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问题解答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性质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具有基础性、广泛性和发展性,三年级下册内容和生活密切相关,并且涉及领域广泛,很好地体现了科学的基础性和广泛性,教材内容就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展开,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科学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很好的体现了科学的发展性。

下面我就新课程标准为抓手,结合本册内容以及三年级学生特点,对学生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具体要求:科学探究方面: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知识提出假设,对假设问题认真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会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热爱大自然。

科学知识方面: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习,了解固体和液体的一般性质,知道人类、动物、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作用。

一、依据知识体系,分析一下本册教材的内在结构: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五个单元,分别为《土壤与生命》、《植物的一生》、《固体和液体》、《关心天气》、《观察与测量》。

1、《土壤与生命》单元包括四课--“我们周围的土壤”“了解土壤”“肥沃的土壤”“土壤的保护”,各课之间是一个递进关系,知识相关,层层递进;2、《植物的一生》采用“先分后总”的方法来安排教学内容,由“果实和种子”、“根和茎”、“叶和花”、“植物和我们”四课构成。

前三课是并列的关系,引导学生分别认识植物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第四课是一节总结性的课。

小结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由六个部分组成。

3、《固体和液体》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认识固体以及固体的性质。

(2).认识液体以及液体的性质。

(3).了解改变沉浮状态的方法并感知其中的原理。

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所示的研究主题,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活动,渗透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4课今天刮什么风教学目标:1.能用多种方式观测风;2.会用风向标测量风,会观测风力的大小;3.感受到研究天气、关心天气的乐趣,进而主动地去研究身边自然事物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看图:打乱的《风力等级歌》图片,让学生看图抢答,说出与图片对应的《风力等级歌》。

(师生共同补充评价)2、谈话: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那我们记住了《风力等级歌》有什么用呢?3、学生回答4、谈话:我们最好到教室外亲自去感受一下,不能光纸上谈兵呀?!我们得到外面去观测风,看看今天刮什么风?今天风级是几级?继续当好一个小小气象员!(板书)二、学生提出观测的问题1、谈话:你们外出观测风力风向,觉得自己还有那些问题要解决的?你们又有哪些观测计划和观测方法?哪些还需要老师帮助的?小组讨论一下。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学生汇报问题。

三、师生讨论问题及解决方法1:方位的认识。

在教室里学会辨别方位(八方位);介绍学校操场的方位走向。

2:风向的认识。

教师帮助讲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实例讲述。

3:风向的测量方法及测量工具。

四、室外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做好测量的工具准备:风向标、风力计的检查、纸带系在竹竿上;方位凳8张。

2、讨论外出测量的注意点:(1)在操场较空旷的地方测量;(2)不能挡住其他组测量;(3)观测要细致,要多测几次,才能记录;(4)动作要快,注意安全和保护校园环境。

五、学生外出测量,教师分组巡视指导1、选择地点测量。

2、及时记录。

3、教师也用自制的风力计、风向标测量,以便对照学生的测量值。

第5课气候与季节教学目的:1、能够长期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

2、能够对动植物前后发生的变化进行比较。

3、能够观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4、能够比较出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以引起学生对气候与季节的兴趣。

二、探索和调查1.小组讨论汇报:你眼里的秋季是什么样的?认识秋季的气候特征。

2022年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知识点汇总

2022年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我们周围旳土壤1、我们在(田野)、(花圃)和(水塘边)等地方可以找到土壤。

2、土壤旳本质特性是(具有不停供应植物以水分和养分旳能力),即(肥力)。

3、小草旳根很(长),这是由于根可以(伸到很深旳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

4、挖小草时不能伤到小草旳(根)。

5、土壤中常见旳小动物有:(蚯蚓)、(蚂蚁)、(屎壳郞)、(青蛙)等。

6、通过对土壤旳仔细观测,我们发现土壤里有什么?答:土壤中有小动物,例如:蚂蚁、蜗牛、蚯蚓??有植物,例如:小草、大树旳根、落叶、枯枝??2、理解土壤1、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阐明土壤里有(水分)。

2、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阐明土壤中具有(空气)。

3、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旳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旳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细)旳物质是(黏土),下层颗粒(粗)旳是(沙子),水面漂浮旳细小物质是(腐殖质)。

4、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阐明土壤中具有(腐殖质)。

5、土壤是一种(混合物),研究土壤时,我们发现土壤由(水)、(空气)、(沙)、(腐殖质)和(黏土)等物质构成旳混合物。

在观测土壤时,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来进行观测。

6、古人将雨后采集旳块茎植物带泥放入大火中烧烤,块茎植物旳中间部分被掏食后,外面旳剩余部分就成了不定型旳(初始陶器)。

7、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土)、(壤土)、(黏土)三类。

18、土壤固体中旳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

人们根据三种土粒含量旳不一样,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尤其多旳是(沙土),(黏粒)含量尤其多旳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旳是(壤土)。

9、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旳是(沙土)。

10、比较沙土和黏土旳措施有:(1)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黏土颜色深;(2)用手捻一捻:沙土颗粒硬,黏土细腻;(3)和点水握一握:黏土能握成团,沙土握不成团。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教案_教学设计)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教案_教学设计)

像科学家那样【教材分析】本册的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指向科学探究能力的专门训练。

随着学生探究能力和思维发展的进程,从中年段开始,我们把探究活动从低年段的三个环节进一步扩展到六个环节一一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得出结论和分享交流。

根据三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和探活动的能力,本课重点要关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进阶性要求,并对制订计划、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的具体指导。

专项学习单元所呈现的“像科学家那样”,为学生呈现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使学生知道科学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三大类,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分别研究什么O从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的态度,汲取精神文化。

然后以撒盐后冰融化得快的现象为例,引导学生提出通过实验寻找答案的问题,并能够根据书上的指导,完成作出假设、制定计划等探究活动.【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于科学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科学领域还是模糊的概念,通过阅读资源可以使学生清晰的明白什么是科学领域。

三年的科学课学习,学生学科认知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大部分学生已有仔细的观察力,而且知识道什么是融化、初步了解对比实验,虽然学生尚不具备独立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但能对实验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测,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探究实验方案。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不同的科学领域,科学家研究的领域也不相同。

2.可以对“冰融化”的科学探究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

3.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能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比较筒单的日常生活问题。

科学探究:1.通过对各类科学家的研究内容的简单交流比较这些科学家在研究的对象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的主要领域及其研究对象。

2.在探究活动中结合已有的经验和证据作出假设。

对比实验中,要注意观察改变条件带来的对应变量的变化。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问题解答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问题解答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问题解答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我们周围的土壤问题1: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哪里土壤多?哪里土壤少?(这一问题是为了拉近学生与土壤的距离)答:在农村随处都可以看到土壤:田野里、道路旁、农家院子里等,只有荒山上的土壤少。

在城市里,土壤就不多见了,只有花圃里、水塘边、操场上才有裸露着的土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泥路下、路砖下面都有土壤。

问题2:关于土壤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兴趣。

问题3:挖开田野、花圃和水塘边等不同地方的土壤,观察这些地方的表层,你能发现什么?(以学生实际观察结果为准)答:土壤中有枯死的植物的根、落叶、有岩石和沙子。

有活着的植物的根、幼芽、还会有蚂蚁、蚯蚓等小动物或动物尸体。

问题4:小草的根为什么这么长?答:小草的根长得这么长,可以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深处吸收水份和养料,供给小草生长。

问题5:看看土壤里有哪些小动物。

它们都生活在土壤什么地方?答:土壤中的小动物除了蚯蚓、青蛙、屎壳郎、蚂蚁还有蟋蟀、土蟞、田鼠等,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表层。

2、了解土壤问题1:仔细观察土壤的外观你发现有什么特征?答:土壤是褐色的,土壤有些潮湿,能成团,土壤里有石子、小虫子、落叶、草根……(以样土实际情况为准)。

问题2:做下面的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答:(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到纸巾潮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看到硬土散开,过一会儿又看到有气泡从土壤里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3)搅拌以后看到水变混浊,静上一段时间又看到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水面漂浮一些物质,水中上层物质颗粒较小,是黏土,下层颗粒较大,是沙粒。

(4)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问题3:为什么渗出来的水不一样多呢?答:因为三种土的渗水性不同,沙土渗水性强,渗出来的水最多,黏土渗水性差,渗出的水最少,壤土的渗水性居中,渗出来的水也居中。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单元《植物与环境》知识点总结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单元知识点5、不同环境⾥的植物⼀、填空1、植物的形态与其(⽣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仙⼈掌的茎和叶的形态特征:茎绿⾊、覆盖蜡质,叶退化为刺。

挤压仙⼈掌的茎和芦荟的叶,发现内部含有⼤量⽔分。

3、沙漠植物适应环境的结构特征:具有发达的根系。

4、⽔瓶树⾼⼤粗壮,树⼲顶部枝条、树叶稀疏,远看酷似⼀个巨⼤的啤酒瓶。

⽔瓶树的树⼲⾥储存⽔,抗⼲旱能⼒强,适宜⽣长在热带草原。

5、仙⼈柱植株⾼⼤呈柱状,有分枝。

柱上长有许多锐利的棱,棱上长有尖刺。

喜温暖向阳环境,耐⼲旱,适宜⽣长在炎热、⼲旱的沙漠中。

6、芭蕉树主⼲没有分枝,叶在主⼲顶端呈螺旋状排列。

叶⽚长圆形,宽⼤。

主叶脉粗厚,分⽀叶脉呈⽻状平⾏分布在叶⽚上。

7椰树树⼲长,笔直,没有分枝。

树叶巨⼤,呈⽻⽑状,集中长在树⼲顶端。

椰⼦喜光,在⾼温、多⾬、阳光充⾜和海风吹拂的条件下⽣长发育良好,适宜⽣长在热带沿海。

8、雪松树⼲较直,树枝从下⾄上环绕树⼲向外⽣长。

树叶针状、坚硬,淡绿⾊或深绿⾊。

雪松耐阴、抗旱,有⼀定的耐寒能⼒,分布范围⼴,可⽣活在⾼⼭上。

9植物的形态与其⽣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10、⼤叶黄杨树叶⽐杨树树叶厚、光滑。

⼤叶黄杨树叶上覆盖有⽐较厚的蜡质,所以较光滑。

11、杨树树叶秋天变黄,冬天落光。

⼤叶黄杨树叶冬天落三分之⼀左右,总体看来树还是绿⾊的。

12、冬季来临,杨树靠落叶减少⽔分蒸发和养料消耗。

⼤叶黄杨靠树叶表⾯蜡质减少蒸发。

⼆、简答冬天来了,杨树和⼤叶黄杨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答:杨树靠落叶减少⽔分蒸发和养料消耗,⽽⼤叶黄杨靠树叶表⾯蜡质减少蒸发。

6、沙漠中的植物⼀、填空1、我知道的沙漠中的植物有:(仙⼈球、沙棘、仙⼈掌、骆驼刺、梭梭树、胡杨、芦荟、⽯莲花)等。

2、仙⼈掌的茎和芦荟的叶都含有(⼤量的⽔分)。

3、仙⼈掌储⽔的秘密是:仙⼈掌的叶呈针状,⽽且茎表⾯有蜡质覆盖,⽔的蒸发量极少。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种子发芽了【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课程内容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中年段要求。

四课内容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

本课首先介绍种子的多样性;然后共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时间关系,本课将种子发芽的过程研究放在课外,使学生可以将课堂继续下去,在生活中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观察一周后有的发芽、有的没发芽的情况会自然而然引起学生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兴趣。

在学生的前概念里很多人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必备条件。

由此可见,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条件也会有前概念的模糊,学生的判断容易出错,需要继续探究。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收集不同植物的种子,了解到种子形态的多样性。

2.知道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是种子能否萌发的基本条件。

科学探究:1.能够理解种子萌发实验的设计,并初步认识种子萌发的条件。

科学态度:1.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种子的价值,种子萌发的意义。

【教学重点】能够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教学难点】做好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探究的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蚕豆种子、苹果种子、松子、冬瓜、红枣种子、广口带盖的瓶子(6个)、水、纸巾。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几天过去了,你们的种子发芽了吗?生:交流种植后的现象。

师:黄瓜种子很多都发芽了,很棒,发芽后隔断时间要记得浇水哦。

西红柿的种子还没发芽,不要着急哦,过几天可能就发芽了呢!孩子们每天都要观察哦。

二、认识种子多样性1.师:老师之前让大家带来一些其他的种子,你们带来了哪些种子呢?生:介绍带的种子。

师:看来种子有很多种哦,老师也带来一种种子,你们猜猜看?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这个白胖子。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4《植物结果了》(第一课时)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4《植物结果了》(第一课时)

4.植物结果了【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中的第4课《植物结果了》。

本课从学生对单元初开始的西红柿(黄瓜)长期观察记录活动进行总结汇报,到对不同的果实提出自己的疑问。

在学生的各种问题下,展开本课的教学。

经历观察记录活动总结汇报、观察西红柿和黄瓜的果实、对生活中的可食用植物进行分类这一系列探究过程,回顾植物一生的过程,总结植物的组成部分。

最后,将课堂带到课外,通过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人类怎样利用植物。

经过本课的学习,落实课程标准中植物能够适应其所在的环境。

举例说出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植物的基本结构以及生长过程。

【学情分析】本课面向三年级学生。

对于他们来说,植物是熟悉而陌生的,他们知道植物无处不在,却很少有目的地去观察和研究过它们,也很少有种植经验,对植物的形态、构造、功能、作用的了解。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果实的特征。

2.知道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

3.知道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科学探究:1.通过整理和交流种植记录表,回顾植物的生长过程,找出西红柿和黄瓜生长过程的共同点。

2.能够利用果实的特征辨别果实和非果实。

科学态度:1.通过长期的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交流汇报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植物的重要性,形成热爱自然的感情,愿意采取行动保护植物、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通过整理和交流种植记录表,回顾植物的生长过程,找出西红柿和黄瓜生长过程的共同点。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果实的特征辨别果实和非果实。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观察记录表、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观察记录表、西红柿、黄瓜、小刀。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教师携带2株学生栽种的西红柿进教室。

2.谈话:同学们,你们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西红柿终于长大了,你们还记得刚见到它时,它是什么样子的吗?(种子)3.谈话:这些西红柿和同学们一起成长,也帮助同学们学习到了很多与植物有关的知识,你都知道了些什么?4.学生利用前知回答:植物的根、茎、叶、花……5.谈话:今天,我们的西红柿要带大家继续学习有关的知识,会是什么呢?[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栽种的西红柿,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关注。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 下册《科学》1.4《植物结果了》练习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 下册《科学》1.4《植物结果了》练习
苏教版(2020)科学三年级下1.4《植物结果了》练习
一、填空题
1、果实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
2、植物通过_____繁殖后代。
3、_____、_____和_____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4、番茄的花朵枯萎后,在花瓣的后面长出绿色的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所有植物的种子都可以食用。()
2、开花了就会结果。()
3、我们吃的香蕉、苹果、桃子都是果实。()
4、人们利用甘蔗制糖,用橡胶做轮胎。()
5、番茄每一朵花有四片花。()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不属于植物果实的是()
A.松子B.苹果C.黄瓜
2、萝卜和山药属于植物的()
A.根B.茎C.果实
3、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要经历()
吃植物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吃植种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连线题
西红柿茎叶
甘薯花
菠菜根
花生果实
西兰花种子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果皮种子
2、种子
3、花果实种子
4、小果实
吃植物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吃植物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吃植物果实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吃植物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教案

202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教案

202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教案一. 教材分析《植物与环境》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植物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能力,并培养他们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但对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植物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能力;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植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准备实验材料,如植物、土壤、水等;3.布置教室,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植物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实例,如沙漠中的植物、水中的植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植物是如何适应和改变环境的。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实验,如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植物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方法,分享自己的感悟。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与环境问题,如校园绿化、家庭养花等,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关爱植物、保护环境。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 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我们周围的土壤答:在农村随处都可以看到土壤:田野里、道路旁、农家院子里等,只有荒山上的土壤少。

在城市里,土壤就不多见了,只有花圃里、水塘边、操场上才有裸露着的土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泥路下、路砖下面都有土壤。

让学生展开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兴趣。

石和沙子。

有活着的植物的根、幼芽、还会有蚂蚁、蚯蚓等小动物或动物尸体。

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深处吸收水份和养料,供给小草生长。

壤中的小动物除了蚯蚓、青蛙、屎壳郎、蚂蚁还有蟋蟀、土蟞、田鼠等,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表层。

2、了解土壤壤有些潮湿,能成团,土壤里有石子、小虫子、落叶、草根…… (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到纸巾潮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看到硬土散开,过一会儿又看到有气泡从土壤里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3)搅拌以后看到水变混浊,静上一段时间又看到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水面漂浮一些物质,水中上层物质颗粒较小,是黏土,下层颗粒较大,是沙粒。

(4)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沙土渗水性强,渗出来的水最多,黏土渗水性差,渗出的水最少,壤土的渗水性居中,渗出来的水也居中。

颗粒大,沙粒多。

黏土颗粒小,黏粒多。

②用手捻一捻:沙土的沙粒硬捻不碎。

黏土的黏粒不硬,一捻就成粉末。

③和点水握一握:沙土不能握成团。

黏土能握成团。

实验与制作黏土、壤土各一纸杯、水三纸杯,漏斗三只,沙布三块,烧杯三、把三只漏斗分别放在三只烧杯上,再分别放上沙布,然后把沙土、壤土和黏土分别倒在沙布上。

2、把三纸杯水水最少,说明黏土渗水性最差,而壤土下面的渗水居中,说明壤土渗水性居中。

3、肥沃的土壤层颜色黑褐色,松散、有丰富的腐殖质。

土壤的下层颜色浅黄色,较硬、岩石增多。

叶和人畜粪便沤肥,修筑梯田外,还有秸杆还田,放养蚯蚓等。

苏教版科学(新教材)三年级下册综合复习题(含答案)

苏教版科学(新教材)三年级下册综合复习题(含答案)

苏教版科学(新教材)三年级下册综合复习题(含答案)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复题一、填空题1.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和()。

2.()和()是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3.我们可以从()、()、()等方面来描述天气。

4.30摄氏度写作();摄氏度写作()。

5.声音是由()产生的,它可以在()()和()中传播。

6.植物的形态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

7.()是用来放置气温计等仪器的木箱。

它一般都架设在草坪上,箱底距离地面()米。

8.纸片、木片、塑料、铁片这四种材料中吸水性最好的是(),韧性最好的是(),硬度最好的是()。

9.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包括()、()、()、()、()、()六部分。

二、判断题1.在不同的地方所测量的温度是相同的。

()2.纸非常便宜,我们可以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3.声音能够在任何地方传播。

()4.水里的植物不需要呼吸。

()5.水瓶树适合生长在气候寒冷的地方。

()6.塑料制品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三、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用来描述秋季的是()。

A.硕果累累B.白雪皑皑C.含苞待放2.刮风时,红旗飘动的方向和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

A.相反的B.相同的C.相交的3.卫生间一般都铺瓷砖,是因为()。

A.瓷砖防水机能好B.物美价廉C.好打扫4.不属于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的是()。

A.耐旱B.抗病C.根系发达5.我们常吃的玉米粒、黄豆、花生仁是这些植物身体上的部分(A.根B.茎C.果实四、连线题给材料分类陶瓷棉花天然材料玻璃纸人造材料布料黏土五、填图题1.请在下图中标出箭头所指的风向。

六、XXX答题。

)1.下雨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好处?2.我们能够为减少“白色污染”的办法有哪些?七、实验题探讨仙人掌储水的秘密在模拟实验中,平铺的纸张模拟的是(),卷起来的纸张模拟的是(),蜡纸模拟的是()。

经由进程实验,我发现仙人掌储水的秘密是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是答案一、填空题1.种子萌发的条件是(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全册教材问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全册教材问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问题及答案第一单元:1课:科学是什么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科学家。

2、你知道科学研究包括那些吗?答:科学研究包括:农业研究、航天探索、医学研究等研究。

3、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我们的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我们观察小动物、花朵、树叶时,我们就在进行科学研究。

4、介绍几位科学家和他的研究成果。

答:(1)、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发现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2)、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3)、中国的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

(4)、我国的袁隆平发现了杂交水稻。

(5)、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6)、根据英国人罗杰特的原理,人们制作了电影。

5、做科学大致分为那几个阶段?答:(1)、提出问题。

(2)、作出猜测。

(3)、寻找证据。

(4)、得出结论。

6、科学是什么?答:科学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

2课:做一名小科学家1、怎样让纸鹦鹉“站”起来?答:在纸鹦鹉的尾部别上回形针,让它的重心下移,保持平衡,鹦鹉就能站起来。

2、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保持平衡。

做一名小科学家不仅要善于观察,还要勤于思考。

3、怎样让物品“站”起来?答:想办法让物品的重心下移,保持平衡,物品就能“站”起来。

第二单元:1课: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有生命的物体有哪些?答:大树、小鸟、小虫、蚂蚁、青蛙、小鱼等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2、什么叫做生物?答:我们把动物和植物这样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自然界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

3、观察会使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4、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1)、都需要呼吸。

(2)、都会长大和死亡。

(3)、都会繁殖。

(4)、都需要水分。

(5)、都对刺激有反应。

5、有生命的物体都能生长发育,都有繁殖能力,进行生命活动时都要消耗能量。

2课:校园里的植物1、按生长环境不同,我们把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种子发芽1.种番茄: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

(60〜100)天可以成熟。

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2.番茄种子外形特征:水滴形,黄色,表面粗糙。

3.黄瓜种子外形特征:橄榄形,乳白色,表面平整。

4.栽种记录内容包括(日期)、(高度)、(形态)的变化等。

5.蚕豆种子外形特点: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

6.苹果种子外形特点:扁水滴形,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

7.红松种子外形特点: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8.冬瓜种子外形特点: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9.枣种子外形特点: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

大。

1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12.种好番茄需要做好哪些事?(1)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播种(2)按照番茄习性来照料(3)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第2课幼苗长大了1.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2.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它的作用为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还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3.玉米的根比较特殊,除胚根外,还从茎节上长出节根:从地下茎节长出的称地下节根,从地上茎节长出的节根又称支持根。

4.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部的几个节上长出并伸入土里的。

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5.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6.茎也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为植物生长输送水分和养料7.树干、树枝都是茎.8.我们平时说的芹菜茎其实是叶柄,而实际的芹菜茎是叶包裹着的短缩茎。

9.叶主要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脉有运输水分、养料和支持叶片伸展的作用)。

10.把幼苗的叶子和未脱落的子叶全部去除,幼苗既失去了子叶储存的“营养”供给,又不能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生产“营养”,供自己消耗,因此,结果只能是死亡11.叶也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为植物生长制造并吸收养料12.实验-研究茎的作用:(1)茎和叶的变化是:茎和叶变红,茎中有被染成红色的小细管,叶脉也被染成红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问题解答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我们周围的土壤问题1: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哪里土壤多?哪里土壤少?(这一问题是为了拉近学生与土壤的距离)答:在农村随处都可以看到土壤:田野里、道路旁、农家院子里等,只有荒山上的土壤少。

在城市里,土壤就不多见了,只有花圃里、水塘边、操场上才有裸露着的土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泥路下、路砖下面都有土壤。

问题2:关于土壤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兴趣。

问题3:挖开田野、花圃和水塘边等不同地方的土壤,观察这些地方的表层,你能发现什么?(以学生实际观察结果为准)答:土壤中有枯死的植物的根、落叶、有岩石和沙子。

有活着的植物的根、幼芽、还会有蚂蚁、蚯蚓等小动物或动物尸体。

问题4:小草的根为什么这么长?答:小草的根长得这么长,可以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深处吸收水份和养料,供给小草生长。

问题5:看看土壤里有哪些小动物。

它们都生活在土壤什么地方?答:土壤中的小动物除了蚯蚓、青蛙、屎壳郎、蚂蚁还有蟋蟀、土蟞、田鼠等,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表层。

2、了解土壤问题1:仔细观察土壤的外观你发现有什么特征?答:土壤是褐色的,土壤有些潮湿,能成团,土壤里有石子、小虫子、落叶、草根……(以样土实际情况为准)。

问题2:做下面的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答:(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到纸巾潮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看到硬土散开,过一会儿又看到有气泡从土壤里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3)搅拌以后看到水变混浊,静上一段时间又看到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水面漂浮一些物质,水中上层物质颗粒较小,是黏土,下层颗粒较大,是沙粒。

(4)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问题3:为什么渗出来的水不一样多呢?答:因为三种土的渗水性不同,沙土渗水性强,渗出来的水最多,黏土渗水性差,渗出的水最少,壤土的渗水性居中,渗出来的水也居中。

问题4:用更多的方法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答:①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沙粒多。

黏土颗粒小,黏粒多。

②用手捻一捻:沙土的沙粒硬捻不碎。

黏土的黏粒不硬,一捻就成粉末。

③和点水握一握:沙土不能握成团。

黏土能握成团。

3、肥沃的土壤1、仔细观察土壤的上层和下层,你发现有什么不同?答:土壤的上层颜色黑褐色,松散、有丰富的腐殖质。

土壤的下层颜色浅黄色,较硬、岩石增多。

2、你还知道哪此增加土壤肥力的例子?答:除了种植绿肥,收集落叶和人畜粪便沤肥,修筑梯田外,还有秸杆还田,放养蚯蚓等。

3、为什么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答:①蚯蚓在土中钻洞,有利于土壤通气排水,起到了松土的作用。

②蚯蚓吃土及枯草,分解生物残体,排出粪便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4、土壤的保护1、你还能说出哪些动植物及人类离不开土壤的事例?答:土壤里生长的粮食、瓜果、蔬菜可供人类食用,生长的棉花麻等可供人类作纺织材料。

土壤里生长的树木可供人类作建筑材料、家具材料、燃料等。

土壤里生长的草是很多动物的食物。

土壤里有很多动物的洞穴……问题2:为什么有的地方草木林茂,而有的地方寸草难生呢?答:有的地方草丰是因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土地肥沃能适宜很多植物生长。

有的地方寸草难生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是土地荒漠化的表现,这种土壤干旱、贫瘠,不能适宜植物生长。

问题3: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答: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到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会变弱,没有了植被水会很快流失或蒸发掉,土地干旱。

问题4: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将是怎样的情景?答:这一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认识到没有土壤的后果,即使有再过分的推论也不为过,以引发学生保护土壤的热情。

问题5:人们的这些活动会破坏土壤吗?应该怎么做才对?答:1、喷洒农药会造成土壤污染,肥力下降板结。

2、抛散垃圾会使垃圾中的有毒物质侵蚀土壤。

3、开窑烧砖占用破坏大量耕地。

4、开山毁林,破坏了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正确的做法:合理施用农药,垃圾分类回收,不准开窑烧砖,严禁滥伐树木。

问题6: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呢?答:1、积极参加植物造林活动,做“护绿”小队员。

2、设立“变废为宝”岗位,给垃圾分类,积极回收垃圾。

3、积极进行环保宣传通过多种方式,制止破坏土壤。

(注: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二单元植物的一生1、果实和种子问题1:观察下列水果或蔬菜,说说什么是果实。

答:外面有果皮,内部有种子的是果实。

问题2: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答:种子包括种皮、胚根、胚芽和子叶。

(胚不做具体要求)问题3:适合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答:适合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问题4:种子是怎样旅行的?答:浆果、刺果是靠动物传播的,挪威枫和蒲公英是靠风力传播的,椰子是靠水传播的。

2、根和茎问题1:比较一下,菠菜的根和葱的根有什么不同。

答:菠菜的根比较硬,有一根主根,侧根很少,葱的根较软,有许多侧根。

问题2:这些茎有什么不同?答:牵牛花的茎是缠绕茎,细长而柔软,竹子的茎是直立茎,直立生长,强劲有力。

爬山虎是攀缘茎,细长而柔软,依靠卷须盘卷在别的物体上生长。

西瓜是匍匐茎,不能缠绕,不能攀缘,而是贴在地面上生长。

3、叶和花问题1、观察一片树叶的正面和背面,比较有什么不同?答:叶子的正面叶脉不是很明显,颜色比背面深,叶子的反面叶脉明显。

问题2:研究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散失的。

几小时后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在塑料袋上会有水珠产生。

问题3:花的各部分构造具有不同的功能,你能猜出这些构造分别具有下列哪些功能吗?答:雄蕊制造花粉,雌蕊接受花粉,萼片保护未开的花,花瓣吸引昆虫。

4、植物和我们问题1:在我们所吃的植物中,有哪些植物的多个部分被我们实用了?答:芹菜吃的是茎和叶,菠菜吃的是它的根、茎、叶。

等。

问题2:你能具体说说植物对人类有哪些贡献吗?答:可从日用供应、医药提炼、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让学生交流资料和体会。

三单元固体和液体1、认识固体问题1:能不能说它们既是固体又是液体?答:不能,应是液体和固体的混合物。

问题2:固体的共同性质是什么?答: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如果外力不大,其体积和形状不会改变。

问题3:固体都是硬的吗?答:不是,海绵和棉花等都很软。

问题4:液体能流动,沙漏里沙也会流动,难道它也是液体?答:不是沙子流动是相对的,但就一粒沙子而言它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2、把固体放在水里问题1:为什么一个小石子会下沉,而一艘巨大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呢?答:物体沉浮不是物体的轻重决定的,他与受到浮力大小和自身的重量等方面有关。

此问题为拓展性题目。

问题2:你能想办法把盐和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吗?答:盐的分离可用蒸发的方法,面粉的分离可用沉淀的方法。

3、认识液体问题1、液体的共同性质是什么?答:没有固定形状,可以流动。

问题2、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研究液体的性质?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研究液体的性质?答:我们用了实验、观察等方法,还可以用摸一摸,能尝的尝一尝等方法。

4、把液体倒进水里问题1:把两种液体倒进水里,观察会有什么现象。

答:食用油浮在水面上,蜂蜜沉入水里。

问题2:在一只空杯子里按照蜂蜜、水、油的顺序倒入这三种液体,看看有什么现象法发生。

如果交换顺序又会怎样?答:都会分成三层,从上到下依次是油、水、蜂蜜。

问题3:把一小瓶热的红颜色水轻轻放入装满冷水的容器里,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答:热水会喷出来,不断扩散开来。

问题4:研究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答:重量不变,体积减少。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问题1: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答:改变其形状,做成船形或其他形状。

问题2:小潜艇沉浮的道理。

答:吸入水重量增加,沉入水里,排出水重量减少,浮起来。

问题3、想办法使沉在水里的鸡蛋浮起来。

答:加入盐或糖。

问题4:我们用什么办法使鱼网在水中立起来呢?答:鱼网的上面用比较轻的物体,下面用较沉的物体就可以使鱼网立起来。

四单元关心天气1、今天天气怎么样问题1:从哪里可以得到关于天气的信息?天气预报常从哪些方面说天气?答:看电视、看报纸、网上查找、电话咨询、收听广播、去气象台询问。

天气预报常从气温、风力风向、湿度等说天气预报。

问题2:你认识这些符号吗?他们各表示什么天气?答:分别表示:晴、阴、多云、小雨、风力风向、雪问题3:谁关心天气?种地的农民、训练比赛的运动员、太空旅行的宇航员等。

(还可以补充:老师、同学、渔民等很多参加户外活动或劳动的人都比较关心天气。

)2、气温有多高一、问题解答问题1:一天内气温变化的纪录,我们从中能发现什么呢?答:白天早晚的气温较低,午后气温较高的规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是午后2点左右,而不是12点。

问题2: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百叶箱都是一样的?为什么百叶箱安放的位置都要求在离地1.5米的空旷草坪上?为什么连纪录的时间也是一样的?答:其实是一个问题,世界各地测量标准化之后得到的数据才有比较的价值,便于进行科学研究。

3、雨下得有多大问题1: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得雨量一样吗?说说为什么?答:应该是一样的,因为在实验中的降雨量是一样的。

也可能有一点误差。

问题2:用不同大小的雨量器量雨,行吗?答:行,瓶子大,他的空间大,里面接的雨水不会少的,雨水上升的程度与小瓶子的是一样的。

问题3:下雨和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答:有利的方面:给植物提供必要得水分,缓解旱情,净化空起,保持空气的湿度。

不利得方面:交通不便,洪水泛滥,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和经济损失。

4、今天刮什么风5、气候与季节问题1:说一说你得家乡各个季节的气候特征?答:春季:风和日历,气温回升,万物复苏,脱去棉衣。

夏季:天干物燥,绿意丛丛,穿上单衣.冬季:天气寒冷,大雪覆盖,穿上棉衣.问题2:在不同季节里, 动植物有什么变化?答:植物:春天发芽,夏天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秋天果实成熟树叶枯萎.冬天树叶落尽含蕊过冬.动物:秋去冬来,大雁南飞,迁徙过冬.冬天到动物们冬眠.五单元观察与测量1、观察问题1:用工具观察与用肉眼看有什么不同?答:用工具观察比肉眼看更细微、更清晰、更便利、更安全等优点。

问题2: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猜猜它们是什么?答:第一幅图是头发,第二幅图是冰晶。

问题3:下面四种茶分别是绿茶、乌龙茶、红茶和花茶,你能一一辩认来吗?答:左上一盘是绿茶,冲泡前外形偏平,颜色较浅,沏出来的茶水保持鲜茶叶的绿色。

左下一盘是乌龙茶,冲泡前球状深绿色,沏出来的茶水淡金黄色。

右上一盘是花茶,冲泡前茶叶碎细,颜色重、较暗,沏出来的茶水是黄色或深红色,有香气和甜味。

右下一盘是红茶,冲泡前外形纤细,颜色黄绿,其中有花并有花香,沏出来的茶水有某种花香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