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33203

合集下载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点串讲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点串讲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点串讲一、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1.小学教育的性质与任务: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其任务是培养基本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小学教育的心理发展特点:重视儿童的主体性、需求与能力的培养,注重针对发展阶段的教育设计。

3.小学教育的学习活动和组织形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1.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了解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心理特点、兴趣和需求等,从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2.学习理论:包括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认知学习理论等,通过理解学习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因素,指导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3.教育心理学与教学的关系:掌握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三、教学设计与评价1.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明确教学目标、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等。

2.教学设计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3.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全面、客观、科学、灵活,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价。

4.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包括考试评价、观察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

四、小学教育的其他知识点1.班级管理与教育:了解班级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治意识和合作精神。

2.家校合作:明确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掌握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方法,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3.学科教育知识:了解小学各学科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指标,为教学实践提供支持。

通过学习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够帮助教师全面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指导。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重要的科目之一。

这一科目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对于考生能否成功获得教师资格证起着关键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其中的主要考点。

一、教育基础这部分内容是构建教育教学知识体系的基石。

首先,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从古代教育的特点到现代教育的变革,考生需要清晰地把握其脉络。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也是重点。

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例如,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会制约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决定教育的结构和内容。

教育目的的理论和我国的教育目的同样重要。

不同的教育目的理论,如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等,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主张。

而我国的教育目的强调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生指导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

考生需要了解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发展特点,以及情绪情感、意志、自我意识等社会性发展特点。

在学习指导方面,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为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

同时,要掌握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学习策略的分类与训练等内容。

对于小学生的品德发展,了解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掌握品德培养的方法至关重要。

此外,还需要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

三、班级管理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阶段,是这部分的基础知识。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繁多,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到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再到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都需要考生熟悉。

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也是常考的内容。

要明确活动的类型、目标、步骤等,能够根据不同的主题和目的设计出富有创意和实效的班级活动。

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将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明确、具体、可操作,能够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教学过程的设计包括导入、新授、巩固练习、小结和作业布置等环节。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理论知识: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育方法、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知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

同时,还需要了解如何组织教学过程,包括课堂管理、学生合作、个别辅导等方面的知识。

3. 教学评价知识:学生需要了解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方法,学会制定合适的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以及分析和利用评价结果。

4. 学科教学知识:学生需要了解所教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熟悉教材和教学资源的选择和使用,以及教学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5.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学生需要了解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包括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法规、学生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6. 专业发展知识:学生需要了解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方法,以及教育教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以上是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主要重点知识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一、教育学1. 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的概念、特点、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分类及各自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实践意义与方法2.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概念、特点、基本概念•学习与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发展心理学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3. 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的概念、特点及其研究对象•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家族与社会的关系4. 教育法律与管理规定知识•职业道德及其规范•教育法律知识•教育管理规定及其实践应用二、教学基本知识1. 认识教育、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及其基本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2.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其类型•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教学设计的过程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分类及其特点•教学手段的分类及其特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不同教学阶段的应用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方法及其原则和要求•教学评价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教学评价结果在教学中的应用三、学科教学知识1. 语文教学知识•语文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语文教学内容、思路和方法•语文教学评价和反馈2. 数学教学知识•数学教学目标、基本概念以及重点和难点•数学教学内容、思路和方法•数学教学评价和反馈3. 英语教学知识•英语教学目标、基本概念以及重点和难点•英语教学内容、思路和方法•英语教学评价和反馈4. 科学教学知识•科学教学目标、基本概念以及重点和难点•科学教学内容、思路和方法•科学教学评价和反馈四、教育教学专业素养1. 教育教学素质及其培养•教育教学素质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教育教学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方法与技巧2. 教学反思与教育实验•教学反思的概念、方法与实施步骤•教育实验的概念、分类及其应用方法3. 新闻、出版、电影、广告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新闻、出版、电影、广告对青少年的影响•相应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4. 师德师风知识及其实践•师德师风的概念、意义和内涵•师德师风的基本要求和社会责任•师德师风的实践方法和技巧以上就是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的整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一、语文1. 语文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教学理论、语文教育的基本原理2. 语文素养与语言能力语文的基本特点、语言获取的阶段、语言规律与语言技能3. 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常见的语文教学模式、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手段、语文教学的实施4. 语言知识及其应用汉字知识、汉字书写规范,词语的基本概念、词义分析、常见疑难词汇的辨析,语法知识、句子的基本短语与句型、语篇结构,修辞语言知识二、数学1. 数学教育原理数学教育的基本原理、数学思想、数学思维2. 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数学教学的设计原则、数学教学的实施、基本数学技能3. 数学知识及其应用数字和符号、数制与进位、整数和分数、小数与百分数、有理数,数与运算、代数式及其计算、函数,描述几何形体的知识、比例、相似、等比例线段和正比例函数、几何变换和等式证明、数与数据分析基础知识4. 数学思维和预备数学素养数学素养、创新思维、调查研究三、英语1. 英语教育原理英语教学原则、技能培养、口语能力、英语教材等2. 英语教学设计与实施英语教学模式、英语教学策略、一对一教学的运用等3. 英语知识及其应用英语语音、英语词汇、英语语法和句型、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口语交际等四、综合知识1.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六年级)》此部分主要是音乐教材的要点及各年级内容的要点。

2.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六年级)》此部分主要是美术教材的要点及各年级内容的要点。

3. 人教版《体育(三年级~六年级)》此部分主要是体育教材的要点及各年级内容的要点。

4. 中华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中学、英语三种学科的知识等。

以上为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考点梳理,如有不足或错误之处,欢迎指出。

(完整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型:、单项挑选题:30×1'=30分、辨析题:4 ×5'=20分、简答题:5 ×6'=30分、材料分析题:2×10'=20分《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体系?第一章:教育基础、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基础知识、我国小学教育、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进展趋势、教师及其专业进展、小学学校治理、、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第二章:学生指导、个体身心进展与教育、小学生的身心进展特点及教育、小学智育、小学德育、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辅导、小学生的安全指导第三章:小学班级治理、班级和班集体、班级治理、班级活动、少先队活动、课外活动5、班主任第四章:学科知识1、小学语文2、小学数学第五章: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与教案2、小学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3、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第六章:教学实施1、教学概述2、教学过程3、小学教学原则4、小学教学办法5、小学教学组织形式第七章: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2、教学反思第一章:教育基础一、教育学的产生与进展(一)教育学的萌芽时期(前教育学阶段) 1、西方世界的教育萌芽毕达哥拉斯:《金言》(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美诺篇》(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古罗马)2、中国的教育萌芽孔子:《论语》孟子:《孟子》无名氏:《中庸》无名氏:《大学》(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独立时期)创立条件:1、教育实践进展的客观需要;2、近代科学进展的总趋势使然;3、闻名学者的个人努力。

创立的标志:1、教育咨询题成为特意范畴;2、形成了教育概念和范畴体系;3、有了科学的研究办法;4、产生了重要的教育家和教育著作;5、浮现特意教育研究机构。

要紧教育学家:1、培根:英国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鼻祖”贡献: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贡献:《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3、康德:德国哲学家贡献:《康德论教育》以为“教育是一门非常难的艺术”4、赫尔巴特:德国闻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贡献:《一般教育学》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科学教育学奠基人?5、洛克:英国哲学家贡献:《教育漫话》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体系6、卢梭:法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贡献:《爱弥儿》反封建的理性XXX声音在教育领域的表达。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要点整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要点整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小学教育的义务性小学教育的全面性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核心)教务行政管理总务工作学校管理的过程: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学校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原则:1.方向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民主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规范性原则6.系统性原则7.效益型原则8.动态性原则方法:1.行政管理原则2.法律原则3.思想教育原则4.经济方法5.学术方法学校组织结构的主要职能部门:1.校长办公室(对外联络、信访、人事保卫、文件收发归档、报表统计)2.教务处(教学组织、教育科研、学籍管理、课程资源管理)3.政教处(德育思想政治)4.总务处(后勤提供经费物质保障)5.教研室(基层教学实验)6.年级组(重点)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的由来:《孟子尽心上》教育主要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狭义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主导作用)、受教育者(主体)、教育影响(活动中介)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a.继承性b.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c.教育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分: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人口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按作用分:正向功能负向功能按呈现方式分:显性功能(计划性)隐性功能(非预期的)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美桑代克英沛西·能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教育的发展:7.原始社会a.具有一定的目的性b.没有阶级性,教育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c.手段主要是言传身教,没有文字和书本d.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e.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教育内容贫乏f.教育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没有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2.古代教育奴隶社会中国夏朝——痒序校西周——国学乡学“学在官府政教合一”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古埃及宗教教育古希腊斯巴达——尚武教育雅典——崇文教育5.封建社会中国春秋战国——官学衰私学兴显学盛行隋唐——实行分科教学科举制宋朝——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清朝——学堂中体西用1905废除科举西方教会学校骑士学校特点: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象征性6.宗教性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4.教育的终身化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校终身发展的一生5.教育的全民化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6.教育的民主化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7.教育的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8.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现代教育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教育学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学的发展萌芽阶段中国《学记》世界第一部教育文献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诱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墨子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道家道法自然西方苏格拉底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与游戏”最早提倡者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原则”昆体良西方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将学习过程概况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创立阶段培根——实验科学家鼻祖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归纳法”特点:教育问题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或概念体系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代表人物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卢梭——《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儿童本位教育观康德——最终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裴斯泰洛齐——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诸实施的教育家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教育性教育原则(没有无教育的教学,没有无教学的教育)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现代教育学代表人物《民主主义与教育》新三中心论(儿童经验活动)“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无目的论陶行知——人民教育家《中国教育改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流浪儿童和违法者改造中国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育著作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赞可夫——《教育与发展》“以最好的效果使学生达到最高的发展水平”发展性教育理论五条教学原则a.高难度B.高速度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D理解学习过程E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布鲁纳——美强调学科结构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教学法瓦根舍因——德创立范例教学理论皮亚杰——瑞士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智力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思想“活的教育学”布鲁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c.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a.教育再生产劳动力(舒尔茨人力资源理论)b.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决定着受教育权c.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a.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培养人才)b.教育促进民主c.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三)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1.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a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b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c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a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b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c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3.学校文化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2023年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全)

2023年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全)

2023年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全)
请注意,以下整理的内容为2023年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考点。

这些考点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将在考试中涵盖的主题和技能。

以下是各个学科的考点:
语文
- 理解和默写生字词。

- 理解和朗读短文。

- 运用适当的标点符号。

- 理解和书写基础句子。

- 理解和回答基础问题。

数学
- 认识和书写数字。

- 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 认识和运用简单的几何形状。

- 了解和运用单位。

- 进行简单的分数计算。

英语
- 认识和拼读字母。

- 进行简单的词汇拼写。

- 理解和使用简单的日常用语。

- 听懂和回答基础问题。

- 理解和完成简单的对话和阅读材料。

科学
- 认识和观察日常物体。

- 理解和应用基础科学概念。

- 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

- 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

- 了解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社会
- 认识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和顺序。

- 了解和描述季节和天气。

- 认识和描述家庭和社区的人物和事物。

- 认识和尊重不同文化和风俗。

- 理解和描述国家和世界的地理特点。

请注意,以上仅为大致的考点整理,具体的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调整。

为了更好的备考,建议教师和学生参考相关教材和教学大纲,深入了解具体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祝大家考试顺利!。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理论与教育心理学
- 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理论
- 理解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发展特点
- 掌握教育心理学中的关键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教育方法与教学技能
- 掌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能进行教学的能力
- 熟悉教学设计、教学计划及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 能够运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等教学方法
3. 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
- 熟悉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
- 能够制定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
- 掌握教学资源和教学材料的获取和运用方法
4. 学生评价与教学研究
- 能够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和反馈
- 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熟悉教学改进和创新的方法和过程
5. 儿童发展与教育
- 理解儿童在认知、语言、情感、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规律
- 了解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能够运用儿童发展的知识指导教育实践
考试中可能涉及的具体考点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教育学考试和地区而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考试的考纲和要求来进行准备。

以上提到的考点是比较常见的,但并不是绝对的,还需要结合具体的考试要求来进行准备。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才能考点梳理一、德育的涵义广义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方案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德育: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构成局部。

政治是方向思想是根底道德品质是核心法制是保障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开展的一般条件(一)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二)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2、态度定势帮助学生形成对老师、对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心理准备是使学生承受道德教育的前提。

3、道德认识三、道德开展的根本理论(重点)(一)皮亚杰的道德开展理论皮亚杰通过一些对偶故事的观察实验,提醒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开展进程,把儿童的道德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种程度,把儿童的品德开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时期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

处于无律期,顾不得人我关系,而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

2、阶段(5-8岁)也称作“他律期”。

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那么,承受指定的标准,把人们规定的准那么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中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对错。

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现实或他律的道德。

3、可逆性阶段(8-10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那么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

同伴间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场进入自律阶段。

这一时期也称为自律期或自主期,道德开展到这一阶段,不再无条件地服从。

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相对或合作的道德。

4、公正阶段(10-12岁)公正观念出现,开场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开展理论科尔伯格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儿童道德判读的工具。

提醒了三程度六阶段的道德开展阶段论1、前风俗程度该程度儿童的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

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人物规定的行为准那么。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一、文章类型分析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重要的一门科目,主要涉及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德育原理、学生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在考试中,常见的文章类型包括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

二、关键词梳理1、教育学:包括教育目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育制度等。

2、课程与教学理论: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3、德育原理: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评价等。

4、学生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化发展等。

5、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规政策、教育法律责任等。

三、考点归纳1、教育学基础知识,包括教育目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育制度等。

2、课程与教学理论,包括课程设置的原则、课程设计的要素、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种类等。

3、德育原理与实践,包括德育的目标、德育的内容、德育的方法、德育的评价等。

4、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包括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化发展等。

5、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规政策、教育法律责任等。

四、题型举例1、单项选择题:针对某个概念、理论或实践问题进行提问,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正确的。

2、判断题:给出一段陈述,要求判断其是否正确。

3、填空题:给出一段空白,要求填写缺失的关键词或短语。

4、简答题:针对某个问题或概念进行简要的解释或阐述。

5、论述题:针对某个问题或概念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要求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五、复习策略1、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框架。

考生需要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有清晰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题型。

2、注重实践应用,结合具体例子。

考生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具体例子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提高解题能力。

3、反复练习,熟悉考试题型。

通过大量的练习,考生可以熟悉考试题型,掌握解题技巧,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一、教育基础知识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定义,教育与人以及社会的关系,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与手段,教育的发展历史与分期。

2、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认知发展的基本阶段,情感发展的基本阶段,意志行动的发展过程,能力发展的基本特征,人格特质的发展与变化。

3、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的定义,学习的分类,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学习迁移的定义与分类,学习策略的定义与分类。

4、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原理品德的含义,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阶段理论,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5、教育研究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二、学生指导1、心理健康辅导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2、班级管理班集体的基本概念,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班级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

3、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概念与意义,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三、课程1、课程论课程的定义,课程类型及其特征,课程编制的基本要素。

2、教学论教学的定义与其首要任务,教学原则的概念与分类,教学方法的概念及其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其主要形式。

3、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四、教育教学组织实施1、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的定义及其制定要求,教学工作计划的组成部分及其内容。

2、课堂教学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教学评价的设计及其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的作用。

3、课外教育活动课外教育活动的定义和特点,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及其组织形式,课外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求。

五、教育教学评价1、测试与评价测试与评价的定义,测试与评价的分类,测试与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和使用范围。

2、教学反思与评价教学反思的概念及其意义,教学反思的内容和方法,教学评价的概念及其分类,教学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及能力要点整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及能力要点整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及能力要点整理一、教学知识要点1. 教育理论知识- 了解教育的定义、目标和意义;- 熟悉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基础理论;- 掌握教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教育评估的基本原则。

2.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 了解国家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 熟悉学校管理制度和教育行政管理规定。

3. 教学设计知识- 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熟悉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4. 学科知识- 熟悉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掌握学科知识的体系结构和教学重点。

5. 教学技巧知识- 掌握教学技巧的分类和运用;- 熟悉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二、教学能力要点1. 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2. 教学组织能力- 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教学过程;- 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3. 教学实施能力- 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个别化教学。

4. 教学评价能力- 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能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5. 师生关系管理能力- 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能有效处理教学中的纠纷和矛盾。

三、教学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途径1. 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法律法规知识-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和期刊;- 可以参加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课程。

2. 学习教学设计和教学技巧知识- 可以参加教育学院、师范学院等机构的教育学专业课程;- 可以参加教师培训班、教育研讨会等活动。

3. 学习学科知识- 可以参加学科相关的培训班和研讨会;- 可以参观学科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

4. 培养教学能力- 可以通过实习教学、教师指导和教师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学能力;- 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比赛和评比活动,锻炼教学技能。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大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以下是该科目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

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教育的定义、教育学的分类、教育的性质和目的等。

2.教育思想和流派:孔子思想、兴学、新教育、人力资本理论等。

3.教育目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综合发展。

4.教育原则:社会主义教育原则,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等。

5.教育规律:教育发展规律、学生发展规律等。

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心理发展的规律。

2.学习心理学:学习的条件与要素、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3.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文化心理学等心理学理论。

三、课程与教学论基础知识1.课程与课程标准: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国家课程标准等。

2.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法。

3.课堂教学原则与方法:知识的呈现、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问等。

4.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多元评价等。

四、教育信息技术1.网络技术:网络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网络教学实施的策略和教学方法。

2.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实施与评价。

3.教育软件:教育软件的类型与特点、教育软件的运用。

五、小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1.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常见疾病、饮食与营养、心理健康等。

2.小学生安全问题: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

3.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内容、方法与策略。

4.学生突发疾病的处理与急救知识。

六、小学德育教育1.德育的基本任务与方法:示例引领、言传身教、激励教育等。

2.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价值观:集体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国际视野等。

3.小学生道德教育:学生个性培养、行为规范培养等。

七、小学语文教育1.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与方法: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阅读教学等。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解读: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

2023小学教育学科知识与能力考试必备知识点及简单题重点

2023小学教育学科知识与能力考试必备知识点及简单题重点

2023小学教育学科知识与能力考试必备知识点及简单题重点
语文
1. 识字与识字的常见规律
2. 字音与字形的基本认识
3. 词语的构词法与辨析
4. 句子的基本结构与语法规则
5. 阅读理解与推理判断
数学
1. 数的认识与数的表示
2. 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数量的比较与排序
4. 分数和百分数的基本概念
5. 二维图形的认识与性质
英语
1. 基本的英语字母和发音
2. 基本的问候与自我介绍
3. 数字的表达与认知
4. 基本的颜色、形状和家庭成员的描述
5. 日常用语的简单应用与理解
社会
1. 国家的基本概念与国旗的认识
2. 市区和农村的区别与特点
3. 中华文化的传统节日与俗
4. 城市与农村的交通方式
5. 学校生活中的礼仪与规则
科学
1. 植物的基本部分与生长过程
2. 动物的基本分类与特点
3. 天体的基本认识与星座的了解
4. 简单的物体浮沉与磁性的实验
5. 常见的天气现象与气候变化的观察体育
1. 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与规则
2. 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与竞争
3. 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和方法
4. 简单的体育器材和场地的认识
5. 体育健康知识与安全意识的培养。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及能力》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及能力》重点知识归纳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一、小学教育概述(一)小学教育的概念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也称蒙学。

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根本任务:打好基础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据记载,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特点: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四个标志性事件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2、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3、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

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

(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4、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四个学制1、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

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年。

(三)当代的小学教育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2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归纳整理

202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归纳整理

202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归纳整理2023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知识归纳整理如下:1. 语言文字知识:- 读音、字义、词义的掌握与运用;- 文字、词汇的运用与表达;- 语法结构和句式的掌握;-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 数学知识:- 四则运算及运算规则的熟练掌握;-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理解与运用;- 算式的解题方法与策略;- 几何图形的认知与计算;- 数据统计与分析能力的培养。

3. 自然科学知识:- 科学实验及观察方法的掌握;- 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和繁殖规律的理解;- 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的认知;- 地球、太阳系及宇宙的基本知识。

4. 社会科学知识:- 国内外地理环境的认识与了解;- 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影响的认识与记忆;- 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 社会民众的生活、习俗和价值观的理解。

5. 美术与音乐知识:- 绘画、手工制作和造型技巧的培养;- 音乐理论和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 舞蹈、戏剧及表演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6. 体育与健康知识:- 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与技能的掌握;-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与宣传;- 体育竞技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7. 信息技术知识:-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使用;- 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 互联网的使用与信息搜索能力的提升;- 信息安全、网络素养与文明用网的意识。

8. 科学研究与实践能力:- 科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方法的培养;- 科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能力的提升;-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能力的培养;- 科学道德与实践活动的规范。

以上是2023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知识归纳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归纳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归纳







价 ..................................................................................
............................................... 27






计 ..................................................................................
...................................20








理 ..................................................................................
.......................................20



习 .................................................................................. ...........................................................14

..................................... 6







法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者: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

其中。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做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是教育者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教育影响三者间的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教育的属性: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测试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

三、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它有以下四方面特点:(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2)教育具有历史性。

(3)教育具有独立性教育的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的影响。

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的功能.1、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3、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这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1、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第二,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第三,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第二,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第三,教育具有更新和创新文化的作用。

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3、学校文化分为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的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1)复杂性。

(2)创造性。

(3)示范性。

(4)系统性。

小学教师的素质(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2)教师的知识素养(3)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4)教师的心理素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四方面内容。

(1)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指教师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系列教学行为和心智活动方式。

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1、根据童年期儿童的生理发展水平,允许他们进行系统的学习,但不应让他们过度疲劳和过度紧张。

2、培养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不断地向小学生提出要求并即使提示,使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得到发展。

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3、使小学生了解学习在人的一生中的重大价值,培养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优良的学习品质。

4、培养小学生初步的分辨是非能力,逐步发展他们对道德的理解能力,能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思考,逐步学会科学地看待社会和人生问题。

培养儿童初步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

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教育目的的层次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根据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资本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1、强调教育为社会建设主义社会服务。

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规格和素质的要求。

3、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确立小学教育的基本依据2012题目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标的理论依据素质教育的概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早就有理想、有道理、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前制度化教育特点(1)教育主题确定(2)教育的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统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课程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相统一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要适合小学生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课程的作用(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

(2)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学的依据,是师生联系和交往的纽带。

(3)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根据(4)课程是国家检查和监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

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

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检查、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的基本依据课程计划的内容: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课程的类型(1)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2)必学课程与选修课程(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4)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课程开发的模式(1)目标模式,泰勒(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3)情境模式,劳顿“文化分析”理论,情景模式的可操作性程序五步骤:情境分析,目标表达,制定教学方案,阐明和实施,检查、反馈、评价和改进。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考试制度。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1)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2)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既分化又综合的现实。

(3)内容联系观,既课内容的教学,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4)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

(6)校本发展观,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1)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需要(2)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3)不断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课题(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3)提出研究假设(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6)做出结论(7)撰写成文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教育观察法(2)教育调查法(3)教育实验法(4)教育行动研究法(5)教育叙事研究法(6)个案法(7)历史法(8)比较法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课题(2)教育文献检索(3)提出研究假设(4)拟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6)作出结论(7)撰写成文小学学校管理的原则(1)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学校管理工作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的行为准则。

(2)科学性原则。

指学校领导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按照党和政府要求,遵循教育的客观性规律和发展趋势,从学校实际出发进行管理的准则。

(3)民主性原则。

指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之共同参与、监督学校管理工作的行为准则(4)教育性原则。

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时时体现教育性的行为准则(5)规范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