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转型期市民社会建设的思考
转型期的中国公民社会:发展与前瞻
的 不 完善 发展 、 公 民社会 自身的 缺 陷等一 系列 现 实障碍 。 我 国应 该 正 视 3下公 - " 民社 会 官 民二 重性 的客 观 现 实 , 借鉴 后 发 国家 已经成 功 的 法 团主 义路 径 , 探 索具 有 中 国特 色的 道路 , 实现 由
国家 法 团主 义 向社会 法 团主 义 的转 型。
上 世 纪末 以来 , 受 到 国 内外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民团体在社会 管理 和服务 中的职责 , 引导社会组 织健康有序发 展 , 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 基础 作用 。研 究 中国公 民社会 在 发 展过 程 中 面临
的现 实 困境并 进 行 前 瞻 性 的理 论 探 索 , 将 有 助 于 加强 和创 新社 会管 理 , 构 建和谐 社会 。
译为“ 市 民社会 ” , 如今 已逐 渐 为 “ 公 民社 会 ” 所 取
代 。市 民社 会 的译法 主要 来 自马 克思 主 义 的经典 著作 , 马克思 关 于市 民社 会 的理 论 建立 在 资本 主 义 条件 下市 民社 会 与 政 治 国家 相分 离 的基 础 上 。 市 民社会 与 政 治 国家 两分 , 是 马 克 思分 析市 民社
一
等各方 面 变革 的触 动 , 公 民社 会 在 中 国再 次 受 到 关 注 。“ 作 为一 种分 析性 概 念 , 公 民社 会 被 当作 一
种社会实 体来对 待 , 人 们 致 力 于从 历 史 学 、 社 会
、
公 民社 会 的概念 与性 质
学、 经 济学 、 组 织 理论 等 多学 科对 它 与其 国家 的关 系 进行 实证 的研 究 。 ” l l 中 国的公 民社 会 随着市 场
法律与社会治理.doc
法律与社会治理------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工作应对【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表现在政治,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领域。
只不过在经济领域体现的更明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①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必然会对原有的社会体制造成一系列的冲击,从而迫使社会机制的改变,以适应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这样,中国社会就自然而然的,而且是不可避免地进入转型期。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社会转型时期,如果社会工作的应对措施不得当,将会给社会转型造成重大阻碍,甚至导致国家和社会的动荡。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认清中国社会转型并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将会大大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社会转型,矛盾,社会工作应对“中国社会变革有两种类型:体制转型和社会转型。
体制转型更多的是从国家政权和所有制结构考虑。
社会转型则基于产业发展。
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半体制半产业转型”②在中国历史上,有三次重大体制转型。
秦朝时封建制度的确立;辛亥革命革除了封建帝制的命,建立民国;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这三次巨变,在其所处的历史时期给中国各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
在这种急剧动荡的时期,统治阶级首先以立法的形式来保护其转型成果,如《秦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
贯穿于中国历史的社会转型时期,是矛盾的凸显期,利益的冲突期,通过法律将很好的解决这些冲突。
当然,光靠法律是不行的,还需要有众多的配套措施,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协力,从而才能顺利渡过转型期。
中国当代社会正进入社会转型期,构建以法律为主,多种措施共同辅助的全方位的解决转型期矛盾的体系迫在眉睫。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的大体表现许多学者专家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和认识。
在当今学术思想开放的时代,强调和而不同的时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也有其缺陷和不足之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整理的《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一书中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认识较为全面。
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
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代价及其度量近20年来,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革与加速发展的时期,社会转型呈现多向度的特征,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分别处于不完全相同的转型度之中。
中国社会多向度的转型,主要表现为四大社会变迁与发展趋势。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社会转型的含义、基本趋势、社会效果、社会代价及其度量方法。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界定在中国,“转型”概念是1992年以后开始流行的。
它最早也是最典型的含义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这与西方国家的主流理解是一致的。
世界银行办了一个杂志,叫"Transition",有人译为“转轨”。
从发表的文章来看,这份杂志探讨的主要是经济体制转轨。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世界银行合办了一份“转轨通讯”,为"Trans ition"的中文版。
也有人将"Transition"译为“转型”(注:参见〔英〕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译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社会转型管理(MOST)”规划联络委员会,并出版业务通讯。
社会学者往往将"Transformation"译为社会的“转型”。
在中国社会学者的论著中,“社会转型”有三种主要的含义:(1)社会体制在较短时间内急剧的转变。
“转型”与“转轨”在体制转变这一点上可以取得相同的意义。
自1992年中国宣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就建立在明确的经济体制转型的基础之上。
但社会转型本身则是社会体制的转变,是社会制度的创新。
改革是从制度转变开始的,因此制度解释是根本性的解释。
我曾指出:“60年代至70年代,个人身份的变换特别困难,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率均很低,也就是说,社会结构‘超稳定’,比较封闭。
究竟是什么东西限制人们身份的变化?有三种固定与冻结人们身份的因素:一是户籍制度;二是劳动制度;三是干部制度。
转型期农村社会的结构及市民社会的构建
任何 社 会单纯 地依 靠政 治整合 很 难长久 地 保证 一个社
会平 稳 、 康地 发 展 , 有 国家与社 会适 当分离 , 治 、 健 只 政
经 济和文 化领域 相 对 独立 , 使政 治整 合 和社 会 整 合保 持 适 度 的张力 , 既相互 协调又相 互 制约 , 能创 造出有 才 利 于社会 发 展的最佳 环境 。
维普资讯
不 是无 限制 的 。市 场 经 济 是 以物 质利 益 为 原 则 的 ,j } 『 j
的 全 部 生 活 统 统 被 纳 入 组 织 化 渠 道 . 到 来 自 国 家 权 受 力 机 构 的 训 导 、 督 和 管 理 。 高 度 政 治 化 同 构 化 的 农 监 村社 会严 重阻 碍 了生产 力 的 可 持续 发 展 。 实 践证 明,
交相 为利 , 通过 利 的 纽带 而 勾 连在 一 起 。市 场 经 挤 的 利益 原则破 坏 了“ 政社 台 一” 的人 民公 社 共 同体 . 场 市 经 济的兴起 , 坏 了人 民 公社 体 制 下 的农 村 共 同体 的 破 精神 、 组织 结构 , 以有机 团结 的社会 整合 功 能在很 大 并 程度上 取 代 了 以往 共 同 体 的机 械 团结 的政 治整 台 功
能。
市场 经济对 计 划经 济体制下 农村 社会 共 同体 的瓦 解更 为实 质性 的体 现于 现实的组 织构 成 上。 市场经 许
社 会 以 物 质 利 益 为 原 则 , 论 是 人 们 通 过 市 场 交 换 相 无 连 接 , 是 通 过 其 他 形 式 相 连 接 , 取 利 益 都 是 惟 一 原 还 获
昊 业 苗
( 海 大 学 ^ 文学 院 , 江 苏 南京 河 202 ) 1 0 4
我国社会转型期内涵刍议
(四 )人 格 形 态 从 依 附 型 向 自主 型
过 渡
人是粘着在 土地上的” 所 以, 。 中国人的土 地情 结最 为深厚 ,乡土社会 的特征是孤立
且封 闭的 , 口的流动 性非常小 , 乡土社 人 “
会在地方性 的限制下成 了生于斯 、死于斯 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 乡。这是一 个 ‘ 熟悉 ’的社会 ,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 。 这 种 乡土社 会 是与 自然 经 济基 础 相适 应 的 。然而 ,在 商品经济乃至市场经济 的基
不开他人 的生存 发展 ,它斩断 了人 与人 之
新 传统 文 化 的高度 理 性主 义 内涵及 一 元 化文 化权 威体 制 ,建 立 多元化 的 文化 权
威 。这意 味 着各 文化 领域 的独 立 和 文化
此, 市场 经济本 身要求人必 须完全从对政
府和对长 官意 志的依 附关系 中解放 出来 , 独立 自主地走 向市场。人的行为方式是由
持 自 己的独特 生命 力。这 种传 统 文化 向
现 代 文化 的过 渡 过程 必然 伴 随着现 代 文
生 活 方式 是人 类 生 存活 动 的历 史 结
方式的意识主导。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在
竞争 中,每个个体 必须 以其独特的优势取
胜。市场经济也是选择经济 ,每个个体都
构。 在物质 生活领域 , 古典形 态消 费水平
式的现代化 以及人格形态的转型 。依 附型 人格是 自然经济 、统制经济 的产物 。现代 市场经济要求人格 完全独立 ,依靠 自己的 独立思维和个 性进入市场 ,竞争意识 、创
扬 弃本 民族 文 化 中不合 理 的部 分 ,使我
国文化 融合 于 世界 文化 体 系之 中,并保
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近代中国是一个经历了许多重大转型的时期,这些转型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其中几个重要的转型。
1. 政治体制的转型
在近代,中国从封建王朝逐渐转向现代国家体系的建立。
清朝末年,推翻封建统治的思潮兴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标志着中国政治体制的根本转变。
2. 经济模式的转型
近代中国也经历了从封建经济到现代工业化经济的转型。
在清朝末年,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传统经济的落后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困境。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并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技术引进。
3. 社会结构的转型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封建社会的崩溃使得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市民社会的兴起,使得社会地位和财富不再完全依赖于出身。
4. 文化观念的转型
近代中国的文化观念也经历了深刻的转变。
西方文化的传入和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使得中国人开始反思传统文化观念,并吸收了西方的科学知识和现代思想。
总之,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一个多方面的、复杂而又深刻的过程。
这些转型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也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社会治理的基本态势与现实思考--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变迁的研究
中国社会治理的基本态势与现实思考——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变迁的研究刘锋【摘要】社会的整体性变革、传统的政府运作模式失灵及社会控制方式的转换构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背景。
这一时期社会治理呈现多元混合的发展态势。
影响该时期社会良性治理的因素是高度集中的政府管理体制、治理理论没有恰当地回应“中国问题”、不成熟的市民社会以及社会成员法治观念比较淡薄。
因此,必须发挥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建设善治型与服务型政府,破除体制性障碍;吸收国内外优秀治理理念,完善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回应时代关切;积极培育市民社会,实现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期刊名称】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6【关键词】社会变迁;社会治理;多元混合态势;制约因素;现实启示社会治理是指以公正、平等、人道为道德体系原则,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上自上而下的社会管理与自下而上的社会自治的有机结合,包括社会管理机制、社会自治机制和社会基础工作三个要素,其最终要构建善治社会,即“法治与德治并重的良序社会”[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政治环境、经济形势、思想文化领域等异常复杂,发生了“微型的社会变迁”[2]。
在这一特定时期,主要围绕中国改革向何处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突围国内外困境、中国共产党如何经受执政考验等问题,思想领域不断交锋,社会治理刻不容缓。
但由于高度集中的体制机制、不成熟的市民社会等因素,致使该时期中国社会治理的风险和难度增大。
加强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治理状况的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有助于为实现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历史背景在改革开放与治理整顿过程中,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迁,社会治理的方式与态势也随之改变,这构成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历史背景。
(一)社会的整体性变革新时期伊始,鉴于十年“文革”的沉痛教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改善社会治理方式、转变政府职能等成为人们的共识。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建设的启示
民社 会 的 消 极 面 ,不 致 在 发 展 的道 路 上 迷 失 自己 ,就 成 了一 个 重 大 的 理 论 和 现 实 问题 。但 是 ,中 国 的
市 民社会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也是 国家意志的产物 ,它被 自上而下建立起来 ,与国家有着天 然的 良性关系。这个问题 的研究对 于我 们的社会发展和国家定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 和完 善 ,作 为一支 相对 独立 的社会 力量 ,市 民社 会正在 我 国形 成 。
二 、市 民社会 应上 升到 “ 自由发 展的社 会”
在 马克思 看来 ,所谓 的市 民社会就 是指 :在生 产力发 展 的一定 阶段上 ,以直 接从生 产和 生 活交 往 中发展
起来 的社 会组 织为形 式 , 以整个 的商业 生 活和工业 生活 为 内容 ,体现 着人们 特定 的物质 交往 关 系 ,独 立于并 决定 着 建立在 其上 的政 治 国家及 其 附属物 的社会 生活 的领 域 ,特 别是 经济 活动 的领域 。马克 思将 市 民社会还 原 到经济层 面 ,并展 开社 会 一政 治与政 治经 济学批 判 ,揭 示市 民社会 的资本 主义性 质 ,从而 提 出社 会 形态本
能是暂 时的和 过渡 性 的存 在 。 马克思 的市 民社会思 想有着 丰富 的含 义 ,它既是对 资本 主义社 会 的历 史否定 ,也 是对未 来社会 的 积极 向
往。在 《 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较为系统而 自 觉地提出了 “ 市民社会”和 “ 社会”两个概念。两者
在这 里有 着严 格的 区分 。狭 义上 说 ,在 马克思 这 里 的 “ 会 ”是 一个 政 治 和解 放 的概 念 ,当马 克 思把 “ 社 社 会 ”概念 和 “ 民社 会 ”概念对 比起来使 用时 ,这 时 的 “ 市 社会”概 念就是 一个狭 义 的概 念 ,在这样 的社会 概 念 中 ,其 基本 的 目的是要成 就 “ 自由全 面发展 的个 人 ” ,是要 实现 人 的本质 力 量 的 自由对 象化 ,达 到 “ 自由 的王 国” ,也就 是 “ 产主 义社会 ” 共 。而这一 概念是对 以往 的一 切阶 级社 会特 别是 资本 主 义社 会 的政 治批 判 。 是 为 了实 现人 由异化 存在 向真正 的 “ 类存 在”转化 的解放性 的概念 。
如何理解市民社会
3、如何理解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在古代西方是指市民的共同体——国家,是指政治社会。
黑格尔将市民社会看作是私人利益的体系,认为个人是市民活动的基础,也重视在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作用,认为市民社会依附于国家。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把市民社会看做是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关系和由这种交往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
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的缓冲地带。
一、对我国市民社会的界定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经济、政治领域改革的深化和拓展,社会自治领域日益扩大,长期形成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一体化模式正趋于解体,国家与社会分离已初现端倪,一个现代意义的中国市民社会正在发育、成长和崛起。
市民社会应该是国家与家庭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社团领域,是一种“非政治性的社会”,是指一种享有独立人格和自由平等权利的个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与整合形态,是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联系的、独立于政治国家的民间自治领域。
二、我国市民社会应具备的特征中国作为后发展中国家,特殊的历史背景、制度环境和当下社会境况,注定中国社会转型与中国市民社会必将依循一条符合现实国情的道路, 然而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之发育、发展、生成始终与西方国家社会转型保持着密切关系。
我国要培育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其应该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2.1、个体独立市民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个人是社会生活最终单位。
市民社会以个体的独立性为存在前提,市民社会的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立意识、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个体的独立就是要把个人从自然经济所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摆脱政治社会生活一体化对人的束缚,由市场交换所形成的平等交往的横向联系取代等级身份的纵向关系,使个性和主体自由得到社会的充分承认和空前解放。
独立是市民社会的存在前提, 只有个体独立,才有平等地位和自由来往。
2.2、社会自治自治性是市民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自治是市民社会的出发点。
市民社会是在与政治国家相分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性质的自由联合状态,它的生成、组织和运转往往以民间形式进行。
转型发展大讨论发言稿范文
转型发展大讨论发言稿范文尊敬的主持人、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大家好!我有幸站在这里,参加转型发展大讨论,与各位一同探讨我国转型发展的道路与方向。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没有专业的经济学知识,但我对我国的发展充满信心,我坚信我们能够找到适合我们国家的转型方案,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认为转型发展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我们国家的传统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果我们仍然坚持传统的发展方式,那么我们将面临发展停滞、就业问题和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
因此,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
转型发展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考虑。
首先,我们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科技创新是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我们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我们要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适应转型时代的人才。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这样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转型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我们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财税制度改革和环境治理,为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其次,我认为转型发展需要改变思想观念。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注重的是经济增长,追求速度和规模,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发展。
现在,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此外,我们还要鼓励和培育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转型中来。
最后,我认为转型发展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转型发展是全民行动,需要政府、企业、个人等各方面的力量。
政府要发挥好宏观调控的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企业要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业务模式,适应新的发展方式。
个人则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适应转型时代的发展需求。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实现转型发展的目标,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总而言之,我坚信我国转型发展的未来是光明的,我们有强大的实力和智慧来应对各种挑战。
社会转型
一、什么是社会转型自1992年李培林在《“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一文中提出社会转型这一问题后,学界对此进行了持续深入地研究。
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九种:第一种观点是由陆学艺和景天魁提出,他们认为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1第二种观点是由郑杭生、李强等提出,他们认为社会转型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社会学术语,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的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它和社会现代化是重合的,几乎是同义的。
2第三种观点是认为社会转型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二是指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进化过程,三是指一种整体性的社会发展过程。
第四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但对其含义的理解又不完全相同。
一种观点认为:广义的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这是一种质的变化;狭义的社会转型是指在同一个社会形态下,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甚至较为剧烈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涉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只是一种量变。
第五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性发展,即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人民生活、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社会秩序等方面在内的社会全面发展。
第六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性变动,即意味着经济结构的转换,也意味着其他社会结构层面的转换,因此是一种全面的结构性过渡。
第七种观点认为应把社会转型提升到哲学层面来思考,即认为社会转型是代表着历史发展趋势的实践主体自觉地推进社会变革的历史创造性活动。
第八种观点认为从广义文化学的角度看,社会转型就是文化转型。
所谓文化转型,是指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整体性变革。
第九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意味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社会由此成为一个万象的图景。
高富平:中国社会转型的困境和问题
中国社会转型的困境和问题——民法法典化与社会转型思考高富平主讲人:高富平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民法研究中心主任、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评议人:孙新强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梅夏英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赵秀梅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研究所所长杨东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周友军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主持人:吴春岐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时间:2009年4月10日地点:明德法学楼601徐建国际报告厅吴春岐: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上好。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华东政法大学高富平老师作客民商法前沿论坛。
高富平老师在民商法领域特别是在物权法领域有持久而深入的研究,其三卷本的《物权法原论》在学界流传很广。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高老师来为我们做一个以“中国社会转型的困境和问题——民法法典化与社会转型思考”为题的学术报告。
今天我们还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几位嘉宾来参加论坛。
他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孙新强教授、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梅夏英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研究所所长赵秀梅副教授、我院杨东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周友军副教授来进行评议。
下面有请高老师。
高富平:非常高兴来到人民大学民商法前沿论坛进行交流,这也是我向往已久的事情。
从前多次受到邀请,但由于安排的问题,始终未能如愿。
今天总算能够来此,把我多年对民法发展方面的思考,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今天我的题目好像有些抽象,实际上就是讨论民法法典化和社会转型的关系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的民法伴随的改革开放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的。
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律。
那到底民法在中国市民社会的建构过程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比较宏观,可以做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应该说虽然这几天做了一些准备,但还是略显得不成熟。
但这个题目确实涉及诸多范围,是一个民法的社会学思考。
希望我的观点,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进一步的思考。
大家知道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特殊就在于他的公有制以及政府在社会生活中非常显著的地位。
社会转型期影响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及对策
与的 主体对 其参 与 的对 象 发表 意 见且 付 诸 实 施 , 发 表 意见 而 也好 , 付诸 实施 也 罢 , 国人 都 善 于走 中庸 之 道 , 寻 求 合乎 中 去 人情 的“ 常轨 ” 不 致 使政 治 参 与主 体 中 持对 立 主 张 的双 方 失 ,
衡, 而是 大打 折扣 地 使 双 方 均 能接 受 。这 种 中 庸之 道 的 思想
有 以下 几个方 面 :
尽, 而在 当代 农 民思 想 中潜 在 地 发 挥 作 用。对 家庭 事 务 的参
与、 效忠是 绝对 的 , 公 共 事 务 的 参与 可 有 可 无 , 谈 不 上政 对 更 治参 与。其 次 , 中庸 之 道 使 然 。 “ ” “ ” “ 庸 即 用 , 中庸 ” 即用 中 , 中和之 意 。中庸 之道 在 国人 心 中 居极 其 重 要 的位 置 , 庸之 中 道即为 本质 上合 乎人 情 的“ 规 ” J 常 【 。政 治参 与 首先要 政 治参 6
宋 国 恺
( 北 师范 大学 政法 学 院 , 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西 陕 西安 706) 10 9
[ 要 ] 本 文所论 述 的农 民政 治参 与指 的是 农 民运 用 法律 赋 予 的权利 , 摘 直接 或 间接 地 影 响村 委 会组 成人 员 的产 生和 村委
城市转型问题再思考
城市转型问题再思考城市转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城市转型指的是城市从旧模式转变为新模式的过程。
城市转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功能的转变等等,这些都导致城市发生变化,必须转型。
城市转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转型需要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注重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城市文化的保存。
城市转型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方向,如改变城市经济结构、开发城市新产业、推进城市改革、构建城市文化系统、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等等。
城市转型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例如:1.城市规划与设计问题。
城市规划、设计与开发是城市转型的核心。
城市规划与设计要注重环保、可持续性、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推动城市向高品质、有价值的方向发展。
2.城市建设与环保问题。
城市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品质,但必须注意环境污染问题。
城市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3.城市交通问题。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大脉络,是城市发展配套设施的基本要素。
城市交通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通过新技术建设现代化城市公交系统、构建全球化城市交通体系,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4.城市民生改善问题。
城市转型要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利益,通过构建公共、私人、社会共同参与的城市服务系统,优化城市社会结构,打造以人为本的城市。
5.城市地产问题。
城市地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领域,但不能仅仅以单纯的经济眼光去看待地产。
城市地产的开发需要考虑对城市发展的长远影响,注重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
城市转型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需要综合施策。
城市转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
政府应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制定推动城市转型的政策,通过激励措施吸引和鼓励企业参与城市转型;企业应注重社会责任,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城市转型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公众应增强环保与文化艺术意识,积极传播和支持城市转型。
最后,城市转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城市转型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
城市转型问题再思考
城市转型问题再思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转型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城市转型是指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等方面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将逐渐从传统的产业经济向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和智慧型经济转变。
城市转型的目的是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要实现城市转型并非易事,需要解决许多问题。
城市转型需要有良好的城市规划和管理。
城市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市民的需求,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交通、环境等资源。
城市管理也需要提高效率,加强协调,确保城市的良好运转。
第二,城市转型需要推动绿色发展。
城市转型不仅仅是经济结构的转变,还包括对环境的保护。
城市需要推动低碳经济,减少环境污染。
城市还需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只有这样,城市才能持续发展,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城市转型需要推动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城市转型不仅仅是经济结构的转变,还需要提升城市居民的素质和生活水平。
为此,城市需要加大对教育和文化的投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文化活动。
通过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提升城市居民的知识水平和文化品位,培养优秀的创业者和人才,推动城市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第四,城市转型需要解决社会问题。
城市转型过程中,社会问题常常随之而来。
城市需要加大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力度,提供公平公正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保障每个市民的基本权益。
城市还需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鼓励社会参与和社会创新,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城市转型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通过良好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推动绿色发展、加大对教育和文化的投入,解决社会问题,才能实现城市转型的目标,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这是一个需要多方合力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共同努力,实现共赢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市民社会与法治建设》结课论文题目:对社会转型期市民社会建设的思考姓名:张悦学号:S10030505199班级:2010级研究生(5)班授课老师:王清平教授对社会转型期市民社会建设的思考张悦(安徽农业大学 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研五班 S10030505199)摘要:市民社会,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因此有一个动态的发展趋向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社会转型时期,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标志就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强劲步伐深化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
因此市民社会发展与否可直接作为国家文明化进程的标志。
因此加强市民社会建设,力建民主、灵活、多样的市民社会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社会转型; 市民社会的发展 ;现代市民社会建设一、“市民社会”的发展演变市民社会,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因此有一个动态的发展趋向性。
在市民社会理论史上,“市民社会”是由西塞罗(古罗马)和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开创并加以发展的。
然而,这仅仅局限于是一种政治哲学的创构,这与当今意义上法哲学、法理学、发政治学的深层次含义有本质的区别。
源于古罗马的“市民社会”与“公民”的政治层面上的含义密不可分,具有代表性的即是“市民法、万民法”颁布;而古希腊时期“市民社会”与“国家”密不可分,民众多有“城邦”意识。
由此我们看出,最早的市民社会的发展,仅仅停留在词源上,市民社会本身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国家、社会的发展,相反对国家和社会具有很强的依附性。
启蒙思想家们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把自然状态和市民社会看作人类发展: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不受侵犯,把自己的某些自然权力让渡给国家,订立契约。
其中洛克认为: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并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由此形成的社会状态叫做“市民社会”。
而康德指出:这时期市民社会概念在本质上等同于国家,指与人类自然状态相对应的人类文明状态。
其中也有启蒙思想影响的结果。
福格森将“市民社会”与国家放到了对立的两极。
福格森的市民社会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市民社会的历史》这本书中。
学术界一般认为,福格森的这本书被译为德文之后,对德国思想界,尤其是黑格尔产生了较大影响。
这直至后来,黑格尔提出的市民社会思想,仍然延续了市民依附于国家、仅看到私人利益的思想,这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有部分继承性。
而马克思更深层的剖析了黑格尔的思想,并作了补充。
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分裂源于对私有、公共两大利益的分裂,但是市民没有超越对国家的依附关系,马克思认为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市民社会的性质。
值得一提的是,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虽然都承认了市民对国家和社会的依附,却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市民社会”的独立性质。
黑格尔指出,市民社会是处于家庭(自然社会)和国家(政治社会)之间的地带,虽独立但不自足,须凭政治秩序化来解决(也就是最早的民主法治理念),国家高于市民社会。
马克思否定了黑格尔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结论,肯定了市民社会的经济本质和独立性,应独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是与公权力相对的私权力的发展。
20世纪以来现代学者葛兰西、哈贝马斯对市民社会的概念又做了新的阐释。
他们主张把经济领域从市民社会中分离出去 ,认为市民社会主要应该由生活和文化领域构成,同时强调市民社会的社会整合和文化传播与再生产功能。
[1]葛兰西赞成将社会分为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两部分,与马克思不同,他将市民社会看作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哈贝马斯明确的将市民社会分离独立出来,认为市民社会独立于国家,这是首次明确的将市民社会看做不依附于国家的发展理论。
并且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的发展要与传统主张结合起来的思想,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既保留了传统市民社会思想的精华部分,又符合现代发展的需要。
无论黑格尔、马克思、托克维尔还是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社群主义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实质上都在不同程度上借助于对市民社会问题的质询与探问而展开,诸如个人权利、自由以及民主的公民资格等市民社会的传统主题已经被内化为政治哲学回避不了的焦点性论题。
[2]综上所述,市民社会的概念,笔者总结为: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
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构成。
它是国家权力体制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
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具有独立性制度性的特点,市民社会就是从物质方面加以强调的一般社会。
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的缓冲地带,为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种含义的四位一体的概念。
典型形态便是19世纪的西欧北美社会,也就是梅因所说的“契约社会”。
同时笔者认为,只有以市民社会为代表的社会私权[1]何增科.市民社会的历史演变 [ J ].中国社会科学,1994,(5):1[2]李佃来.古典市民社会的历史流变及影响[ J ].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1-7力的高度发展与国家公权力的发展并行,才能体现一个国家法治的发展和高度民主的政治发展走向。
而市民社会拥有的特征分别应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市民社会是经济和权利多元化的社会;市民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独立的个人;市民社会是契约社会;市民社会是高度自治的社会。
[3]二、我国市民社会发展现状与困境分析当前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社会转型时期,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标志就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强劲步伐走向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
因此作为马克思所理解的市民社会本身应具有的物质属性也就是更偏向于经济特征,我们应该先予以考察社会转型的经济转型对市民社会发展产生的阻碍。
(一)我国市民社会发展的现状1、市场经济不仅造就了市民社会必需的前提,而且造就了人的社会性。
市民以社会从属性为存在前提,自17978年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具体进程有:首先,我国的市场化机制改革始于农村(农村家庭联产经营承包责任制)后逐渐推进影响至城市;其次,城市化进程加快,不仅体现在城市的扩张、辐射性吞并农村,也包括农村自身的城镇化,开始呈现“农村包围城市”的特点[4];我国民主化进程农村先于城市(如农村民主选举、政务公开早于城市厂务公开和直接选举)但是发展却比城市民主以及文明进程缓慢的多。
由此可以推知城市的市民社会发展受社会转型发展影响表现的更为迅速、组织形式更为灵活、组织度更高等特点。
2、市场经济以商品交换否定了超经济的等级特权制度,确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自由,从而塑造出有主体意识、自主意识和平等意识的个人与团体,逐步形成市民社会的自主与自发性。
自发组织、自主发展是这一时期市民社会发展的重要民主前提。
宽松的经济环境和民主的政治自由度是市民社会充分发展的先决条件,但是笔者认为良性市民社会的发展却还要挣脱经济和政治等级特权的束缚。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揭示了社会分层的原因,但也仅仅是普遍意义上的社会分层。
我们说的是从社会个体(市民)层面出发,社会分层应指社会成员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
[3]胡健董春诗.市民社会的概念与特征[ J ].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 35卷第 2期:113-116[4]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 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50而市民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组织的发展与这一能力密不可分。
具体看的话,市民社会形成主要由以下几个“多元化”积极促成:一是社会阶层结构多元化;二是社会资源支配多元化;三是社会权利日益多元化;四是社会组织多元化;五是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
客观地说,这些就是培育当代市民社会的土壤,滋生市民社会的“温床”。
[5]因此笔者认为市民社会发展,应该是自主的、独立的、专门的、组织性强的、资源获取方便而丰富的、社会影响力大的发展构思或模式,这样发展下的市民社会只允许社会分工不允许社会分成的出现。
3、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的社会结构变迁使得市民社会在中国的发育成为自觉。
虽然真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在转型时期的中国还尚未完全形成,但它的某些结构性要素、价值观念和原则等已经初步显现。
市民社会作为私权利的公共化发展,实际上是私域对公域的“蝴蝶效应”,市民社会的发展壮大本身就是社会成员自身对个人本体权力的认知提升和充分运用的过程,对于社会法治和民主进程意义不可估量,完善的市民社会体系实际上是对国家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有着重大的贡献和作用。
因此,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市民受教育程度不断升高,对自身权力的理解也不断加深,在合理合法合政范围内如何充分挖掘、运用自己的权力,成为许多人自发考虑的问题之一。
获取公共资源能力强的个体会逐渐扩大影响以至组织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群体和组织(主体)从而影响整个社会。
4、经济市场化、社会多元化、生活方式非政治化、文化世俗化,社会自主领域扩大,个体主体自由度增大……这些现象表明中国的市民社会正在发育、成长和崛起中,并且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现代化交流手段的技术革新,使得市民社会的声音更容易通过媒介表达出来。
因此,在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公民话语权的培养和表达,公众参与政治生活渠道的畅通和便捷,有意识的引导市民社会中基层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自助自律性的发展、加强。
而要真正促成市民社会个人与团体力量的丰富性、多元化,使他们能够公开表达对他人的理想和生活方式的支持或者反对,就必须促使市民社会和国家发挥出有益的发展推动作用。
(二)、我国市民社会发展的困境[5]王颖.解读市民社会的概念——兼论其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D ].江南大学硕士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8年3月目前来说,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尚不完善,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仍在摸索中继续着。
与此对应,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也亟待成熟,有许多的障碍,这些因素的存在对中国市民社会的发育成为无法回避的“瓶颈”。
具体体现为:1.经济发展摸索前行,市民社会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相当薄弱。
我国是将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因此难免过于强调GDP而忽视了和经济必须协同发展的其他社会效益的发展。
三、我国市民社会的建设构思人是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要素,科学地认识人的本质,才能更好的明白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和谐市民社会的真正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提出,有其理论与现实的双重背景。
我们知道,社会转型是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这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方向,文化是动力,而社会则是反映各个方面的晴雨表,它和谐与否直接反映了其他各方面的成功与否。
因此,就这一意义而言,社会的力量是决不容忽视的,市民社会如此,和谐社会也不例外。
值得一提的是,市民社会就是和谐社会的一种样态,市民社会作为一种“历史范畴”,它是随着人类历史而不断变迁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历史情境下它所为人们强调的方面是不同的,所侧重的价值也是有差异的,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它存在的一般性价值:多样并存,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