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李子勋提问技术

合集下载

李子勋心理咨询中的提问技术

李子勋心理咨询中的提问技术

如果问题早一年出现,会是什么样,如 果晚一年出现又会怎么样?
如果问题照此发展,三年后会是怎么样?
假设十年后,问题还是问题,你会怎么 样?
为什么问题在昨天和今天有不同?
可编辑ppt
15
差异性提问
4、澄清问题描述-解释-评价间的差异。 如果别人来讲你的故事,会不一样吗? 有没有人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会怎么
的奇迹呢?
可编辑ppt
21
假设性提问
1、针对问题解决的提问
我们的文化在构建词语时也构建了人的内心 真实,因为人是通过语言来思考的,语词既 帮助人也限制人对问题的分析与描述。
中文是固定的;西方词汇是情境的。
中国人内心的痛苦是言语分裂的。(好-坏)
可编辑ppt
3
提问的奥秘
1、比喻:问题像一个黑暗的屋子,提问像用 一根微弱的蜡烛去探寻不同层面。
2、比喻:提问时三维激光成像,重建问题在 咨客内心影响。
心理咨询中的提问技术
可编辑ppt
1
言语分析
言语描述的限制 知觉、言语、判断、思维、描述间的关
系 言语建构的现实
可编辑ppt
2
自信指的是自己相信自己。
英语confidence(自信)的解释是:Believe that one is right on something or that one is able to do something.
可编辑ppt
10
直陈式提问
问题发生的时候,什么也在发生?
有没有什么事情对问题有促进或阻止的 作用?
在什么情形、时间、关系中问题就不是 问题了。
问题引起的变化(关系、行为、生活) 哪些是你喜欢的,哪些是你不情愿的?
问题的下一步(明天、下月、明年)会 怎么样?

心理咨询师的成长经历--李子勋

心理咨询师的成长经历--李子勋

心理咨询师的成长经历--李子勋心理咨询师的成长经历--李子勋李子勋,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

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实话实说》,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星夜谈》、《情感世界》特约心理专家。

《父母必读》、《女友》、《时尚健康》等健康与时尚杂志的专栏作家。

人们认识李子勋,大多是通过央视的一档夜间节目《心理访谈》。

而荧屏下,李子勋是中日友好医院心理科的主任,从事心理治疗工作15年。

如今不断攀升的收视率让他成了医院的“明星”大夫,每周的心理门诊都人满为患,挂不上号的人几乎把电话打爆……其实早在多年前,李子勋就成为电台、电视台多档心理节目的特邀专家,为一系列健康时尚杂志撰写稿件,并出版了多部解答心理疑难的专辑。

那么,这个为众人解决心理病痛的人,是怎样步入这个领域,又是怎样看待心理咨询师这个角色的呢?女同事的自杀事件带来的触动很大大学毕业后,李子勋从成都分配到了北京,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之后又调入中日友好医院。

在中日友好医院做临床医生时,女同事的自杀事件带给他很大的触动,并促使他开始涉足临床心理学。

“这个女医生才20多岁,她的男朋友去美国后向她提出分手。

我们的办公桌紧挨着,她总是问我,李医生他为什么要和我分手?有一段时间她老缠着我们几个男医生说话,我们为了避嫌就老躲着她。

其实她患了重度抑郁,具有自杀倾向,缠着我们说话其实是想释放压力,但我们谁都没有意识到。

”让李子勋更加追悔莫及的是,女同事曾经向他询问服用什么药品能致人死亡,而她服毒自杀时选择的恰好就是自己提及的药品。

这一年,医院里自杀的医生护士达到四人,让院方感到非常吃惊。

与此同时,卫生部要求各医院开设心理门诊,李子勋得知这个消息后,积极争取到培训机会,赴北大医学部六院进修心理学,最终成为当时心理科唯一的一名医生。

医院选择李子勋也不是没有原因,虽然那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住院大夫,但与病人却相处得非常融洽,深得信任。

心理咨询--李子勋提问技术

心理咨询--李子勋提问技术

李子勋提问技巧直陈式:●问题是怎样被提出来的?●被谁提出来的?●在什么情景下?持续多久?●问题是指向谁的?与谁有关?●如果问题有一个规律,是什么?●问题有例外吗?●什么事情促使了这样的例外呢?●有没有什么因素在起阻止或推动作用?●如果问题还有一个原因,会是什么?●什么情形下问题就不是问题?●问题出现后,你与人的关系有没有改变?●问题引起的变化,哪些是你喜欢的?●问题接下来的发展会是怎样?●如果问题还有一个好处会是怎样?●有没有人喜欢你的问题,为什么?●问题会自己消失吗?●有没有什么不受到问题的影响呢?●如果排序的话,哪个问题你是最想率先改变的?差异性提问:1、对一种行为的不同赋义,行为的对象、场景和时间组织:●谁认为问题还有另外的意义?●如果他真有另外的意义,最大的可能是什么?●你百分之多少认为是问题?●那剩余的百分比是什么?●谁来告诉我,为什么问题在你的面前和他的面前不一样?●为什么今天和明天不同?●为什么问题在家里和家外不一样?●如果你的问题突然消失了,谁最先发现?2、澄清沟通三要素中描述-解释-评价间的差异:●同样的问题你怎么看?●如果让你来重述一遍,你认为哪些内容是你一定要说到的?●如果问题有不同意义,你愿意是什么?●问题真的很糟吗?如果没有问题你将会怎样?●有没有谁认为这不是问题?●谁最认为这是问题?谁次之?谁更次之?●如果你认为这是问题的原因,用百分率来表达,你认为有百分之多少是这样的?●剩下百分数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认为问题还有另外的解释,那是什么?3、对过去、现在、将来构成不同的时间的纬度提问:●如果问题早一年出现会是什么样?如果晚一年出现又怎么样?如果问题照此发展三年以后会怎么样?假设十年后问题是否还是问题?1、针对解决问题的提问:●谁的变化对问题改变有益?如果问题不是这样的话,你们认为问题就不存在了吗?●当没有问题时家庭关系是怎样?有了问题又是怎样?●如果有一天问题消失了,家庭关系又会怎样?与有问题前会不会不同?哪些方面会不同?2、对例外的提问,扰动疾病观念:●有没有例外的情况?如何来解释这种例外?●如果发生奇迹,问题一下不存在了,怎样看出来,或谁会最先看出来,谁可能不知道?●假如问题解决了,你和他会怎么样?有变化吗?●如果问题好了,你没有变化,那我怎么知道呢?●如果发生一个奇迹,问题消失了,别人怎么看出来?●如果有这样的奇迹,你认为发生了什么最可能引起这样的奇迹?●如果有一个奇迹,问题可以消失了,你希望什么问题最先消失?●如果一个天使kiss你,答应给你一个愿望,你最想得到的愿望是什么?3、针对问题的提问:●如果要努力保持住问题,如何保留得住?●如果你需要有人帮助你才能够保留住问题,谁最有可能帮你把问题维持下来?●如果要让问题更糟糕,你要怎样做?4、针对未来的提问:●保留一些问题会不会有好处?●如果可能的话,你打算保留多少?或你决定要维持症状(问题)多久?●假如你需要症状时,你要怎么让她回来?●假如你好了,但仍需要父母看到症状该怎么办?●我怎么知道症状是真实的和只是表现的?前馈提问:●会不会突然有一天你的问题不再被认为是问题?●如果问题三年或十年都不改变,你还会坚持这样生活吗?●如果这个问题消失了,你还需要有个问题,接下的问题又是什么?●如果有一天,你喜欢上你的问题,你还愿意治疗它吗?循环提问:1、对过去和现在的关系的模式和变化的提问2、把问题的关系特征从固化描述为流动3、问题描述索解的提问4、行为者、受害者转换提问。

杨凤池李子勋聊心理咨询

杨凤池李子勋聊心理咨询

杨凤池李子勋聊心理咨询主持人:很多朋友知道两位老师都是看了中央十二套的《心理访谈》开始,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是一档什么样的节目。

杨凤池:《心理访谈》首先是一档电视节目,既是电视节目,又是提供心理学帮助的一个活动。

电视节目我们要好看,是心理学帮助觉得它有用,看到好看的时候,就想至少还有帮助作用。

看有帮助作用的时候,又希望它好看。

-主持人:对于观众来说,看这档节目不光是兴趣、看着好玩,而是希望学到一些东西。

您觉得这档节目能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帮助呢?杨凤池:对大家的帮助应该是多方面的,第一,普及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这个节目现在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个功能是强大的。

第二,澄清一个误区,一般公众通常认为求助心理医生的人是精神病得不轻的人,但是《心理访谈》让大家看到日常生活当中的大众都是需要心理学帮助的。

第三,打破了心理学工作者工作的神秘感,有人神化心理医生,觉得他们会算命、相面、预测什么的,另外一个错觉,心理医生的工作不过是思想工作,讲讲大道理,《心理访谈》让观众看到心理学帮助不是思想政治工作。

我想从这三个方面观众和受众者应该获益,但是也有弊端有问题。

主持人:这档节目一般面向什么样的人来做?您在访谈中遇到过哪些有心理困惑的人?李子勋:各种人都有,有的是因为孩子的问题爸爸妈妈特别着急,全国各地又很缺少有经验的心理医生,觉得杨老师和我还有其他几位老师能够帮助孩子。

也有的是关于关系,不管是夫妻关系、社会关系、跟父母、跟亲人跟老板的关系问题,来我们节目求助。

杨凤池:还有一类是心理创伤性的事件,突发的,对自己刺激特别强大的创伤性事件,希望得到心理学家的帮助。

主持人:节目对当事人肯定会有帮助的,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你们希望他们获得什么样的有效帮助?杨凤池:这恰恰是我们有动力要做这个节目的重要原因,因为我们国家目前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工作人员比较少,就我们所知一些偏远地区可能一个市相当大一个人口群里面没有一个心理医生。

李子勋老师大庆讲座——心理技术与心理咨询成长心理培训(下)

李子勋老师大庆讲座——心理技术与心理咨询成长心理培训(下)

李子勋老师大庆讲座——心理技术与心理咨询成长心理培训(下)李子勋老师大庆讲座——心理技术与心理咨询成长心理培训听课笔记(下)声明:本文内容系七十三根据李子勋老师讲课内容整理而成,文章内容版权系李子勋老师与相关辅导机构所有。

七十三整理成文字,仅供个人学习、欣赏之用。

任何人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本作品,基于此产生的法律责任本人不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部分:心理咨询师的理论、技术成长(一)李子勋老师谈自己的成长李子勋老师在北京一所医院因为没有心理门诊,因为其爱做“暗示治疗”,表现也不错,就被送到西安培训。

在早期,所接受的训练是:心理咨询与治疗就是告之来访者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把来访者变成心理医生,来访者的病就好了。

美国的夏威夷大学的老师让李子勋老师感到心理学的神奇。

“分析性治疗”荣格的,以个案的方式讲课。

轻松玩笑的方式与个案讨论。

像一个好朋友在关心个案的生活。

为什么要提问,其内心的逻辑是什么?来访者内心有许多想法,但说的很简单。

讲了一整天,个案就解决问题,结婚。

真正的咨询是一种人性的关怀进去,细细进入来访者的情景,共同探讨他的生活环境,来找到来访者的东西。

内心可以有精神分析、情结等名词与术语,但这些不用跟来访者谈。

成立一个小组,彼此督导。

第一,谈痛苦。

第二,分析一个个案。

第三,讲一个心得。

集体的力量成长才会。

治疗一个家庭可以不问故事。

德国老师没有问到底发生事情。

故事本身并不重要,用故事来提问很重要:谁认为这是一个问题?谁先最早发现了这个问题?谁觉得不是问题?如果孩子改变了,谁能首先发现出来?一个好的问题,治疗本身就在其中。

并不需要对故事做很深的研究真实不是存在的。

德国老师以故事来冲击学习者:四个咨询师通过问,讲了四个故事。

游戏者只说“是”。

当事人迎合治疗师。

咨询师问出来的故事是和咨询师的内在导向有关。

按照地图指示没有到达目的的。

每个人内心的地图是不同。

我们基本的假设是我所说的,来访者都会理解。

心理咨询能做的和不能做的 李子勋

心理咨询能做的和不能做的 李子勋

心理咨询能做的和不能做的1、不能改变现实,但能改变你的视角生活不可能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心理咨询当然也不是速效止痛药。

对人们的现实困境,心理咨询其实一筹莫展。

如果你向咨询师抱怨“他为什么抛弃我?”“老板为什么炒掉我?”“钱为什么那么难赚?”那他惟一能做的就是鼓励你接受。

如果一个人失恋了,很痛苦,咨询师必须承认:“失恋当然会痛苦,这很正常也很自然。

”但是,如果这种痛苦太深了也太久了,咨询师就会与你一起来分析:“为什么这个痛苦会被如此放大呢?它对你有什么更深层的心理意义?为什么你需要久久地抓住它不放?”你的故事,咨询师在听,但他却是在用眼睛听。

他观察你的表情、情绪,无意识动作,分析你在如何说故事,故事里哪些内容是你解释,哪些是你的赋义。

好的咨询师总是在激发你对自己的反思,使你从你的问题中看到自己。

有时候,你受到启发,改变了一个视角,从“我是一个被动的受害人”变成“我是某一个问题的形成者”,很多东西就会变得不同。

2、不能对你扮演一个“父亲”、“丈夫”、或“精神导师”假如一个女子,从小与父亲感情很深,事事问父亲拿主意;长大了嫁人,这个“支柱”就由丈夫来承担,每逢问题,她就从丈夫那里得到安慰、支持、指导。

后来,丈夫离她而去,痛苦之中她找到了心理咨询师,很自然地希望,咨询师能够像从前的丈夫和父亲那样,一直告诉她:“你最好怎么怎么做”。

如果咨询师满足了她――你需要一个父亲,好,那我就来对你扮演一个父亲,她会马上得到很大安慰,并对咨询师充满感激之情。

但一个成熟的咨询师不会这样做,当她说:“我有一个问题,需要咨询师的意见”或“我有一个烦恼,希望咨询师帮我解决”,他可能显得很无能,甚至很可恶,要不含糊其辞,要不就顾左右而言它,反正不肯爽利地说出个一二三来。

因为如果他扮演了这个角色,咨询者就会继续依赖这种关系,失去独立和成长的契机。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蛋壳里的小鸡,被某一种行为方式禁锢了自由,心理咨询要做的就是帮助小鸡打碎这层蛋壳,让它来到一个更阔广的天地中。

李子勋的30个经典提问

李子勋的30个经典提问

李子勋的30个经典提问其实提问并不是只用于收集信息,许多时候咨询中一个重要的提问,可以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甚至改变问题,还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下面让我们看一看李子勋老师总结的30个问题~在《家庭治疗中级班》的课程上,李子勋提到提问的巨大作用。

(治疗师唯一能做的、唯一能达到效果的就是:提问,不停的提问,迂回的提问,让他从内在找出信息。

)他教给我们经典的30个提问,分别针对“问题的发生”“问题的变化”“问题的解决”三个方面。

看他做的个案会发现,很多提问都没有脱离于这个框架,而通过研究这些问题也能懵懂领悟他治疗的思路。

这些,都让我感受到智慧,着实受益匪浅。

下面就这30个问题,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对问题发生的提问:1、你为什么会觉得这是问题?2、为什么问题在这时出现,在那时就不出现?3、这个行为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为什么现在觉得是问题?4、如果问题有一个原因,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5、有人不认为这是问题吗?有人会比你更着急吗?6、有例外吗?有一段时间问题没有了?7、如果有例外,能告诉我那段时间你在做什么吗?8、如果问题有一个变化的规律,会是什么呢?9、有没有一段时间,你觉得问题并不那么坏?10、假如你的好朋友认为你有问题比没问题更好,你能理解他吗?对问题变化的提问:11、问题有一天会自动消失吗?如果会,可能要多久?12、如果发生了奇迹,问题突然消失了,你会怎么知道?13、如果问题好了,你不想让家人知道,他们会自己看出来吗?14、问题带来的哪些改变是你不喜欢的,哪些改变又让你求之不得?15、如果一定要说问题还有一定的好处,那么最大的好处是什么?16、如果家人说,你有问题就可以在家,你愿意有问题吗?17、有没有可能你会喜欢你的问题,希望它留下来陪你?18、如果问题解决了,你接下来会做什么,会跟以前一样吗?19、如果问题好了,你还是不快乐,那怎么解释呢?20、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是什么呢?解决问题的提问:21、你有过成功的经历吗?你怎么做到的?22、承认问题是你的部分,那么其他的部分在做什么呢?23、你能告诉我问题里面哪些你可以勉强接受,哪些是你难以容忍的?24、有没有什么时候问题不再是问题,有问题或没问题并没有影响你?25、有没有人喜欢你的问题,他会和你一样痛苦吗?26、如果问题变好,什么事情可以促进它呢?27、如果想让问题更糟,怎么做才能让问题更坏?28、假如你的问题几乎每个人都有过,你还会那样烦恼吗?29、如果问题一辈子都好不了,你会一辈子如此生活吗?30、如果问题需要一个新的问题替代,你宁肯选择什么问题?。

14个问题带你重新认识心理痛苦与心理咨询(中)

14个问题带你重新认识心理痛苦与心理咨询(中)

2、心理医生的能力在于发现来访者的动力和资源问:心理医生怎么帮助来访者摆脱内心痛苦?李子勋:我们首先提供了一个谈话的机会。

有一个人,用完全接纳的方式来听他倾诉,让他阐述痛苦,而且给他回应。

我的这个回应,让他感觉到我在关怀他。

现在的心理治疗,更多的是关怀,就是我很关心你。

问:但是这一点,其他人好像也可以做到。

李子勋:其他人劝,通常是用自己的心去劝,自己怎么认为,就怎么用自己的话去劝,但心理咨询师是中立的,是没有偏见的。

我不会对第三者,或者别的人做评价,也不会用回应去确认什么。

我们只会让他感觉到,难道我们说得不对吗?为什么心理医生没有回应我?我们就是一面镜子,我们的内心是空的。

问:那么你们能做到什么?李子勋:我们的能力在于发现来访者的动力和资源。

动力就是改变的欲望还是不改变的欲望。

比如有个孩子想来看病,但他更想留在家里打电脑。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让他意识到,其实他的病,就是为了留在家里打电脑。

但是这个话是他自己说出来的,我们绝不会说。

我们会巧妙地提问,或引导他,让他把自己内在东西的表述出来。

当他自己说出来,他就会愣住,那么接下来的谈话就会出现变化。

意识到他无意识的用疾病合理化在家玩游戏的行为,改变的动力就会加强。

同样,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疾病的担心变弱了,促进孩子康复的欲望也加强了。

要改变孩子,我率先会改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通过寻找有效的家庭互动方式来促使孩子的正面行为。

别以为心理治疗师一上来就要解决他的核心问题,我可能会回避直接讨论病情,把注意力放在生活或亲子关系的细微层面,改变从细微的地方开始,像蝴蝶效应。

问:为什么不做大的干预?李子勋:症状有时隐含着某些家庭功能,构成一种关系平衡,大的改变,有时会让当事人或家庭冒更大的风险。

因为每个心理治疗师不可能了解当事人生活处在一个什么情景下。

他对故事的描述和解读,会有一个核心的东西在影响他,他会把所有的情节都按照这个核心的东西来编排,这构成了他故事的主流布局。

李子勋心理访谈及治疗技巧

李子勋心理访谈及治疗技巧

李子勋心理访谈及治疗技巧6.10家有逆子李子勋1.儿子打年过半百的父亲2.第一次的情况:父亲因孩子没上学打他,所以还手(打什么地方)忘了。

(事后让他认错还是什么都没做)没做(当时你震惊吗)一点……有点心痛3.儿子以前乖→初一有时不写作业→爸爸打(平时不管)→委屈于是打游戏→更多打骂,干脆不上学(开始重回学校,不习惯,随口说不想去。

父亲说不去就不去,很无奈→儿子当天真的赌气不去)4.自画像:父亲——居中,占很大篇幅,平和,眯眼→不太会感知别人,以为自己可以淡定,看得开儿子——很小,偏下部,眼睛很大,没有头顶→不舒展(自述要做就做,说一不二,只能一件事完成再做另一件——和爸爸很像)两幅画像都不画耳朵→都不听5.对于主动拥抱对方的回答较模糊专家:儿子小时候对父亲的崇拜→长大后变成他→父子变兄弟,平等→挫败父亲的权威父亲的态度(退让)→让权→儿子有机可乘,我行我素→叫板(儿子小时候“听话”→为了得到快乐)专家指出:不让权不等于会发生冲突,通过其他方式可以限制儿子;儿子自己要反省,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为了家长(补上头脑和耳朵)。

6.9陌路母子李子勋1.九岁父母离异,儿子跟父亲生活。

现25岁的儿子突然叫母亲来,但儿子的态度极淡漠,如仇人一般。

2.当年丈夫出轨而闹离婚,丈夫以儿子扶养权为条件才答应→儿子可能觉得母亲为离婚而放弃了儿子→母亲理解不了,觉得母子以前感情很好。

3.母严父慈→母子关系并不像母亲想像那样好→母亲觉得诧异4.过早教育会使感情疏远5.孩子决不许任何人讲爸爸的坏话(认为父亲无辜)6.母亲老讲,我没再婚都是因为儿子→儿子在父母离异已经有很多烦恼,这样做更添新愁→儿子很累→对母亲的愤怒(其实结婚与儿子没有关系)7.母子相见,母亲老提要求(必须叫我,必须多陪我一会儿,必须与我亲近……)→有条件的爱是不想不要的。

8.场景选择1、有只受伤的鹰,养三年后为了它的自由而放飞它2、常去动物园喂小鹿,但鹿长大后不再听她叫唤,只远远看看她。

李子勋案例分析集

李子勋案例分析集

不和陌生人说话/李子勋个案提示:??今年24岁的小琪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

眼看就要毕业了,她的忧虑却越来越重。

她害怕见到陌生人,每到人多的地方,不仅紧张得说不出话来,甚至有晕倒的感觉。

为此,她几次求职均受挫败,一直打不开交际圈,更不知道毕业后该如何踏入社会……A有照为证:她躲在爸爸背后??小琪到《心理访谈》求助时,面对心理专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很怕,有一种想找个地方钻下去的感觉。

”这无疑给着名心理学家李子勋教授出了一道难题:怕见生人的小琪,连正眼都不敢看他一下,接下来怎么进一步沟通呢???“我想问一下,你只是在找工作时怕见生人,还是在任何场合遇见任何一个陌生人都害怕?”专家的第一问,就让小琪打开了话匣??B??????2?不和陌生人说话????小琪也说,她有个亲戚,当时在学校任人事处处长。

这关系应该算很近了,但她大学四年,跟他讲的话总共不到10句。

她看着他心里就害怕得不行,觉得他一脸凶神恶煞,有种在官场上呼风唤雨的感觉,特别怕他。

专家分析说,这种害怕,假设用另一个词来替代的话,是不是一种崇拜呢?你想,因为他会呼风唤雨,他能力很强,他事业有成,而恰恰又是你们学校的领导,如果你把这种害怕变成崇拜或者敬畏,是否能接受?小琪表示不能接受。

那就说明小琪害怕陌生人,从深层来说,是她对权力的一种否定。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对过去认为的权威的一种否定,可以叫蔑视权威吧。

而这样的心境处理得好,这个孩子就正常成长起来了,但处理不好,她的逃避会影响到她今后的人际关系。

因为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她要与权威的东西保持距离,不想招惹他们,但也不让他们靠近自己,这就形成了心理自闭。

再看丢了200元钱的事,她对权威的害怕,可能就来源于此。

因为她本来敬仰的一个老师,竟然为了找出200元钱的下落,就藐视她或不尊重她的权利,把她的东西当众扔出来,这对一个内心很要强的孩子是很大的伤害。

往往是这样,一个越是否定权威,或者对权威有反感的人,他是渴望权威的。

李子勋谈孩子青春期的变化与家长的技

李子勋谈孩子青春期的变化与家长的技

研究认为,青春期的孩子常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逆反,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会突然恶化,过去非常依恋,跟爸爸妈妈都很亲密,现在爸爸妈妈碰他的头不行,进他的房间不行,碰他的东西也不行,他开始为自己的权力较劲。

这样的孩子在社会上常常有攻击性,有敌意,带有批判性,看什么都不惯,都觉得不好,不完美。

实际上,这样的孩子有完美主义的内心追求,只不过是以否定一切的方式来表现的。

-第二个问题是双向性,青春期的孩子藐视权威,又盲目崇拜,两个倾向同时存在。

比如说,很多追星族都是青春期或者青春后期的孩子,他们内心藐视权威,否定一切,又盲目崇拜;他们有时有极端的道德感,喜欢谴责,有时又极端无视道德,会做一些违背公众道德的事;他们勤奋,同时又懒惰,遵守纪律,又破坏纪律。

在遵守纪律和破坏纪律里都找到快乐,在盲目崇拜和否定权威里都能享受到快乐。

其实,孩子的成长动力正隐藏在这种双向性的矛盾中,不管破坏还是创造,孩子都充满激情,这是快乐的动力。

-第三个问题是追求神秘主义,有的孩子会神神怪怪的,喜欢看侦探片、鬼片,嘴里会谈迷信,包括宗教、十字架,甚至有些孩子会把两个笔捆成十字架,做祷告。

追求神秘主义的背后是对世界好奇,从书本和父母教导中看到的世界太过乏味,孩子通过追求神秘来自娱自乐。

当然,其中也存在很多自我暗示的、夸大自我的、获得超能力的、成为权威人物的青春期梦想。

-因此,心理学一般认为青春期更好的说法叫“过渡期”,过渡期是流动的概念,它表示孩子正在走过一个阶段,处在过渡的过程中,而不是已经形成了结果,它有时间性,不是永远的,更不是定型的。

-家长如何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技术一,要表现出适当的无知。

-孩子十岁前,妈妈扮演的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角色,是孩子强有力的后盾,给孩子安全感很重要。

孩子十二岁青春期来了以后,这样就不行了,孩子十五岁后如果还表现出无所不能,什么都懂,孩子都要听我的,就极其糟糕。

首先要把自己从权威的角色上放下来,应该说:“妈妈不太知道你们现在想什么,要做什么,你需要妈妈什么样的帮助,详细告诉妈妈好不好?”­-技术二,对孩子好奇、保持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子勋提问技巧
直陈式:
* 问题是怎样被提出来的?
* 被谁提出来的?
* 在什么情景下?持续多久?
* 问题是指向谁的?与谁有关?
* 如果问题有一个规律,是什么?
* 问题有例外吗?
* 什么事情促使了这样的例外呢?
* 有没有什么因素在起阻止或推动作用?
* 如果问题还有一个原因,会是什么?
* 什么情形下问题就不是问题?
* 问题出现后,你与人的关系有没有改变?
* 问题引起的变化,哪些是你喜欢的?
* 问题接下来的发展会是怎样?
* 如果问题还有一个好处会是怎样?
* 有没有人喜欢你的问题,为什么?
* 问题会自己消失吗?
* 有没有什么不受到问题的影响呢?
* 如果排序的话,哪个问题你是最想率先改变的?
差异性提问:
1、对一种行为的不同赋义,行为的对象、场景和时间组织:
* 谁认为问题还有另外的意义?
* 如果他真有另外的意义,最大的可能是什么?
* 你百分之多少认为是问题?
* 那剩余的百分比是什么?
* 谁来告诉我,为什么问题在你的面前和他的面前不一样?
* 为什么今天和明天不同?
* 为什么问题在家里和家外不一样?
* 如果你的问题突然消失了,谁最先发现?
2、澄清沟通三要素中描述-解释-评价间的差异:
* 同样的问题你怎么看?
* 如果让你来重述一遍,你认为哪些内容是你一定要说到的?
* 如果问题有不同意义,你愿意是什么?
* 问题真的很糟吗?如果没有问题你将会怎样?
* 有没有谁认为这不是问题?
* 谁最认为这是问题?谁次之?谁更次之?
* 如果你认为这是问题的原因,用百分率来表达,你认为有百分之多少是这样的?
* 剩下百分数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如果你认为问题还有另外的解释,那是什么?
3、对过去、现在、将来构成不同的时间的纬度提问:
* 如果问题早一年出现会是什么样?如果晚一年出现又怎么样?如果问题照此发展三年以后会怎么样?假设十年后问题是否还是问题?
假设性提问:
1、针对解决问题的提问:
* 谁的变化对问题改变有益?如果问题不是这样的话,你们认为问题就不存在了吗?
* 当没有问题时家庭关系是怎样?有了问题又是怎样?
* 如果有一天问题消失了,家庭关系又会怎样?与有问题前会不会不同?哪些方面会不同?
2、对例外的提问,扰动疾病观念:
* 有没有例外的情况?如何来解释这种例外?
* 如果发生奇迹,问题一下不存在了,怎样看出来,或谁会最先看出来,谁可能不知道?* 假如问题解决了,你和他会怎么样?有变化吗?
* 如果问题好了,你没有变化,那我怎么知道呢?
* 如果发生一个奇迹,问题消失了,别人怎么看出来?
* 如果有这样的奇迹,你认为发生了什么最可能引起这样的奇迹?
* 如果有一个奇迹,问题可以消失了,你希望什么问题最先消失?
* 如果一个天使kiss你,答应给你一个愿望,你最想得到的愿望是什么?
3、针对问题的提问:
* 如果要努力保持住问题,如何保留得住?
* 如果你需要有人帮助你才能够保留住问题,谁最有可能帮你把问题维持下来?
* 如果要让问题更糟糕,你要怎样做?
4、针对未来的提问:
* 保留一些问题会不会有好处?
* 如果可能的话,你打算保留多少?或你决定要维持症状(问题)多久?
* 假如你需要症状时,你要怎么让她回来?
* 假如你好了,但仍需要父母看到症状该怎么办?
* 我怎么知道症状是真实的和只是表现的?
前馈提问:
* 会不会突然有一天你的问题不再被认为是问题?
* 如果问题三年或十年都不改变,你还会坚持这样生活吗?
* 如果这个问题消失了,你还需要有个问题,接下的问题又是什么?
* 如果有一天,你喜欢上你的问题,你还愿意治疗它吗?
循环提问:
1、对过去和现在的关系的模式和变化的提问
2、把问题的关系特征从固化描述为流动
3、问题描述索解的提问
4、行为者、受害者转换提问。

* 问母亲:"你怎样看你儿子与父亲的关系?"
* 对儿子说:"你猜母亲会怎样来看你和父亲的关系?"
* "孩子,如果你给父母的关系打一个分,谁能猜到你会打几分?"
* "如果妈妈说父亲对问题负责,你心里不这样看,父亲能猜到吗?"
* 被问者会从旁观者的态度去描述另外俩人的关系,而被描述者却能得到一个不同他们内心的解释,看到在另一个人的眼中,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与他们自身的感觉不同
* 被描述出来的差异包含了极大的信息,扰动了他们对彼此关系的固守态度。

* 转换当事人的视觉,让他看到多种可能性,并让家庭内部形成一种沟通。

对问题提问:
* 你为什么会觉得这是问题?
* 这个行为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为什么现在觉得是问题?
* 把它看成问题前和后,你的生活态度有不一样吗?
* 如果问题有一个原因,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有人不认为这是问题吗?有人比你更着急吗?
* 谁最认为是问题?谁最不认为是问题?
* 有例外吗?有一段时间问题没有了?
* 如果有例外,能告诉我那段时间你都做什么吗?
* 如果问题有一个变化的规律,会是什么呢?
* 有没有一段时间你觉得问题并不那么坏?
解决问题的提问:
* 你告诉我问题里面哪些你可以勉强接受,哪些是你难以容忍的?* 问题没有发生前和后,那些东西或事物因它改变吗?
* 哪些改变是你不喜欢的,哪些改变又让你求之不得?
* 如果一定要说问题还是有一些好处,那么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如果有一天你喜欢你的问题,你还会为他痛苦吗?
* 假如你身边的人都有一样的问题,你还会烦恼吗?
* 假如你的好朋友认为你有问题比没问题更好,你能理解她吗?* 如果问题跟人、场景有关,你愿意让我知道么?
* 假如你说的人、场景变了,你的问题就会消失吗?
* 如果问题一辈子都好不了,你会一辈子如此生活吗?
对变化的提问:
* 问题有一天会自动消失吗?如果会,可能是多久?
* 如果发生了奇迹,问题突然消失了,你怎么知道?
* 如果问题变好,什么事情可以促进它呢?
* 如果想让问题更糟,怎么做才能让问题更坏?
* 如果你还需要问题,怎么做才能留住它?
* 如果问题好了,你不想让家人知道,他们会自己看出来吗?
* 问题不存在了,你不想让人知道,你会怎么做?
* 如果家人说你有问题就可以在家,你愿意有问题吗?
* 如果问题好了,你还是不快乐,那怎么解释呢?
*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是什么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