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集(全册)人教版合集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全册教案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3、了解原子的结构;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课前准备1.取一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2.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
3.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
那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探究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吧。
二、新课教学(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1.宇宙有多大?(1) 综合观察课本图11-1和课本图11-2。
请同学们说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现报道发现第十大行星)。
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活的地球。
(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2)交流资料数据:①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②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③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年;④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
目前,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
(3)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让学生推理,说一说他们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
(4)结论: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集(全册)人教版合集人教版48页word文档
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镇原县城关中学柳赟一.基本情况分析:本人所带的九年级(6 )、(7 )、(17 )班共有学生人,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
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指导思想: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
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探究,而且要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学内容安排: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11—17章,主要是力、机械和运动能量、质量和密度等现象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四.教改措施: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初步认识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初步认识电、磁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资料]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九年级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2)提高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基本的物理实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2)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力和运动1.1 力1.2 运动和力的关系1.3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第二章压强和浮力2.1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2.2 液体的压强2.3 浮力及其计算第三章机械能3.1 动能和势能3.2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3.3 热机和效率第四章杠杆和滑轮4.1 杠杆的平衡条件4.2 滑轮和轮轴4.3 斜面和滑轮组的应用第五章声现象和光现象5.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5.2 声音的应用5.3 光的传播和反射5.4 光的折射和透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与掌握。
(2)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力的合成与分解。
(2)压强的计算和应用。
(3)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4)杠杆和滑轮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5)声现象和光现象的探究。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实验教学:利用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3. 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 作业与测验: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电与磁(电学)6.1 静电现象6.2 电流与电路6.3 欧姆定律6.4 串并联电路6.5 磁现象第七章能量与能源7.1 内能与热量7.2 热机7.3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八章现代通信技术8.1 通信原理8.2 移动通信8.3 互联网与光纤通信第九章设计与制作9.1 简单机械的设计与制作9.2 电路设计与制作9.3 红外线与紫外线应用第十章物理学与高科技10.1 纳米技术10.2 磁悬浮技术10.3 航天与卫星技术七、教学重点与难点6. 电与磁(电学):重点:电流与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磁现象的理解与运用。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合集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合集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力和运动1.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1. 理解惯性的概念,掌握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2. 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惯性的概念及与质量的关系。
2.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教学难点】1. 惯性的理解。
2. 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的原因。
2. 新课导入:介绍惯性的概念,讲解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3.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通过实例演示其应用。
4. 练习: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2 力和运动的关系【教学目标】1. 理解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2. 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2.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教学难点】1. 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理解。
2. 二力平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关注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介绍二力平衡的条件。
3. 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4. 练习: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1.3 重力【教学目标】1. 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2. 掌握重力作用点到支承面的距离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1. 重力的概念、方向和大小。
2. 重力作用点到支承面的距离的计算。
【教学难点】1. 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2. 重力作用点到支承面的距离的计算。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重力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重力的概念、方向和大小。
3. 讲解重力作用点到支承面的距离的计算方法,并进行演示。
4. 练习:让学生运用重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4 摩擦力【教学目标】1. 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2. 学会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九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全册)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本章学习物质的性质和结构。
从广阔的宇宙到地球上的高山、大海再到微观的原子和分子,都是本章研究对象。
学习本章知识以后,你会知道: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物质的三种常见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基本性质-------质量和密度,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等。
同时学会探究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会应用质量和密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1)(一)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3)了解原子的结构;(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二) 学法点拨物质世界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研究:宇观世界:宇宙、银河系、地球等。
它们的体积非常大,大多距离我们非常远,要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和研究:宏观世界:地球上人类可以实地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物体尺寸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研究。
微观物质的尺度很小,人类肉眼无法直接观察。
但是,分子也有结构,它是由原子组成的。
课前准备○1取一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2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
○3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教师: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共有十五个章节。
本节课为第一章,主要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物理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力、质量、速度等。
2. 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推理等。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2.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教学难点1. 物理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物理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进行解释。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力、质量、速度等,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物理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巩固对物理学概念的理解。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物理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的第二章,主要讨论力和运动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以及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七、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2. 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分析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美版)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学习过程】一、了解分子运动论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热现象:物体温度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
这些热现象的解释,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人类长期探索的问题,直到17 世纪和18 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运动论。
到19 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
分子运动论主要内容为:1、物质有分子组成;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探究学习:扩散现象猜想:打开香皂盒闻到香味,说明香气的分子发生了。
下面我们再来通过讨论实验来体会分子是运动的。
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现象。
上面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
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察得细致。
通过所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扩散能发生在体和体之间、体和体之间。
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 5 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 1 mm 深。
这说明扩散也可以在体和体之间发生。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
想想议议: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学生讨论)是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使铅分子聚合在一起的。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5篇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1【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3.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单位。
能用速度进行简单计算。
4.知道平均速度。
【知识结构】运动图像:有两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2米/秒、4米/秒,请分别画出它们的图像一、热身训练:1.运动员在跳伞过程中,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的, 选择降落伞作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____的。
2.飞机作俯冲飞行时,飞行员说:“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__________作参照物的。
3. 5米/秒=_____________千米/时4. 54千米/时=______________米/秒二、典型例题: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2.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B.路旁的树木C.小红骑的自行车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3.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秒内经过1米,在二秒内经过2米,在3秒内经过3米,在4秒内经过4米,则对此摩托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4.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时,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和B,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运动路程 S/m 汽车A 0.1 0.2 0.3 0.4汽彻B 0.2 0.4 0.8 1.2运动时间t/s 汽车A 1 2 3 4汽车B 0.5 1 2 3(1)试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右图5-11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车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根据数据分析,比较出汽车A和汽车B的快慢程度.(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分析出两车处于什么运动状态(3)在相同时间内,汽车A和汽车B谁运动的路程长三、课堂巩固:1.两个同学并肩走在林荫路上,若相对于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来说两人都是____________的;而相对于其中的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是_________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备课成员: 李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和要求:批注:物质是由分子组成、扩散、分子热运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 教学步骤:一、分子热运动内容:1、物质有分子组成;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2、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分子之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很难被拉伸。
2)、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
分子之间的斥力使得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3)、分子之间同时具有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斥力大于引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批注:第二节 内能教学目标和要求:内能、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教学步骤: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一切(运动、静止、高温、低温)物体都有内能。
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
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小。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热传递和做功 热传递: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高温物体把能量传递给低温物体的过程。
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4.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是等效的。
批注:第三节 比热容教学目标和要求:比热容、热量计算、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教学步骤:.1、(1)演示:加热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 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
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的热量比煤油多。
(2)比热容:1千克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2、比热容大的物体,升温慢,降温也慢;比热容小的物体,易冷也易热。
3.找出比热容表的规律: 4、水的比热容的意义:C 水=4.2×103 J/Kg.O C 5、热量计算公式:Q=cm △t 6、 练习:计算热量.(C水=4.2×103J/(kg ·℃))(1).质量为1kg 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质量是2kg 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质量为mkg 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4).质量为mkg 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5).质量为mkg 的水,温度从10℃升高到8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6).质量为mkg 的水,温度从t 0℃升高(降低)到t ℃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批注: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第一节 内能的利用教学目标和要求: 内能的利用 教学步骤:. 1.内能的利用 (1)、直接加热物体 (2)、利用内能来做功演示:书中所示的实验:燃烧酒精放出的内能,传递给水蒸气,水蒸气内能增加,增大到一定程度就能推动塞子做功,水蒸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新教材)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十三章内能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1节电能电功第2节内能第2节电功率第3节比热容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热机第1节家庭电路第2节热机的效率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3节安全用电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两种电荷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2节电流和电路第2节电生磁第3节串联和并联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第4节电流的测量第4节电动机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5节磁生电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电压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第3节电阻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第4节变阻器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1节能源第2节欧姆定律第2节核能第3节电阻的测量第3节太阳能*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能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3).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及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认识到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通过实验验证使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利用弹簧的弹力类比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学生了解分子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
使学生了解,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重点】分子热运动【教学难点】1).从宏观出发,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出无法感知的事实。
2).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有关现象。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教案章节一:力和运动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
b. 让学生掌握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c. 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2. 教学重点:a. 力的概念和作用。
b.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c.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3. 教学难点:a. 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b. 牛顿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和作用。
b. 讲解:讲解力的概念、作用的两种效果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c. 示范:进行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d. 练习: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应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教案章节二:压力和浮力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b.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大小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2. 教学重点:a.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b. 浮力的大小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3. 教学难点:a. 压力和浮力综合应用问题的解决。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压力的存在和作用。
b. 讲解:讲解压力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浮力的大小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
c. 示范:进行压力和浮力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d. 练习:让学生应用压力和浮力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案章节三:简单机械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b. 让学生掌握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
2. 教学重点:a. 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b. 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
3. 教学难点:a. 杠杆和滑轮组综合应用问题的解决。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简单机械的作用。
b. 讲解:讲解杠杆的分类、特点以及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
c. 示范:进行简单机械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d. 练习:让学生应用简单机械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案章节四:声现象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合集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合集(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力和运动1.1 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和理解。
教学难点: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1.2 牛顿第二定律学习目标: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教学重点: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矢量的合成和分解。
1.3 惯性学习目标:理解惯性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惯性的定义和特点。
教学难点: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第二章:功和能量2.1 功的概念学习目标:了解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教学难点:功的的正负和方向的判断。
2.2 能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和证明。
教学难点:能量转换和守恒的应用。
2.3 机械能学习目标:掌握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转换。
教学重点: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教学难点: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第三章:声音和光3.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习目标: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方式。
教学重点:声波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教学难点:声速的理解和计算。
3.2 光的传播和反射学习目标:掌握光的传播原理和反射规律。
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反射角度和入射角度的关系。
3.3 光的折射和透镜学习目标: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透镜的特性。
教学重点:折射定律和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透镜焦距和焦点的计算。
第四章:电与磁4.1 静电学学习目标:了解静电学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摩擦起电和静电荷的性质。
教学难点:静电场的概念和静电力计算。
4.2 电流和电路学习目标:掌握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连接方式。
教学重点:电流的定义和电路元件。
教学难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4.3 磁场和电磁感应学习目标:了解磁场的性质和电磁感应现象。
教学重点:磁场方向和电磁感应的规律。
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电流的方向。
第五章:现代物理5.1 光的波动性学习目标:了解光的波动性和双缝干涉现象。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第一章:力和运动1.1 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实验演示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1.2 牛顿第二定律学习目标: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及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实验演示力与物体加速度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1.3 牛顿第三定律学习目标: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牛顿第三定律,通过实验演示相互作用力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第二章:能量和功2.1 动能和势能学习目标: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转化。
教学内容:讲解动能和势能的定义,通过实验演示能量的转化。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2.2 功和能量守恒学习目标:掌握功的计算及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内容:讲解功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演示能量守恒的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第三章:压强和浮力3.1 压强的概念学习目标:了解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讲解压强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3.2 浮力的概念学习目标: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浮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第四章:电路和电流4.1 电路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了解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讲解电路的基本元件,通过实验演示电路的闭合与断开。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4.2 电流的概念学习目标:掌握电流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讲解电流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第五章:电磁现象5.1 电磁感应学习目标: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电磁感应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发电机的原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合集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合集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力和运动1.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内容:讲解惯性的概念,介绍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1.2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目标: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及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力、质量、加速度的关系,介绍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第二章:能量与能源2.1 动能和势能教学目标: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转化。
教学内容:讲解动能、势能的定义,介绍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2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目标: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定义,介绍其应用。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三章:声与光3.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目标: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教学内容: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过程,介绍声速的概念。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验演示进行分析。
3.2 光的传播和反射教学目标:掌握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
教学内容:讲解光的传播方式、反射定律。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
第四章:电与磁4.1 静电现象教学目标:了解静电现象的产生和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静电的产生、静电现象的应用。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验演示进行分析。
4.2 磁场和电流教学目标:掌握磁场和电流的关系。
教学内容:讲解磁场的基本概念、电流与磁场的关系。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磁场和电流的关系。
第五章:现代通信技术5.1 移动通信教学目标:了解移动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移动通信的原理、应用。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5.2 互联网技术教学目标:掌握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互联网的原理、应用。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合集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合集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力和运动1.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惯性的概念。
教学内容:介绍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讲解惯性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讨论交流。
1.2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目标: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了解力、质量、加速度的关系。
教学内容:解释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分析力、质量、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物理实验,数学推理。
1.3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目标: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认识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内容:介绍牛顿第三定律,通过实验和实例展示力的相互作用。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互动讨论。
第二章:能量和功2.1 机械能教学目标:了解机械能的概念,区分动能和势能。
教学内容:解释机械能的概念,介绍动能和势能的区别。
教学方法:物理实验,图示讲解。
2.2 功和能量守恒教学目标:理解功的定义,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解释功的概念,介绍功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教学方法:物理实验,数学计算。
第三章:压强和浮力3.1 压强的概念教学目标:理解压强的定义,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解释压强的概念,介绍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教学方法:物理实验,数学计算。
3.2 浮力的概念教学目标: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解释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教学方法:物理实验,数学计算。
第四章:电路和电能4.1 电路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理解电路的概念,掌握电路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解释电路的概念,介绍电路的组成元件及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图示讲解,实验演示。
4.2 电能的计算教学目标:掌握电能的计算方法,了解电能的单位和换算。
教学内容:介绍电能的计算公式及应用,解释电能的单位和换算关系。
教学方法:数学计算,实例分析。
第五章:电磁现象5.1 电流和磁场教学目标:了解电流和磁场的关系,掌握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解释电流和磁场的关系,介绍电磁铁的构造和应用。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第一章:力和运动1.1 牛顿第一定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理解惯性的概念。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1.2 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力和运动的关系。
讲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1.3 牛顿第三定律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讲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二章:能量和功2.1 动能和势能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讲解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2.2 功和能量守恒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功的概念。
讲解功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
讲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第三章:声音和光3.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讲解声音的频率、振幅和响度的概念,让学生能够描述声音的特征。
3.2 光的传播和反射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的现象。
讲解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概念,让学生能够解释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原理。
第四章:电和磁4.1 静电现象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静电的产生和静电现象。
讲解静电的电荷和电场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能够描述静电的特性。
4.2 电流和磁场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电流和磁场的关系。
讲解电流的产生和磁场的作用,让学生能够解释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和生活科技5.1 力和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力和运动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讲解力和运动的基本原理,让学生能够应用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5.2 能量和功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和解决能量和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合集(全一册) 人教版 合集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2.过程与方法●了解人类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教学重点与难点1.体验人类探究宇宙和认识物质组成的过程。
2.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教学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浩瀚无边,有无穷的秘密等着我们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渴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强调地球只是太阳的九大行星之一,指导学生观察插图10.1—2,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指导学生观察插图10.1—2,强调银河系很大,穿过也要十万年的时间.指导学生观察插图10.1—1,强调宇宙很大.物质是运动的,举例 (包括化学生物方面的运动)二、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举例:分糖、分醋.着重帮助学生构建分子的物理模型和概念.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概括能力阅读课本,对“任何物质都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进行讨思考:水、冰、水蒸气都是由什么分子组成,为什么它们在物理性质上有那么大的区别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阅读课本,学生描述插图10.1—6中的类比三、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用分子的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让学生了解它们在宏观均区别是由于微观结构不同造成的.知道水的态变化的特殊之处。
四、原子结构抓住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相似这一特点展开,质子和中子能在太阳系中找到对应结构吗?突出物理学随着老师对原子结构的介绍,思考它的哪些部分跟太阳系相对应.用乒乓球模拟原子的结构。
提出问题:纳米指的是什么?纳米技术又指的是什么?生活中还遇到哪些与纳米有关的事物.了解了解纳米技术.知道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了解纳米技术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2010—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镇原县城关中学柳赟一.基本情况分析:本人所带的九年级(6 )、(7 )、(17 )班共有学生人,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
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指导思想: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
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探究,而且要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学内容安排: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11—17章,主要是力、机械和运动能量、质量和密度等现象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四.教改措施: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初步认识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初步认识电、磁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D.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E.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
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E.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书籍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F.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D.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E.有将自己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F.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报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感。
六.具体措施: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A.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B.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C.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小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A.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
B.在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C.尽可能让学生得用身过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
让物理贴近生活,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七.课时计划与安排:学年度九年级(上)物理教学进度计划(草案)周章各节内容课时1 十、多彩的物质世界 1.宇宙和微观世界 12.质量 13.密度 22 4.测量物质的密度 1十一、运动和力 1.运动的描述 12.运动的快慢 23 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4.力 25.牛顿第一定律 14 6.二力平衡 2章节复习 25 国庆节阶段测试6 十二、力和简单机械 1.弹力弹簧测力计 12.重力 27 3.摩擦力 24.杠杆 2 85.其它简单机械 1十三、压强和浮力 1.压强 2 9 2.液体压强 23.大气压强 14.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105.浮力6.浮力的应用 3期中考试11 试卷评讲 212 十四、功和机械能 1.功 22.机械效率 2 133.功率 24.动能和势能 2 145.机械能及其转化 2章节复习 2 15 十五、热和能 1.分子热运动 12.内能 123.比热容阶段测试16 4.热机 25.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2 17 十六、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能源家族 12.核能 13.太阳能 114.能源革命、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8 复习备考 419 复习备考 420 复习备考 421 期期末考试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2.过程与方法●了解人类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教学重点与难点1.体验人类探究宇宙和认识物质组成的过程。
2.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教学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浩瀚无边,有无穷的秘密等着我们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渴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交流能力,想像能力.强调地球只是太阳的九大行星之一,指导学生观察插图10.1—2,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指导学生观察插图10.1—2,强调银河系很大,穿过也要十万年的时间.指导学生观察插图10.1—1,强调宇宙很大.物质是运动的,举例(包括化学生物方面的运动),强调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初步建立学生的物质世界观.二、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举例:分糖、分醋.着重帮助学生构建分子的物理模型和概念.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概括能力.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引导学生推测原因.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和推理能力.阅读课本,对“任何物质都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进行讨论,参照图10.1—3思考.思考:水、冰、水蒸气都是由什么分子组成,为什么它们在物理性质上有那么大的区别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阅读课本,学生描述插图10.1—6中的类比三、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用分子的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让学生了解它们在宏观均区别是由于微观结构不同造成的.知道水的态变化的特殊之处。
四、原子结构抓住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相似这一特点展开,质子和中子能在太阳系中找到对应结构吗?突出物理学的对称美。
随着老师对原子结构的介绍,思考它的哪些部分跟太阳系相对应.用乒乓球模拟原子的结构。
提出问题:纳米指的是什么?纳米技术又指的是什么?生活中还遇到哪些与纳米有关的事物.了解前沿科技发展状态。
了解纳米技术.知道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了解纳米技术的应用前景。
小结:板书设计: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最小粒子二、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三、原子结构纳米及纳米技术第二节质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2.过程与方法●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对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估测的能力.●通过用天平测量常见的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的物理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通过对物质质量的测量,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来测质量.难点: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
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新课教学1.质量(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我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性质就引入的质量这个物理量。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用符号:“m”表示。
(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1)国际单位:千克(kg)(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3)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看P103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
3.质量的测量——天平(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天平(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3)天平的使用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A.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B.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教师强调:1、调节平衡螺累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