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企业国际化与集团化发展思考
旅游业管理制度的国际化与品质提升
旅游业管理制度的国际化与品质提升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旅游业的国际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并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各国纷纷进行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本文将探讨旅游业管理制度的国际化趋势,并着重讨论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品质提升。
一、旅游业管理制度的国际化趋势旅游业作为一个全球性的产业,其管理制度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需要进行国际化的管理制度改革。
这种趋势的背后有以下几个原因:1. 全球旅游市场的融合:随着通讯和交通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的边界逐渐模糊,各国之间的旅游流动更加频繁。
为了更好地与国际市场对接,各国需要制定一致的管理制度。
2. 旅游业竞争的加剧:旅游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各国都希望通过提供更好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而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提升旅游产品品质的重要手段。
3.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管理制度的国际化是基本要求之一。
只有各国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管理制度创新与品质提升为了提高旅游产品的品质,各国在管理制度创新方面做出了探索与尝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理制度创新方法:1. 建立旅游业标准与认证机构:各国建立了旅游业标准与认证机构,通过制定一致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水平。
2. 加强行业监管:各国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旅游从业人员遵守规范,提供优质的服务。
3. 推行旅游业质量认证制度:各国推行旅游业质量认证制度,通过对旅游企业进行评估和认证,促使其提升服务品质。
4. 发展信息化技术应用:各国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升旅游产品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例如,建立旅游信息系统,提供便捷的预订和导航服务。
通过以上管理制度创新方法的实施,旅游业的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
游客们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旅游体验,同时也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
国际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国际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旅游消费需求的提高,国际旅游行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性的具有广泛和深刻影响的行业之一。
本文将从国际旅游行业的现状及趋势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国际旅游行业现状1.旅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旅游市场的需求不断提高,城市化和交通运输的进步都为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全球旅游市场总体发展状况良好,预计未来几年旅游市场规模依然将保持增长态势。
2.旅游方式不断更新当前,旅游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由行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自驾游、骑行游、夜游等多种新兴旅游方式,也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和喜爱。
3.旅游目的地更加多元化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元化。
此外,旅游目的地的组合、活动和体验等都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得到游客的青睐。
二、国际旅游行业趋势1.增长速度在放缓虽然全球旅游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其增长速度正在逐渐放缓。
未来几年,全球旅游市场的增长将呈现出缓慢的趋势,并且难以维持高速增长。
2.消费人群年轻化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旅游消费人群已经向年轻化方向发展。
年轻人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分享旅游信息、体验不同的文化和享受自由行的乐趣,这一趋势将会不断加强。
3.旅游体验更加突出未来,由于消费人群更加个性化和追求独特体验的需求,旅游主题或细分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突出。
未来旅游行业发展的方向,将更加注重细分市场发展,如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等,以满足游客更加多样化的需求。
4.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凸显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和逐渐深入人心,在旅游行业中可持续性和环保理念将越来越重要。
各国相关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都在努力向可持续方向发展,通过提高旅游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益,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说,国际旅游行业是一个充满潜力和机会的行业。
旅游业管理制度的国际化经验分享
旅游业管理制度的国际化经验分享近年来,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各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各国纷纷加强旅游业管理制度的国际化经验分享。
本文将从政府引导、产业标准、技术创新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探讨旅游业管理制度的国际化经验。
一、政府引导旅游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引导,各国政府在管理制度方面进行国际化经验分享,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旅游产业发展的框架和规范;另一方面,政府积极引导并支持旅游企业向国际化发展。
例如,中国政府推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鼓励中国旅游企业对外投资合作,促进旅游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产业标准旅游业是一项服务性行业,而服务质量的提升需要一系列标准的支撑。
国际化的管理制度经验分享,推动了旅游业产业标准的提升。
各国旅游管理机构通过国际标准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共同制定和推广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服务水平和吸引力。
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系统标准ISO 9001,为旅游企业提供了国际化的管理参考。
三、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在旅游业管理制度国际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国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旅游业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例如,移动支付、智能导航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使得旅游目的地能够提供更便捷的交易方式、更精准的导航服务和更个性化的旅游推荐。
技术创新的国际化经验分享,促使各国旅游业管理制度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迈进。
四、人员培训培训是提高旅游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国际化的管理制度经验分享,推动了旅游业人员培训的国际化。
各国旅游管理机构加强与国际培训机构的合作,组织举办国际培训班和交流活动,让旅游从业人员学习和分享国际最佳实践经验。
人员培训的国际化经验分享,提高了旅游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推动了旅游业的现代化管理。
培育和发展旅游企业集团问题的思考
费用的递减问题 ,这种新 的制度安排就是旅 游集 团。 ( 二)旅游企业集 团重组能有效提升旅 游企 业的竞争力
竞争力是企业维 系 长期竞 争优 势 的重要 因素。在企业 竞 争 中,建立 和维系进 入障 碍是行 业 内现有 企业 获得竞争 优势 的重要手段 。构成进入 障碍 的主要 因 素有 规模 经济 、产品差 别化 、资金需 求 、转换 成本 、销售 渠道 、技术 优 势 、政府 政 策等 。然而 ,旅游业本身及 其产 品 特性使 得 他们 难 以形成 足 够进入 障碍 。由于旅 游产 品生命 周期 越来 越 短 ,游 客需求 的 多样化 ,旅 游企业仅 靠 自身 的力量在 国际竞争 中越来 越处 于 劣势 ,必须 整和 企业 资源 ,形成 企业 间合 力 ,以此提 升旅 游 也整体 竞争力。 旅游集 团重组 主要从 以下 方 面发挥作 用 ,提 升成员 企业 竞争力 。 第一 ,降低经 营风 险。通 过旅 游集 团 内旅游 企业成 员 间
市场交易过程 中 ,双方 为获得 更多 优势 ,彼此 需付 出大 量搜
寻信息 费用 、谈判 费用 与执行 契约 费用 、监督 费用 与违 约 费
( )国有 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滞后 ,资本 市场、产权 交易 一
市 场 不 健 全 ,旅 游 集 团重 组 的 市场 体 系 未形 成
用等市场交 易 费用—— 交易成 本。现代 企业 一般遵 循规 模 经
业内的分工程度受到旅 游市 场范 围 的限 制 ,同时 ,大众旅 游 的兴起 ,也极大地扩展 了旅游 业 的市场 范 围 ,从 而对旅 游产
的相互协调 ,将潜在 的竞 争 对手 转变 为现 实 的合作 伙伴 ,减
少无谓 竞争 ,降低成 员 间的竞 争程 度。同时 ,由于集 团统 一 品牌 营销 ,可以发挥 集体优 势 和集群 效应 ,增加 旅游 者价 值 认知 ,从而降低经营 的市场风 险。 第二 ,有利于市 场开 拓 。旅 游集 团通过 统 一 制 订 战 略 , 实行集 中营销 ,能够解决 竞争 不足 与竞 争过 度 的矛盾 ,有效 开拓新 的细分市场 ,有利 于成员 企业 的竞争 力提升 二、旅 游企业集团重组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升旅游业国际化水平策略方案
提升旅游业国际化水平策略方案一、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1.支持旅游景点的升级改造,引进国际顶级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提高旅游景点的国际化水平。
2.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推动跨地区的旅游互联互通。
建立旅游景点之间的合作机制,推出多地联合旅游产品,提升整体旅游体验。
3.加强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供更优质的旅游服务。
包括提升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方面的设施,满足国际游客的需求。
二、拓宽旅游市场渠道1.加强对外旅游市场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游客的需求和消费习惯,制定相应的旅游包装和宣传策略。
2.打开国际旅游市场,积极参与国际旅游展会和交流活动,向国内外游客推广国内旅游资源。
3.加强与国际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成立国际旅游推广联盟,共同推广各自的旅游产品。
三、提高旅游服务质量1.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
制定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提供普及型、中级和高级的培训课程,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
2.建立旅游服务监督机制,加强对旅游服务质量的监控和评估。
对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对达到标准的进行奖励,对不达标的进行惩罚。
3.加强对外游客的安全保障工作。
设立国际旅游警察部门,加强与国外警察机构的协作,建立国际旅游安全警示系统,为国际游客提供安全的旅游环境。
四、改善旅游营商环境1.减少旅游企业的行政审批环节,推行“一站式”服务,提高旅游企业的办事效率。
2.加大对旅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贷款和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3.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研发,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五、建立旅游业国际合作机制1.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旅游会议和论坛,争取获得更多的国际旅游资源和信息。
2.推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建立旅游产业链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3.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市场合作,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开展旅游推广活动,扩大旅游市场规模。
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
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旅游是一项跨越国界的活动,其行业的本质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的巨大的影响力和潜力。
随着全球化的潮流,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这不仅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战略。
如何推动旅游业的国际化,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命题。
一、旅游业国际化为何成为趋势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多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在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业面临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共享、文化融合等新的形势,旅游业的国际化已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战略。
首先,全球化趋势下,旅游市场已成为全球化市场,需要多方精诚合作来打造供给链、销售链、信息链等各方面的协同。
其次,旅游业作为消费者与供应商之间的中介,国际化不仅能促进旅游产品的交流与创新,也能够推动从机票、酒店、旅游线路到餐厅观光的全程服务质量的提升。
同时,全球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不仅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为旅游业国际化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最后,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不仅增强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成为了各国之间促进经济、政治和文化合作的重要途径。
二、旅游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挑战旅游业国际化发展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在面临疫情和外交政策的多重冲击下,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再度受到了压制。
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业应该如何从中走出来,寻找更好的发展模式,成为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如何应对地缘政治和外交政策的影响。
虽然旅游业本身与政治有关系,但是作为经济活动,旅游业应该在各自国家的外交政策框架下寻求更广泛的经济外交政策,拓宽旅游市场的贸易和投资渠道。
其次,如何提升在全球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建立对外合作关系。
旅游业是全球化的产业,但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市场和管理模式等差异,还需加强国际旅游服务质量、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推动旅游产业从小制度向大制度转型、协同、共享。
三、未来旅游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未来旅游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将是旅游产品的消费体验升级、创新突破和文化交流。
湖北省旅行社企业集团化经营的思考
湖北省旅行社企业集团化经营的思考摘要:目前国内旅行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位列全国百强社的湖北省旅行社企业集团数量凤毛麟角。
这与湖北省倡导的中部崛起战略和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中重点发展旅游服务业的部署不相称,实行集团化经营是湖北旅行社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
旅行社企业集团化可以形成规模综合及组合效益,整合资源配置,提高融资能力,吸引和留住优秀旅游人才,从而提高湖北省旅行社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本文就湖北省旅行社企业集团化经营必要性、集团化经营模式进行理论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湖北省旅行社集团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的品质,因此,旅游业应运而生,而且发展越来越迅猛。
在选择旅游休闲的时候一般近处的地方人们可能选择自己出行,但是对于相对较远的地方,为了省心方便,很多人都会选择旅行社方式出行。
近几年以来,旅游行业经常出现“骗客”、“欺客”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我国旅行行业的相关制度不完善造成的。
要想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须规范行业规范,促进其健康文明的发展。
企业的集团化经营是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运用有效的经营战略以及有效的手段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的一种经营行为。
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就是拥有多少大型的集团企业,大型集团企业的发展能够有效的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在我国有很多致命的大型集团公司,如中石化、海尔、科龙电器等,不仅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大幅度提升。
因此,如果我国能够建立一些大型的旅游集团,不仅提高了我国经济旅游的收入以及服务品质,更能提高我国旅游行业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实力和地位。
1 湖北省旅行社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1.1 旅行社集团化符合湖北省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的政策要求如果将中国比作一个大棋盘,那么,近年来,中央在湖北这个中心区域密集布子,形成了由点到面的国家战略框架。
点,即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线,即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开发;边,即由武陵山和秦巴山组成的西部地区纳入国家连片开发战略;角,即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将成为国家战略;面,则是整个中部地区板块效应显现,开始步入崛起轨道。
旅游与全球化综述及对旅游发展的建议
旅游与全球化综述及对旅游发展的建议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旅游业成为全球经济活动中快速发展的行业之一。
旅游业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旅游业与全球化的关系进行综述,并提出对旅游发展的建议。
旅游业与全球化的关系全球化提供了旅游业发展的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旅游需求不断增长。
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经济和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和互动,旅游业已经成为各国间交流和了解彼此文化的重要方式。
同时,旅游业也是全球化的产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旅游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旅游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旅游市场呈现出愈加竞争的态势。
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也越来越显著。
旅游业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旅游业直接或间接地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了税收收入。
旅游业也为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建议:1. 加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繁荣发展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推行环保旅游、文化旅游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模式。
2. 发挥旅游业在促进文化交流和互动方面的作用。
各国应充分利用旅游业这一平台,加强文化、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
3. 推动旅游业的智能化升级。
新一代信息技术日益普及与快速发展,应更好地利用电子商务、移动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更加安全、便捷、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4. 加大旅游业的市场营销力度。
以创新、个性化产品为先导,加大对旅游目的地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虽然旅游业与全球化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密,但旅游业在未来的发展仍有许多挑战。
只有不断借鉴国际经验,加强政策调节,深化产业协作,才能更好地推进旅游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中国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模式
中国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模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旅行社的数量增加,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开始采取集团化发展模式。
集团化是企业实现有机整合、规模扩大、效益提高的重要方式,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步走上了集团化路线。
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模式指的是通过多种方式,包括合并、收购、联营等,将不同的旅行社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大型的集团公司,实现规模化经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1.实现资源整合:旅行社集团化发展后,可以实现各个旅行社之间的资源整合,共享各自的优势资源,形成集体优势,提升整体效益。
2.提高经济效益:旅行社在集团化发展后,可以实现经济规模效益,包括物流、采购、人力等各个方面的成本控制,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3.提升品牌效应:通过旅行社集团化发展,可以整合不同旅行社之间的品牌优势,形成集团品牌效应,提升品牌价值和品牌形象。
4.提高服务质量:旅行社集团化发展后,可利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5.拓展市场空间:集团化发展后,旅行社的市场空间得到明显拓展,可以更广泛地开展业务,提升市场占有率。
1.纵向整合模式:旅行社可以收购或合并同业行业中下游企业,实现产业链整合,提升业务覆盖面和品牌影响力。
3.跨行业整合模式:旅行社可以跨足其他行业领域,如酒店、交通和文化创意等行业,实现跨业务整合和全面市场渗透。
4.联盟合作模式:旅行社可以通过联盟等方式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增强集体优势。
1.中国国旅:中国国旅是中国最大的旅行社集团公司,旗下拥有酒店、旅游地产、航空、保险等多个子公司,形成了以旅游业为核心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3.中国民航旅游:中国民航旅游是中国民航局下属的专业旅行社,通过整合民航资源以及旅游资源,形成了交通旅游融合的发展模式。
4.春秋旅游:春秋旅游是一家以自由行业务、线路游业务为主导的新型旅游集团,还涉及多个领域,如文化创意、物流等。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打造国际化的旅游行业品牌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打造国际化的旅游行业品牌引言旅游行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的机会,也承担着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文化交流的重任。
然而,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竞争的加剧,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并打造国际化的旅游行业品牌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打造国际化的旅游行业品牌,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性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对于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优质的旅游服务可以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促进口碑传播,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从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另外,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也是促进目的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方法为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从业人员和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培训和教育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教育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基础。
旅游从业人员应接受相关的职业培训,从而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客户服务技巧、文化意识、沟通技巧等。
同时,旅游企业也应该建立持续的培训机制,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
2. 强调客户体验客户体验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核心。
旅游从业人员和企业应该注重细节,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设计并提供优质的服务。
这包括提供热情周到的问候、个性化的服务、清晰的信息传达等。
通过不断改进服务,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期望,可以有效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3. 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也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游客有不同的需求和兴趣,旅游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和推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这包括设计各种主题旅游线路、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提供高品质的餐饮和住宿等。
通过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可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并吸引更多的游客。
4. 加强合作与协调旅游服务涉及到多个相关方,包括旅游从业人员、旅游企业、政府部门等。
加强合作与协调可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我国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我国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旅行社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是我国旅行社业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专业化协作、网络连锁化服务的必然趋势,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在对国内旅行社集团化发展必要性和发展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对旅行社的集团化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我国旅行社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标签:旅行社集团化;必要性;发展模式;发展对策旅行社集团属于旅游企业集团的范畴,旅游企业集团是指由多个独立旅游企业构成的、以资产或非资产契约为连接纽带的旅游企业联合体。
旅行社集团指以旅行社为主要业务的旅游企业集团。
旅行社集团化是指单体旅行社或以旅行社为主体的旅游企业,逐步走上经营一体化和资产一体化道路,建立起稳定的协作关系,进而进行集团化经营的动态过程。
1 旅行社集团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符合我国旅游业特点和市场竞争环境的要求。
首先,旅行社经营的对象是流动的人口,有必要建立旅行社与旅游企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横向联合,将旅游活动上下游不同环节的服务组合起来,全方位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国内旅行社数量越来越多,且中国加入WTO 以后,国外具有雄厚实力的旅行社集团逐步进入我国的旅游市场,此外,日前,国家旅游局公布了第一批试点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的3家中外合资经营旅行社名单,标志着中国旅游市场团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和全球化的竞争趋势,我国旅行社企业有必要调整现有的企业经营战略,组建规范的旅行社集团,寻求同业联合的优势。
(2)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旅行社集团的核心企业通过向其它企业参股,特别是控股,支配比自身资产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资产。
如果能够以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支配总资产,那么资金运用的放大效应就能以具体表现,从而逐步增强企业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
此外,旅行社集团通过规模经营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在旅行社行业竞争中取得由规模与范围而来的效率优势及由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而来的成本优势。
第二章 案例-----旅行社国际化、集团化、多元化经营
首家外资控股合资旅行社成立
• 2002年11月13日晚,中国旅行社总社与德国TUI(旅 游联盟国际)股份公司在上海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将 在北京成立合资旅行社,中旅又完成了打造旅游航空 母舰的重要一步。 • 中旅集团公司总经理刘家骧雄心勃勃地表示,通过与 德国最知名的旅游集团TUI的合作,迅速引进大量欧 洲客源,并且可以更快地与国际大的旅游企业合作, 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 • 据中旅介绍,这次合资的旅行社是由TUI控股,这 也是中国第一家由外方控股的合资旅行社。这家合资 旅行社着重开发欧洲市场,将为TUI股份公司旗下的 旅游企业和中旅总社一个针对欧洲入境观光游和商务 游的重要市场平台。自此,德国也成为了中国游客出 境游的目的地之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相比之下,国外的旅游公司却做得很好。作为 全球最大的旅行社经营商,美国运通公司已成 为多元化的全球旅游、财务及网络服务公司。 运通旅游在向世界个人和公司提供旅游及相关 咨询服务的同时,也向客户提供签账卡、信用 卡及旅行支票,同时帮助其他公司管理公干旅 行、采购方面的业务。 • 英国旅行社三巨头之一的“FirstChoice”,其 前身是机票经纪商,现在囊括了以航空、旅行 社、住宿为主的多种业务。
• 四、旅游产品传统阻碍发展 • 国内旅行社的旅游产品一直存在着重观光疏非 观光、重长途疏短途的做法。 • 前者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内非观光旅游 市场长期不受重视,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另 一方面则是由旅行社来经营非观光旅游还存在 一些障碍,但又没有别的组织来开拓非观光旅 游市场,因此像商务会展旅游、度假休闲旅游、 体育旅游、探险旅游等非观光市场的比例,目 前仅为30%左右,而世界非观光市场比例为 77.5%。
• 一、外资旅行社的进入给我国旅行社带来的发 展机遇 • 1、实力雄厚的旅行社进入中国市场,其自身 的品牌优势、销售网络优势、市场优势,会给 中国带来更广阔的来华客源市场。 • 2、带来比较规范的内部管理和服务规则,促 进国内旅行社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 3、先进的信息管理方式、接待方式、经营方 式,带来旅游市场进入壁垒和竞争档次的提 高,加快旅行社规模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 4、有利于中国旅行社的集团化发展。竞争导 致兼并等活动的加剧,加速集团化的发展。
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战略
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战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行社集团化发展已成为一个趋势。
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是指将多个旅行社进行整合,形成覆盖更广、服务更优的旅游服务集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就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战略进行分析,为旅游企业提供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一、优势旅行社集团化发展可以从多个方面带来优势。
首先是规模优势。
集团旅行社将多个分散的旅行社整合在一起,形成规模更大的旅游服务企业,可以在资源利用、采购、经济效益等方面实现规模化优势。
其次是服务优势。
集团化企业可以进行统一的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拓展产品线,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另外,集团内部的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也可以推动企业发展,保持市场竞争力。
二、挑战旅行社集团化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文化差异。
在整合过程中,不同旅行社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管理习惯等差异,需要花费时间和资源实现有序整合。
其次是组织架构调整。
整合后的企业需要重新设计组织架构与职能部门,使企业更加灵活、高效、协同,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除此之外,运营风险控制、人才培养、业务拓展等问题也需要特别关注。
三、策略为了实现旅行社集团化发展,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战略。
首先是明确整合目标。
需要确定整合的旅行社数量、业务领域、区域范围等,为整合的后续实施提供明确的指导。
其次是高效整合。
需要建立科学的整合方案和实施计划,确保整合后的企业可以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此外,还需要提供团队合作、资源共享等支持。
最后,不断提升竞争力。
为了在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企业需要不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开展市场调研,调整市场策略,加强品牌建设、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投入。
总之,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战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整合计划,不断优化与调整。
只有在市场的实践中不断前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品牌价值。
浅谈我国旅游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
浅谈我国旅游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境内游已不能满足游客的要求。
目前,我国出境旅游人数每年以超过10%的增长,这给我国的旅游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带来了发展的契机,通过国际化经营不仅能够提高国民的旅游福利,而且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摆脱日趋激烈的国内环境,从而使旅游企业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一、旅游企业国际化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是以为旅游者提供服务为核心,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行业,并专门为旅游者提供导游、咨询、交通、住宿等服务的经营性组织,包括旅行社、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游览娱乐业、旅游用品和纪念品销售行业等企业。
旅游企业的国际化是以旅游活动的国际化为前提的。
旅游企业的国际化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内引型旅游企业国际化,即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外国旅游企业通过合资、独资等直接投资形式进入本国旅游市场,为投资国的旅游者提供到东道国的各项旅游服务。
当然也可以向东道国的国内旅游者提供各项旅游服务。
二是外推型旅游企业国际化,即作为旅游客源地,本国的旅游企业向旅游者出游选择的目的地直接投资,为本国居民跨国界的旅游服务。
外推型旅游企业国际化是一种旅游企业国际化的高级形式。
二、旅游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的一般模式1.客源依托型成长模式。
它是指旅游企业利用本国较大规模的出境客源,跟随他们的空间移动轨迹做产业链条的延伸,进而在多个地点获取旅游产业价值链上更多的收益点。
这一成长模式的前提条件是旅游企业所属国家必然为人口基数相对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且还具备一定规模的出境旅游人口的国家,也就是大部分的旅游经济发达的国家。
2.资源获取型成长模式。
此种模式是指那些国土资源狭隘或者客源规模有限,或者本国争夺客源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的旅游企业利用自己的资本优势,通过直接设立、购买、并购等方式在国际旅游产业链条上来获取利润增长点来实现企业成长。
一般适用于旅游企业所在的国家客源规模有限,旅游企业经过国内市场的发育拥有雄厚的资金基础作为后盾。
旅游行业的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旅游行业的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行业逐渐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产业。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旅游行业的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一、国际合作的重要性1. 共享资源与经验:旅游行业的国际合作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
例如,一些国家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和欣赏。
同时,不同国家之间的旅游经验也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2. 提高行业竞争力:国际合作可以帮助旅游行业提高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旅游企业进行合作,可以共同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同时,国际合作还可以提升旅游行业的品牌形象和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
3. 促进经济发展:旅游行业是一个具有巨大经济潜力的产业,国际合作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
例如,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旅游企业合作,可以共同开发旅游线路和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市场拓展的策略与方法1.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旅游企业可以与其他国家的旅游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和线路。
通过合作,可以互相借鉴经验和资源,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同时,合作伙伴关系还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覆盖范围,开拓新的目标客群。
2. 加强品牌推广:品牌推广是市场拓展的关键一环。
旅游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进行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同时,企业还可以与其他旅游相关机构进行合作,共同举办推广活动和宣传活动,吸引更多的目标客群。
3. 创新旅游产品:市场拓展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服务。
旅游企业可以根据目标客群的需求和市场趋势,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和线路。
例如,结合文化、自然和体验等元素,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
旅游服务品牌化与国际化推进方案
旅游服务品牌化与国际化推进方案一、明确品牌定位与核心价值首先,需要深入研究目标市场和自身资源优势,确定独特而清晰的品牌定位。
例如,是以自然风光为特色,还是以历史文化为卖点;是主打高端奢华旅游,还是侧重于亲民的大众旅游。
明确品牌定位后,提炼出与之相符的核心价值,如“创新、品质、体验、可持续”等。
这些核心价值将贯穿于旅游服务的各个环节,成为品牌的灵魂。
二、提升服务质量与标准化优质的服务是品牌化与国际化的基础。
建立一套严格的服务质量标准,涵盖旅游服务的各个方面,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导游服务等。
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按照标准提供一致、高效、热情的服务。
同时,建立游客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游客的需求和不满,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三、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与体验创新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是吸引游客的关键。
结合当地的特色资源,开发具有独特性和竞争力的旅游线路和活动,如生态探险、文化体验、主题节庆等。
注重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回忆。
四、加强品牌传播与推广制定全面的品牌传播策略,运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精彩的图片、视频和文字内容,吸引潜在游客的关注;与知名的旅游博主、网红合作,进行产品推广和口碑营销;参加国际旅游展会和交流会,展示旅游服务的特色和优势;在国内外主流媒体上投放广告,提升品牌知名度。
五、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与国际旅游组织、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旅游市场,互相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
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提升旅游服务的国际化水平。
六、优化旅游设施与环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如道路、交通标识、公共厕所等,为游客提供便利。
加强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和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卫生状况,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七、培养国际化人才队伍招聘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语言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旅游人才。
鼓励员工参加国际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服务水平。
旅游品牌国际化方案
旅游品牌国际化方案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打造国际化的旅游品牌已成为众多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的重要战略目标。
一个成功的国际化旅游品牌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提升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一套全面的旅游品牌国际化方案,以帮助旅游目的地和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脱颖而出。
一、市场调研与定位1、目标市场分析深入研究不同国际市场的旅游需求、消费习惯、文化背景和旅游偏好。
了解哪些国家和地区对特定类型的旅游产品有较高的兴趣和潜力,例如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休闲度假等。
2、竞争对手研究分析国际上同类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的品牌策略、市场份额、优势和不足。
找出差异化竞争的机会,明确自身的独特卖点。
3、自身优势评估对本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美食、民俗文化等。
确定能够吸引国际游客的核心优势,并将其转化为品牌特色。
基于以上调研,明确旅游品牌的国际定位,例如定位为高端奢华旅游目的地、亲子友好型旅游胜地、生态环保旅游区等。
二、品牌形象塑造1、品牌名称与标识设计一个简洁、易记、富有吸引力且能够传达品牌核心价值的名称和标识。
名称要避免语言和文化上的歧义,标识要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和可传播性。
2、品牌口号制定一句简洁而有力的品牌口号,能够准确概括品牌的特色和承诺。
例如,“探索未知,发现惊喜”“感受纯粹,享受宁静”等。
3、品牌故事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品牌故事,将本地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旅游体验相结合,赋予品牌情感和灵魂,增强游客的认同感。
4、视觉形象设计包括旅游宣传册、网站、社交媒体页面等的设计,要采用符合国际审美标准的色彩、图片和排版,展现出旅游目的地的魅力和特色。
三、产品与服务优化1、旅游产品开发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例如,设计针对不同文化背景游客的主题旅游线路,提供定制化的旅游服务。
2、服务质量提升培训本地旅游从业人员,提高其语言能力、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确保游客能够享受到优质、高效、贴心的服务。
旅游与文化交流国际化发展趋势
旅游与文化交流国际化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旅游和文化交流。
旅游和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同时也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随着旅游和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国际化已成为其发展的最新趋势。
一、旅游国际化发展趋势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方向。
随着国际旅游的不断推进,各国对旅游业的重视也不断增强。
一方面,随着交通工具的日益便利,国际旅游市场的开发和拓展变得更加广阔。
据统计,2019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达到了15.9亿人次,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对于旅游公司来说,扩大市场份额,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对这一趋势,旅游企业需要紧紧抓住机遇,采取相关的策略,尤其是加强市场营销,打造品牌和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
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还表现为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
随着旅游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旅游业开始具备“全年旅游”的实力,在不同的旅游季节推出不同的产品,吸引不同层次的游客,使得旅游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显著减弱。
在这个多元发展的基础上,旅游业向前迈出了实现国际化的更大的一步。
二、文化交流国际化发展趋势文化交流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精神交流,它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了解和对彼此文化的尊重,促进和增进各国民众之间的友好关系。
文化交流不仅在旅游业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还在国际政治经济以及教育等领域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交融,文化的国际化现象越来越普遍。
在这个背景下,文化领域的国际化发展也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文化交流的“走出去”和“引进来”一直是重要的手段。
一方面,国家可以通过推广自己的文化产品,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从而提升自己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另一方面,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也可以促进和增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从而推动各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企业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发展的趋势。
然而,在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市场适应性问题在进入新的市场时,企业需要面对市场适应性问题。
每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消费习惯和竞争环境,企业需要了解并适应这些差异,以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解决方案:1.市场调研:在进入新市场之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竞争格局和消费习惯,有针对性地调整产品或服务。
2.本土化运营:在新的市场中,可以考虑成立本地分支机构或聘用当地员工,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和市场需求,提高企业在当地的适应性。
二、跨文化管理问题企业国际化经营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和合作伙伴,跨文化管理成为一大挑战。
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沟通方式和工作习惯可能会导致误解和冲突,影响团队的协作效率。
解决方案:1.多元文化培训:为员工提供跨文化培训,加强他们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提高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2.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建立明确、及时的沟通渠道,促进信息共享和团队协作,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解和冲突。
三、法律合规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不同,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可能面临法律合规方面的问题。
不合规的经营行为可能导致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失。
解决方案:1.法律团队建设:企业应建立专门的法律风险管理团队,负责监测和解决国际化经营中的法律风险。
2.合规培训和守法文化建设:为员工提供合规培训,加强其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树立守法意识和文化。
四、供应链管理问题企业国际化经营中,供应链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供应链跨国延伸可能涉及到货物流通、海关关务、物流成本等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供应链管理。
解决方案:1.合作伙伴选择与管理: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和物流合作伙伴,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高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国际化发展道路的思考目录一、概述二、我国旅游企业集团的发展现状三、国内外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进程研究四、实证研究—中国国际旅行社(CITS)企业集团化发展五、关于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国际化发展的思考得出的结论佳木斯大学旅游管理学院09级学生李天龙一概述根据国际旅游组织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客源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市场前景广阔。
2004年7月,中国提前对现入世承诺,允许在华设立外商独资旅行社。
随着最后底线的突破,中国旅游业的垄断壁垒开始瓦解,规模巨大且快速成长的中国旅游市场将面临着更加惨烈的国际竞争。
外国旅游集团公司的进入和我国旅行社企业经济效益的逐年滑坡,使得越来越多的旅游行业管理者和企业领导人深刻地感受到规模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
国内外的大量事实表明:集团化将成为旅行社企业确求得生存并获得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这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同时也是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势力的根本途径。
二、我国旅游企业集团的发展现状旅游企业集团属于企业集团的范畴,它以旅游企业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由众多的旅游企事业法人组织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进行集团化经营的动态过程。
旅游企业集团化的主要功能有:一是由规模和范围而来的效率优势;一是由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的节约而来的成本优势。
然而,回顾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经营的历程,其现状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
1989年,国家旅游局批准设立国旅集团,国旅集团于1992年经国务院经贸办(现国家经贸委)批准在国家工商局注册成立。
国旅集团经国家旅游局推荐成为旅游行业唯一进入百家现代化企业制度试点行列企业。
中旅集团和青旅集团也同时成立;1995年1月隶属铁道部的华运铁路旅游集团成立,其间地方上的大大小小旅行社集团相继成立。
10多年的发展进程,我国旅行社集团化步履维艰,旅行社业“小、散、乱、差”状态至今没有明显的改变。
三大旅行社集团(国旅、中旅、青旅)除国旅集团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外,中旅集团和青旅集团都趋于停滞状态,从而导致三大旅行社集团的市场占有率总和不断下降。
这说明旅行社集团化以后,其竞争力不但没有大幅提高,而且有下降态势。
跨地区的联营更是障碍重重,例如中国最著名的CITS品牌,各省市都在用,实际上却无资产纽带和统一的管理模式。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国的旅游企业在集团化的发展过程究竟应该如何选择?三、国内外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进程研究“他出之石,可以攻玉”。
研究国内外大型旅行社集团的发展历史,有助于我国企业自身的发展。
1欧美旅行社企业集团化、国际化发展进程。
国外旅游企业集团,特别是欧美旅游企业集团的发展可以用三个一体化来概括,即“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和“国际一体化”,三个层次逐次发展。
a.横向一体化(水平分工体系)。
是指获得与本企业竞争企业的所有权或加强对其控制,以促进企业实现更高程度的规模经济和迅速发展的一种战略。
20世纪的60年代,欧美地区的旅游企业的数量增加很快,有些旅游企业选择了横向一体化的道路,通过横向扩张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
八、九十年代旅游企业的横向一体化发展起来,企业规模较大的企业逐渐成为了市场上的主导力量。
在美国,1987年3个主要的旅游经营商International Leisure Group,Horizon Holidays和International Thomson Organization己经控制了竞争最激烈的航空包价旅游市场中70%的份额,而1988年美国前4位旅游经营商的业务量已经占到了整个度假市场的62%。
80年代中期,一些规模较大的旅游企业认识到,只有做到强而愈强,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出现了一批“巨型旅游企业”。
这些大规模的旅游企业布点广泛,有能力通过大业务量与旅游供应商谈判得到较低的价格,能够向客户提供最优的服务,保证通过全面管理来节约客户的费用的支出。
大规模的旅游企业布点,给企业带来了规模经济效益,成本优势使小企业越来越难与之相竞争,同时由于大规模的经营也提高了市场进入的门槛,降低或转移一般的经营风险,较大的业务量在降低平均管理费用的同时,提高了企业与航空公司、饭店等上游供应企业的议价能力,从而有能力将竞争对手排挤出局,减少了竞争对手的数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实力。
b.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又称垂直一体化,是指企业的活动范围后向扩展到资源供应源或者向前扩展到最终产品的最终用户。
纵向一体化有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两种形式。
对下游企业的兼并或在企业中扩展下游企业的职能被称为“前向一体化”。
在旅游企业中处于上游位置的企业通常资金雄厚,而下游企业通常投资较少,这样前向一体化成为可能。
由下游企业扩展到上游企业职能而进行的一体化称为“后向一体化”,英国的托马斯.库克旅行公司、美国的运通旅行公司就是“后向一体化”。
随着旅游企业专业化经营程度的加深,企业资产的专用性越来越强,市场交易费用越高,要求通过一体化来节省费用的动机也越强烈。
c. 国际一体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欧美旅游企业正在经历国际化、集团化进程。
例如,德国的德国空运公司于1992年购买了托马斯库克旅行公司;法国的欧洲铁路卧车公司拥有西班牙最大的旅游经营商和代理商联合企业厄瓜多尔旅行社近3/4的股份。
在美国,最大的零售旅行代理商美国运通旅行公司也在1991年到1993年的3年间先后收购了巴西、瑞典、德国、澳大利亚的几家比较大的商务旅行代理企业,增强了国际一体化经营的程度。
1994年卡尔森旅游集团(Carlson Travel Group)与法国Wagonlit Travel组成合资企业(Carlson Wagonlit Travel),在125个国家中拥有4000家分支机构的Brune Reiseburo。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国外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的发展秘籍就是掌控“两源”和三个“一体化”。
也就是上游掌控旅游资源,下游掌控客源;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和国际一体化。
在纵向一体化中,又有旅游企业对下游企业的兼并或扩展的“前向一体化”和旅游企业通过控制上游资源的“后向一体化”。
2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国际化发展进程。
我国的旅游企业,从建国初至今共经历了三个快速发展阶段:(此处以旅游企业中最活跃的企业—旅行社为例加以说明)a. 1978年至1987年的垄断经营阶段。
这一时期属于“外联旅行社+接待旅行社”的构成模式。
这段时期里,我国的旅行社是接待海外来华旅游的事业部,主要从事外事服务。
其具体业务包括两种:其一是外联业务,即与海外的旅行商联系,将其招徕、组织的旅游者带到我国来观光旅游;其二是接待业务,即为已经入境的海外旅游者提供翻译、导游、食宿、交通、购物等服务。
相应地,旅行社也划分为外联社和地接社,外联社是少数处于出入境口岸城市的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旅行社,其主要任务是外联,同时也承担部分接待任务。
接待社是处于广大旅游区域市和主要承担中转任务数量较多的旅行社,接待社不能从事外联业务。
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我国旅行社行业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分工是基本明确的,结构也比较合理。
但是由于此时的旅行社只是外事接待的事业部门,还没有向经济产业转变,因此,所谓批发商和零售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套用和类比。
b. 1988年至1996年的逐步竞争阶段。
这一时期属于“一类旅行社+二类旅行社+三类旅行社”的构成模式。
这段时期里,从事国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以后,在入境旅游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居民随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由城市周边游、区域内中短距离旅游到跨区域的远距离国内旅游,到周边国家比邻地区的边境旅游,再到自费出国旅游和出游目的地国家日益增多,范围越来越广、规模不断扩展。
随着业务种类的增加,原来以单一入境旅游接待为基础的业务分工逐步被打破,但新的分工和结构还没最终形成,所以这一边缘阶段的显著特征就是结构变化快、不稳定和旅行社分工不明确,由此还产生一些混乱现象。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内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专门经营国内旅游业务,逐步形成了以《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为法规依据的一、二、三类旅行社的划分。
一、二类社仍以招徕、接待入境旅游为主,三类社专门经营国内旅游。
c. 90年代末至今的调整阶段。
随着出境旅游的兴起,从而出现了以《旅行社管理条例》为法规依据的国内旅行社和国际旅行社的类别划分[7]。
这一时期,少数大旅行社向综合类型发展,业务类型可包括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以招徕、组团、发团和产品开发、市场开发为主,兼做接待、收客等业务,并在境内外形成比较健全的网络结构,是我国旅游市场的大批发商;目前相当一部分实力和基础较好的旅行社,将发展成为专做某一项或某几项业务的专业旅行社并在所经营的业务种类和区域范围内形成一定的网络,总体看是批发与零售兼有;绝大部分旅行社将发展为专门以横向接待、代理收客为主业的旅游零售商和小代理商。
目前我国旅行社行业中,既有少数规模大、实力强、入市时间早的旅行社主要经营联团、组团等旅游批发业务,也有一部分小社、新社专门经营地接和代其他旅行社收客等旅游零售业务,但更多的旅行社没有明确的定位和分工,几乎是眼前有什么业务就做什么业务,甚至是否合法都不予考虑,更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和品牌。
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类别调整以后,同一类别的旅行社在相同旅游业务上的经营权相同,如国际旅行社在入境旅游业务上不存在外联和接待的分工限制,国际社在其他旅游业务和国内社在国内旅游业务上也没有对批发业务、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的分工限制。
3、我国旅游企业与欧美国家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我国以及欧美国家旅游企业集团化整个发展历程的回顾以及对其产生变化的原因的阐述,可以发现,由于我国与国外的旅游企业在最初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同,造成了以后不同的旅游企业经营现状。
A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造成我国旅行社业现在这种局面的根源有两个:a. 我国旅游业走的是一条非常规的发展道路。
建国初期,由于国情原因和国家对旅游不提倡、不支持、不鼓励的三不政策,以及接待外国客人成为一种政治任务的特定历史现象,使得我国旅游业首先发展的是入境旅游,而不像其他国家的一般规律——首先发展国内旅游。
而我国旅游业的产业化进程是以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起点的。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于国民经济水平较低,旅游基础薄弱,为满足国家创汇的需要,入境旅游仍占主导地位。
90年代后,中国公民旅游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旅游企业在起步时本身就不是应市场需求而发展的,作为政府机构的事业单位,盈利并不是其发展的根本目的。
研究欧美旅游企业的集团化进程可以发现,水平分工体系的缺点在于业务范围广,深入程度不足,工作重点分散,规模程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