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职业学校创造的高考奇迹
中职生成功逆袭案例简短

中职生成功逆袭案例简短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许多人认为只有拥有高等教育才能够获得成功。
然而,这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事实上,许多中职生也能够成功逆袭,实现自己的梦想。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中职生成功逆袭的案例。
案例一:罗永浩罗永浩是一名中职生,他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读了三年中职,然后放弃了高考,选择了自学计算机。
后来,他在北京电子科技学院考取了本科,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他创办了锤子科技公司,开发了许多受欢迎的产品,如锤子手机等。
如今,他已经成为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
罗永浩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和毅力,即使没有高等学历,也可以在职业道路上获得成功。
案例二:李兴华李兴华是一名来自四川的中职生。
他在中职时学习了机械制造,毕业后进入了一家机械加工厂。
他在工作中勤奋刻苦,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最终成为了一名技术骨干。
后来,他辞职创办了自己的机械加工厂,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李兴华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有勤奋和学习的精神,即使没有高等学历,也可以在职业道路上获得成功。
案例三:李彦宏李彦宏是一名中职生,他在中职毕业后,考取了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本科。
他毕业后进入了微软公司工作,后来辞职创办了百度公司。
如今,百度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之一,李彦宏也成为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
李彦宏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有才华和勇气,即使没有高等学历,也可以在职业道路上获得成功。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中职生成功逆袭的典型代表。
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毅力、勤奋和学习的精神,就可以在职业道路上获得成功。
中职生也可以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只要不放弃,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逆袭,实现自己的梦想。
职教高考新闻稿

职教高考新闻稿
近日,我国职业教育高考成绩公布,各地高职院校也陆续开始招生录取。
据悉,今年职教高考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达到了300万人次,考生人数持续增长趋势。
职教高考是我国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入口之一。
与普通高考相比,职教高考更加注重考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技能。
考试科目主要包括理论课程、技能操作测试和职业素质综合测试。
在技能操作测试中,考生需要实际操作模拟工作场景,检验其实际技能水平。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不断重视和支持,职教高考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开始意识到职教高考的重要性和优势。
通过职教高考,考生可以直接进入与所学专业相关的高职院校进行深造,或者选择从事具备一定技能的职业工作。
职教高考为考生提供了多样化、灵活性强的职业发展路径。
为了更好地支持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高校也在不断加强职教高考的招生宣传和服务。
许多高校采取多样化的录取方式,例如安排专门的招生宣传团队、开设线上招生咨询平台、组织实地招生宣传活动等等,积极吸引优秀的职业教育考生报考。
职教高考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信在国家和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职业教育事业会越来越好,职业教育的未来也将更加光明。
- 1 -。
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高水平职业教育从“融”向前

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高水平职业教育从“融”向前作者:吴家宏王亚达来源:《职业(下旬刊)》 2021年第5期本刊记者/吴家宏通讯员/王亚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将职业教育确定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单独种类的教育类型。
从“层次”教育向“类型”教育的地位提升,意味着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向高水平学校转型。
近年来,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以下简称鄞州职教中心)以从“融”之姿大步向前,成为全国首批中职示范校、浙江省首批中职名校、浙江省中职“双高校”。
融,是融入,是融通,是融合,更是遵从,是继承,是创新。
“融”之教育厚而不重、宽而不松,相信每个人都有其与生俱来的优势和自觉成长的意愿;“融”之教育立足传统,面向世界,带着历史观、全局观和发展观,立足和发掘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在跨界、整合、重构中与外部的先进同行平等对话、多向交流。
“十四五”开局,这所“有格局、有文化、有温度”的学校将深化“融”思想,绘就新、芯、心三大蓝图,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贡献“宁波经验”。
融之新:开启高水平创业的“揽湖”时代2019年,为了提升宁波市整体教育水平,服务宁波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宁波市启动“教育布局优化”工程。
作为宁波市职业教育的排头兵,鄞州职教中心迎来了从“拥江”时代到“揽湖”时代的第四次创业大机遇。
如何化机遇为优势,实现职业教育示范窗口的高标准建设目标?鄞州职教中心校长楼梦红的答案是:从适应到融合新格局、新业态。
构建文化兴校新格局,走高质量示范之路在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建设一批高品质的中职学校成为职业教育从业者的共识。
而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高品质的集中体现。
在文化建设领域,鄞州职教中心的文化育人转型,要比大部分中职学校起步更早、谋划更远。
鄞州职教中心之所以有这样前瞻的意识和长远的布局,得益于楼梦红对传统文化的情有独钟,也得益于他在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决心和坚持。
衡水中学神话:一所“高考工厂”的荣耀与隐忧

衡水中学神话:一所“高考工厂”的荣耀与隐忧来源:搜狐网又是一年高考时,舆论的持续关注令衡水中学再次成为焦点。
从“神话”、“工厂流水线”到“高考监狱”——高考成就了河北衡水中学,也让它饱受争议。
连年创下冠绝全省的高考成绩,被全国多所中学视作学习标杆,军事化般的封闭式管理,对学生和老师处处纳入奖惩的量化考核——有人爱它,也有人恨它。
在区域教育资源长期不均衡的现状下,衡水中学以及那些与其模式相似的“超级学校”诞生,似乎不可避免。
对一些寒门学子而言,这是改变命运最公平的上升途径。
但这一模式又显得如此脆弱。
小城里的“超级中学”高考第一日的语文考试刚刚结束,地处河北省偏远小县城里的衡水中学校园内静谧如常。
面临这场人生大考,学生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中午已过,社交媒体上衡中老校友们的祝福中,也透露出稳操胜券般的自豪:“我在XX大学等你们。
”一切又注定不同。
高考前夜,百度“衡水中学”贴吧多次有人发帖询问:“听说去年(2015年)衡中6号和7号晚上讲的题,跟高考一模一样?”而一个月前,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微媒体开始频现类似“求衡中高考模拟卷”的求助。
淘宝上可以搜出上千个以“衡水中学”为搜索结果的宝贝,大部分是“状元笔记”、“错题笔记”等学习资料。
但一位衡中学生留言称唯一的秘诀是“做题、整理和调整,几百天如一日”。
另一方面的变化发生在细节之处。
每个教室的门轴都悄然滴上了润滑油,以避免发出异样的声响;校内的温泉洗浴中心开始对考生全面开放——要知道衡中为人所熟知的日常作息时间中,“洗澡一周规定洗一次,平时只能擦擦”。
高考的到来,让这所以铁一般纪律著称的学校多了一些变化。
与印着“高考必胜”、“步步高”等字样的早餐,以及摆出类似字样的3万盆新增的鲜花盆景相比,更值得一提的是两个时间上的变化:早晨6时20分出早操,比平时晚了40分钟,晚上9时30分熄灯休息,比以往早了40分钟。
这两个打破军事管理般量化的变动,实际是为了更精细的量化:以分钟为单位微调作息时间让学生得到更充分的休息,成为近年来高考前夕的常态。
职教高考语文试卷作文

近年来,职业教育高考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的学生,我深感职教高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实现梦想的平台。
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放飞梦想,勇往直前。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职业教育学校度过了三年时光。
这三年,我经历了无数挑战,也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
回首过去,我感慨万分。
首先,职业教育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行发展,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多元化的成长路径。
我原本是一名成绩平平的学生,进入职业教育学校后,我开始接触各种实用技能,如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等。
这些技能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为我的人生指明了方向。
其次,职业教育锻炼了我的意志品质。
在职业教育学校,我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让我们在实践中成长,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困难,我们不再退缩,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
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让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匪浅。
再次,职业教育拓宽了我的视野。
在职业教育学校,我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他们各有特长,让我看到了不同的世界。
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这种开放、包容的氛围,让我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如今,职教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我满怀信心地迎接这一挑战。
我相信,凭借在职业教育学校三年的磨砺,我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梦想起航,我们勇往直前。
职教高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我们挥洒汗水,努力拼搏,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我要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职教高考,梦想起航。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典型案例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典型案例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下面介绍几个典型案例:
1.江苏南京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该学院重视课程建设,注重融合产业需求和学生能力,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学院开设了多个特色鲜明的专业,如汽车技术、数控技术等,培养出了大量技术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山东烟台市职业教育中心
该中心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了多项师资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中心还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广东省南海职业教育中心
该中心重视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针对实际需求,编写了多本实用性强的教材,并开展了多项课程改革,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中心还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开设了多个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
这些典型案例充分说明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职业教育将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职生逆袭研究生高天赐作文500字

中职生逆袭研究生高天赐作文500字
作文一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超级厉害的人的故事,他叫高天赐。
高天赐呀,一开始只是个中职生。
你们知道中职生是什么吗?就是没有去普通高中读书,而是去了职业中学。
可是高天赐没有因为这个就放弃自己的梦想。
他在中职学校里特别努力,认真学习每一门课。
别人在玩的时候,他在看书;别人睡懒觉的时候,他早早起来背单词。
后来,他觉得自己还能学得更多,变得更优秀,就决定要考研究生。
这可不容易呢,要学好多好多的知识。
但是高天赐不怕,他每天都刻苦学习,遇到不懂的就问老师、问同学。
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呀,高天赐成功逆袭,考上了研究生!小朋友们,从高天赐的故事里,我们能知道,只要努力,不管起点怎么样,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作文二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跟你们说一说高天赐的事儿。
高天赐一开始读的是中职学校。
这可能让很多人觉得他以后不会有大出息。
但高天赐可不这么想。
他在学校里,上课总是坐得直直的,认真听老师讲课。
下课了,别人都跑去玩,他还在教室里做练习题。
有一次,老师讲的一个数学题特别难,好多同学都放弃了。
可高天赐没有,他回到家还在想,一直算到很晚很晚。
就这样,高天赐一直努力着。
后来他想考研究生,周围的人都不太相信他能行。
但是他自己相信呀!每天早早起床,晚上很晚才睡。
他真的考上了研究生!小朋友们,高天赐是不是很厉害?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哟!。
高考改革开放经典故事

高考改革开放经典故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高考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最初的“三反五反”选拔优秀人才,到大规模实行高考录取的全国统一选拔制度,再到现在逐步推行多元化考试录取体系,中国的高考改革已经走过了一个漫长而漫长的历程。
回顾这个历程,其中不乏一些经典的故事。
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几个我认为比较经典的高考改革故事。
故事一:林樵清封存试卷1977年,新中国第一次恢复高考。
这也是中国高考改革的起点。
但当时的高考制度还很不完善,具体操作也不太规范。
就拿最早的一年来说,那时候不仅试卷泄题,甚至有人将答案写在桌子上。
这对当时激情满满的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简直是一种巨大的不公平。
当时深圳市南山中学的林樵清老师就经历了这样的事情。
他当时是一名英语老师,准备给学生设计一套高考复习题,但他想到了一些事情。
他知道,很多地方的学校都不会规范地管理试卷,这样不仅不公平,而且也会影响一些有诚信的学生。
因此,他决定采取一个很特别的做法来保存这些试卷。
他用一些密封袋将试卷封存了起来,然后再用一些铁皮箱将封存起来的试卷全部密封起来,摆放在学校的地下室里。
这样一来,试卷就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复习。
当然,当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会成为高考改革的一个经典故事。
故事二:彭宇行创造“高考移民”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只有少数人可以参加高考,大部分人只能通过稀缺的推荐信和各种社会关系来寻找机会。
而其中的一个人,彭宇行,用他自己的方式创造了一个“高考移民”的奇迹。
彭宇行在1978年高中毕业后,就去了广州的一所职业技术学校读书。
当时他梦想着参加高考,但他却成为了高考制度下的“弃儿”——即使是有能力的学生,只要没有高中文凭,就不能参加高考。
与此同时,彭宇行在职业学校稳居第一的位置,在教师的推荐下走上了职业道路。
但他并没有放弃高考的梦想。
他先是拼凑出自己的高中毕业文凭,然后开始揣摩高中教材。
数月后,他在全国范围内以655分的好成绩考上了一所大学。
职业教育 典型案例

职业教育典型案例
职业教育是指为学生提供与职业技能相关的教育和训练,以便他们在特定的职业领域中获得成功。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职业教育案例。
1. 广东省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综合性中等职业学院,成立于1995年。
该学院目标是成为广东省内的一流职业学院。
该学院提供学生多种专业,包括机电工程、旅游管理、计算机技术和金融等领域。
该学院通过增加实践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向学生提供更深入的职业教育。
2. 北京市培英中等职业学校
北京市培英中等职业学校是一所高水平职业学校,成立于2005年,是北京市教委直属的一所职业学院。
该学校提供学生文化课程和职业课程。
学生的文化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等。
职业课程包括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和建筑工程等方面。
该学校以提供一流的职业教育而著称。
山东省技术学院成立于1978年,是山东省内最大的职业学院。
该学院提供200多个专业,包括机械制造、信息技术和建筑工程等领域。
学院注重实践教育,引入现代化的职业培训设施和职业技能评估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56年,是湖南省内最早开展职业教育的院校之一。
该学院提供学生多种专业,包括车辆工程、建筑工程和食品工程等领域。
学院设有“3+1”和“2+2”等多种培训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和创业。
总之,成功的职业教育案例有很多,这些案例表明,优质的职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和竞争力。
优秀的职业教育学院应该在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和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加强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职业教育服务。
栟茶中学

一、江苏省栟茶中学---名副其实的江苏名校江苏省栟茶中学---这一所令千千万万人惊讶不解又深深佩服的“创造了奇迹”的中学究竟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江苏省栟茶中学是南通市如东县的一所农村中学。
在江苏教育界流行一句话,江苏高考看南通,南通高考看如东。
江苏省有南京、苏州、无锡、扬州等13个地级市。
以2007年高考为例,南通市报名人数不到江苏省的十分之一,江苏省前10名的考生中,南通考生有4人,江苏省650分以上的高分层人数、本一上线人数、本二上线人数均超过江苏省07年各档人数的百分之二十。
而如东已经连续12年高考列江苏省综合评估第一名。
栟茶中学的招生在江苏省如东中学之后,近年来高考成绩连创辉煌,被国内教育界称为“以二流生源创一流佳绩”的神话,形成了一种耐人解读的“栟中现象”。
栟茶中学的崛起,让教育资源较为富裕的江苏大地刮起了一场“栟中风暴”,在社会公众和教育界人士的心目中,“栟中现象”是一个令人信服的神奇,栟茶中学的奇迹是牢牢奠定如东教育在全省的领先地位的一块重要基石,栟茶中学为南通教育在江苏省持续高位走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栟茶中学创办于1928年,2008年迎来建校了80周年,是如东建校最早的一所中学,几天前,4月4号视察栟茶中学的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现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就毕业于这里。
栟茶中学2004年晋升为江苏省顶级高中四星级高中。
学校办学水平在江苏省同类学校中稳居前列,让省内外同行为之瞩目。
2000年高考,一名同学获全省文科总分第二名。
2001年高考,综合考评在江苏省较前一年上升为62位,2002年高考,501人录取本科,囊括如东高考总分前三名;2003年高考,600分以上人数居江苏省同类学校第一;2004年生均总分居江苏省第一,600分以上306人,比率48%,居江苏省第一。
被誉为江苏高考史上的奇迹。
2005年高考,全校901人参考,重点大学上线716人,本科上线869人,上线率均居江苏省第一。
一所薄弱学校的逆袭之旅

一所薄弱学校的逆袭之旅作者:龙建刚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7年第09期“我的小孩考到本科了!古高真是太神奇了!我小孩高中入学时,据说成绩排在全市普高所有学生的末尾!”“听说我小孩班上有接近40名同学考上本科!这是古高的一个班哟,可不是什么市传统普高名校、大校的一个班哟!在古高,一样可以有大批同学上重点、上本科!我以前绝对没有想到!”2017年高考成绩发布之后,许多家长通过电话或微信向中山市古镇高级中学的领导、老师表达自己的惊喜与感激。
近两年,在家长们心目中,中山市古镇高级中学就是创造高考奇迹的地方!原本进入学校时成绩在全市排到末尾的许多学生,三年后一样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这足够让学生和家长们兴奋不已;原本是许多学生想着如何离开这所学校,到现在变成许多学生想着如何考进这所学校。
这样一所曾经在中山市普通到都“后无追兵”的高级中学,怎样实现其完美逆袭?让我们一起走近古镇高级中学,你会发现,一切都源于“点燃”。
三重重压下的方向选择两年前的中山市古镇高级中学在自我发展的十字路口,有过犹豫徬徨,有过阵痛迷惘,但最终他们以教育者的智慧与改革者的勇气,化压力为动力,变困境为契机,最终做出了睿智而进取的选择,并笃定践行孜孜以求。
自我发展的理念更新。
2014年,中山市教体局将分布在各镇区的9所普通高中收归市属,统筹高中阶段学校发展,通过普通高中办学改革的“一盘棋”战略,实现集群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培养优质教育集群,并提出组建普通高中集约发展联合体的实施意见。
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山市古镇高级中学如何把握机遇,定位好学校的办学目标,更新学校的办学理念,厘定学校的办学思路,从而将学校的发展更好地融入中山教育的宏大叙事?面对现实的理性思考。
每一次的选择,都意味着艰难与煎熬。
2015年9月,当吴明红以校长的身份进入到古镇高级中学的时候,他感受到无可名状的压力——全市末尾的排名,学校自身定位的迷惘和个性特色的缺乏,最后一批招生的生源质量,老师们对未来发展的不可预期以及对学校认同感缺失导致集体向心力薄弱,家长们对学校的不信任,学生群体性地对前途的不可预期……这一切又像病毒一样相互感染、彼此影响。
中专生参加普通高考成功案例

中专生参加普通高考成功案例本文将列举几个典型的中专生参加普通高考成功案例,来说明他们可以以自己的努力在普通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谷南熙谷南熙是一名中专学生,他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曾经数次参加普通高考,但都失败了。
2015年,他决心再次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即使收入如此有限,也没有让他放弃自己的梦想。
最终,他在2015年普通高考中以满分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成为继小霍炎之后第二例中专学生考取北大的案例。
二、李小丹李小丹是一名中专学生,他同样曾经多次参加普通高考,以单身母亲的身份勉强维持家中的生活,靠着微薄的收入仍旧继续梦想。
2011年,他再次报名参加普通高考,以831分的出色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的物理专业,令无数受到压力的学子抱有希望。
三、江旭东江旭东是一名中专学生,他曾经参加过几次普通高考,但都未能考取自己喜欢的专业。
2016年,他再次参加普通高考,凭借过硬优秀的成绩,考取了经济学类专业,成为广西某高校的大三学生。
他的成功也实事求是地说明了中专生参加普通高考也有可能取得优异成绩。
四、李艺旋李艺旋是一名中专学生,他出生在贫困家庭,只能靠着微薄的收入仍旧努力梦想教育,终于在2015年的普通高考考上了某一重点大学。
李艺旋的成功让周围的人惊叹不已,更是让许多发掘潜能的学生获得了信心与动力。
五、胡新华胡新华本科毕业于某普通中等师范学校,2010年报名参加了普通高考,但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无钱请老师上课,只能当一厢情愿,希望自己的不被看重的努力还能勉强获得资格,最终以满分的成绩考取萍乡学院,成为传奇人物。
总结:由谷南熙、李小丹、江旭东、李艺旋、胡新华等几位的表现可以看出,中专生参加普通高考也有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以自己的努力为自己实现最好的人生。
他们充分展现了中专生只要有决心就能取得成功的精神,同时也也为其他准备报考普通高考的中专生树立了榜样。
职教高考的升学政策解读及案例分享

职教高考的升学政策解读及案例分享近年来,职业教育高考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作为一种与普通高考并行的升学途径,职教高考为那些对职业技能有浓厚兴趣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本文将对职教高考的升学政策进行解读,并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
首先,职教高考的升学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职业院校的招生政策,二是高校对职教高考生的录取政策。
职业院校的招生政策通常会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某些热门专业可能会设置更高的录取分数线,而一些冷门专业则可能会降低录取分数线,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
此外,职业院校还会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录取名额。
高校对职教高考生的录取政策也有所不同。
一些高校会将职教高考生与普通高考生一视同仁,按照相同的录取标准进行评估。
而另一些高校则会根据职教高考生的专业特长和实践经验进行特殊录取,给予一定的加分或优先录取的机会。
这种政策的出台,旨在鼓励学生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深耕和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
接下来,我们来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
小明是一名职教高考生,他对汽车维修非常感兴趣,并在中职学校学习了三年的汽车维修专业。
在职教高考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多所高校录取。
最终,他选择了一所知名的汽车工程学院,成为了一名汽车维修专业的大学生。
小明的成功案例表明,职教高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除了小明,还有许多职教高考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他们通过职业教育的培训和实践,掌握了实用的技能和知识,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学生在高校的学习中,能够更快地适应专业课程,更好地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合作。
他们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也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能够更快地找到满意的工作。
总之,职教高考的升学政策为那些对职业技能有浓厚兴趣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通过职业教育的培训和实践,学生能够掌握实用的技能和知识,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教高考工作总结

职教高考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职教高考工作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经历了许多挑战,但也取得了许多成绩。
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一年的职教高考工作。
首先,我们要感谢所有参与职教高考工作的人员,他们的辛勤付出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一年中,我们不仅在考试内容的设计上进行了全面升级,还加强了考试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了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肃性。
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新的考试方式和评价标准,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其次,我们要感谢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关心。
在过去的一年中,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这些政策不仅为职教高考工作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条件,还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
最后,我们要感谢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在这一年中,我们不断改进考试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同时,我们也积极倾听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为职教高考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总的来说,职教高考工作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我们要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职教高考优秀作文范文

职教高考优秀作文范文
《我的职教之旅》
嘿,大家好呀!今天我来聊聊我的职教高考那些事儿。
记得当时呀,我们在为职教高考拼命准备着呢。
有一天上实训课,我们学的是烹饪,那堂课是要做一道糖醋排骨。
老师先示范了一遍,看着老师那熟练的手法,我心里还想着应该挺简单的嘛。
结果轮到我自己上手的时候,哎呀呀,真是状况百出!我切排骨的时候,不是切得大小不均,就是差点切到自己的手,把旁边的同学看得直乐,还打趣我说:“你这是要做‘异形’糖醋排骨呀!”然后下锅炸的时候,我又因为太紧张,油溅得到处都是,吓得我哇哇乱叫,就好像在战场上遇到了枪林弹雨似的。
等我手忙脚乱地做好端出来,那卖相和我想象中的差别老大了,味道嘛,也只能说勉强能吃。
但就是这么一次“惨烈”的经历,让我深深明白了职教学习真的不简单啊,每一个环节都得用心去做。
现在想起来,那段时光还真是有趣又难忘呢。
职教高考让我体验到了努力奋斗的滋味,也让我明白,哪怕过程中会有像做糖醋排骨时那样的狼狈时刻,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有属于自己的小成就呀。
这就是我的职教故事,
普通却又让我成长了许多呢。
嘿嘿,我相信我的未来在职教的道路上一定会更加精彩!
怎么样,我的故事还不错吧!希望大家在职教的道路上也都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收获哦!。
2021高考奇迹-王赢四个月冠军之路

2021高考奇迹:王赢四个月冠军之路高考奇迹:王赢四个月夺冠之路王艳娜:2001年上海市第一文科状元,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长期的学习成绩,高考前4个月,突然很努力,终于成为当年上海文科状元。
奇迹是怎么来的?王赢以自己的经历提醒高三学生,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梦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初中时,王艳娜是个问题少年,成绩在班上名列最后。
到了高中,成绩还徘徊不去。
甚至高三上学期,他在全年500多名学生中也只排到了350名左右。
由于成绩不好和早恋倾向,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几乎没有人忽视王艳娜。
在这样的状态下,王艳娜自责并开始反思。
为了证明我能做到,王艳娜在考试前四个月从零开始,坚信学习,找到学习目标,摒弃一切杂念。
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学习,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他认为有两种方法也适用于其他考生。
一种是追求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第二,注意休息。
只有精力充沛,才能应付第二天的高强度学习。
高考成绩出来后,他考了549分(满分600分),相当于全国分数线的708分,成为上海高考文科状元。
通过自己的经历,王艳娜告诫高三考生,信念对成功非常重要。
高三最后阶段,要抛开一切与高考无关的事情,不要因为各种因素放弃信念,比如没有调整好考试。
他还提醒学生们不要像他那样醒得太晚,因为如果他们早点努力,他们会更平静,会有更多的机会。
这篇文章是为我转载的。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梦想就不是遥不可及的。
是的,坚定的信念很重要。
现在我们应该有了我能创造奇迹的信念。
虽然还剩不到两个月,但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必须,你可以创造自己的奇迹。
你不用考状元,只要有大的进步就很好了,你说呢?2008年6月,是世界奇迹。
努力。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高职单招成功案例

高职单招成功案例
某市举办的高职单招活动,吸引了大量高中毕业生参与。
下面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小李,高中毕业生,曾经在学校表现出色,但由于家庭原因没能上大学。
在得知有关高职单招的消息后,小李积极参加了相关活动,并且顺利通过了报名和初试环节。
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小李在报名时选择了与自身兴趣和爱好相关的专业。
他选择报考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因为他喜欢计算机和互联网,并且在高中时期就积极参与计算机社团的活动。
准备初试时,小李认真复习了高中相关的知识,并且针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学习。
他还通过参加一些线上的自学课程,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这些努力让他在初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通过初试之后,小李参加了面试环节。
他自信地表达了自己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热爱和对该专业的了解。
他还通过准备一份详细的个人简历,展示了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实际项目经验和技能。
面试官对小李的答案和表现印象深刻,给予了他高度评价。
最终,小李成功地被一所高职学校录取,并且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这也是他家庭的重要转折点,给了他继续深造的机会。
小李很珍惜这个机会,他决心努力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并且将来实现自己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的梦想。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参加高职单招是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只要你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准备,并且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同时,认真对待面试环节,并展示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技能,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每个人都有过人之处,只要发挥出来,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职教高考试卷语文作文类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职、高职毕业生走上了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更多年轻人追求自己的梦想。
材料一:小王,初中毕业后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数控技术。
毕业后,他进入一家知名企业,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勤奋努力,很快成为企业里的技术骨干。
如今,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新产品,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材料二:小李,毕业于高职院校,专业是园林设计。
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创办了一家园林公司。
在她的带领下,公司业务不断扩大,成为当地园林行业的佼佼者。
小李的梦想是让家乡的园林事业更加繁荣。
材料三:小张,中职毕业后进入一家汽修厂工作。
他热爱自己的职业,勤奋好学,很快掌握了各种汽车维修技术。
现在,他已经成为厂里的技术主管,带领团队为车主提供优质的维修服务。
请以“梦想照亮未来”为题,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500字。
梦想照亮未来梦想,是人生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
在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无数中职、高职毕业生怀揣梦想,勇敢追求,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梦想的力量,也为我们照亮了未来的道路。
小王,一个初中毕业后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数控技术的青年,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勤奋努力,成为企业里的技术骨干。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勇敢追求,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梦想照亮了小王的前行之路,也照亮了无数和他一样在职业教育道路上奋斗的年轻人。
小李,毕业于高职院校,专业是园林设计。
她回到家乡,创办了一家园林公司,带领团队为家乡的园林事业贡献力量。
小李的梦想是让家乡的园林事业更加繁荣。
正是这份梦想,让她在创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成为了当地园林行业的佼佼者。
梦想照亮了小李的未来,也照亮了无数怀揣梦想的青年。
小张,中职毕业后进入汽修厂工作,凭借热爱和勤奋,成为了厂里的技术主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所职业学校创造的高考奇迹
2016年高考衢江区职业中专上线率100%纪实
记者傅剑青通讯员杨斌旺
134人高考,134人上线,上线率达100%,全省平均升学率为82.6%。
其中公办本科人数34人,全省平均上线率9.64%,超分数线100分的115人。
这一组喜人的数据,来自于衢江区职业中专2016年的高考。
这是该校在高职升学中创造的又一不可思议的佳绩,让人们不由自主把视线转到职业教育上来,对职业教育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
一群中考不尽人意的学生,完成一次惊天逆转,令人刮目相看。
这也是衢江区职业中专全体教师用敬业、乐业、精业、勤业的精神,通俗阐释了何为平民教育,何为成功教育。
高职升学和普通高考并行向高等院校输送人才,学校始终抓住职业教育风向标,多年来为高级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
近几年来,高考成绩均名列浙江省前茅,更跻身于浙江省十所最具潜力的高考中职学校行列。
100%的上线率可称得上是一次教学“奇迹”,辉煌的升学战绩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原动力,学生一次另辟蹊径的选择,定位老师一次倾尽全力的付出,常年绽放的温暖,触摸到职业教育应有的高度、温度和厚度。
6月26日,正是高考填报志愿的日子,记者走进衢江区职业中专,聆听“奇迹”背后的故事。
信心,创造奇迹的“敲门砖”
“没有老师的鼓励,没有树立起成就梦想的信心,不可能进步这么快。
”家住衢江区沈家振兴西路的何新红同学,当年中考成绩只有197.5分,离普高线相差300多分。
他沮丧过,也痛苦过,甚至暗暗哭泣。
他寻思:今生再也无缘大学了。
“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学校应该是生命成长的乐土,幸福生发的泉源,梦想放飞的摇篮。
校长舒明祥一直坚信,那些不被看好的孩子,在我们老师的鼓励下,不断超越自己,一样能获得自信与尊严。
一样的孩子,他们的花期不同,即使那些不曾开花的孩子,也会是未来的参天大树。
“首先你得信你自己,再次你得信得过我们。
”因此,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自信心不足这一问题,学校每月在每个班级设立了一节“加油课”,承担“加油课”教学任务的是衢州市名师黄志宏,他找每个学生谈心,用现代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提振学生的自信心。
学校还组织“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通过老师跋山涉水与家长沟通,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努力提高课堂实效。
“王老师的教导对我的鼓舞很大,学习有了动力,成绩也提高很快。
”家住衢江区莲花镇毛桐山村的毛慧红同学,当年中考成绩离普高线相差100多分,进校以后,学习一度跟不上,萌发了放弃的念头,班主任王老师多次找她谈心,讲了许多勤奋好学的故事,并用学校前几届好学成才,刻苦成功的优秀学生事迹鼓励她。
今年她考了595分,在填报自己心仪的大学上可以游刃有余。
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高考生出征仪式,聘请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为高考生集中举行考前心理咨询和疏导活动,以缓解高考生的心理压力。
今年高考前夕,学校把校长、老师和毕业在大学就读的校友的激励性视频制作成微电影,在仪式上播放。
关心,创造奇迹的“润滑剂”
“我今年考了567分,妹妹余诗情考了594分。
填的是浙江理工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
业志愿,这样就能和妹妹在一所大学上学了。
”青春靓丽,满脸笑容的余诗梦,家住衢江区莲花镇涧峰村,是高职预科计算机专业学生。
“原来读职校也能圆大学梦,我想告诉那些刚参加完中考的弟弟妹妹们,不要为自己的成绩沮丧,梦想的道路有很多条,走哪条路都能赢得人生的精彩!”余诗情笑着说,学校管理严,老师水平高,对我们很关心,使我们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在衢江区职业中专有一个坚持了多年的制度——“五个结对”。
什么是“五个结对”?原来是领导与班级结对,加强薄弱班级的管理;任课教师与学习困难学生结对,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长。
家住衢江区后溪镇泉井边村的吾梦莹同学,英语一直跟不上,英语老师李菲主动与她结成对子,耐心教导学习方法,悉心传授学习经验,还主动掏钱为她买来辅导资料,经过一年多的结对,小吾的成绩进步很快,今年高考考了565分,这一成绩让她报考本科院校信心满满。
“感谢同学的关心,感谢老师的关心。
”近日,当衢江区职业中专团委书记将11920元善款,送到家住全旺镇毛家村的该校毛晓红同学卧病在床的母亲手中时,毛晓红父亲激动地说。
毛晓红母亲在淳安娘家,不小心摔倒,导致重度昏迷。
后续治疗每天需要花费2000多元的救治费。
这对于本来就十分困难的低保户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学校发出倡议,先后3次组织捐款活动。
”团委负责人郑老师说,你一百,我几十,大家都争相献出爱心。
多一份关心多一分和谐,多一份爱心多一分温馨。
这样的行动和爱心付出,如今在衢江区职业中专已蔚然成风,激励着该校老师和学生创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政策,创造奇迹的“推进器”
“得益职普融通的好政策,让我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家住柯城区梧桐巷小区的赖秭亦,当年中考考了539分,被一所普通高中录取,刚进入普通高中学习,感觉还可以,随着学习难度的不断加大,他觉得压力越来越大,成绩越来越差,在父亲的鼓励下,赖秭亦从普高转入职校,就读他喜欢的机械专业。
全新的环境让赖秭亦焕然一新,在机械专业高鸽老师的印象中,“赖秭亦同学数车实践操作特别刻苦。
”在今年高考中,赖秭亦实践操作考出了142分的高分(总分150分),并以总分597分的高分,名列浙江省前茅,他填报了浙江师范大学机电技术教育师范专业。
事实上,很多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都深有同感。
无论是就读于普高还是职校,最终殊途同归,考入同一所大学。
“到大学深造是许多学生瑰丽的梦想,职校实行单靠单招的政策,等于为参加高考的学生上了‘双保险’。
”学校教务处主任黄志宏介绍说,单招单考是职校学生之间的竞争,既降低了难度,又能发挥各自的长处,相对于普通高考,考上大学的概率大大提高,完全满足了学生继续深造的理想。
即使考不上大学,学生们也可以拿到所学专业的中专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学到足以应付社会激烈竞争的实用技术,同时学校推荐就业,解除后顾之忧。
“3年都享受到国家助学金。
”家住衢江区举村乡下东坑村的江兆杨同学,当年中考分数382分,今年高考考了575分,她报了浙江工商大学的本科专业。
三年的中职生活,她享受到每年3000多元的免学费政策,还享受到每年2000元的生活补助。
记者了解到,目前所有的中职生都享受国家的免学费政策,像江兆杨同学这样还享受生活补助政策的学生,占总学生数的45%,这无疑为广大中职生家庭减轻了负担。
记者手记
100%上线率,一所职业学校创造了高考奇迹。
更让人可喜的是,这次佳绩的获得,并不是偶尔的爆发。
记者了解到这样一组数字:2015年上线率99.4%,2014年上线率()%,
2013年上线率()%,2012年上线率()%……正是得益于学校多年来的坚守与创新,让职教高考结出累累硕果。
“奇迹是人创造出来的,我们就是创造奇迹的人。
”校长舒明祥热情的话语中饱含着信心。
因为“奇迹”折射出最质朴的道理: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并无等级之差,中考的失利并不代表你与大学无缘。
也许,通过这次的“奇迹”,能让更多的家长,让更多的人真正地了解职业教育,认同职业教育,这才是“奇迹”带给我们更大的意义。
在当前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人人成才“立交桥”之时,我们祈求这样的“奇迹”能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