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复习1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之虚词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例如: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 免成役。 【何乃】译为“怎能”。 例释: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 例如:“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 【何许】译为“何处,什么地方”。 例如:“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 示程度。欧阳修《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 于地而已矣。 ④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通“耐”、“能”〗译为:能够、才能。 例释:①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 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
〖副词〗译为:就。例释:再而衰,三而竭。
2.【何】
【记忆】何表疑问定宾谓,什么哪里为什么。副词动 前表反问,形前程度译多么。
5) 表转折,译为:却、但。 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④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⑤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6)表修饰,译为:着、地。 例释: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③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④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 戈,是“荷”的本字。后来,“何”字成了“曷”的 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
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 如,①“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②“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③“大王来何操?”
〖疑问代词〗 1)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③阁中帝子今何在? ④丞相祠堂何处寻? 2)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 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之虚词
• (3)表感叹 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4)表祈使。可译为“吧”。例:吾其还也。毋从俱死也。
• 2.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十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剑舞。《鸿门宴》
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 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 赋》)
六、若
1.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你的。
2.动词,像、如同;比得上 3、连词 (1)表假设,“如果”“假设” (2)表选择 ,“或“或者”
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 或者
某所,而 母立于兹 而 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 复音虚词(不译) 【而已】 罢了 【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何况” 【既而】【俄而】不久,一会儿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臣鞠躬尽瘁,死而 后已。
二、何
1、疑问代词:为什么、什么原因、哪里、 什么 2、疑问副词,放在句前或谓语前,译为怎 么、多么、怎么这样等; 3、复音词 [何如][奈何][若何] ,译 “怎么样”“怎么办” “为什么”等; [何以]即“以何(凭什么)”; [无何]译“不久” ;[何乃]译“怎能”
七、所
1、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 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 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 事物”、“所……的情况”等。
2、为+所,表被动 3、所+以,①……原因;②用来……的,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
4、名词,地方。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中考18虚词整理1、之(1)代词:①代人、事、物。
例句:长跪而谢之、亲戚畔之、呼尓而与之、肉食者谋之、学而时习之、委而去之②指示代词,这: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助词:①结构助词,的。
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咨臣以当世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行道之人弗受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莲之爱③调节音节,不译。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句: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吾妻之美我者⑤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马之千里者(3)动词:到,往,去。
例:辍耕之垄上、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以(1)介词:①用、把、拿。
例句:因以为号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必以分人②按照、依照。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凭借、依靠。
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这所顺可以一战何以战(2)连词:①表目的,来,用来。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则责……等之慢,以彰其咎、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光先帝遗德以乐其志②表结果,以致于。
例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③因为。
例句:不以千里称也、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扶苏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3)动词,认为。
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皆以美于徐公(4)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3、于(1)介词:①到。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还于旧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簊畚运于渤海之尾②在。
例句:骈死于槽枥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候③从。
例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舜发于畎亩之中④对,向。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欲有求于我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告之于帝⑤比。
中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教师上课可用)
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
3.“乎”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可译为“在”“对”“对于”。 如:
到处吵嚷叫嚣,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事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
①今虽死乎此……叫嚣乎东西……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
(一)“乃”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于是”等 。如:
①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于是就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
②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3.“何”用作宾语,可译为“什么”“哪里”。如:
子何恃而往?(《为学》)
你凭借着什么去
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
(二)“何”用作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
言
复 习
文
汇 总
虚
词
预备知识
预备知识: (现代汉语中的代词和助词) 代词:人称代词(你、我、他等)
疑问代词(什么、谁、等) 指示代词(这个、那个、此等) 助词:结构助词(的、地、得) 语气助词(吗、呢、啊、呀等) 动态助词(着、过、了)
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
(一)“而”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也”等,也可不译。如: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
常见的18个文言文虚词解释及例句分析 (1)
18个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8.表示目的关系,(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三)通"如":好像,如同。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既而】不久,一会儿。
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知识点汇总(精创版)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一)而1.连词(1)表转折,译为“然而”、“可是”、“却”,例如: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2)表修饰,用在偏正关系中,译为“着”、“地”等,或不译,例如: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3)表假设,连接主语和谓语,译为“如果”、“假使”,例如: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4)表并列,译为“而且”、“又”、“和”或不译,例如: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5)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6)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以后”“然后”,或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7)表因果关系译为“因此”、“因而”、“以致”,或不译,例如: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论》)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③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④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2.代词,通“如”,作“好像”、“如同”讲,例如: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3.代词,通“尔”,作“你(的)”讲,例如:①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②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本纪》)4.构成复音词,【而已】仅止于此、罢了,例如: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②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如: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而后】以后才、方才,还有“而上(下、今、后、外、来、往、降)”,例如: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文言虚词讲练一课件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并序》) 渠(问渠那得清
如许)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属、辈、 尔辈、汝辈、尔曹、若属:你们 侪、类、 吾辈、吾曹、吾侪、吾属:我们 徒(亡命之徒)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之属、之徒、之伦:这一类人、这些人
一 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与用法
复习文言虚词,我们首先要准确把握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其次要 掌握有关虚词的推断方法。这里的文言虚词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 念,因为有部分文言词语既有虚词性质,又有实词性质,其意义 也包含虚指意义和实指意义两方面。我们在掌握文言虚词的意义 和用法时,尤其是掌握常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要 “虚”“实”并重,打牢坚实的基础。
素(素善留侯张良)
经常、时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陈情 常、平 表》) 素、一向 素与副张胜相知。(《苏武传》)
全句的虚词。既、方、会
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
的虚词。
分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语气助词等。
之、所;将、且;也、乎、与
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 用在句末,表感叹语气。
答的虚词。呜呼、嗟乎
1.代词 (1)人称代词
①第一 人称
吾、予、 余、我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离骚》)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短歌行》)
高考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焉、也、以、因、与、则、者、之。
题点必备知识
文言虚词的分类
虚词类型
概念
词类特点
代词 连词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1)介词用法 (2)助词用法
(1)介词。 ①替、给。② 对、向。③为了、为着。④因为、由于。(wèi) ⑤当,在,到了 ⑥被(wéi)。(2)语气助词: (wéi) 呢。用在疑问句末,表反问或感叹。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
第二人称代词,你
副词,只有
副词,竟然
副词,才
副词,就是
第二人称代词,你的
副词,竟然
牛刀小试
所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杳不知其所之也。
1.作助词
01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事、物,译为:…的(人、事、地方、情况) 【所以1】表动作行为的方法、凭借或依据等,相当于“用来……的(方法、东西)”。
①(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五人墓碑记》)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
⑶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用法与“与”相同。 可译为:与、跟、同、对、和(带领、率领)
1、动词,充当 2、动词,是 3、动词,演奏 4、动词,写 5、动词,治理 6、动词,成为 7、介词,替;动词,制定 8、动词,修筑 9、动词,是 10、动词,认为
1、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3、臣请为王言乐 4、不足为外人道也 5、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 6、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7、为仲卿母所遣 8、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9、匈奴未灭,臣何以家为?
(完整版)中考16个虚词
文言文专题复习——虚词(16个)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6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何、为、若、且、虽、乎、者”。
《中考指要》p.52强调了前9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
一、复习“之”(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
如: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他们)(《出师表》)②太医以王命聚之……谨食之(代物,指蛇)(《捕蛇者说》)③操蛇之神闻之(代事,这件事)(《愚公移山》)④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曹刿论战》)“之”代人时,多指代第三人称,但是,有时“之”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我们”。
如: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①主人处处款之(《于园》)2.“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如: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曹刿论战》)(二)“之”用作助词,有四种情况: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如: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③小大之狱。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3.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4.“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5. “之”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如:久之,目似瞑。
(《狼》)(三)“之”用作动词。
译为:“去”、“往”、“到……去”。
如:至之市。
《郑人买履》练一练解释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1.辍耕之陇上()(《陈涉世家》)2.二世杀之()(《陈涉世家》)3属予作文以记之 ( )(《岳阳楼记》)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岳阳楼记》)5.怅恨久之()(《陈涉世家》)6.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二、复习“其”1.用作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归纳(1)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1、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 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
(《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2、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隆中对》)3、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虚词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虚词整理虚词是文言文的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必修1课本中会涉及到很作虚词的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1实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虚词(一)而1、连词,表转折。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⑷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⑸惑而不从师。
⑹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⑻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⑼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⑽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⑾而不知其所穷。
⑿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⒀小学而大遗。
2、连词,表修饰。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
⑵吾尝跂而望矣。
⑶登高而招。
⑷顺风而呼。
⑸则群聚而笑之。
⑹倚歌而和之。
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⑻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⑼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3、连词,表递进。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⑵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连词,表并列。
⑴蟹六跪而二螯。
⑵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⑶侣鱼虾而友麋鹿。
5、连词,表承接。
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⑵人非生而知之者。
⑶吾从而师之。
⑷择师而教之。
⑸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⑹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⑺卧而梦。
⑻觉而起,起而归。
⑼自远而至。
6、连词,表因果。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7、连词,表条件。
穷山之高而止。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兼词,于之,从这里)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句末语气助词,了)(三)之1、代词。
⑴青,取之于蓝。
(代靛青)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代“冰”)⑶人非生而知之者。
(指代知识、道理等)⑷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指代童子)⑸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代词,这)⑹郯子之徒。
(代词,这)⑺作师说以贻之。
(代词,他,指代李蟠)⑻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代词,它)⑼耳得之而为声。
(代词,它)⑽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代词,它们)⑾始指异之。
(代词,它,指西山)⑿故为之文以志。
(代词,它,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⒀圣人之所以为圣。
初中文言文--虚词 专项测试题一
初中文言文--虚词专项测试题一一、单选题1、指出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面刺寡人之过B、公与之乘C、操蛇之神闻之D、故克之2、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公将驰之。
D、彼竭我盈,故克之。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B、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C、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D、安陵君其许寡人!4、下面语句中加粗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B、徐公不若君之美妾之美我者C、自以为不如皆以美于徐公D、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5、下面各句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鱼之乐B、仰而视之C、庄子往见之D、其名为鹓鹪,子知之乎6、下列各组中加粗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俯身倾耳以请愚公移山C、其妻献疑日既出,得其船……处处志之D、投诸渤海之尾得之心而寓之酒也7、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公问其故B、故逐之C、公问其故D、必以分人故克之公将驰之其乡人曰可以一战8、对下列加粗“之”字用法相同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2)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A、(1)(2)B、(3)(4)C、(1)(3)D、(2)(4)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为官室之美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B、故不为苟得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C、非独贤者有是心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10、下列各组加粗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妇拍而呜之B、此之谓失其本心其真不知马也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至于负者歌于途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11、对句中“于”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欲有求于我也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以其无礼于晋④皆以美于徐公⑤且贰于楚也⑥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⑦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⑧此所谓战胜于朝廷A、①③⑤/⑥⑦⑧/②/④B、①③⑤⑦/②④/⑥⑧C、①③⑤/②⑥⑧/④/⑦D、①③⑤⑦/②⑥⑧/④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为宫室之美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B、故不为苟得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C、非独贤者有是心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1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此之谓失其本心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14、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行数日十夜而至于郢。
文言文常用虚词用法复习
文言文常用虚词用法复习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复习教学目标:1.复习常见文言虚词“之”、“而”、“以”、“其”、“为”、“于”的用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辨别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能力和应考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文言虚词“之”字的用法。
一.导入。
二.复习文言虚词“之”字的用法。
1.用作代词。
常用于指代人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这”等。
2.用作助词。
1)相当于助词“的”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宾语前臵的标志,状语后臵。
不译。
4)补足音节,不译。
3.用作动词,译作“到”、“往……去”。
三.学生练习并简析“之”的用法。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请莲而不妖。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代词,代事)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词,代人)6.望其旗靡,故逐之。
(代词,代齐军)7.小大之狱。
(助词,的)8既.阵,而后击之。
(代词,代楚军)9.虽及胡耇,获则取之。
(代词,代胡耇)10.利而用之(代词,代有利的时机)11.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
12.愿借子杀之。
(代词,代人)13.久之,目似瞑。
(补足音节,不译)14.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
15.吾欲之南海,何如?(动词,到)16.君之病在肌肤。
(助词,的)四.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并小结:1. 形如“谓语+之”时,用作代词。
2.形如“主语+之+谓语”时,为取消句子的立独性。
3.形如“名+之+谓(介)”时,宾语前臵的标志。
4.形如“名+之+形”,定语臵的标志。
5.形如“定语+之+名词”时,助词“的”6.形如“之+地点(处所)”且缺相应谓语时,作动词。
7.形如“形容词(副词)+之”,凑音节,不译。
五.生抢答完成练习。
1.马之千里者。
虚词用法归纳
(三)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 “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 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 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 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 “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十五)或
1. 无指不定代词,可译为“有的人”,“有人”。 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 副词 (1)有时。例:或王命急宣 。(《三峡》) (2) 或许。例: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 记》)
(十六)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岳阳楼记》)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 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 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 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 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七)焉
1.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 公移山》)
(八)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 为“将”,“将要”、“将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 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例: 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 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 “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高中教材文言文实词、虚词知识系统梳理(1)
标题:高中教材文言文实词、虚词知识系统梳理(1)内容: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烛之武退秦师》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勾践灭吴》7.南至于句无句,通“勾”。
8.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率领。
9.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娶妻。
10.将免者以告免,通“娩”,分娩。
11.三年释其政政,通“征”,征税。
12.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切磋。
13.无不铺也铺,通“哺”,给人食物吃。
14.无不歇也欼,通“啜”,给人水喝。
15.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古: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6.将不可改于是矣古:对这种局面;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古:男子;今: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邹忌讽齐王纳谏》16.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9,今齐地方千里古:土地方圆;今:指某一区域。
《触龙说赵太后》17.少益耆食耆,通“嗜”,喜爱。
18.必勿使反反,通“返”,返回。
《季氏将伐颛臾》19.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寡人之子国也》20.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2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
2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虚词
(四)焉
代词或兼词VS语气助词 如何区分“焉”是代词或兼词还是语气助词?我们只要注意辩别,就有 规律可循。只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句尾的“焉”字即为语气助词,否 则就是代词或兼词。
1.主语是表示处所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时,句尾的“焉”字为语气助 词。
如“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石钟山记》)中的“焉”表陈述语气。 2.主语是代替表示处所、范围、方位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代词时,句 尾的“焉”为语气助词,如“此之谓三有礼焉”(《孟子·离娄下》), “此”为代词,指前文所说的三个方面的事情,“焉”表陈述语气。
C.连词,表承接,可不译;表转折,意为“却”。句意:而范文正等先生又接着为 此写下诗歌。/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D.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但苏武得以生还。/是为了防备其它盗 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啊。故选D。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考其意制,中分一物而两之,授者、受者各执其半以待参 验,则符瑞圭璋亦其物也。
3.表修饰VS表顺承
前者侧重“而”后面的动词,“而”前面的词作状语, 修饰后面的动词;后者强调先后关系。例如: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后面的动词,一般不译。 (2)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而”表顺承关系,不译或译为“就,接着”
专题1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一)-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清单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一)(之、者、也、虽、然)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其主要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常见文言虚词共18个:之、者、也、虽、然、而、与、其、且、因、于、为、所、以、焉、则、乃、何。
一、“之”1.用作代词(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例句:问所从来,具答之。
(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桃花源记》)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例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山水之乐)(《醉翁亭记》)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代人。
他,指曹刿。
)(《曹刿论战》)例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马说》)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
(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小石潭记》)例句:亲戚畔之。
(代指寡助之至的君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例句:彼竭我盈,故克之。
(代指齐国军队)(《曹刿论战》)例句: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代指陈胜)(《陈涉世家》)(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句:渔人甚异之。
(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桃花源记》)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例句:肉食者谋之。
(代这件事。
)(《曹刿论战》)例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作助词(1)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例句:水陆草木之花。
《爱莲说》例句: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爱莲说》例句: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例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例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例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1
文言文虚词用法之:一、代词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
2、指示代词,指代事或物。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作“的”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助词无意义。
①公将鼓之。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③怅恨久之。
4、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②何陋之有?③宋何罪之有?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并且”,有时也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表动作的先后,译作“然后”“就”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4、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
译作“而且”“而且”。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③敏而好学。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以:1、可译为“在”“从”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2、可译为“因为、由于”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④而吾以捕蛇独存。
3、可译为“用、用来、凭、凭借、依靠”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④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复习)教学目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活动一:自主研习一、考点阐释和实词相比,虚词的数量要少得多,但掌握起来更困难。
因为虚词的用法更灵活,使用频率更高,与现代汉语相比,变化也更大。
但虚词的作用又极大,实词常要靠虚词的帮助(组合、连接、修饰、辅助等)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从而显示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情感。
所以,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是读懂文言文不可缺少的条件。
2013安徽《考试说明》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等。
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二、典型例题(友情提醒:请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虚词的用法及意义加以归纳)1、而⑴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⑶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⑷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⑸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⑹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⑺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⑻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归纳用法及意义:⑴-⑺连词。
分别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因果、修饰关系。
⑻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也可译为“你(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2、何⑴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⑵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⑶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⑷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⑸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⑹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⑺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⑻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⑼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归纳用法及意义:⑴-⑶疑问代词。
其中⑴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⑵-“什么原因”。
⑵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臵。
⑶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⑷⑸疑问副词。
其中⑷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⑸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⑹-⑻【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⑼【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3、乃⑴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⑵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⑶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⑷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⑹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归纳用法及意义:⑴-⑷副词。
其中⑴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这才”等⑵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⑶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⑷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⑸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
不能作宾语。
⑹【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4、其⑴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⑵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⑷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⑸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⑹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⑻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⑼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⑽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祭十二郎文》)⑾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⑿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归纳用法及意义:⑴-⑸代词。
其中⑴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⑵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包括复数),不能加“的”。
⑶活用为第一人称。
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⑷指示代词,表远指。
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⑸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⑹-⑼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揣测、反诘、期望、商量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搭配。
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一定”“还是”等或省去不译。
⑽⑾连词。
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⑿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5、且⑴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⑵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⑶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⑷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⑸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⑹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归纳用法及意义:⑴-⑷连词。
递进关系,“并且”、“况且”;让步关系,“尚且”;并列关系。
⑸⑹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6、若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促织》)⑵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⑶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⑷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赤壁之战》)归纳用法及意义:⑴动词。
像,好像。
⑵⑶代词。
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⑷连词。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7、所⑴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指南录〉后序〉》)⑵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⑶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⑷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
(《信陵君窃符救赵》)⑸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归纳用法及意义:⑴⑵助词。
其中⑴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
“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⑵“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⑶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⑷⑸复音虚词“所以”。
“所”和“以”连用,文言文中常见。
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手段或凭借,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一种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8、为⑴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⑵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鸿门宴》)⑶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廉颇蔺相如列传》)⑷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⑸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⑹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⑺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察今》)⑻何辞为?(《鸿门宴》)归纳用法及意义:⑴-⑶动词。
翻译比较灵活。
其中⑴根据具体语境,可译为“演奏”。
⑵以为。
⑶判断词,是。
⑷-⑺介词。
其中⑷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⑸介绍涉及的对象。
给,替。
⑹对,向。
⑺介绍原因或目的。
为了,因为。
⑻语气词。
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9、焉⑴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⑵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⑶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⑷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⑸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归纳用法及意义:⑴⑵语气助词。
常用于句末,一般可不译。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有词尾的作用,相当于“然”。
⑶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此”。
⑷⑸代词。
表他称,相当于“之”。
表疑问,“哪里”、“怎么”。
10、以⑴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⑵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⑶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⑷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⑸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⑹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⑺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
(《祭十二郎文》)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⑼谈笑以死(《五人墓碑记》)⑽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列传》)⑾作《师说》以贻之(《师说》)⑿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⒀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⒁(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⒂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归纳用法及意义:⑴-⑺介词。
其中⑴-⑷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
可译为“用、拿、凭、依据、按照、凭借……身份”等。
⑸起提宾作用,“把”。
⑹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⑺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⑻-⑿连词。
⑻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不译。
⑼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不译。
⑽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不译。
⑾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⑿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⒀通假字。
通“已”,已经。
⒁⒂)动词。
“以为,认为”;“率领”。
11、因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⑵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⑶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⑷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归纳用法及意义:⑴-⑶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依靠、凭借”“通过、经由”“趁着”等。
⑷副词。
“于是、就”。
12、于⑴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⑵青,取之于蓝(《劝学》)⑶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到)《廉颇蔺相如列传》⑷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⑸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⑹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⑺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