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第3课时 税率(课时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第3课时 税率(课时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第二单元第3课时百分数(二)-税率一、填空题1.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万千瓦时;刘阿姨为某杂志审稿获得一笔审稿费,为此她需要按照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36元,刘阿姨获得的这笔审稿费是元。

2. 陈老师出版了《小学数学解答100问》,获得稿费5000元,按规定,超出800元的部分应缴纳14%的个人所得税。

陈老师应交税元。

3. 李阿姨得到一笔5000元的劳务费,按国家税法规定,其中10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分要按20%的税率缴税。

这笔劳务费交税后,李阿姨最终能得到元。

4. 一家饭店三月份营业额中应纳税部分是12万元,如果按应纳税部分的3%缴纳增值税,这家饭店三月份应缴纳元。

5. 某饭店九月份营业额是78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九月份应纳税元。

6. 某大药房4月份的营业额为30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4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元。

7. 李叔叔购买了一套350万元的楼房,是李叔叔家庭购买的第二套房产,按规定,李叔叔要缴纳房价2%的契税,李叔叔应缴纳契税万元。

8. 张老师出版一本书获得稿费5800元,其中8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分应缴纳14%的个人所得税。

题干中的“其余部分”指的是元,张老师实际得到元。

9. 某饭店二月份的营业额是180万元,按规定要缴纳5%的营业税,这家饭店二月份应缴营业税元。

10. 王叔叔通过银行给家中汇款5000元,汇费是汇款额的0.5%,王叔叔应付汇费元。

二、单选题11. 王叔叔的月工资是48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王叔叔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A. 39B. 105C. 144D. 15512. 张老师上月工资是8530元,按规定超过5000元的部分按3%缴纳个人所得锐,王老师上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A. 128元B. 150元C. 378元D. 105.9元13. 李叔叔买福利彩票中了12万元的奖。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可以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税收的用途,充分体会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中,充分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通过分析、讨论,从中感悟到纳税的重要作用,认识常见税种,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教学中,在完成各种应纳税额的习题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纳税的资料教学过程:⊙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家乡改造前后的对比图。

(1)看图,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从家乡的交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感受家乡的变化)(2)讨论:用于改造家乡的资金是从哪儿来的?(引导学生了解财政部门拨的款大部分是靠税收得来的)2.导入新课。

什么是税收?国家征收的税有什么用处呢?纳税金额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纳税的知识。

(板书课题:税率)设计意图:通过对家乡变化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税收的重大用途,并对学习纳税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初步认识、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1.仔细阅读教材10页的内容,从中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说课稿(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说课稿(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说课稿(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说课稿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说教学目标:1、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

学会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率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每个学生都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说教学重点:掌握税额的计算方法。

说教学难点:理解税收时的专有名词,理解税率的含义。

教法学法:教法:引导阅读、例题讲解、练习巩固。

学法:课前预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主题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中,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你知道这些钱是哪来的呢?2.渗透法制教育:(1)《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课前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依法纳税的意义和重要性。

渗透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

(二)结合情境,探索新知1.理解“税率”的含义(自学教材第10页)(1)纳税的意义。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纳税?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3)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纳税项目并进行简单介绍。

2.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概念,并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3。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 税率27-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 税率27-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 税率27-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计算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的方法。

- 能够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缴税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例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税率相关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培养学生正确的税收观念,理解税收对社会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1. 税率的定义:- 税率是指税收占商品价格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2. 计算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 含税价格 = 不含税价格× (1 税率)- 不含税价格 = 含税价格÷ (1 税率)3. 实际应用:- 购物时计算含税价格。

- 计算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

教学步骤1. 导入:- 通过一个购物的小故事,引入税率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 详细讲解税率的定义,以及如何计算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

- 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 分组练习,每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购物、缴税等。

- 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税率的重要性。

- 强调税收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正确税收观念。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税率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 通过作业,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计算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的方法。

3. 小组讨论:-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是否能够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1. 教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2. 教具:- 黑板、粉笔、计算器。

3. 课外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有关税收的课外书籍,深入了解税收对社会的作用。

教学建议1. 注重实际应用:- 在教学中,注重将税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税率。

六年级人教数学下册第5课【税率】图文讲解+同步练习(含答案)

六年级人教数学下册第5课【税率】图文讲解+同步练习(含答案)

六年级人教数学下册第5课【税率】图文讲解+同步练习(含答案)电子课本▼▼▼▼知识点(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等事业。

(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参考答案第10页做一做图文解读▼▼▼▼课堂练习同步练习11.某商场参加财物保险,保险金额为5000万元,保险费率是0.8%,由于事故,商场损失物品价值达到760万元,保险公司赔偿650万元,这样商场实际损失了多少万元?商场所交保险费金额:5000×0.8%=40(万元)实际损失:760+40-650=150(万元)答:这样商场实际损失了150万元。

2.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吴叔叔十月份应缴纳此项税款445元,吴叔叔十月份的税前工资是多少元?1500×3%=45(元) (4500-1500)×10%=300(元)(445-45-300)÷20%=500(元) 4500+500=5000(元)3500+5000=8500(元)答:吴叔叔十月份的税前工资是8500元。

同步练习21.填空。

(1)缴纳的税款叫做(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 )。

(2)红星小学投保“师生平安保险”,保险金额每人80000元。

按每年保险费率0.05%计算,每年每人应付保险费( )元。

2.某商场上半年的营业额是300万元,如果按照应纳税部分的3%缴纳增值税,这个商场上半年应该缴纳的增值税税多少万元?3体育彩票兑奖时规定,超过一万元的奖金要按获奖额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王叔叔幸运地中了500万元的巨奖,他应缴纳的税款是多少万元?答案提示:1.(1)应纳税额税率(2)402. 300×3%=9(万元)3. 500×20%=100(万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税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税率
人 教 版 六 年 级下册 数学: 税率
4.(重点题)餐饮服务场所的营业税税率 为5%,根据信息,填表。
金额 场所 蓝海大酒店 东方酒店 南山火锅城
营业额/万元
130
72
198
应纳税额/万元
6.5
3.6
9.9
返回作业2
人 教 版 六 年 级下册 数学: 税率
人 教 版 六 年 级下册 数学: 税率
5.(难点题)某企业奖励亚运会冠军12万元,
思考: (1)为什么要纳税?
答:国家的税收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 依法纳税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2)什么是应纳税额? 答: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3)什么是税率? 答: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 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 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人 教 版 六 年 级下册 数学: 税率
人 教 版 六 年 级下册 数学: 税率
1.(基础题) 1900元的营业额按5%缴纳营业税,则 应缴纳营业税( 95 )元,税后收入为( 1805 )元。
2.(基础题)某工厂10月份产品的销售额是1600万 元,如果按销售额的5%缴纳营业税,该工厂10月 份应缴纳营业税( 80 )万元。
100×25%=25(元)
答:妈妈为此支付消费税大约25元。
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 8.妈妈在邮局给奶奶汇2000元钱,需要交1%的
汇费。汇费是多少元?
2000×1%=20(元)
答:汇费是20元。
人 教 版 六 年 级下册 数学: 税率
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10题。 10.小明的爸爸得到一笔3000元的劳务费用。
六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人]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2百分数(二)3税率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2百分数(二)3税率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2 百分数(二)3税率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百分数(二)”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百分数的基本概念、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税率的概念及其应用。

税率是指税收占收入的比例,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税率的概念,会计算税率,并能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百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对税率的计算和应用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理解和掌握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税率的概念,会计算税率,并能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税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税率的概念,会计算税率,并能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生活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经验分享。

4.教学辅助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生活中购买商品时需要支付税费的实际例子,引出税率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师给予引导和指导。

3.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计算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4.课堂讲解:教师对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讲解,结合实例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是学生对税率概念的初次接触。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税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以实例为载体,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税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百分数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税率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建立起对税率的认识。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税率的概念,知道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2.让学生掌握计算税率的方法,能够运用税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2.难点:运用税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税率的概念。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例和问题。

2.实例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实例,用于教学。

3.计算器:为学生提供计算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和税率。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商品的价格和税率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出税率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与税率相关的实例,如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

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这些实例中税率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计算其中的税率。

学生可以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也可以手工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汇报各自的计算结果,并解释计算过程。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 税率8-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 税率8-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 税率8-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如何计算各种商品的税率。

- 学会使用税率进行简单的商品价格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税率进行实际计算的能力。

-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与讨论,探索税率的计算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税收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税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税率是指商品价格的一定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 计算方法:税率 = (税额 / 商品价格)× 100%。

2. 不同商品的税率:- 介绍不同商品的税率,如食品、衣物、电子产品等。

- 分析不同税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3. 应用税率进行计算:- 如何根据税率计算商品的实际价格。

- 如何根据商品价格计算应缴纳的税额。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税率?税率是如何影响商品价格的?2. 讲解税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详细解释税率的定义,通过实例演示税率的计算方法。

3. 介绍不同商品的税率:- 介绍不同商品的税率,让学生了解不同商品的税收情况。

4. 实际操作:- 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计算不同商品的税额和实际价格。

- 引导学生思考税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5. 总结与反思:-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鼓励学生思考税收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2. 实际操作能力:- 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计算税额和实际价格的能力。

3. 思考与讨论:-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2. 教具:计算器、商品价格标签等。

3. 参考资料:税收相关资料、商品价格信息等。

教学建议1. 注重实际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税率的计算和应用。

2023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课件第3课时 税率

2023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课件第3课时 税率

元,10 月份应缴纳增值税多少万元?
(教科书第10页例3)
按应纳税部分的 3% 缴纳增值税
增值税是应纳税部分的 3%, 即税率为 3%
税率的单位“1”是营业额中
应纳税的部分
3%增值税 单位“1” ?万元 应纳税的部分 30 万元 数量关系为:应纳税的部分×3% = 增值税
3 某小规模纳税企业要按应纳税销售额的3% 缴纳 增值锐。该企业 10 月份的应纳税销售额是 30 万 元,10 月份应缴纳增值税多少万元?
2012年1月,宋老师的工资收入应缴纳 36 元个人所得税,宋老 师的月工资是多少?
缴纳的36元个人所得 税对应的哪个税率?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假如应纳税所得额是 1500 元
1 2
不超过1500元 超过1500元至4500元
3% 10%
1500×3% = 45(元)
3 ……
超过4500元至9000元 ……
五 课堂小结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 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税收是国家收入的 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 文化和国防等事业。因此,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 类。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 售额、营业额……)中应纳税部分的比率叫做税率。
4200×5% = 210(元)
(2)一个卷烟厂上个月香烟的销售额为150万元, 如果按销售额的45%缴纳消费税,这个卷烟 厂上个月应缴纳消费税( 67.5 )万元。
1500000×45% = 67.5(万元)
(3)某城市中的饭店除了要按营业额的 5% 缴纳营 业税外,还要按营业额税额的 7% 缴纳城市建 设税。如果这个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是 60 万 元,那么应缴纳城市建设税( 2100 )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3课时 税率(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3课时 税率(教案)

第3课时税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李坑中心小学李忠华【教学内容】税率(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练习二第6、7题)。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重点难点】1.税额的计算。

2.税率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2)50吨的10%是多少?(3)1000元的8%是多少?(4)50万元的20%是多少?2.什么是比率?【新课讲授】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

说说:什么是纳税?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的5%表示什么?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的20%表示什么?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5%这个算式有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30×5%=30×5100=1.5(万元)方法2: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税率(1)-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税率(1)-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税率(1)人教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税率(1)人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税率(1)。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依据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97页的第1题至第3题,以及第98页的第4题至第6题。

这些题目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税率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税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税率的概念,知道税率是表示税收负担的比率。

2. 学会计算税款,能够运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税率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税款。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税率计算税款,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括税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实例讲解。

2. 练习题,包括不同类型的题目,以供学生练习。

3. 计算器,以便学生进行计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将以一个实际情景引入,比如购物时需要支付税费,让学生思考税费是如何计算的,从而引出税率的概念。

2. 讲解:通过PPT课件,我将会讲解税率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税款。

我会用生动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 练习:我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税款。

我会提供不同类型的题目,以供学生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实例讲解。

我会用清晰的文字和图表展示税率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税款。

七、作业设计:1. 计算税款:根据给定的税率和金额,计算应纳税额。

2. 解决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资源,让他们在学习税率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税收的其他方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2.3税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2.3税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2.3 税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2.3 税率(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理解税率的概念,知道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

2. 掌握计算税率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3. 了解我国现行的税率制度,包括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计算税率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了解国家税率制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计算税率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应用税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商品价格、税率等信息。

引导学生思考:税率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知识讲解:讲解税率的概念,通过示例解释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

引导学生理解税率的作用和意义。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如:某商品原价为1000元,增值税率为17%,求购买该商品应支付的金额。

引导学生运用税率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税率计算方法。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我国现行的税率制度,了解各类税收的税率。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税率的概念2. 税率计算方法3. 我国现行税率制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练习:某商品原价为800元,增值税率为13%,求购买该商品应支付的金额。

2. 作业答案:(1)购买该商品应支付的金额为873.6元。

(2)我国的税率制度包括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具体税率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案中,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并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 税率》24-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 税率》24-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 税率》24-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税率的概念,能够使用税率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纳税的态度,树立正确的税收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税率的概念及应用。

2. 难点:税率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税率的概念•定义:税率是指纳税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举例说明:如果某种商品的税率为10%,那么购买价格为100元的商品需要额外交纳10元的税款。

2. 税率的应用•机械练习:完成书本相关练习题,熟练掌握税率计算方法。

•情景模拟:通过实际情景让学生综合运用税率概念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引导学生理解税率的概念,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学习(30分钟)•上机练习,巩固税率的计算方法。

•老师在旁辅助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3. 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每组演示并讨论。

4. 总结(10分钟)•整理课上所学内容,强调税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税率的概念和应用,通过机械练习和情景模拟,学生对税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相关习题。

2.思考生活中更多涉及税率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计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更细致的指导。

下节课应增加实际案例训练,提升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说课(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说课(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说课(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说课第【1】篇〗教学内容:P106—107页的内容说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有关纳税、储蓄、以及涉及的百分率“税率”“利率”的含义。

2、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收集整理生活中的百分率加深对“税率”“利率”的理解。

3、初步学会认识储蓄单,懂得本金、利率和利息三者间的关系。

4、学会运用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特点来解答有关求税款和税前利息、税后利息等相关的应用题。

说重点难点:理解纳税和税率的含义,正确计算有关利息的应用题。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有关百分率的应用题。

1、交流信息:前两天,我们学习了有关生活中的百分率,通过学习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百分率?百分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经济生活中,也有许多百分率的知识,你知道哪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经济生活中的百分率。

第一个税率(说板书:税率)2、什么是税率?看书自学课本106页第一第二段内容,反馈:用自己的话说说税率的意义。

(贴:税率的意义)什么叫应纳税额?3、师强调:税率是交给国家的钱与自己收入的百分比。

二、学习税率在生活中的应用:1、生活中的税率:(1)相互交流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率,说说百分率表示的意义。

学生相互交流,师巡视。

(2)刚才同学们说了许多有关税率的百分数,老师从中选取三个比较有意思的,同学们想不想深入的研究一下?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来研究一下。

要求:(1)自己说说这些税率分别表示什么意义?(2)请举简单的例子说一说。

出示:A房产中的契税是2%B、汽车中的购置附加税是10%C、中奖后的税率是20%反馈:这些百分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税率都表示缴纳税款占经济总额的百分之几。

2、通过研究,我们对这些税率有了更深的了解。

下面我们来帮国际大酒店来解决这个问题:出示例8轻轻读一下,学生练习,反馈:(师说板书):问25000×5%怎么算?你认为哪种方法计算更快一些?在实际计算中,用合理的方法计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_第03课时_认识税率例3(分层作业)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_第03课时_认识税率例3(分层作业)

第二单元第3课时认识税率例3 分层作业【夯实基础】1.国家规定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张阿姨每月工资6500元,她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A.195B.150C.45D.152.某企业上月纳税1.5万元,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为12.5万元,由此可知税率为()。

A.3%B.12.5%C.1.5%D.12%3.笑笑的妈妈从微信钱包中转出6000元到银行卡,需要支付0.10%的服务费。

银行卡实际到账()元。

A.6B.5990C.59944.乐乐爸爸每月工资7800元,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5000元以内不用交税,每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部分按照3%交税,乐乐爸爸每月应交税多少元?下面的算式正确的是()。

A.(7800-5000)×3%B.7800×3%C.5000×3%D.(7800-5000)×(1-3%)5.李叔叔买福利彩票中了12万元的奖。

按规定应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李叔叔实际得到()万元的奖金。

A.2.4B.9.6C.8.6D.9.8【进阶提升】6.某彩票机构的兑奖规定:超过1万元部分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某人种了500万元的巨奖,他缴纳税款后还能得到( )万元。

7.张叔叔买了一辆12万元的小汽车。

按规定,要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

张叔叔应缴纳车辆购置税( )元。

8.王老师买了一套商品房,面积是2125m,单价是6000元,如果一次性付清房款,可以打九折优惠。

(1)打折后房子的总价是( )元。

(2)买房时要缴纳实际房款的1.5%的契税,王老师还要缴纳契税( )元。

9.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李叔叔得到一笔8500元的劳务费。

这笔费用中8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分要按20%的税率缴税。

那么这笔劳务费一共要缴税( )元,李叔叔税后实际获得( )元。

10.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收入在5000元~8000元的,超过5000元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税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税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税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税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百分率”这一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百分率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百分率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百分率的定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百分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应用。

难点:如何将百分率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思考:商场进行打折促销,原价100元的商品,打八折后售价是多少?2. 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4.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百分率的定义,并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百分率进行计算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百分率的定义2. 百分率的计算方法3. 百分率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原价200元,打八折;(2)原价500元,打九折;(3)原价800元,打七折。

2. 应用题:某商店举行优惠活动,满300元减50元,小明购物金额为400元,请问他实际支付了多少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百分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百分率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使用百分率进行描述和计算,试着举例说明。

重点和难点解析百分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是整个教案的核心。

【一课一练】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3课时税率-附答案

【一课一练】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3课时税率-附答案

第3课时税率◆基础知识达标1.某酒店按营业税率5% 缴纳营业税6650元,该酒店的营业收入是()。

A.7000元B.133000元C.6300元2.某公司一季度的销售额是1200万元,如果按销售额的6%缴纳税金,该公司一季度应缴纳税金万元。

3.原价100元的一件商品,现在按八折出售,但另外要加收售价的10%的税金,那么这件商品降价后的实际售价是元。

4.李阿姨得到一笔3000元的劳务费。

按国家税法规定,其中8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分要按20%的税率缴税。

这笔劳务费所应缴纳的税款是元。

5.今年5月份,某餐厅的营业额为25000元,除了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以外,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这个月一共要缴纳营业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元?6.冶商超市上个月的营业额是14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冶商超市上个月要缴纳营业税元。

7.国家规定,工资超过5000元的那一部分,按照3%缴纳个人所得税。

爸爸每月工资7200元,爸爸每月应缴纳税款元。

8.妈妈花180元买了一件毛衣,比原价便宜了20%,这件毛衣打折。

爸爸因发表文章获得了1600元稿费,按规定还要缴纳3%的个人所得税,他实际得到元。

9.张冬冬在报社投稿,文章发表后可以得到300元稿费,为此他需要按3%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张冬冬缴纳个人所得税后可领取稿费.10.小王把2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年利率2.5%,到期利息是元.若按5%纳利息税,到期后小王一共可取出元.◆课后能力提升11.笑笑的妈妈得到一笔4200元的劳务费用。

其中8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分要按20%的税率缴税。

这笔劳务费用一共要缴税元。

12.蛋糕店十月份的营业额为4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应缴纳营业税万元。

13.张阿姨是一名作家,一次稿酬所得为3000元,按规定收入超过1000元的部分按14%缴税,她需缴税元。

14.王叔叔的月工资是6500元,扣除5000元个税免征额,其余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那么他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课税率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课税率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课税率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课税率教学设计【第1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税率》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百分数的意义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和理解纳税的相关知识。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不仅要了解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还要懂得什么是应纳税额和税率,能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更要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法制意识,从小养成依法纳税的意识。

通过计算税款的过程加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P10例3,做一做及练习二第6,7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纳税的含义和意义的理解,学习掌握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并能计算应纳税额。

2.通过计算应纳税额,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计算应纳税额知道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依法纳税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税率的含义,会计算应纳税额。

【难点】:利用税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1.调查表;2.复习百分数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计算下面各算式。

(1)200的5%是多少?(2)700的6%是多少?(3)40万的60%是多少?学生完成后,说说整数乘百分数是怎么计算的,百分数乘法和整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预设生1:先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

生2: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把计算结果缩小为原来的。

……二、导入新课方法一师:同学们,我们国家现在各项事业和建设都蓬勃发展,你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哪些建设项目?预设生1:发展经济、发展科技。

生2:文化事业、国防事业。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图片)下面是我国各项典型事业的图片,大家看看。

师: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大家想一想,为了进行现代化的建设事业,给我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大笔的资金是怎么来的呢?预设生1:靠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来创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

2、使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知识链接
1、将成数与百分数互化。

三成五()十成() 10﹪() 95﹪()
2、一块棉花地去年收皮棉30t,比前年增产5t。

这块棉花地去年皮棉产量增长了几成?自主探究自学教材第10页的内容, 完成相关练习并记录疑问。

1、()与()的比率叫税率。

缴纳的税款叫做()。

2、税收主要分为()、()、()、()等。

3、旅游业税率为5%。

根据这一信息计算并填写下表。

黄金周营业额(万元)应缴纳营业税(万元)
青岛1250
蓬莱阁1080
长岛960
成山头320
4、某服装厂去年加工服装的收入总额是840万元。

按国家的税率规定,应缴纳17%的增值税。

该服装厂一共要缴纳多少万元的增值税?
展示提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个人存款所得的利息不用纳税。

()
(2)应纳税额与各种税收的比值叫税率。

()
(3)王叔叔说:“我付出劳动,得到工资,不需要纳税。

”()
2、杜叔叔的一项创造发明得到了5000元的科技成果奖。

按照规定应
缴纳15%的个人所得税,杜叔叔实际得到奖金多少元?
3、某歌手参加演出,得到演出费4800元。

按规定扣除800元后的余
额部分,要缴纳20%的税。

这次演出这位歌手应纳税多少元?
4、国家规定购买某商品后需缴納3%的消费税。

某商品原价1080元,王叔叔购买一件这种商品实际要花费多少元?
整体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拓展运用李明妈妈的月收入为3800元,李明爸爸的月收入为5500元。

已知个人月收入不超过3500元的部分不征税。

3500-5000元之间的部分按3%的税率征税,5000-10000元
之间的部分按8%的税率征税。

李明的爸爸妈妈总共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