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体会点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点滴体会
试马镇初级中学董寒冰
在多媒体教学日益成熟与网络教学逐渐被重视和探索的今天,如何有机地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课题。

我们知道,无论多媒体还是网络,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促进学习方式与教育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创造新的空间与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这里我就语文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语文教学
1、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应该说是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与建构,有利于知识的存储。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

在美好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品位语言文字,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如《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描写的宫殿圆明园,而这座宫殿早被火烧毁,其宏大的规模,奢华的装饰今人很难想象,我就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角度向学生展示宫殿的建筑群,让学生到圆明园欣赏雄伟、壮观的景象,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乐朗诵,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

他们被圆明园那美景所陶醉。

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遥远壮观的景物之中,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过的景色,他们怎能不乐于去学习呢。

2、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
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以赏析《荷塘月色》为例,开头设计的是动化的图片,目的是把学生导入荷塘月色的意境。

《荷塘月色》课件一开头,随着《春江花月夜》柔和的乐韵,荷叶荷花渐渐变暗。

天黑了,一轮圆月冉冉升起。

看着荷塘上如水的月光,仿佛思绪已在荷塘月色中漫步……学生进入了意境,接着介绍作者在那腥风血雨中的内心感受,把学生的心由舒缓而引向紧张。

重点分析时,再次进入作品那“月下荷塘”“塘上月色”的优美意境,听着播音员那抑扬顿挫的朗诵,感受着那大自然的恬静和幽雅,更感受到朱自清那想逃避现实而最终无法逃避的无奈。

情感上的或喜或悲,心理上的或舒缓或紧张,形成了课堂情绪的起伏,最后用与开头相呼应的意境幻灯图结尾,节奏美自然显现。

3、增加了课堂学习的信息量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的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

师生双方利用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交流、讨论、启发等实现资源的共享。

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

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4、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

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

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

二、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培养提高了学生信息技术操作
能力
一是让学生凭借网络,或采集资源,或进行预习,或质疑讨论,或完成作业;二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课件”。

这两方面的实验都很有价值,二者必须紧密结合起来。

如果结合得好,语文教学的整合就展开了有力的双翼。

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查阅、搜集、整理、保存图片、动画、声像、文字材料等相关资料,在此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例如我在讲语文综合实践课《戏曲大舞台》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时动手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一部分学生搜集有关戏曲的视频资料、一部分学生搜集有关戏曲的文字材料。

这样既培养提高了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又有利于我的语文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使课堂变的更加丰富多彩,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激活了学生渴求掌握信息技术的内动力。

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和变化性,因而它能极大限度地营造教学情境、激活课堂气氛。

教师制作课件上课,在应用、示范、指导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了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例如上《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说屏》等写景抒情或介绍景物的课文,文中所描绘或介绍的地方是我们农村大多数孩子未曾见识过的,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在互联网上搜集这些地方的相关图片,并把它们制成CAI 视听课件;同样对于《皇帝的新装》这样的童话,我们还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制作动画课件,上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出来。

这些优美诗意的画境、趣味盎然的情境带给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享受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学生可谓百看不厌,百听不倦。

欣赏的同时,老师应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文章语言的精妙。

他们的朗读能力、欣赏能力就会在这边听边看边读的多媒体教学课堂中不断提高。

教学中,有效的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了条件和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