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教案--《老人和儿童》(2)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 老人和儿童|苏少版
老人和儿童教学目标:了解儿童和老人一些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头部、五官的变化。
让学生感受到老人和儿童都需要关怀。
教学重难点:用水墨的浓淡干湿表现儿童和老人的不同。
教学准备:2支毛笔,2张宣纸,水桶,课件课时:1课时课前铺垫:老师交代每组小朋友,用镜子观察自己,发现自己和别人不同的地方。
(老师同时事先确认请那几位小朋友来说说自己的特征)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要带着大家一起去冒险,大家愿意吗?有信心吗?好的,我们要到原始森林里面去走一走。
(出示课件原始森林图片)在我们探险之前,我们先来个合影吧,好不好!但是我们的合影不是用照相机,而是要用我们上手的这支神奇的毛笔和水墨来把我们自己画出来。
同学们,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桌子上面的工具:两支毛笔,一盆深墨和一盆淡墨,两支毛笔一支可以用深墨,另一只用淡墨。
大家要看清楚了,不要搞错啊!好吗。
桌子上面一张宣纸,课桌里面还有一张。
在画自己之前,我们先要来观察一下自己。
我们自己长啥样呢?现在请小朋友们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特征(30秒左右)。
请一个特征很明显的学生来说说自己脸上有什么特征。
(你的观察力真强,把自己看得很仔细啊)。
大家画的时候可要抓住自己最明显的特征来画啊。
我们的合影只要头部就可以了,大家不用画身体的。
接下来,让我们随着快乐的音乐抓紧时间画出自己可爱的脸吧,音乐结束,我们也要放下笔了,大概2分多钟,好吗!(学生开始画的时候,老师到每组指导,画面的大小,只画头部,抓紧时间画。
)同学们开始画。
(教师每组指导,学生作画3-5分钟)展示几张学生的作品,请学生上来说说你是如何来画出自己的特征的?同时教师要点一点水墨线条的粗细变化。
(啊,大家看这位小朋友画的线条有粗细变化的,他的画面更有层次的变化。
说一下你是怎么样画出这么细细的线条的呢?)。
我们的毛笔很神奇,也很好玩吧,按下去就能画出粗粗的线条,用笔尖画就能画出细细的线条。
老师看到我们小朋友们个个都是画画能手,把自己的特征都画出来了。
二年级上册美术 16、老人和儿童 教案
16、老人和儿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表现老人和儿童。
2、进一步认识人物特征。
3、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并且简单表现人物特征。
教学难点:神态和情节的表现。
教学准备挂图、投影片。
预习要求1、预习本课内容。
2、准备好你要用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展示上节课优秀作品,全班同学欣赏。
二、精讲探究1、出示有关老人与儿童的摄影图片,结合学生平时对人物的观察,让学生说一说老人与儿童在外形上各有什么特征?小结:老人:脸上布满皱纹,头发稀疏变白等等。
儿童:皮肤光滑细嫩,充满活力等等。
问:同学们再看一看老人和儿童的动作和神态特征各有什么不同?小结:老人:像美丽的晚霞,脸上有岁月的沧桑、慈祥、平和、过着愉快的晚年生活。
儿童:像朝霞一样灿烂、天真、活泼、纯真。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绘画或泥塑的方式表现老人与儿童。
(投影展示老人与儿童的学生线描作品,进一步认识老人与儿童的形体特征。
2、启发学生构思。
教师:你爱你的爷爷、奶奶吗?为什么?你和你爷爷奶奶在一起做的最有趣或最让你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发言,唤起相关记忆,激发创作构思。
3、欣赏部分表现老人、儿童的绘画、泥塑作品。
作品1、表现了孙女为奶奶捶背的情景,人物的动作和神态都刻画得很生动。
作品2、老人头像泥塑,表现了老人的棉布特征。
(头发、胡须、皱纹)作品3 、表现了老人与儿童手拉手散步的情景,老人的慈爱,儿童的可爱。
作品4、表现了老人与儿童玩乐器的情景,神态和动作刻画传神,我们仿佛能听到响亮的乐声,体会到他们快乐的心情。
三、练习展评1、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老人与儿童在一起的有趣情景。
2、引导学生简述自己的构思。
3、教师指导学生作业。
四、反思拓展小结,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
板书设计:老人与儿童神态特征图片,投影16、老人和儿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老人和儿童不同的年龄特征和不同的表现手法。
2、用泥塑的方法大胆制作出老人与儿童的外形特征及活动情景。
二年级美术上册《老人和儿童》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老人和儿童》的教学中,学生将通过观察、思考和创作,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了解老人和儿童在生理、心理及社会角色上的特点,认识他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老人和儿童的形态特征、表情和动态。
2.学生以家庭或社区为背景,观察身边的老人和儿童,记录下他们的日常生活、互动场景,以此作为创作灵感。鼓励学生关注人物的情感表现,展现关爱和尊重的主题。
3.完成作业后,学生需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从创作思路、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反思。同时,邀请家人或朋友对作品进行评价,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美术学习上已具备一定的线条、形状和色彩的基础,他们观察力、想象力丰富,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节《老人和儿童》的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对老人和儿童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局限于表面特征,对他们在生理、心理及社会角色等方面的认识尚不深入。
2.学生在绘画技能方面,能够运用基本的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创作,但表现人物特征、情感和动态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观察、思考和创作,让学生掌握老人和儿童的基本特征,学会运用美术元素表现人物形象、情感和动态。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发现并表现老人和儿童的个性特点,使作品具有感染力。
2.重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老人和儿童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难点:如何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融入美术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内化为自身行为。
4.技法指导,实践创作:针对学生绘画技能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法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表现老人和儿童的形象、情感和动态。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 老人与儿童|苏少版 (1)
《老人和儿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孩子们非常喜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于他们的年龄特征比较熟悉,本课将老人和儿童进行对比,让学生很容易深层次地了解和表达老人与儿童的不同特征,让学生自然、有情感地和老人“面对面”地交流,了解一些有关线条的质感表现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观察老人和儿童的不同的外形、动作和神态特征,了解老人和儿童的不同年龄特征及表现手法。
2、大胆的运用线条表现出老人脸部特征。
3、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贵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找出老人和儿童的不同年龄特征。
教学难点:用线条大胆表现老人面部特征。
四、教学准备:图片资料等。
学生准备:勾线笔、水彩笔,油画棒等五、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位朋友,看是谁?是的,他们手拉手亲密的来到我们教室(二)老人和儿童的外形比较你是怎么分辨出来的?小结:老人驮着背,小孩活泼可爱,你们从体态上找到了两者的不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人和儿童这课。
板书———外形(三)、找老人和儿童的长相区别?他们的长相差别可大了。
来观察下有哪些不同?小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点学画老人的五官,学画儿童留到下节课板书--------五官(四)、画老人的眼睛1、都说画一个老人,画好了眼睛也就成功了一半。
分析老人的眼睛并示范。
板书---------线条2、这里有一张老爷爷的照片,我们也试试用线条画一画他的眼睛吧!3、学生练习4、展评学生作品(五)、老人情怀每位老人老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每张作品都在诉说着不同的情感。
1、艺术大师罗中立画的《父亲》,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2、这是《雨后》的作者冰心奶奶。
从画面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位怎样的冰心奶奶?小结:外貌与情感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都老了。
老人我们身边有很多,他们为我们操劳、奉献了一辈子,带着对他们的感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身边的老人。
(六)、教师示范你想画谁?她长什么样儿呢?请你用语言来描述,老师用线条来勾勒。
二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老人和儿童-苏少版(2013)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老人和儿童的特点,学会通过绘画表现老人和儿童的形象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和儿童的情感,增强对家庭和亲情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老人和儿童2. 教学内容:学习如何通过绘画表现老人和儿童的形象和情感,以及描绘家庭亲情场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通过线条、色彩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难点:如何描绘出富有亲情情感的家庭场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关注老人和儿童的特点。
2. 课堂讲解与示范(15分钟)讲解老人和儿童的形象特征,如服饰、神态等,并进行绘画示范,展示如何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3. 学生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要求表现老人和儿童的形象和情感,以及描绘家庭亲情场景。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强调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教学内容:老人和儿童表现手法:线条、色彩情感表达:亲情场景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以老人和儿童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要求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学会了如何通过绘画表现老人和儿童的形象和情感,以及描绘家庭亲情场景。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家庭亲情,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
同时,对于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然而,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表现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绘画技巧的指导。
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关于家庭亲情的素材,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和感受家庭亲情,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6课《老人和儿童》教学设计(含2课时)
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6课《老人和儿童》教学设计(含2课时)一. 教材分析《老人和儿童》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的第16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老人和儿童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描绘老人和儿童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们对于色彩和线条的运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观察和表现人物形象时,可能会忽略人物的特点和细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形象,注意抓住人物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绘,表现出老人和儿童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和独立创作,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更加关注生活中的老人和儿童,培养自己的爱心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绘,表现出老人和儿童的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抓住人物的特点,用恰当的色彩和线条进行表现。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描绘老人和儿童的方法。
2.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描绘人物形象。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创作心得。
4.练习法:学生独立创作,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画纸、画笔、颜料等。
2.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起老人和儿童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描绘老人和儿童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创作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注意抓住人物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创作,教师继续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准确地抓住人物的特点,用恰当的色彩和线条进行表现。
二年级美术上册 老人和儿童教案 苏少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老人和儿童教案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老人和儿童的特点,学会如何通过绘画表现老人和儿童的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和儿童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老人和儿童的形象特点。
2. 掌握表现老人和儿童的基本绘画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表现老人和儿童的形象特点。
2. 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老人和儿童的表情和姿态。
第一章:导入教学内容:介绍老人和儿童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老人和儿童。
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老人和儿童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老人和儿童,讲述他们的故事。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观察和分享,了解学生对老人和儿童的认识程度。
第二章:观察与讨论教学内容:观察老人和儿童的形象特点,进行小组讨论。
1. 教师发放老人和儿童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老人和儿童形象特点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绘画技巧讲解教学内容:讲解表现老人和儿童的基本绘画技巧。
教学过程:1. 教师讲解表现老人和儿童形象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3. 学生练习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练习和教师指导,了解学生对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创作与展示教学内容:学生创作老人和儿童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教学过程:1.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悟,进行老人和儿童的绘画创作。
2. 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进行互相评价。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创作和评价,了解学生对老人和儿童形象的绘画能力。
教学过程:2. 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如为老人和儿童绘制贺卡、写信等。
3. 教师展示学生拓展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拓展活动,了解学生对老人和儿童关爱意识的提高程度。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 老人和儿童|苏少版 (1)
《老人和儿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老人和儿童》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以“老人和儿童”为主题,让学生认识老人和儿童不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三个层次完成:第一个层次学会用铁丝做出人物并摆出动作,第二层次引导学生了解老人和儿童不同的外貌、姿态动作特征。
第三层次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黏土作品不同的表现手法,让学生用铁丝和黏土结合起来,塑造老人和儿童的形象。
学生情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喜欢用黏土捏制、粘贴进行简单的造型游戏。
而且熟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家中的老人,创作起来得心应手。
但是,用铁丝做出人物的造型,比较难。
所以,教师在学生用黏土造型时,只要求学生能表现出老人和儿童不同的面部特征和动作特点就可以了。
教学方式、手段:1.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老人和儿童不同的特点。
2. 引导、发现,通过玩铁丝,能够用铁丝做出人物,并欣赏泥塑作品,让学生发现泥塑表现的一些方法。
并在制作过程中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技法进行表现。
3. 激励、肯定,让学生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作品。
4. 作品示范,通过示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并强调制作过程中的工具和材料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赏析,了解泥塑作品老人和儿童的艺术特征和不同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刻、挖、捏、贴、搓等方法创作生动有趣的关于老人和儿童的泥塑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泥塑制作过程中,启发学生发现老人和儿童不同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同时,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爱护儿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等方法,分析老人和儿童不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利用铁丝和黏土表现老人和儿童的不同的特征。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铁丝、黏土、泥工刀、展板、竹签。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
1.教师变魔术师生问候。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瞧,它就在你们的桌子上!摸一摸,猜猜看,它是什么?生:……师:是的,它是铁丝。
二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老人和儿童-苏少版
教案:二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老人和儿童——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老人和儿童的特点,学会通过绘画表现老人和儿童的形象。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和儿童的美好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老人和儿童的形象特征,如老人的皱纹、白发,儿童的天真、活泼等。
2. 学习绘画老人和儿童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的运用。
3. 创作一幅表现老人和儿童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表现老人和儿童的形象特征,完成绘画作品。
2.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老人和儿童的性格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示范作品、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示范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老人和儿童的形象特征。
2. 讲解:讲解老人和儿童的特点,如皱纹、白发、天真、活泼等,以及绘画技巧。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绘画老人和儿童,讲解绘画步骤。
4.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步骤,自行绘画老人和儿童。
5. 展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题目:《老人和儿童》2. 板书内容:a. 老人特点:皱纹、白发、慈祥等b. 儿童特点:天真、活泼、可爱等c. 绘画技巧:线条、色彩运用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表现老人和儿童的绘画作品。
2. 写一篇绘画心得,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展评等环节,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表现老人和儿童的形象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关爱老人和儿童的意识。
通过作业设计,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同时,融入更多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一、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老人和儿童的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他们的形象特征和生活状态。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老人和儿童|苏少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老人和儿童|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描绘老人和儿童的形象,学生能够理解人物的基本比例和特征,并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情感。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将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观察能力和表现力,学会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描绘老人和儿童,学生能够培养对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增强对传统美德的尊重。
教学内容1. 人物比例与特征:讲解老人和儿童在身高、体型、面部特征等方面的区别。
2. 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老人和儿童的情感状态,如老人的慈祥、儿童的纯真。
3. 绘画技巧:教授线条的使用和色彩的搭配,以表现人物的不同特征和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人物比例和特征的理解与表现,情感的表达。
2. 难点:人物线条的流畅运用,色彩的合理搭配。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画纸、画笔、颜料、PPT展示。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画纸、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年龄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老人和儿童的特征。
2. 讲解与示范:讲解人物比例和特征,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自己描绘老人和儿童的形象。
4. 指导与反馈:在学生绘画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和整体反馈。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老人和儿童提纲:1. 人物比例与特征2. 情感表达3. 绘画技巧作业设计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位家人或朋友作为模特,描绘其形象,注意人物的比例和特征,以及情感的表达。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人物比例和特征的表现,是否能够通过绘画表达情感。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此教案设计旨在通过观察和描绘不同年龄的人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同时通过绘画表达对家庭和社会的关爱。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反馈,以提高教学效果。
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6课 老人和儿童》教学设计2
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6课老人和儿童》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老人和儿童》是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6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老人和儿童的形象,了解和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总结等环节,使学生逐步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富有情感和个性的人物形象。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人物形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学生在表现人物形象时,往往过于简单,缺乏细节描绘和情感表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的神情、动作、衣着等细节,培养学生细腻的描绘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老人和儿童的形象特点,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富有情感和个性的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总结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物形象,了解和尊重不同年龄段的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老人和儿童的形象特点,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神情、动作、衣着等细节,培养学生细腻的描绘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老人和儿童的形象特点,分析他们的神情、动作、衣着等细节。
2.示范法:教师示范人物画的技巧,让学生跟随练习。
3.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绘画心得和经验。
4.评价法: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示范作品、绘画工具、投影仪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课本、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老人和儿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年龄段的人物形象,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老人和儿童-苏少版(2013)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老人和儿童苏少版(2013)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老人和儿童的基本特征,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老人和儿童的形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提高他们对人物特征的把握。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学会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
教学内容1. 老人和儿童的基本特征:老人的皱纹、白发,儿童的圆润、天真。
2. 线条和色彩的表现:如何用线条表现人物的动态,如何用色彩表现人物的肤色和情感。
3. 人物的创作:如何创作一幅以老人和儿童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老人和儿童的基本特征,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人物的特征,如何指导他们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创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以老人和儿童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老人和儿童的基本特征,演示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线条和色彩的练习,指导他们观察和理解人物的特征。
4. 创作:让学生创作一幅以老人和儿童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指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线条和色彩技巧。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老人和儿童苏少版(2013)2. 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课后反思。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创作一幅以老人和儿童为主题的美术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的线条和色彩技巧。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本课学习的反思,内容包括对老人和儿童特征的理解,以及对线条和色彩运用的感受。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著名的以老人和儿童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如梵高的《农民》,米开朗基罗的《圣家族》等,让学生初步感知老人和儿童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你们觉得艺术家是如何表现老人和儿童的?”“你们能从画中感受到什么?”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6课《老人和儿童》说课稿(含2课时)
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6课《老人和儿童》说课稿(含2课时)一. 教材分析《老人和儿童》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的第16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老人和儿童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老人和儿童的图片,供学生参考和临摹。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们对手工制作和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审美观察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学生对老人和儿童的形象可能存在一些刻板印象,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突破这些局限,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观察和描绘出老人和儿童的形象特点,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技巧和方法进行绘画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审美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老人和儿童,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观察并描绘出老人和儿童的形象特点,运用基本技巧和方法进行绘画表现。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突破对老人和儿童刻板印象,创新表现手法,提高审美观察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老人和儿童的形象特点。
2.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绘画过程,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3.练习法:学生通过临摹、创作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评价法:教师和学生互相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自我认知。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组老人和儿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老人和儿童的形象特点,如服饰、表情、姿态等,分析绘画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技巧。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老人和儿童|苏少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老人的形象特征和儿童的形象特征,以及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段来描绘老人和儿童的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和儿童的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包括老人的形象特征、儿童的形象特征以及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段来描绘老人和儿童的形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老人的形象特征和儿童的形象特征,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段来描绘老人和儿童的形象。
难点:如何把握老人的形象特征和儿童的形象特征,以及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段来描绘老人和儿童的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幻灯片、图片、画作范例等。
学具:绘画纸张、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老人和儿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特点。
(二)讲解示范(10分钟)1. 教师讲解老人的形象特征,如皮肤松弛、皱纹多等。
2. 教师讲解儿童的形象特征,如皮肤光滑、眼睛明亮等。
3.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段来描绘老人和儿童的形象。
(三)学生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一幅老人或儿童的画作。
2.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建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老人的形象特征:皮肤松弛、皱纹多等。
儿童的形象特征:皮肤光滑、眼睛明亮等。
如何描绘老人和儿童的形象: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段。
七、作业设计: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知识,为家里的老人或儿童画一幅肖像画,并写一段文字描述他们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老人的形象特征和儿童的形象特征,以及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段来描绘老人和儿童的形象。
苏少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16老人和儿童》教学设计
苏少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16老人和儿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老人和儿童》是苏少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老人和儿童的比例关系、面部特征以及神态表现方法,培养学生对人体绘画的兴趣和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幅老人和儿童的图片,供学生观察和参考。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于人物的比例关系和面部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表现老人和儿童的神态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老人和儿童的特点,帮助他们更好地表现人物的神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老人和儿童的比例关系、面部特征,学会表现老人和儿童的神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人体绘画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体绘画的兴趣,增强对老人和儿童的关爱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老人和儿童的比例关系、面部特征,表现人物神态。
2.教学难点:表现老人和儿童的神态,以及衣物的质感。
五. 教学方法1.观察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老人和儿童的图片,分析其比例关系、面部特征神态表现方法。
2.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绘画表现老人和儿童的形象。
3.情感教育法: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和儿童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少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老人和儿童》。
2.图片:老人和儿童的图片若干,用于教学演示和学生观察。
3.画材:铅笔、橡皮、水彩笔、画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老人和儿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请大家看看这些图片,我们能从中发现哪些特点?”通过观察和讨论,使学生初步了解老人和儿童的形象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老人和儿童的比例关系、面部特征以及神态表现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绘画老人和儿童的形象。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绘画技巧。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老人与儿童|苏少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老人与儿童|苏少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人物绘画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人物表情、动作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通过观察和描绘老人与儿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年龄人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人物绘画的基本技巧2. 老人与儿童的绘画特点3. 色彩的运用4. 人物表情、动作的表现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物绘画的基本技巧,老人与儿童的绘画特点。
难点:人物表情、动作的表现,色彩的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绘画示范视频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颜料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老人与儿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人物绘画的基本技巧,讲解老人与儿童的绘画特点。
3. 示范讲解:播放绘画示范视频,教师同步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4. 学生练习:学生在绘画纸上进行老人与儿童的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板书设计1. 人物绘画的基本技巧2. 老人与儿童的绘画特点3. 色彩的运用4. 人物表情、动作的表现作业设计1. 绘画练习:回家后,选择一位老人或儿童进行绘画,注意表现他们的特点。
2. 观察记录:观察家里的老人与儿童,记录他们的表情、动作,下次课分享给大家。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绘老人与儿童,使学生感受到了不同年龄人物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艺术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绘画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动有趣的老人与儿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他们的特点,如老人的皱纹、慈祥的表情,儿童的圆润的脸庞、天真无邪的眼神等。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老人与儿童|苏少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老人与儿童的形象特点,学会通过绘画表现老人与儿童的形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和儿童的意识,增强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老人与儿童的形象特点,如老人的皱纹、白发、儿童的天真活泼等。
2. 学习表现老人与儿童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 创作一幅老人与儿童的画作,展示自己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老人与儿童的形象特点,学会表现老人与儿童的绘画技巧。
难点:如何把握老人的皱纹、白发等细节,以及儿童的天真活泼的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老人与儿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老人与儿童的形象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老人与儿童的形象特点,如皱纹、白发、儿童的天真活泼等,并演示绘画技巧。
3. 实践: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一幅老人与儿童的画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评价他人的作品,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老人与儿童的形象特点:1. 老人的皱纹、白发、动作等。
2. 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心等。
绘画技巧:1. 线条:流畅、有力。
2. 色彩:鲜明、对比。
3. 构图:饱满、和谐。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老人与儿童的画作,要求表现老人的皱纹、白发等细节,以及儿童的天真活泼的表现。
2. 写一篇关于老人与儿童的观察日记,不少于100字。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老人与儿童的形象特点,学会了表现老人与儿童的绘画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同时,强调关爱老人和儿童的意识,增强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 老人与儿童|苏少版 (2)
老人和儿童教学目标:1、了解老人与儿童不同的年龄特征和不同的表现手法。
2、大胆的线条表现出老人与儿童的外型特征及活动情景。
3、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贵品质。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老人和儿童不同特征的刻画。
教学难点:刻画老人和儿童时线条、色彩的运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图片资料,道具等。
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颜料、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种声音,请小朋友们听一听,分辨下,分别是什么人的声音。
生:老人……儿童……师:分别是老人的声音和儿童的声音,今天我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老人和儿童》。
(揭题)二、初步感知:1、请小朋友们回忆下自己的爷爷奶奶,并向大家简单介绍下自己的爷爷奶奶。
2、说一说爷爷奶奶和自己有哪些明显的区别师小结:真是岁月不饶人哪,老人和我们小朋友之间的差距真大呀!爷爷奶奶从小就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我们小朋友应该要关心老人,帮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三、欣赏探究1、师:老师这还有一些图片,请小朋友们欣赏一下(照片资料展示顺序为老人和儿童间隔出现)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老人和儿童的不同。
(头发、胡须、皱纹、眉毛、皮肤、体态等)3、欣赏学生作品,了解绘画方法线描作品:用线条表现老人和儿童的不同;水彩笔作品:用色彩表达老人和儿童的不同;水墨作品:水墨线条表现流畅与粗糙。
学生谈谈用什么方法表现他们的特征?4、师示范师示范:画一个儿童、一个老人的头像。
(用铅笔线描来表现作品,着重指导用线条表现老人和儿童)四、学生作业1、作业:(1)用线条画画你所熟悉的老人或儿童。
(2)用画笔表现你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时的情景。
2、要求:(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
(2)抓老人和儿童的特征,用适合他们的颜色来表现。
五、评价展示1、说一说: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构思2、评一评:相互评价,并提出意见师:同学们,我们常常把儿童比做朝阳,把老人比做晚霞,其实朝阳和晚霞同样美丽,学了今天这课以后同学们应该更加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苏少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16老人和儿童》教案
实验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等方法,分析老人和儿童不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利用泥塑表现老人和儿童的不同的特征。
教学改进
生:额头的皱纹、下巴的胡子。
师:他是怎么做的呢?谁来告诉我?
师:这位同学分析的很好,我们可以用牙签在陶泥上刻画出皱纹,也可以把捏
实验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案
养学生尊敬老人、爱护儿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等方法,分析老人和儿童不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利用泥塑表现老人和儿童的不同的特征。
教学设计
教学改进学生作业、赏评交流启发构思(最好表现出一定的故事情节)
师:刚才的作品是其他班级同学做的,我们能不能做一个这样属于自己的作品
呢?有没有信心和他们挑战一下呢?
师:那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作品,能说一说吗?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关于老人和儿童的一些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学生作业
师:下面,大家行动起来吧!我们一起看一看谁的故事最有趣?谁的作品人物
特征最明显?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其他同学合作。
作业要求
泥塑表现:利用刻画、粘贴、捏塑、插接等方法制作老人和儿童的泥塑作品。
制作过程中注
意粘接的要点和牙签在插接时的方法。
教师范画本节手工课,无范画
反思和总结。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16课老人和儿童》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3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16课老人和儿童》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三册第16课《老人与儿童》
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观察,找出老人和儿童的不同特征,并尝试用语言表述出来。
2、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老人和儿童,展示生命的历程。
3、感受老人和儿童之间的友善和关爱,激发孩子们热爱生活、尊老爱幼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观察发现老人和儿童之间的的外貌、动作及神态的的不同特征,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老人和儿童。
难点:绘画表现能体现情趣化和个性化,画面能体现出老人和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爱。
教学过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常规积累让学生尝试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人和儿童
教学目标:
观察老人和儿童的外貌、动作和神态的不同特征。
培养尊老爱幼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老人和儿童不同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画出老人和儿童的不同特征。
课前准备:有关照片,绘画工具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1.你的家里有老人吗?有比你更小的儿童吗?
2.在生活中,老人和儿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小朋友与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之间特别亲近。
3.说一说你们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
二、欣赏照片:
1.介绍照片中的人物身份。
老人满脸是岁月的刻痕,
儿童像幼芽一样稚嫩。
朝阳、夕阳各有各的灿烂。
从儿童到老人,展示了生命的历程。
2.通过观察照片,说说老人和儿童的不同的外貌、动作和神态。
三、作品赏析:
1.《我的外公》
2.《我爱爷爷》
3.《晒太阳的老太太》
四、指导绘画;
1.老人的外形特征:布满皱纹的脸,眼角的鱼尾纹,慈祥的微笑。
2.儿童的外形特征:圆润的脸,有神的大眼睛,爱笑的表情。
3.可以画成有情节的故事画:
(1)构思故事情节
(2)勾画轮廓
(3)完稿后作色
五、学生作画:
六、作业展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利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以及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老人和儿童外貌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老人和儿童的外貌、动作和神态的不同特征。
课前准备:各种制作工具。
教学内容:
一、分析与观察:
1.看实物教具:
2.这些老人和儿童的小雕塑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3.这些漂亮的手工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二、欣赏范作:
1.《老人和儿童》,维格兰德,挪威雕塑师
2.青铜小人,汉代
3.《快乐的老爷爷》
三、欣赏身边同学的优秀作品:
1.以陶土、黏土作品为主。
2.思考:这些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四、学习小雕塑的制作方法:
1.选择合适的陶土或黏土
2.也可以选用橡皮泥。
3.用搓、捏、揉等方法,借用各种小工具,制作老人和儿童的雕塑。
五、学习手工的制作方法:
1.彩纸贴画
2.纸浮雕
3.多种材料结合在一起综合制作。
六、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七、学会自评、互评作品:
1.是否表现出老人和儿童的外形、动作、神态等特征?
2、作品是否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