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初中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有感
初中科学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科学教学心得体会引言初中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希望对未来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积极创设情境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情境创设非常重要。
通过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研究和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授物理知识时,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强调实践与探究初中科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仅仅传授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践。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通过自主研究来解决问题。
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
借助多媒体技术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通过利用电子板书、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科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研究资源和互动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在科学领域的自主研究。
开展团队合作在初中科学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此外,开展团队合作还可以让学生在互相帮助和协作中共同成长,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和研究的兴趣。
结论初中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关键阶段。
通过积极创设情境、强调实践与探究、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开展团队合作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索能力。
希望我总结的这些心得体会能够对今后的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有所贡献。
教师科学指导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科学指导的重要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科学指导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对科学指导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课堂上,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
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变得更有趣味。
二、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是科学指导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三、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指导要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参观、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指导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在课堂上,我们要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在尊重和理解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科学指导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情况,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同时,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理念,引导他们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六、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作为教师,我们要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科学指导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科学指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科学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科学教学心得体会引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担任初中科学教师的职务。
通过这个经历,我获得了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和体会。
本文将分享一些我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学到的心得。
科学教学的重要性科学教学在学生的学术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是一门探究事物发展与规律的学科,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实验能力。
通过科学教育,学生能够增加对世界的理解,并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建积极的研究环境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创造积极的研究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该营造一个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的氛围。
通过鼓励学生的参与,我们能够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此外,利用实验和示范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结合讲解、讨论、实验和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研究风格,因此我们应该尝试不同的方法,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提供实践机会学生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科学知识。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亲身经历并验证所学的概念。
此外,让学生参与到科学项目中也可以增强他们的研究动力和合作能力。
结语初中科学教学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又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我通过这些经验体会到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也学到了一些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通过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提供实践机会,我们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相信这些心得将对今后的科学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读《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有感
读《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有感
该文档是一本关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指导手册,探讨了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读完这本手册让我有了以下几点感受和思考:
1. 重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手册强调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历史不仅仅是一堆事实和日期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历史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2. 增强历史素养的培养
手册还强调了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重要性。
历史素养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基本了解,对历史文化的欣赏和理解,以及对历史价值观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能够主动去了解和探索历史,提高他们对历史的认知水平和文化素养。
3. 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手册提倡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可以与许多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地理、文学、艺术等。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设多样化的教学场景,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历史,提高他们的跨学科研究能力。
4. 融入现代技术手段
手册还提到了融入现代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的重要性。
现代技术手段如电子白板、多媒体资源等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教学材料和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该学会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造一个富有活力和互动性的教学环境。
总而言之,读完《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指导》让我对初中历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多元化教学内容并融入现代技术手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科学教学关键问题解决和科学核心素养问题研讨
科学教学关键问题解决和科学核心素养问题研讨摘要:当代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解决科学教学的关键问题以及培养学科素养同时也是目前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目标,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从研究解决科学教学的关键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两方面出发,聚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科学教学;关键问题;科学核心素养;问题研讨引言:当今时代下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讨如火如荼,而核心素养要以具体的学科为载体,通过改变教学策略来具体实施,其中探讨核心素养下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及当前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相应的对应措施都是值得探讨的,教育要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显得十分重要。
一、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科教学有效性不可忽视的因素,若要想培养核心素养,就要把握教学关键部分,也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督促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培养出有着积极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使学生树立终生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早已经被纳入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构建体系,并将其作为当今时代下教书育人的重要指标,科学学科能够满足学生对大自然环境的好奇心,带领学生探索他们所渴望的奇妙世界,在课堂中实践操作已有的物体并逐步了解未知的世界[1]。
总之,小学科学是给学生带来启发并激发他们好奇心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为其以后形成发散思维以及科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时,本节课的内容主题是“生物与环境”,本节课是向学生进行生态知识和环境教育的好时机,更是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好时机。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教师要格外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教学目标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热爱大自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尊重学生,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就目前大多数情况来看,学生们缺乏创新与探索的精神,然而科学学科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既有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有触及不到的大自然,教学内容种类多样。
用问题做导火线,引发探求科学知识原动力——初中科学课堂教学问题导学法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2 2第期 O4 3 1来自教 学实践 用问题做导火线 ,引发探求科学知识原 动力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问题导学法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杨慧雯 ( 浙江省杭 州市萧山区临浦镇初级中学 3 15 ) 12 1
问题提 出 铺路。 教 育教 学 实践 表 明: “ 何创 新都 源 于 问题 。 ”以 “ 任 问题 ” 2 展示 问题 ,讨论 探究 . 为 基 点 ,引导 学 生质疑 、探 究 ,是 教 学实 践 中常用 的方 式 。创 设 问题是 思维 的出发 点 , 问题 的 出现 自然 会激 发 思维 。所 以问 有 效 的 问题 情 境 能够 引发 学生 的认 知冲 突 ,激 发学 生积 极 思维 , 题 提纲 的设 计应 有 启发 性 ,能 引导 学生 积极 思维 ,应 有 针对 性 , 从 而培 养 学生 的 问题 意识 ,激 发学 生 的探 究欲 望 ,大大 提 高课 堂 根 据 教 学 目标 设 问 。难 易 要 控 制好 ,考 虑 新 授 课 与 复 习课 的 区 教 学 的有 效性 ,丰 富学 生 的科 学素 养 ,发展 学 生 的思维 ,使 他们 别 , 以不超 过教 材要 求 为原 则 ,最关 键 的是 必须 以学 生 为本 ,以 逐渐 成 为一个 会 学习 的人 。 学 生 的基 础 为本 ,设计 时有 一定层 次性 。 但 是 传 统 教 学 往往 只重 视 知 识 的获 得 ,学 到 的 知 识 是 死 知 如 “ 合 作 用和 呼吸 作 用 的关 系 ”的 “问题 导 学 ”提 纲 可 光 识 ,不 能应 用 于实 践 。因此 ,应 改变 旧的教 学方 式 ,创 新新 的教 这 样设 计 : ( )你 认 为 锻炼 身 体 是选 择 早上 好 还 是 晚上 好 ,为 1 学 方 式 , 强 调 教师 是 教 学 的 主 导 , 学 生是 学 习 的主 体 , 让 学生 什 么 ? ( 生会 答 早 上空 气好 ) ( )空气 成 分 为 什么 会 变 化 ? 学 2 学 会 学 习 ,主 动参 与 学 习 ,勤 于 动手 探 究 , 以学 生 “ 学 不愿 ( 愿 光合 作 用 和呼 吸 作用 ) ( )分析 光 合 作用 和 呼 吸作 用 的 条件 3 学 ” “ 学 不会 学 ” “ 会 学会 没 学会 ”为标 准 。如 何培 养 学生 主动 和 时间 ,空气 成分 怎样 变化 ? ( )什 么时候 氧气 浓度 最大 ? 4 去 学知 识 、获得 分 析和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是 当前 摆在 我们 教 育工 又 如 , “ 的作 用效 果 ” 的 “ 力 问题 导学 ”提 纲可 这样 设 计 : 作者 面前 的一 件大 事 ,也是 当前课 程 改革 的一个 主要突 破 口 。 ( ) “ ” ,你 看见 了 吗 ?触 摸 到 了 吗 ? ( )那 么对 于 力 的 1 力 2 在初 中科学 教学 中怎样 才能 以问题 为导 向 ,引导 学 生主 动和 存在 ,我 们有 什 么 办法 可 以证 明呢 ? ( )用 手 掌挤 压 汽球 ,汽 3 4 富有 创造 性 地学 习 ,从 而形 成系 统有 效 的实 践操 作方 式和 策 略 , 球 发生 了什 么变 化 ? ( )用 手 拉橡 皮 筋 橡 皮 筋 发生 了什 么 变 对 提 高 学 生学 习科 学 的 能 力 具有 十 分 重 要 的现 时 意 义和 深 远 影 化 ? ( )用手 挤压矿 泉水 瓶壁 ,瓶 壁发 生 了什 么 变化 ? 5 响。 . 通过 这一 系 列 “ 问题 链 ”形式 ,紧紧 抓住 学 生的 注意 力 与思 二 、问题导 学法 维 ,环环 紧 扣 ,逐层 深入 , 不仅 能使 学生 很好 地 理解 知识 点 ,更 ( ) 问题 导 学法 的概念 一 能训 练 学生严 谨 的思 维 与推理 方 式 ,培养 科学 的 思维 能力 与严 谨 “ 问题 导学 法 ”又称 “ 问教学 法 ” ,即通 过创 设特 定 的 问 求实 的科 学精神 。 设 3 发现 问题 ,点拨 弓 导 . t 题情 景 , 引导学 生在 解 决面 临 的 问题 中,主 动获 取和 运用 知 识 、 这一 阶段与 过程 是无法 分 割的 ,强调 教师 “ ”的 作用 。 导 技能 ,以激 发学 生学 习主 动 性 、 自主 学 习能 力和 创造 性解 决 问题 能力 的课 堂教 学方式 。 例 如 ,在 做 “ 究 凸透 镜 成象 规律 ”的实 验 中,某 同学先 把 研 ( )“ 二 问题导 学式 ”教 法 的教 学程 序 凸透 镜 固定在 光 具座 上 ,然后 将屏 和 点燃 的蜡 烛分 别放 置 在 凸透 1 前 置诊 断 ,导 入新 课 . 镜 的两侧 , 结果他 在 光具座 上 无论 怎样 左右 移 动光 屏 ,在 光屏 上 上课 开始 ,教师 采用 提 问或 小练 习等 形式 组 织学 生有 重 点地 都不 能呈 现烛 焰 的象 。教 师可 以适 当 引导 ,并 提 出 问题 :在 光 屏 对 与 新课 密切 相 关 的 旧知 识进 行 测评 ,一 方 面发现 薄 弱点 及 时查 上找 不到 像 的原 因有 哪几 种 ?此 时学 生可 以通 过实 验进 行 大胆 探 漏 补 缺 ,另 一方 面检 测 出学 生对 新知 识 的趋 向程度 以及 解 决新 问 究 ,寻找 问题 的答案 。 题 的 知识 和 技能 准备 , 同时 可使 学生 把新 旧知识 串联 ,激 活 原有 又 如 ,在 学生 实验 “ 察洋 葱 表皮 细胞 ”中 ,学生 会遇 到 各 观 知识 ,进行 知识 的迁 移 。 种 各 样 的 问题 : ( )找 不 到细 胞 ; ( )细 胞 不清 楚 ; ( )装 1 2 3 如在 “ 密度 ”的 教 学 中 ,我设 计 了 如 下 的 问题 : ( )如 何 片 中有气 泡 ,有脏 东 西 。教师 可 以引导 学 生发现 有 哪些 操作 会 找 1 鉴 别 水和 酒精 : ( )如 何鉴 别铁 块和 铜块 ; ( )如 何鉴 别涂 了 不到 细胞 ,如 何判 断脏 东 西是在 目镜上 、玻 片上 还 是物 镜上 ,如 2 3 何 避免 产生 气泡等 等 。 油漆 的铁块 和铜 块 ; ( )如何 鉴别 水和 盐水 。 4 学 生 利 用 原 有 的 知 识 贮 备 能 很 快想 到利 用 气 味 鉴 别 水 和 酒 利 用 问题 导 学 法 中 “ 问题 链 ” 的形 式 ,把 相 关 内容有 机 串 精 ,利 用颜 色 鉴别 铁块 和 铜块 ,而 对 于水和 盐 水 ,涂 了油漆 的铁 联 起来 ,而 知 识 内容 的条理 、内在 规律 则分 散在 “ 杂乱 ”的教材 块 和铜 块 肯定 会有 学 生答 测质 量可 以鉴别 。此 时让 学 生测量 桌 上 中,较 零碎 ,无系 统性 。教 师 的主 导作 用主 要是 将 大难 点化 成一 的铁块 和 铜块 的质 量 ,发 现质 量相 同。进 一步 促进 学 生思考 ,学 系 列有 内在 联 系 的小 问题 ,然后 引 导鼓 励学 生积 极 参与 。教 师 的 形 生 很 快 发 现 还 必 须 考虑 物 质 的体 积 , 顺 理 成章 地 引入 密 度 的 教 导学精 讲 一定 要抓 住关 键 ,突 出重 点 ,课堂 上 “ 散而 神不 散 ” 的境界 需要 靠教师 精谌 的导 学艺 术 。 学。 4 归纳 总结 ,反馈 迁移 . 这 样利 用 旧 知识和 新情 境 的对 比,可 使学 生对 新 知识 有很 强 课 堂 教学 是一 个信 息 的接 受 、传递 、处 理 、反 馈 的过程 ,因 的求 知欲 ,激活 思维 。 。 又如 ,在 “ 质 在水 中 的结 晶 ”的教 学 中 ,教师 可在 课前 提 而及 时 的反馈 是产 生 良好 教学 效果 不可 缺 少 的环节 , 既能 了解 学 物 生掌 握 知识 的程 度 ,发展 学 生的 智力 ,又 能检 验课 堂 教学 效率 的 出 以下 问题 : ( )灵 长动 物 如 黑猩 猩 、 猴子 很 喜欢 在 同类 身上 捉 虱 子 , 高低 ,指导 今后 的教 学 工作 。题 型主 要有 填 空、填 图、识 图 、抢 1 食物 它们真 的是在捉虱子吗?找找资料 ,说说其中的原 因。 ()冬 答 、选 择 、判 断等 ,但 需注 意 的是题 量 不要 过大 ,如 在 学 “ 2
读《初中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有感
读《初中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有感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假使我们拥有“一桶水”,经过长时间不断地倒给学生,还能剩多少?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一桶水”够吗?这“一桶水”的水质又如何?教师是教学生学会“取水”,还是教学生等着“倒水”?做一名合格的教师离不开读书这个“加油站”,离不开读书这个“保鲜剂”,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可能比其它任何一个行业的人都更需要不断读书。
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有时无从下手,也不知有什么好的对策,这就需要不断向专家与同仁交流,不断地学习。
为了解决课堂教学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难,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2014年正式启动了“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项目。
《初中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就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指导丛书》之一,本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浙江省教育厅研究室研发,王耀村主编,郭玉英指导,还有众多专家和优秀教师参与编写和提供案例。
本书包含28个初中科学教学关键问题,分上下两篇:上篇是对学生发展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科学核心知识;下篇是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理解的科学思想与方法。
本书对每一个教学关键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教学关键问题分析,教学关键问题解决,教学案例的示例。
整书48个教学案例,每个教学案例包括: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学评析四个部分。
每个教学案例还配备了微课程视频,包含说课、上课、反思、点评四个视频,共计192段微视频。
这些视频可以直接用手机扫二维码进入观看,封面后面的资源目录二维码可以看整个内容,每个案例的右边二维码可以看本案例的内容,非常方便,这为科学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标准,高质量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提供了实在的、具体的载体,为深化科学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提供了方向引领和实践支持。
阅读过程,我发现教学案例是非常不错的,特别是微课程视频,虽然很短,但是能让我们一睹优秀教师上课的精彩,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对教学关键问题分析和教学关键问题解决,结合平时教学,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
读《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有感:读《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有感+文清小学
培养科学素养认识科学本质读《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有感在假期我有幸阅读了《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一书。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启发,收获颇多。
《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在绪言中就强调,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而科学素养包括对科学的理解、技术与工程素养、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
教学关键问题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学科核心内容,领悟学科本质,学科核心思想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关键要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对小学科学教学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解学科核心内容(大概念),二是通过学科思想方法形成科学精神,三是在教学层面运用有效策略和方法。
因此,本书主要包括核心素养、核心内容和教学策略三个部分,共27个教学关键问题,涉及课程标准中四个领域的内容和教学建议中的教师实际策略,并以精选的典型优秀案例为解决教学问题提供支撑。
通读本书,我知道了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批判质疑精神、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并融合STEM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要实施指向大概念的教学,在指向课程标准中四个领域的大概念时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领悟科学本质,渗透和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
我们要基于学生经验、利用生成资源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基于证据进行论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在不同学段把握对比实验的要求,运用建模开展地球与宇宙内容的教学,用评价促进学生的科学学习,设计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课程,实施简约而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自制教具促进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学关键问题2-5如何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
科学的本质即科学是什么?它是科学这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特征,也是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标尺。
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指导读后感
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指导读后感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一些关键问题,以便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修养。
读完《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指导》后,我深受启发,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对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初中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历史思维方法的培养。
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历史思维方法。
这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对历史文化的评价、对历史人物的解读等。
只有通过历史思维方法的培养,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的本质和意义。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历史思维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其次,初中历史教学需要突出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者,传统文化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制度,使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历史文化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只有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才能够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再次,初中历史教学应该重视历史教育的渗透性。
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历史教育的渗透性,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历史教学,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明白历史教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国家观念。
只有通过历史教育的渗透性,才能够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初中历史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历史体验。
学生是历史的传承者,他们的历史体验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历史体验,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感受来了解历史,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和历史情感。
初中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读后感
初中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读后感《初中化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读书心得这本书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基于2014年正式启动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项目所呈现的有关初中化学教学的研究成果。
研究是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关键问题”是指对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有着重要影响的教学问题。
我来讨论一下有关化学变化的教学问题。
物质的化学变化是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一级主题,要求初中学生学完化学,对化学变化的认识要从宏观层面进入到微观层面,从定性的角度进入到定量的角度。
在这里我重点讲一下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对化学变化的定量认识。
这是通过课标中一级主题“物质的化学变化”中的二级主题“质量守恒定律”来体现化学变化的定量关系。
这个教学内容主要是在上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二章。
首先让学生阅读化学史实,了解有关化学变化研究发展史以及科学家研究化学变化规律方法。
接着,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得出参加反应物质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相等的关系。
让学生真正会观察,会分析,从而自主地形成认识。
这时候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分析。
如设计三个实验,第一个实验:测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前后的总质量时,发现完全体现参加反应物质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相等的关系;第二个实验:测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总质量。
因为反应生成沉淀,所以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在称反应后总质量时只有加入沉淀的质量,生成物总质量才等于参加反应物质总质量;第三个实验:测量碳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学生发现这时候反应后总质量小于反应物总质量,教师就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化学反应方程式,发现反应还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因为气体已经逸出,所以反应后总质量小于反应物总质量。
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设计后续实验,通过改进实验装置不让生成物二氧化碳逸出,发现最终测得参加反应物质总质量还是和生成物总质量相等的关系。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与一定质量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中参加氧气的质量,让学生明白生成物总质量是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相等的关系。
科学教学指导意见心得体会
科学教学指导意见心得体会在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科学教学指导,我深刻认识到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
首先,科学教学指导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观察、探究等活动,引导他们提出问题、观察现象、进行实验,通过实践探索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让他们从实践中构建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
其次,科学教学指导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是学生具备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价值观的基础。
在科学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我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制,以及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伦理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科学批判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再次,科学教学指导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学生在科学中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科学观念和价值观等。
我通过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品格。
最后,科学教学指导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意识。
在科学教学中,我强调科学道德的重要性,提倡学生在科学活动中遵循科学道德规范,尊重科学事实和科学规律,倡导科学研究的诚信和公正。
我教育学生要具备科学精神,包括自觉地掌握和应用科学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保持科学的开放性和谦虚态度,追求科学真理。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科学教学指导是教师重要的职责和使命所在。
通过科学教学指导,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科学素养和科学道德意识。
我深刻认识到科学教学指导的意义和价值,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指导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初一科学教学的反思范文(二篇)
初一科学教学的反思范文作为一名初中科学教师,我深知教学是一项艰巨而充满挑战的工作。
每当我回顾过去一年的教学过程,我发现其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受益。
首先,我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着知识讲解不够清晰具体的问题。
在讲解某些概念时,我往往过于追求节奏,只顾给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而忽略了对知识的深入解释和关联。
这导致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不牢固,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因此,我认识到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清晰地讲解知识,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其次,我对教材的运用还不够充分。
在教学中,我有时会过于依赖教材,只是简单地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讲解,缺少自己的思考、拓展和创新。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因此,我下一步的目标是更加灵活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延伸,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另外,我也存在着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公正的问题。
有时我会只看中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和潜力。
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我自己的教学都不利。
我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要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如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观察等,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我还发现我对于学生的引导能力不够强。
有时候虽然我会给学生一些主题和问题,但是我却没有给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进行探究和表达。
这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过于机械,缺少了学习的乐趣。
对此,我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综上所述,我在初一科学教学中有很多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我将努力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我的指导下能够获得更全面、深入的知识,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让他们在科学中发展自己的潜力和兴趣。
《初中科学教学的总结和反思》
《初中科学教学的总结和反思》初中科学课程是中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多个领域所涉及的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何理解、掌握和应用科学知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生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作为初中科学教师的我们同样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进而提高自身的水平。
一、总结科学知识是传授给学生的基础,但我们的教学还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
1.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理论学习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如果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学生难以将其运用于实践中。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实验室、自然观察、调查报告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随着时代的进步,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必须具备的素质。
科学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掌握方法、培养创新能力,以及对各种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思考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创造出独特的解决方案。
3.传承科学精神作为科学教师,要传承科学精神,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融合。
强调培养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素养,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思维方式,提高对社会和自然科学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感到自身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反思提升。
1.教师理论水平的提升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科学水平,不仅是在学科知识的掌握方面,更应该注重学习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以及掌握科学方法,从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科学思想和创新精神,发掘学生的潜能。
2.科学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摒弃传统教学方法,尝试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如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互动体验学习,协调师生双方,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超群能力。
2023年暑假读《初中英语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有感
读《初中英语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有感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在分享之前,我想说三个感谢,感谢周晓敏老师的周密组织,为我们提供这次读书分享的机会;感谢李慧君老师的精心策划;感谢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鼎力支持与配合,让我们的读书分享得以顺利进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读书不仅仅是获取广泛的知识,陶冶情操,还能缓解焦虑,调节情绪。
有段时间没有静下心来读过书了,近期我阅读了《初中英语教学关键问题指导》一书。
这本书的作者综合十几年对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成果。
又精心组织优秀教师进行教学梳理和关键问题提炼,对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很高指导作用。
全书共提炼了25个教学关键问题,每个关键问题例举若干教学案例,有助于引领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向,有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高水平实施国家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有助于整体提升区域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我想就个人阅读谈谈我的感受。
一、整本书阅读感受基于课程标准,对“教学关键问题”的内涵有了深刻的认识。
本人认为,“教学关键问题”指的是: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重要影响的教学问题。
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教学关键问题”的指向:一是如何选取对学生发展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核心学习内容;二是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英语学科核心思想方法、核心能力及重要的价值观;三是如何进行有效的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有力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四是如何对教学进行全过程、持续性的发展性评价。
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学会如何获取信息、理解他人、表达观点、意见和态度。
同时,通过学习具备国际视野,逐渐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樱花红陌上闲绕花枝便当游二、章节阅读体会分享个人例举所读章节分享。
以提炼的教学关键问题“如何帮助学生在听说活动中把握句子的语流特征,用正确的节奏朗读和说话?”为例,英语教师教师都清楚,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用正确的节奏朗读和说话是使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基础。
读《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有感:聚焦关键问题,把握课堂脉搏
聚焦关键问题,把握课堂脉搏作为一线教师,在研读了《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这本书之后,对课堂序列的步调有了更为深层的理解,也开始能够透视一些常见的课堂问题,并进行较为深入的课堂研究。
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核心素养、核心问题以及教学策略。
在每一个部分,都以一线教师的视角提炼了相应的教学关键问题。
在“核心素养”篇章,聚焦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包括求证意识、批判质疑精神等,通过革新教学理念,来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命题;在“核心内容”部分,主要的指导思想是“在大概念重进行科学教育”,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来整合学习方式,最终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则更直指教师更为本质的教学技能与方法,通过优化教学方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个专题下,分别会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度的分析,提供相关的解决策略,并提供详细的案例分析,内容详实、点评到位。
从教学层面,书里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教学案例,协助教师改善课堂教学;而从教科研层面看,不少老师可以借鉴其中格式,学习课例撰写,包括学习视角、核心问题等,切实提高我的叫科研能力。
由于本书涉及的章节较多,所囊括的关键问题覆盖面也很广,而我近期研究的主题是关于“STEM教育”,因此对“教学关键问题1-7:如何融合STEM教育的理念?”这一专题有着浓厚兴趣,下面将以此专题为例,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感触。
首先是要把握STEAM教育的特点,以此为突破来改进课堂教学。
无论是教与学,STEAM教育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有教师直达,学生自主设计和实施工程流程,采取多样化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和教师共同开发评估标准。
这些课程环节都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空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持续性。
同时还要兼顾团队培养、知识应用、技能方法等较为全面的素养。
而STEAM教育在常态课堂中的落地生根,需要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技能,同时利用好学校已有的教学设备与资源,生成丰富的全新课程。
同时以STEAM教育理念生成的课程资源切记假大空,需要以大概念为依托,直面学生需要和教师特长。
《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读后感
《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读后感安吉寒假期间,我读了《小学科学关键问题指导》,受益匪浅。
这本书对提升我对科学教育的理解有很大作用,是一本指导科学教学不可多得的好书,是小学科学教师的福音。
读完此书,我深刻的感受到了自己在科学教学中的不足。
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研究水平还不够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能力还比较薄弱,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还缺乏深度融合。
该书旨在解决:一是在明确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内涵的基础上,全面系统梳理、提炼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提供指向问题解决的实践指导策略,开发与指导策略相对应的文本教学案例资源。
二是视频形态的教学关键问题实践解决微课教学案例资源。
每个微课视频教学案例,包括说课、上课、反思和点评四部分。
其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一课让我最为影响深刻。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由此可见,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小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
书中从问题分析到问题解决以及配有对应的案例分析及教学建议,非常的具体清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我能从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一课中学习到很多平时教学中会忽略或者考虑不完善的地方,并且将它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在实际教学的实验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收集到的数据经常不太准确,基于数据的解释势必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精心选择材料,注意变量控制。
尽量控制实验变量,除了实验需要的变量,其他实验变量要完全一致。
比如在进行加快食盐溶解的教学,探究温度对实验的影响实验时,除了改变水温,其他条件要完全一样。
改进实验装置,减少误差因素。
借鉴但不仅限于配套实验器材,应该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不给教师教学找麻烦,也不给学生做实验在器材上增加麻烦。
让学生实验更加操作简单,一目了然,误差更小。
严格实验规范,减少人为影响。
《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读后感:抓住关键问题,施以精确引导,方成简约课堂
抓住关键问题,施以精确引导,方成简约课堂浦江县浦阳第二小学傅伟平读了“教学关键问题3-11,如何实施简约而有效的课堂教学”一章,受益匪浅。
看平时的课堂,我们总是容易低估学生的能力,扶了又扶,讲了又讲。
一个学习任务抛出,只要学生反应稍慢半拍,举手稍慢一点,心理就慌了,引导就开始介入,学生的思维总是被有意无意打断。
有的课堂设计环环相扣,牵着学生步步为营,这样的课堂看上去很顺畅,实质学生被牵着走,失去了自主思考,深度思考,学生的思维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种种原因导致了我们的课堂变得拖泥带水,裹足难行。
正如书中所说“简约的课堂要精减教学步骤,将有限的时间用在主要的活动和交流研讨上”。
个人觉得简约的课堂,首先要环节清晰,可以把环节压缩到最精简的方案。
比如我以前上过的一课《我们知道的磁铁》,就简单地分为三个环节,“暴露前概念”、“梳理前概念”、“研讨设伏笔”。
其次,目标清晰。
每个块版我们要达成的目标心中非常清楚。
比如我执教过的《运动的小车》一课,第一环节就是通过生活动中学生熟悉的各种现象引出“能量”这一概念,对能量有感观上的认知即可,这一环节不用深入了解能量的特性。
因此可以让学生看与能量有关的典型动图后,直接出示能量(动能)的初概念。
可是,很多老师往往容易在这个环节绕来绕去,想把能量(动能)理清楚一些,结果时间浪费不说,学生还容易搞糊涂。
因为关于能量学生的认知不多,再加上概念的高度抽象,在这样的前提下,要想讲清楚几乎不可能。
因此索性直接一点,告知学生这就些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反而效果更好。
在探究环节的第一个实验中,我又进行了改进,把敲击音叉实验换成了更贴近学生,更简洁的击掌体验活动。
简单的几下击掌让学生一下子对能量大小同运动速度快慢的因果联系有清晰的认知。
这个环节中,学生从较直接的感观体验中推导出了科学规律,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归纳分析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简约的课堂,就是最要抓住教学的关键问题,运用最简洁精准的策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提升课堂效率。
《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读后感:实证,叩开科学本质的敲门砖
实证:叩开科学本质的敲门砖
《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是一本理论结合案例的教学指导用书,板块设置得很有价值,分为“教学关键问题分析”、“教学关键问题解决”、“案例分析及教学建议”以及案例的教学示范视频,对一线教师对于教学关键问题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是本书提出的第一个关键问题,这两年我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也有一些研究,因为对于这个关键问题比较感兴趣。
阅读完书中对这个关键问题的分析指导后,我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就要利用好“证伪”的特殊价值。
什么是“证伪”?“证伪”是对学生自己提出的错误观点进行论证,对于修正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具有深远的教学意义。
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科学问题,大多数学生想当然的答案却不是问题的正确答案,这里就会出现一个“唯上”和“唯众”的问题,是学生实证意识究竟如何的直观体现。
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并不是教师口头说说“要尊重证据”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实验,寻求证据,开展论证,完成完整的实证过程才能真正影响学生。
书中对于这个关键问题的案例非常不错,《是真的吗》这个教学案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网络上的传言“在马桶水箱中放入装满水的塑料瓶,既能节水又能保持马桶冲力不变”,对于这个现实问题进行“证实”和“证伪”的双管齐下。
在问题驱动下,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展开验证,产生认知冲突,让学生意识到当事实和实验预期相矛盾时,要相信证据,这就是实证教学。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老师抓住每一次实验求证的机会,每一次科学论证的契机,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用事实说话。
初中科学教学分析及反思
初中科学教学分析及反思
初中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阶段,它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
现代初中科学教学应该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等原则,以此营造出积极、健康、开放的教学氛围。
首先,初中科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解式教学方式,通过启发式教学和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初中科学教学需要重视教学资源的配备,科技设施和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对科学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资源的使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注重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
最后,初中科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表现,设计恰当的评价环节,例如小组讨论、课堂测试、实验室操作等,及时反馈学生的学术表现和成绩信息,促进学生利用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初中科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能力水平,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和兴趣,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为其提供多样性的教育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实现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初中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有感
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假使我们拥有“一桶水”,经过长时间不断地倒给学生,还能剩多少?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一桶水”够吗?这“一桶水”的水质又如何?教师是教学生学会“取水”,还是教学生等着“倒水”?做一名合格的教师离不开读书这个“加油站”,离不开读书这个“保鲜剂”,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可能比其它任何一个行业的人都更需要不断读书。
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有时无从下手,也不知有什么好的对策,这就需要不断向专家与同仁交流,不断地学习。
为了解决课堂教学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难,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2014年正式启动了“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项目。
《初中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就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指导丛书》之一,本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浙江省教育厅研究室研发,王耀村主编,郭玉英指导,还有众多专家和优秀教师参与编写和提供案例。
本书包含28个初中科学教学关键问题,分上下两篇:上篇是对学生发展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科学核心知识;下篇是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理解的科学思想与方法。
本书对每一个教学关键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教学关键问题分析,教学关键问题解决,教学案例的示例。
整书48个教学案例,每个教学案例包括: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学评析四个部分。
每个教学案例还配备了微课程视频,包含说课、上课、反思、点评四个视频,共计192段微视频。
这些视频可以直接用手机扫二维码进入观看,封面后面的资源目录二维码可以看整个内容,每个案例的右边二维码可以看本案例的内容,非常方便,这为科学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标准,高质量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提供了实在的、具体的载体,为深化科学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提供了方向引领和实践支持。
阅读过程,我发现教学案例是非常不错的,特别是微课程视频,虽然很短,但是能让我们一睹优秀教师上课的精彩,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对教学关键问题分析和教学关键问题解决,结合平时教学,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
记得2015年,在我们学校举行的学区教研活动,按照上面的指示,学校要求我上一堂公开课,根据多方面情况分析,我思量后决定上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小学科学虽然对地球知识进行一定的介绍,但是没有具体阐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而本节课是初中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领域的一堂起始课,从人类身边的地球开始,到宇宙深处的星系结束,为后续的学习作铺垫,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我只是根据课标要求,按照教材内容,进行了知识上的分析,而本书的教学关键问题分析,不仅将前后的知识进行分析,而且非常详细地分析了学生在认识大自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圈层结构、板块运动等在课堂里无法直接真实感知,需通过前人的认识、自然现象进行间接推测;对地形、土壤、水、天气与气候等多样性缺乏直接体验,它们与人类相互影响时速时缓,学生常缺乏系统认知。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另外,还特别强调学习人类认识地球的相关史实的重要性,这是日常教学中,容易被教师忽视的。
现在反思我的这堂课,我是以人类认识地球的时间先后为主线,由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到现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证明地球的形状的证据,公元前6 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1961年4月16日苏联“东方一号”载人
宇宙飞船发射成功,虽然课前预习的学生能讲出一些,但是整个课堂确实还是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侧重了史实的知识性,轻视了其演绎归纳的过程。
在教学关键问题解决方面,本书给出了非常有价值的破解策略,如在“观察”中探究地揭示隐因、在“穿越”中客观地看待史实、在“质疑”中批判地认识前人的知识、在“数据”中准确地感知地球、在“制作”中直观地强化认知。
如果让学生在“过去”与“现在”间穿越,让他们作为过去的当事人,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或是推测各种当事人的观点,以问题为导向,如“假如你是毕达哥拉斯,看着远去帆船,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展开讨论;作为“现代人”来审视“过去人”的观点,以“过去人”的角色推测“过去人”的观点,再以问题追问“对于毕达哥拉斯提出的观点,你有什么想说的?”,我想,这堂课的学生参与度和课堂气氛会大大提高。
对于地球的形状、圈层结构等在课堂里无法直接真实感知的内容,如果采用“数据”感知地球的形状,给学生出示:数据1:钦博拉索峰(位于赤道地区南纬1°)海拔6310m,从地心到峰顶为6384.1km;珠穆朗玛峰(北纬27°59'17”)海拔8844m,从地心到峰顶为6382.0km。
数据2:北极凸出18.9m,南极凹进25.8m。
让学生猜测: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哪个大?地球的形状怎样?比起老师直接出示现代科技测量结果,学生主动建构地球形状模型,将抽象的数据转化为形象的感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用动手“制作”圈层结构模型,用五颜六色的橡皮泥来制作地球的圈层结构,比单纯的纸上谈兵要更具体、更全面、更直观。
总之,本书紧密围绕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实施,以教学关键问题的梳理、提炼与解决为突破口,凝聚来自基层的实践智慧,是一本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品质,发展教师专业素养的好书,值得拥有和认真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