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高考《考试说明》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江苏高考《考试说明》的变化及应对策略

江苏高考《考试说明》的变化及应对策略

度调 得稍 低些 , 的值 应大一 些还 是小 一些 ? R
2 调 整 了一些 内容和 考点 要求
2 1 年 《 试 说 明 》除 了 明 确 地 减 少 4个 考 01 考
点外 , 还在 多处 做 了精 心调 整 。 在“ 试 内容 及 如 考
有 变化 , Ⅱ 级考 点 的 数 目和 内 容上 也 没 有 变 在
曰“ “ “ “ “ “ “ ““ “ & “
图 4
3 备 战 2 1 年 高 考 的 几 点 提 醒 01
3 1 研 读《 . 考试 说 明》 领 会 考试要 求 , 2 1 年物 理《 01 考试 说 明 》 2 1 年 高考 物理 是 01
关 注 。 2 0 年 江苏 高考 的第 9 : 图 3 如 09 题 如 所示 ,
化。 当然 , 细阅读 全 文后 发 现 ,0 1年《 仔 21 考试 说 明 》 了一些 积极 、 益 、 实 的 变化 。 为第 一 作 有 务 作
要求 ”中新增 了“ 根据 普通 高 等学 校 对 新生 文 化 素质 的要求 ” 将 “ 验 要 求 ”调 整 为 “ 验技 能 , 实 实 的要 求” 将 “ 点 1 : 点 力 作 用 下 物 体 的 平 ; 考 O共 衡”的“ 明 : 说 解决 复 杂 连 接 体 的平 衡 问题 不作
辑 电路 , 以我 们在 复 习的过程 中对 与其 相关 的 所 知识 点 和典型例 题可 以删 去 , 如 : 2 0 例 在 0 8年 高 考试 卷第 4题 的逻辑 电路 中 。
另外 , 与传感 器 组合 在一 起 考 查 的 相 关 题 型 也不需 要 。 例如 图 1是一
该考 点调 整 : “ 决 复 杂连 接 体 的平 衡 问 从 解 题 不作要求 ”调整 为“ 只要 求 解决 在 一 个平 面 内 的共点力平 衡 问题” 从这 可 以看 出 , 共 点力 平 。 对

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语文】考试说明“两处修改”不可忽视■说明解读:今年《考试说明》语文科与2012年相比,稳中有变。

变化的部分学生要注意区别对待。

一是轻松应对“新增5篇”。

我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阅读积累与语言积累,2013年新增了5篇要求背诵的篇目,它们均选自初中所学,对同学们而言印象还较为深刻,背诵不会太困难。

二是灵活看待“参考题例”。

2013年把“参考试卷”改为“参考题例”,并增加了“说明”;而且,“参考题例”中,只标明了每一大题的赋分情况,而每一个小题之后却没有具体赋分,这些都说明“参考题例”仅仅是一种参考,而非样板,这就给高考出卷提供了更灵活的空间。

建议同学们千万不要“对号入座”,据此限定自己的复习范围,而是应当按照《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所规定的考点,逐一落实。

三是不能忽略“两处修改”。

第一处是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解说由原来的“标点符号的使用以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语委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为规范”改为“标点符号的使用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为规范”。

第二处是将“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部分中例3的“参考答案”中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民主思想和封建传统出现斗争的一出作品”改成“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民主思想和封建传统斗争的一出作品”。

这两处文字的修改,明显使句子表达更准确,这也可以表明一种导向: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所以,建议同学们千万不能忽略“语言运用”相关知识点的复习。

■复习建议:同学们应当根据自身不足,对薄弱知识点再次强化,习题贵在“精”而不是“多”,先保“质”再保“量”;但是,千万不能“顾此失彼”,其它知识点的复习也应当适当安排;同时跟进完卷训练,尽量按照高考时间限时完成,保证考试感觉;在最后阶段(高考前一个月)应当更注重记忆类的知识巩固。

【数学(文)】考试说明有三处微调■说明解读:今年数学(文科)的《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有三个地方做了微调。

研读《考试说明》必须关注的几个方面

研读《考试说明》必须关注的几个方面

在高三复 习备考 中要依照 《 考试说 明》 来进行. 以必须理清二 所
的不 同点 ,也
考试 内容 和要求部分 ,是 师生非常关注 的部分.在此部分一 者在知识范 围、要求方面的不 同.与 《 考试大绷
定 要进行两 方面 的研究 ,一方 面是看 《 考试说 明》 删 除了 《 考 是 与 《 课程标 》的不 同点 ,除此之外 ,还有很 多地方在知识
收 稿 日期 :2 1 — 6 2 020— 8
作者简 介 :周善富 (9 6 ,男,辽 宁沈 阳人 ,中学高级教师 ,主要从事 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 16 一)
29
试 大纲》 中的哪些 内容 . 国家课标 版 《 如 考试说 明》 选修 系列 4 与能力 要求上存在 差异 ,必须 找 出来 ,对 照分析 ,看哪些要求 部 分 ,是对 ( ( 考试大纲》 要求 的 内容 范围做 了大 量的删减 ,如 是提高 了,哪些要求是降低 了 ,在备考 中着力加以调整 .以国家 坐标系部 分已不再要 求柱坐标 系和球 坐标系 ,参 数方程部 分不 课标版 ( ( 考试说 明》 ( 理科)为例 ,见表 2 .
中此部分 的浓缩删减 ;而 国家课标版 《 考试说 明》 考查 要求部 分是对 《 考试大纲》 中此部分的整合与解 释补充 .因此对如上 内
容 的研读 ,只需要把握好 《 考试说 明》 的文本就可 以了.
二 、关注 《 考试说明》 和 《 课程标准》的关 系 在平 时 的教 学 中,按 照 《 课程标 准》 的要求实 施教学 ,而
教育部考 试 中心 根据普 通高等学校 对考生文 化素质 和能力 的要求 ,参 照 《 课程标 准》 制定 《 考试大 纲》,以 《 考试 大纲》
为 指导原则 ,各省 ( 自治区、直辖 市) 高考方案 和教学实 际制 定符合本省 ( 自治 区、直辖 市) 的 《 考试说 明》 . 《 考试大纲》 规定 考试 的性质 、内容 、形式 ,而各省 ( 自治 区、直辖 市)制定的 《 考试说 明》,对考试 内容 、考试 范围 、试

2023高考考生须知注意事项总结

2023高考考生须知注意事项总结

2023高考考生须知注意事项总结高考是我们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现在快要高考了,很多考生关心高考有哪些注意事项,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考生须知注意事项总结,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考都要注意什么问题高考生高考前要做什么准备?1.考试前,高考生要详细了解《考场规则》,避免不应该的失误!2.请高考生提前准备好考试用具,不要因为没有带或带错了考试物品而影响高考!3.考生要根据平时的考试成绩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目标,信心满满地参加考试!4.大家可以阅读一下《考试说明》,方便快速梳理知识,达到复习的目的!考前怎样做好自我调整?高考即将到来,心理调整很重要!请大家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进行最后的复习!以一颗平常心参加考试,不要过分紧张!考生可以在考前两条调整好生物钟,保证充足的睡眠!情绪不好的时候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下,跑跑步、散散心!考生在高考期间要注意什么?不要过于计较得失,考完一门就忘记一门,不要无聊地去对答案,第1页共7页以免影响下一场考试!有时间就复习一下接下来的考试吧!上午考完后要及时用餐和休息,为下一场考试做好积极地准备!下午考完后适当放松一下自己后,可以准备一下第二天的考试!记忆一下公式和易错知识点,晚上不要熬夜,比平时稍微早一点睡觉就可以!高考前注意事项有哪些心态决定一切心态决定一切尽最大努力、做最坏打算,以平常心待之。

决战前夕更要冷静。

课余适当活动或与父母交流一些轻松话题有助于舒缓紧张情绪。

同时告诫大家,千万不要扩大紧张情绪。

部分同学总怀疑自己还有很多知识没有复习到,忙于向同学借笔记来复印,结果是徒增紧张罢了。

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早上不要贪睡,要求自己在7∶00起床,吃好早饭可以背背英语单词。

9∶00开始上午的正式复习,到11∶30(考试结束时间)休息。

中午尽量小睡一会儿,在下午考试的时间开始另一个整段的复习。

晚上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不要再看一些复杂的资料,可以找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或者英语填空题做做。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作者:华义平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03期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依据国家教育部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编写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其编写宗旨是贯彻“公平、公正”原则,促进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为此,它不仅向社会公布了考试的内容范围,而且明确了具体要求,这既有利于避免考试中的盲目性,也有利于指导广大考生复习备考,从而减轻不必要的负担。

《考试说明》的编写,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人文关怀。

从某种意义上说,编写《考试说明》的高考命题专家和高中一线的教师及教研人员们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法规文件,它和教育部《考试大纲》是我省高考命题和试题评价的主要依据,也是指导百万考生复习备考的纲领性文件。

因此,它的影响举足轻重,事关百万考生和家长。

所以它的制订和修订无疑是严格而精心的。

其中《考试说明》的语文部分,与2006年相比,变化共有数十处之多,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包括语言的表述,都是几经推敲,反复斟酌而成的。

然而尽管如此,也难免有白璧微瑕之憾。

本着科学精神和审慎态度,笔者现从高考语文考试内容能力层级界定的逻辑性,文字表述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等方面,就语文《考试说明》中值得推敲商榷的一些问题,略陈一孔之见,并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逻辑性问题。

较为突出的是有关汉字考查方面的能力层级界定和行文表述。

为了提高对祖国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性和纯洁性,今年江苏高考语文命题加大了对汉字书写正确和规范的考查力度,这是一项重要改革,也是今后命题的趋向。

然而,语文《考试说明》在这方面却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对汉字的考查,虽然2007年《考试说明》进一步明确限定了考试范围,由2006年的“现代汉字”,锁定为“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但对其所属能力层级的界定却不合乎逻辑。

领悟《考试说明》,把握复习方法

领悟《考试说明》,把握复习方法

流能力 的培养 , 从而提高数学素养. 例2 已知点A( ,/3)O 3、 , 为坐标原 点 , ( Y 的坐标 点P ,) 、
、 — /3 ≤0 ,
y 足 、 y ≥, 向 在 量 向 的 满 { / + 0 量 向 上 一了 2 则
y≥ 0,
yJ
第1题 是2 1年 四川文科卷的多选题. 5 01
难度. 在解选择题和填空题时 , 在文字语言 、 因而 要 符
领悟 霉 墨 试


握复习方法
号语言及图形语 言的互相转化上下功夫 , 注意解法的
选择 , 通过不 同的解法来 区分不同层次 的学 生 , 为高 校更好地选拔人 才. 例1 已知A、 两点均在椭圆上 , 椭 圆的左焦 B 助
高 版中’毒 ’ 中 乏 ?
考 研
命 题意 图
2l 0 2年 5月
0 羹 誉孽 l ≥
旗…强 鏊 ll 。 莲l 。 鏊l l
心不.譬 b题求_瑟 鐾 性的合 慧一 ,舍 ≯ 体本 。 研的 现质 一 究精 ; 锲, 问寻 : 而神 瑟
A ÷ 强

图2

c 涸



量I ‘。


z , 删动: 口 西. _
+ /3 ( - 、 ba




口 |

忪 湘l山 I
爪 佣
田 瓣 r 千丌 I If t ! L 菩 、 y, 廿
止 的 t 学
l \
21 0 2年 5月
命 题 意 图


(02 2 1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 以下简称《 ( 考试说 明》 ) 已经出台 ,考试说 明》 《 中有部 分内容做 了调 整 , 须予 以重视 . 仔 细学习题型示例 , 因为它把考试要求具体化 , 具体解释了考试说 明的要求 , 细细地研读 , 可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与高考内容相关性的探究 (自动保存的)

《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与高考内容相关性的探究 (自动保存的)

《考试说明》题型示例变化与高考试卷内容相关性探究宁国市津河中学杨祥海2012、3、52006年安徽省开始自主命题,依据的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安徽省考试说明》。

2006年至2008年《安徽高考说明》只是在全国《考纲》的基础上微调,变化不大,因而高考试卷结构与内容比较平稳。

2008年至2011年的安徽省《考试说明》在内容上有着很大的变化,因而高考试卷结构与内容有着明显的差异,以下着重从总体变化、具体变化、分年度相关性比较、备考启示四个角度进行一点探究。

一、《考试说明》总体变化1、《考试说明》内容结构:2008年《考试说明》由“考试性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题型示例”五部分组成;2009年至2011年,《考试说明》由“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四部分组成。

2、《考试说明》对能力层级的解释:2008年只是简单罗列,没有展开;2009年开始,对不同板块内容按能力层级分条叙述,目标要求具体详尽。

3、《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2008年,“题型示例”单列,按选择题(语音、字形、成语、病句、语言表达)、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顺序列举了56道考题,其中包括标点符号、科技类说明文、话题作文示例。

2009至2011年,“题型示例”按《考纲》能力层级的每一小点列举,依次是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文学类文本)、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应用、作文。

三、题型示例的变化与高考内容的相关性比较表四、备考启示:1、从“题型示例”变化中我们看到了以下规律:一是采纳了许多上一年的语文高考题例;二是更多取用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课改前沿省份的高考题例;三是大量选用全国卷题例;四是增加了安徽卷题例;五是作文题示例大多为上一年高考题,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有所侧重。

六年自主命题,可以清晰地看到,安徽卷一直与全国卷尤其全国课标卷保持密切关系。

因此,在复习迎考时多精做以上省市的高考真题尤为必要。

最新-高中语文 名句名篇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素材 精品

最新-高中语文 名句名篇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素材 精品

名句名篇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18年《考试说明》规定要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赋分仍为4分,因此,高考复习中不能小视名篇的记忆背诵。

但在复习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对《考试说明》的精神没有准确把握,复习不得要领,复习效果不佳。

在此特提示注意下面几个问题:一、要从"篇"入手,把握背诵内容高考停考了3年默写"名言名句"后,去年又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不过此类题型的复出,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那就是不只仅考"句",只作简单的上下句填空,而是着眼于"篇"。

试题提供两种语文背景材料,一是作者与篇目,一是几句背景性语句。

如2018年全国卷第⑶题:"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有些学生没有意识到这点变化,忽视篇段的背诵,仍然采用从篇章中雕镂"名句"的做法,甚至不重视教材中名篇的背诵,却大量背诵有些复习资料中的所谓"名句",耗时多而不得要领。

即使能背诵名句,考试中也不能得分。

例如,2018年两省一市卷第⑴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一般考生虽能背出后面的名句,但由于对语境不熟悉,不知道要填的是这两句。

由此失分,十分可惜。

二、对句的把握不能以是否是"名句"为标准高考命题不再像以前以"名句"为取材的范围,而是着眼于对"名篇"的考查。

就考查的内容来说,有些是名句,如2018年全国卷第⑴题:"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利用考试说明 把握高考复习方向

利用考试说明  把握高考复习方向

摘要 : 本文 就 高三复 习 中对 考 试说 明的应 用进 行 阐述 , 过对 考试 说 明及 高考题 的分 析 , 握 高考 复 习的方 向 。 通 把
Ab ta t T s p sa e de cie h u a e o he e a sr c : hi a s g s rb s t e s ft x m isr to s d rn h e iw f Gr d 3 e ir hih c o.By a ay i h e a g n tucin u g t e r ve o a e s no J sho 1 i g n lzng t e x m i tu to sa h n rn ec l g x mi ain ,ma trt ete d o olg n rn ee a n t n nsr cin ndt ee ta c ol ee a n to s e se h rn fc le ee ta c x mi ai o
关键 词 :高三复 习; 三轮 一 冲刺 ; 考试 说 明; 高考题 ; 习方向 ; 复 建议
Ke r s:r ve f r d ns no ihsho lt reru d n n ls x m sr c inse ta ec l g x m o lmsr ve te d s g e t n y wo d e iwo g a e3i e ir 【 c o;h e n sa do eca he a i tu to ; nrnc ol ee a prb e ;e iw n ;u g si s hg o n e r o

下 复 习过 程 中对 考试 说 明 的应 用 。 见 , 高考对化学平衡常数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可以将化学平衡 常 11第 一轮—— 分章复 习 可 以按 元素化合物一 化学基本概 数、 . 电离平衡常数、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放在一起 复习。

高考考试的答题的秘籍与技巧

高考考试的答题的秘籍与技巧

高考考试的答题的秘籍与技巧高考考场超常发挥的技巧一、填名写号要正确。

进入考场后,考生应按全省统一制定的《考试操作指令》要求完成答题前的准备工作:即考场分发题(卡)后应按考场提示先将姓名、考号准确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处,核对粘贴到答题卡相应位置的条形码与本人信息是否一致,然后检查核对本人的试题题数、页数和答题卡上的题数是否完整、对应。

二、通览试卷重审题。

考生在稳定情绪并得到试卷后,检查试卷的同时应迅速浏览整份试卷,做到心中有数。

对任何一道试题都须仔细审题,即先看清题意,看准提问,然后作答;对综合题、作文题等则要先审题构思再动手答题,并看清答题区域大小,以免因理解有误答错试题回头修改,或因答题区域不够用,浪费时间,影响心态。

另外,外语科目听力部分考试结束后,考生方可进行其他部分的答题。

三、按序作答先易后难。

开考后,考生应按试题顺序作答,即选择、填空、简答、综合应用等,先做容易的、有把握得分的试题,增强信心。

遇到难题不紧张、不纠缠,解答不出先绕过,确保会做的题不失误能得分。

还要留意题量、题型,各题占分比例不一样,分值少的题应尽量少用时。

将疑难试题留到最后分析解决,即使答不出也不会过分懊悔自责。

四、答题之后速涂卡。

一般来说,客观性试题先在草纸或试题上快速答题,经过检查无误后,再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最终答案,这样比做一题涂一题相对更快速准确。

但并非所有考生都要刻意如此,只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选择哪种方式并不重要。

切记:涂卡时要涂点准确,不能漏涂,更不能串格;涂后如需更正涂点,要用橡皮将原涂点擦净,不致影响得分。

五、卷面整洁字清晰。

考生在回答主观性试题时,首先要看清题号和答题区域,不要只顾答题速度,不计书写质量,切忌乱涂乱改。

要做到字迹清晰,保持卷面整洁,并且,叙述要有条理,以使评卷教师能够看得清、辨得准,避免因字迹辨认不清引起不必要的失分。

(注意:千万不要用网络语言和繁体字答题!)六、心态平和抗干扰。

高考考试说明

高考考试说明

高考考试说明高考考试说明高考考试说明1看变化:1.阅读范围变大在阅读方面,去年“要求考生读懂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今年删除了“熟悉的”字样,可见提高了对考生阅读范围的要求。

2.写作要求提高写作增加了对考生所写内容的“合理”和“切题”这两项要求。

而书面表达的词数由原来的100词左右提高到现在的120词左右,加大了对写作词汇的要求。

3.词汇数量略增2022年《考试说明》新增了大约50个词汇,涉及到宗教、政治、文化、科技、安全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

给建议:1.坚持听力训练:不断加强对所听材料的理解能力。

2.扩大阅读范围:注意阅读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不断提高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

3.重视写作训练:严格审题,切忌遗漏要点,弄清楚写作的相关要求。

考生可以熟记一些各种体裁的范文,积累一些好的语句,使文章通顺流畅。

总之,要勤动笔练习。

高考考试说明2一、比较11年说明与10说明的改变两年的说明变化不是很大,在能力要求方面的改变是:1、几项能力要求的顺序进行了调整,11年山东生物高考考试说明学习心得及今后工作计划。

原顺序是"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现在的顺序是"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把实验与探究能力顺序提到第二位,从山东往年理综高考命题来看,生物实验设计年年都有,且赋分很高。

今年还是很重视实验和探究能力。

以课本实验为抓手,多做中等难度实验题。

2、具体要求方面:理解能力中"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改为"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获取信息的能力中"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改为"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八大诀窍帮你快速征服高考数学

八大诀窍帮你快速征服高考数学

八大诀窍帮你快速征服高考数学众所周知高考数学的复习面广量大,使不少考生感到畏惧,感到无从下手。

如何提高数学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杭州第十四中学数学教研组老师教你一个门道,简称“三问法”:第一问自己:“学懂了没有?”——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学了什么知识;第二问自己:“领悟了没有?”——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即用了什么方法;第三问自己:“会用了没有?”——主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即解决了什么问题。

接下来再具体说说走进“门道”的八个诀窍吧。

1.认真研读《说明》《考纲》《考试说明》和《考纲》是每位考生必须熟悉的最权威最准确的高考信息,通过研究应明确“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三个问题。

纵观这几年我省的高考,我们发现命题通常注意试题背景,强调数学思想,注重数学应用;试题强调问题性、启发性,突出基础性;重视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凸显数学的问题思考;强化主干知识;关注知识点的衔接,考察创新意识。

《考纲》明确指出“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

因此试题都比较新颖,活泼。

所以复习中你就要加强对新题型的练习,揭示问题的本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来源:学|科|网]2.多维审视知识结构高考数学试题一直注重对思维方法的考查,数学思维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

知识是思维能力的载体,因此通过对知识的考察达到考察数学思维的目的。

你要建立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加强对易错、易混知识的梳理;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问题的实质;体会数学思想和解题的方法。

3.把答案盖住看例题[来源:Z§xx§]参考书上例题不能看一下就过去了,因为看时往往觉得什么都懂,其实自己并没有理解透彻。

所以,在看例题时,把解答盖住,自己去做,做完或做不出时再去看,这时要想一想,自己做的哪里与解答不同,哪里没想到,该注意什么,哪一种方法更好,还有没有另外的解法。

复习好高考历史的方法和策略总结

复习好高考历史的方法和策略总结

复习好高考历史的方法和策略总结复习好高考历史的方法和策略一、仔细解读考试说明及课标,把握复习方向。

考试说明,是该达到水平的重要依据。

它规定着历史高考该考啥怎么考等?说它是高考复习的指南针,恰如其分。

为事半功倍,复习之前必须认真解读,掌握正确的方向。

所以大家要在老师的带领下,解读好考试说明以及新课标,搞清重点和难点,做好针对有效的复习。

要注意考试说明当中不同的动词,如,“概述”“知道”“认识”“了解”“理解”“掌握”“探讨”等。

这些词语所对应的,是对不同知识要求程度的不同。

举个例子吧,比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节课标:“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其中的“了解”,是要求掌握基础知识能达到再认的程度,而“分析”呢,则是要求程度比较高,通过学习,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所以呢,一定要在老师的带领之下,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和新课标,搞清楚对知识能力的要求,针对不同内容制定出适合复习策略,唯有把握重难点,才能提高复习的有效性针对性。

二、巩固基础知识,探索科学学法。

考试首先考的是基础知识,大家要通过复习把知识整合成脉络和体系。

这就要求在复习中不但巩固基础知识,还会突出重难点。

复习前要对学习方法有重视。

对知识的体系有期待,然后才有可能形成点线面的知识网络。

学习不断深入,掌握了基础知识,再渐次深入分析历史现象,逐渐便能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做到这一点,便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给大家讲几条便于操作的方法。

课前阅读目录,思考本节专题在整书中之地位。

接着,思考本节标题及本专题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专题的大方统摄小节内容。

复习本节内容,定要留意读一读标题、课前提示、小标题、正文、插图、以及资料卡片,知识链接和学习思考如果有,也不能放过。

仍以《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节为例子,它是必修二专题一最后一节,首先大家会了解必修二呢,它是经济史。

然后分析本专题: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及特点,千百年,中国农业生产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基本形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解读《考试说明》 把握高考动态

解读《考试说明》  把握高考动态

解读《考试说明》把握高考动态2012年浙江高考文科综合的《考试说明》地理部分继续以求稳为主,主干知识仍然是高考命题的基本要点,考点和能力要求和去年相比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题型示例换成近几年浙江自主命题的文综题,更体现浙江特色;从难度值看《考试说明》指出文综全卷难度值为0.6左右,其中地理为0.55~0.6,不论是试题题型、分值、考查内容,还是考查特色都将不会有太大改变,而去年我省的文综高考卷考生反映偏难,由于地理试题背景材料新、学生入题较难,思考时间过久,估计今年的地理难度可能会略有下降。

一、近年来浙江地理学科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趋势近年来浙江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其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理学科高考试题呈现出以下的特点:1.侧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体现“能力立意”的考查目标浙江地理试题整体上比较平稳,从考查内容上来看,依然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基本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所考查知识点均为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很好的体现了地理新课程的特点;从考试题型上看,地理试题选择题有11题,综合题有两大题。

试题注重对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图形语言的阅读理解能力(发掘图表中隐含信息,实现图图转换、图文转换,对原有知识结构整合重组)、综合分析能力(对复杂的地理现象进行分析,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论证和解释地理问题的形成过程与结果)、动手绘图能力等。

2.重视图表、选材新颖,凸显地理学科特色高考地理试题离不开地理图表,试题中的图表不但形式多样、选材新颖,而且注重图表信息的组合。

这些都对考生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地理图表叙述地理事象和其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归纳和总结;另一方面要求考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图表信息中的隐性信息进行提取和对无效信息进行排除,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高考历史考前注意事项 复习要注意什么

高考历史考前注意事项 复习要注意什么

高考历史考前注意事项复习要注意什么
在高考前,要调整好两个状态,一是生理状态,二是心理状态。

要按照高考时间来调整你的作息时间,使你的生物钟能够努力与高考同步。

调整好心态,做到沉着、自信,不慌不乱。

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注意事项
一是认真读历史学科考试说明,对照每一个知识点,过一到两遍“电影”,不清楚的,再读教材和相关学习材料。

确保每一个知识点过关。

二是认真反复看,老师帮助大家归纳的重点大题目及答案、解题思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记全。

三是回头看前面做过的主要试卷(期中、期末考试卷、模拟卷和教师指定的等),特别是对自己的错误之处,注意辨别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四是回头看教材中相对薄弱的部分,再细读两遍左右。

高考历史科目的复习技巧
1.理解记忆
有些同学错误的认为历史学科的知识点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但是碰到新的情境和材料就无从下手,因此需要高考考生具有理解性的记忆。

2.把握教材
想要提高理解能力必须熟练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对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历史材料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将教材中的句号变成问号。

比如,对于“两税法”这个知识点,我们不仅要记住具体内容,还要理解为何称“两税法”?与以前的赋税制度相比有什么特点?这些变化又说明了什么?。

高考政治《考试说明》解读

高考政治《考试说明》解读


9、经验显示,市场自己会说话,市场永远是对的,凡是轻视市场能力的人,终究会吃亏的!21.10.521.10.5Tuesday, October 05, 2021

10、判断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正确时获取了多大利润,错误时亏损了多少。19:56:4119:56:4119:5610/5/2021 7:56:41 PM
模块
经济生活
文综各模块具体考点增删变化比较表
2010年《考试说明》
2011《考试说明》
(八)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的渠道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三种情况 2.财政的作用 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 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保障人民生活 (九)征税与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税收的种类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2.依法纳税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违反税法的行为
告诉我们知识条 目要掌握的程度 (基本要求、发 展要求、不作拓 展、不作要求)
2011年《高考说明》
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5.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 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 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参考试卷与高考试题
是《考试说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千万不能小看它的参考价值。
征税和纳税税收及其种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政治生活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立场删除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和基本立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20102011年考试说明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我国政府权威的树立走和平发展道路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2010年浙江文综卷40?在我国法律法规对行政裁量权规定了一定的范围和幅度但有的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执法基准这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裁量权提供了可能

高考语文应试技巧【精华五篇】

高考语文应试技巧【精华五篇】

高考语文应试技巧【精华五篇】高考语文应试技巧【精华系列】一、心态要稳考场上保持心态平稳的关键,是不要奢求自己每一道题都会。

尽己所能,将所有能够做的题做对就行了。

自己不会做的题,别人也不一定就能做对,考场上不妨多给自己一些宽慰。

错一两道题其实无所谓,问题是不能因此而患得患失、急躁不安。

考试节奏也不要一味加快、快而不稳。

二、把握答题规律语文试题从表述上看,没有看不懂的,也很少是自己根本就不会做的。

因而建议考生拿到试卷,看清题目要求,按顺序一道一道做,不必首先浏览全卷,更不必先看作文题是什么,因为一旦看了题目,潜意识里就开始把它当作负担,很难集中精神一一进阶前面那些选择题、主观题。

特别是如果作文题出乎自己的意料,或是感觉难写的时候,那就不仅是分散精力的问题了,甚至会影响整个语文考试的情绪。

等到我们把前面的题目答完后,再集中思维考虑作文,那该是更有把握的。

但是要注意,当我们一道一道按顺序答题的时候,一要注意保证做一道对一道,二要注意用最快的速度争取时间。

若碰到自己没有把握的题,要借助题目本身所给的条件进一步推测判断,特别是阅读题,题目的顺序是精心安排的,往往具有一定的联系,可以从上面的题目中找到一些提示;也可以从本题所给的多个选项中进行比较和排除,以加强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关于答卷的时间安排,建议:单项选择题用50分钟左右答完,二卷主观试题用40分钟左右答完,作文用50分钟左右答完,争取留下10分钟左右的检查时间。

这种时间安排,你可以在最近的模拟考试中实际试验一下,然后形成自己的规律。

三、各大题操作要领和时间分配第Ⅰ卷(共42分)第一大题语言知识题(1~6题)(18分)由6个选择题组成,题型稳定,平时训练也多,基本套路考生是熟悉的,在审题清楚的前提下,一般用10分钟左右为宜,一时不能确定的,留待作文之后再答,但要做好标记,避免漏答。

第二大题科学类文章阅读(自然科学类或社会科学类)(7~10题)(12分)本题主要考察考生领悟新知的能力,文段变化较大,但命题模式特别是设置误区的套路很少变化。

复习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复习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策略潍坊滨海中学高三数学组高三数学复习,不同于高一高二阶段,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高考数学复习的重要课题,怎样在短时间内搞好复习,提高复习质量是我们大家都关注的一个问题,一下是我校在复习备考中的几点做法,与老师们交流,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按照高考要求紧扣课本复习认真钻研《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务必清楚每一个知识点要求达到哪种层次,哪些是考试重点,哪些是非重点。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不做“无用功”,把有限的时间用来突出重点,加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准确把握命题的框架结构,科学定位复习策略。

复习时,一定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巩固和提高,指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使之达到系统化、结构化、完整化;通过对基础题的系统训练和规范训练,使学生理解每一个概念,能从不同角度把握所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所有考察到的题型,熟练掌握各种典型问题的通性、通法。

第一轮复习一定要做到细而实,统筹计划,坚持贯彻落实“全面、系统、扎实、灵活、创新”的总体指导思想。

复习每一节内容时,必须联系课本的相应部分,不仅要学生弄懂课本提供的知识方法,还要弄懂例题的求解过程。

关于解题的表达方式,要求学生应以课本为标准,应通过课本来规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二)渗透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目前的高考,强调对数学基础知识考查,在知识交汇点设计试题。

还考查中学数学知识中蕴涵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作为数学知识更高层次的抽象与概括,需要分章节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不断渗透与总结。

先认识数学思想与方法的作用,再想法应用于解题,可以开展讲座,集中学习数学思想与方法,加强感性认识,提高数学兴趣。

数学思想,基本能力(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依然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因此,需要把复习内容中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能力体现在一轮复习的全过程中,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如何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高考《考试说明》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背景与目标:《考试说明》是考试组织部门预先向社会公布的有关考试目标、内容和形式的学科试卷和试题的设计方案,其中蕴含着高考命题中最为权威的信息。

但这样的信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每一年《考试说明》颁布后,多数人只是注意其中知识点的增删变化,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讲座以江苏省历史科高考考试说明为例,分三个部分从宏观到微观对其内容和特点进行解读和分析。

二、本期核心话题:1.《考试说明》的功能、内容体系和命题指导思想解读;2.《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与要求”解读;3.《考试说明》中“典型题示例”解读三、本期专家:姚锦祥,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教师教育学会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江苏省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近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十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和其他刊物全文转载。

出版《历史教育考试研究》和《高中历史新课程实践引领》等多部学术专著,有多篇论文和论著获得江苏省教育厅和学校的嘉奖。

四、实录:课题一高考《考试说明》功能、内容体系和命题指导思想解读一、怎样理解《考试说明》的功能?1.教学是课程实施的过程,考试是对教学过程实施结果的评价;高考《考试说明》是考试的标准,不是教学的标准,对高一、高二的教学没有影响。

《考试说明》的制订要依据《课程标准》和省区《教学指导意见》,并能体现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要求。

2.高考《考试说明》是一种预先向社会公布的有关考试目标、内容和形式的学科试卷的设计方案,是各省区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制订和颁发的考试文件。

高考《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和评价的依据,高考试卷的制作和试题的命制,要反映其命题的指导思想、试卷结构、考试目标,以及知识范围和题型要求。

3.高考《考试说明》与其他文件相比有其独特性。

《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是教学的标准,一般来说使用时间较长、较为固定;《考试说明》使用时间较短,知识范围相对较小。

毕业考试是一种水平考试,其《考试说明》所规定的知识范围、难度和区分度,与高考相比有较大的区别。

二、怎样认识《考试说明》的内容体系?2013年江苏省历史科考试说明目录:一、命题指导思想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核目标与要求(二)考试范围:三、考试形式与结构四、典型题示例1.考试说明是一个系统,对考试说明的解读应当全面、完整,只研究个别内容难以把握全貌,难以准确理解其中的信息。

2.在考试说明系统中,不同部分有明确的分工,相互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指导思想”与试题立意的基本原则有关,“考核目标”与试题的能力要求有关,“考试范围”与试题的材料或考试内容有关,题型是其载体或外在的呈现方式,“考试形式与结构”和试卷的布局有关。

3.在能力立意的情况下,指导思想和考核目标对历史内容的选择,试题的设计和安排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三、怎样认识《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与试题设计有关问题的基本设想,是试题编制的出发点和命题的总规划,体现了考试的基本要求。

考试大纲: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江苏省考试说明: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江苏卷)的命题将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立意的说明:考试的依据和重点考查内容的选择,以课程标准的模块“学习要点”为依据,结合教学实际和学术标准,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试题材料的说明:考点选择和处理教材内容的要求符合考试目标,使考试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并在命题方式上体现出稳中有变、稳中出新的原则。

——试题设问的说明:试题难度和命题要求试题的编制,主要涉及到立意、材料和设问三个方面。

立意体现考查的目标,是试题的灵魂和核心,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材料和设问体现考查的内容和呈现方式,是试题的载体和基本骨架,关系着立意实现的程度。

课题二高考《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与要求”解读一、怎样理解历史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含义: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的要求和考查意图,是解答试题的第一步。

从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来看,这相当于“审题”过程。

第一条主要指读懂试题的基本内容和作答要求;第二条着眼于对信息的获取要求,第三条含有对信息的整理和归纳要求。

注意问题:首先要依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完整的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其次要分析作答的角度,是叙述事实,还是分析原因,抑或说明影响等;再根据不同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有效信息就可以完全提取出来,并能够科学地整合这些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含义:调动和运用知识,是根据试题的要求在已有知识的存贮中有针对性地甄选出合适的部分,并将之组织、运用到解答问题中去的过程。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按照题目的要求整理和输出已有知识的过程。

与选择题最为紧密。

注意问题:对知识的整理,首先要分清是历史事实还是对历史事实的解释。

历史事实是真实的存在,整理的要求是客观和简易。

历史的解释是主观的,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

历史结论和历史观点就是一种历史的解释。

整理的要求是分析、说明和证明。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含义:主观性试题的解答,需要在解读信息和调动知识的基础上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表述。

描述就是对历史事物所包含的历史要素的表述,阐释是对历史事物进行具有史学意义的解说。

注意问题:1.能否用历史学科术语准确地表述时间、地点和人物等史实性要素是检验其是否能客观地叙述相关历史事物的标准;2.能否对历史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概括,是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关键;3.能否从历史事物的现象出发,通过联系、总结和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是正确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要求。

对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掌握,常常从确定理论的出发点、总结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明确历史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途径入手。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含义:解答试题的过程也就是建构历史问题的过程。

这种建构,主要是以所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相关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和探讨。

注意问题:对结论性的历史问题,主要采用判断、比较和归纳等知识整理的方法进行论证说明。

对观点性的历史问题,主要采用借鉴和引用的方式对其进行批判或辩护。

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问题和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怎样理解历史知识的《考试范围》?依据:参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及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确定考试内容与要求。

内容体系:必考内容:古代部分;近代部分;现代部分。

选考内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1.考试说明所规定的知识范围比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小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试大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江苏省考试说明: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考试大纲》依据课程标准来规定考试范围,可以小于课程标准的范围。

各省区依据《考试大纲》制定《考试说明》时,在考试范围上可以小于《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

(教育部考试中心)2.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历史知识比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明确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试大纲: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试说明:郡国并行制;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

课程标准及其考试大纲对考点的内容范围作出了模糊的规定。

如,“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等考点,涉及的范围广、知识点多。

这些相对含糊的内容,考试说明作出了明确的说明,使命题和教学的针对性有所增强。

3.考试说明中《知识范围》变动的原因“手工业”考点:2012年: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2013年:官营和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修改后的知识点,明确了手工业的外延,缩小了知识范围,与其他知识点形成了一个整体。

因此,调整考点范围有的是对原有表述的修正。

还有其他几种情况的调整:减轻考生负担的删削、适应时代需要和体现史学研究成果的增删。

4.考试说明历史知识的组织方式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以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为框架模块,以专题为单元。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以古代、近代和现代为模块,以专题为单元。

模块为架构的教材内容割裂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需要从学科体系的角度把握不同模块之间、同一模块不同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对专题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原因、条件和意义影响等有清晰的认识。

考试说明采用通史体例的组织形式,促进了同一类型中外历史内容的联系与比较,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相关的历史现象。

三、从《考试说明》示例中的典型题看考点内容的特点(一)选择题中考点内容的特点2013年江苏省《考试说明》选择题中的历史考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汉到唐的选官制度、草书的特征、唐文化的影响因素、行省制的概念、19世纪60年代的时代特征、维新派思想主张的特点、民国初年的社会习俗、实业救国思潮、百团大战的内容、农业生产合作社、新中国的中俄关系、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区别、罗马法的实质、西班牙的殖民掠夺、启蒙思想的特点、棉纺织机器发明的影响因素、英德两国君主立宪制特点、19世纪以来不同美术流派风格的特点、苏联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