽必烈改制创新演练大冲关岳麓版选修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7课忽必烈改制创新演练大冲关岳麓版选修1(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忽必烈立志变通创新的改革宣言是( )A.《易经》B.《即位诏》C.“山以南,国之根本也” D.“期与物以更新”解析:主要结合忽必烈《即位诏》的内容进行推断。

答案:B2.下列对“汉法”与“旧俗”斗争结果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先进文化必将战胜落后的文化B.社会进步是在不断斗争中前进的C.“汉法”与“旧俗”的性质相同D.落后的民族必将被先进的民族所同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史实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对“汉法”的先进性和“旧俗”的落后性的认识。

这样,A、B、D三项的正确性就可以判定。

C项不正确。

答案:C3.忽必烈即位后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这一方针标志着蒙古汗国国策发生重大转折,主要逐渐转变为( )A.行汉法B.屯田C.游牧经济D.农耕文明解析:忽必烈改制主要是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而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族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汉族文化,即农耕文明。

答案:D4.下列对忽必烈改制中的政体更新的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书省制的实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②行中书省制的实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③宣政院的设立加强了对西藏的有效管理④民族分治缓和了民族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民族分治激化了民族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故排除④。

答案:D5.今天的西藏和台湾在元朝时,分别由什么机构管辖( )①理藩院②宣政院③澎湖巡检司④台湾府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元朝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并首次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大大加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

答案:B6.右图为《元世祖出猎图》,在他统治时期,元朝政府能够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统治的主要原因是( )A.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B.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行政事务C.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D.建立行省制度,委派官吏进行管理解析: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管辖。

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学业达标测评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学业达标测评岳麓版选修1

第7课 忽必烈改制教材整理1 立志变通创新和“汉法”与“旧俗”之争1.立志变通创新(1)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即位诏》成为其立志变通创新的改革宣言。

(2)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

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表明了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推进改革的决心。

2.“汉法”与“旧俗”之争(1)旧俗表现:屠杀政策、世袭制、改耕为牧。

(2)结果:粉碎了顽固派的挑战,确立“国家当行汉法”的治国方略。

(3)试验:治理邢州收到显著成效。

“汉法”与“旧俗”之争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蒙古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是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斗争。

教材整理2政体更新 1.方案 体制的框架构建中原王朝按,”立政安民,设官分职,参辽金之遗制,援唐宋之故典“政权机构。

2.具体内容 (1)在中央 ①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

②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2)地方上①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央派出机构,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辖。

②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加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

③治理开发云南行省,加强了中原和西南民族的联系。

(3)实行兵民分治,“各有所司,互不统摄”,并废除世袭。

(4)其他:在全国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负责传递上下公文,提供来往使臣生活所需及交通工具。

3.影响通过制度更新,元政府有效遏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对忽必烈在政治方面的改革措施的认识忽必烈在推行汉法的同时,又保留大量蒙古的旧制,使统治集团与被统治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长期难以弥合,最终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使元朝走向衰落。

教材整理3转变立国之本1.向农耕经济转变忽必烈即位后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2.重农举措蒙古贵族颁发诏令:严禁(1)黄河南北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把,荒田分给蒙古军耕种组织军民在边疆地区屯田。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件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件岳麓版选修1

(2)“旧俗”:落后的奴隶主意识和游牧生产方式形成 的偏见,使蒙古社会保留了大量野蛮落后的习俗,即社会 管理方式实行军政合一,社会生活方式主要以游牧为主。
[探究问题] 材料一 (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 非有城郭之制……及取中原,太宗始立十路宣课司,选儒 臣用之……世祖即位,立朝仪,造城邑,酌古今之道,定 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权者曰枢密院,司 黜陟者曰御史台,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 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
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一项新举 措,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4.确立以农桑立国的方针,将汉族的生产方式作为 基本国策,大大加快了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各少数民 族的封建化进程。
5.将边疆各族和汉族相互迁徙,既开发了边疆,又 加强了民族融合,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探究问题] 材料一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 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 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3)“汉法”的采用使元朝的社会经济全面复苏,促 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促进民族交往和 中外交流等。
要点二 元世祖忽必烈的历史贡献
1.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
新实现了国家统一,是元、明、清统一局面的开创者。 2.在西藏设宣政院,在澎湖设巡检司等措施,使中
国发展成为幅员辽阔的国家。 3.首创行省制度,这是历史上从中央到地方行政管
——《元史》
思考: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元朝“遵用汉法”的概况。 (2)从元朝推行“汉法”的情况可得出“汉法”的含 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忽必烈采用汉法不顺利 的原因。 (3)元朝采用“汉法”有何影响? 提示:(1)主要是采用汉族的先进政治、经济制度、 文化等。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件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件岳麓版选修1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2)影响:通过制度更新,元政府有效遏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 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深度点拨民族分治政策的实质是民族等级划分下的阶级压迫。 其目的是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2.转变立国之本 (1)确立以农桑立国的方针,加快了从游牧经济向农耕文明转变的 步伐。 (2)颁发诏令:严禁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组织军民垦荒、屯 田,为保护、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 (3)建立农业机构:1260年指示各路安抚使选任劝农官,后来在中 央设大司农司,专掌全国农桑水利。 (4)完善农业法规:明确规定劝课农桑赏罚之法,把农桑兴废作为 察举赏罚地方官员的重要指标;颁布“农桑之制”,对农村种植经营方 面的大小事宜做了详尽的规定。 (5)重视推广先进技术:诏令大司农司参稽古今农书,编成 《农桑辑要》。 深度点拨忽必烈改制确立以农桑立国的方针,实质上反映了落后 的游牧文明最终被先进的农耕文明征服。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主要内容 1.政体更新 (1)措施: ①在中央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中书省为最 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下设六部。枢密院总领全国军事, 御史台负责纠察百官。此外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 区,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②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央派出机构,以加强中央对地方 的统辖。首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大大加强了 台湾和大陆的联系。治理开发云南行省,加强了中原和西南民族的 联系。 ③实行兵民分治,废除世袭。实行民族分治政策。 ④在全国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负责传递上下公文,提供来往 使臣生活所需及交通工具。
探究点一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时作业岳麓版选修1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时作业岳麓版选修1

第7课忽必烈改制一、选择题1.忽必烈诏命行中书省及各级官员“劝诱百姓,开垦田土,种植桑枣,不得擅兴不急之役,妨夺农时”。

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体现了元朝实行“以农桑立国”的方针B.重视农业生产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体现了对蒙古旧俗的尊重【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元朝忽必烈转变立国之本,废除游牧地区的旧俗,重视农业生产,加快了元朝由游牧经济向农耕文明转变的步伐,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2.“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 ) 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答案】A【解析】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由帝师兼领。

3.“诏以户口增、田野辟、词讼简、盗贼息、赋役均五事备者,为上选。

……三事有成者,为中选……五事俱不举者,黜降一等。

”材料反映了元代考察地方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有( )①农桑兴废②社会秩序稳定与否③财政收入的多少④战功的多少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政府考核官员政绩的标准是劝课农桑、增加人口、社会稳定、增加政府收入等;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A项。

4.忽必烈为了巩固统一、对地方进行有效控制所设立的地方机构有( )①设立中书省为最高权力机关②设立宣政院③在澎湖设巡检司③建立驿站制度A.①②③ B.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中书省、宣政院属于中央机构,故排除①②;在澎湖设巡检司以管辖澎湖和琉球,加强台湾和大陆的联系,驿站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传达上下公文,加强对地方的控制,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

5.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有效地管辖辽阔的疆域 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C.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省”奠定了后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答案】C【解析】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也有效地管辖辽阔的疆域,同时“省”奠定了后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所以A、 B、 D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但与题意要求不符,C项与行省制度的实行无关,故选C项。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件岳麓版选修1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件岳麓版选修1
第七课
忽必烈改制
课程标准
1.了解忽必烈改制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2.理解改制取得的效果及其原因。
内容解读
1.了解忽必烈改制的历史背景。 2.从政体更新以及转变立国之本方面归纳忽必烈改制 的主要内容。 3.结合内容分析忽必烈改制的作用。 4.从吸取先进文明和措施立足实际的角度总结忽必烈 改制成功的原因。
导言
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长期生活在蒙古高原。12世纪中期,蒙古 族杰出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然后 建立了蒙古汗国。蒙古汗国建立后对周围 地区进行长期的征伐战争,1271年,成吉 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
蒙古旧俗-----屠杀、游牧
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技
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五常,先哲格言熏陶德行” (忽必烈对太子老师的要求),“戒蒙古军不得以民田为
牧场”。
---
-----《元史》
一、忽必烈 改制的原因
1、蒙古国疆域辽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 南越海表”),但统治机构落后,行政效率低下,须 建立完善的国家机构加强统治。
2、蒙古旧俗阻碍农耕经济发展,阶级矛盾和民族矛 盾不断激化。(屠杀、游牧)
——《蒙古秘史》
蒙古对外战争
大蒙古国在向南扩张的同时,还对中亚、西亚和东欧地区发动了三次西征,极大地 改变了欧亚内陆的政治格局,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蒙古帝国屠杀、灭族记录
估计中国直接死于屠杀的有6700万。连同中亚西亚和东欧共死亡约2亿人。 蒙古人灭花剌子模,屠寻思干(撒马尔罕)城约百万人口;灭西夏,屠银川八十 余万。 蒙古人数次西征,凡有抵抗即屠城,共屠数百城,包括屠杀了巴格达的数十万人 口,整个中亚一片废墟。 1122年全国人口9347万,到元初1274年,人口887万。损失率高达91%。 公元1215年,铁木真攻陷金国都城中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对城中居民进行了 长达一个月之久的大屠杀,超过100万人为此殒命。 1231年,拖雷引兵攻掠四川,大肆屠杀成都居民。千年古城只落得民无谯类,

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7课 忽必烈改制随堂练习 岳麓版选修1

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7课 忽必烈改制随堂练习 岳麓版选修1

第7课忽必烈改制1.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之后,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说明他要( ) A.立志变通蒙古军事上的扩张B.以中原文明为基础进行改革C.实行南北汉蒙分治D.抛弃游牧生产方式,推行农耕【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分析材料信息。

“山以南”即指中原地区,所以可得出“以中原文明为基础”的结论,故选B项。

2.(2017·广东惠州期末)下列关于元朝机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B.枢密院负责纠察百官C.御史台纵领全国军事D.宣政院政院管理台湾和西藏事务【答案】A【解析】枢密院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台负责纠察百官,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故B、C、D三项错误,选A项。

3.忽必烈重视农业,建立指导农业生产的行政机构,制定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主要表现有( )①地方设劝农官②中央设大司农司,专掌全国农桑水利③明确规定劝课农桑赏罚之法④颁布“农桑之制”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①②③④均为忽必烈以农桑立国的国策的基本内容,故选C项。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纪世大典叙录·官制》材料二世祖即位之初……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

……中统元年(1260年)命各路宣抚司择通晓农事者,充随处劝农官……巡行郡邑,察举勤惰。

——《元史·食货志》(1)材料一中“中书省”“行中书省”是什么机构?元朝建立这种制度的依据是什么?请引用材料中的话予以说明。

(2)材料二中世祖“俾民崇本抑末”,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1)元朝“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行中书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引用:“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

(2)元世祖让有关部门搜集古今农书,采集民间的实践经验编成《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派劝农官到各地检查,把农业生产好坏作为评定地方官政绩优劣的一个依据。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件岳麓版选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件岳麓版选修1

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 表明元世祖在政治
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 制度方面采用“汉
——《元史》 法”。
史料二 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 史料表明元世祖在
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颁《农桑辑要》 农业方面采取“汉
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 法”。
【提示】 ①严禁蒙古贵族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恢复、保护农 业生产。②忽必烈转变了立国方针。
(2)阅读教材 P46 小字部分第 2 自然段,分析一下,导致这一数字变化 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忽必烈吸收“汉法”,认识到农耕经济的重要性,切实推 行了一系列重视和保护农桑的措施,使被战火破坏的农耕经济得到了恢复 和发展。
【史料应用】 (1)根据上述史料,指出元朝“遵用汉法”的概况。 【提示】 主要是采用汉族的先进政治、经济制度。“汉法”主要指 汉族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 (2)从元朝推行“汉法”的情况可得出“汉法”的含义是什么?结合 所学知识,指出忽必烈采用汉法不顺利的原因。 【提示】 “汉法”是指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和与之相 适应的上层建筑。“汉法”的采用损害了一部分蒙古贵族的利益,必然引 起他们的反对。
——《元史》
史料三 (耶律)楚材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
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命收太 史料说明蒙古统治
常礼乐生,及召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使直释 者尊崇儒学,利用
九经,进讲东宫。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讲义,俾知圣 “汉法”维护统
人之道。置编修所于平阳,由是文治兴焉。
治。
——《元史》
合作探究 攻重难
探究点一 忽必烈改制的背景及Fra bibliotek汉法”与“旧俗”之争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 忽必烈改制学业达标测评 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 忽必烈改制学业达标测评 岳麓版选修1

第7课 忽必烈改制教材整理1 立志变通创新和“汉法”与“旧俗”之争1.立志变通创新(1)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即位诏》成为其立志变通创新的改革宣言。

(2)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

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表明了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推进改革的决心。

2.“汉法”与“旧俗”之争(1)旧俗表现:屠杀政策、世袭制、改耕为牧。

(2)结果:粉碎了顽固派的挑战,确立“国家当行汉法”的治国方略。

(3)试验:治理邢州收到显著成效。

“汉法”与“旧俗”之争的实质是什么?【提示】 蒙古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是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斗争。

教材整理2 政体更新1.方案“援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设官分职,立政安民”,按中原王朝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

2.具体内容(1)在中央①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

②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2)地方上①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央派出机构,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辖。

②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加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

③治理开发云南行省,加强了中原和西南民族的联系。

(3)实行兵民分治,“各有所司,互不统摄”,并废除世袭。

(4)其他:在全国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负责传递上下公文,提供来往使臣生活所需及交通工具。

3.影响通过制度更新,元政府有效遏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对忽必烈在政治方面的改革措施的认识忽必烈在推行汉法的同时,又保留大量蒙古的旧制,使统治集团与被统治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长期难以弥合,最终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使元朝走向衰落。

教材整理3转变立国之本1.向农耕经济转变忽必烈即位后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2.重农举措(1)颁发诏令:严禁蒙古贵族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把黄河南北荒田分给蒙古军耕种,组织军民在边疆地区屯田。

(2)建立农业机构:在中央设大司农司,专掌全国农桑水利。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 忽必烈改制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岳麓版高二选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 忽必烈改制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岳麓版高二选

第7课忽必烈改制1.元世祖忽必烈1260年即汗位,建年号“中统”。

这一年号体现着忽必烈( ) A.称雄四方的野心B.问鼎中原的决心C.对汉文化的仰慕D.游牧民族的胸怀解析:“中统”意在强调新政权位居中朝正统、“天下一家”的地位,也表明他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革的决心。

答案:C2.下列对元朝“汉法”与“旧俗”斗争结果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先进文化必将战胜落后的文化B.社会进步是在不断斗争中前进的C.“汉法”与“旧俗”的性质相同D.落后的民族必将被先进的民族所同化解析:“汉法”代表中原先进文化,“旧俗”代表蒙古社会落后的习俗文化,前者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后者是建立在奴隶社会和游牧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两者性质不同,故选C。

A、B、D说法均正确。

答案:C3.忽必烈改制的实质是封建化、汉化,在其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任用汉人B.设立中书省C.农桑立国D.设行省加强中央集权解析:“汉化”“封建化”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多个方面,但主要体现在经济形态上。

答案:C4.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有效地管辖了辽阔的疆域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省”奠定了后世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解析:元朝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特别是行省制;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管理,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行使宰相之权,相权加强,故C项错误。

答案:C5.忽必烈说:“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这一诏令的重要意义在于( )A.确立了农桑立国的方针B.实现了由游牧经济向农耕文明的转变C.促进了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D.加快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解析:本题B项错在“实现”一词,应为“加快”,C项不是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是农业经济的发展,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设置“斡脱总管府”,向斡脱提供低息贷款。

高中历史第7课《忽必烈改制》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7课《忽必烈改制》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

( 时间: 25 分钟满分: 50 分)基础达标36分1.忽必烈重视“汉法”,主要由于他() 。

①对中原来进文化的认可②认识到“帝中国当行中国事”③熟知中原文明④发奋变通创新A.①②④ B .①③④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答案 D2.忽必烈改制后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是() 。

A.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B.中书省—行中书省C.中书省—宣政院D.宣政院—通政院分析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通政院都是中央机构,行中书省是地方最高权利机构。

答案 B3.今日的西藏和台湾在元代时,分别由什么机构管辖() 。

①理藩院②宣政院③澎湖巡检司④台湾府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分析此题观察学生对史实的识记能力。

元代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域;并初次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大大增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

答案 B4.元代时“西域之士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律。

”上述历史现象揭露了元代() 。

①领土辽阔②中原文化向边境地域扩展③各民族交往亲密④新的民族出现A.①② B .②③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分析依照资料可知,资料揭露了元代领土辽阔,各民族交往亲密,中原文化向边境地区扩展,但并未表示这时出现了新的民族。

答案 C5.元代转变立国之本,重视农业发展,此中为此拟订的观察地方官吏的主要标准是()。

A.屯田多少 B .编写农书C.推行先进的科技 D .农桑兴废分析忽必烈重视农业发展,在中央建立大司农,专掌全国农桑水利,而且拟订完美有关法例制度,把农桑兴废作为察举奖惩地方官员的重要指标。

答案 D6.元初统治者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令空其人认为牧地。

”但以后又不得不采纳“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反应的本责问题是() 。

A.统治者重视和缓阶级矛盾B.统治者重视和缓民族矛盾C.统治者重视调整政策、发展经济D.落伍民族最后被较高文明的中原地域所征服分析题目反应了元代统治政策的变化。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 忽必烈改制课件 岳麓版选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 忽必烈改制课件 岳麓版选修1

[名师点拨] “汉法”与“旧俗”之争的实质是蒙 古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是游牧文明与农耕 文明的斗争,是落后的蒙古旧俗与较为先进的中原政治经 济文化的较量。
二、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政体更新 (1)基本方案:按中原王朝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 (2)主要制度: ①中央机构:中书省行使宰相职权,是最高行政机 关;枢密院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台负责纠察百官;宣政 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讲义,俾知圣人之道……由是文 治兴焉。”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 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 故何如?”
——《元史》
材料二 世祖即位之初……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 俾民崇本抑末……中统元年(1260 年)命各路宣抚司择通 晓农事者,充随处劝农官……巡行郡邑,察举勤惰。
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一项新举 措,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4.确立以农桑立国的方针,将汉族的生产方式作为 基本国策,大大加快了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各少数民 族的封建化进程。
5.将边疆各族和汉族相互迁徙,既开发了边疆,又 加强了民族融合,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探究问题] 材料一 “……及取中原,太宗始立十路宣课司,选 儒臣用之……世祖即位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 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 民崇本抑末。(耶律)楚材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 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
思考: 该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忽必烈竭力维护蒙古贵族的利益,忽必烈在推 行汉法的同时不忘蒙古渊源。
要点二 元世祖忽必烈的历史贡献
1.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

高中历史第2单元第7课忽必烈改制学业达标测评岳麓版选修.doc

高中历史第2单元第7课忽必烈改制学业达标测评岳麓版选修.doc

第7课 忽必烈改制教材整理1立志变通创新和“汉法”与“旧俗”之争1.立志变通创新(1)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即位诏》成为其立志变通创新的改革宣言。

(2)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

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表明了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推进改革的决心。

2.“汉法”与“旧俗”之争(1)旧俗表现:屠杀政策、世袭制、改耕为牧。

(2)结果:粉碎了顽固派的挑战,确立“国家当行汉法”的治国方略。

(3)试验:治理邢州收到显著成效。

“汉法”与“旧俗”之争的实质是什么?【提示】 蒙古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是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斗争。

教材整理2 政体更新1.方案“援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设官分职,立政安民”,按中原王朝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

2.具体内容(1)在中央①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

②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2)地方上①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央派出机构,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辖。

②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加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

③治理开发云南行省,加强了中原和西南民族的联系。

(3)实行兵民分治,“各有所司,互不统摄”,并废除世袭。

(4)其他:在全国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负责传递上下公文,提供来往使臣生活所需及交通工具。

3.影响通过制度更新,元政府有效遏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对忽必烈在政治方面的改革措施的认识忽必烈在推行汉法的同时,又保留大量蒙古的旧制,使统治集团与被统治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长期难以弥合,最终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使元朝走向衰落。

教材整理3转变立国之本1.向农耕经济转变忽必烈即位后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2.重农举措(1)颁发诏令:严禁蒙古贵族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把黄河南北荒田分给蒙古军耕种,组织军民在边疆地区屯田。

(2)建立农业机构:在中央设大司农司,专掌全国农桑水利。

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件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件岳麓版选修1
1.立志变通创新 (1)1260 年,忽必烈即汗位,《 即位诏 》成为其立志变通创新的改革宣言。 (2)1271 年,改国号为“ 大元 ”。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表明了 以 中原文明 为基础,在全国范围推进改革的决心。
2.“汉法”与“旧俗”之争 (1)旧俗表现: 屠杀政策 、世袭制、改耕为牧。 (2)结果:粉碎了顽固派的挑战,确立“ 国家当行汉法 (3)试验:治理 邢州 收到显著成效。
【史料应用】 (1)根据上述史料,指出元朝“遵用汉法”的概况。 【提示】 主要是采用汉族的先进政治、经济制度。“汉法”主要指汉族 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 (2)从元朝推行“汉法”的情况可得出“汉法”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 识,指出忽必烈采用汉法不顺利的原因。 【提示】 “汉法”是指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 的上层建筑。“汉法”的采用损害了一部分蒙古贵族的利益,必然引起他们的 反对。
(4)确立以农桑立国的方针,将汉族的生产方式作为基本国策,大大加快了 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5)将边疆各族和汉族相互迁徙,既开发了边疆,又加强了民族融合,使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太祖征西域,仓库无斗粟尺帛之储,于是群臣咸言:“虽得 汉人,亦无所用,不若尽杀之,使草木畅茂,以为牧地。”耶律楚材曰: “……但弗为耳。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酒醋盐铁,山泽之利,周岁可 得银五十万两,丝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何为无用哉!”
【提示】 ①严禁蒙古贵族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恢复、保护农业生 产。②忽必烈转变了立国方针。
(2)阅读教材 P46 小字部分第 2 自然段,分析一下,导致这一数字变化的原因 有哪些?
【提示】 忽必烈吸收“汉法”,认识到农耕经济的重要性,切实推行了 一系列重视和保护农桑的措施,使被战火破坏的农耕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忽必烈改制
课后强化演练
一、选择题
1.忽必烈具有大中国的观念,立志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改革。

下列不符合这一观念的是( )
A.“天下一家”
B.“视居庸(关)以北为内地”
C.“山以南,国之根本也”
D.“期与物以更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忽必烈的思想。

A、C、D三项符合其认识;B项“视居庸以北为内地”是元太祖的观念。

答案:B
2.“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 )
A.宣政院B.中书省
C.理藩院D.枢密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政体更新。

从材料中的“释教”“西域”“土番”等可知这里的“官”应隶属于管理全国宗教事物和西藏地区的宣政院。

答案:A
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谈道:“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被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先进文明所征服。

”下列史实能为之提供证据的是( )
①日本大化改新②北魏孝文帝改革③北宋王安石变法④元朝忽必烈改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题干中“民族征服”的含义。

日本的大化改新和北宋王安石变法都不适合“民族征服”的说法,排除①③,D项正确。

答案:D
4.元初统治者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

”但后来又不得不采用“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统治者重视缓和阶级矛盾
B.统治者重视缓和民族矛盾
C.统治者重视调整政策、发展经济
D.落后民族最终被中原地区的较高文明征服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政策内容的变化,明确这一政策的变化是放弃游牧民族传统的政策,学习借鉴中原封建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

答案:D
5.“户口增,田野辟,词讼简,盗贼息,赋役平。

五事奋者为上选,内三事成者为中选,五事俱不举者黜。

”材料反映了元代考查地方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有( )
①农桑兴废②社会秩序稳定与否③财政收入的多少④战功的多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材料反映了政府考核官员政绩的标准是劝课农桑、增加人口、社会稳定、增加政府收入等,A项正确;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A
6.元朝能够统一中国并统治中国近百年,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C.重用汉人、汉法,接受先进文化
D.忽必烈善于谋略,政治经验丰富
解析:A项是元朝统一全国的原因,并不是其长期统治的原因;B项激化了民族矛盾,不利于统治的稳定;D项只是某一时期的原因,不可能贯穿元朝始终;C项接受先进文化,顺应历史潮流,有利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答案:C
7.忽必烈改制实质是汉化、封建化,在其改制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任用汉人
B.设立中书省
C.农桑立国
D.设行省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明确改制前的社会生产方式及汉化、封建化的根本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封建化,C项正确。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九年(1272年)命劝农官举勤惰。

于是高唐州官以勤升秩,河南陕县尹王仔以惰降职。

自是每岁申明其制。

十年(1273年)令探马赤随处入社,与编民等。

二十五年(1288年),立行大司农司及营田司于江南。

二十八年(1291年),颁农桑杂令。

是年又以江南长吏劝课扰民,罢其亲行之制,命止移文谕之。

二十九年(1292年),以劝农司并入各道肃政廉访司,增佥事二员,兼察农事。

是年八月,又命提调农桑官账册有差者,验数罚俸。

故终世祖之世,家给人足,天下为农户凡一千七百六十三万三千二百八十一,为口凡五千三百六十五万四千三百三十七,此其敦本之明效可睹也已。

——《元史》卷93《食货志》1《农桑》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忽必烈把地方官的考核升迁与劝课农业生产情况联系在一起,又设置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员,颁
布农业生产的法令,使农户的数量有了很大增长,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忽必烈以农桑立国的方针,加快了从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图片和所学知识,为巩固统一,忽必烈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忽必烈竭力维护蒙古贵族利益,实行民族分治,将元朝分为蒙古人、色目人(除蒙古族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汉人(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族和契丹族、女真等族以及较早被蒙古征服的云南、四川人等)、南人(元朝最后征服的原南宋境内的汉族和其他民族)。

他在元大都皇宫内引种漠北“誓俭草”,以“示子孙无忘草地”。

(2)探究思考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你怎样评价元世祖忽必烈?
答案:(1)在中央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辖;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选派官员治理开发云南省,加强了中原和西南民族的联系;在全国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

(2)忽必烈竭力维护蒙古贵族的利益;在推行汉法的同时不忘蒙古渊源。

(3)元世祖在统一过程中,到处征战,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他实行行省制度,促使国家统一,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融合。

元世祖实行的民族分化政策,加剧了民族矛盾,导致人民反抗。

元世祖功大于过,是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军事家。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五胡乱华是一个贬义词,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

北方民族活动地区出土了大量反映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结合的、辉煌的北朝文化遗址遗物。

从东汉末年的和林格尔壁画墓,到云冈石窟、司马金龙墓,北齐娄睿墓等乃至“平城”等北朝的都城建筑,以及在瓷业、农业、科技方面都是北朝留下的,堪称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

北方草原民族文化是极富生气和极其活跃的。

它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它还带来欧亚大陆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的各种信息,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

大唐盛世的诸多业绩都源于北朝。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材料二:文炳稽首曰:“今南方已平,臣无所效力,请事北边。

”帝曰:“朕召卿,意不在是也。

竖子盗兵,朕自抚定。

山以南,国之根本也,尽以托卿。

卒有不虞,便宜处置以闻。

中书省、枢密院事无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