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教案三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优质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滚动》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六章节《有趣滚动》,主要详细内容包括:滚动现象观察、滚动速度比较、影响滚动速度因素以及简单斜面制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滚动现象,掌握滚动速度比较方法,理解影响滚动速度因素。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响滚动速度因素、简单斜面制作。
教学重点:滚动现象观察、滚动速度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球、斜面、计时器、尺子、直角三角板。
学具:每组一份小球、斜面、计时器、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组织幼儿观看小球在不同斜面滚动视频,引导幼儿关注滚动现象,并提出问题:“小球为什会滚动?滚动速度会受哪些因素影响?”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滚动现象原理,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影响滚动速度因素,如斜面高度、斜面倾斜程度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观察、记录小球在不同斜面滚动时间和距离,比较滚动速度。
5. 制作简单斜面(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制作简单斜面,并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滚动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六、板书设计1. 《有趣滚动》2. 内容:滚动现象影响滚动速度因素:斜面高度、斜面倾斜程度滚动速度比较方法简单斜面制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滚动现象,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家人和老师。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观察、发现、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幼儿对滚动现象理解程度如何,教学难点是否得到有效突破。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更多关于滚动现象实验,如不同形状物体滚动速度比较等。
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滚动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特别关注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
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好玩的滚动》及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好玩的滚动》及教学反思[精选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好玩的滚动》及教学反思《大班游戏教案《好玩的滚动》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游戏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游戏教案《好玩的滚动》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我班教材有一节课是《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在孩子们上这堂课时孩子非常感兴趣,孩子们拿着老师提供的材料在桌面上滚动玩耍,于是就决定给幼儿上一堂关于物体的滚动。
活动目标1、给物品进行分类(不会滚动的为一类,会滚动的为一类)。
2、初步了解不同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自主探索出物体的滚动路线。
活动准备1、收集各种物品:杯子、球、积木、纸盒、石头、风车等。
2、大记录纸一张。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今天呀,吕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东西请你们玩,请你们找一找玩一玩,如果它会滚动请你拿一个在手上,如果它不会滚动请你把它放在这个框里,明白了吗?2、幼儿把物品进行分类3、来我们来检查一下框里面的东西都是怎么样的呢?!.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4、幼儿回答:5、让幼儿说说自己手上拿的是什么物品。
6、这些东西为什么会滚动呢?7、来宝贝我们把这些东西都放在地上玩一玩、滚一滚。
8、幼儿在地面玩耍。
二、游戏:滚进球门1、老师介绍游戏玩法:小朋友两两一组,一人分开双脚做球门,一人滚动物体进球门,轮流进行。
2、集体交流,并尝试记录物体滚动的路线。
三、结束活动老师小结活动情况,对积极参与游戏和探索的幼儿给予表扬,并提出问题和要求:“你们还在哪里看到过会滚动的东西?它们滚动的路线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们回去找一找、滚一滚,把它们滚动的路线也画下来,带到幼儿园给大家看。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的兴趣及生活,然后设置了游戏情景,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教师适当的指导、提升,培养了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提高了幼儿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学、玩中学,也达到了本次活动的教育目标。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滚动》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滚动》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物体与运动》,详细内容为:认识滚动现象,探索不同物体的滚动特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滚动与摩擦力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滚动是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理解不同物体滚动速度的差异。
2. 能够观察、描述物体滚动现象,通过操作活动,探索影响滚动速度的因素。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滚动现象,探索影响滚动速度的因素。
难点:理解滚动与摩擦力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球、圆柱体、长方体、圆锥体、斜面、毛巾、木板等。
学具:每组一份小球、圆柱体、长方体、圆锥体、斜面、毛巾、木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斜面,让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小球为什么会滚下来呢?”2.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圆柱体、长方体、圆锥体,让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物体是否可以滚动。
3.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操作,探索不同物体滚动的特点,记录观察结果。
5. 实践活动幼儿分组进行比赛,比较不同物体滚动的速度,讨论影响滚动速度的因素。
6. 课堂小结教师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滚动与摩擦力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滚动》2. 主要内容:滚动现象影响滚动速度的因素滚动与摩擦力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中的物体,哪些可以滚动?哪些不能滚动?(2)与家长一起探讨:为什么小球在斜面上下滚动速度会有所不同?2. 答案:(1)可以滚动的物体:圆柱体、球体、圆环等。
不能滚动的物体: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等。
(2)小球在斜面上下滚动速度不同,是因为斜面的倾斜度不同,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滚动现象的理解程度,以便于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教案通用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五章《有趣的物理现象》中的第二十三节《有趣的滚动》。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滚动现象的认识,探索不同物体的滚动特点,了解摩擦力对滚动的影响,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滚动现象,知道不同物体的滚动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摩擦力对滚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不同物体的滚动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球类、圆柱形物体、斜面、平滑面、粗糙面、计时器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棒、各种形状的积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各种球类在平滑面、粗糙面上的滚动情况,引导幼儿关注滚动现象。
2. 讲解滚动现象(5分钟)教师用简单的语言讲解滚动现象,让幼儿了解滚动是一种物体在接触面上不停转动的运动。
3. 探索不同物体的滚动特点(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如球、圆柱形物体等),在平滑面和粗糙面上观察其滚动情况,记录观察结果。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个球为例,讲解摩擦力对滚动的影响,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使球滚动得更快。
5.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尝试改变其滚动速度,观察摩擦力的变化。
6.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讨论摩擦力与滚动速度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滚动现象的认识滚动:物体在接触面上不停转动的运动2. 不同物体的滚动特点球:摩擦力小,滚动速度快圆柱形物体:摩擦力适中,滚动速度一般3. 摩擦力与滚动速度的关系摩擦力越小,滚动速度越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滚动现象,记录至少三种物体的滚动特点。
答案示例:轮胎:在平滑的路上滚动速度快,在粗糙的路上滚动速度慢。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教案三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教案三篇活动目标:1、对滚动的物体产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2、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3、尝试使用绘画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物体滚动的轨迹,发展学习的自主性。
活动准备:三角形、梯形、方形积木;海洋球、玩具球;一次性杯子、圆台形的化妆品瓶子;电池、透明胶带等物体;记录卡片16份、小筐8个、PPT。
活动过程:一、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一圆形物体,操作滚动。
师:这是什么?幼:球师:老师把它轻轻一推,看它怎样了?幼:向前运动、动了、滚动……师小结:像这个球一样咕噜咕噜往前转动我们叫它滚动。
二、出示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物体,实行实验操作。
师: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好玩的东西,看看有些什么?(揭密神秘袋,幼儿了解操作的材料)师:请小朋友去玩一玩、试一试,看看哪些会滚动哪些不会滚动?然后给它们分一分家,把它们分别放在相对应符号的筐里,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一)。
个别指导:你玩的是什么?你把它放在哪个筐里了?为什么?要求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师幼共同总结实验结果。
师:大家帮这些东西分好了家,我们来看看能滚动的筐里放了哪些东西?幼儿说物品,教师在记录纸上贴上这些物品的标记图。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为什么这些物体能滚动?这些东西不能滚动?小结:这些没有角的圆圆的东西,只要对它们用点力,它们就能滚动。
三、幼儿再次自由操作材料,探索圆形物体滚动轨迹的不同。
师:这些圆圆的东西它们滚动时走的路线一样吗?请小朋友再次玩一玩。
这次要仔细观察,把它们滚动时走的路线画在你的记录纸上。
个别指导:你玩了什么?它滚动时走的路线是什么样的?幼儿说自己的操作发现,教师征求大家意见后记在大记录纸上。
重点讲述球体的滚动路线。
师:从这张大记录表上你能发现哪些东西在滚动的时候走的路线是一样的。
为什么它们走的路线会一样?小结:(边小结边贴上相对应的球体标、圆柱体、椎体标记):像皮球、海洋球它们的身体都是圆球体,走的路线是曲线。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滚动》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滚动》含反思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滚动》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自主探索出三类物体的滚动路线,并尝试记录,初步了解不同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在游戏中体验合作探索的乐趣,产生进一步探索物体滚动路线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滚动》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不同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
2、自主探索出三类物体的滚动路线,并尝试记录。
3、在游戏中体验合作探索的乐趣,产生进一步探索物体滚动路线的兴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1、收集各种物品:罐头、杯子、球、纸盒、积木等。
2、小棒8根。
3、大记录纸一张,记号笔一支。
活动过程:一、第一次探索:哪些物体会滚动?在活动室里散放着纸杯、茶叶筒、球、塑料盒、积木等各种物品。
1、找一找:“小朋友,这里有些我们平时用过、玩过的东西,请你们把会滚动的东西找出来。
”评析:开放、自由的空间很快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玩一玩:请你们玩一玩,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滚动呢?评析:这个时候,幼儿手上拿着自己找到的会滚动的东西,开始有些兴奋了,都忍不住想把它放在地上滚一滚,玩一玩,那么作为教师,应给予幼儿自由玩的空间,但并不是让幼儿毫无目的地玩,而是带着问题去玩。
这个问题就是:想一想,为什么它们都能滚动呢?让幼儿在玩中发现,玩中思考,初步感知能滚动物体的特征。
3、说一说:为什么这些东西都能滚动?评析:幼儿带着问题自由玩,对问题的答案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都急于想把自己的观点告诉大家,这时老师及时给予幼儿大胆表达的机会,幼儿自由发表意见,老师适当引导,总结出答案:因为它们总有一个地方是圆的,所以会滚动。
二、第二次探索:物体滚动的路线是怎样的?1、游戏:滚进球门。
老师介绍游戏玩法:小朋友两两一组,一人分开双脚做球门,一人滚动物体进球门,轮流进行。
评析:这个游戏的优点在于,缩短了幼儿等待游戏的时间,一个人滚动物体时,两个合作伙伴能同时观察,共同探究发现不同物体的滚动路线,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增加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二节,内容主要围绕“滚动”展开,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滚动的特点,探究不同形状、材质的物体滚动速度的差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滚动的概念,知道滚动是物体沿地面运动的一种形式。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发现不同形状、材质的物体滚动速度的差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滚动速度与物体形状、材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和实验,发现滚动现象中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形状的积木、小球、圆柱体、斜面、计时器等。
学具:每组一份形状积木、小球、圆柱体、斜面。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让幼儿猜测哪个物体可以滚动,然后进行实际操作,让幼儿观察滚动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让幼儿了解滚动的概念,以及滚动速度与物体形状、材质之间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利用学具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形状、材质的物体滚动速度的差异。
4. 环节小结(5分钟)5. 课堂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滚动比赛”,巩固对滚动现象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滚动2. 板书内容:滚动的概念滚动速度与物体形状、材质的关系滚动实验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物体,找出可以滚动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2. 答案:可滚动的物体包括:球、圆柱体、轮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滚动现象的理解程度,以便于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的观察活动,共同探索生活中的滚动现象。
环境创设:在科学区投放滚动相关的材料,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索滚动现象。
有趣的滚动幼儿园教案
有趣的滚动幼儿园教案好玩的滚动幼儿园教案1活动目标:1、对滚动的物体发生爱好,觉察滚动物体的样子特征。
2、探究滚动轨迹与物体样子之间的关系。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奇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能在情景中,通过试验完成对简洁科学现象的探究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觉察的结果。
5、进展动手观看力、操作力量,把握简洁的试验记录方法。
活动预备:方形积木假设干和球、木棍等各种圆的物体。
活动过程:(一)幼儿自由操作材料,觉察滚动物体的样子特征。
1、出示一圆形物体,操作滚动。
小伴侣,这是什么?它怎么样了?还有哪些东西会滚动呢?(幼儿自由发言)2、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展试验操作。
3、教师幼儿共同总结实验结果。
〈1〉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玩的?为什么它们会滚动呢?〈2〉引导幼儿讲解并描述自己在玩中的新觉察、新问题。
小伴侣,在玩的时候,你还觉察了什么问题?(启发式提问:它们滚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二)幼儿再次自由造作材料,探究圆形物体滚动轨迹的不同。
为什么有的物体滚一下不动了,有的能滚很远。
有的可以处处滚,有的却朝一个方向滚。
为什么有的滚得很直,有的会拐弯。
(三)幼儿再次操作材料,探究滚动轨迹与物体样子之间的关系。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展试验操作。
2、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什么物体滚动的轨迹不同。
3、教师操作两种不同的样子的物体,验证幼儿猜想。
4、师幼共同沟通试验结果:物体的滚动与它们的样子有关系,茶叶筒可以滚直是由于两头是一样粗的,一次性纸杯滚不直是由于两头粗细不一样。
(四)幼儿滚动自己身体小伴侣,我们的身体也会滚动,大家一起试一试。
活动反思:在这节课中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还不够到位,太过于形式,幼儿没有探究到什么就收了,没有让幼儿真正在探究中去觉察问题,可以利用PPT的形式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对探究产生更大的爱好。
小百科:滚动,汉语词汇,释义为转动体沿转动方向的运动称作滚动。
也指的是物理中转动与位移的平面复合运动。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滚动》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滚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轮机械简单原理,能够简单设计制作轮机械。
2.体验轮具带来的滚动感与乐趣。
3.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轮机械原理制作自己的轮类物件。
2.感受轮具带来的滚动感与乐趣,培养自主探究乐趣。
三、教学准备:
圆珠笔、纸盘、小木球、扁盘、食品盒子、簸箕、小车、玩具摩托车及平衡木。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观看轮式玩具展示多样轮类物体,反映学习兴趣。
2.探究:
教师制作轮机械及简单原理的介绍,让学生跟着教师动手制作,其中教师可以示范使用纸盘、玩具小车等小工具制作不同的轮类机械(可供老师不同方向操作——直线、向左、向右、集体转圈等行动),让学生自由地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轮类物体。
3.创新:
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轮类机械,可以在课堂内探究不同的轮型结构,并理解其滚动方式及速度的关系等,老师可以与学生分享不同种类的轮结构。
4.延伸:
在继续探究所制作轮的不同性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Meccano、乐高等STEM 建构玩具引申,让学生自由创造、设想更加复杂的轮类机械。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轮类机械,并了解如何制造操作轮机械。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发现尝试验证其效应,从而培养自主探究、调整的能力。
未来学习STEM 的课程中,这种自主学习和调整的能力将更加重要。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滚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滚动》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滚动现象,感知物体的滚动特点。
1.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1.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1.4 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创造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物质准备: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滚动玩具、图片、实物等。
2.2 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场地,无障碍物。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滚动玩具,引发幼儿对滚动现象的兴趣。
3.2 观察与讨论:教师组织幼儿观察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滚动玩具,引导幼儿发现滚动的特点。
3.3 实践操作:教师分组组织幼儿进行滚动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知滚动现象。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亲子作业,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滚动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4.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滚动主题展示,让幼儿继续观察和探索。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教师观察记录:教师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观察、操作、分享等环节。
5.2 幼儿作品评价:教师对幼儿的滚动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幼儿的创新意识和操5.3 家长反馈:教师收集家长对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滚动表现。
第六章:活动材料6.1 教学卡片:准备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滚动物体的图片卡片。
6.2 滚动玩具:准备各种类型的滚动玩具,如小车、球、圆木等。
6.3 记录表格:准备用于记录幼儿观察和实验结果的表格。
6.4 彩色笔:提供给幼儿用于记录和绘画。
第七章:活动步骤7.1 第一步:引起兴趣。
通过展示滚动玩具,让幼儿观察并讨论滚动的乐趣。
7.2 第二步:观察和描述。
让幼儿自由探索不同滚动物体的特点,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7.3 第三步:实验和发现。
引导幼儿进行滚动实验,观察不同因素对滚动的影响,如斜坡、光滑面等。
7.4 第四步:记录和分享。
让幼儿用彩色笔在记录表格上记录实验结果,并与同伴分享。
第八章:安全注意事项8.1 确保活动场地的安全,无尖锐物品和易碎物品。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滚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滚动》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体验不同物体的滚动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滚动活动,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和体验不同物体的滚动现象。
2. 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滚动的现象。
3. 通过滚动活动,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具: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轮子、球体、圆柱体等。
2. 材料:积木、纸箱、塑料盆等。
3. 音乐CD《滚动的歌》。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观察和体验滚动现象(1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的轮子、球体和圆柱体等教具,让幼儿观察和体验它们的滚动现象。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滚动的现象。
3. 滚动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滚动活动,如滚轮子、滚球等。
要求幼儿在滚动过程中保持平衡,避免跌倒。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错误动作。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滚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滚动的现象。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滚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结合幼儿在课程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扩展:1. 滚动游戏:教师设计一些滚动游戏,如滚动接力、滚动障碍赛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滚动的现象,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滚动手工:教师引导幼儿用纸板、积木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滚动物体,如小车、滚筒等。
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七、家庭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家庭中的滚动物体,如轮椅、购物车等。
让幼儿描述滚动的现象,并尝试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下来。
2. 家长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制作滚动物体,如小车、滚筒等,并拍摄制作过程和成果。
大班科学有趣的滚动教案3篇
大班科学有趣的滚动教案3篇一、《大班科学有趣的滚动教案》之一:探索自然奇妙的滚动现象滚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它不仅存在于车轮、球体和滚筒等物体上,还存在于自然界的许多有趣的场景中。
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和研究滚动现象,我们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以一些简单的实验为例,帮助孩子们探索自然奇妙的滚动现象。
1. 探索滚动:物体滚动的条件与特点我们可以先用球体进行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和总结物体滚动的条件和特点。
首先是物体必须光滑,没有突起物,才能顺利地滚动。
其次,如果摩擦力小于滚动力,物体就会滚动起来。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在不同的表面上滚动球体,比较它们的滚动速度和滚动距离,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摩擦力和滚动力之间的关系。
2. 探索滚动和斜面:改变斜度会怎样影响滚动物体?我们可以在课室或者户外设置一段斜面,并让孩子们观察滚动物体在不同斜度下的滚动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发现随着斜度的增加,滚动物体的速度和滚动距离也会增加。
这样的观察结果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斜面对滚动物体的影响,理解物体滚动受到重力和斜面倾斜度的共同作用。
3. 探索滚动和摩擦力:表面粗糙程度对滚动物体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提供一些不同表面粗糙度的材料,如纸张、沙纸和塑料等,让孩子们观察和比较在这些表面上滚动的物体。
孩子们会发现,在光滑的表面上,滚动物体的速度和滚动距离更远,而在粗糙的表面上,滚动物体的速度和滚动距离变小。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引导孩子们理解摩擦力对物体滚动的影响,并与他们之前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关联。
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从观察和实践中,探索自然界中有趣的滚动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大班科学有趣的滚动教案》之二:制作有趣的滚动玩具除了通过实验来探索滚动现象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们动手制作一些有趣的滚动玩具,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滚动现象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滚动现象》。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滚动的基本原理,观察不同物体的滚动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滚动的基本概念,知道不同物体的滚动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幼儿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滚动现象的原理,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教学重点:观察不同物体的滚动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球、圆柱体、正方体、斜面、光滑和粗糙的表面等。
学具:每组一套小球、圆柱体、正方体、斜面、光滑和粗糙的表面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小球、圆柱体、正方体等物体,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在斜面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光滑和粗糙表面上的滚动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分析不同物体的滚动特点。
5.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利用教具和学具,设计自己的滚动实验,验证滚动现象。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滚动现象的基本原理和观察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滚动》2. 内容:滚动现象不同物体的滚动特点滚动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体,选择一个进行滚动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思考:为什么有些物体滚动得快,有些物体滚动得慢?2. 答案:(1)实验报告:幼儿根据观察,完成实验报告。
(2)答案:物体滚动的快慢与物体的形状、重量、表面光滑程度等因素有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滚动现象,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滚动》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滚动》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滚动》。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滚动的规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滚动现象,知道滚动与摩擦力的关系。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滚动与摩擦力的关系。
重点:观察和实验,掌握滚动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球、圆柱体、斜面、毛巾、木板、积木等。
学具:每组一份小球、圆柱体、斜面、毛巾、木板、积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小球、圆柱体等物品,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运动方式。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滚动是什么吗?滚动有什么规律?”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斜面实验,让幼儿观察不同高度、不同材质的滚动速度。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让滚动速度变快?如何让滚动速度变慢?”(2)幼儿分组讨论,并进行实验验证。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滚动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滚动》2. 内容:(1)滚动规律(2)滚动与摩擦力的关系(3)如何改变滚动速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中物品的滚动现象,记录下来。
(2)尝试用不同材质的斜面改变滚动速度。
2. 答案:(1)观察记录表格。
(2)实验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了滚动的规律,掌握了滚动与摩擦力的关系。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幼儿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和体验滚动现象。
(2)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探索滚动规律。
(3)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滚动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探索不同物体在斜面上的滚动现象,了解滚动与物体形状、质量、斜面角度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体验不同物体在斜面上的滚动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帮助幼儿了解滚动与物体形状、质量、斜面角度的关系,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滚动与物体形状、质量、斜面角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不同物体在斜面上的滚动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斜面、各种形状的物体(如球、圆柱、长方体等)、不同角度的斜面、计时器。
2. 学具:每组一份斜面、一套不同形状的物体、一份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斜面,引发幼儿对斜面的兴趣。
(2)提问:“你们觉得斜面可以用来做什么呢?”2. 例题讲解(1)教师演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滚动现象。
(2)讲解滚动与物体形状、质量、斜面角度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物体,观察其在斜面上的滚动现象。
4. 小结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滚动》2. 内容:(1)物体形状与滚动(2)物体质量与滚动(3)斜面角度与滚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斜面,记录不同物体在斜面上的滚动现象。
(2)尝试用家里的物品制作斜面,观察滚动现象。
2. 答案:(1)记录表(2)观察报告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对滚动现象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科学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同探索滚动现象。
(2)组织幼儿参观科技馆,了解更多有趣的物理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幼儿的参与度;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5.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和逻辑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有趣的滚动
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有趣的滚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科学教材第三册第五章节,主题为《有趣的滚动》。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同一斜面上的滚动情况,探究滚动速度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同一斜面上的滚动情况。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交流分享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滚动速度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发现滚动速度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的养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斜面、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圆柱、正方体等)、计时器、记录表格。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斜面、一个计时器、一个记录表格,以及不同形状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斜面,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能用这些斜面滚动什么物体?滚动的速度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斜面和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实验。
让学生用计时器记录每个物体从斜面顶端滚到底部的所需时间,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 数据分析:让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滚动速度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4. 交流分享: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全班讨论滚动速度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斜面物体形状滚动速度七、作业设计1. 请用文字和图形描述你实验中观察到的滚动速度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2.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描述是否正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了滚动速度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但在数据分析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依靠滚动运动的?它们的滚动速度受哪些因素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物体在斜面上的滚动情况,以及滚动速度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教案三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活动目标:1、对滚动的物体产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2、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3、尝试运用绘画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物体滚动的轨迹,发展学习的自主性。
活动准备:三角形、梯形、方形积木;海洋球、玩具球;一次性杯子、圆台形的化妆品瓶子;电池、透明胶带等物体;记录卡片16份、小筐8个、PPT。
活动过程:一、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一圆形物体,操作滚动。
师:这是什么?幼:球师:老师把它轻轻一推,看它怎样了?幼:向前运动、动了、滚动……师小结:像这个球一样咕噜咕噜往前转动我们叫它滚动。
二、出示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行实验操作。
师: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好玩的东西,看看有些什么?(揭密神秘袋,幼儿了解操作的材料)师:请小朋友去玩一玩、试一试,看看哪些会滚动哪些不会滚动?然后给它们分一分家,把它们分别放在相应符号的筐里,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一)。
个别指导:你玩的是什么?你把它放在哪个筐里了?为什么?要求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师幼共同总结实验结果。
师:大家帮这些东西分好了家,我们来看看能滚动的筐里放了哪些东西?幼儿说物品,教师在记录纸上贴上这些物品的标记图。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为什么这些物体能滚动?这些东西不能滚动?小结:这些没有角的圆圆的东西,只要对它们用点力,它们就能滚动。
三、幼儿再次自由操作材料,探索圆形物体滚动轨迹的不同。
师:这些圆圆的东西它们滚动时走的路线一样吗?请小朋友再次玩一玩。
这次要仔细观察,把它们滚动时走的路线画在你的记录纸上。
个别指导:你玩了什么?它滚动时走的路线是什么样的?幼儿说自己的操作发现,教师征求大家意见后记在大记录纸上。
重点讲述球体的滚动路线。
师:从这张大记录表上你能发现哪些东西在滚动的时候走的路线是一样的。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滚动》(三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滚动》教案名称:《有趣的滚动》课时数: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在斜面上滚动的原理;2.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滚动物体的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3.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内容:1.物体在斜面上滚动的原理;2.实际观察和记录滚动物体的变化;3.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教学准备:1.一些不同形状的球体或滚动物体;2.斜面板;3.测量工具(尺子、计时器等);4.实验记录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球体或滚动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球体在斜面上滚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物体在斜面上滚动的原理,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物体在斜面上滚动的速度和方式?实际操作观察(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每组学生分别选择一个球体,在斜面上让它滚动,并观察它的滚动速度和滚动方式。
2.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滚动物体的形状、滚动距离、滚动时间等。
数据分析和总结(15分钟)1.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滚动物体的形状对滚动速度和滚动方式的影响。
2.学生共同总结并回答引导性问题:你们觉得什么形状的滚动物体在斜面上滚动更快?为什么?小结(5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并强调物体在斜面上滚动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拓展活动:1.学生可以设计更多的实验,观察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在斜面上滚动的情况,并比较它们的差异。
2.学生可以尝试改变斜面的角度、涂抹润滑剂等条件,观察这些因素对滚动物体的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科学活动,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观察和记录滚动物体的变化,培养了他们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同时,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
然而,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和互动,保证每个环节顺利进行。
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及时的展示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总结和掌握滚动物体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滚动》含反思(1)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滚动》含反思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滚动的概念,知道滚动是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滚动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滚动的基本原理,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球类、圆柱体、方块等可滚动和不可滚动的物体,斜面、平面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各种球类、圆柱体、方块等物体,让幼儿观察,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它们会怎么运动?”(2)教师操作演示,让物体在斜面和平面上滚动,引导幼儿观察滚动现象。
2. 例题讲解(1)教师选取一个球和一个方块,分别在不同角度的斜面和平面上滚动,让幼儿观察、描述。
3.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自己尝试滚动各种物体,观察、记录、分析。
(2)各组汇报成果,分享发现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滚动》2. 内容:(1)滚动现象(2)影响滚动速度和距离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滚动现象,记录下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 答案示例:(1)滚动现象:车轮滚动、球类滚动等。
(2)影响滚动速度和距离的因素:斜面的角度、物体的形状、物体的重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滚动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提高了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避免直接告诉答案。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收集生活中的滚动现象图片,进行分享交流。
(2)鼓励幼儿尝试制作滚动玩具,体验滚动带来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上,应关注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教案三篇
活动目标:
1、对滚动的物体产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2、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3、尝试使用绘画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物体滚动的轨迹,发展
学习的自主性。
活动准备:
三角形、梯形、方形积木;海洋球、玩具球;一次性杯子、圆台
形的化妆品瓶子;电池、透明胶带等物体;记录卡片16份、小筐8个、PPT。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一圆形物体,操作滚动。
师:这是什么?
幼:球师:老师把它轻轻一推,看它怎样了?
幼:向前运动、动了、滚动……师小结:像这个球一样咕噜咕噜
往前转动我们叫它滚动。
二、出示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物体,实行实验操作。
师: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好玩的东西,看看有些什么?(揭
密神秘袋,幼儿了解操作的材料)师:请小朋友去玩一玩、试一试,
看看哪些会滚动哪些不会滚动?然后给它们分一分家,把它们分别放
在相对应符号的筐里,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一)。
个别指导:你玩的是什么?你把它放在哪个筐里了?为什么?要
求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师幼共同总结实验结果。
师:大家帮这些东西分好了家,我们来看看能滚动的筐里放了哪
些东西?幼儿说物品,教师在记录纸上贴上这些物品的标记图。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为什么这些物体能滚动?这些东西
不能滚动?
小结:这些没有角的圆圆的东西,只要对它们用点力,它们就能
滚动。
三、幼儿再次自由操作材料,探索圆形物体滚动轨迹的不同。
师:这些圆圆的东西它们滚动时走的路线一样吗?请小朋友再次
玩一玩。
这次要仔细观察,把它们滚动时走的路线画在你的记录纸上。
个别指导:你玩了什么?它滚动时走的路线是什么样的?
幼儿说自己的操作发现,教师征求大家意见后记在大记录纸上。
重点讲述球体的滚动路线。
师:从这张大记录表上你能发现哪些东西在滚动的时候走的路线
是一样的。
为什么它们走的路线会一样?
小结:(边小结边贴上相对应的球体标、圆柱体、椎体标记):
像皮球、海洋球它们的身体都是圆球体,走的路线是曲线。
像透明胶带、电池它们的身体是圆柱体,走的路是直线。
一次性杯子、化妆品
瓶子身体一头大一头小,走的路是圆圈。
也就是说不一样的形状它们
滚动时走的路也就不一样。
我们把这些物体滚动是走的路叫滚动的轨迹。
物体运动的轨迹对
我们的科学发明非常有协助(出示PPT,请幼儿分别说说图片上能够滚动物体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我们的航天飞船驶入太空都要设定好轨迹,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我们小朋友从小学习科学知识,长大了也能够成为一个科学家、发明家。
四、活动延伸:
这个筐里还有一些不能滚动的东西,你能想出好办法,让它们也滚动起来吗?然后再去发现它们的滚动轨迹。
篇二
一、活动目标:
1、对滚动的物体发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2、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方形积木若干和球、木棍等各种圆的物体。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1、出示一圆形物体,操作滚动。
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怎么样了?还有哪些东西会滚动呢?(幼儿自由发言)
2、幼儿自由选择物体,实行实验操作。
3、教师幼儿共同总结实验结果。
〈1〉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玩的?为什么它们会滚动呢?
〈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在玩中的新发现、新问题。
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启发式提问:它们滚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二)幼儿再次自由造作材料,探索圆形物体滚动轨迹的不同。
为什么有的物体滚一下不动了,有的能滚很远。
有的能够到处滚,有的却朝一个方向滚。
为什么有的滚得很直,有的会拐弯。
(三)幼儿再次操作材料,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实行实验操作。
2、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什么物体滚动的轨迹不同。
3、教师操作两种不同的形状的物体,验证幼儿猜想。
4、师幼共同交流实验结果:物体的滚动与它们的形状相关系,
茶叶筒能够滚直是因为两头是一样粗的,一次性纸杯滚不直是因为两
头粗细不一样。
(四)幼儿滚动自己身体
小朋友,我们的身体也会滚动,大家一起试一试。
篇三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不同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
2、自主探索出三类物体的滚动路线,并尝试记录。
3、在游戏中体验合作探索的乐趣,产生进一步探索物体滚动路
线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物品:罐头、杯子、球、纸盒、积木等。
2、小棒8根。
(为游戏《赶小猪》而备的赶“猪”棒。
)
3、大记录纸一张,记号笔一支。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探索:哪些物体会滚动?
在活动室里散放着纸杯、茶叶筒、球、塑料盒、积木等各种物品。
1、找一找:“小朋友,这里有我们平时用过、玩过的东西,请
你们把会滚动的东西找出来。
”
2、玩一玩:请你们玩一玩,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滚动呢?
3、说一说:为什么这些东西都能滚动?
二、第二次探索:物体滚动的路线是怎样的?(活动重点)
1、游戏:滚进球门。
老师介绍游戏玩法:小朋友两两一组,一人分开双脚做球门,一
人滚动物体进球门,轮流实行。
2、集体交流,并尝试记录物体滚动的路线。
哪些小朋友的东西滚不进球门?”(幼儿回答、交流后,请幼儿
把这些滚不进球门的东西都送到前面来,这样能够让大家看得更加清楚。
)
为什么这些纸杯、方便面筒、肯德基筒就滚不进球门呢?(教师
实行演示)
出示大记录纸:谁能来记录一下它们的滚动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