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太课堂实录的学案(等差数列前n项和一)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学案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学案

§2.3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1)1. 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2. 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 项和有关的问题.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 42 ~ P 44,找出疑惑之处)复习1:什么是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复习2:等差数列有哪些性质?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探究: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问题:1. 计算1+2+…+100=?2. 如何求1+2+…+n =?新知: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一般地,称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用n S 表示,即n S反思:① 如何求首项为1a ,第n 项为n a 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② 如何求首项为1a ,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试试:根据下列各题中的条件,求相应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 ⑴184188a a n =-=-=,,;⑵114.50.715a d n ===,,.小结:1. 用1()2n n n a a S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 2. 用1(1)2n n n dS na -=+,必须已知三个条件: .※ 典型例题例1 2000年11月1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统治》. 某市据此提出了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总目标:从2001年起用10年时间,在全市中小学建成不同标准的校园网.据测算,2001年该市用于“校校通”工程的经费为500万元. 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计划每年投入的资金都比上一年增加50万元. 那么从2001年起的未来10年内,该市在“校校通”工程中的总投入是多少?小结:解实际问题的注意:① 从问题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构建等差数列模型;② 写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并根据首项和公差选择前n 项和公式进行求解. 例2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n a 前10项的和是310,前20项的和是1220. 由这些条件能确定这个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公式吗?变式: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030a =,2050a =,242n S =,求n .小结: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就是一个关于11n a a n a n d 、、或者、、的方程,已知几个量,通过解方程,得出其余的未知量.※ 动手试试练1.一个凸多边形内角成等差数列,其中最小的内角为120°,公差为5°,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n 为( ).A. 12B. 16C. 9D. 16或9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1. 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两种形式;2. 两个公式适用条件,并能灵活运用;3. 等差数列中的“知三求二”问题,即:已知等差数列之1,,,,n n a a q n S 五个量中任意的三个,列方程组可以求出其余的两个.※ 知识拓展1. 若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2n S An Bn =+(A 0≠,A 、B 是与n 无关的常数),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 已知数列{},n a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S n 是其前n 项和,设232,,,k k k k k k N S S S S S +∈--也2k d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1. 在等差数列{}n a 中,10120S =,那么110a a +=( ).A. 12B. 24C. 36D. 482. 在50和350之间,所有末位数字是1的整数之和是( ). A .5880 B .5684 C .4877 D .45663.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4项和为21,末4项和为67,前n 项和为286,则项数n 为( ) A. 24 B. 26 C. 27 D. 284. 在等差数列{}n a 中,12a =,1d =-,则8S = .5. 在等差数列{}n a 中,125a =,533a =,则6S = .1. 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3,n a =11,前n 和n S =14,求n 和3a .2. 在小于100的正整数中共有多少个数被3除余2? 这些数的和是多少?§2.3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2)1. 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2. 了解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并会用它们解决一些相关问题;3. 会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的公式研究n S 的最大(小)值.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 45 ~ P 46,找出疑惑之处)复习1:等差数列{n a }中, 4a =-15, 公差d =3,求5S .复习2: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31a =,511a =,求和8S .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问题:如果一个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n S pn qn r =++,其中p 、q 、r 为常数,且0p ≠,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多少?※ 典型例题例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为212n S n n =+,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变式: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为212343n S n n =++,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小结:数列通项n a 和前n 项和n S 关系为n a =11(1)(2)nn S n S S n -=⎧⎨-≥⎩,由此可由n S 求n a .例2 已知等差数列2454377,,,....的前n 项和为n S ,求使得n S 最大的序号n 的值.变式:等差数列{n a }中, 4a =-15, 公差d =3,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的最小值.小结: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大(小)值的求法. (1)利用n a : 当n a >0,d <0,前n 项和有最大值,可由n a ≥0,且1n a +≤0,求得n 的值;当n a <0,d >0,前n 项和有最小值,可由n a ≤0,且1n a +≥0,求得n 的值(2)利用n S :由21()22n d dS n a n =+-,利用二次函数配方法求得最大(小)值时n 的值.※ 动手试试练1. 已知232n S n n =+,求数列的通项n a .练2. 有两个等差数列2,6,10,…,190及2,8,14,…200,由这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组成一个新数列,求这个新数列的各项之和.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1. 数列通项n a 和前n 项和n S 关系;2. 等差数列前项和最大(小)值的两种求法.※ 知识拓展等差数列奇数项与偶数项的性质如下: 1°若项数为偶数2n ,则S S nd 偶奇-=;1(2)n n S an S a +≥奇偶=;2°若项数为奇数2n +1,则1n S S a +奇偶-=;1n S na +=偶;1(1)n S n a ++奇=; 1S n S n +偶奇=.※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下列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是( ). A. 2n a n = B. 21n S n =+C. 221n S n =+D. 22n S n n =-2. 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590S =,那么8a =( ).A. 3B. 4C. 6D. 123. 等差数列{n a }的前m 项和为30,前2m 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 项和为( ). A. 70 B. 130 C. 140 D. 1704. 在小于100的正整数中共有 个数被7除余2,这些数的和为 .5. 在等差数列中,公差d =12,100145S =,则13599...a a a a ++++= .1. 在项数为2n +1的等差数列中,所有奇数项和为165,所有偶数项和为150,求n 的值.2. 等差数列{n a },10a <,912S S =,该数列前多少项的和最小?。

(完整版)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doc

(完整版)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doc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2.体会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3.会简单运用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 ,体会倒序相加求和的思想方法;2.通过公式的运用体会方程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模型 ,将教材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并通过对等差数列求和历史的了解 ,渗透数学史和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在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倒序相加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解决策略】本课在设计上采用了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策略。

利用数形结合、类比归纳的思想,层层深入,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整理出推导公式的思路,同时,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师生互动、讲练结合,从而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软件,电脑【教学过程】一、明确数列前n 项和的定义,确定本节课中心任务:本我来学《等差数列的前n 和》,那么什么叫数列的前 n 和呢,于数列 {a n} :a1,a2,a3,⋯, a n,⋯我称 a1+a2+a3+⋯ +a n数列 {a n} 的前 n 和,用 s n表示, s n=a1+a2+a3+⋯ +a n,如,⋯⋯S1 =a1S 7 =a1+a2+a3+ +a7,下面我们来共同探究如何求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二、问题牵引,探究发现问题 1:(播放媒体资料情景引入)古算术《张邱建算经》中卷有一道题:今有与人钱,初一人与一钱,次一人与二钱,次一人与三钱,以次与之,转多一钱,共有百人,问共与几钱?即: S100=1+2+3+·+100=?著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就会算,闻名于世 ;那么小高斯是如何快速地得出答案的呢?请同学们思考高斯方法的特点,适合类型和方法本质。

《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n (a1 an ) 2
也就是说高斯求和法(配对法)可以解决 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问题。 但是对 n 讨论麻烦了,能否有更好的方法 求前 n 项和公式呢?
这一步学生理解起来 介于清楚和不清楚之 间,需要教师点破, 会使学生豁然开朗, 增添学好的希望。
3
2015 级研究生作业
大家可以看看上面的宝石图片,当老师在 它旁边加一块宝石图形后, 你们相互交换下想法。
Sn a1 a2 an 1 an S n an an1 a2 a1
两式相加得:
在等差数列前 n 项和 公式的推导过程中, 通过问题获得知识, 让学生经历“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2 S n n ( a1 a n )
Sn n ( a1 a n ) 2
1+100=101 2+99=101来自50+51=101
高斯求和众所周知, 学生能快速解答。
Sn a1 a2 an 将 首 末 两 项 配
对,第二项与倒 数第二项配对,
怎么算,简单快速。 利用高斯配对的方法法求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 老师:是否刚好配对成功呢? (1) n 为偶数时:
说明
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 构建数学模型
据说这幅图下面刻了一句话:速度最快数出图片 中宝石个数的人会得到最多的祝福。请同学们看 看宝石图片,你能最快得出其中宝石的个数吗? 上面的问题实际上用数学来讲就是求
听故事 赏图片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 注意力,引起学习兴 趣
让学生动手尝试 给出结果 并说明理由
提出问题,调动学生 思维,为学习本节知 识做准备
2015 级研究生作业
《等差数列前 n 项和(苏科版) 》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_【课堂实录】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数学_【课堂实录】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二课时)na +①(-n a n +≥12时,n n a S S =-时,a S =11,的得最大的序找一名学生口述自己的解题过程,教师板书。

解:由题意可知,nS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具备了观察、归纳猜想的能力,所以在知识结构上,本节课设置的例3、探究及例4,学生完全具备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到当堂掌握。

在情感与态度上,让学生上黑板做题,一题多解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效果分析课前简单的回顾,能让学生回忆起上节课的内容,为本节知识进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提问效果还是不错的。

授课时,通过设置问题,题与题间的对比,让学生自己体会已知n S 求n a 时序号n 的范围,这是学生最容易忽略的地方,最后再次强调一下。

通过评测练习的统计,绝大分同学对该题型做的不错,只有少部分同学不写范围2n ≥,在式子中出现序号1n -时。

这节课的另一个重点知识是等差数列前n 项和最值问题,通过前面探究的分析再加以引导,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通过研究n S ,它是一个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就能解决该题。

再让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时,这时就有一些同学想到了通过研究等差数列增减性的变化规律来解决这个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锻炼了能力。

应该说这节课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整体效果不错。

不过这些都需要通过评测练习的批改加以证明,事实证明,这节课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等差数列前n 项和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它与前面学过的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又为今后的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数列求和等内容做好知识准备,在整个章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是以后继续高等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所以本节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并能灵活的运用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等差数列前n 项和问题的研究,在知识发生、发展以及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归纳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具体题目,将教材知识灵活应用起来,使学生感受数学到的魅力,激发探究兴趣和欲望。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导学案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导学案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导学案(一)1、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推导过程;2、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项和有关的问题。

重点: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学会运用公式。

难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思路的获得。

(1)阅读教材42---44页,回答预习案中的问题,并完成预习自测.(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我的疑惑:复习旧知1、等差数列的定义:2、数学表达形式: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2)4、等差数列的性质:二、感受新知1、上下求索路思考:如何计算1+2+3…+100的值?小组合作交流问题(1):如何计算1+2+3+…+n的值?问题(2):如何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知识直通车(1)数列的前n项和定义:(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公式1:公式2:3、实践训练营例1 求等差数列22,24,26,…前30项的和。

例2、已知一等差数列有12项,小试牛刀.,412112Saa求=+(1)已知一等差数列 ,( )A.45B.60C.90D.120(2)已知一等差数列 , ( )A.-11B.-22C.0D.224、温馨回眸情(1)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2)你觉得本节课的难点是什么?5、课后作业必做题:教材 46页 习题2.3 A 组1题和2题 选做题:教材 46页 习题2.3 B 组1题6、拓展应用探究:等差数列前n 项和 与二次函数的关系==95,10s a 则=-=++11963s ,6则a a a n s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 的前n 项 其中p,q,r 为常数,其中 ,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多少?7、课后反思 {}n ar qn n n ++=2p s 0p ≠。

必修5等差数列前n项和1_导学案(公开课)

必修5等差数列前n项和1_导学案(公开课)

§2.2.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导学案(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项和有关的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初步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灵活性与广阔性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现数学中的对称美.重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应用.难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思路的获得.问题一: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是十七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罕为纪念其爱妃所建,她宏伟壮观,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叫人心醉神迷,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陵寝以宝石镶饰,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

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奢靡之程度可见一斑。

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宝石吗?23S?=1001+=+++n问题二:?101321S n =+⋯+++=(还可以用高斯的方法吗?)问题三:?321S n =+⋯+++=n问题四: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首项为1a ,公差为d ,第n 项为n a ,计算前n 项和n S ? n n a a a a S ++++= 321新知: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公式一:公式二:问题四 :比较以上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类比于问题二,你能给出它们的几何解释吗?公式1 公式21. 应用公式(知三求一)例1.根据下列各题中的条件,求相应的等差数列{an }的Sn :(1)10,95,51===n a a n(2)50,2,1001=-==n d a解:(1) (2)(课后练习)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751=a ,1057=a , 求7S ;(2)101-=a ,4=d , 54=n S ,求n ;解:(1) (2)例2. 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37a =,5726a a +=.{}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求n S2.变用公式例3.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74=a 求7S .归纳:______7=S ______9=S ______13=S结论:__________)(=为奇数n S n1、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255=S 求_____3=a .2、等差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分别为S n ,T n ,若S n T n =2n +13n +1,则a 4b 4=________.思考:______4=S ______6=S ______10=S归纳:__________)(=为偶数n S n1.课后作业:☆【必做】教材P41 A 组T1、T2 【选作】B 组 T4☆到网上查找有关数学家高斯的故事,你能从这些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到网上查找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应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等差数列前n项和-导学案

等差数列前n项和-导学案
1.已知等差数列的中
三、实际应用
1.例:2000年11月1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某市据此提出了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总目标:从2001年起用10年时间,在全市中小学建成不同标准的校园网.据测算,2001年该市用于”校校通”工程的经费为500万元.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计划每年投入的资金比上一年增加50万元.那么从2001年起的未来10年内,该市在”校校通”工程中的总投入是多少?
课题:等差数列前 项和
教学内容
个性笔记
【学习目标】
1.理解数列前 项和的意义,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公式,掌握其中的倒序相加法。
2.掌握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两个公式并能实际应用,做到知三求二,做到转化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重点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推导
【学习方法】
观察法,归纳法
【学习过程】
一、前置作业
1.等差数列概念_____,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___。
2.我们把_________叫做数列{ }的前 项和,记作___。
3.1+2+3+…+99+100=______=___。
4.等差数列前 项和 = + +…+ + .
= + +…+ + .
由倒序相加法(提示:左右两端相加)可得 =______
如果带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 也可以用首项 与公差 表示,即
=______还可以写成 =_____。
二、合作交流
1.公式应用之知三求二:
例:在等差数列{ }中,已知: , , ,求 及 。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共5篇)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共5篇)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共5篇)第一篇: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案【课题】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和练习【教学目的】(1)探索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2)掌握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3)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识,从而理解并掌握.【重点】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思路的获得【教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电脑【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 a1 + a2 + a3 +......+ an=sna1 + an=a2 + an-1 =a3 + an-2 2.情景自学问题一:一个堆放铅笔的V形架的最下面一层放1 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一层多放一支,最上面一层放 100支,这个V 形架上共放着多少支铅笔?思考:(1)问题转化求什么能用最短时间算出来吗?(2)阅读课本后回答,高斯是如何快速求和的?他抓住了问题的什么特征?(3)如果换成1+2+3+…+200=?我们能否快速求和?,(4)根据高斯的启示,如何计算18+21+24+27+…+624=?3..合作互学(小组讨论,总结方法)问题二:Sn = 1 + 2 + 3 + … + n = ?倒序相加法探究:能把以上问题的解法推广到求一般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吗?问题三:已知等差数列{an }中,首项a1,公差为d,第n项为an , 如何求前n项和Sn ?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 n(a1 + an)=2Sn问题四:比较以上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类比于问题一,你能给出它们的几何解释吗?n(a1 + a n)=2Sn公式记忆——类比梯形面积公式记忆n(a1 + a n)=2S 问题五:两个求和公式有何异同点?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展示激学应用公式例1.等差数列-10,-6,-2,2的前多少项的和为-16 例2.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0项和是310,前20项的和是1220,由这些条件能确定这个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吗?【思考问题】如果一个数列{an }的前n项和Sn = pn2 + qn + r,(其中p,q,r为常数,且p ≠ 0),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若是,说明理由,若不是,说明Sn必须满足的条件。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优质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优质教案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3.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从容说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节课主要通过高斯算法来引起学生对数列求和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作出探究,逐步引出求和公式以及公式的变形,初步形成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探究了解一些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所以,在教学中宜采用以问题驱动、层层铺垫,从特殊到一般启发学生获得公式的推导方法.为了让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公式,要采用设计变式题的教学手段通过本节的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在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去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善于从实际情境中去发现数列模型,促进学生对本节内容的认知结构的形成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理解、推导及应用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投影胶片等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项和有关的问题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初步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灵活性与广阔性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现数学中的对称美,通过生动具体的现实问题,令人着迷的数学史,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树立学生求真的勇气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投影胶片1:印度泰姬陵a j M a h a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所在地阿格拉市,泰姬陵是印度古代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个古陵墓融合了古印度、阿拉伯和古波斯的建筑风格,是印度伊斯兰教文化的象征陵寝以宝石镶饰,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传说当时陵寝中有一个等边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如下图),奢华之程度,可见一斑.你知道这个图案中一共有多少颗宝石吗?(这问题赋予了课堂人文历史的气息,缩短了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引领学生步入探讨高斯算法的阶段)生只要计算出1+2+3+…+100的结果就是这些宝石的总数师对,问题转化为求这100个数的和.怎样求这100个数的和呢?这里还有一段故事教师出示投影胶片2:高斯是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高斯十岁时,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题目,老师说:“现在给大家出道题目:过了两分钟,正当大家在:1+2=3;3+3=6;4+6=10…算得不亦乐乎时,高斯站起来回答说:教师问:“你是如何算出答案的?高斯回答说:因为1+100=101;2+99=101;…;50+51=101,所以101×50=5 050.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信息?高斯是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巧妙地计算出来的呢?生高斯用的是首尾配对相加的方法.也就是:1+100=2+99=3+98=…=50+51=101,有50个101,所以师对,高斯算法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发现这100个数可以分为50组,第一个数与最后一个数一组,第二个数与倒数第二个数一组,第三个数与倒数第三个数一组,…,每组数的和均相等,都等于101,50个101就等于5 050了高斯算法将加法问题转化为乘法运算,迅速准确得到了结果作为数学王子的高斯从小就善于观察,敢于思考,所以他能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发现和寻找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师问:数列1,2,3,…,100是什么数列?而求这一百个数的和1+2+3+…+100相当于什么?生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1+2+3+…+100这个式子实质上是求这数列的前100项的和.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等差数列的前n项的和的问题推进新课[合作探究]师我们再回到前面的印度泰姬陵的陵寝中的等边三角形图案中,在图中我们取下第1层到第21层,得到右图,则图中第1层到第21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呢生 这是求“1+2+3+…+21”奇数个项的和的问题,高斯的方法不能用了.要是偶数项的数求和就好首尾配成对了师 高斯的这种“首尾配对”的算法还得分奇、偶个项的情况求和,适用于偶数个项,我们是否有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生 有!我用几何的方法,将这个全等三角形倒置,与原图补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中的每行宝石的个数均为22个,共21行.则三角形中的宝石个数就是221)211(⨯+师 妙得很!这种方法不需分奇、偶个项的情况就可以求和,真是太好了!我将他的几何法写成式子就是:1+2+3+...+21, 21+20+19+ (1)对齐相加(其中下第二行的式子与第一行的式子恰好是倒序这实质上就是我们数学中一种求和的重要方法——“倒序相加法现在我将求和问题一般化:(1)求1到n 的正整数之和,即求1+2+3+…+(n -1)+n .(注:这问题在前面思路的引导下可由学生轻松解决(2)如何求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的和S n生1 对于问题(2),我这样来求:因为S n =a 1+a 2+a 3+…+a n , S n =a n +a n -1+…+a 2+a 1,再将两式相加,因为有等差数列的通项的性质:若m+n =p+q ,则a m +a n =a p +a q , 所以2)(1n n a a n S +=.(Ⅰ生2 对于问题(2),我是这样来求的:因为S n =a 1+(a 1+d )+(a 1+2d )+(a 1+3d )+…+[a 1+(n -1)×d ], 所以S n =na 1+[1+2+3+…+(n -1)]d =na 1+2)1(-n n d即S n =na 1+2)1(-n n d .(Ⅱ[教师精讲]两位同学的推导过程都很精彩,一位同学是用“倒序相加法”,后一位同学用的是基本量来转化为用我们前面求得的结论,并且我们得到了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的两种不同的公式.这两种求和公式都很重要,都称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其中公式(Ⅰ)是基本的,我们可以发现,它可与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相类比,这里的上底是等差数列的首项a1,下底是第n项a n,高是项数n,有利于我们的记忆[方法引导]师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项数为n,第n项为a n,则求这数列的前n项和用公式(Ⅰ)来进行,若已知首项a1,项数为n,公差d,则求这数列的前n项和用公式(Ⅱ)来进行引导学生总结:这些公式中出现了几个量?生每个公式中都是5个量师如果我们用方程思想去看这两个求和公式,你会有何种想法生已知其中的三个变量,可利用构造方程或方程组求另外两个变量(知三求二师当公差d≠0时,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可表示为n的不含常数项的二次函数,且这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的2倍就是公差[知识应用]【例1】(直接代公式)计算:(1)1+2+3+…+n;(2)1+3+5+…+(2n-1);(3)2+4+6+…+2n;(4)1-2+3-4+5-6+…+(2n-1)-2n(让学生迅速熟悉公式,即用基本量观点认识公式)请同学们先完成(1)~(3),并请一位同学回答生(1)1+2+3+…+n=2)1(+nn;(2)1+3+5+…+(2n-1)=2)11(-+nn=n2;(3)2+4+6+…+2n=2)22(+nn=n(n师第(4)小题数列共有几项?是否为等差数列?能否直接运用S n公式求解?若不能,那应如何解答?(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发言解答生(4)中的数列共有2n项,不是等差数列,但把正项和负项分开,可看成两个等差数列,所以原式= [1+3+5+…+(2n-1)]-(2+4+6+…+2n)=n2-n(n+1)=-n生上题虽然不是等差数列,但有一个规律,两项结合都为-1,故可得另一解法:原式=(-1)+(-1)+(-1)+…+(-1)=-n师很好!在解题时我们应仔细观察,寻找规律,往往会寻找到好的方法.注意在运用求和公式时,要看清等差数列的项数,否则会引起错解【例2】(课本第49页例分析:这是一道实际应用题目,同学们先认真阅读此题,理解题意.你能发现其中的一些有用信息吗生由题意我发现了等差数列的模型,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500,记为a1,公差为50,记为d,而从2001年到2010年应为十年,所以这个等差数列的项数为10.再用公式就可以算出来了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对,下面我们来完成此题的解答.(按课本解答示范格式【例3】(课本第50页例2)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0项的和是310,前20项的和是1 220,由此可以确定求其前n项和的公式吗?分析:若要确定其前n项求和公式,则必须确定什么?生必须要确定首项a1与公差d师首项与公差现在都未知,那么应如何来确定?生由已知条件,我们已知了这个等差数列中的S10与S20,于是可从中获得两个关于a1和d的关系式,组成方程组便可从中求得(解答见课本第50页师通过上面例题3我们发现了在以上两个公式中,有5个变量.已知三个变量,可利用构造方程或方程组求另外两个变量(知三求二).运用方程思想来解决问题[合作探究]师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0页的例3,阅读后我们来互相进行交流(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本题加以理解师 本题是给出了一个数列的前n 项和的式子,来判断它是否是等差数列.解题的出发点是什么生 从所给的和的公式出发去求出通项师 对的,通项与前n 项的和公式有何种关系 生 当n =1时,a 1=S 1,而当n >1时,a n =S n -S n -1师 回答的真好!由S n 的定义可知,当n =1时,S 1=a 1;当n ≥2时,a n =S n -S n -1,即a n =S 1(nS n -S n -1(n ≥2).这种已知数列的S n 来确定数列通项的方法对任意数列都是可行的.本题用这方法求出的通项a n =2n -21,我们从中知它是等差数列,这时当n =1也是满足的,但是不是所有已知S n 求a n 的问题都能使n =1时,a n =S n -S n -1满足呢?请同学们再来探究一下课本第51页的探究问题生1 这题中当n =1时,S 1=a 1=p+q+r ;当n ≥2时,a n =S n -S n -1=2p n -p+q ,由n =1代入的结果为p+q ,要使n =1时也适合,必须有生2 当r=0时,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当r≠0时,这个数列不是等差数列生3 这里的p≠0也是必要的,若p=0,则当n ≥2时,a n =S n -S n -1=q+r ,则变为常数列了,r≠0也还是等差数列师 如果一个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是常数项为0,且是关于n 的二次型函数,则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从而使我们能从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结构特征上来认识等差数列.实质上等差数列的两个求和公式中皆无常数项课堂练习等差数列-10,-6,-2,2,…前多少项的和是54? (学生板演解:设题中的等差数列为{a n },前n 项和为S n则a 1=-10,d =(-6)-(-10)=4,S n由公式可得-10n +2)1(-n n解之,得n 1=9,n 2=-3(舍去所以等差数列-10,-6,-2,2…前9项的和是(教师对学生的解答给出评价课堂小结师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内容生 ①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2)(1n n a a n S +=②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2:2)1(1dn n na S n -+=师 通过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内容的学习,我们从中体会到哪些数学的思想方法生 ①通过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我们了解了数学中一种求和的重要方法——“倒序相加法②“知三求二”的方程思想,即已知其中的三个变量,可利用构造方程或方程组求另外两个变量师 本节课我们通过探究还得到了等差数列的性质中的什么内容生 如果一个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中的常数项为0,且是关于n 的二次型函数,则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否则这个数列就不是等差数列,从而使我们能从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结构特征上来认识等差数列布置作业课本第52页习题2.3 A 组第2、3题板书设计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一)公式:2)1(2)(11dn n na a a n S n n -+=+=推导过程 例。

35242_《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学案1(人教A版必修5)

35242_《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学案1(人教A版必修5)

2.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有名的高斯求和的介绍,引导学生发现等差数列的第k 项与倒数第k 项的和等于首项与末项的和这个规律;由学生建立等差数列模型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应用的实践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通过类比函数概念、性质、表达式得到对等差数列相应问题的研究。

3.情态与价值:培养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与现实有关的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学会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与二次函数之间的联系。

难点: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推导思路的获得,灵活应用等差数列前n 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三)学法学法:讲练结合(四)学习设想[创设情景]等差数列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因此等差数列求和就成为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在200多年前,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被誉为“数学王子”的高斯就曾经上演了迅速求出等差数列这么一出好戏。

那时,高斯的数学老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1+2+3+……+100=?当时,当其他同学忙于把100个数逐项相加时,10岁的高斯却用下面的方法迅速算出了正确答案:(1+100)+(2+99)+……+(50+51)=101×50=5050高斯的算法实际上解决了求等差数列1,2,3,…,n ,…前100项的和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去求等差数列的前n 项的和。

[探索研究]我们先来看看人们由高斯求前100个正整数的方法得到了哪些启发。

人们从高斯那里受到启发,于是用下面的这个方法计算1,2,3,…,n ,…的前n 项的和:由1+2+…+n-1+nn+n-1+…+2+1(n+1)+(n+1)+…+(n+1)+(n+1) 可知2)1(...321n n n ⨯+=++++ 上面这种加法叫“倒序相加法” 请同学们观察思考一下:高斯的算法妙在哪里?高斯的算法很巧妙,他发现了整个数列的第k 项与倒数第k 项的和与首项与尾项的和是相等的这个规律并且把这个规律用于求和中。

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前n 项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陈春芳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公式的推导思想.2.灵活运用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2.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理解及应用.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识,从而理解并掌握.教学过程:问题情景:古算书《张邱建算经》中卷有一道题:今有与人钱,初一人与一钱,次一人与二钱,次一人与三钱,以次与之,转多一钱,共有百人,问共与几钱?师生共同读题师:题目当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生1:第一人给1钱,第二人给2钱,第三人给3钱,以后每个人都比前一个人多给一钱,共有100人,问共给了多少钱?师:很好,问题已经呈现出来了,你能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吗?生2:用n a 表示第n 个人所得的钱数,则由题意得: 1231,2,3,a a a ===…,100100a =只要求出1+2+3+…+100=?师:你能求出这个式子的值吗?生2:(犹豫片刻) 1+100=101,2+99=101,3+98=101…50+51=101,所求的和为101×1002=5050 . 师:对于这个算法,著名的数学家高斯10岁时曾很快就想出来了.高斯的算法是:首项与末项的和:1+100=101,第2项与倒数第2项的和:2+99=101,第3项与倒数第3项的和:3+98=101,……第50项与倒数第50项的和:50+51=101,于是所求的和是101×1002=5050 上面的问题可以看成是求等差数列1,2,3,…,n , …的前100项的和.在上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所求的和可用首项、末项及项数n 来表示,且任意的第k 项与倒数第k 项的和都等于首项与末项的和,从中你有何启发?我们如何去求一般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引入活动、任务,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得过程,其作用就在于提升学生的经验,使之连续地向形式的、抽象的数学知识的转变.构筑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生命体验基础之上的数学课程大大激发了学生“做数学”的热情,数学课变得更生动、更活泼,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新教材中增添了一些数学史的知识,从课改的一些举措上我感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适时掀起数学史的教学盖头。

高中数学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1导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5 学案

高中数学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1导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5 学案

2.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第1课时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预习案【学习目标】1.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及推导公式的思想方法和过程,能够熟练应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应用求解能力.2.通过对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使学生掌握倒序相加法、方程思想、划归思想等数学思想和方法.3.激情参与,惜时高效,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重点】: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应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具体问题. 【学法指导】1. 阅读探究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正弦定理及其简单应用;2. 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然后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预习自测;3. 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Ⅰ.相关知识1.如何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 等差数列具有哪些性质? Ⅱ.教材助读1. 在等差数列{}n a 中,n m m m a a a a a a a ,...,,,,...,,,21321++的和与首尾两项和有什么关系?2. 如何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3. 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公式:__________________=n S ,代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d n a a n )1(1-+=,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还可以写成__________________=n S【预习自测】1. 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3,132==a a ,则4S 等于( ) A.12 B. 10 C. 8 D. 62. 等差数列{}n a 中,,14,1531=+=a a a 前n 项和100=n S ,则n 等于( ) A.9 B. 10 C.8 D. 63.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357=S ,则4a 等于( ) A.8 B. 7 C.6 D. 54.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4128S S =则da 1= 5.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n n S n +=22,那么它的通项公式是6. 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11=a ,74=a ,则=5S7. 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2011=a ,则=21S【我的疑惑】探究案Ⅰ.质疑探究——质疑解惑、合作探究 探究点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问题1:怎么求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写出公式的推导过程。

高中数学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1学案新必修5

高中数学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1学案新必修5

高中数学必修五《2.3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1)》学案
一、新课标要求: 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并能应用。

二、重点与难点: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其应用,并利用其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新知探究:
问题(1):高斯运算1234100+++++L 的方法是什么?
等差数列{},,n a d 1中,首项为a 公差为各项依次为123,,n a a a a L L 的前n 项和n S 怎么求?
问题(2)请总结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并说明公式的作用。

问题(3)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12
n S n n =+,问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说明理由,若是,并说出首项和公差
问题(4)已知数列的前n 项和,你能求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吗?
问题(5)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n S pn qn r =++(其中p ,q ,r 问常数,且p ≠0)问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说明理由。

练习: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223n n -,求数列的通项。

并判断该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说明理由。

例:等差数列{}n a 的前三项和为34,最后三项的和为146,且所有项的和为390,求数列项
数。

练习:等差数列{}n a 中,1481215313152,a a a a a a a S ---+=+求及。

(二)应用实例:
例1:教材第43页例1:
例2:教材第44页例2:
(三)课堂练习
书45页1,2,3
课后作业:教材第46页1,2
(四)课后反思小结:。

高一数学上册§3.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1)(学案)概要

高一数学上册§3.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1)(学案)概要

高一数学上册§3.3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1)(学案)授课人:龙泉中学 肖雪【学习目标】1.能推导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并把握该公式的结构特征;2.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 项和有关的问题;3.通过公式的推导及运用,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初步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学习重点】1.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公式意义特征的理解与把握;2.前n 项和公式的熟练运用。

【学习过程】一、学习准备: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2.在等差数列{}n a 的性质:(1)若A,B,C 成等差,则B= ;(2)若m+n=p+q,则 =+a a n m3. 可能同学们在小学时就已经听老师讲过了高斯以下的故事:大数学家、天文学家高斯读小学时(10岁时),有一次老师有事,为了消磨时间给全班同学出了一道题目:计算1+2+…100=?”让老师没想不到的是,才过了两分钟,而且正当大家还在进行:1+2=3;3+3=6;4+6=10…算得不亦乐乎时,高斯却一口说出了答案: “1+2+3+…+100=5050!”他如此快速地得出了正确结论,使得老师和同学们既佩服又惊诧:“他是运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得出了结果?”我们现在知道1,2,3,…,100,…就是我们刚学过的等差数列。

求1+2+3+…+100等于多少就是求这个等差数列前100项的和。

同学们可能已经知道了高斯所用的方法了。

但他所用的方法是否对求任意的等差数列前n 项和都成立?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自主探究(一)公式的探究学习1.高斯算法研究阅读教材第128页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想一想:(1) 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快速算出结果的?(2) 这个方法用到了等差数列的哪一条性质?(3) 若用高斯的算法计算1+ 2+3+4+5+……+n=?则要考虑些什么问题?(4)高斯算法的实质是什么?若设S 100=1+2+3+…+100,你能否把高斯的算法过程作些改进以避免以上问题?(由此看来,高斯的算法也不是最优的呢!)提示:把S 100=1+2+3+…+100倒过来写成S 100=100+=99+…+3+2+1再把两者结合起来看。

必修5等差数列前n项和1-导学案(公开课)

必修5等差数列前n项和1-导学案(公开课)

§2.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导学案(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 项和有关的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初步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灵活性与广阔性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现数学中的对称美.重点: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其应用.难点: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思路的获得.复习回顾1.数列{}n a 的前n 项和的概念:一般地,称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用n S 表示,即=n S2.n S 与n a 的关系:(1)(2)n n a n =⎧=⎨≥⎩ 3.等差数列}{n a 中,若m+n=p+q,(m,n,p,q 为常数)则有: ;一般地,1n a a += = ......问题一:一个堆放铅笔的V 形架的最下面一层放1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一层多放一支,最上面一层放100支。

这个V 形架上共放着多少支铅笔?思考:(1)问题转化求什么?能用最短时间算出来吗?(2)+2+3+…+200=?我们能否快速求和?“合作互学——群凤和鸣”问题二:?n 321S n =+⋯+++=(小组讨论,总结方法)高斯算法: 倒序相加法:探究:能把以上问题的解法推广到求一般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吗?问题三: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首项为1a ,公差为d ,第n 项为n a ,如何计算前n 项和n S ?新知: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公式一:公式二:问题四 :比较以上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类比于问题一,你能给出它们的几何解释吗?公式一: 公式二:两个求和公式有何异同点?能够解决什么问题?1. 应用公式(知三求二)例1.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751=a ,1057=a , 求7S ;(2)101-=a ,4=d , 54=n S ,求n ;(3)255=S ,10010=S ,求1a 及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等差数列前n 项和(一)学案
学习要求: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 项和有关的问题.
学习重点: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理解、推导及应用.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等差数列前n 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
(一)课前热身 1.等差数列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 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
于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即: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a n = 扩展: a n =a m +(n-1)d (m n ∈N ﹡n >m ≥1) 3.等差数列有关性质
(1)若a 、b 、c 成等差数列,则2b=a+c (b 叫a c 的等差中项)
(2)若m n p q ∈N ﹡,且m+n=p+q,则a m +a n =a p +a q
若m n p ∈N ﹡,且m+n=2p,则a m +a n =2a p (a p 叫a m 与a n 的等差中项)
(3)a 1+ a n =a 2+a n-1=a 3+a n-2=…= a k-1+a k+1=… (n k ∈N ﹡
) 4.公差的几种求法: d=a n -a n-1 d=
1
n 1--a a n d=m n --m
n
a a
(二)故事导入
1.1+2+ 3+…+100=? 被誉为“数学王子”的德国数学家高斯在10岁时,老师提出问题后仅花几秒钟的时间就说出答案,你知他是怎么得出来的吗?
S 100=1+2+ 3+…+100=(1+ )+(2+ )+(3+ )+…+( + ) =( + )×50=
(三)探究出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
1.给出S n 的定义:一般地,我们称123n a a a a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用n S 表示,即123n n S a a a a =+++
+ 2.设 S 100=1+ 2 + 3 +···+99+100 则S 100= 100+99+98+···+ 2 + 1 故 2S 100=(1+100)+(2+99)+···+(100+1) =(1+100)×101
S 100=
由此猜想等差数列{an}前n 项和sn 为:
s n =
3.用字母代替高斯算法中的数套出等差数列设等差数列{an}的前n 项和为S n 公式。

S n =a 1 + a 2 + a 3 + … + a n-2 + a n-1 + a n S n =a n + a n-1 + a n-2 + … + a 3 + a 2 + a 1 两式对应相加得
2S n = 在上式中由m+n=p+q,则a m +a n =a p +a q 有:
a 1+ a n =a 2+a n-1=a 3+a n-2=…= a k-1+a k+1=… ∴ 2 S n =n(a 1+a n ) 故:s n =
2
)
(n 1n a a +……………… ① 4.把a n =a 1+(n-1)d 代入s n =
2
)
(n 1n a a +得等差数列求和的另一计算公式 s n =na 1+d n ⨯2
1-n )
(……………… ②
5 方法2:.拓展提升,如何根据等差数列a n =a 1+(n-1)d 来推导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s n ?
拓展提升,再用“倒序相加”的思想探究出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 由等差数列通项a n =a 1+(n-1)d 公式运用倒序相加可得:
∵S n =a 1 + a 2 + a 3 + … + a n
S n =a 1 + (a 1+d) + (a 1+2d) +…+[a 1+(n-1)d] S n =a n + (a n -d) +(a n -2d)+…+[a n -(n-1)d] 2 S n =n(a 1+a n )
∴s n = ……………… ①
由a n =a 1+(n-1)d 代入公式① 得:
s n = ……………… ②
6.热身练习
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
(1) a 1=5, a n =95, n=10 (2) a 1=100, d=-2, n=50
(四)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1:如图 超市一堆放铅笔的V 形架,最下面第一层放一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多放一支,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往上放。

最上面一层放120支。

求这个V 形架上共放着多少支铅笔?
解:依题知,各层铅笔数自下而上成等差数列,设为{an} 则a 1=1,a n =120,n=120,d=1代入公式得(有两种方法):
法一: s n = =7260
法二: s n = =7260
答:这个V 型架共放了7260枝铅笔.
(五)等差求和公式的灵活选用,培养学生方程的思想解题,函数的思想认识a n
与n 、s n 与n 的函数关系
1.建立方程在a 1、a n 、n 、s n 或a 1、n 、d 、s n 中知三求一
例2:等差数列-10,-6,-2,2,…的前多少项的和为54? 引导学生绘制a n =f(n) S n = f(n)的函数图像
解:设等差数列{an}首项a1= -10,前n 项和Sn=54,公差d=4, 代入s n =na 1+
d n 2
1-n )
(公式
得 整理得 解得
故该等差数列前 项和是54.
绘制a n =f(n)与S n =f(n 的函数图像
热身练习:等差数列5,4,3,2,···前多少项和是-30?
2.建立方程组探究a 1、a n 、n 、s n 、n 间的关系( 知三求二)
【教师】例3 已知在等差数列﹛a n ﹜中,d=20,n=37,s n =629,求a 1及a n 解: ……………… ①
…………… ②
由以上两式建立方程组求解得 a 1= a n =
(六)横用公式(若m+n=p+q 则a m +a n =a p +a q ,若m n p ∈N ﹡,且m+n=2p,则
a m +a n =2a p )进行整体代换 例4 在等差数列 {a n } 中 (1) 已知a 3+a 99=200.求S 101
(2) 已知a 15+a 12+a 9+a 6=20,求S 20?
解:(1) (2)
小结:
例5 根据数列{an}前n 项和公式,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1) s n =2 n 2 - n
(2) s n =2 n 2 - n + 1 。

(七)小结回顾,实现飞跃 1.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2.体会倒序相加的算法,掌握等差数列的两个求和公式,体会方程(组)思想,函数的思想(前n 项和公式是关于n 的函数)。

3.学习了已知等差数列中首项、公差、末项、前n 项和中的某几项求他量的方
法。

4、借助梯形面积公式的表达形式帮助学生记忆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注意:只是类比帮助记忆)。

s n =
2
)
(n 1n a a ……………… ① s n =na 1+
d n 2
1-n )
(……………… ②
布置作业
1.阅读教材P 42到P 44,复习数列、等差数 列 列定义、数列图像、二次函数图像 。

2.教科书第46页习题§2.3A 组1、2、3、4题。

3.课外练习:已知等差数列16,14,12,10, … (1)前多少项的和为72? (2)前多少项的和为0? (3)前多少项的和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