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学生纪律意识的培养

合集下载

如何让科学课的课堂纪律好起来

如何让科学课的课堂纪律好起来

如何让科学课的课堂纪律好起来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学生观察实验活动多,是这一学科的一大特点。

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课堂易乱,致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有时会偏离了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为了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要点,我使出浑身解数,但有些学生还是听不进去。

所以经常是一节科学实验课下来,嗓子累得冒烟。

从课堂的纪律来看,我们的科学课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比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跟同伴互相挣抢,学生不带材料等;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严谨科学实验规范的教育,课堂上经常能看到,没等老师说清学习任务和实验步骤,一些学生已唧唧喳喳,各抒己见,早已动手,无视课堂的秩序;由学生交流汇报引起的纪律问题。

比如不愿倾听他人的发言和意见,汇报时无秩序等等。

如何才能形成良好的小学科学课堂纪律呢?我思索了一番,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恰当选用实验材料:首先,教师所提供的材料结构性上一定要慎重。

要发掘材料的特性,寻求最简洁、最明了的材料来帮助学生解释科学的现象,以求达到教学目标的完成。

有结构的材料,学生会被材料本身的特性吸引住,专注于研究材料的结果,因而就会避免同主题无关活动的出现。

其次,材料的发放要有次序。

材料的呈现及时、到位,学生学习与实验的兴趣高,反之就会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削弱学生学习兴趣。

二、合作小组要适当调整小学生的课堂纪律,很大程度上受他们课堂座位的影响。

特别是小学科学课,分组实验活动多,加之班级人数又多,几乎每班都有1 0个小组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0个小组以上。

这样多的小组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在课堂控制上肯定是会顾此失彼。

所以教师给学生分配座位时,一定要让每一个学习小组好、中、差搭配,不同小组内大致平衡。

这样既有利于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开展合作学习,又有利于小组间展开公平合理的竞赛。

三、不可忽视评价语言的使用在我们小学科学课堂上有很多的活动、实验,这已经是很考验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的了,再加上活动、实验中会用到各种新奇的、脆弱的器材,这样就更加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

小学生课堂纪律的培养

小学生课堂纪律的培养

小学生课堂纪律的培养沿河小学魏传锋目前,学生的个性在发生着明显的改变。

尤其是农村留守学生,或个性张扬,自以为是,或自闭蛮横,我行我素。

这个情况直接影响了课堂的纪律。

例如:当课堂上有学生发言,往往有学生不听,在座位上窃窃私语。

而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却哑口无言或答非所问。

那么,怎样才能建立有效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有效性理念,掌握相应的课堂组织教学的策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我觉得以下几点应该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1、课前要准备好学习用品,书本、笔记、文具盒一律放在课桌的左上角。

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摆放整齐。

2、上课铃响后,立即有秩序地进入教师安静坐好。

3、老师走进教室喊“上课”时,全班同学起立,老师说:“同学们好”,学生回答:“老师好”。

4、上课迟到的学生要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

5、老师宣布下课时,师生互相说“再见”,教师走出教室后,学生再按顺序走出教室。

二、多与班主任沟通交流、处理违纪行为要及时、妥善、合理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应该迅速判断学生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破坏课堂纪律,并作出反应及时处理。

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表现得比较消极、散漫,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眼神提醒等方法。

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就应该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

如果学生为了吸引教师的注意,比如接话、出怪声等,教师可以暂时不予理睬的方法,课下再给于处理。

我在上课时,如果学生违反了课堂纪律,大多的处理办法是有意无意地走到他身边悄悄提醒他。

这样,既不影响上课,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新学期的前两节课教师应该把自己在本班的上课纪律情况很婉转的和班主任交流反馈,共同努力想办法提高课堂纪律,我想这些反馈信息应该是班主任急需要的。

小学科学班级规章制度

小学科学班级规章制度

小学科学班级规章制度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和团结合作精神,我们制定了以下科学课规章制度:
一、学习纪律
1. 学生应该按时到达学校,不迟到、早退、旷课。

2. 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讲话、不随意走动。

3. 课堂上要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4. 学生要带齐必备的学习用品,不打闹、不扰乱课堂秩序。

5. 学生要尊重老师,不说脏话、不挑衅老师。

二、生活纪律
1. 学生要保持个人卫生,爱护学校财产。

2. 学生要遵守食堂纪律,不挑食、不浪费。

3. 学生要文明用餐,遵守用餐规定,不乱扔垃圾。

4. 学生要文明交往,友善相处,不欺负同学。

三、秩序纪律
1. 学生要尊重规章制度,遵守学校规定。

2. 学生要遵守操场纪律,不打架、不拥挤。

3. 学生要文明安静,不喧哗、不大声喧哗。

四、奖惩制度
1. 学校将会对遵守规章制度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提倡阳光向上的作风。

2. 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严格惩罚。

五、监督制度
1. 班级班主任老师和学习委员、生活委员负责监督学生遵守规章制度。

2. 学生可以相互监督,共同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小学科学班级中,遵守规章制度是每个学生应尽的责任,只有大家共同遵守规定,才能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

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上述规则,做到言行一致,合理规范自己的行为,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创造美好的学习生活。

【6000字】。

学生课堂纪律维护与培养

学生课堂纪律维护与培养

学生课堂纪律维护与培养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而良好的学生课堂纪律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探讨如何维护和培养学生课堂纪律。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生课堂纪律维护与培养的基础。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与学生建立起亲近而理性的关系。

这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积极倾听他们的声音。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为学生的课堂纪律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该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

这些规则需要包括学生需要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和学习纪律要求。

同时,教师还需要向学生讲解这些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告诉学生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通过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纪律的自觉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课堂纪律维护和培养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互动游戏、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提高他们对课堂纪律的维护和培养。

四、建立积极的奖惩机制教师应该建立积极的奖惩机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明确的评价。

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

而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批评和惩罚。

这样可以激励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同时也能对不良行为进行约束和改正。

五、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是学生课堂纪律维护和培养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学生对于自己行为的思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只有学生具备了自律意识,才能在课堂上积极遵守纪律。

六、注重课堂参与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课堂纪律维护与培养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维护和培养课堂纪律。

小学生课堂纪律管理的方法与实践

小学生课堂纪律管理的方法与实践

小学生课堂纪律管理的方法与实践在小学生的日常教育过程中,课堂纪律管理是教师必须重视的一环。

良好的课堂纪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小学生课堂纪律管理的方法与实践。

一、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小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创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

首先,教师需要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保持正面积极的心态。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归属感。

二、明确课堂纪律要求教师应当提前明确课堂纪律要求,并向学生进行详细的解释。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课堂的基本规矩,比如不说脏话、不吃东西、不随意离座等。

通过明确纪律要求,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课堂上应该遵守的规则,从而提高纪律意识。

三、采用积极激励的管理方式在管理学生行为时,教师可以采用积极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表扬优秀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或者推选班级干部等方式来激励学生。

这样的管理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建立奖惩机制在课堂纪律管理中,教师可以建立一套有效的奖惩机制。

例如,对于遵守纪律、积极表现的学生,可以给予奖励或者一定的特权;而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可以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比如扣分或者留校等。

通过建立奖惩机制,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提高他们的纪律意识。

五、与家长积极配合在小学生课堂纪律管理中,教师与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纪律情况。

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一些纪律培训活动,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

六、定期评估与改进为了不断提高课堂纪律管理效果,教师应该定期进行评估与改进。

可以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学生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堂纪律管理的满意度和建议意见。

根据评估结果,教师可以及时调整管理策略,进一步改进课堂纪律管理效果。

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

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

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课堂纪律至关重要。

良好的课堂纪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并非易事,需要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

一、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1.建立共识: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制定课堂规则,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参与其中,建立共同的课堂管理标准。

2.明确期望:教师要清晰地向学生传达期望,让学生明白他们应该具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同时,学生也需要理解这些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1.布置合适的座位:学生的座位应合理布局,便于交流合作,并且要避免一些容易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如窗外景色等。

2.提供清晰的教学材料:教师要提供清晰易懂的教学材料,确保学生可以准确理解,并减少因理解困难而引起的纪律问题。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1.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互动讨论、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鼓励积极参与: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秀表现,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

四、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1.设置自我管理机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我监督,建立自我管理机制,例如每天自我点评,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和行为。

2.让学生承担责任和后果:学生应该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和后果,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奖惩制度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与家长积极合作1.家校沟通: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情况,共同协调解决问题。

2.家庭教育: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课堂纪律意识,与学校形成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良性互动。

六、示范和引导1.做出表率: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行为示范。

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2.及时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引导学生,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让他们明白正确的行为准则。

小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技巧

小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技巧

小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技巧课堂纪律对于小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顺利完成学业,还能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和纪律观念。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运用一些有效的管理技巧来促进课堂纪律的建立和维护。

本文将探讨一些小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技巧。

首先,为了建立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应该在课前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纪律要求。

这些规则应该简明扼要,容易理解,同时要与孩子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秩序,不说闲话、不随意走动,按时完成作业等等。

在制定这些规则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并让他们理解这些规则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对课堂纪律的监督和奖惩机制。

当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课堂纪律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例如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

同时,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教师也应该进行适当的处罚。

这需要教师具备辨别力和灵活性,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避免过度惩罚或者不恰当的处理方式。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来提升课堂纪律。

例如,利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感。

同时,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的节奏感,合理安排课堂时间,避免学生长时间的单调听讲,给予适当的休息和活动时间。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度,进而促进他们的课堂纪律。

另外,为了更好地管理课堂纪律,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

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对于维护学生的课堂纪律非常重要,他们可以与教师共同制定家庭作业和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纪律表现,及时反馈问题和进展,共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最后,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是培养学生课堂纪律的关键。

当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时,学生也会受到影响并模仿。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自我约束,严格按照纪律要求行事,做到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纪律管理的榜样。

(完整版)科学课堂纪律

(完整版)科学课堂纪律

(完整版)科学课堂纪律科学课堂纪律一、课前准备1. 学生应在课前准时到达教室,迟到会影响到整个课堂的进行。

老师也应提前到达教室,为学生准备好所需的教学材料和设备。

2. 学生应该带齐所需的课堂用具和教材,以便能够积极参与上课活动。

老师应提前告知学生所需带来的材料和书籍,并在课堂前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

二、课堂纪律1. 学生在课堂上应保持专注和注意力,不得打闹、玩耍或与同学交谈。

任何干扰教学秩序的行为都会被及时制止。

2. 学生在课堂上应保持积极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态度,与教师进行积极互动。

教师也应鼓励学生的参与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3. 学生应遵守课堂规则,如不乱扔纸张、不随意离座、不使用手机等。

任何违反课堂规则的行为都应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4. 学生应保持课堂安静,不得发出嘈杂的声音。

如有需要,学生应在课堂中向教师提出问题,而不是直接与同学交流。

5. 学生应尊重教师和同学,不得恶意攻击或侮辱他人。

教师也应保持公正和尊重,对学生进行平等对待。

课堂纪律示范为了更好地营造良好的课堂纪律,学校建议教师积极示范以下行为:- 教师在课堂上应提前进行充分的准备,让学生看到老师的认真态度。

- 教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变得有趣和生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教师应及时鼓励学生的努力和积极行为,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

- 教师应制定严明的纪律规定,并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及时而公正的处罚。

三、纪律处分1. 对于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教师应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常见的处罚方式包括口头警告、留校察看、写检讨、父母调查等。

2. 在使用纪律处分措施时,教师应保持公正和客观的态度,不得歧视或偏袒任何学生。

3. 教师应与学校、家长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沟通和解决课堂纪律问题。

四、总结科学课堂纪律的建立对于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教师的教育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的规则和公正的纪律处分,可以提高课堂秩序,并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

培养学生的课堂纪律意识

培养学生的课堂纪律意识

培养学生的课堂纪律意识课堂纪律是指学生在课堂上遵守规则、遵循秩序的行为表现。

良好的课堂纪律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班级整体氛围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当前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着纪律意识不强、行为不规范等问题。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堂纪律意识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培养学生课堂纪律意识的方法和策略。

一、明确纪律规范要培养学生的课堂纪律意识,首先要明确纪律规范。

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前,应当向学生介绍课堂纪律的相关规定,明确课堂秩序和行为规范。

例如,要求学生按时到达教室、不随意进出教室、不打扰他人、尊重教师和同学等。

这些规范应当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向学生传达,例如以图片、PPT等形式呈现,并可以通过群体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内化这些规范。

二、树立榜样教师作为学生课堂行为的示范者,必须要树立起良好的榜样。

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严格遵守纪律规范。

例如,教师要准时到达教室、穿戴整齐、专心听讲、不随意玩手机等。

通过教师的榜样行为,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课堂纪律意识。

三、设置奖惩机制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纪律意识,教师可以设置奖惩机制。

例如,可以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比,设立最佳纪律奖、课堂表现优秀奖等,以奖励那些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

同时,对于那些违反纪律规范的学生,也要给予相应的惩罚,例如警告、扣分等。

通过奖惩机制,可以促使学生主动遵守课堂纪律,增强他们的纪律意识。

四、提供个性化指导每个学生的课堂纪律问题都有其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堂纪律意识时,应当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谈话交流,了解学生的纪律问题所在,找出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例如,对于一些易分心的学生,可以建议他们采用专注学习的技巧,例如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等。

个性化的指导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纪律问题,并提高他们的课堂纪律意识。

小学生课堂纪律培养

小学生课堂纪律培养

小学生课堂纪律培养一、前言小学生课堂纪律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规范行为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有效的纪律培养,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集中精力、保持秩序,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师生互动、课堂管理和纪律培养措施等方面,探讨小学生课堂纪律培养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

二、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课堂纪律培养的基础。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

在课堂上,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关注,鼓励他们发言,积极参与讨论。

同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合理地引导他们的行为,在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规范。

三、课堂管理良好的课堂管理是维护纪律的重要手段。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学生的言行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控制。

首先,教师要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规定的行为准则行事。

其次,教师要设定明确的奖惩机制,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同时对违纪行为进行及时、公正的处理。

最后,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如开展关于纪律的讨论、游戏、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四、纪律培养措施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要通过生动的故事、典型的事例等方式,教育学生要遵守纪律的原因和意义,明确纪律对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学习计划、确定学习目标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规律生活、自律学习的习惯,并对他们的自律行为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3. 开展集体活动。

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纪律意识。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团队活动、文体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合作、尊重他人,并通过团队奖励的形式,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

4. 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教师要通过班级会议、班级活动等方式,建立良好的班级纪律和友善的人际关系,让每个学生愿意遵守纪律和规矩。

五、结语小学生课堂纪律培养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只有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课堂管理和纪律培养措施,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建立和谐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课堂纪律

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课堂纪律

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师顺利教学的前提。

良好的课堂纪律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那么,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课堂纪律呢?首先,培养良好的课堂纪律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遵守规则和纪律。

例如,家长可以制定一些家庭规则,如按时完成作业、整理书包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此外,家长还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孩子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学校在培养良好的课堂纪律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纪律管理制度,明确学生在课堂上应该遵守的规则和行为准则。

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按时到校、准时上课,并且要有条不紊地组织课堂教学。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另外,小学生在培养良好的课堂纪律方面也需要自身的努力。

首先,他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复习课堂知识等。

其次,他们应该尊重教师和同学,不打扰他人的学习。

在课堂上,他们应该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

同时,他们还应该遵守课堂纪律,如不迟到、不早退、不说话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除了家庭、学校和学生的努力外,还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课堂纪律。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一些趣味性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奖励机制,如表扬、鼓励等,来激励学生遵守课堂纪律。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班级会议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管理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总之,培养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家长应该从小教育孩子遵守规则和纪律,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纪律管理制度,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学生应该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

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

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课堂纪律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良好的课堂纪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专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为教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那么,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呢?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

一、树立典范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他们的行为举止、言谈态度都会直接影响学生。

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到自己严守课堂纪律。

教师要言行一致,严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随意离开讲台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看到教师的严谨与自律。

二、建立明确的纪律规则在课堂中,教师应当明确并严格执行一套纪律规则,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

纪律规则可以包括不准携带手机、不准交头接耳、不准随意离座等等。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明白这些规则的重要性,并且明确违反规则的后果。

同时,教师要及时制止违反纪律规则的行为,保持课堂纪律的稳定。

三、建立良好的处分制度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完全遵守纪律规则,他们需要逐渐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习惯。

当学生违反纪律规则时,教师应当及时采取适当的处分,以起到警示作用。

处分可以根据情节轻重而有所不同,可以包括口头警告、书面批评、留校察看等。

同时,教师要将处分的目的告知学生,让学生明白违反规则的后果,并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四、关注学生情绪与需求良好的课堂纪律并不意味着枯燥与单调,而是要兼顾学生情绪与需求。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并及时对其做出回应。

例如,当学生沮丧、疲倦或情绪不稳定时,可以进行适当调剂,引导学生缓解情绪,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五、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家长是学生的重要依靠之一,与家长的积极沟通合作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

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并与家长共同制定、执行学生的纪律规范。

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可以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得到一致的教育,提高课堂纪律的质量。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堂纪律的教学方法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堂纪律的教学方法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堂纪律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每位教师都面临的重要任务。

良好的课堂纪律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专注于学习。

然而,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堂纪律并不容易,需要教师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行的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堂纪律。

首先,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

小学生往往通过模仿来学习,他们会观察教师的行为举止,并试图效仿。

因此,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

例如,教师应该准时到达教室,遵守课堂规则,尊重学生并给予他们应有的关注和帮助。

通过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对良好课堂纪律的认同感,并引导他们积极地行动。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积极的激励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课堂纪律。

激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来激励学生遵守课堂纪律。

例如,教师可以设立“纪律之星”的称号,每周评选出表现良好的学生,并在全班面前表彰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小组竞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和合作。

通过积极的激励方法,教师能够增强学生对课堂纪律的重视,并激发他们主动遵守纪律的意愿。

第三,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课堂纪律。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提高他们对课堂纪律的认同感和遵守纪律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课堂纪律。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将游戏元素融入到教学中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遵守课堂纪律。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纪律守护者”游戏,学生需要在游戏中完成一些任务,例如按时到达教室、保持安静等,通过完成任务来获得奖励和积分。

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纪律

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纪律

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纪律良好的上课纪律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纪律。

第一,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培养上课纪律的基础。

家长和老师应该向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首先,要告诉孩子们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只有通过课堂学习才能取得进步。

其次,要教育他们珍惜学习机会,明白知识是宝贵的财富。

最后,要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学习取得成功。

第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和家庭都应该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

学校需要提供安静的教室和舒适的座位,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

同时,班级也可以制定一些规则,如不发出噪音、不互相打扰等,来维持良好的学习氛围。

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自习环境,减少干扰和娱乐设备的使用。

第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在上课期间应该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比如准时到校、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等。

这些习惯可以通过家长和老师的指导来培养。

家长可以在家里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游戏、奖励机制等方式激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纪律对他们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要通过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实现这个目标。

只有在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下,孩子们才能真正掌握上课纪律,成为优秀的学生。

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课堂纪律

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课堂纪律

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良好的课堂纪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注度,促进课堂秩序的形成和维护。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课堂纪律是每位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些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堂纪律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堂纪律观念。

课堂纪律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遵守规则,而是要通过学生自觉的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该认识到课堂纪律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并将培养学生良好课堂纪律作为自己的责任。

只有教师本身具备正确的课堂纪律观念,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其次,教师应制定明确的纪律规则和标准。

纪律规则是课堂纪律的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边界,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

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制定纪律规则,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同时,纪律规则应该具体明确,不可模糊和含糊。

例如,可以规定学生不得随意交头接耳,不得大声喧哗等。

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明确自己在课堂中应该如何行为,从而更好地维护课堂秩序。

第三,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课堂纪律。

教师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行为。

对于遵守纪律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他们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而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引导他们改正。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减少违纪行为的发生。

第四,教师应注重课堂管理和组织。

良好的课堂纪律需要有良好的课堂管理和组织能力作为支撑。

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确保课堂的有序进行。

同时,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只有课堂管理和组织得当,才能够有效地维护课堂纪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培养良好的上课纪律

培养良好的上课纪律

培养良好的上课纪律学生们,对于培养良好的上课纪律,我们都应该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良好的上课纪律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

下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良好的上课纪律。

第一,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而上课时间更是宝贵且有限的。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钟,在上课期间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的讲解,并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对于迟到、早退的行为,我们应该坚决杜绝,始终以准时出勤的态度对待每一堂课程。

第二,保持良好的课堂行为。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保持端正的坐姿,专心听讲,不做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事情,如看书、聊天或玩手机等。

我们应该尊重老师,对老师提问时积极回答,不捣乱,遵守课堂规则。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同学,不打扰他人学习,并与同学们保持友好的交往。

第三,做好课后复习和作业。

上课只是学习的一部分,课后复习和作业同样重要。

我们应该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认真复习课堂所学知识,巩固理解和记忆。

同时,我们也要善于总结和反思,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并努力改正。

只有通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学习任务,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之,培养良好的上课纪律是每个学生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良好的上课纪律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学习成长,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

我们应该养成端正的时间观念,保持良好的课堂行为,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并做好课后复习和作业。

相信通过不断努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培养出良好的上课纪律,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建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如何在科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纪律性

如何在科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纪律性

如何在科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科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并非易事。

纪律性不仅关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效果,更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深远影响。

那么,如何在科技教育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纪律性的内涵。

纪律性并非简单地要求学生遵守规则,而是要让他们理解规则存在的意义,并能够自觉地遵循和维护。

在科技教育中,纪律性体现在学生对实验操作流程的严格遵守、对设备使用规范的尊重,以及在团队合作中对分工和协作要求的执行等方面。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制度是培养纪律性的基础。

在科技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制定详细而清晰的规则,例如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要求、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设备使用的规范等。

这些规则不仅要张贴在教室显眼的位置,还要在课程开始时向学生详细讲解,确保每个学生都明白规则的内容和重要性。

同时,规则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能随意更改,让学生能够形成稳定的行为预期。

榜样的力量在培养学生纪律性方面不可忽视。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自身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有着直接的示范作用。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严格遵守规则,认真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那么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邀请一些在科技领域取得成就且具有良好纪律性的专业人士来校分享经验,让学生从他们身上看到纪律性带来的积极成果。

合理的课程设计对于培养纪律性也至关重要。

科技教育的课程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吸引力,但同时也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步骤。

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养成遵循流程、注重细节的习惯。

例如,在编程课程中,可以设置一些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每个步骤都要求学生按照特定的逻辑和规范进行操作,从而培养他们的纪律性和严谨性。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能够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

当学生遵守规则、认真完成任务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

小学低年级课堂纪律意识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课堂纪律意识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课堂纪律意识的培养学生知识的获取,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学习方法的获得,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能力素养的培养与提高,都来源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导引。

而课堂教学只有师生愉快协作,才能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实现情感的融合,实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实践证明,这一切都是以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一定的自制力为前提,即学生应能自觉守纪。

所以把自觉纪律意识通过启蒙教育中注入儿童的心里,将为他们打下坚实的人生基础。

一、具体要求,直接注入自觉纪律意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他们“最初的自制力是由于成人的要求而产生的。

以后,约在三年级之末,才逐渐养成在学习时的自我控制的习惯,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儿童的自制力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自制力的质量也日益改善,这表现在儿童不仅能发现自己学习的缺点,而且能利用自己的力量去改正这些缺点”。

所以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力的训练、自觉纪律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小学低段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承担各门课程的老师应相互配合,愉快而艺术地导引,多采用正面要求。

1.正面要求,明确方向老师应为每一位学生讲清楚学校课堂纪律的内涵:它包括“讲文明、懂礼貌、不打架斗殴、不影响他人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课、认真听取并尊重他人的课堂发言、积极而主动地思考问题,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疑而问”等。

并有目的地训练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要求他们做守纪的乖孩子,教给他们自我评价的方法。

2.自我评价,树立榜样,渗透自觉纪律意识心理学家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人对己的自主评价,几乎完全以教师的评价为转移。

所以教师应在每堂课结束时做一次总结,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注意对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和每个学生的自觉纪律表现作出呈阶段性的范例性极强的评价,并树立遵守课堂纪律的榜样。

坚持这样做有利于渗透自觉纪律意识,对于培养他们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意识,培养他们正确认同他人的优点,养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极有好处。

课堂纪律神训规范

课堂纪律神训规范

课堂纪律神训规范课堂纪律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保障。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展开讨论,探讨课堂纪律神训规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教师的责任和示范作用教师对于课堂纪律的建立和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和纪律。

其次,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

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榜样,要求自己守规矩,守时守信。

二、学生的意识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应该树立正确的纪律意识。

他们应该理解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自觉遵守各项纪律规定。

学生应该明确纪律规范对于学习效果的积极影响,并将遵守纪律作为一种美德和责任来看待。

三、课堂纪律规范的具体内容1.守时:学生应该按时到达教室,不迟到、早退或者擅自离开教室。

2.安静:在课堂上,学生应该保持安静并尊重教师及其他学生。

不说闲话、打闹或干扰他人学习。

3.保持整洁:学生应该保持教室整洁,不乱扔垃圾,不携带食品。

四、制定明确的纪律条例学校和教师应该制定明确的纪律条例,详细规定不同情况下的纪律要求和处罚措施。

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行为准则,并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惩罚或者奖励,树立正面激励机制。

五、家庭的参与家庭对于学生的教育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合理安排他们的学习时间。

他们可以通过家庭作业、考试和成绩等方式监督孩子遵守课堂纪律。

同时,家长应该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六、建立正面激励机制除了严格执行纪律处罚措施外,学校和教师还应该建立正面激励机制,鼓励学生遵守纪律。

例如,可以给予表扬、奖励、荣誉等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提高教学质量和趣味性提高教学质量和趣味性也是课堂纪律规范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该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具有吸引力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他们对课堂纪律的自觉性和重视程度。

八、加强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学校纪律规范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课堂学生纪律意识的培养科学纪律既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简单地把抓好课堂纪律当做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更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纪律意识。

给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精心准备始业教育课,明确课堂学习常规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学习常规,教师就不可能将全班四五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有序地组织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

这就要求教师制定一些比较合理的、可行的教学常规,并严格监督执行。

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避免课堂秩序的混乱,而且学生一旦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成为一种纪律观念、纪律意识。

这种观念、意识一旦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就能进一步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新学期开学,很多学校都会安排一节始业教育课。

而很多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或觉得没什么可讲,往往不上,而直接上新课了。

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也是不可取的。

新学期刚开学,学生人虽然进入了教室,但他们的心并没有完全进入学习状态,甚至还沉浸在假期的兴奋之中。

同时,由于长时间的放松休息,课堂常规的要求也有可能模糊了。

在这样的状态下马上进入新课的学习,是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

因此,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始业教育课,抓好学生的“收心”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课堂学习纪律,并明确告知学生,为了更好地学好科学课,必须严格遵守课堂纪律。

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1)学生按时上课,不迟到;(2)课前准备充分,课本、文具、要求自带的实验材料准备好;(3)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听课,认真记录课堂学习的知识;(4)上课时不能做小动作或看与本课无关的书籍;(5)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并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6)实验中要听清要求,严格按要求进行实验,并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做好记录;(7)认真完成课外的科学调查与实验,并做好记录。

一旦明确了以上的课堂常规后,教师就要及时地反复巩固,并且不断地修正提高。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生易于被新奇的、出乎意料的事物或现象所吸引,产生“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等一系列想迫切探究的问题。

因此,对于科学课的教学设计———首先应设计一个“引人入胜”、引起孩子好奇心的教学引入。

如《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引入:准备好两个水槽,分别放入等量的盐水与自来水,放盐水的槽为1号,放自来水的为2号;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

首先,请学生推测马铃薯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有的说沉,有的说浮)教师演示,分别将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放入1号、2号水槽中,请学生观察两个马铃薯在两个水槽中的沉浮。

实验现象与学生的预测产生冲突。

教师适时提问:“怎样解释两个马铃薯沉浮的不同?”“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发表看法后,教师提问:“如果把两个马铃薯同时放在同一个水槽中,会怎么样呢?”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到两个马铃薯在1号水槽中全浮,在2号水槽中全沉。

这是怎么回事呢?怎么解释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呢?这些疑问,学生迫切想要了解,因此在学习过程他们会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

其次应精心设计探究活动。

一节科学课,如何安排好探究活动,既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探究,又能在探究的过程中有良好的纪律意识呢?简单的讲,就是要让学生明确每个科学探究活动的要求。

如:探究的内容是什么?探究的材料有哪些?探究的方法步骤是怎样的?探究的现象或结论是什么?明确了这些内容,学生知道在活动中要做什么、怎么做,自然而然就会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如教学《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一课中,先请学生小组讨论确定本次活动的研究方案,然后汇总形成如下的研究方案———研究问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和发出的声音的音高有什么关系?研究材料:一把钢尺,厚书若干。

研究步骤:1.确定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分别是13厘米、10厘米、7厘米、4厘米。

2.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一人按压尺子,一人拨支尺子,其余同学观察音高、振动快慢。

3.按照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变化顺序进行实验。

要求:1.仔细辨别4种不同的音高,即:高、较高、较低、低。

2.仔细观察尺子4种不同的的振动快慢,即:快、较快、较慢、慢。

3.实验可以按从长到短、从短到长多次进行。

小组讨论后,填写实验记录。

振动尺子———我听到的和我看到的沈震辉浙江省长兴县李家巷镇中心小学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我听到的音高我看到的振动快慢科◇研◇经◇纬242008年第12期(总第433期)2008年第12期(总第433期)日前,教育科研论坛河南工作站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暨全省各学校站汇报会举行。

听取发言后,教育科研论坛河南工作站荣誉站长赵喜生说,全站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启动以来,各工作站按照中央和中共河南省委的部署,迅速行动,立足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赵喜生指出,要增强抓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政治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坚持把深化学习、提高认识贯穿始终,把解决问题、完善制度贯穿始终,把领导带头、典型示范贯穿始终,继续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

要着重指导教师运用教育科研论坛,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在教学实践中求发展,防止形式主义,防止短期行为,防止虚假工程。

!!!!!!!!!!!!!!!!!!!!!!!!!!!!!!!!!!!!!!!!!!!!4.实验单完成后,小组合作完成音高变化柱形图。

(音高变化柱形图)(厘米)47101316195.通过《伸出桌面的尺子的长度和音高的变化记录表》与《音高变化柱形图》,小组讨论:音高与物体长度之间的关系;音高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

实验方案确定后,向学生展示,予以明确。

通过这样一份步骤明确、方法恰当的研究方案,学生活动的目的性比较明确,并且每位学生也能各司其职。

整堂课下来,学生秩序井然,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三、健全科学活动小组,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一般是以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的。

科学活动小组实际上就是一个同伴群体,每一个学生都是群体中的成员,他们既对小组成员的纪律产生影响,同时也会接受小组纪律的约束。

因此,教师如能建立健全的科学活动小组,并加强管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

1.及时建立科学活动小组。

开学的第一节课,就应马上建立科学活动小组。

小组的建立,尽可能按照原座位顺序组成,一是便于教师的管理,二是学生之间比较熟悉、亲密。

如个别小组成员能力都较弱的话,可做适当调整,原则是要保证每个活动小组都能较好地完成科学探究活动。

2.加强对科学活动小组的管理。

(1)民主确定组长,明确组内分工。

科学活动小组实质上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小团队。

要想较好地完成科学探究活动,必须要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因此,组长的人选很重要,他必须得到全体组员的认可。

组长应该让全体组员民主推荐确定,应尽可能地避免教师指定。

这样做的好处是,组长的权威能得到全体组员的尊重。

同时,要正确给学生分工,让其知道自己在实验中承担的职责,如材料员、操作员、记录员等。

(2)明确组内成员的职责。

组长要有为小组服务的精神,要组织、实施好科学探究活动。

如活动的分工;材料的分发、整理;讨论意见汇总等。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职责是负责本组的纪律,对组员的不当行为,及时加以纠正。

其他组员要听从组长的指挥,认真参与探究活动,积极参与讨论,并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同时,也要对组内成员的不当行为进行纠正。

活动小组是班集体内最基层的组织,离学生最近。

学生有违反纪律的行为,组内其他成员如果能及时提醒改正,对学生纪律意识的培养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课堂监督,及时矫正不良行为班级中的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

虽然教师在纪律上都有统一、明确的要求,但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总有一些学生会违反课堂纪律。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监控,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当然,教师不能采取过激的矫正措施,或训、或骂,甚至体罚。

这些方式只能使学生暂时的“臣服”,有时甚至会增强学生的反抗心理。

我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1.暗示。

大部学生都在认真地上课时,有时会出现一两个学生在讲话或做小动作。

笔者一般都不当面指出,而是走到他的旁边,站一会儿。

一般情况下,他马上就会意识到,并停止讲话或做小动作。

这样,既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不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

2.表扬。

教学中,在探究活动结束后,要进行汇报总结,有的小组在听到指令后,能马上端坐好,准备参与汇报交流。

而个别小组依然在做实验,并发出各种声音。

这时,可以表扬某个表现好的小组,如:“××小组,动作最快,其他小组可要快点了。

”这样,其他小组也能马上静下来。

3.适度惩戒。

对于经常性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光靠暗示、表扬等方法是不够的。

他可能坚持不了多久,就会犯同样的错误。

因此,对于这些学生,应和学生及时进行谈心、沟通,有时也可以叫学生到办公室静静地反思。

适度的惩戒有助于学生纪律意识的形成,但应在不违法、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进行。

声音的高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高较高较低低坚持科学发展促进专业提升王超凡郑州市第十三中学教◇育◇短◇讯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