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经济学常识天津考点解读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常识》2011年天津市考纲范围知识点整合

政治《经济学常识》2011年天津市考纲范围知识点整合

经济学常识(选修)——目录——★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他们(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做出了淋漓尽致的批判,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天才的设想。

)的思想同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一同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3.《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使劳动价值论论进一步科学化,而且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6.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7.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表现形式是什么?作用有哪些?评价。

8.什么是剩余价值?9.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什么?10.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11.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

★专题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1.凯恩斯革命的内容是什么?2.凯恩斯革命的影响是什么?3.凯恩斯革命的实质是什么?4.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原因是什么?5.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是什么?6.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是什么?7.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同类型国家有: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8.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同类型国家有:欧洲大陆与北欧多数国家。

9.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同类型国家有: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

10.各种模式形成的原因?11.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是什么?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什么?3.在框架中,最为重要的三个环节是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

4.市场主体主要有企业、家庭、政府三类。

其中最基本的是企业。

5.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是什么?6.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大题——★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7.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天津市考研经济学科重点知识点总结

天津市考研经济学科重点知识点总结

天津市考研经济学科重点知识点总结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作为天津市考研经济学科的考生,了解经济学的重点知识点对于备考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规律的学科,其运行机制影响着整个经济体系。

以下是天津市考研经济学科宏观经济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指的是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而经济发展则是经济社会制度、技术水平、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经济增长常用的测度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劳动生产率等。

2.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出现的波动,主要包括扩张期、高峰期、衰退期和低谷期。

宏观调控是指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手段,调整经济总需求,以达到稳定经济增长、控制通胀等目标。

3.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是各国通过进出口活动进行的经济交流,国际金融则是指各国之间的货币和金融资本流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了解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对于经济学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天津市考研经济学科微观经济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1.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概念。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能力,供给则是指生产者愿意生产和出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能力。

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的形成和商品数量的分配。

2.生产与成本生产是指通过投入一定的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等)来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成本则是指生产所需要的资源投入。

了解生产与成本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经营行为。

3.市场结构与市场失灵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上供求双方的数量和竞争状况,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等。

市场失灵则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分配资源,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垄断、外部性和公共品等问题。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选修2 经济学常识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选修2 经济学常识
考点清单
考点一 古典政治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重点突破 比较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重点突破 关于斯密、李嘉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比较
考点三 现代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
重点突破 现代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主要模式
考点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重点突破 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对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认识
考点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重点突破 社

选修:《经济学常识》知识点解读

选修:《经济学常识》知识点解读

选修:《经济学常识》知识点解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现象无处不在,从购买日常用品到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都与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选修《经济学常识》这门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经济现象背后的原理和规律。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解读《经济学常识》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商品与货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比如食物可以充饥,衣服可以保暖。

价值则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它的出现方便了商品交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在货币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的演变。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稳定;反之,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则会引起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跌,企业利润减少,生产萎缩,失业增加。

二、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它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市场经济中自发地调节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反之,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生产者获利减少,会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价值规律还能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但价值规律也有其局限性,可能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三、企业与劳动者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选修2经济学常识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选修2经济学常识

选修2 经济学常识考纲解读分析解读:本专题在高考中所占比例不大,主要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近几年高考命题主要集中在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罗斯福新政,凯恩斯革命,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

在复习备考中,要把握核心知识,运用归纳、比较、分析法加强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五年高考考点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1.(2015北京文综,35,4分)假如经济学家斯密和凯恩斯穿越时空,在A国相遇了。

此时A国正陷入经济衰退的低谷,两位经济学家针对该国的困境展开对话。

下列哪句话最有可能出自斯密之口( )A.政府应通过倾斜政策鼓励基础产业发展,提升经济的长期竞争力B.政府应重新评估资源结构,协调资本向比较优势产业流动C.政府应整顿金融业,引导有序竞争,降低经济整体风险D.政府应退出经营领域,消除贸易壁垒,重塑价格机制答案 D2.(2014海南单科,26,8分)【经济学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因此,分工程度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即要受市场大小的限制,如果市场过小,就不能鼓励人们专门从事一种工作。

运用经济学常识,评析斯密的上述分工与交换关系的观点。

(8分)答案斯密的观点具有一定合理性,他认识到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即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反之则会制约分工的发展。

(4分)但他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决定和被决定关系。

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应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

(4分)3.(2014浙江自选,07,10分)“经济学常识”模块中国的出口前景不容乐观。

一方面,在劳动密集型消费类产品市场上,中国制造的商品约占60%~70%的国际市场份额,这一优势主要依赖于劳动力成本低廉。

现在,一些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的部分国际市场份额被挤占。

另一方面,中国的中高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增加,对发达工业国形成竞争压力,发达工业国则开始采取越来越严厉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天津高考--政治 选修必背

天津高考--政治  选修必背

政治选修必背高考第一轮复习——选修经济学常识《专题二》笔记、默写清单选修经济学常识《专题二》默写清单经济学常识考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得变革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变革得内容(三点)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得研究对象3、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得最根本得方法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得意义(四点)经济学常识考点2:马克思得劳动价值理论一、商品理论1.商品得二因素含义与关系2.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及商品二因素得关系、劳动二重性学说得意义3、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与劳动生产率得关系4、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二、货币理论货币含义、产生、本质、形式发展三、价值规律理论地位、基本内容、表现形式、作用(三点)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得意义(四点)经济学常识考点3:马克思得剩余价值理论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得基本内容(一)剩余价值得生产1、剩余价值得含义2、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得主要方法3、雇佣工人得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4、资本家组织生产得目得(二)剩余价值得实现1、产业资本得循环(1)产业资本含义(2)产业资本循环得三个阶段(3)三种循环形式得统一(2点)2、产业资本得周转(1)资本周转(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得因素3、社会化生产顺利发展得条件(三)剩余价值得分割1、资本主义工商业领域2、资本主义农业领域: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得意义(两点)经济学常识考点4:马克思得经济危机理论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得基本内容(一)经济危机得实质及根源、表现(二) 经济危机再生产得周期性1、周期2、原因 3、周期爆发得物质基础4、经济危机得影响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得意义(一)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经济危机得认识(1)萨伊(2)李嘉图(二) 马克思得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得历史趋势1、物物交换情形2、商品流通情形(三)原因分析(三点)(四)意义(四点)选修经济学常识《专题二》笔记知识点清单经济学常识考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得变革考点描述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得伟大贡献(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得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得变革知识点梳理(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变革得内容1、使劳动价值论进一步科学化;2、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3、实现了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方法得变革。

选修:《经济学常识》知识点解读

选修:《经济学常识》知识点解读

选修:《经济学常识》知识点解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现象无处不在,从购买日常用品到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都与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选修《经济学常识》这门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经济现象背后的原理和规律。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解读这门课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商品和货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它具有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比如食物可以充饥,衣服可以保暖。

价值则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它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以我们去超市购物为例,商品上标注的价格就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当我们用现金或电子支付购买商品时,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二、价格与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也就越高;反之,价格越低。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

这就好比水果丰收时,市场上水果数量增多,价格往往会下降;而遇到自然灾害导致水果减产时,价格则会上涨。

三、消费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有居民的收入、物价水平、商品的质量和性能等。

一般来说,居民收入增加,消费会相应增加;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意愿可能会下降。

消费类型多种多样,按照消费目的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逐渐增加。

正确的消费观包括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比如,我们在购买商品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和需求,不盲目跟风,同时要选择环保、节能的产品。

四、生产与经济制度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还为消费创造动力。

高考选修2《经济学常识》考点整理教案

高考选修2《经济学常识》考点整理教案

高考选修2《经济学常识》考点整理教案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1)亚当·斯密与看不见的手考点一:了解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㈠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1.斯密对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关系的认识。

⑴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有时是指使用价值,有时是指交换价值。

(斯密认为,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

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前者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叫做交换价值。

)⑵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

⑶他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⑷但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2.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

(1)他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存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这种观点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2)他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

在这里,他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㈡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1.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全部产品要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个部分。

(关于工资与利润的来源。

斯密一方面认为,资本出现后,劳动者对原材料增加的价值,被分为两个部分。

其中一部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另一部分支付雇主的利润。

另一方面,斯密又认为,工资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利润是对资本家垫付的自身生活资料的补偿,是他实际费用的一部分。

斯密一方面认为,地租是劳动产品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又认为,地租是地主借给农业资本家使用的自然力的产物,其大小取决于想象上的自然力的大小。

)2.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

他的“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的观点,科学地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他的“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的观点,则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经济常识 选修2 考点汇总专题1-3

经济常识 选修2 考点汇总专题1-3

核心考点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1.亚当·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
2.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
核心考点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核心考点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
1.罗斯福新政
2.凯恩斯革命
3.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
(1)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息假设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

(2)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

(3)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

(4)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主张私有化。

4.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
[归纳提升] 对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好处在于束缚少,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控和干预,容易加剧两极分化。

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来提高效率,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来缓解各种社会矛盾。

但无处不在的社会保障大大削弱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政府主导特征明显。

这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易于形成商官勾结,造成政府决策失误和加剧社会不公。

选修二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选修二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选修二经济学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 市场需求与供给-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概念- 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价格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变动2. 企业与生产-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和边际产出的概念- 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收益最大化条件- 垄断市场中企业的定价与产量决策3. 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 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定价策略和市场行为- 政府对不同市场结构的反垄断政策4. 生产要素市场- 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特点- 市场均衡工资和利息率的决定-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监管和政策5. 收入与福利- 劳动收入与资本收入的决定- 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影响- 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 国民经济总体表现-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测算- 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周期的特征2.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的工具和实施方法- 货币政策的工具和实施方法- 衡量政策效果的宏观经济模型3. 国际贸易与全球化-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概念-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汇率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4. 经济增长和发展-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不同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发展难题5. 经济与环境- 环境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现方法- 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平衡第三部分:市场与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1.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的类型及原因- 政府的经济干预手段- 政府如何解决市场失灵问题2. 政府与市场的合作- 公共产品的特点和提供方式- 政府的产权保护和价格监管- 政府对市场规则的监管和改革3. 政府与经济增长- 政府资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政府对教育、科技和创新的支持政策- 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4. 政府与收入分配- 税收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政府对低收入群体的救助与支持- 政府对社会福利和公平的保障5. 政府与环境保护- 政府对环境污染的管制政策- 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的支持- 政府与环境组织的合作与监督总结本文总结了选修二经济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以及市场和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

思想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课标解读及内容解析

思想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课标解读及内容解析

《经济学常识》课标解读及内容解析课程标准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一、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本课程以近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脉络为线索,讲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方面的知识。

其中,历史地分析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斯密和李嘉图对市场经济的论述,可以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鸿篇巨制──《资本论》,特别是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意义。

在对比斯密和李嘉图所处时代的市场经济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市场经济实践的了解,对当前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模式的概览,有助于理解现代市场经济的涵义。

回顾前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列宁和毛泽东的有关经济探讨,可感悟把市场与社会主义制度联系起来的认识过程,体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把握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创新,认清我国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性、重要性。

这正是学习本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对内容要求的把握(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1.1简述斯密所处时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阐释“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斯密是英国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

他所生活的时代是18世纪中期。

这一时期,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制度逐渐形成,并在欧美进入了鼎盛阶段。

英国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并正逐步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斯密对市场经济问题探讨的重点是“如何增加国民财富”。

他最重要的著作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主要是研究促进或阻碍资产阶级财富发展的原因,论证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

他的经济思想的中心内容是经济自由,即“自由放任”,力图排除一切封建障碍,反对重商主义,要求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

他认为经济自由是人的利己本性的体现,是“自然秩序”的规律性的要求。

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是“自然的”和“永恒的”制度,并在这个限度内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

经济学常识(选修2知识提纲)

经济学常识(选修2知识提纲)

经济学常识(专题一、二、三)知识单一、亚当·斯密与看不见的手1、15世纪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⑴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在一国没有金矿的情况下,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财富来自流通领域。

(什么是财富)⑵、要实现国家财富的增长,就必须使本国劳动者处于贫困状态,即所谓的“民穷国富”。

因此,他们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采取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如何增加财富)2、斯密“富国裕民”主张⑴认为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它只能来自生产领域。

(什么是财富)⑵他认为财富的增长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

(如何增加财富)3、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⑴对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认识①科学性。

a第一次明确提出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概念;b科学的认识到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其使用价值决定的。

②局限性。

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⑵、劳动价值论是二元论①科学性。

正确揭示了价值的源泉,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所决定的。

②局限性。

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关系,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交换价值决定的。

4、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1)阶级结构理论:第一个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2)收入分配理论:科学性:他的“资本主义工资、地租和利润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并科学的揭示了三个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局限性:他的“工人得到自己的全部劳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的观点,掩饰了三大阶级的真实的经济关系。

5、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⑴主要观点①从人的“利己”本性出发,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两大途径。

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

这是因为:其一,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其二,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其三,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2018年高中政治教研选修《经济学常识》专题一教材分析课件 (共63张PPT)

2018年高中政治教研选修《经济学常识》专题一教材分析课件 (共63张PPT)

财富及其来源
重商主义者
金银货币
斯 密
什么是社会财富
一国生产 商品的总量
通过国家干 预经济,保证顺 差的对外贸易
如何增加社会财富
提高劳动生 产率和资本的利 用效率
17
●时代的呼唤 ●财富及其来源 ●劳动价值理论 ●阶级机构与收入分配理论
理 论 贡 献 政 策 主 张
亚当●斯密
●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 ●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 ●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斯密的政策主张 : 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
国民财富的增长 途 径
提高劳动生产率 分 工 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斯密的政策主张 : 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
增进 利己 是人的 本性
将资源投 到商品供 不应求、 价格高的 部门中
自然秩 序的思 想
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特定物品的效用 使用价值
由于占有某物 而取得的对他种 货物的购买力
交换价值
水与钻石悖论
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 认识到使用价值不决定交换价值 未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也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价值的决定因素(二元)
有时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
有时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
追求个 人利益
社会利 益,国 民财富 的增加
出 发
唯一动力
市场 自由竞争
斯密的政策主张 : 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
国民财富的增长 途 径
提高劳动生产率 分 工 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时代的呼唤 ●财富及其来源 ●劳动价值理论 ●阶级机构与收入分配理论
理 论 贡 献 政 策 主 张

关于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课件人教版选修2

关于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课件人教版选修2
关于思想政治选修2 《经济学常识》
主要讲两个问题
一、什么是经济学? 二、各专题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是关于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 在规律的科学。 这里所说的“经济学”不是笼统地指所 有 的经济学科,而是指理论经济学或政治 经济学。
一、什么是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与其它派生的众多的经济学门类的 区别: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 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础。 本框分4个目讲了以下几个内容:剩余价值的生 产,剩余价值的实现,剩余价值的分割和剩余价值 理论的意义。
二、各专题应该注意的问题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二、各专题应该注意的问题
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第1框 1 2 3 4
斯密的理论贡献
时代的呼唤 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含义
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
二、各专题应该注意的问题
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第2框 1
斯密的政策主张
关于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关于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马克思做出了 科学的理论分析,这只“手”就是价值规律,是价值 规律自发调节着社会上各种生产间的比例关系,使多 个私人资本的生产活动大体符合全社会的共同利益。 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它的作用像“上帝”一 样支配着多个私人资本的活动。这正是斯密为什么把 它叫做“看不见的手”的原因。 2
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各专题应该注意的问题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第1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

选修:《经济学常识》知识点解读

选修:《经济学常识》知识点解读

选修:《经济学常识》知识点解读以下是为您起草的一份关于选修《经济学常识》知识点解读的协议:合同主体: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同标的:1、本协议的标的为乙方提供的关于选修课程《经济学常识》的知识点解读服务。

2、知识点解读应涵盖课程的重点、难点、考点等内容,以帮助甲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课程。

权利义务:11 甲方的权利义务111 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照约定的内容和方式提供知识点解读服务。

112 甲方有权对乙方的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

113 甲方应按时支付相关费用。

114 甲方应积极配合乙方的教学安排,按时参加学习活动。

12 乙方的权利义务121 乙方有权根据教学需要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但应提前通知甲方。

122 乙方有权要求甲方遵守学习纪律和相关规定。

123 乙方有义务按照高质量、专业化的标准提供知识点解读服务。

124 乙方应根据甲方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建议。

违约责任:1、如果甲方未按时支付费用,每逾期一天,应按照未支付金额的X%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逾期超过具体天数天的,乙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并要求甲方支付已提供服务的费用及违约金。

2、若乙方未按照约定提供知识点解读服务,甲方有权要求乙方重新提供或退还相应部分的费用,并按照已支付金额的X%支付违约金。

3、若因甲方原因导致无法正常进行知识点解读服务,如不按时参加学习活动、不配合教学安排等,乙方不承担责任,且甲方已支付的费用不予退还。

4、若因乙方原因导致甲方在课程学习中遭受损失,乙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争议解决方式:1、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友好协商解决。

2、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第二部分选修二经济学常识

)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第二部分选修二经济学常识

选修二经济学常识经济学常识?内容要重点把握“两种市场经济模式〞——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模式和市场经济体制;“三种理论和政策主见〞——斯密的理论及政策主见、李嘉图的理论及政策主见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三种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凯恩斯革命的内容及影响和新自由主义的主见及影响。

[串主干学问][明热点考向]经济学常识的考点较分散,高考主要涉及的考点有:斯密和李嘉图的经济学思想、理论和主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新自由主义;凯恩斯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见;对商品经济的熟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学问整合一古典政治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分类讨论·规律清]考点(一)李嘉图的比拟本钱学说1.(2012·江苏高考)一些国家曾秉承李嘉图的比拟本钱学说,集中开展具有比拟优势的农业、矿业等以换取工业品;但开展的结果却是产业结构单一、对外依附加深、国际经济地位低下,并未享受到自由贸易带来的好处。

二战后兴旺国家的农业虽没有比拟优势,但政府仍大力支持其开展。

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被大量应用于农业领域,例如高科技对以色列农业增长的奉献率超过90%。

兴旺国家通过开展农业不仅确保了自身粮食平安,而且在国际农产品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阅读上述材料,答复以下问题:(1)简述李嘉图的比拟本钱学说的局限性。

(2)上述材料中各国做法对我国开展农业有何借鉴?解析:第(1)问审题时抓住“比拟本钱学说〞“局限性〞等有效的“题眼〞是解题的关键。

李嘉图的比拟本钱学说从理论上只看到比拟本钱优势,无视了其他因素,从实践上为英国资产阶级扩张和建立世界霸权供应了理论依据。

第(2)问审题时要快速找到“各国做法〞“我国开展农业〞“借鉴〞。

这就需要找到材料中的做法,从这些做法入手分析我国农业开展的对策。

依据材料可以从坚持对外开放与自主结合、坚持农业根底地位、确保粮食平安、农业科技创新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

答案:(1)只依据比拟优势参加国际分工,无视其他因素;为英国资产阶级对外扩张、建立世界霸权供应理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的变革,它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阐明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运行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

1.它不仅使劳动价值论进一步科学化,而且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实现了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变革。

2.科学地揭示了物的背后所掩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把生产关系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

3.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根本的方法。

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生产关系时所采取的科学方法。

总之,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正确地确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科学研究方法,所以,他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二、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一)基本内容:1.商品、货币理论1)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第一,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称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本质属性;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第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①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

②尽管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在形式上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

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第三,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的关系。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而价值的源泉却是唯一的,那就是抽象劳动。

第四,劳动二重性学说。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而且为剩余价值论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在同样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

4)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在货币产生以后,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即价格。

5)货币的产生及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它的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价值规律理论1)基本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2)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

3)作用:①第一,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

(这一方面有利于社会资源在各部门的配置,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调节具有局限性,也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②第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这客观上会促进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在私有制条件下,也容易形成技术垄断,阻碍新技术的推广和利用,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③第三,实现优胜劣汰。

(这一方面会使社会资源从效益差的企业转入效益好的企业,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也会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重大意义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与斯密、李嘉图把商品和价值等看成永恒的范畴不同,马克思认为它们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3.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回答了古典学派没有回答、也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4.马克思正是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三、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一)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1.剩余价值的生产(1)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劳动力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3)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靠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方法)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作日长度不变,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启示:依靠科学技术管理,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2.剩余价值的实现1)(1)产业资本在它的运动过程中,要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A)、生产资本(B)和商品资本(C)三种形式。

(2) 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从它的某一种形式出发,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实现价值增殖,再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

(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叫资本周转。

影响周转的四个因素:生产周期的长短、企业内部管理状况、市场供求状况、生产资本的构成)(3)(产业资本(ABC)要使其资本循环顺序进行,一方面,它必须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三部分,是三种形式的资本在空间上同时存在;另一方面,它还必须使不同部分的资本依次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阶段,保持资本三种形式在时间上的相继转化。

)在资本完成一次周转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增加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剩余价值(A)总量。

启示:企业应生产适销对路产品,调整生产规模,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立足市场需求,科学运作企业资本。

2)国民经济的发展要顺利进行下去,客观上要求不同部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社会化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经常被破坏,这使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难以实现。

启示:我们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经济制度。

不同部门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保持一定合理的比例关系。

3.剩余价值的分割(1)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之间分割(2)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地主)之间分割(二)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①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②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对工人认清自己的地位,提高工人的阶级觉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一)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1.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但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过剩。

2.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这一矛盾有两个具体表现:1)一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 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3.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呈现以下阶段性: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高涨阶段。

经济危机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

(二)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完整的经济危机理论,不仅科学地提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而且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专题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一、凯恩斯革命(一)主要内容1.凯恩斯认为,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有效需求不足使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企业减产停产、乃至倒闭破产,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工人失业。

2.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付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摆脱危机。

(二)影响1.(与宏观经济学)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它的发表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直到目前为止,该书仍然是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著作之一,凯恩斯仍然是影响最大的西方经济学者之一。

2.(实践意义)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与摆脱危机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凯恩斯提出的各种反危机主张,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实质1.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产物,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2.凯恩斯从人的“心理规律”出发,寻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并以此为据,提出反危机的措施。

这既掩盖了经济危机、失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又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该措施的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3.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因此它的作用是有限的。

二、新自由主义1.背景(原因):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这使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促进了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兴起。

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西方经济思想。

资本主义国家“滞胀”现象出现后,它有了较大市场并获得迅速发展。

2.基本主张:(1)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息假设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2)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3)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4)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主张私有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