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桥】2016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编 解题方法 专题五 归因论证类问题探析课件

合集下载

2016版《优化方案》高考政治(全国卷Ⅱ)二轮复习练习第二部分应试能力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Word版含答案

2016版《优化方案》高考政治(全国卷Ⅱ)二轮复习练习第二部分应试能力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Word版含答案

二、方法技巧指导“论证”是指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在考试中主要表现为完成题目要求的任务时的论述和证明能力。

“探讨”是指对问题的探讨和研究。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问题的解决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创新水平。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在考核目标和要求中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体系的驾驭程度、语言组织的逻辑性水平、对未知甚至已知问题的探究态度等都是这一能力的重要体现。

这就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首先要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其次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思维。

1.围绕核心 引申展开近几年高考政治非选择题无一例外都是通过创设新情景、新材料,设计个性化的实际问题,赋予试题以开放性和探究性,突出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首先确定论证和探讨问题的核心,并围绕这一核心调动和运用知识,适当进行知识的引申。

论证和探讨的核心,可依据材料的主旨或设问的主体、知识范围、问题指向来确定,知识的引申必须围绕核心展开。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答题的正确方向和答案要点的完整性。

[2015·高考北京卷,T38(3)]“众”最初的字形是人们在太阳下共同劳作。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共同劳作有了更多的可能。

材料 互联网时代,“众”的力量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给公民参与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给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

公民通过社交网络为交管部门提供道路拥堵信息;民间环保组织依据政府公开的环境数据绘制“污染地图”,帮助政府监管污染企业;市政府通过门户网站向市民征集建议;城管部门请商户和市民通过网络平台为执法人员的工作打分……公民与政府在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领域中形成合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以“互联网时代的公民与政府”为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述合理,200字左右。

[解析]本题以互联网的运用为背景,考查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状元桥】2016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编 解题方法 专题二 高效提解信息 灵活调用知识课件

【状元桥】2016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编 解题方法 专题二 高效提解信息 灵活调用知识课件

例6
材料
汉字发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这两种力量共同
作用下,去寻求简繁适度的造型。
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即有理据。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 体越复杂,理据保留程度就越高。“法”字古代写作“灋”。“灋” 从“廌” (zhi),“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 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赋予了“法”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灋” 从“水”,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灋”中包含“去”, “去”即是“弃”、“逐”的意思,延伸出惩罚、惩恶扬善的意义。
第三产业的发展必然产生较大的劳动力需求,随之而来的是劳动
者对服务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上升,故选项③正确。消费是生产的 动力,需求引导生产和供给,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以巨大的市场需
求为支撑的,而居民劳务消费是服务业市场需求的重要方面,由
此也可推导出劳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故选项 ④正确。选项②在材料中缺乏支撑,不选。 答案:D
◆反思
(1)表格材料的构成。表格材料一般由表头(标题)、表格、注释三个部分组成。 表头(标题)是表格材料的中心或灵魂,是对表格所反映内容的概括,包含着非 常重要的信息,对读懂表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表格是表格材料的主体部分, 它主要通过一些数据,比较直观地反映某些项目之间的变化关系或相关关系;注 释部分是对表格信息的解释或补充,也是表格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研读表格材 料,首先要研读表头(标题),明确中心;然后在其指导下研读表格,看这一标 题中的信息在表格中是如何体现的;最后再读注释,获取相关的补充信息。由于 表格材料是由标题、表格、注释组成的有机的整体,分析表格材料还要在分析各 个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准
第一步,找到折线的重要转折点(俗称“拐点”),将折线分为若干段;

2016届高考政治必修2总复习真题演练:第二单元第三课 含解析

2016届高考政治必修2总复习真题演练:第二单元第三课  含解析

1.(2015·10月浙江选考)李克强总理强调,各级政府千万不能让老百姓只听到“一声靴子响”觉得自己要受惠了,结果等了半天,迟迟听不到“第二只靴子落下来”。

这实际上是要求各级政府()①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②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③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④提高依法执政的水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A。

④提高依法执政的水平是错误的,因为政府不能依法执政而是依法行政。

依法执政的主体是党。

2.(2012·浙江会考)“12345,有事找政府”。

一般的说,下列事情必须找政府解决的是()A.要在学校边上租间房B.要注册公司做老板C.要去美丽西藏游一游D.要找份工作好好干解析:选B。

管理和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感受到政府的作用。

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公民注册公司做老板需要到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故B项符合题意要求,可以入选;市场经济条件下,租房、旅游以及找工作不能找政府解决,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

因此,答案是B项。

3.(2012·浙江会考)微博问政中的大量事实证明,政府部门只要放下身段,坚持真诚沟通、实话实说,就可以带动更多的人讲真话、讲负责任的话。

这说明() A.政府的言行具有示范作用B.政府的宗旨就是求真务实C.政府是国家权力的行使者D.政府的权力源于诚实守信解析:选A。

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B错误。

国家权力的行使者是人大,C错误。

政府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法律授予的,D错误。

4.(2012·浙江会考)今年的“3·15”晚会,爆出了麦当劳、家乐福等知名企业的个别门店随意修改食品保质期等违法行为。

食品安全再度敲响警钟。

这再一次警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加强()A.经济调节B.市场监管C.企业管理D.公共服务解析:选B。

政府不可以直接管理企业,公共服务和经济调节材料未涉及。

针对题干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加强市场监管。

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文档:专题一(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文档:专题一(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能力概述] 即说得透。

所谓“论证”,是指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

所谓“探究”,是指对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探讨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立论的过程,即对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一)论证的技巧论证问题的能力是指回答问题或完成题目要求的任务时论述和证明的能力。

论证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第二,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例1(2015·广东高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的发展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下图).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当企业处于前两个阶段时,通常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专业化经营战略(见A点);进入第三阶段,则趋向于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见B点)。

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什么?假设企业在A点选择专业化经营战略,在B点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请任选其一,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中有关企业经营的知识,分析企业选择该经营战略的理由。

试做解析本题的题眼是“直接目的"“在A点选择专业化经营战略,在B点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任选其一”“企业经营”。

这一问中有两小问,第一小问直接调动和运用教材知识可以直接回答.做第二小问时,我们要先作出选择,明确选择A点还是B点,然后运用企业经营的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利润。

答案示例1:A点选择专业化经营战略。

理由:(1)当企业处于孕育期、成长期时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身发展的经营战略,有利于企业保持一定的营利能力。

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编 解题方法 专题五 归因论证类问题探析课件

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编 解题方法 专题五 归因论证类问题探析课件

(二)关系式归因论证类
例1 (2014·全国新课标Ⅰ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 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 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 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 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 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 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 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 民主、开 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专题五 归因论证类问题探析
论证在逻辑学中的含义是指引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 的论述过程。这一过程在考试中出现,则主要表现为回答问题 或完成论题要求的任务时论述和证明的能力。论证问题,亦称 “为什么”类题型,是高考最常见的题型。主观题常见的设问 包括分析“为什么”或者“理由”类、分析“必要性”或者 “可能性”类等。本文拟探析此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参考答案 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 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词,但 《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 观点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词的使 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其二, 《词典》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三, 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状元桥】2016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编 解题方法 专题一 供求曲线及其考查特点课件

【状元桥】2016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编 解题方法 专题一 供求曲线及其考查特点课件
越高,需求量越小。
(2)需求曲线(反映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3)需求曲线的移动
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则其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如果需求量减少,则其需求曲线
向左移动(如下图)。有许多变量会使需求曲线移动,如现
期收支和预期收支、相关物品的价格、消费者数量、国家政 策等。
(3)供给曲线的移动 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则其供给曲线向右 移动;反之,如果供给量减少,则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如下图),有许 多变量会使供给曲线移动,如投入价格(成本)、技术、预期卖者的数量 等。
3.均衡价格
(1)均衡的含义。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被称之为市
(注:图中D1为该政策实施前需求量,D2为该政策实施后需求量, 价格不含关税) A.① B.② C.③ D. ④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供求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该理
论反映在图形上表现为供求曲线的移动与沿着曲线运动两种情
形。一般而言,用坐标轴表示的相关变量发生变化时(比如: 价格),沿着曲线运动;不用坐标轴表示的相关变量发生变化
但市场没有相应扩大,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下图①
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供求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并分析判断的能力。根据该理论,商品
供应增加会导致价格的下降,反映到图形上就是供给曲线向 右下方移动。满足条件的只有B项。另外,依据题意,“土豆
确反映结构性减税所带来的影响的是 ( )
注:P为价格(为含税价),Q为需求量,C、D两项中的D1表示减 税前的需求量,D2表示减税后的需求量。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需求曲线以及平行移动的理解。本 题注释中交代很清楚,P为含税价,价格下降,需求增加,选B 项。需要说明的是,曲线对减税影响的描述是一般意义的,不 是针对某种特定商品。

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文档:第二部分 高考题型练一 计算类选择题

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文档:第二部分 高考题型练一 计算类选择题

高考题型练高考题型练题型一计算类选择题政治学科的计算题多与经济学有关,如货币流通规律、商品价值量、利率和汇率计算等。

解答计算型试题的前提是要夯实基础知识,准确掌握相关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关公式,并能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同时要引入数学思维。

一、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计算方法指导: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总量×平均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1.某国2015年的商品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

假如2016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2016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1.8万亿元B.2万亿元C.2。

2万亿元D.2.4万亿元2.假如某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3 000亿元,由于大量商品涌入该国,待售商品总量增加50%。

为了保持该国商品平均价格水平的稳定,下列说法可行的是()①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货币的供应量应减少1 500亿元②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货币的供应量应增加1 500亿元③如果货币的供应量保持不变,货币的流通速度要提高50%④如果货币的供应量保持不变,货币的流通速度要降低50%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2015年M国待售商品数量为1 00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20元,流通次数为5次,实际流通的货币量为5 000亿元,则货币________.那么现在每120元M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的________元( )A.升值25% 150B.贬值20%150C.贬值25%160D.贬值20% 96二、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指导: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与其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②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数量使用价值量。

4.假设2015年1月某商品价格为600元,2016年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7%。

【状元桥】2016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编 解题方法 专题六 探究措施类问题探析课件

【状元桥】2016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编 解题方法 专题六 探究措施类问题探析课件
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 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
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
的无穷魅力。 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
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
解题思路:本题为全国新课标卷中的一道文化生活开放题。仔细审题
回答这种设问的基本要求: 第一,善于把握回答问题的理论依据或政策依据。相对于开放
性而言,一般性探究试题在设问中明确指出来。
第二,要求考生读懂材料,抓住其中成功的关键信息,如提出 的目标、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存在的问题等,然后“对
症下药”,展开分析。
第三,有些试题(特别是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试题)还要明确解 决问题的主体(国家、政府、企业、公民等),结合学科的基
是回答本题的前提。审题时把握两点:第一,需要考生提的两条建议,
必须是关于“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的;第二,建 议中不能包括本题设问中已经提出的“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
客实地参观”这两条。本题充分体现了高考试题坚持“三贴近”原则,
较好地考查了新课改背景下考生应该具备的视野,仅有学科理论学习 和储备是不够的,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学生回答中国IT企业怎样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推向国际市场,并说明理由。是一个由“立论”到“论证”的过程, 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相对于一般性探究试 题而言,本题更接近现实生活,更具有现实意义。首先需要学生明 确设问指向,即“如何把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然后研读材料以 获取与之相关的信息,为自己的“建议”寻找依据,材料中的有效 信息有:欧美市场相当成熟、中国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影响力有 限、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经验不足,等等。学科理论素养高的 学生能找到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市场多元化、提高国际影响力、学 习著名跨国公司的经验等。

2015-2016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

2015-2016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

[键入文字]
2015-2016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
选择题是高考政治中比较容易得分的科目,以下是政治网整理的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希望对考生复习有帮助。

1、题枝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
(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
2、题枝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
(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
3、因果相悖者不选
(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
4、题枝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
(抓住题干的本质)
5、题枝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
(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
6、题枝和题干矛盾者不选
(筛选正确的题肢)
7、题枝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
(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
8、正误相混者,即题枝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
(仔细读完题肢,小心陷井)
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
(认真审题)
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题枝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

1。

【状元桥】2016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二编解题方法专题四“阐释”类问题探析课件

【状元桥】2016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二编解题方法专题四“阐释”类问题探析课件

的优势和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做出决策,这体 现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辩证唯物主义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分析从实际出发进行决策的思想方法的哲学依据,应当从唯物论 和辩证法两个角度进行。有不少同学遗漏了后一方面,这说明对 哲学原理的把握还存在着片面性,需要加以纠正。 答案:从实际出发,就是以实际情况作为决策的根据,体现了物 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理。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根据本地区特 殊的优势和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做出决策,体 现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两个平台,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播。 (2)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消极
的内容,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田螺遗梦》
的创作就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它剔除了原有传说中带有迷信、颓废、 庸俗色彩的内容,保留了其中“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并运用现代科
技手段,融入国际元素,使之发扬光大,是一次成功的扬弃。
第二步,研读材料,找到与上述三个方面的理论要点相对应的有效信 息。材料有4句,第1句是总体介绍;第2、3、4句分别从文化继承、文 化创新、文化传播三个角度进行具体说明,正好与“文化传承与创新” 的三个方面理论要点相对应。 第三步,把理论要点与对应的具体信息结合起来,对理论要点进行阐 释。构建答案时,应先呈现理论要点,再结合对应信息,分析这一要 点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第(2)题,思路与上述分析相同。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肯定 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内容,保留其积极合理 的因素。构建答案要求先准确表述原理,再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哪些信 息体现了有所克服,哪些信息体现了有所保留,以及哪些信息体现了 有所发展。
第二步:以理论要点为线索,按图索骥,在试题材料中寻找与理论要点相对应 的有效信息;

高考政治二轮提优 主观题分类突破与训练 原因意义题导学案

高考政治二轮提优 主观题分类突破与训练 原因意义题导学案

原因意义题(一) 解题思路1. 原因依据类从必然性、重要性的角度展开。

必要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必需。

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意义。

另外,如果设问中有明确的“行为人”,则应补充这是“行为人”的职责。

比如说党和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就业问题?设问中的“行为人”是党和国家,那么答题时除了回答“必要性”“重要性”的角度外,还应补充:这是党的地位、性质、宗旨决定的;这是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活动原则决定的。

或者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

也可以从政治、经济与文化、历史与现实、内因与外因的角度展开。

2. 意义作用类(1) 学会审题,明确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经济、政治意义)(2) 分析A对B具有的意义(作用),就是结合B的观点,分析A的意义。

首先要点明A对B具有重要意义,然后再分析具体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3) 要注意“意义”与“影响”类的区别,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两类。

(4) 解答意义类要遵循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由微观到宏观,由近及远的原则,做到思路清晰。

(5) 意义类题目要紧扣材料,同时最后一点要联系实际,结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时代性。

(6) 意义要多答,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

结合书本知识加强记忆效果较好。

(二) 巩固训练1.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即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根据上述材料,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2. 2012年9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大海洋生态保护力度,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各国为何竞相发展海洋经济。

归因类”题型的解法指导和专项演练

归因类”题型的解法指导和专项演练

题型专题之二高考政治主观题“归因类”题型的解法指导和专项演练(荆门外校卢晓峰)一、设问的指向(层次)(一)是什么:内容、目标、特点、体现、反映、说明等;(二)为什么: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理由、依据、必要性、重要性、作用、意义等;答题惯用词语:是……要求、由……决定、有利于、关系着等;(三)怎么办:怎么做、如何、办法、措施、启示等。

答题惯用词语:坚持、贯彻、加强、提高、完善、实施、履行、充分发挥、把…结合等动词二、“归因类”题型的探讨(一)主要考查对某一事物、事件、现象等存在或发生发展的可能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等方面的考查。

(二)设问方式:为什么要(能)、原因、必(重)要性、依据(根据、理由)、意义、正确性(合理性)等(三)答题格式:必然性(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引起者)+可能性(主客观条件)+重要性(意义、作用、好处、积极影响)(被引起者)答法要义:理论依据——来源教材意义——来源现实(四)解题技巧:第二,提炼分析问题的维度是解决“归因”类试题的重要条件。

必要性分析包括事物的必然性分析和重要性分析。

必然性一般以“依据”的形式出现,既有理论依据,又有现实依据;重要性一般以“意义”的形式出现,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理论意义。

学生在解答这类试题时,往往不会从现实依据和现实意义的角度分析问题。

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

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第三,注重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归因”类试题的关键。

1.学会在问题与学科主干知识的“结构体系”中归因。

(教材结合点—来源于课本)关键得分点。

2.学会在“问题”与时政热点知识的“相互联系”中归因。

(时政结合点)3.学会在情景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中归因。

4.学会把设问的指向性提示作为归因的切入点。

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三、经典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归因类试题解答方法研讨”教学设计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归因类试题解答方法研讨”教学设计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政治常识归因类试题解答方法〞研讨课教学设计【教学目的】通过对近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典型题型题例的解题分析,使学生理解高考政治主观题的构成、特点、考察要求、设问方式,把握解答高考政治主观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明确高考政治主观题审题与答题要求:即正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绘和阐释事物、论证和讨论问题的根本思路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过程】(二)师生互动----分析高考典型题型题例【例1】(07全国卷II)39〔2〕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

为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在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采取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的方法,建立农村新型医疗制度,力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运用政治常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3分〕〔学生讨论,展示思维过程和答案要点,教师点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①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农民作为权利的主体,享有平等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理应分享改革开展成果〔4分〕②工农联盟是我国政权的阶级根底,农民是建立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

维护农民的利益有利于稳固国家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分〕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是中国一一共产党的宗旨,提供社会公一一共效劳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

党和政府有责任通过相应政策和措施解决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保障农民的权益〔5分〕〔假设只答出上述一个或者者两个给分点,但分析有深度,可适当加分,总分不超过13分〕[例题解析]〔2〕用政治常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3分〕获取和解读信息:〔提取设问和材料与问题相关的有效信息〕审设问:①政治常识〔知识范围〕②党和政府〔行为主体:是谁做〕③为什么要〔设问角度:归因类试题〕④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行为:为谁做、做什么〕读材料:找到“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基本职能的重要体现。③我国生态环境遭到
破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拓展分析:此类问题为高考中常见的设问,是典型的归因论证类问
题。设问形式为“为什么要„„”、“分析„„的合理性(或理由、
原因)”等等,基本特征是设问中信息含量丰富,关键词多,指向 明确。侧重考查主体行为的必要性。回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结合
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其二,
《词典》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三, 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拓展分析:与传统的辨析题不同,此类试题不强调全面,而更强调 深刻,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个性与品质,因而成为近年来高考 的常备题型。从高考试题的导向来看,备考时要注意把这种题型与 传统辨析题区别开来,它无须辩证表态、“持论公允”,不需要全 面分析,而只需要选择一个方面深入分析。当然,这并不是说解答 此类试题辩证思维不重要,做好这类题,同样需要、甚至于更加需 要辩证思维。
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
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半开放试题,略似于申论,要求先立论(明确
论点),再论证。设问比较具体,要找到可以运用的理论依据,就 需要对设问中的关键词进行归纳(向上追溯):汉语言文字,属于
文字的规范性等角度进行分析。不论是持赞同,还是持反对观点,
都要处理好文字发展中的多样性与规范性、包容性与民族性、开放 性和纯洁性、发展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坚持适度原则,把握一定分 寸。
参考答案 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 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词,但 《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 观点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词的使
思维模型:
(三)开放性归因论证类
例1
(2013·全国新课标Ⅰ卷,节选)阅读材料,完
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 (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 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 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
条件)”等等。与分析必要性有所不同的是,此类问题 侧重分析可能性,要求学生从行为主体所具备的各种条
件展开分析,如根据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
条件、主观和客观条件、内部和外部条件、自然和社会 条件,等等。
(二)关系式归因论证类
例1
(2014· 全国新课标Ⅰ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 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 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 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 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
参考答案: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金
砖国家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各自 的特殊利益,但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各国着眼于共
同利益,妥善处理各种分歧,加强沟通与合作,有利于实现
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拓展分析:本题也属于常见的归因论证问题,设问形式
为“为什么能„„”、“分析„„的有利条件(或不利
专题五
归因论证类问题探析
论证在逻辑学中的含义是指引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 的论述过程。这一过程在考试中出现,则主要表现为回答问题
或完成论题要求的任务时论述和证明的能力。论证问题,亦称
“为什么”类题型,是高考最常见的题型。主观题常见的设问 包括分析“为什么”或者“理由”类、分析“必要性”或者
“可能性”类等。本文拟探析此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一般性归因论证类
例1
(2014·海南卷,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美好家园,让人民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中生活。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我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截至2013年,全国 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县)5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 986个。政府还推
育创新的作用;促进学校文化形成→学校文化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本题全面考查了学生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思维能力,更侧重考查演 绎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第二步,即由文化创新的作用结合材料 演绎出教育创新的作用: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 文化的形成。正是这一步演绎,打通了学科抽象理论走向试题具体 材料的关隘。在某种程度上,演绎思维能力更能表征个体的思维品 质,也是考生相对薄弱的环节,因而高考试题更加青睐对演绎思维 的考查。 参考答案: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 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 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
定,联系材料中的事实与国情、世情进行分析;二是客观规律决
定,联系规律进行分析。 (2)善于分析重要性。要注意有两种“意义(作用)类”设问,
一是发散型设问,一是收敛型设问,设问不同,答题的方法和要
求也不一样。发散型设问,即分析“A的意义”,要求坚持从直 接到间接、由近及远的原则展开分析,主要考查归纳、概括等能
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 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
职责的角度分析必然性;另一方面,要分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如要点③中的前一句属于现实必然性,后一句 属于做好这件事对国家、对人民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①为人民服务是党和政府的宗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是党和政府维护人民利益、对人民负责的要求。②制定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的政策措施,是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和政府
力,对考生的要求相对较低。收敛型设问,即分析“A对B的意
义”,全面考查了学生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思维能力,对考生思 维能力的要求很高。具体参见例3。
例2
(2013·全国大纲卷,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被合称为“金砖国家”(BRICS)。 金砖国家多为人口大国,资源丰富,且都处于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
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
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 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 民主、开 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
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加强。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金砖国家为什么能够求同存异、共谋发
展。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哲学具体知识——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 金砖国家能够求同存异、共谋发展的可能性,侧重考查演绎思维和可能 性归因论证的能力。研读材料可知,金砖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相同, 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具有一定的经济后发优势,对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 有共同渴望,经济互补性强。因此,可以判断金砖国家的求同存异、共 谋发展是各国着眼于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分歧的体现。各国之所以能够 实现求同存异、共谋发展,主要是因为金砖国家之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 共同利益,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能够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运用对立统 一的观点分析,主要体现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这种对立统一推动 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国家迈进的阶段。21世纪以来,经过各自的努力,巴西、俄罗斯、印度、中
国已进入世界前十大经济体之列。2012年,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
量的20%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50%。 2009年以来,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了5次会晤,各成员国在贸易、金融、
投资等诸多领域妥善处理各种分歧、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在重大国际事务中
材料信息,分解设问层次,把握其中的关键词,进行多维分析论证,
既要பைடு நூலகம்析“做”的必然性,又要分析“做”的重要性。既要分析 “谁在做”(行为主体)的原因,又要分析“为谁做”(行为对象)
的原因,还要分析“做什么”的原因(行为本身)。
解答此类试题,要善于把握不同指向,运用相应的答题技巧,具体 而言:
(1)善于分析客观必然性。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客观实际决
进行逆推理,即先分析如果要得到B事项,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设为B1,B2,B3);再分析A能提供哪些条件(设为A1,A2,
A3),分别有助于上述条件(B1,B2,B3)的具备,并依据理论
发现和阐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即A1→B1,A2→B2,A3→B3。 答题逻辑:“A可以A1,有利于B1,从而B”。
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中央财政安排的生态补偿资金总额从2001年的
2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约780亿元,累计约2 500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考生调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党和政府推 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一方面,要调动和运用党和政府的知识 分析“做”的理论必然性,如要点①和②,分别从党的宗旨和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