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实验教案观察鸡卵的结构
《观察鸡卵的结构》教案
![《观察鸡卵的结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3e3c8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d.png)
《观察鸡卵的结构》教案教案标题:观察鸡卵的结构教案目标:1.了解鸡卵的结构组成。
2.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功能。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鸡卵的结构组成。
2.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功能。
教学难点: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功能。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新课(5分钟)1.用一个鸡蛋和一把锤子向学生展示,问学生鸡蛋有什么特点?2.鸡蛋有什么用途?Step 2 了解鸡卵的结构组织(10分钟)1.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鸡卵的外观特点,例如颜色、形状等。
2.介绍鸡卵的结构组成:外壳、蛋清、卵黄、蛋黄囊。
Step 3 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30分钟)1.将一个鸡蛋横切开来,让学生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
2.引导学生观察、描绘并互相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3.学生尝试使用放大镜观察鸡卵内部细节。
Step 4 探究鸡卵的功能(15分钟)1.让学生思考鸡卵的不同部分有什么功能?2.引导学生讨论:鸡卵的外壳有什么功能?蛋清和卵黄的作用分别是什么?Step 5 小结与展示(10分钟)1.学生总结鸡卵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2.展示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和理解。
Step 6 拓展活动(20分钟)1.学生可以自由观察其他动物的卵或鸟巢中的蛋,并尝试描述和比较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2.学生可以设计进一步的实验,探究鸡卵的浮力、保护性和营养等方面的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引入了鸡卵的相关知识,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对鸡卵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并且在小组讨论中也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而,教学中还可以加入更多的实践活动或实验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意识。
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
![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808b4c1b76c66137ee061989.png)
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
班级姓名合作者
年月日
【实验目的】
1、认识鸡卵的形态结构并明确各个结构的功能,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了解鸡胚盘发育的有关常识。
【材料用具】
鸡蛋、培养皿、镊子、放大镜、塑料袋。
【实验步骤】
1、观察鸡卵的外部特征
(1)单手稍用力握住整个鸡卵,感受卵壳的承受力。
(2)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卵壳上面的气孔。
2、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
(1)找到鸡卵的钝端(大头),用镊子稍微用力敲碎,夹去破碎的卵壳,观察暴露的卵白和卵黄。
(注意:切勿将镊子插入过深导致戳破卵黄)
(2)待夹去1/3左右面积的卵壳后直接将卵白、卵黄等倒入培养皿中观察。
3、画出鸡卵的内部结构
4、物品归位与清洁处理
(1)将破碎的鸡卵(包括卵壳和培养皿中的卵白等)装入塑料袋,扔进垃圾桶。
(2)将培养皿和镊子洗净后放回原处。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十九章《第2节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观察鸡卵的结构》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十九章《第2节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观察鸡卵的结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0e8ac30029bd64793e2c3b.png)
《观察鸡卵的结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图片、实物、动手实验,了解鸡卵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初步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能力目标:通过鸡卵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观察的能力及表达交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探卵壳、探气孔、探鸡卵结构”三项活动,建构“鸟卵的复杂结构使胚胎发育受到良好的保护,从而增加了对陆地环境适应性”的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鸡卵结构的实验操作过程;难点:鸡卵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的适应性。
三、实验器材准备:注射器、鸡蛋(生熟各一个)、热水、放大镜、培养皿(透明塑料杯)、烧杯、镊子、牙签。
四、教学流程:【师】:鸡生蛋,蛋生鸡,那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众说纷纭。
但是我们知道,自古以来都是公鸡打鸣,母鸡下蛋。
【师】:通过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有性生殖中,雄性产生精子,雌性产生卵细胞。
母鸡下的蛋其实是母鸡排出的卵细胞在输卵管下行的过程中被输卵管壁分泌的物质包裹形成的,所以鸡蛋的学名就叫鸡卵。
鸡蛋富含营养物质,是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餐桌上的“常客”。
【师】:在生物学分类上,鸡属于鸟类,所有的鸟卵基本结构都一样。
今天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通过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并分析鸡卵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来学习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活动:观察鸡卵的结构(部分实验先由教师演示)【师】:请同学们先观察鸡蛋的形状,思考:这种形状有什么意义?【师】:可以减少鸡蛋钙的使用量,也可以防止鸡蛋被压坏,还可以使鸡蛋不易滚远,有利于鸡卵的孵化。
(一)观察卵壳将鸡卵放在手心,用手掌握住鸡卵,单手轻轻用力握鸡卵,感受一下卵壳对外力的承受力。
用放大镜观察鸡蛋的表面。
【师】:通过放大镜我们可以看到鸡蛋的表面并不像我们感觉的那样光滑,那么蛋壳上是否有其它的结构呢?下面请同学们做两个实验:讨论:卵壳上的小孔有什么作用?【生】:卵壳上的小孔起到透气的作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十九章《第2节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观察鸡卵的结构》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十九章《第2节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观察鸡卵的结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0e8ac30029bd64793e2c3b.png)
《观察鸡卵的结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图片、实物、动手实验,了解鸡卵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初步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能力目标:通过鸡卵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观察的能力及表达交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探卵壳、探气孔、探鸡卵结构”三项活动,建构“鸟卵的复杂结构使胚胎发育受到良好的保护,从而增加了对陆地环境适应性”的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鸡卵结构的实验操作过程;难点:鸡卵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的适应性。
三、实验器材准备:注射器、鸡蛋(生熟各一个)、热水、放大镜、培养皿(透明塑料杯)、烧杯、镊子、牙签。
四、教学流程:【师】:鸡生蛋,蛋生鸡,那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众说纷纭。
但是我们知道,自古以来都是公鸡打鸣,母鸡下蛋。
【师】:通过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有性生殖中,雄性产生精子,雌性产生卵细胞。
母鸡下的蛋其实是母鸡排出的卵细胞在输卵管下行的过程中被输卵管壁分泌的物质包裹形成的,所以鸡蛋的学名就叫鸡卵。
鸡蛋富含营养物质,是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餐桌上的“常客”。
【师】:在生物学分类上,鸡属于鸟类,所有的鸟卵基本结构都一样。
今天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通过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并分析鸡卵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来学习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活动:观察鸡卵的结构(部分实验先由教师演示)【师】:请同学们先观察鸡蛋的形状,思考:这种形状有什么意义?【师】:可以减少鸡蛋钙的使用量,也可以防止鸡蛋被压坏,还可以使鸡蛋不易滚远,有利于鸡卵的孵化。
(一)观察卵壳将鸡卵放在手心,用手掌握住鸡卵,单手轻轻用力握鸡卵,感受一下卵壳对外力的承受力。
用放大镜观察鸡蛋的表面。
【师】:通过放大镜我们可以看到鸡蛋的表面并不像我们感觉的那样光滑,那么蛋壳上是否有其它的结构呢?下面请同学们做两个实验:讨论:卵壳上的小孔有什么作用?【生】:卵壳上的小孔起到透气的作用。
观察鸡卵的结构教学设计
![观察鸡卵的结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1a443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d.png)
观察鸡卵的结构教学设计《观察鸡卵的结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鸡卵的结构组成;(2)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鸡卵的方法;(3)能够观察和描述鸡卵的不同结构部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鸡卵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其整体结构;(2)鼓励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鸡卵的细胞组织结构;(3)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加深对鸡卵结构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2)提高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1)显微镜;(2)鸡卵;(3)切片玻片;(4)实验台。
2.教学环境准备:(1)教室内要求安静、整洁;(2)实验台要干净整齐。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个鸡卵,引导学生观察鸡卵的外观,并提问:“你们知道鸡卵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吗?鸡卵的结构有哪几部分?”引导学生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观察结论。
2.探究(25分钟):(1)向学生讲解鸡卵的结构:蛋壳、凝固物、气室、鸡黄、卵白等;(2)向学生展示一块切片玻片,将鸡卵的一部分涂抹在玻片上,放入显微镜下,引导学生观察蛋壳的细胞结构;(3)再将鸡卵其他部分涂抹在玻片上,放入显微镜下,引导学生观察鸡黄和卵白的细胞结构。
3.讨论(20分钟):(1)师生共同讨论观察结果,引导学生描述鸡卵不同结构的特征;(2)组织学生小组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搜集更多关于鸡卵结构的知识;(3)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
4.总结(10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通过观察鸡卵的结构,初步认识到细胞的特征;(2)引导学生总结鸡卵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生物学原理的理解。
五、作业与反馈:1.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回家复习课堂上的内容,并结合教材、课外资料查找更多与鸡卵结构相关的信息;(2)要求学生完成一份观察鸡卵的结构报告,包括对不同结构的描述和功能的解释。
《观察鸡卵的结构》教案
![《观察鸡卵的结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bd12e5e518964bce847c02.png)
《观察鸡卵的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观察鸡卵(鸡蛋),认识鸡卵的结构特点。
2、培养观察能力及学会用观察的方法进行生物学研究。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鸡卵的结构特点。
难点:鸡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三、材料用具新鲜鸡卵,放大镜,镊子,剪刀,培养皿。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一)实验步骤I、观察鸡卵的外形,判断气室的位置1、取一枚鸡卵,用放大镜观察卵壳的表面是否光滑。
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卵壳上有气孔的存在?2、将鸡卵的钝端轻轻敲除裂纹,用镊子将破碎的卵壳连同外壳膜除去,看卵壳下面是否有一个小空腔。
II、鸡卵结构观察3、用剪刀将小空腔下面的内壳膜剪破,使壳膜内的卵白和卵黄流到培养皿内,对照鸡卵结构图观察卵的结构,注意观察卵黄上有没有一个乳白色的小圆点。
(二)学生实验探究学生观察鸡卵的结构。
(三)展示交流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展示实验结果,互相交流学习。
①卵壳、卵壳膜。
(卵壳表面不光滑。
可以用针管给鸡卵内大打气,过一会,卵壳表面有小水珠出现,表明卵壳上有小孔)②卵黄系带。
(连接卵黄和卵壳膜的胶状物质)③卵白。
(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④卵黄。
(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卵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⑤胚盘。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
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⑥气室。
(存有空气,给卵细胞提供氧气)为受精卵发育成胚胎提供营养的结构有卵黄和卵白。
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
(四)讨论1、请推测卵壳、卵壳膜、卵白和卵黄各有什么功能?(卵壳、卵壳膜起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
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有营养和保护作用。
卵黄是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在卵黄外面包裹着卵黄膜。
)2、卵的哪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受精卵的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鸡。
)(五)小结想一想:鸟卵有这么复杂的结构对它们适应环境有什么好处?(鸟卵的复杂结构增强了鸟类对陆地环境的适应)(六)作业画一幅鸡卵结构简图并标出各结构名称。
初中生物 第四节-鸡卵的结构
![初中生物 第四节-鸡卵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aeb69eb50242a8956bece4ed.png)
此,利用学生原有实验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用和拓展,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
实验探究等活动,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和直观性,使教学过程顺应学生的认知规
律,创造实验条件,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结构特点及学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鸟卵的结构,明确每个结构的功能。
步让学生了解高等动物―鸟类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而观察鸡蛋的结构是学习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基础,同时为理解人类的生殖和发育奠定了基础。所以本
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 说学情
“观察鸡卵的结构”的实验,对这个看似简单的实验,学生不屑一顾。如何设
计好实验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乐于动手,主动探究,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呢?因
八、说教学反思: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帮助学生深入浅出的学会鸟卵结构的知识。本实验看似简 单,但构思巧妙,如能将此引入到教材中,对目前生物实 验教学内容的完善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以上是我在预设教学《观察鸡卵的结构》一课时一些不 成熟的想法,敬请各位评委老师点评,指导。谢谢大家!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讨论,能够说出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2、
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关心爱护鸟类的情感。使人们更加
热爱周围的环境。
四、说实验重难点 实验重点: 观察鸡卵的结构,认识鸡卵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实验难点: 1、学生动手观察鸡卵的能力; 2、学会寻找鸡卵的
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五、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师生讨论——任务完成——效 果评价——归纳总结”的五步教学模式,诱思探究教学法和演示教 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 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都从老师设计新的任务开始,然后老师引导、 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思考完成任务的方法,对于比较集中的问题, 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并演示操作,最后 与学生一起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 突破难点。 采用上述教法时,教师一要注意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把学生当作 学习上的朋友,让学生能愉快的学习。二要注意分层要求学生。在 对学生进行任务驱动强化练习时,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 六、说实验准备:新鲜鸡蛋、培养皿、镊子、牙签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十九章《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观察鸡卵的结构》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十九章《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观察鸡卵的结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602cb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15.png)
3.学生对于胚胎发育过程的理解,特别是受精卵的发育和孵化过程。
教学设想:
1.利用实物展示和多媒体辅助,直观呈现鸡卵的结构,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认识。通过对比不同鸟类的卵,引导学生发现鸡卵的特点。
2.设计观察活动,让学生分组观察鸡卵的宏观和微观结构,鼓励他们用准确的生物学语言进行描述,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道题目:
1.请简述鸡卵的结构及其功能。
2.请描述鸡卵的发育过程。
3.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鸡卵结构在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应用。
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我会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鸡卵结构与发育过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鸡卵的结构及其功能。首先,我会用图片和实物模型展示鸡卵的各个部分,如卵黄、卵白、卵壳、卵壳膜等,并介绍它们的作用。例如,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白具有保护作用,卵壳和卵壳膜则起到防止外敌侵害的作用。
接着,我会讲解鸡卵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胚胎发育、孵化等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强调受精卵的发育与卵黄、卵白等结构的关系,让学生理解鸡卵结构与发育过程的紧密联系。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十九章《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观察鸡卵的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鸡卵的基本结构,掌握鸡卵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和功能,如卵黄、卵白、卵壳、卵壳膜等。
2.学会使用显微镜等观察工具,观察鸡卵的微观结构,提高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的能力。
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教学设计
![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03770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6.png)
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本次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鸡卵的结构,了解鸟卵的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鸟类对陆地环境的适应。
科学创新:本次教学采用对比的方法,增加理论和实际联系,实验的直观性优势明显。
同时,增加气孔、卵黄膜的寻找观察探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与家长体会鸡卵的构成,增加家庭亲情。
教学目标:1.认识鸡卵的结构;2.明确每个结构的功能;3.运用合适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4.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孩子们爱护鸟类的情感,感受生命的可贵。
教学准备:剪刀、镊子、培养皿、烧杯、解剖针、放大镜、热水、新鲜鸡卵、吸管、鸡卵发育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内有鸟卵的图片,提问学生对鸟类生殖和发育的主要特点是否了解。
2.新课:以鸡卵为例,让学生了解鸟卵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3.观察鸡卵:让学生观察鸡卵的外形、气孔和内部结构,并说出其功能。
4.演示实验: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本内容,让学生熟悉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5.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观察动手能力。
6.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表达对鸟类的爱护之情。
改写后的文章:本次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鸡卵的结构,了解鸟卵的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鸟类对陆地环境的适应。
为了增加实验的直观性和联系生活实际,我们采用对比的方法,增加气孔、卵黄膜的寻找观察探究,让学生与家长一起体会鸡卵的构成,增加家庭亲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出示内有鸟卵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鸟类生殖和发育的主要特点。
然后,以鸡卵为例,让学生了解鸟卵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让学生观察鸡卵的外形、气孔和内部结构,并说出其功能。
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本内容,让学生熟悉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观察动手能力。
最后,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表达对鸟类的爱护之情。
通过本次教学,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认识鸡卵的结构,明确每个结构的功能,运用合适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孩子们爱护鸟类的情感,感受生命的可贵。
实验课———观察鸡卵的结构说课稿
![实验课———观察鸡卵的结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1705a2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e.png)
实验课———观察鸡卵的结构说课稿一、引言鸡卵是鸟类繁衍后代的重要物质载体,其结构精细复杂。
通过观察鸡卵的结构,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鸟类的生殖生理以及卵的保护机制。
本实验课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鸡卵的结构,揭示其中的奥秘。
二、外观特征鸡卵一般呈椭圆形,外表光滑细腻,卵壳颜色多样,可以是白色、棕色或其他颜色。
卵壳的颜色由鸟类的物种特征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
观察鸡卵外观可以初步了解其品种和生活习性。
三、卵壳结构1. 卵壳的主要成分是钙质,占据了整个卵壳的大部分。
钙质赋予了卵壳坚硬的特性,保护胚胎免受外界压力和损伤。
卵壳的厚度和强度因鸟类物种而异,一般越大型的鸟类,卵壳越厚。
2. 卵壳表面有微孔,可以实现气体交换。
这些微孔允许氧气进入卵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维持胚胎的正常呼吸。
3. 卵壳上有一层称为“蜡膜”的保护层。
蜡膜具有防止卵壳过度脱水的作用,保持卵内湿度适宜。
同时,蜡膜还具有抗菌作用,防止细菌侵入卵内。
四、卵黄和卵白1. 卵黄是胚胎的主要营养来源,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卵黄呈橙黄色,颜色鲜艳的卵黄通常意味着鸡的饲养和饮食良好。
2. 卵黄周围是卵白,占据了整个卵的大部分体积。
卵白主要由水、蛋白质和少量矿物质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胚胎的作用。
五、胚胎结构1. 在鸡卵的一端,可以看到一个白色的小点,称为“胚胎盘”。
胚胎盘是胚胎的起点,也是营养物质和氧气吸收的主要部位。
2. 从胚胎盘向外延伸的是一根白色的线状物,称为“封卵带”。
封卵带是胚胎发育的标志,它的出现意味着胚胎正在不断发育壮大。
六、结论通过观察鸡卵的结构,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鸡卵具有坚硬的卵壳,具有保护胚胎的作用。
2. 卵壳上的微孔允许氧气进入卵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维持胚胎的正常呼吸。
3. 卵黄是胚胎的主要营养来源,卵白则起到保护和支持胚胎的作用。
4. 胚胎盘和封卵带是胚胎发育的重要标志。
七、实验意义通过观察鸡卵的结构,我们可以了解鸟类繁衍后代的机制,同时也可以了解鸟类的饮食和生活环境等信息。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观察鸡卵的结构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观察鸡卵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de660b07580216fc710afd20.png)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观察鸡卵的结构目的要求:1.认识鸡蛋的结构。
2.区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
3.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材料用具:鸡蛋二个、放大镜、镊子、解剖剪、刀片、烧杯2个、酒精灯、培养皿、火柴方法步骤:1、照蛋,注意区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
2、先用放大镜观察鸡蛋的表面,发现卵壳有很多小孔。
3、在鸡蛋钝圆的一端敲出裂缝。
4、小心地剥去表面的卵壳。
5、露出里面的卵壳膜。
6、将卵壳膜剪开,将鸡蛋的内容物倒到纸杯中。
7、观察内部的结构,认识卵黄、卵白和胚盘。
8、将鸡蛋煮熟后剥开,观察气室的大小。
9、将熟鸡蛋切开,观察内部的卵黄和卵白。
10、对比生鸡蛋和熟鸡蛋的结构。
【实验探究】1、通过实验操作,你认为鸟的生殖方式是什么?并说出理由。
卵生2、有性生殖的生命起点是什么?受精卵3、作为生命起点的受精卵是生物吗?并说明理由。
是、作为生物的受精卵,是如何获得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的?由此可知,如何理解陆生动物必须的三大基本生存条件?从自身提取,适宜的环境,充足的营养,一定的温度4、一个鸟卵就是一个生物细胞吗?①在受精情况下:不是②在未受精情况下:是5、鸟卵的哪一结构将来可能发育成雏鸟?胚盘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观察鸡卵的结构年级班级姓名实验日期目的要求:1.认识鸡蛋的结构。
2.区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3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材料用具:鸡蛋二个、放大镜、镊子、解剖剪、刀片、烧杯2个、酒精灯、培养皿、火柴方法步骤:1、照蛋,注意区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
2、先用放大镜观察鸡蛋的表面,发现卵壳有很多小孔。
3、在鸡蛋钝圆的一端敲出裂缝。
4、小心地剥去表面的卵壳。
5、露出里面的卵壳膜。
6、将卵壳膜剪开,将鸡蛋的内容物倒到纸杯中。
7、观察内部的结构,认识卵黄、卵白和胚盘。
8、将鸡蛋煮熟后剥开,观察气室的大小。
9、将熟鸡蛋切开,观察内部的卵黄和卵白。
10、对比生鸡蛋和熟鸡蛋的结构。
【实验探究】1、通过实验操作,你认为鸟的生殖方式是什么?2、有性生殖的生命起点是什么?3、一个鸟卵就是一个生物细胞吗?4、鸟卵的哪一结构将来可能发育成雏鸟?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实验教案观察鸡卵的结构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实验教案观察鸡卵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15c6fbb8f90f76c661371a5b.png)
观察鸡卵的结构目的要求:知识与能力:认识鸟卵的结构,明确每个结构的功能。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讨论,能够说出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关心爱护鸟类的情感。
使人们更加热爱周围的环境。
教学过程:仪器材料新鲜鸡蛋、培养皿、镊子、牙签等实验方法操作步骤1、看形状观察鸡蛋的形状,思考:这种形状(一头钝,一头尖)有什么意义?2、探卵壳单手握鸡蛋,看看会不会轻易捏碎,思考是什么结构在起作用?3、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①用镊子后端将卵壳钝端轻轻敲出裂痕,用镊子剥开卵壳。
观察白色的卵壳膜(几层)?②用镊子小心除去外层卵壳膜,可见一小室,这就是气室。
③用镊子进一步扩大乱可得破口,将气室下面透明的一层薄膜剪破,将其内容物缓慢的倒入培养皿中,对照课本P51页图仔细观察鸡蛋的卵白、卵黄、系带等各部分结构。
④观察卵黄上有没有小白点,思考:小白点是什么结构?⑤用牙签先轻轻按压卵黄,再把卵黄刺破并拨出来,感受卵黄膜的存在。
结果结论卵壳:坚硬、有小孔,保护作用,使空气流通。
壳膜:薄、双层,保护作用。
气室:储存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黄膜:保护作用。
卵白:保护作用,为胚盘提供营养。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系带:固定卵黄。
胚盘:含有细胞核,受精后可以发育成胚胎。
教学反思: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帮助学生深入浅出的学会鸟卵结构的知识。
本实验看似简单,但构思巧妙,如能将此引入到教材中,对目前生物实验教学内容的完善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实验作业 观察鸡卵的结构教学设计.doc
![实验作业 观察鸡卵的结构教学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5c5e9cb7a8956bec0875e398.png)
观察鸡卵的结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鸡卵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培养观察能力及学会用观察的方法进行生物学研究。
二、教学重点:鸡卵的结构及功能。
教学难点:证明蛋壳上有气孔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探究、讨论法等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鸡卵吗?了解鸡卵的结构吗?为了进一步揭开鸡卵的真面目,请看本节内容观察鸡卵的结构。
2、实验材料准备:鸡蛋、剪刀、镣子、烧杯或培养皿、鸡卵结构图。
3、教学流程:师:请同学们参考教材提供的方法和步骤,利用教师提供的器具和自己准备的鸡蛋,来解剖鸡卵,并分析、推测每一个结构的功能。
在使用剪刀操作时,应注意安全,不要划破手。
生:依据教材提供的实验步骤,小组分工合作,动手解剖鸡卵,边解剖边观察边思考,并将解剖好的鸡卵轻轻倒入培养皿中。
师:巡视指导,参与到个别小组的活动中。
生:很快完成鸡卵的解剖和观察。
师:(用课件展示放大的鸡卵结构图,让学生把实物与图相对照,进一步观察各部分结构)请同学们看屏幕,分别说出各结构名称(分步出示结构)。
生:最外层是卵壳、里面比较薄的膜是卵壳膜、小空腔是气室、白色的部分是卵白。
生:中间黄的部分是卵黄、卵黄外面的膜是卵黄膜、卵黄上的小白点为胚盘、卵黄两端的带状结构是系带。
师:其实卵壳膜有两层:外层卵壳膜和内层卵壳膜。
轻轻除去壳膜后,会看到紧贴在卵壳内面的一层就是外层卵壳膜。
对于内层卵壳膜,如果鸡蛋比较新鲜就很难看到;如果是陈旧的鸡蛋,水分蒸发了一部分,所以在钝端、气室的下面就容易看到。
没看到内层卵壳膜的同学,课后你可以把鸡蛋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再解剖观察。
另外有些同学在解剖时比较草率,很容易将外层卵壳膜连同卵壳一起除去,这样就观察不到外层卵壳膜了。
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楚地观察到外层卵壳膜,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课前做了一个小实验,下面就让他们把实验过程和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课外活动小组代表)我们把鸡蛋放在醋酸中浸泡,发现蛋壳逐渐变软, 最后完全被醋酸溶解掉了,请同学们观察(出示用醋酸浸泡过的鸡蛋),这就是外层卵壳膜。
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教学设计
![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4f6f48f8c75fbfc77db2fc.png)
观察《鸡卵的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
“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学生特别熟悉鸡卵,看着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但是学生对鸡卵结构的认识却很粗糙模糊,就知道壳,蛋清蛋黄,而忽略掉鸡卵的重要结构如胚盘气室等结构。
对鸡卵各部分功能更是没什么了解积累。
因此,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活动,使抽象的结构名称具体化直观可看,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鸡卵各部分结构的作用,从而理解鸟卵的结构增强了鸟类对陆地环境的适应。
科学创新
1.采用对比的方法,增加理论和实际联系,实验的直观性优势明显
2.增加气孔,卵黄膜的寻找观察探究
3.课堂实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与家长体会鸡卵的构成,增加家庭亲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鸡卵的结构
2.明确每个结构的功能
3.运用合适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4.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孩子们爱护鸟类的情感,生命可贵,每一个生命的到来背后都是特别多的坚持和努力
三.教学准备
剪刀镊子培养皿烧杯解剖针放大镜热水新鲜鸡卵吸管鸡卵发育图片视频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鸡卵的结构
六.教学反思及评价
本实验内容学生并不陌生,通过补充实验学生将自己看到的结构联系实际,理解掌握本节知识内容更加清晰牢固,并且实验过程所需实验器材少,实验成本低,过程安全。
本实验主要的问题在于对于学生的组织,以及引导。
如何通过实验更好地结合生活认识鸡卵结构,其次关于气孔的观察还不够理想,很多学生会觉得是因为鸡卵表面的卫生情况而出现气泡。
系带观察时将鸡卵卵壳除去来观察系带的作用更加直观,结合鸟类的生殖,更容易掌握相关结构及其功能。
《观察鸟卵的结构》实验设计
![《观察鸟卵的结构》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0bf8f53186bceb19e8bbf7.png)
实验优质课教案《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设计单位:姓名:联系电话:《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设计一、学习目标1、识别鸡卵的结构。
2、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动手观察鸡卵的结构,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2、通过学生动手观察鸡卵的结构,逐步养成与他人交流、分享、合作的习惯。
1、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能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推测,并能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查阅资料寻找证据。
2、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动植物生殖的奥秘。
3、教育学生要养成一种求实的科学探究态度,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
1、学生直观观察鸡卵的外形结构;2、学生动手操作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
3、学生能将鸡卵各结构与其相应的功能相连系。
1、用正确的观察方法识别鸡卵的复杂结构;2、学会区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能够理解胚盘的功能。
3、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想,自主构建“鸡卵的复杂结构增强了其对陆地环境的适应”的概念。
利用多媒体课件,对于实验过程中难以直观理解的问题如胚盘的清晰视图、鸡卵立体视图等用图片加以阐释,便于学生理解,同时提高教学效率。
本课的教学中采用我校的“三主五环节”模式,“三主”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五环节”即定标诱导、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当堂训练、反思小结。
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探究为主的“观察——探究——分析——讨论——总结”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每4人分为一组。
每组实验材料:新鲜鸡蛋、培养皿、镊子、放大镜、解剖剪、垃圾桶、擦桌布。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定标诱导结合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鸡蛋,学名鸡卵,我们几乎天天与之打交道,鸡蛋是我们饭桌上的家常菜肴的食材,那你对鸡卵十分熟悉吗?你认为鸡卵由哪些部分构成?鸡卵的哪一个部分将来会发育成可爱的雏鸡呢?大部分同学认为鸡卵由卵壳、卵白、卵黄三部分构成,卵黄将来会发育成雏鸡。
我们这节课就通过实验来再次认识鸡卵,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我们平时对鸡卵结构的认识是否正确。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十九章《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十九章《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3a5248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b.png)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鸡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鸡卵各结构的功能和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动物生命的尊重和爱护,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4.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如生命意识、科学兴趣、团队合作等。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确保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合作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鸡卵的结构及功能,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教学难点:鸡卵各结构与生殖发育的关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其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现象。
四、教学过程
2.自主探究:学生根据问题,自主观察鸡卵,总结各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3.问题解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鸡卵各结构与生殖发育的关系。
2.互动交流:小组内成员互动交流,分享各自观点,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3.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实践探究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鸡卵,引发学生对鸡卵结构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观察鸡卵的结构改正试验课
![观察鸡卵的结构改正试验课](https://img.taocdn.com/s3/m/83b8796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2.png)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课说课稿实验课:观察鸡卵的结构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新兴县明德中学的梁冠英老师,我今天说课的实验课题目是《观察鸡卵的结构》下面,我从七个方面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观察鸡蛋的结构》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实验部分,本节课是在介绍完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了解鸟类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而观察鸡蛋的结构是学习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说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鸡蛋比较熟悉,所以对“观察鸡卵的结构”这个看似简单的实验可能会不屑一顾。
如何设计好实验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乐于动手,主动探究,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呢,因此,利用学生原有实验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用和拓展,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活动,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和直观性,使教学过程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创造实验条件,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三、说学习目标根据教材我制定了以下的实验目标:1、识别鸡卵的形态结构。
2、通过观察和讨论,能够从鸡卵的结构说出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3、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4、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关心爱护鸟类的情感。
四、说重点难点(一)实验重点观察鸡卵的结构,认识鸡卵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二)、实验难点1、学生动手观察鸡卵的能力;2、学会寻找鸡卵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五、教法学法1、教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通过分组教学,增强学生竞争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和热爱生命的意识。
在教学中,将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法:教学对象是初中八年级学生,对鸡蛋较熟悉,为使所学知识能较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启发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对知识的理解力。
初中生物北师大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6单元 生命的延续观察鸡卵的结构
![初中生物北师大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6单元 生命的延续观察鸡卵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5e47bc2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4.png)
播放视频:用适当的力去敲击鸡卵的外侧,再用同等的力去敲击鸡卵的内侧,有什么现象?
思考,回答
卵圆形,分为两段:尖端和钝端
归纳,总结
卵壳坚硬致密
讨论、思考、回答
卵壳外侧有利于抗击外界冲击力和压力;卵壳内有许多凹陷,叫做气孔。将新鲜的鸡卵浸没在40℃的温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教学重点
鸟卵的形态结构
教学难点
能完整地解剖鸟卵,能有序地观察鸟卵
教学方法
讲授、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一个鸡蛋拥有什么样的结构才能让小鸡破壳而出呢?
思考,探讨
鸡卵的形状
准备好实验材料:一枚新鲜的鸡卵,培养皿,镊子,放大镜,烧杯清水;
先观察鸡卵的形状,要求描述它的外形;
观看视频
问题1:卵黄和卵白之间是如何做到泾渭分明的呢?
问题2:系带有什么功能?
问题3:鸡卵的哪一部分内部结构可以发育成小鸡?
观看视频
分析、思考、回答
观看图片资料
通过视频呈现出卵黄膜的具体形态和系带的功能
卵黄膜,薄而透明
具有一定的弹力,固定卵黄,减震
鸡卵的胚盘,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发育成雏鸡
总结
总结鸡卵的结构和功能
课题名称: 观察鸡卵的结构
教师姓名: 巴州区第六中学 向诗情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识别鸡卵的形态
2.识别鸟卵的形态结构及与鸟类在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能力目标
在观察鸡卵实验活动中,提高探究能力、分析推理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观察鸟卵的结构教学设计改
![观察鸟卵的结构教学设计改](https://img.taocdn.com/s3/m/c6ed8498e45c3b3566ec8b51.png)
《观察鸟卵的结构》-X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观察鸡卵的结构”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章第2节的内容。
本活动是在学习了人、昆虫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后,进一步认识鸟类的繁殖行为。
教材以这个活动为主线,设置实验、观察图片等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和解决问题,并通过解剖和观察鸡卵,识别鸡卵的结构,进而认识鸟卵的形态结构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2、学悄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鸟卵接触较少,对于鸡卵接触较多,但对学生来说,鸡卵无疑是个熟悉的“陌生人X虽然常见却并不了解,学生对于它的认识仅限于日常生活,并没有真正观察过其结构,更没有思考过各结构的功能。
本节课主要是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层层观察鸡卵,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X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层层推进,认识鸟卵的各个结构及对应的功能,思考鸟卵的形态结构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从而体会生命观念要素下的“结构与功能观”和“进化与适应观”。
2、通过观察鸡卵的实验以及观看视频和图片等,让学生掌握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同时锻炼学生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动手实验、归纳与概括,逐步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思维。
3、健全人格要素的主要渗透U标:通过学习过程中的有效渗透,以加深学生对意识倾向维度下认知板块中人生观要素,关于生命与生活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意识倾向维度下意志板块中坚韧性要素的理解。
详细解读如下:①通过学习鸟卵的结构和功能,了解鸟类胚胎的发育过程,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不易,即使在极其艰难的悄况下也要顽强地生存,不放弃生命,从而理解生命观要素中生命与生活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对应树立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以及关爱生命、关注成长的社会责任意识。
②通过了解亲鸟的孵卵过程,感受鸟类在繁殖行为中表现出的坚韧性的要素特点:坚持、有毅力,只有持之以恒,坚韧不拔,才能得到最后的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鸡卵的结构
目的要求:
知识与能力:认识鸟卵的结构,明确每个结构的功能。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讨论,能够说出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关心爱护鸟类的情感。
使人们更加热爱周围的环境。
教学过程:
仪器材料
新鲜鸡蛋、培养皿、镊子、牙签等
实验方法操作步骤
1、看形状观察鸡蛋的形状,思考:这种形状(一头钝,一头尖)有什么意义?
2、探卵壳单手握鸡蛋,看看会不会轻易捏碎,思考是什么结构在起作用?
3、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
①用镊子后端将卵壳钝端轻轻敲出裂痕,用镊子剥开卵壳。
观察白色的卵壳膜(几层)?
②用镊子小心除去外层卵壳膜,可见一小室,这就是气室。
③用镊子进一步扩大乱可得破口,将气室下面透明的一层薄膜剪破,将其内容物缓慢的倒入培养皿中,对照课本P51页图仔细观察鸡蛋的
卵白、卵黄、系带等各部分结构。
④观察卵黄上有没有小白点,思考:小白点是什么结构?
⑤用牙签先轻轻按压卵黄,再把卵黄刺破并拨出来,感受卵黄膜的存在。
结果结论
卵壳:坚硬、有小孔,保护作用,使空气流通。
壳膜:薄、双层,保护作用。
气室:储存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黄膜:保护作用。
卵白:保护作用,为胚盘提供营养。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系带:固定卵黄。
胚盘:含有细胞核,受精后可以发育成胚胎。
教学反思: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帮助学生深入浅出的学会鸟卵结构的知识。
本实验看似简单,但构思巧妙,如能将此引入到教材中,对目前生物实验教学内容的完善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