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提高我国船舶辅机本土化水平

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提高我国船舶辅机本土化水平

e , h sa t l ic s e h r e i a in o u i a c i e u h a e k ma h n r 。ma n o r tt n.ma n y r t i r ce d s u s st e ma k ts u t a xl r ma h n r s c sd c c i e i t o f iy y y i r e p we a i s o i r e c n r l b e p th p o e lr o t l l i r p l .ma n av e t o t ls se .ma n olsa i z t n s s m .ee ,t e g p e w e oa c e i r e v le r moe c n r y tm o i r e r l tb l a i y t i o e t. h a sb t e n d me t r d c sa d to e ma e a r a o si p o u t n h s d b o d.a d tc n l g r rn r wig t e g p .I as u s f r a d t e me s r s c n e h o o wo k f a r n h a s t lo p t o w r h a u e y o o
me t h mmiso fS i n e n .t e Co s in o c e c .T c n lg n n u ty fr Na in l Dee s us fr r S t e srt gc p a n n r e h oo y a d I d sr o t a f n e p t o wa d h tae i l n ig f o o C O d n td d v l p n f s i b i i g a d s i q i me t Mai e a xl r c i e s t e l r e t s ci n i h p O r ia e e eo me to h p u l n n h p e u p n . d rn u i a y ma h n r i h a g s e t n s i i y o e u p n n n mb ra d k n .O h a i o n lzn h e eo me to e e c tc n lg f rn u i a c i — q i me ti u e n i d n t eb ss fa ay i gt e d v lp n fg n r h oo o i e a xl r ma 临 的 形 势 和 任 务

船舶行业发展趋势及目前发展情况

船舶行业发展趋势及目前发展情况

船舶行业发展趋势及目前发展情况哎呀,说起船舶行业啊,那可是咱们国家的一大支柱产业。

从小渔船到大货轮,从近海航行到远洋航行,船舶行业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聊聊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目前的现状,让大家对这个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来看看船舶行业的发展态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运需求不断增长,船舶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船舶产值逐年攀升,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船舶制造国。

我国船舶行业在技术创新、绿色环保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比如,我国已经成功研发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船舶和深水潜艇,这些都是咱们国家的骄傲。

船舶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企业都在争夺市场份额。

为了提高竞争力,很多企业都在加大研发投入,争取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

环保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海洋污染问题的加剧,船舶行业也需要加大对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

国际贸易摩擦也给船舶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面对这种形势,我国船舶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船舶行业目前的现状。

目前,我国船舶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造船、配套、维修等领域。

在造船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大型船舶的能力,而且在低成本、高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配套方面,我国也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和产品,为船舶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推进船舶行业的发展。

尽管我国船舶行业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部分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另外,船舶行业的环保意识还有待加强,需要加大对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国船舶企业需要提高自身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总的来说,船舶行业作为我国的一大支柱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面对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环保意识、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的工作,为我国船舶行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我国船舶建造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船舶建造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船舶建造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船舶制造国,我国船舶建造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船舶建造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建造各类船舶的数量和质量居世界首位,而且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也不断提升。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船舶建造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简要分析我国船舶建造业的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我国船舶建造业的现状1.产业规模庞大2.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船舶建造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企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特别是在绿色环保、高效节能、智能化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例如,我国已经成功研发出全球最大的智能船舶,并实现了批量生产。

我国还在液化天然气船(LNG船)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成为全球主要的LNG船制造商之一。

3.市场结构不断优化随着我国船舶建造业的发展,市场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过去,我国船舶建造业主要依赖国际市场,出口比例较高。

然而,近年来,国内市场需求逐渐上升,船舶建造业的市场结构逐渐呈现出“内外需并重”的特点。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表明我国船舶建造业正逐步向产业链高端攀升。

4.环保要求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保问题,对船舶建造业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船舶建造业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企业正在加大绿色技术创新力度,提高船舶建造业的环保水平。

例如,开发新型环保材料、提高废气处理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等。

二、我国船舶建造业的发展趋势1.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未来,我国船舶建造业将加快产业升级,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这意味着,我国船舶建造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在这个过程中,绿色环保、智能化、高性能等将成为船舶建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瓶颈及“由大到强”发展战略分析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瓶颈及“由大到强”发展战略分析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瓶颈及“由大到强”发展战略分析我国船舶工业是国家重点产业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起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然而,尽管我国船舶工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其发展依然存在着许多瓶颈和挑战。

本文将就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瓶颈和“由大到强”发展战略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参考。

一、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瓶颈:1.产业结构单一。

我国船舶工业主要集中在大型船舶建造领域,同时其船型结构相对单一,在高技术、高附加值方面的产品产能较弱。

2.关键核心技术不足。

尽管我国船舶工业的总体水平提高了,但关键核心技术在某些领域上还存在欠缺,如船用发动机、高功率船用发电机、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等方面的技术相对薄弱。

3.管理落后。

我国船舶工业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和国际上的差距仍然存在。

部分企业主营业务方面受到制约,整个产业存在能力不足、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4.人才结构不合理。

我国船舶工业技术人才结构相对单一,技术队伍缺乏高层次学科交叉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二、“由大到强”发展战略1.调整发展战略。

应该在大型船舶领域的同时,尽快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军高新技术、高价值领域,提高产品竞争力,优化船型结构,做好中小型船舶的促进和支持。

2.提升技术水平。

在取得整个行业技术更新的基础上,应当全面提高科研和技术攻关能力,将主要技术和核心技术逐步实现国产化和自主创新。

大力发展渔船、游艇、工程船、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进一步提升整体技术水平,打造特色化、差异化、高端化的产品。

3.推进成果转化。

船舶产业应当更好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品质精度的投入,建立良好的研究与开发合作网络,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

4.提高船舶企业的管理水平。

除了要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依靠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来提升管理水平以外,企业还应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为员工提供更广泛的职业发展空间。

5.培养人才。

应将技术研发能力提升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船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情况

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情况

"十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我国船舶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世界造船大国。

未来五到十年,国际船舶市场仍将保持兴旺,世界造船产业正加速向我国转移,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壮大船舶工业实力,为船舶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国船舶工业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对船舶工业给予了高度重视。

2004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努力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还应树雄心、立壮志,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温家宝总理、黄菊副总理也多次指示要研究提出支持船舶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作为船舶工业的行业管理部门,国防科工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制定和实施行业规划和政策,引导和促进船舶工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十五"船舶工业发展情况"十五"期间,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产业规模和素质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造船总量增长两倍,手持订单翻了两翻。

2005年我国造船产量达到1212万载重吨,比2000年的346万吨增长了两倍以上。

特别是近3 年来,年均增速达45%,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2005年年底全国手持船舶订单达到3963万载重吨,比2000年底的939万吨翻了两番。

无论是以载重吨计算,还是以修正总吨计算,2005年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都超过了日本。

第二,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国际竞争地位显著提升。

2005年我国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以载重吨计达到17%,以修正总吨计已超过20%。

从2003 年起,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年底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都已全面超过欧洲造船国家的总和,与日本和韩国的差距大幅缩小,主要客户群已由中小船东转变为世界著名大船东。

我国已经进入世界造船业第一方阵,成为国际主流造船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船舶 工业 是 为 水上 交 通 、海 洋开 发 及 国 防建 设提 供 技 术装 备 的现 代 综 合性 产 业 ,是 军 民结 合 的战 略性 产 业 ,是 先 进装 备 制造 业 的 重要 组 成 部分 。进一 步 发 展 壮 大 船 舶 工 业 ,是 提 升 我 国 综 合 国 力 的 必 然 要求 , 对 维护 国家 海 洋权 益 、加 快 海洋 开 发 、保 障 战略 运 输 安 全 、促 进 国 民经 济 持 续增 长 、增 加 劳动 力 就业 具 有 重 要意 义 。
1 6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 / 0 3 1 2
依 然具 有劳 动力 、技 术 、资 本 、市场 等综 合 比较 优势 , 承 接世 界 造 船 中心 转 移 的大 趋 势 没有 改 变 ,我 们 完全 有 条件 推 动 船舶 工 业 再 上新 台 阶 。另 一 方 面 ,国 际金 融 危机 影 响 深远 ,世界 经 济 增长 速 度 减 缓 ,全 球 船舶 运 力和 建 造 能力 过 剩 ,造 船 市场 有 效 需 求不 足 ; 需求 结 构 出现 明 显变 化 ,散 货 船 等 常规 船 型需 求 乏 力 ,高 技 术船 舶 和 海洋 工 程装 备 需 求相 对 旺 盛 ; 际 海事 新 国 标 准 、新规 范 频 繁 出 台 ,船 舶安 全 、绿色 、环保 要 求 全 面提 高 ,先 进 造 船 国家 加 强技 术 封 锁 ,不 断构 筑 技 术壁 垒 ; 界 造 船 竞争 格 局 面 临深 度 调整 ,市场 竞 争 世
R :01 最 数 显 21年 舶 业 售 入 从21年 , 2  ̄1 1年 新 据 示, 5 船 工 销 收 要 01 的7 3 ' ] 2 0 2 f  ̄ 7 U2 0{ , : ,0 10  ̄ 21 21年 复 增 率1. 我 前1家 船 业 船 工 全 总 的 重 从21年 : 02 05 均 合 长 3 %; 国 0 造 企 造 完 量占 国 量 比 要 01 — 5 的4. 高 0 上; 舶 套 销 收 要 前82 元 高 , 0 元, 0221 : 7 %提 到7%以 船 配 业 售 入 从目 5 亿 提 到3 0 亿 21 05 7 0 — 年 复 增 率3. 海 工 装 收 要 目 0' 均 合 长 7 %; 洋 程 备 入 从 前30Z 0 f  ̄ U, 0 元 上,0221年 : 0 亿 以 21—05 20 均 合 长 0 %, 际 额 从 前7 高 0 上; 舶 口 要 目 1 亿 元 高 : 复 增 率6. 国 份 要 目 %提 到2%以 船 出 额 从 前48 美 提 7

中国造船业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造船业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造船业的兴起与发展中国造船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国际航运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一成就的取得源于中国各方面的改革和投资。

以下,本文将探讨中国造船业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其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一、历史中国造船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那时的中国已经开始制造木船,并且这种传统珍藏至今。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中国造船产业在元朝达到顶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造船国家之一。

然而,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由于内忧外患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国造船业逐渐式微。

1999年,中国政府批准了国家船舶工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规划中,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投资和政策措施,其中包括了培训技术人才、加强研究和开发以及提高商业竞争力等方面。

二、现状随着中国的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造船业也呈现爆发式增长。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造船业的领头羊,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国家,这得益于中国造船企业巨大的生产能力和成熟的技术水平。

中国造船业的巨大进步主要得益于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大力投资。

中国政府着手建立了一批大型船厂,包括了中国船舶集团、中船重工、华北船舶、大连船舶、上海华宏等。

这些企业通过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使中国造船业在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市场份额上具备了很高的竞争力。

三、发展趋势在未来几年内,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随着中国海洋经济的迅速增长,各种类型的船舶和海洋设备需求量也将大幅度增加。

同时,中国政府还将继续加大对造船业的投资力度,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

虽然中国造船业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但它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国际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造船业需要改进产品质量,加强合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四、国际市场影响中国造船业的兴起对国际航运市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造船业不仅满足了国内的海洋设备和船舶需求,而且也向海外出口产品,帮助国际市场保持平衡状态。

中国造船驶向世界之巅——《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解读

中国造船驶向世界之巅——《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解读

记 者点评:不可 否 . 认 在船 型开 发上 , 中 国 舶工业 与 口 韩 、 等走进遣拈 国相 船 、 德 比奶 有不小 的差距 国内大型 企业. 中海 如
蕞 团、 中远集 团的集装 箱船 散 赏船等普通
威 等先 进造船 国家配套 设备不但 能 自 足还
有 量 出 口 日奉 和韩 国 自足 卑也 选 到
套 业发展规 划的编 制 . 加快船 舶配套 业 在 发 展的 同对 着眼j套产业 发展 的本土化 根据规 划 _一 五‘期间 发展船 舶 _ 配套业要 坚持有所 为 有所不 为 . 支持 重点 优 势产 品. 着力突破瓶 颈环节 . 运步培 育自
造船模式:决定船厂生产效率
光拥 有好的船 型迂不够 .用 什么模式 造船 也是 很关键 的一环 从某 种程度上
却行计退 埋 . 争人 嘏思
{我们 虚靠问 问 自 中国 的 舶配 套到 主 己 船
赢哪 儿出 7毛病'
船舶配套:实现产业共赢的保证
《 船舶工 业 甲 期规划》指 出 ’ 长 +一 五 ’期间我 国造船业 受船舶配 套瓶颈 制约 妁 问题会更加 突出。 对此 国防科工 委有关 负责 ^表示 有关部 门将尽 快完成 船 配 自
维普资讯
h wor e l d
市场份额 :中国造船登顶的基础
根据 《 船舶 工业 中 期发展 规划》 到 长 . 恕观产 抱惠剧扩 张的后 果。据 长三 角 堕 地 两省一市 造船业 的规划: 夸后 5 , 年 江苏造 船 产 毖 达到 7 万载重吨 , 将 0 0 浙江接迂 o 0 0
船 模式是 中 国由造船 大国走向连船 强 国的
由之璐 从纯技 术 面 而言. 层 上 转换和 建 立现代 造船懂 式并不难 ,可 中国在速 方 面

船舶行业展望船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机会

船舶行业展望船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机会

船舶行业展望船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机会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增长和船舶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行业正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船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机会,以期帮助读者对该行业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一、船舶市场的增长潜力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不断扩大的国际贸易,全球船舶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

据世界银行预测,未来十年内全球贸易额将继续增长,这将驱动船舶需求的增加。

特别是亚洲地区,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将成为船舶需求的主要推动力。

二、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气候变化的关注,船舶行业将面临减少碳排放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压力。

这将促使船舶行业采用更环保和可持续的技术和材料。

例如,液化天然气(LNG)船舶的运营将成为未来的一个趋势,因为LNG燃料可以显著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

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行业将迎来数字化革命。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提高船舶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

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船舶可以实现航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为船舶的自动驾驶提供支持,减少人为操作错误的风险。

四、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领域,将给船舶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海洋经济涉及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海洋能源、渔业、旅游等多个领域。

这将促使对各类船舶的需求增加,同时也需要船舶行业不断创新和适应海洋经济的发展需求。

五、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船舶行业未来的发展还需要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支持。

船舶行业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人才,包括船舶设计师、船舶工程师和航海员等。

同时,船舶技术的创新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船舶材料的创新、燃料效率的提高等。

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应该共同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投入。

六、全球合作与竞争船舶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全球合作和竞争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

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

2024—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是全球海事工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船舶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部署,推动国际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实施,加快船舶制造业绿色转型,特制定本行动纲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强化需求导向,突出场景牵引,以绿色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总装建造模式变革,加快船舶工业产品体系、制造体系、供应链体系绿色转型,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中培育新业态、打造新动能、锻造新优势,提升船舶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水平,建设优质高效的现代船舶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制造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坚持战略引领。

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聚焦现代船舶产业体系建设目标,将绿色低碳理念全面融入行业发展战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坚持创新驱动。

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绿色产品和绿色生产关键技术攻关,强化制度创新,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船舶工业深度融合,推动船舶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

统筹协调,突出应用场景牵引,发挥制造企业和用户单位的双带动作用,处理好产业竞争力提升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强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进船舶设计、制造、修理、拆解全产业链绿色发展。

——坚持开放合作。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全面融入全球海事治理体系,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规则、标准、技术、产业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为全球船舶工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

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

0 W od ppn 8 d Shi ig
一 一
造船年 销售收入 1 0 亿 元 ( 中出 口10 万 载重吨 ,出 口值 求量 大面广 的主力 船舶 和海洋工 程装备 的优化 和设计 技术 , 50 其 20 10 2 亿美元 )。船 用低 、中速柴 油机年 生产能 力分别 达 ̄ 4 0 培 育 高技 术 、高附 加值 船 舶 和海 洋 工程 装 备 设计 、制 造能 q5
P ly oi c
船舶工业 中长期发展规划 ( 0 6 2 1 年 ) 2 0 — 0 5
船舶 工业 是为水上 交通 、海 洋开发 和国防建设 等行业提 走 出一 条科技含 量高 、经 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 污染 供技术装 备的现代综 合性 产业 ,也是劳 动 、资金 、技术 密集 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 型产业 ,对 机电 、钢铁 、化工 、航 运 、海 洋资源勘 采等上 、 2调整存 量资产 和新建产能相结合 ,优化船舶工业组织结 .
前 ,世界 船舶 工业 正 在加 速 向劳 动力 、资本 丰 富和 工业 基
3提高 自主研发 能力 和船 用设 备配套能力 ,增强船 舶工 .
础雄厚 的区域转 移 。2 0 — 0 5 间 ,是 我 国船 舶工业 发展 业核心 竞争力 。统筹利用产业 内外技术 资源 ,增强 常规 产品 0 6 2 1年 的关 键时期 ,需要抓住机 遇 ,充分 调动各方 面积极 因素 ,及 优化 、创 新能 力 ,培育高技 术 、高附加值 产品开发 能力 。高 时承接 国外产 业转移 ,提 高市场竞 争力 ,促 进船舶工业 快速 度重视 船用设备 制造本土化 ,集 中力量解 决配套能力 弱的问 发展 ,力争  ̄ 2 1年使 我 国成 为世 界最 主要 的造船大 国和强 题 ,为 船 舶 工 业 发 展夯 实基 础 。 l0 5 J

中国海洋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船舶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海洋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船舶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海洋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船舶业发展趋势分析船舶工业是为航运业、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综合性产业,对钢铁、石化、轻工、纺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一、行业发展现状我国主要海洋产业稳步恢复,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渔业等传统产业实现恢复性增长,展现了海洋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2020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全年增加值29641亿元,较上年减少6083亿元,同比下降17.03%。

随着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国际船舶制造能力出清,我国海洋船舶工业实现恢复性增长。

截至2020年底,我国海洋船舶工业实现增加值1147亿元,较上年减少35亿元,同比下降0.9%。

截至2020年底,全国造船完工量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

其中,海洋船舶完工量为1082万修正总吨,较上年减少12万修正总吨,同比下降1.1%,占造船完工量的28.08%。

截至2020年底,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289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0.5%。

其中,海洋船舶新承接订单量为969万修正总吨,较上年增加105万修正总吨,同比增长12.15%,占新承接船舶订单量的33.49%。

截至2020年底,全国手持船舶订单量7111万载重吨,比2019年底手持订单量下降12.9%。

其中,海洋船舶手持订单量为2502万修正总吨,较上年减少130万修正总吨,同比下降4.94%,占手持船舶订单量的35.18%。

二、行业发展趋势我国海洋经济正在不断地发展,需要进行更多的海洋勘探,逐步向深水域进行探索,海洋的结构组成也将走向多样化。

我国将会制造出一大批的未来船舶,打破固定思维,尝试技术创新和提高创造的质量,为我国的舰船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提高未来船舶的军用价值。

船舶行业发展趋势及目前发展情况

船舶行业发展趋势及目前发展情况

船舶行业发展趋势及目前发展情况一、船舶行业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船舶行业也在不断地壮大。

从最初的木质船只,到现在的钢铁巨轮,船舶行业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一部人类智慧与创新的史诗。

在这个过程中,船舶行业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还为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船舶行业又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和机遇呢?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船舶成为了船舶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船舶是指在设计、建造、运营和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充分考虑环保因素的船舶。

这些船舶采用了一系列环保技术,如低硫燃料、零排放动力系统、节能设备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未来,随着全球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绿色船舶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智能船舶是船舶行业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智能船舶是指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船舶的自主导航、自动控制、智能维修等功能的船舶。

这些船舶不仅可以提高航行安全性,还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船舶将会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工驾驶船舶,成为航运业的主流。

多功能船舶是船舶行业的另一个新趋势。

多功能船舶是指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的船舶,如邮轮、货船、工程船等。

这些船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灵活切换各种功能,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例如,一艘邮轮在休息期间可以改装成游艇,方便游客休闲娱乐;一艘货船在卸货完毕后可以改装成旅游船,为旅客提供观光服务。

在未来,多功能船舶将会为航运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航运市场将继续保持活跃。

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船舶行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自身竞争力。

船舶行业还需要关注新兴市场的发展,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二、目前船舶行业发展情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船舶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波动和环保政策的收紧,船舶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航运市场需求下降。

船舶制造 产业政策

船舶制造 产业政策

船舶制造产业政策
我国针对船舶制造业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其中包括:
1. 《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

这个文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旨在加快船舶制造业的绿色转型。

文件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包括构建绿色船舶产品体系、推动制造体系绿色转型、推动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加强绿色发展区域协同和国际合作等。

文件中还提出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包括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初步构建,绿色船舶产品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船用替代燃料和新能源技术应用与国际同步,液化天然气(LNG)、甲醇等绿色动力船舶国际市场份额超过50%。

2. 其他相关政策。

为了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船舶工业生产过程的绿色低碳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我国船舶工业的竞争力,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这些政策通过加快推进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专项技术应用,构建高效低碳的能源利用体系,提高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等方式,推动我国船舶工业向高端、绿色、智能化转型。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查阅我国政府部门发布的最新政策公告。

推进造船强国实施方案全文

推进造船强国实施方案全文

推进造船强国实施方案全文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我国造船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造船业的重要力量。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造船业在技术创新、品质提升等方面仍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推进造船强国战略,实施更加明确、有力的方案。

二、总体目标。

推进造船强国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我国造船业整体实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全球造船业的重要引领者和参与者。

三、关键任务。

1.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加大对船舶设计、制造、检测等关键领域的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核心技术突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 完善产业链条。

优化造船产业布局,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

3. 提高品质标准。

加强质量管理,推动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提升产品品质,确保造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 培育人才队伍。

加强对造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高素质的专业团队。

5. 拓展国际市场。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国际船东、船厂的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全球化发展。

四、政策支持。

1.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 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降低企业制度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握能力。

4. 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国际市场的开拓。

五、保障措施。

1. 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强对造船产业的监督检查,确保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 加强对关键技术的保护,防止技术泄露和侵权行为,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3. 加强政策宣传,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增强企业的发展信心和决心。

六、实施路径。

1.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的分工和责任人。

2. 加强对各项政策的宣传和解读,确保政策的贯彻落实。

3. 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七、结语。

推进造船强国实施方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我国造船业的跨越式发展。

船舶行业发展规划方案

船舶行业发展规划方案

船舶行业发展规划方案船舶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和国际航运业融入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为了促进船舶行业的健康发展,应制定如下发展规划方案。

一、加大船舶技术研发力度。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针对当前行业发展的瓶颈和问题,加强关键技术的攻关,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推动船舶行业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船舶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绿色船舶的研发和应用,推动船舶制造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

发展海工装备和船用设备制造业,提高配套能力。

加强企业间的产业链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积极引进高层次和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培养出一批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建立健全船舶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行业人才素质和整体竞争力。

四、加大市场拓展力度。

加强国内市场建设,提升国内需求对船舶行业的支撑能力。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增加出口量,提升船舶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加强国内外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针对性的市场策略。

五、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建立科学的产业政策和规划体系,提供船舶行业发展所需的政策环境和政府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船舶行业的融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六、加强行业监管和标准建设。

加强对船舶行业的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准入机制和行业标准体系,提高行业的规范和公平性。

推动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的对接,促进行业技术的国际化和标准化。

通过实施以上方案,可以更好地推动船舶行业的健康发展。

船舶行业作为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我们有信心通过科技创新、产业转型、人才培养和市场开拓等手段,将船舶行业推向更加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船舶行业发展趋势及目前发展情况

船舶行业发展趋势及目前发展情况

船舶行业发展趋势及目前发展情况一、引言话说在遥远的大海上,有一艘船,它的名字叫“航行者”。

这艘船的主人是一位叫做“老张”的大叔,他可是个行家里手,对船舶行业了如指掌。

今天,老张就要给大家聊聊船舶行业的发展趋势及目前的发展情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艘船在大海中的未来吧!二、船舶行业的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说到船舶行业的发展,我们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绿色环保。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船舶开始采用清洁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等,这样既能减少污染,又能降低运营成本。

而且,未来还有望出现更多的环保船舶,比如零排放的船只,让大海变得更加清澈。

2. 智能科技现在的船舶越来越智能化了,比如自动驾驶、智能导航等技术的应用,让航行变得更加安全、便捷。

而且,未来还有望出现更多的高科技船舶,比如可以自我修复的船只,让你再也不用担心船体破损的问题了。

3. 多功能化未来的船舶将不再是单一的运输工具,它们还将具备更多的功能,比如观光、娱乐、办公等。

这样一来,船舶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还可以为大家带来更多的乐趣。

三、船舶行业的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船舶行业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投资建设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为船舶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而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也为船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 产业链逐渐完善船舶行业的产业链已经逐渐完善,包括造船、船舶配套、船舶维修等多个环节。

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环节之间的协同效应越来越明显,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3.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虽然船舶行业在国内市场表现不错,但在国际市场上,我们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竞争。

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我们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争取在国际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四、结语总的来说,船舶行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眼前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作者:爱博仁采编更新时间:2008-02-12 13:47:00 来源:国防科工委网站∙【字号: 大中小】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218次【我要评论】【我要打印】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等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对促进劳动力就业、发展出口贸易和保障海防安全意义重大。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和科研体系健全,产业发展基础稳固,拥有适宜造船的漫长海岸线,发展船舶工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同时,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也为船舶工业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我国船舶工业有望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当前,世界船舶工业正在加速向劳动力、资本丰富和工业基础雄厚的区域转移。

2006~2015年间,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抓住机遇,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及时承接国外产业转移,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船舶工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15年使我国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和强国。

第一章产业规划一、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一)2006~2015年间船舶工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1、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加快船舶工业体制改革、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提高效率,增长效益。

要在发展和改革中,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调整存量资产和新建产能相结合,优化船舶工业组织结构。

通过兼并、重组、联合和搬迁、扩建等方式,整合产业资源,提高运行效益。

集中力量在环渤海湾、长江口和珠江口区域新建、扩建一批大型造船设施,扩大造船能力,形成三个现代化大型造船基地。

培育具有较强产品开发、制造、营销能力和较高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集团,带动全行业发展。

3、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船用设备配套能力,增强船舶工业核心竞争力。

统筹利用产业内外技术资源,增强常规产品优化、创新能力,培育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能力。

高度重视船用设备制造本土化,集中力量解决配套能力弱的问题,为船舶工业发展夯实基础。

4、“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拓宽船舶工业发展空间。

重点引进境外设计制造技术、经营管理技术和专业人才,有针对性地消除船舶工业的薄弱环节,充实产业发展力量。

鼓励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改善出口产品结构。

有条件的企业可到境外投资船用设备业,进一步融入国际化分工合作体系。

(二)船舶工业发展目标。

2010年,自主开发、建造的主力船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造船能力达到2300万载重吨,年产量1700万载重吨,造船年销售收入1500亿元(其中出口1200万载重吨,出口值120亿美元)。

船用低、中速柴油机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450万千瓦和1100台,基本满足同期国内造船需求。

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船用设备专业化生产企业,本土生产的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按价值计算)达到60%以上。

船舶工业组织结构趋于合理,大型船舶企业集团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三大造船基地初具规模,造船业与配套业协调发展。

船舶工业全面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现代化总装造船模式和企业管理信息化。

船舶修理(包括改装)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能够承担大型、多品种船舶修理任务,使我国成为世界主要造修船国。

2015年,形成开发、建造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能力,年造船能力达到2800万载重吨,年产量2200万载重吨,年销售收入1800亿元(其中出口1500万载重吨,出口值160亿美元),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船用低、中速柴油机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600万千瓦和1200台,本土生产的船用设备的平均装船率(按价值计算)达到80%以上,大型企业集团建成船用设备国际营销服务网络。

骨干造船企业的生产效率达到15工时/修正总吨,3万载重吨以上常规船舶平均建造周期达到9个月,人均年销售收入力争达到200万元。

二、技术发展(三)要适应市场对船舶安全、环保、节能、舒适等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按照船舶大型化、高速化、智能化的技术发展方向,遵循“巩固优势、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全面提升”的技术发展方针,提高产品优化设计、开发创新和制造水平。

(四)密切跟踪研究国际技术发展动态,采取自主研发、中外联合设计、技术引进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市场需求量大面广的主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优化和设计技术,培育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能力。

提高船用设备设计、制造水平,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增加品种规格。

(五)加强基础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增加技术储备。

建立船舶性能和结构数据库,开发船舶线型和综合性能快速优化设计系统,加强推进、操纵、减振、降噪和结构设计计算等技术研究,构筑产品开发平台。

(六)建立健全我国船舶工业技术标准体系。

适应国内外船舶工业发展需要,及时制定、修订我国的技术标准。

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谈判、制定工作,推动我国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

近期要在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组织推出的散货船、油船共同结构规范(CRS)框架下,抓紧研究建立我国同类产品的标准体系,推出我国的基本船型。

(七)注重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速推广现代造船模式。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产品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方式,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努力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

三、产品发展(八)以满足国内外船舶市场的主流需求为目标,重点提高大型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主力船舶的市场份额,逐步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品牌化,使之成为我国船舶工业的主导产品。

(九)依托国内重点需求,瞄准国内外两个市场,采取引进技术、联合建造等方式,发展液化天然气(LNG)船、高速大型集装箱船、滚装船以及豪华旅游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逐步填补国内空白。

(十)配合海洋资源开发,提高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海洋工程装备研制水平,向深水化、大型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

努力满足我国海洋管理需要,增强海洋调查监测和海洋执法管理等装备的研制能力。

(十一)适应我国水上安全、渔业、疏浚、防洪抢险和旅游休闲需要,大力发展救助打捞装备、远洋渔船、大型工程船和个性化游艇等产品。

(十二)有规划、有重点地支持船用设备发展,提高船用设备生产本土化水平。

优先发展船用动力装置、甲板机械等已具备一定基础和优势的产品,打造国际品牌;大力发展低速柴油机曲轴、船用大型铸锻件、锅炉、发电机组等对产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产品;加强对外合作,促进机舱、装卸和观通导航等自动化系统产品的本土化生产。

(十三)协同相关行业发展船用钢材、焊材、涂料、电缆等相关产品,保障船舶工业发展需要。

钢铁工业要结合自身发展,有针对性地实施技术改造,增加产品品种规格,提高船用钢材国内自给率。

大型船舶企业集团可与钢铁、航运等相关产业的企业集团结成联盟,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生产组织现代化(十四)造船企业要积极运用现代管理技术,调整生产组织结构,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推行工种复合化和中间产品生产专业化。

(十五)三大造船基地内的骨干船厂要率先推行现代总装造船模式。

按照专业化生产要求,建立板材、管材、电缆等大宗材料配送中心,努力实现船用材料定规格入厂;建立铸造、锻造、热处理和电化学处理工艺专业化加工中心,实现部件成品化入厂。

(十六)船舶企业集团和生产企业要尽快建立本级局域网络,普及信息化管理,对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库存、财务等生产经营环节实时监控,加强信息交流,提高管理效率。

企业集团公司要充分利用网络管理平台,集中采购生产资料,统一调配集团内部资源。

(十七)建立开放的协作配套体系。

船舶工业要充分利用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等行业的技术优势和生产能力,培育一批专业化生产企业。

五、对外合作(十八)多层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

做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新造船协定的谈判工作,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船级社要积极参与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组织的技术谈判和交流,维护我国船舶工业的合法权益,做好散货船、油船的共同结构规范(CSR)的协调、推广工作。

(十九)船舶研发机构要通过联合设计、技术咨询等方式研发新产品,掌握世界船舶工业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发展方向。

(二十)造船企业要重点引进消化吸收模块化舾装、高效焊接、切割等船舶建造关键技术和现代化造船生产管理技术,转换生产方式,提高建造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十一)积极引进境外先进船用设备制造技术,鼓励国际上有实力的船用设备制造企业前来投资。

船用设备骨干企业要加大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优势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大型船舶企业集团要统筹规划,建立船用设备国际销售和维修服务网络。

(二十二)鼓励境外公司在境内建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船用柴油机及配套产品的专业研发机构。

(二十三)支持大型船舶企业集团到境外投资,收购、参股具有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专业设计公司、船用设备生产企业和营销服务网点,开展跨国经营。

(二十四)重视引进境外智力。

有条件的企业可聘请境外技术人才和职业经理人来华指导或参与企业管理,有实力的企业可在境外建立研发机构,吸纳当地科技人才。

六、重大项目规划(二十五)2006~2015年间,重大项目规划的重点是:1、新建、扩建以30万吨级以上船坞为代表的大型造船设施和船用低、中速柴油机生产项目。

重点建设以大连、葫芦岛、青岛为主的环渤海湾地区,以上海、南通为主的长江口地区和以广州为主的珠江口地区的大型造船基地。

2010年和2015年前,规划新增造船生产能力分别为1300万载重吨和500万载重吨。

2、重点依托沪东重机股份公司、大连船用柴油机厂和宜昌船舶柴油机厂等三个低速柴油机生产企业,镇江中船设备公司、安庆船用柴油机厂、陕西柴油机厂和新中动力机厂等四个中速柴油机生产企业,进行改造和易地扩建,提高低、中速柴油机生产能力。

2010年和2015年前,规划新增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能力分别为290万千瓦和200万千瓦,新增船用中速柴油机生产能力分别为700台和100台。

(二十六)环渤海湾地区。

结合大连、葫芦岛、青岛等地区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部分企业搬迁,重点扩建大连造船重工、大连新船重工和渤海船舶重工项目,建设青岛海西湾造船基地和中远旅顺造船基地。

2010年和2015年,环渤海湾地区的船舶建造能力分别达到900万载重吨和1100万载重吨。

(二十七)长江口地区。

结合上海地区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黄浦江内部分船厂搬迁,重点建设长兴岛造船基地,扩建中远南通川崎船厂。

2010年和2015年,长江口地区的船舶建造能力分别达到900万载重吨和1000万载重吨。

(二十八)珠江口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