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培尔·金特》中的“自我”

合集下载

从《培尔·金特》看易卜生戏剧思想理论及其美学概念

从《培尔·金特》看易卜生戏剧思想理论及其美学概念

从《培尔·金特》看易卜生戏剧思想理论及其美学概念作者:张力元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04期【摘要】《培尔·金特》是易卜生早晚期之交的作品,同时也是其创新的萌芽。

在这部戏剧中,易卜生赋予了它诗歌一般的生命力以及诸多远胜于传统戏剧的艺术特点,而其中的意象和对灵魂的审视都是他审美的先见。

【关键词】易卜生;《培尔·金特》;诗性戏剧;复象诗学萌芽;自由意识中图分类号:J8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025-02《培尔·金特》是易卜生早晚期之交的作品,同时也是其创新的萌芽。

在这部戏剧中,易卜生赋予了它诗歌一般的生命力以及诸多远胜于传统戏剧的艺术特点。

众所周知,易卜生被奉为“现代戏剧之父”,他的作品如《野鸭》《玩偶之家》《群鬼》等都是具有强烈反抗意识的经典之作。

另一方面,易卜生的变革是审美的变革,除了之前戏剧重视的故事性之外还倡导人们关注戏剧本身的美感。

因此《培尔·金特》以一种无曲折情节的理想化方式登上了戏剧舞台,“易卜生说这本身就是诗,只是现在没有理解”,那么“诗剧《培尔·金特》作为易卜生所有作品中最具有文化内涵、哲学底蕴以及理论阐释空间的一部剧作,代表了易卜生戏剧创作的最高水平”。

这部剧有着浓郁的浪漫情调,但是主人公培尔·金特被塑造成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而他内心多重性格的挖掘刻画又消解了现实主义注重唯一现实、唯一真理的思维模式,因此该剧成为了具有后现代风情的作品。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培尔·金特,该剧公演时,戏的结尾部分出现了这样的场景:舞台上的培尔·金特在剥一只洋葱,他剥去一层又一层,剥完了所有的皮,然而什么也没有找到,易卜生的反抗之战由此打响。

易卜生一生致力于不断地创作,对于创建戏剧理论几乎是不涉及的。

想要寻找他对戏剧看法的蛛丝马迹,就不得不提《易卜生书信演讲集》。

寻找伦理存在的自我——《培尔·金特》中的理性意志与伦理选择

寻找伦理存在的自我——《培尔·金特》中的理性意志与伦理选择

自1 9 2 8 年起 , 挪 威 的古德 布兰 斯达 尔每 年 都会 庆祝 一 个 盛 大节 日— — “ 培尔 ・ 金特节” 。 该节 日的
源 头来 自于 挪威戏 剧 大师 酝酿 九年 之久 才完 成 的诗 剧 《 培尔・ 金 特》( P e e r G y n t , 1 8 6 7 ) 。 尽 管 出版后 褒 贬 不一 , 但是 经过 百十 年来 的批 评洗 礼 , 《 培尔 ・ 金特》 的 艺 术价 值 和 思 想 内涵 已经得 到世 人 的充 分 肯 定。 该剧 取材 于 中世纪 挪威 民间流传 的 “ 浪子 回头 ” 故事 , 以培尔 的 “ 出行 ” 与“ 归家” 为核 心 事件 , 引发 了批评 家们 的多 维思 考 。 纵 览《 培尔 ・ 金特 》 的批 评史 , 不 难发 现 , 中外 学者 对该 剧 的研究 主要 聚 焦 于培
子 的表 达 与彰显 , 培 尔 的“出行 ” 是对伦 理 责任 的逃 逸 和规 避 , 是 其 理 性 意 志处 于 蒙 昧状 态 、
非理性 意志 肆意 膨胀 的体 现 ; 培 尔 的“ 归家 ” 是 其 理 性 意识 得 到 提 升 , 克服 非 理 性 意 志 , 摆 脱 兽 性 因子 , 向人性 因子靠拢 的选 择 , 最终 成为 与兽 相 区别 的 、 伦理 的存在 。 本 文紧扣 “白 ” 及其 对 “ 自我 ” 的追 寻 。 譬如 , 通过分析以《 培尔 ・ 金特》 等 为代 表 的作 品 , 李 定
清 认 为“自我 ” 是 易 卜生戏 剧 中主题 观念 的核 心 , 是 其笔 下 主人 公所竭 力 追寻 和操 持 的个 体 存 在 品格 , 而 “自我” 的终 极 悬置 是易 卜 生 戏 剧 中“自我 ” 观念 的神 秘 性 的 重要 表 现… 。 埃斯彭 ・ 哈默 ( E s p e n Ha mm e r ) 考 察 了培尔 对 “ 自我 ” 的 审视 和体 验 , 并从 现 代 性 和 康德 、 黑格 尔 哲 学 的 角度 , 总 结 出现代 自 我 的 三种 类 型 : 怀 疑 的 自恋 ( S k e p t i c a l N a r c i s s i s m) 、 自我 的 辨 证 建 构 ( D i a l e c t i c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t h e

浅论《培尔·金特》中的“自我”

浅论《培尔·金特》中的“自我”

浅论《培尔·金特》中的“自我”作者:张彬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7期摘要:对自我的关注和探讨一直是易卜生作品中的重大主题,《培尔金特》作为易卜生的重要著作自然也不能例外。

剧本中所提出的要“保持人本来的面目”一直是贯穿剧本的重要命题,然而对于自我的界定除了要发觉可能性继而保持自身一致性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的意义?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培尔·金特;自我;含义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096-02回归文本,我们发现培尔金特在戏剧中确实是一事无成,每一次身份的转换即是又一次宏伟梦想的破碎。

培尔金特在生活中时刻在思考着自我的可能性并反思着自己总是在幻想的状态,他尽力地在发展自己的可能,但作者却并不帮助他,易卜生让他的生活发展得太快了,快速转变的新生活时时在诱惑着他,事实证明培尔金特也确实没有抵抗住引诱而屡屡失去了“保持人本来的面目”的机会。

剧中情节的设置向我们不断重复着关于这个主题的探索,甚至剧中人物的设置也能证明这一点,比如那个始终为经营自己家庭而活的平平常常的农民;而我们也确实在情节的转换间感受到了隐约中指向自己的矛头,阅读中不断思索着自身是否也是这样的在一个又一个雄心中穿梭。

可见,这的确当是易卜生所首要探讨的问题。

可除此之外,难道就没有其它关于“自我”的含义潜藏其中?剧中除了“保持人的本来的面目”的命题之外,还有另一条与之相对的自我发展模式——“为你自己就够了”,这也成了远走他乡的培尔一直宣扬的口号。

有意思的是,培尔金特一直将“为自己就够了”当做其成为培尔金特的路径,当做保持本来面目的方式。

而我们也确实好奇,如果“保持人的本来的面目”正是保持自身的一致性,将自己的可能性贯彻到底(因为保持一致有正确的和错误的这两条道路),那为何培尔金特那“为自己就够了”的贯彻不能归作是保持自身面目的一种方式?隐藏在深林中的农夫终其一生确乎是保持了自己本来的面目,将一种可能性贯彻到了最后,可是,难道置国家危难于不顾就该是我们要宣扬的价值?难道辛劳为家最后却要被子孙抛弃就是我们想要的结局?总是保持了我们自身的面目,一条错误的道路就真的是我们该选择的吗?显而易见,在剧中游离于主题的可探讨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这是一个“刺激”剧场 漫谈《培尔·金特》

这是一个“刺激”剧场 漫谈《培尔·金特》

2019. 06 19文字_金秋The Peer Gynt One-Man Show这是一个“刺激”剧场许是痴迷于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笔下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情节,沉醉于挪威作曲家格里格那将民族音乐语言与浪漫主义养料融为一炉的细腻情感,《培尔·金特》早已列入每一位乐迷必听的曲目清单。

今年的夏季音乐节,《培尔·金特》将再次进入我们的视野。

不过这次并非是以往组曲中的部分小曲,而是由中国台湾资深乐评人焦元溥全新改编的单人戏剧说唱版《培尔·金特》。

这必定会是一场“刺激连连”的音乐会,它的“刺激”来源于易卜生的剧情、格里格的音乐,当然,还有王耀漫谈《培尔·金特》王耀庆、张洁敏与SSO 演绎《培尔·金特》2019年7月9日 19:30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主厅格里格《培尔·金特》(焦元溥改编)时间地点曲目庆的戏剧表演。

不过,这一切还是要先从易卜生笔下的浪子说起。

培尔·金特是一位放荡不羁的青年,他先是劫走了朋友的新娘并与她在山上同居。

然而没过多久,他便抛弃了新娘,混入阿拉伯人部落,谎称自己是先知,骗得众人的尊敬与信赖,与酋长之女安妮特拉相爱。

但这仍然没能阻止生而流浪的培尔·金特停下自己的脚步,他再次抛弃了爱人,离开这里去了美洲。

用“上一秒享受天堂,下一秒落入地狱”来形容培尔·金特大起大落的命运就是如此会开玩笑,再次踏入享乐天堂的培尔·金特在返程途中遭遇风暴,船只沉没,他再次变得一贫如洗。

人生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他远渡重洋去到非洲发财致富,从身无分文到腰缠万贯,可以说是打了一场翻身仗。

可好景不长,一场意外让培尔·金特所有的钱财都被洗劫一空,他又变回了当初那个穷小子。

后来,他辗转到美洲,在加利福尼亚淘金成为百万富翁。

但焦元溥不过,“唯有真爱才是永恒”,虽然培尔·金特生性粗野、放荡不羁、贫穷落魄,但始终有一位名叫索尔维格的女孩儿深爱着他,在“林中小屋”等待着他的归来,这也成为了培尔·金特最终的归宿。

《培尔·金特》中的艾性对培尔·金特“自我”的影响

《培尔·金特》中的艾性对培尔·金特“自我”的影响

作者: 韩路
作者机构: 云南艺术学院
出版物刊名: 戏剧之家
页码: 23-24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9期
主题词: 易卜生 培尔·金特 女性 自我精神
摘要:�培尔·金特》一剧中影响培尔·金特“自我精神”的因素有许多。

这些有的让培尔·金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有的则改变了他的命运。

剧中的女性对培尔·金特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奥丝、英格丽德、索尔薇格、山妖公主等女性人物,在剧中都使得培尔·金特或多或少从思想、命运上发生转变。

这些转变所产生的结果与现实,则正是戏剧家易卜生给予观众所思考、讨论、探索的问题。

培尔-金特文学人物自我的具体内涵研究-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培尔-金特文学人物自我的具体内涵研究-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培尔·金特文学人物自我的具体内涵研究-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培尔金特》主要讲述了一个心灵流浪者寻找自我的故事。

自耕农的儿子培尔总是喜欢幻想自己当上,树立了人只要为自己就够了的山妖原则。

他放纵自己的望在家乡犯下大错,母亲去世后不得不远游海外,分别经历了富商、先知和考古学家三个身份的自我追求,却对自我依然一无所得。

剧终在虔信的圣洁爱人索尔维格的宽恕下得到了爱情和宗教的救赎,实现了自我。

自我是在戏剧《培尔金特》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概念,培尔金特一生的目标就是寻找自我,保持自己的真正面目。

自我的概念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类是单指自己的个性喜好,偏向感性、审美的意向和趣味;第二类是指自尊、私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指向人的伦理关系、伦理道德观念;第三类则是指自己肯定自己、自我意识、指向人生归宿的自我生存观念。

这三大类分别指向自我的审美趣味、伦理关系和人生归宿。

根据培尔自我在三个层面表现出来的个性和特殊性,本人将分别从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特点、文学伦理学批评、克尔凯郭尔哲学思想对培尔的自我做逐层深入的探究,探究文学作品中关于文学人物自我的具体内涵,希望能够比较细致的理解培尔这个文学人物形象,比较清楚的解释剧本中文学现象和文学之后的文学伦理原因,初步揭示培尔的自我归宿与克尔凯郭尔的人的生存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性。

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三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自我的概念,自我概念的分类,围绕着培尔金特的自我的概念,分别从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特点、文学伦理学批评、克尔凯郭尔哲学思想对培尔的自我做逐层深入的探究。

第一章,指明培尔金特的自我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自我,首先对西欧和挪威的浪漫主义文学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概述,指出浪漫主义文学的共同点是对自我的关注。

接着从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分析培尔自我的理想和想象,自我情感的自由抒发,自我热衷于对大自然的欣赏和对异域情景的偏爱,自我对挪威民间文学的借鉴、继承、提炼和升华。

培尔金特读后感500字萧乾翻议

培尔金特读后感500字萧乾翻议

培尔金特读后感500字萧乾翻议
培尔的一生是大多数人的一生,平庸利己,有一些罪恶,但到底算不上什么大罪,所以最后的归宿只能是到铸勺里成为一枚纽扣!而可怜的培尔还是个没窟窿眼的残次品,需重新回炉,和废铁熔在一起。

培尔一生都惯行“为自己就够了”,成了一个如假包换的山妖。

他用真心对待的,只有两个女人,一位是他的母亲奥丝,一位是他的精神之爱索尔薇格。

也只有这两个女人能让他褪去山妖的犄角和尾巴,回到“保持自己真正面目”的人。

培尔心中的宫殿一瞬间坍塌了,他再也配不上索尔薇格了。

他决定按照勃格说的,“绕道而行”,这次一别,再相见时就是培尔生命垂危之际了,而索尔薇格在那间小茅屋里等了培尔一辈子。

作者易卜生是将精神之爱和肉欲之爱完全分开的,培尔对三个牧牛女,绿衣女,安妮特拉都只有肉欲之爱,他为达到目的,在她们面前都披上了伪装,在三个牧牛女面前假装山妖,在绿衣女面前假装王子,在安妮特拉面前假装先知。

只有在索尔薇格面前,他才是培尔,培尔金特。

即使英格丽德有黑格镇农庄做陪嫁,在培尔心中也比不上索尔薇格分毫。

而索尔薇格,如此圣洁的女人,为何会喜欢上不着边际,浪荡不羁的培尔呢?(可能是因为,人总是会被自己的反面所吸引。

)。

培尔金特赏析

培尔金特赏析

培尔金特赏析
培尔金特(Peer Gynt)是挪威著名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的一部戏剧作品,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剧讲述了主人公培尔金特的一生经历,包括他的冒险、追求和内心的挣扎。

以下是对培尔金特的一些赏析:
1. 主题深刻:培尔金特的主题涵盖了人类存在的意义、自由意志与命运的关系、个体与社会的矛盾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和洞察力。

2. 独特的人物形象:培尔金特是一个极具个性和魅力的人物,他既有着天真幼稚的一面,又有着勇敢坚定的一面,同时还有着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这种复杂的人物形象使得培尔金特成为了一位具有普遍性的形象。

3. 精湛的语言艺术:易卜生的语言艺术非常出色,他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比喻、暗示等修辞手法,使得剧中的对话和描写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性。

4. 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培尔金特中的社会现实批判非常尖锐,作者通过对培尔金特和其他人物的塑造,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和不
公,呼吁人们要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改变现状。

总之,培尔金特是一部充满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它不仅具有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人物形象,还展现了作者精湛的语言艺术和社会批判精神,因此被广泛认为是一部经典之作。

培尔金特观后感

培尔金特观后感

培尔金特观后感培尔金特(Pertinence)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个概念,它源自于法国哲学家抬高·培尔金特的学说。

通过对培尔金特学说的学习和思考,我深受启发,对于这一观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培尔金特观点的核心是认为,生活中应该赋予每一件事物以重要性和意义。

培尔金特追求的是生活的完整性,他认为,只有意识到一切的联系和紧密相关性,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和美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身边的事物和人。

我们习惯性地将一些琐碎的事情当作理所当然,不去在意它们所包含的意义和价值。

而培尔金特学说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像艺术家一样对待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从而发现生活中看似平凡的事物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培尔金特观点的核心是“活在当下”。

在当代社会,人们往往过于忙碌和繁忙,总是忙于追求更多的财富和名利,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东西。

培尔金特学说呼吁人们要停下脚步,静下心来,去体验和感受身边的一切。

只有真正活在当下,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丰富。

培尔金特也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人们往往忽视了与他人的联系和沟通。

我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利益和需求,而忽视了他人的存在和需求。

然而,培尔金特观点告诉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能够找到更多的快乐和满足。

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人类的共同性和团结。

培尔金特观点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追求内心的满足。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追逐外在的成就和声誉,而忽视了内心的需求和满足。

培尔金特学说强调了内心的平衡和满足,并提醒人们要关注内心的声音,追求真正让自己快乐和满足的事物和活动。

通过对培尔金特观点的学习和思考,我深刻领悟到生活的重要性和深度。

我们应该努力去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价值,活在当下,与他人保持联系,并追求内心的满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不同于其他哲学家的理论,培尔金特学说给了我一种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

它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培尔金特戏剧作品赏析

培尔金特戏剧作品赏析

培尔金特戏剧作品赏析培尔金特(Bertolt Brecht,1898年2月10日-1956年8月14日),德国著名剧作家、导演和诗人,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

他的戏剧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思想深度而闻名于世,对当代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培尔金特的戏剧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探索,其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同时也融合了讽刺、幽默和戏剧性的元素,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培尔金特的戏剧作品主题广泛,涉及政治、社会、人性等多个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三面镜》、《生活与命运》、《加里波第》、《威尼斯商人》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戏剧形式上具有创新,同时也在思想内涵上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反思,成为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

《三面镜》是培尔金特的代表作之一,该剧以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女人在男权社会中的命运起伏和心灵变化。

剧中通过王昭君的三个不同形象,分别代表了她在不同阶段的性格特点和命运遭遇,展现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关怀和批判。

该剧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当代戏剧中的经典之作。

《生活与命运》是培尔金特的另一部代表作,该剧以工人阶级的斗争为主题,讲述了一群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活和命运。

剧中通过对工人们的命运起伏和斗争历程的展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压迫,以及工人阶级的觉醒和斗争。

该剧以其强烈的政治批判和社会关怀,成为了当代戏剧中的经典之作。

《加里波第》和《威尼斯商人》则是培尔金特的另外两部代表作,前者以古罗马政治家加里波第的命运为主线,讲述了权力和欲望的腐蚀力量;后者则以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和犹太银行家夏洛克为主角,讲述了信任与背叛、友谊与仇恨之间的复杂关系。

这两部作品以其深刻的人性探索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成为了当代戏剧中的经典之作。

总的来说,培尔金特的戏剧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当代戏剧中的经典之作。

格里格《培尔·金特》

格里格《培尔·金特》

格里格《培尔·金特》上一篇文章讲到了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今天我们接着来讲他的另一部代表作品--交响组曲《培尔·金特》。

上一篇回顾: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格里格与挪威著名的戏剧家易卜生关系十分密切。

易卜生被认为是现代戏剧之父,堪称是“北欧的莎士比亚”。

格里格最出名的两部交响套曲,是根据易卜生的幻想诗剧《培尔·金特》创作而成的,讲述了青年农民培尔·金特经历的各种光怪陆离的冒险。

格里格从两段配乐中,选出8首作品重新配器,编成两套各含四个乐章的管弦乐组曲。

格里格配乐的剧情并不连贯,故事情节充满幻想。

第一组曲第一乐章“早晨”,讲述主人公因为贩卖黑奴,一时成为富商,来到摩洛哥,在一个早晨的内心独白;第二乐章“奥丝之死”,讲述母亲去世之时,培尔·金特参加葬礼的情节;第三乐章“安妮特拉之舞”,讲述主人公受到阿拉伯酋长女儿的引诱;第四乐章“在妖王宫中”,讲述在妖王的威胁下同妖王的女儿结婚。

接下来我们来听《培尔·金特》组曲中极为好听的一段--清晨。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第一乐章“清晨”格里格试图在这首《清晨》中勾勒出一幅北欧清晨静谧清新的抒情画面,乐曲听感上有一种田园牧歌的感觉。

听完这段乐曲,我的感受是特别适合拿来当早晨的闹钟铃声,不,更为确切的说是“唤醒铃声”。

清晨,此曲响起时,仿佛一股来自北欧的清新空气轻轻地吹到你的脸颊上,唤醒你的身心。

伴随着舒缓的音乐,仿佛窗外一片风和日丽,牛羊在吃草,小溪在缓缓地流淌。

此刻内心平静而愉悦,继而缓缓地钻出被窝,套上衣服,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和生活,相当完美。

此曲作为“唤醒铃声”是一个绝好的选择。

因为它不像普通闹铃,早上突然响起时,令人神经紧张,血压飙升,焦躁抓狂。

如果你喜欢这首乐曲的话,可以尝试按照下图中的方式,搜索“peer gynt morning”找到这首乐曲的音频版,然后设置为闹铃。

易卜生主义下自我认知的“悖论”——以《培尔·金特》为例

易卜生主义下自我认知的“悖论”——以《培尔·金特》为例

Paradoxical Explanation of Self-cognition Based on Ibsenism:a Case Study of Peer Gynt——A Case
Study of Peer Gynt
作者: 詹梦琦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出版物刊名: 宜春学院学报
页码: 96-99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10期
主题词: 自我认知 否定性人物 易卜生主义 救赎
摘要:以易卜生笔下培尔·金特的人生历程为分析视角,分别探讨培尔·金特所经历的自我认识的三个阶段:自我认识萌芽——自我认识错位——自我认知内省。

培尔·金特作为一个典型性人物,不仅不构成易卜生主义的"悖论",相反,却通过对人物性格的自我否定,呼应了"易卜生主义
"所指征的人道主义、人文主义和伦理道德主义,成为了易卜生主义式人物。

易卜生培尔金特故事梗概简短

易卜生培尔金特故事梗概简短

易卜生培尔金特故事梗概简短
一、培尔金特的故事背景及人物介绍
培尔金特是挪威著名剧作家易卜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培尔金特》的主人公。

这部作品发表于1867年,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讲述了培尔金特从童年到晚年的漫长人生历程。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挪威,以真实的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

二、培尔金特的人生经历及性格特点
1.童年时期:培尔金特从小生活在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严厉的传教士,母亲则是一个温柔贤良的女子。

在这个家庭环境中,培尔金特形成了矛盾的性格特点。

2.青年时期:培尔金特渴望逃离家庭束缚,追求自由。

他曾在多地游历,从事过各种职业,如医生、教师等。

这一时期,培尔金特结识了许多朋友,也经历了不少挫折。

3.中年时期:培尔金特结婚并回到了故乡,开始涉足政治。

然而,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应政治斗争,最终选择放弃,回归田园生活。

这一时期,培尔金特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4.晚年时期:培尔金特经历了家庭悲剧,妻子和孩子先后离世。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对信仰产生了怀疑。

在孤独中,培尔金特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故事中的寓意及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1.寓意:培尔金特的人生经历反映了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挣扎,表
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矛盾。

作品通过培尔金特的成长历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2.现实生活启示:故事让我们认识到,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在面对困境时,我们要学会坚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要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培尔金特的故事

培尔金特的故事

培尔金特的故事
培尔金特的故事是挪威作家亨利克·易卜生创作的一部戏剧作品。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名叫培尔金特的人物在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

培尔金特是一个富有冒险精神、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人,但他的性格也带有矛盾和复杂的一面。


故事从培尔金特童年时期开始,讲述了他在家乡的生活以及他与父亲之间的关系。

随后,培尔金特离家出走,开始了他的冒险之旅。

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包括盲人、新娘、海盗等。

这些人物不仅影响了培尔金特的性格和价值观,也让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培尔金特与新娘卡琳娜的爱情纠葛展现得淋漓尽致。

培尔金特深爱着卡琳娜,但他的性格矛盾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使得他们的关系充满波折。

最后,培尔金特在卡琳娜去世后,对她充满了懊悔和惋惜之情。


整部作品以培尔金特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一个追求自由、幸福和理想的人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境时,如何挣扎、反思和成长。

培尔金特的故事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也反映了人类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易卜生的《培尔金特》被誉为挪威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很高的声誉。

故事
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对人性、爱情、家庭和社会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培尔金特赏析

培尔金特赏析

培尔金特赏析《培尔金特》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一部小说,它以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对当年法国社会的透视力闻名,被誉为雨果晚年巅峰之作。

小说以革命纷争为背景,揭示了社会阶级对立和革命斗争中的人性悲剧。

以下将分析小说的背景、主要人物以及小说的主题。

首先是小说的背景。

《培尔金特》发生在19世纪初法国的拿破仑帝国时期和波旁复辟时期。

小说的一部分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另一部分则发生在法国波旁复辟时期,正好包括了法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政治时期。

通过刻画这两个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苦难,雨果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批判了法国历史上的专制和压迫。

其次是小说的人物形象。

小说的主人公是让·巴尔金,他是一个孤儿,从小在巴黎的街头艰苦生活。

让·巴尔金的形象代表了无产阶级、穷人和受压迫者。

让拥有良好的天赋,但因为社会的阶级壁垒而无法得到发展和提升。

他勇敢无畏地参与了革命运动,但最终却被背叛和无情地处死,象征着无产阶级的悲惨命运。

此外,小说中还有娜丽呀、栗子兄弟、丽莎等丰满的次要角色,他们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为小说增添了生动的色彩。

最后谈及小说的主题。

《培尔金特》通过描写让·巴尔金的命运,深刻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的思考。

小说通过对法国社会的揭露,批判了底层人民的苦难以及贵族和富人的无良行径。

从整个社会背景和人物形象来看,小说的主题主要包括阶级冲突、社会不公和个人命运的悲剧。

雨果通过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他对社会不平等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培尔金特》作为一部反映社会问题和人性困境的小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批判力。

通过雨果的笔触,读者可以感受到当时法国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痛苦。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命运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小说中的阶级冲突和不公正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因此《培尔金特》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警示作用。

只有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深入观察和对人性的持续思考,我们才能够改变存在的不公和不平等,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和公正的社会。

音·话 培尔·金特 一个浪子的人生组曲

音·话 培尔·金特 一个浪子的人生组曲

音·话培尔·金特一个浪子的人生组曲作者:暂无来源:《文苑·艺术汇》 2015年第7期早在《玩偶之家》问世的十二年前,中年的易卜生写下了一部名为《培尔·金特》的剧作。

尽管这并非易卜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却被认为是其最具人生哲思的一部创作。

该剧通过描述主人公培尔·金特放浪形骸、颠沛流离的一生,引发了世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1874 年,应易卜生之邀,同为倡导复兴挪威民族文化的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为这部充满着奇思妙想的剧作谱写了配乐,动人的旋律有效地烘托了剧情,为演出效果大大增色。

配乐版的戏剧一经上演,即大获成功。

而后,格里格从为该剧谱写的二十余段乐曲中先后挑选出八首,分别编入两套独立的音乐组曲之中。

曲目顺序并非按照戏剧情节发展编排,而是从音乐需要出发,自成一体。

这些分散于剧情中的数段经典配乐风格各异,音乐旋律在极具个性化的同时洋溢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被认为是格里格音乐作品中的经典代表。

故事的主人公培尔·金特幼年丧父,母亲奥赛对这个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独子可谓又怨又爱。

而纯真的少女索尔维格却一心痴爱着这个浪荡公子。

在该剧的第一幕中,培尔·金特竟从朋友的婚礼上将新娘英格丽德劫持上山,却又始乱终弃。

在该幕结束时,一段名为《英格丽德的悲叹》的间奏曲将这段剧情以音乐的形式生动概括。

在这段乐曲开始与结尾的部分,弦乐强音奏出的附点节奏及十六分音符走句象征了培尔·金特对新娘的野蛮劫掠。

中段由小提琴声部在G 弦上奏出的抒情旋律则将被劫新娘悲叹哀怨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第二幕中,培尔·金特无意闯入山妖的洞窟,在妖王的威逼下同妖王的女儿绿衣公主成婚。

就在众妖对惊慌失措的培尔·金特百般戏弄的时候,遍寻不到儿子的母亲奥赛与少女索尔维格敲响了黎明的钟声,群妖仓皇散去,培尔·金特这才得以逃出魔窟。

该幕第六场前奏《在山妖的宫殿中》是一段耳熟能详且颇具谐谑色彩的乐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培尔·金特》中的“自我”
摘要:对自我的关注和探讨一直是易卜生作品中的重大主题,《培尔金特》作为易卜生的重要著作自然也不能例外。

剧本中所提出的要“保持人本来的面目”一直是贯穿剧本的重要命题,然而对于自我的界定除了要发觉可能性继而保持自身一致性之外是否还
存在其他的意义?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培尔·金特;自我;含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096-02
回归文本,我们发现培尔金特在戏剧中确实是一事无成,每一次身份的转换即是又一次宏伟梦想的破碎。

培尔金特在生活中时刻在思考着自我的可能性并反思着自己总是在幻想的状态,他尽力地在发展自己的可能,但作者却并不帮助他,易卜生让他的生活发展得太快了,快速转变的新生活时时在诱惑着他,事实证明培尔金特也确实没有抵抗住引诱而屡屡失去了“保持人本来的面目”的机会。

剧中情节的设置向我们不断重复着关于这个主题的探索,甚至剧中人物的设置也能证明这一点,比如那个始终为经营自己家庭而活的平平常常的农民;而我们也确实在情节的转换间感受到了隐约中指向自己的矛头,阅读中不断思索着自身是否也是这样的在一个又一个雄心中穿梭。

可见,这的确当是易卜生所首要探讨的问题。

可除此之外,难道就没有其它关于“自我”的含义潜藏其中?
剧中除了“保持人的本来的面目”的命题之外,还有另一条与之
相对的自我发展模式——“为你自己就够了”,这也成了远走他乡的培尔一直宣扬的口号。

有意思的是,培尔金特一直将“为自己就够了”当做其成为培尔金特的路径,当做保持本来面目的方式。

而我们也确实好奇,如果“保持人的本来的面目”正是保持自身的一致性,将自己的可能性贯彻到底(因为保持一致有正确的和错误的这两条道路),那为何培尔金特那”为自己就够了”的贯彻不能归作是保持自身面目的一种方式?隐藏在深林中的农夫终其一生确
乎是保持了自己本来的面目,将一种可能性贯彻到了最后,可是,难道置国家危难于不顾就该是我们要宣扬的价值?难道辛劳为家
最后却要被子孙抛弃就是我们想要的结局?总是保持了我们自身
的面目,一条错误的道路就真的是我们该选择的吗?显而易见,在剧中游离于主题的可探讨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还是回到那“为你自己就够了”的这条发展模式,培尔金特在剧中口口声声说要“为自己”,要“成为培尔金特”,可谁是培尔金特,培尔金特式的自我又是什么呢?自培尔金特一出场开始,他就一直在讲述所谓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可就剧中指出,我们发现这些故事是编造,是谎言,是幻想,那么,如果我们根本就不清楚培尔金特所加诸于身上的一切到底是真实还是虚假,那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们无法清楚培尔金特的存在到底是真实还是虚假?骨感的现
实让培尔金特感到实在是不满意,他要用故事来塑造自我,可故事终究是故事,幻想永远不能成为现实,培尔金特被村人指斥为说谎者,他在现实中也依然是身无长物,一事无成。

由此,培尔金特通
过幻想来塑造自我的方式是行不通了,这充其量只能让他的实在更加虚无。

第四幕中,人到中年的培尔已经成了一个“世界公民”,他在海岸上大肆宣扬着他的自我理论:“一个人应当永远是他自己。

要毫无保留地献身于自己以及和自己有关的事务上。

如果他像只骆驼那样负担着旁人的快乐和悲哀,他还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培尔金特此时已经完全发展了他的“自我”理论,他切断了自己与世界的联系而在不同的国家中周游,可一个世界的公民却也同时昭示着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归属,他的自我中没有一个固定的归处,如果他是一切,那么他将什么也不是。

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则又是培尔金特生活的不断转换,及与之带来的培尔身份的不断变化。

培尔金特是什么?就他自己所说是“风中鹅毛,得随时适应周围的环境”,所以即使他换了一个又一个的身份,也只不过是披了一层又一层的衣服。

培尔扮演土耳其人时嘲笑商人的虚伪,说自己始终没有习惯那样的生活;在被安妮特拉欺骗之后,他又把土耳其人的身份像衣服一样地脱掉了,被骗的是土耳其佬而不是培尔金特。

培尔金特在不停地换上新的身份,却又时时刻刻地做好从中抽身的准备,他所谓的激情、幻想及意愿构成的自我却只是让他在人生中扮演一个又一个角色却不是真正地成为他自己。

培尔金特始终在探索自我的发展模式,可是他到底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自我”?在沙漠上,关于狮身人面像的身份培尔如是回答着贝葛利芬费尔特:“他是他自己”。

同样,对于培尔金特到底是谁我们也可以做如此的解释:培
尔金特就是他自己。

培尔在追寻的始终就是一个绝对的自我,一个没有限定的自我,一个不与任何相关联的自我,而这种自我的追寻在疯人院中发展到了顶峰,这让培尔金特终于了解到仅凭想当然就为自己确定身份只会让人陷入疯癫的魔障。

第五幕中剥洋葱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不断被剥落的洋葱皮正是培尔金特在一生中所扮演的一层又一层的身份,脱掉了全部套在培尔金特上的服装,我们发现这是个没有芯的洋葱,这是个“自我”虚无的培尔金特。

他的一生都在企图塑造自我,在思考“自我”的本质,却最终发现自己所追寻的自我只不过是虚无一片,他只能说:“这里没有埋着什么人”。

作者在第五幕中为前四幕的培尔金特做了一个总清算,培尔金特试图切断与他人的联系而追求一个绝对的自我,然而失去现实做基础则只能让他的自我始终是一个又一个角色的演绎而没有实际的本质,让他的自我彻底进入到一个理想、幻想的领域而化为一片虚无,可笑的是,最终幻想中的培尔金特与现实中的培尔金特又发生了分裂,那真正的培尔金特又生活在哪里呢?
最后结局的一环中培尔金特似乎又以另一种方式回顾了自己的
一生,这是他最后的一次对自我的追溯,可如果我们仅仅用“保持人的本来的面目”的模式来对结局进行分析,则索尔薇格的出现似乎有点暧昧不清。

我们看到索尔薇格似乎已经带我飞越了这种模式,不再是探讨是用正确的或是错误的道路来保持面目,索尔薇格将要出面帮助培尔金特与铸纽扣的人抵抗。

当培尔金特要求索尔薇
格对他进行审判时,她却说他并没有犯罪,他使她的一生成为一首优美的歌,真正的他一直活在她的信念里,一直活在她的爱情里。

不管活在索尔薇格脑海中的培尔金特到底是不是真的培尔金特,总之他似乎在索尔薇格这里找到了“自我”,找到了“自我”的意义。

如同培尔金特,我们的一生也时刻地在问自己到底是谁,自己的生存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个世界到底有如何的意义。

可是探索自我的意义,探索世界的意义其实本来就是个伪命题。

一件事物在你眼中可能存在意义,但对他人来说却可能是毫无价值的事情,事物本身并不存在价值的判断,只有当它进入了人的意识中才会有讨论意义的可能性存在,而“自我”也是这个样子的。

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从以往“conmmunity”中的一员变成了一个个“individual”,所以才于现实社会中更加惶恐而要追寻自我的存在,探寻自我的生存方式。

正如我们对某一点进行定位需要坐标一样,一个孤立的点在世界中是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的。

对于人类来说同样如此,人的意义与位置不是自我随便加诸其上的,而是在人与人之间生成的,本没有什么绝对的自我,那只是没有根系的虚无,是不够提供给自我以存在感的。

我们唯有在他人那里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人们通过身份体认自我,但身份却不是单纯的角色扮演,它凝结了我们对他人的责任与情感,这才是自我中固定又绝对的意义所在,进而成为每个人于世界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基础。

综上所述,《培尔金特》中“自我”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或是易卜生有意为之,或是因为自我价值的追寻本来就是伴随着太多问
题而来的,当我们阅读《培尔金特》时我们会跟随他一起探讨自我,而在生命中我们也将对“自我”继续探讨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