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tcl案例分析

tcl案例分析

tcl案例分析TCL案例分析。

TCL是一家知名的全球化跨国企业,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惠州市。

作为一家涉足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企业,TCL在电子信息产业、家电产业、新材料产业等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积淀和实力。

本文将对TCL进行案例分析,从公司背景、发展历程、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首先,我们来看TCL的发展历程。

TCL集团成立于1981年,最初是一家小型厂家,主要从事磁性材料的生产和销售。

经过多年的发展,TCL逐渐壮大,不断拓展业务范围,逐步进入家电、通信、电子等领域。

特别是在电视产业方面,TCL 凭借着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迅速崛起,成为国内领先的电视品牌之一,甚至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着一席之地。

其次,我们来分析TCL的竞争优势。

作为一家综合性企业,TCL在多个领域都有着自己的竞争优势。

首先,在家电领域,TCL拥有完善的生产体系和销售网络,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其次,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TCL拥有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推出领先科技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TCL还注重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后,我们来看TCL在国际化进程中的表现。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TCL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的战略,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和投资。

目前,TCL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产品远销海外,赢得了国际消费者的认可。

同时,TCL还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TCL作为一家全球化的综合性企业,凭借着自身的发展历程、竞争优势和国际化进程,已经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未来,TCL将继续发扬“创新、协作、分享”的企业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TCL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案例分析文档资料

TCL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案例分析文档资料
2005年8月,整个TCL开始主动“瘦身”。总部由原来的12 个职能部门调整到3室6中心,减员近30%。
2005年12月,TCL分别以12.34亿元和2028万元,卖掉TCL 国际电工公司和TCL楼宇科技公司100%的股权。为支撑兼 并国外企业带来的亏损,TCL开始卖家当。
21
重生之路
2006年11月,TCL宣布,全面重组处于困境的欧洲业务, 主要措施是终止除代工生产业务外的所有电视机的销售和 营销活动,并扩大其在欧洲彩电市场的战略代工生产业务。
大规模的并购使TCL陷入了困境。痛定思痛之后,TCL集 团终于决定放弃重组之路,宣布其欧洲彩电业务破产。
2007年5月,TCL宣布将终止对欧洲彩电业务重组,清算原 欧洲业务的主要运营实体TTE欧洲公司。
22
TCL集团06-08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项目
06年
07年
营业收入
468.55
390.67
净利润
30
TCL集团13-1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环比增长趋势
项目
14年
营业收入
18.40%
净利润
50.92%
数据来源:TCL集团年度报告 25
(一)整合需要给公司带来改变
并购是否成功主要在于并购企业能给被并购企业带来什么而 不是从被并购企业那里得到什么,而大多数中国企业最根本 的并购动机是从被并购企业获得其核心技术和完善的营销市 场,而不是通过融合自身的特点给新企业带来令人欣喜的改 变。
TCL 集团与阿尔卡特在 2004 年第二季度早期正式签署了有 关“股份认购协议”,协议规定合资企业 T&A 由二者共同组 建,合资公司总部设在中国香港,合资公司的主要任务是从 事手机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这项任务的 成立标志着中国首次实现与国际大公司合作的开始。

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实现快速扩张、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TCL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在跨国并购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对于研究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围绕TCL集团的跨国并购案例展开深入分析,探讨其并购的动因、过程、绩效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实施跨国并购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对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的剖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二、TCL集团跨国并购历程TCL集团,作为中国领先的电子消费产品制造商,其跨国并购的历程可谓波澜壮阔,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从2002年开始,TCL集团便踏上了国际化的征程,其并购策略主要以扩大市场份额、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实现品牌国际化为主要目标。

2002年,TCL集团首次尝试跨国并购,以并购德国施耐德电器为起点,这一举动标志着TCL正式进入欧洲市场。

施耐德电器在欧洲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此次并购为TCL进入欧洲市场提供了跳板。

随后的几年中,TCL集团继续深化其国际化战略,相继并购了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

这两次并购对于TCL来说意义重大。

并购汤姆逊使得TCL获得了欧洲彩电市场的份额,并借此机会提升了自身在全球彩电市场的地位。

而并购阿尔卡特则让TCL快速进入了手机市场,并获得了阿尔卡特在研发、品牌和渠道方面的优势资源。

然而,跨国并购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中,TCL集团面临着文化差异、管理冲突、技术融合等多重挑战。

尤其是在手机业务方面,由于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和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TCL在整合阿尔卡特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

尽管如此,TCL集团并未放弃其国际化战略。

通过不断的调整和优化,TCL逐渐适应了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并在跨国并购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TCL案例领导力发展项目案例分享(独家)

TCL案例领导力发展项目案例分享(独家)

TCL案例领导力发展项目案例分享(独家)1 TCL作为一家拥有30多年历史的企业,近十年来,对人才发展的关注一直处于战略高度。

公司的战略要求和转型,使得TCL 需要符合公司战略需求的人才储备。

2 企业发展对复合型、专业型人才需求更迫切,战略技能、商业洞察和领导力方面的缺失,需要更加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和手段。

3 TCL作为多元化集团公司,集团总部、产业集团、事业部3 层式的管理架构使得公司需培养不同层次的综合管理者后备人才。

因此,TCL于2012年开始启动了“翱翔计划”。

自2013年底起至2015年底,通过针对性、定制化的方法,加速项目参与者专业能力和领导力的提升,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系统而科学客观的人才培养机制,保障输送符合组织未来需要的高管后备人才。

1 2007年,TCL自建通用领导力模型GLS(GeneralLeadership System):适用于TCL所有管理者,分层级指导不同层级管理者对应的能力行为要求。

2 翱翔项目定义了总经理成功典范,分别对应制造、研发、销售、综合4类总经理岗位的成功要求,从领导力、经验、专业知识、人格特性4方面规定了能力标准。

同时,这也成为了后续开展“翱翔计划”中GDP 项目和IDP 项目的能力标准。

GDP项目:团队发展计划,针对项目参与者共性的能力长、短板制定。

IDP项目:个人发展计划,针对项目参与者个体不同的长、短板,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提升、学习和辅导。

1 发起人和掌控者:TCL董事长、TCL副总裁(人力资源总监、领导力开发学院院长),负责项目所有关键节点、选定项目参与者及确定参与者的后续人才培养发展方向。

2 前期人才盘点、评估和后续培养、IDP项目(个人发展计划)跟进:集团高管、执委会成员、高级副总裁、副总裁和外部执行董事。

3 核心参与者:产业CEO:确认高潜力人员、参与对高潜力人员测评结果的反馈、参加人才评鉴与发展会议、听取阶段性汇报、关注最终成果的产出;项目参与者的直线主管:同产业CEO 需负责的事宜、负责对项目参与者的日常IDP 辅导,例如:制定为期6 个月的IDP 项目(个人发展计划),并跟进其实施、定期回顾;产业集团人力资源总监:跟进项目周期、参与人才评鉴与发展会议、参与制定IDP 项目(个人发展计划)、参与项目回顾、听取项目最终结果汇报并给出实际运用的建议;教练:由TCL高管、外部董事组成的专业教练团队,负责高潜人员的辅导。

tcl案例分析

tcl案例分析

tcl案例分析Tcl案例分析。

TCL是一家知名的全球性电子信息企业,成立于1981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

TCL集团主要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涵盖家电、手机、通信设备等多个领域。

在全球范围内,TCL已经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首先,我们来看TCL在家电领域的案例。

作为TCL集团的主营业务之一,家电业务一直是TCL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TCL家电产品涵盖了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等多个品类,产品线齐全。

TCL在家电领域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不断注重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

通过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TCL家电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好评。

其次,我们来看TCL在手机领域的案例。

作为TCL集团的另一个重要业务板块,手机业务也一直是TCL的发展重点之一。

TCL手机以其出色的性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TCL手机的成功之处在于不断追求创新,推出了一系列颠覆性的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TCL手机还注重与运营商和电商平台的合作,通过多种渠道扩大销售,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最后,我们来看TCL在通信设备领域的案例。

TCL通信设备主要包括通信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两大类。

TCL通信设备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TCL通信设备的成功经验在于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同时,TCL通信设备还注重与运营商和企业客户的合作,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综上所述,TCL作为一家全球性的电子信息企业,在家电、手机和通信设备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TCL的成功经验在于不断追求创新,注重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同时注重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拓展销售渠道。

相信在未来,TCL将继续保持创新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TCL案例分析

TCL案例分析

1.导致TCL亏损的主要原因2009年,国产彩电利用金融危机中,上游液晶面板价格回调以及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带来的爆发性增长,取得了近年来最好的业绩,然而突如其来的意外高增长让国产彩电对2010年国内市场做出了过于乐观的预测,称4000万台销售量已经是保守估计,更有企业喊出了“黄金10年”的口号。

然而从2009年12月开始,市场的现实给国产彩电巨头泼了一盆冷水,过高预期让彩电企业的库存危机从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暴露出来,而液晶面板价格的下滑则加剧了这一危机,TCL多媒体正是这次危机的重灾区。

一、互联网电视判断失误对于2010年上半年出现的3。

34亿港元亏损,TCL多媒体给出了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国内彩电行业的增长预测未达预期而导致前期库存增高;为加速LED增长,二季度集中对旧款型LCD产品进行存货清理,增加了销售成本;以及公司业务重组费用、OEM业务调整及北美市场加强自有品牌销售推广、欧元持续贬值等因素的影响等.在所有的亏损因素中,来自中国区清理库存造成的损失最大,而且由于对传统CCFL背光液晶电视产品的库存清理要延续到今年8月,所以TCL多媒体第三季度的业绩依然将受到影响。

在TCL集团于2004年实施跨国并购后,一直为其主要利润来源的TCL多媒体中国业务来说,这次亏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导致这次亏损的原因则来源于一次战略选择的失误。

按照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的介绍,在液晶电视导入中国市场5年后其在2009年进入了爆发性增长,但是其附加值也在持续的价格战中下降,这样很多彩电厂家都在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而2009年液晶电视行业出现了两个产业方向:一是从CCFL背光向更加节能轻薄的LED背光的升级;二是从数字电视到互联网电视的升级.在国产彩电的“十字路口”上,TCL选择了互联网电视,与其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长虹和康佳,而创维和海信则选择了LED背光技术,如今市场的反应已经证明了TCL的这次选择出现了失误。

TCL跨国并购失败案例分析

TCL跨国并购失败案例分析

TCL跨国并购失败案例分析从1997年李东生执政之后,TCL在前后5年的时间里迅速从单一的电话机产品扩张到六、七个领域,形成了大约42种产品。

2003年TCL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82亿元。

该公司主要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彩电46%,手机33%。

可见做成了气候的只有彩电和手机。

问题:如果你是李东生,你将如何制定TCL的下一步战略目标?按西方管理学理论——要去寻找新的市场空间——海外2002年,TCL收购德国彩电企业施耐德公司;2003年上半年,收购美国渠道商GO-VEDIO公司;2003年末,宣布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并于2004年7月合资成立全球最大彩电企业TTE;2004年4月,公司又宣布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组建手机合资公司(T&A):TCL通讯投入5500万欧元,拥有55%股权;而阿尔卡特则付出现金及全部手机业务作价共4500万欧元,占45%的股权。

数次大规模跨国并购使TCL成为全球第一大彩电生产企业和全球第七大手机制造商。

李东生如此决策的依据是什么?这个决策对还是不对?李东生的依据有二:依据一:美国企业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走向海外——成功;日本企业在6,70年代纷纷走向海外——成功,韩国企业在8,90年代纷纷走向海外——成功,依据二:李东生以及他的管理团队作过精密的计算“管理团队包括欧洲、美国、中国的经理综合承诺的KPI(关键业绩)指标要比实际的结果高很多,如果这个指标去年达到了,整合就算成功了。

”据说他手下经理们反复精算的结果是12个月扭亏,而李东生为了保险起见,还增加了6个月作为缓冲。

李东生曾表示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的原因:“这个项目比较简单,对方没有工厂,只有两个研发中心,雇员也较少,整合的工作量没那么大——但最吸引我们的在于它的技术。

”李东生认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拓展业务,最大问题之一是缺乏知识产权和专利的积累,关键是要让阿尔卡特的专利在TCL的系统里体现出价值。

TCL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及案例分析

TCL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及案例分析

TCL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及案例分析案例主体: TCL集团市场地位:国内彩电领先品牌、国际市场赶超者市场意义: TCL重组汤姆逊,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树立了一个战略典范。

市场效果:在技术上,合资公司已经为TCL带来了世界最先进的“第五代背投”,在国际市场的抢占上,TCL已经成功化解了美国、欧盟的反倾销危机和专利危机。

案例背景:近几年,具有规模、制造成本优势的国内彩电业,在进军国际市场时,面临研发力量薄弱、贸易壁垒、在目标市场的品牌知名度低、营销渠道不健全等问题,特别是研发力量薄弱、贸易壁垒两大问题,有可能让国内彩电企业在彩电技术升级浪潮和国际市场中遭遇重大挫折。

2003年11月4日,TCL集团与法国汤姆逊举行彩电业务合并重组协议:而美国当地时间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一些电视机生产商向美国市场倾销其产品,已圈定的长虹、TCL、康佳、厦华4家强制调查对象都被认定存在倾销,倾销价差为27.94%到45.87%。

这个裁定,对其他几家的打击是致使的,特别是长虹、它占据了国内出口到美国份额的半数以上。

但正因为TCL的兼并,它不仅不会受损,反而是最大的收益者,填补了其他企业留下的市场空白。

TCL重组汤姆逊事件回放2003年11月,TCL集团与汤姆逊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拟由双方共同投入电视机和DVD资产,设立一合资公司,TCL集团持有其67%股份。

该合资公司将被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厂商。

TCL集团将会把其在中国大陆、越南及德国的所有彩电及DVD生产厂房、研发机构、销售网络等业务投入新公司;而汤姆逊则会将所有位于墨西哥、波兰及泰国的彩电生产厂房、所有DVD的销售业务、以及所有彩电及DVD的研发中心投入新公司。

TCL-汤姆逊公司成立后,其全球彩电销量将达1800万台,而去年全球彩电冠军三星的业绩是1300万台。

TCL策略解析实力薄弱的技术天花板目前我国彩电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基本上没有专利权。

在以往,核心零部件虽然需向外资企业采购,但国内企业依靠整机成本优势,在市场上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

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2案例介绍2.1TCL企业概况TCL:全球化浪潮中新兴的中国力量。

TCL即TheCreativeLife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意为创意感动生活。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是中国最大的、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丁(’I_集团(52.000100)、TCL多媒体科技(HK.1070)、TCL通讯科技(HK.2618)。

日前,TCL己形成多媒体、通讯、家电和泰科立部品四大产业集团,以及房地产与投资业务群,物流与服务业务群。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TCL借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秉承敬业奉献、锐意创新的企业精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佼佼者。

1999年,公司开始了国际化经营的探索,在新兴市场开拓推广自主品牌,在欧美市场并购成熟品牌,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领头羊。

在发展壮大中,TCL确立了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在TCL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免提式按键电话、第一台28寸大彩电、第一台钻石手机、第一台国产双核笔记本电脑等,很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产品。

2008年TCL全球营业收入384.14亿元人民,币,4万多名员工遍布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销售旗下TCL、Thomson、RCA等品牌彩电及TCL、Alcatel品牌手机。

2008年TCL在卞球各地销售超过1436万台彩电,1370万部手机。

TCL集团旗下主力产业在中国、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设有研发总部和十儿个研发分部。

在中国、波兰、墨西哥、泰国、越南等国家拥有近20个制造加工基地。

2008年TCL品牌价值达408.69亿元人民币(59.5亿美元),蝉联中国彩电业第一品牌。

TCL公司的组织架构图(如图2一1)。

2.2TCL合资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案例介绍2.2.1并购双方介绍(1)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介绍TCL即TheCreativeLife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意为创意感动生活。

TCL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及案例分析

TCL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及案例分析

TCL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及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TCL是一家以大中华区为核心市场的国际大型家电企业,以电视为核心产品。

作为中国第一家电视生产企业,TCL在中国的电视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居前列,2024年,其电视市场份额首度超过20%,成为中国电视行业的领军企业。

二、TCL国际市场营销案例
TCL已经踏进国际市场,开拓非中国市场,其国际营销方案如下:
1.聚集资源进行营销项目:TCL首先将其优势资源例如研发、产品设计以及市场分析等聚集起来,以抢占国际市场;
2.强化品牌宣传:TCL通过大量的品牌宣传获得了较好的影响力,以增加品牌价值;
3.优化产品结构:TCL深入分析不同国家、地区的消费市场,对产品结构、产品定价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全球市场;
4.加强服务体系:TCL强化服务体系,利用线上服务获得客户认可,增强品牌形象,同时也拓展了客户群体;
5.增强销售能力:TCL正在不断增加全球销售网络和市场渠道,通过与知名第三方销售平台合作,提升全球全球销售能力。

三、案例分析
1.通过聚集内部资源:TCL通过聚集内部资源,如研发、产品设计以及市场分析等,有效利用其优势,抢占国际市场。

2.优化产品结构:TCL深入分。

2021年国开电大《企业文化管理》形考案例分析4答案

2021年国开电大《企业文化管理》形考案例分析4答案

2021年国开电大《企业文化管理》形考案例分析4答案形考四案例分析题(100 分)一、TCL 的启示(50 分)2004 年,对TCL 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年份,TCL 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收购,将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纳入囊中。

一时间,业界及外界好评如潮:TCL 完成了具有标志意义的国际性跨越,营运平台拓展至全球。

而当年年报的表现却与最初美好的设想恰恰相反:T CI_,的两起重要国际并购成立的合资公司TTE (TCL 与汤姆逊的合资企业)和T&A(TCL 与阿尔卡特的合资企业)分别达到上亿的年度亏损。

事实上,目前在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过程中,必须面对一个问题: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员工、媒体、投资者以及工会组织对中国企业持有的疑虑和偏见。

中国产品海外市场价格低廉,给不少人以错觉,认为中国企业会在并购之后的企业中实施降薪手段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加之以往中国企业被认为工作效率低下的印象还没有被完全扭转,被并购企业的普通员工担心自己就业拿不到丰厚薪酬,管理人员担心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受到影响,投资者担心自己的回报。

由于这些被并购企业自身具有悠久历史和十分成熟的企业环境,他们往往会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度高,普遍对中国企业的文化理念缺乏认同。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企业将自身的文化强加给被并购企业,其结果往往是处于各持己见状态,长此以往,会使双方在业务及组织上的整合受到阻碍,整合之后工作的难度也将大幅度增加。

TCL在收购汤姆逊后就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尽管汤姆逊旗下的RCA 品牌还处于经营亏损的状态,但它依然拒绝接受TCL 关于产品结构调整,引入中国设计以使成本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建议。

由此可见,并购之前做好充分的文化分析和整合沟通,是并购后企业顺利运营的必要条件。

同样地,TCL 对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的并购,由于企业经营理念和文化上巨大的分歧,其合资公司成立以来无论在海外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仍旧延续原来阿尔卡特以及TCL移动公司两套人马、两套运行体系的方式,在资源和业务整合上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TCL案例分析(2)

TCL案例分析(2)

“4+2” 战略
• 2007年提出了“4+2”的公司策略调整。所谓的 “4+2”就是多媒体、通讯、家电和部品这四大集团、 投资和房地产,物流和服务这两大业务群的重组 。 • 目前看来,这个调整战略是成功的。尤其是多媒体 这一主业净利润已达到1.43亿港元,中国区彩电销 售量同比增长了248%。 TCL情况已经大为好转。 • TCL总裁李东生表示:“海外市场这个仗已经开打, 绝不退出海外市场,也没有退路。”
案例的启发
• TCL可以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榜样。对于我国 很多企业来说,国际化之路才刚刚开始。我们需 要对通过并购进行国际化这条路重新再认识,对 并购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尤其是大额亏损持正确 态度:在陷入困境的十字路口,是选择失败投降 还是突围重生?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TCL 和TCL们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定能克服一切困难, 用智慧和勇气开辟一片新天地。
跨国——势在必行
• 由于国内市场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企业 的获利能力和发展空间也很有限,TCL开 始积极开拓国外市场,最初选择了潜力较 大的东南亚和南亚市场。在积累了一定的 海外市场拓展经验后,TCL开始部署国际 化的另外一步棋——跨国并购。 •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TCL的并购之路。
国际化的起步
10月底收购了德国的施耐德?2003到2004年6个月内一举收购了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短暂的利益?通过并购中国欧洲北美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以及战略oem五大业务实现了有效互动2004年tcl在北美市场份额达到7
案例分析
TCL跨国并购之路
主讲:汪焕军 学号:20083687
关于TCL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是 目前中国最大的、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 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它和联想,海尔, 阿里巴巴等都是中国的顶级品牌。 • TCL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TCL集团、 TCL多媒体科技和TCL通讯科技

TCL经典案例分析(2)资料

TCL经典案例分析(2)资料
0.7718
0.8968
16.2% 0.7190
-6.8%
5.33 3.9681
0.7718
0.7108
-7.9% 0.5944
-23.0%
❖ 考虑IPO因素后,在靠近模拟的IPO发行价格下限 时,每股TCL通讯流通股享有的盈利会增加
❖ 在靠近模拟的IPO发行价格上限时,每股TCL通讯 流通股享有的盈利会有少许减少
❖ 第二,有利于理顺TCL集团与TCL通讯的关系 。
可以避免由于TCL集团整体上市引发的同一集团 出现两层上市公司的复杂结构,同时还有利于简 化目前结构中TCL集团与TCL通讯之间的关联交易, 降低信息披露的成本,完善TCL集团整体的治理 结构,树立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
❖ 第三,有利于TCL集团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
❖ 双方股东大会批准的合并协议中,确定每 股TCL通讯流通股的折股价格,并确定折股 比例的计算公式为:
❖ TCL通讯流通股的折股价格/ TCL集团首次 公开发行价格;
❖ 该折股比例即为在本次吸收合并中每股TCL 通讯流通股股票可以换取TCL集团流通股股 票的数量。
❖ 折股价格为人民币21.15元,即为折股之目 的,TCL通讯流通股每股价格为21.15元。 这是2001年1月2日至2003年9月26日期 间,TCL通讯流通股最高交易价格In。itial Public
❖ 第二,发挥规模效应,利用集团资源可以获得更 大发展
TCL通讯与TCL集团合并后,在发挥规模效应、 利用集团资源方面可以有多种好处,对通讯业务 成长提供更多机会、保障和支持。比如:利用集 团的融资平台,获得更多低成本的融资渠道;利 用集团的采购、生产、研发能力,推动通讯业务 发展等。
❖ 法人股的特点:

TCL国际化案例分析

TCL国际化案例分析

TCL国际化案例分析TCL(The Creative Life)是中国领先的消费电子和家电制造商之一、随着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业务,TCL致力于加强其国际化战略。

以下是TCL国际化案例分析。

TCL国际化的核心目标是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全球业务的增长。

作为一家中国公司,TCL面临着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问题,通过进军国际市场,公司可以获取新的机会和增加利润。

同时,国际化也可以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声誉,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

策略一:产品创新与技术引领TCL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引领来强化其国际竞争力。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并在高清晰度电视、智能手机和家电等领域推出具有创新特色的产品。

例如,TCL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高性能和高质量的4K和8K超高清电视机型,以满足不同国际市场的需求。

策略二:建立全球销售网络为了扩大在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和覆盖范围,TCL积极寻求与国际零售商、电子商务平台和运营商的合作。

公司与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共享资源和优势,进一步提高了销售效益。

策略三:本土化营销和服务TCL充分认识到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消费习惯,因此公司在国际市场推行本土化营销策略。

通过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合作,TCL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将产品和营销策略适应当地需求。

此外,TCL还提供当地化的售后服务,为用户提供贴心的支持和服务。

策略四:品牌宣传和形象塑造为了在国际市场树立公司形象和品牌认可度,TCL积极推行全球品牌宣传活动。

公司选择一些知名的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作为赞助伙伴,通过品牌曝光和广告宣传来提高知名度。

通过与国际品牌大使合作,TCL进一步提升了其品牌形象和文化号召力。

案例分析:TCL进军巴西市场作为全球重要的新兴市场之一,巴西为TCL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TCL进入巴西市场的首要目标是建立强大的销售渠道和品牌认可度。

公司与当地知名家电零售商和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将其产品引入巴西市场。

tcl案例分析

tcl案例分析

tcl案例分析TCL案例分析。

TCL集团是一家知名的跨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

TCL集团成立于1981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企业之一。

本文将对TCL集团进行案例分析,从其发展历程、市场地位、竞争优势和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首先,TCL集团的发展历程非常值得关注。

自成立以来,TCL集团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不断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TCL集团已经形成了以液晶电视、手机、空调等为代表的完整产业链,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TCL集团还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先后在法国、波兰、越南等地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加速了全球化布局。

其次,TCL集团在市场地位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TCL集团在液晶电视、手机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国内市场,TCL液晶电视连续多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手机业务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国际市场,TCL品牌已经深入到欧美、东南亚等地,逐渐成为当地消费者喜爱的品牌之一。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TCL集团在市场地位上的竞争优势。

再次,TCL集团在发展战略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TCL集团一直致力于打造“智能+互联”战略,通过不断整合产业资源和技术创新,推动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能健康等领域的发展。

在智能家居领域,TCL集团推出了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冰箱等产品,形成了完整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在智能制造领域,TCL集团致力于推动工业4.0的发展,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智能健康领域,TCL集团加大对医疗健康产业的投入,推动医疗设备和健康管理服务的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TCL集团作为一家全球化的跨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具有丰富的发展历程、强大的市场地位、明显的竞争优势和独特的发展战略。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TCL集团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不断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TCL并购案例分析共25页

TCL并购案例分析共25页
果TTE无法在预期时间里实现扭亏为盈,那么TTE将成为 TCL的严重包袱。
李东生说:“我的目标是18个月之内赢利,最迟不能 超过18个月的时间”。
但事实证明,在之后的几年中,TCL没能达到这个目 标,反而陷入了困境。
二、TCL跨国并购的风险
(三)技术风险 汤姆逊原有彩电技术: 传统CRT彩电与背投彩电
并购整合:业务整合、人员整合
三、TCL跨国并购的整合
(一)业务整合:整合核心技术不当 TCL 收购的汤姆逊彩电业务所获得的 CRT (阴极射
线管) 技术已经落后于时代。
三、TCL跨国并购的整合
(二)人员整合 到2019年3月份,一线经理(市场、销售部门)相继离职。 原因:职位调整 ;
薪酬上的变动 (“底薪加提成” ); 销售模式 (终端销售vs经销商) 中法语言不同 ——交流障碍 裁员成本过高
虽然TTE的彩电规模全球第一,但其工厂遍布全球各 地,考虑到运输成本、管理协调费用等因素,TTE的规模 经济性大打折扣。
二、TCL跨国并购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 据汤姆逊2019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其彩电和DVD等电
子业务共亏损高达2.54亿欧元。 而TCL集团在2019年的利润大约在5.6亿元人民币。如
领域,在高端液晶与等离子彩电方面积累较少。 TCL与汤姆逊合作涉及的技术都是低端技术,而
高端技术仍然掌握在法国公司手里,并没有放到合资 公司里。而且其最有价值的海外销售网络并没有放进 来。
TCL与他们的关系既是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通过合作,TCL可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但是,核 心技术的开发、核心能力的培养还必须靠自己。
案例分析的结构
1、摘要 2、企业背景介绍 3、TCL并购的风险 4、TCL跨国并购的整合 5、TCL跨国并购的绩效 6、并购整合失败的原因分析 7、 TCL并购失败的启示

2023年tcl并购汤姆逊案例分析论文(优秀5篇)

2023年tcl并购汤姆逊案例分析论文(优秀5篇)

tcl并购汤姆逊案例分析论文篇一tcl并购失败案例分析资料并购是一项富有风险的活动,实际上多数并购都以失败收场。

在西方成熟市场中,并购消息的宣布往往伴随着主并方股价的下跌,就是市场对公司卷入风险性比较高的收购事件而对公司价值进行重估。

管理学者彼得・德鲁克指出,公司收购不仅仅只是一种财务活动,只有收购后能对公司进行整合发展,在业务上取得成功,才是一个成功的收购,否则,只是在财务上的操作和在行政上的捆绑,将导致业务和财务上的双重失败。

1.企业并购中的风险源分析从理论上看,并购中的风险源主要存在于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个是战略风险。

企业战略的核心在于选择正确的行业以及确定行业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竞争位置,没有一个适用所有公司的最好战略。

每个公司必须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财务状况、市场地位及机会和资源,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并购战略。

错误的并购战略将从根本上导致并购的失败,并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

不正确的收购标准、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整性,都可能导致并购方低估并购成本,过高估计并购收益,由此造成收益-成本分析的失误,产生风险。

第二个是信息风险。

并购方在实施并购前,必须对目标企业的历史、财务状况、市场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详细地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目标企业的未来情况做出准确预测,以此来确定并购的收益。

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目标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可能向并购方提供虚假信息。

并购方若认同不能识破虚假信息,就会做出错误决策,增加并购风险。

第三个是法律风险。

针对企业的并购行为,各国都有不同的法律法规,往往增加并购成本而提高并购难度。

如果没有对并购法律进行认真研究,往往陷入繁杂的法律纠纷中,大大降低并购后所获取的商业利润,破坏企业的社会形象。

第四个是政府干预风险。

政府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增加就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就会遵循“优帮劣,强管弱,富助贫”的原则,重点放在职工安置及其福利保障等社会问题上。

从而导致并购活动偏离了实现企业资产最优组合的目标,为并购后企业的经营活动种下苦果。

TCL集团吸收合并案例分析(共32张)

TCL集团吸收合并案例分析(共32张)
❖ 从选择筹资市场的角度看,由于香港市场发行市盈率较 低,所筹资金几近少于内地一半。这对于急需发展资金 而自身盈利数量并不十分丰厚的TCL集团来讲是不可以 接受的,选择在内地资本市场融资利益最大。然而“同 一集团内不得有两家上市公司”的政策性规定使得TCL 集团按照目前控股TCL通讯的公司架构直接上市存在政 策障碍。TCL集团吸收合并上市方案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采取的一种TCL集团直接上市的变通方式,是TCL集团 为实现筹资目的“无奈”的选择。
第17页,共32页。
各方利益(lìyì)的影响
❖ 4 对关联的一批流动股股东的保障 ❖ 市场看好TCL集团主要因为其上市较迎合当时市场热点:一、TCL集团成功
发行后流通盘将达9.94亿股,流动性由此得到极大增强,易吸引机构投资者 的注意;二、投资者较看好今年的消费升级概念股,而TCL集团本身正是国 内消费电子行业最大企业;三、TCL集团有较强民族品牌,并正通过收购合 资等形式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另外受需求增长拉动,TCL销售增长势头相当 不错,预计2003年同比增长24.8%,2003年至2005年还能保持近20%的增 长率。根据2003年年度报告,TCL集团截止2003年末每股净利润为0.36元, 每股净资产1.42元,净资产收益率高达25.21%。2004年4月20日,TCL集 团发布的2004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称“经对公司2004年第一季度业绩 初步估算,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将比上年同期的163,463,245 元增长50%-60%。” ❖ 总结:TCL集团内部职工(含高级管理层) 持有TCL集团较高的股份,吸收合 并方案的实施将使其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票。TCL集团上市表面上是公司治 理结构的变化,实质蕴含着政府对李东生在TCL集团施行MBO的进一步认 可,并为高管套现铺好最后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导致TCL亏损的主要原因2009年,国产彩电利用金融危机中,上游液晶面板价格回调以及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带来的爆发性增长,取得了近年来最好的业绩,然而突如其来的意外高增长让国产彩电对2010年国内市场做出了过于乐观的预测,称4000万台销售量已经是保守估计,更有企业喊出了“黄金10年”的口号。

然而从2009年12月开始,市场的现实给国产彩电巨头泼了一盆冷水,过高预期让彩电企业的库存危机从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暴露出来,而液晶面板价格的下滑则加剧了这一危机,TCL多媒体正是这次危机的重灾区。

一、互联网电视判断失误对于2010年上半年出现的3.34亿港元亏损,TCL多媒体给出了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国内彩电行业的增长预测未达预期而导致前期库存增高;为加速LED增长,二季度集中对旧款型LCD产品进行存货清理,增加了销售成本;以及公司业务重组费用、OEM业务调整及北美市场加强自有品牌销售推广、欧元持续贬值等因素的影响等。

在所有的亏损因素中,来自中国区清理库存造成的损失最大,而且由于对传统CCFL 背光液晶电视产品的库存清理要延续到今年8月,所以TCL多媒体第三季度的业绩依然将受到影响。

在TCL集团于2004年实施跨国并购后,一直为其主要利润来源的TCL多媒体中国业务来说,这次亏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导致这次亏损的原因则来源于一次战略选择的失误。

按照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的介绍,在液晶电视导入中国市场5年后其在2009年进入了爆发性增长,但是其附加值也在持续的价格战中下降,这样很多彩电厂家都在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而2009年液晶电视行业出现了两个产业方向:一是从CCFL背光向更加节能轻薄的LED背光的升级;二是从数字电视到互联网电视的升级。

在国产彩电的“十字路口”上,TCL选择了互联网电视,与其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长虹和康佳,而创维和海信则选择了LED背光技术,如今市场的反应已经证明了TCL的这次选择出现了失误。

虽然TCL多媒体在国内互联网电视的占有率达到了31%,而互联网占其整体销售比例也达到了25%,但是由于互联网电视整体规模受到政策和技术两大风险限制而无法像LED 液晶那样快速上量。

尽管李东生并不愿意承认其互联网电视战略过于激进,但是他还是对互联网电视监管过严的局面一番抱怨,“正是因为广电对内容限制过严,中国有线产业的整体规模只有几百亿元,而中国移动一家规模已经是广电的几十倍”。

目前虽然TCL与获得互联网电视牌照的杭州华数、CNTV等进行了合作,并与长虹成立了内容方面的合资公司,但是互联网电视的政策监管环境并没有改善,这让坚持互联网战略的彩电企业遇到了瓶颈。

二、LED升级慢人一步在互联网电视上判断失误的TCL多媒体,同时在LED背光领域也“慢了一步”。

李东生表示,“去年底在做产品规划时我们只规划了一条面对高端市场的LED背光液晶生产线,结果后来LED背光模组价格下降幅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料,结果我们要想调整就晚了。

”相反在LED背光液晶领域创维、海信的布局时机恰当,其中创维LED的占比已经提高到25%,而TCL多媒体目前只有8%左右(7月份销售量只有4.3万台)。

为了提高LED液晶的占比,TCL多媒体今年5月才开始清理CCFL库存,而过去的5-7月又是彩电淡季,与此同时液晶面板价格从6月开始已经下降了15%,这让TCL多媒体中国区出现了亏损。

今年8月,TCL多媒体基本完成对CCFL库存的清理,而9月将发布全系列的LED背光液晶新品,并且突出3D影像功能,预计到年底目标销售80万-100万台LED背光电视。

不过TCL多媒体已经将全年液晶电视出货量目标从年初的1100万台下调到850万台。

按照李东生的说法,TCL进入液晶电视也不是最早,但是2009年已经进入了全球前6位,而在LED液晶领域布局较晚的TCL,随着其与台湾地区中强光电以及友达光电成立的LED背光模组工厂8月投产,其在LED优势的后来居上并非没有可能。

2.分析TCL集团的战略发展问题TCL和其他彩电厂家那样,都是80年代邓改革开放的产物。

CRT彩电的兴起:80年代初期,中国家庭很少有彩电。

邓小平的拿来主义,和当时中日还算友好的关系,使中国得以从日本引进了n条彩电生产线,使中国的彩电工业才得以跳跃式前进。

然而不思进取的中国企业却只要手脚不要脑袋(没有技术和创造),只顾赚钱,长时间不学习技术(只晓得赚钱,没有一个企业是发狠学技术的),所以无法从真正意义上掌握彩电生产的核心技术,直到90年代末都如此,也就没有什么创新可言。

中国的企业管理也是“屁股决定脑袋”。

中国彩电企业的懒惰和无知令世界同业惊讶。

有的企业几十年一贯制,产品上十年不变,一直死守外方开始时给的那点技术,从来没想过自己从引进中去学习、创新和提高。

用落后、过时的技术和生产设备,生产过时的低端产品,满足国内的低端的消费。

还要用这样的产品去“占领”世界市场,真是唐诘诃德式的无知和好笑。

虽然这种“战风车”的勇气可嘉,但结局一定很惨,先是狂妄的长虹在美国碰壁,40多亿白花花的银子丢到水里了,接着TCL又在欧美和亚非“新型”市场吃哑巴亏,20多亿白花花的银子又打了水漂。

在无核心技术、无技术优势条件下的高技术产品海外盲目扩张,失败的例子太多太多,教猪也教变了,为什么我们的企业管理层就教不变呢?日本、西欧国家对中国的彩电企业的态度就是提供低级技术和高级核心零配件,也就是高价卖生产线和昂贵的配件给中国企业,核心技术由自己掌握,目的是利用中国廉价劳工和广阔的消费市场获大利。

而中国企业低技术或无技术,只好通过压榨劳工,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而获取次级利润,也就是赚一点劳工的辛苦钱。

CRT的转移路线:进入90年代以后,新的显示技术日渐成熟,各先进国家把主要注意力转移到液晶和柔性显示等先进显示技术上,CRT显示技术逐渐从他们的生产目录中汰出。

为了攫取剩余价值,这时日、欧开始把CRT显象管的较高级技术和彩电的较高级技术连同生产线和工厂向中国区转移,而此时台湾企业则精明得多,他们不接受这个转移,而想尽办法学习液晶新技术将产业迅速转到液晶显示上。

到了90年代末,LCD液晶显示产业链成熟,产业成长进入喷发期,日欧企业加速向中国转移即将淘汰的CRT技术,要么把CRT工厂转移到中国,要么与中国内地成立CRT合资企业,目的是为了榨取最后一点剩余价值,同时也起到废物转到中国再利用变废为宝的价值。

中国乐呵呵地接受了这一转移。

思想落后、愚昧的中国产业官员和饱食终日的彩电企业以为中国和世界永远生活在CRT时代,不知道这是日落时分最后的一抹辉煌!盲目乐观的中国的彩电企业直到去年和今年才傻了眼,突然觉得市场不对了,他们被世界市场和国内市场无情地抛弃了。

与此同时,液晶技术与产品如日中天。

液晶电视的成本有多高?低得很!之所以现在中国液晶电视比CRT昂贵得多,是因为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外液晶上游企业高价卖给中国零配件,他们要获取最大利润!就像手机行业、IT行业。

想想看几年前卖4、5千,甚至8、9千的手机现在卖多少钱?就2、3百元,即使这个价格,现在也还能赚钱!想想原先的利润有多厚?可是这些利润中国企业拿到了吗?TCL的战略失误:1.没有真正把心思花在技术上。

中国彩电企业、移动通讯企业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太注重市场,不注重核心技术开发和创新,在技术开发上只想吃现成饭,长期“好逸恶劳”,拿来主义盛行,企业没有象样的开发,没有自己过硬的研究中心,因此也就不可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没有技术,但又要想占有市场,只好打价格战。

竞争,首先是技术竞争。

电视、移动通信、计算机都是高科技产品,有技术,就有一切,没有技术,连讨饭的乞丐都不如。

不明白这一点,就不配做这个行业的公司老大。

没有技术,靠压榨劳工,只能永远生活在行业低端,连二流公司都做不到。

大家发现哪个世界一流的企业是靠别人施舍技术过日子的?技术在不断进步,惟有不变的是企业的进取心。

好的企业总是站在技术的前沿,为世界提供最先进的产品、最优质的服务。

并在滚滚利润中逐步使自己的部分产品走向廉价,让贫穷的人也能享受到企业的恩泽,这样的企业才有前途!每一个伟大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梦想,TCL的梦想是什么呢?TCL近来各部门频繁换帅,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财务人员纷纷去各个公司或关键部门当老总。

2.盲目扩张。

扩张和收购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①具有技术优势。

如果企业拥有技术优势,但是产能不足,那么收购具有一定基础但技术较弱的公司,能够发挥技术专长,扩大产能并获得收购收益,那么这个收购是基本成功的。

②具有市场和产能,但缺乏进入新领域技术。

如果企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条件,有较好的生产能力,有先进的管理,希望进入一个值得期待的新领域,那么收购欲进入领域的有技术但绩效不佳的企业,将对方的技术优势发挥出来或直接将技术转移过来,那么这样的企业收购是成功的收购。

比如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液晶。

③收购竞争对手。

如果收购的领域是有成长性的或将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赢利的、不会没落的,且竞争对手的能力对自己具有潜在威胁,为了整合市场,减少竞争,获取市场垄断利润,现时又能以较小的代价收购对方企业或资产,是合理的收购。

TCL收购没落的海外CRT企业,是哪门子扩张啊?高价收破烂啊!收来干什么用?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自己的CRT都要被淘汰,产品面临卖不出去的风险,钱多了发烧啊。

去年一年就烧了20多亿啊。

做这个决策的人要枪毙。

3.用心服务。

中国企业往往缺乏奉献精神,对自己的产品和品牌不爱惜。

不像日本企业和欧洲企业把产品看成自己的命根子,不允许自己的产品有缺陷。

一发现自己的产品有缺陷,立即更正。

俗话说:你爱上帝,上帝就爱你。

你关心用户,用户就拥护你。

中国的企业总埋怨老百姓不爱国,不愿买国货。

就不想想自己爱不爱自己的产品,自己向中国老百姓提供了什么质量的产品。

你专门向老百姓卖劣质货,再爱国的老百姓也受不了,卖产品时也要掂量掂量。

4.TCL的重大失误:①不注意培植技术,缺乏强有力的核心技术。

无论在移动通讯领域、白色家电领域还是在电视机和计算机领域。

为什么老百姓对中国国产的电子产品缺乏信心?为什么中国的手机在庞大的中国和世界市场里却没有市场?因为缺乏技术,无法与国际大厂展开正面进攻。

玩泥腿子还行,玩洋鬼子,没技术,没门!诺基亚、索爱、三星、摩托罗拉哪个在中国市场上不是越战越勇,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再看国内手机企业的熊样,惭愧吧。

科技企业的制胜法宝是技术,除了技术,还是技术,处于第一位的永远是技术!②错误地估计了国外市场形势和国外购买者的胃口。

选择了错误的扩张方式。

在国内做惯了,以为国外市场像国内。

你生产的低端产品别说在欧美不受欢迎,你就是拿到东南亚、非洲也没市场。

人家只对你有一句话:“推销垃圾货的又来了”,远远的就嫌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