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_边塞_山水_王维诗歌题材的哲学观照

合集下载

王维山水诗的审美特色管窥

王维山水诗的审美特色管窥

王维山水诗的审美特色管窥作者:兰小锋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2期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除李白、杜甫外,王维是盛唐诗歌的又一杰出人物。

他的诗既有陶诗浑融完整的意境,又有谢诗精雕细刻的描写;既有子昂的高峻,又有浩然的清新,不拘泥于前人而创造出他自己的诗歌特色。

他的诗所涉猎的题材范围是很广泛的,而最能体现其诗歌特色的是后期的山水诗。

正是其山水诗作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奠定了他在唐诗艺术史上的大师地位。

下面就其艺术审美特色作以阐述。

王维不仅是诗人,而且是位杰出的画家,又精通音律,能以绘画、音乐之理通于诗,使其山水诗作的艺术审美特色突出表现为:画意、乐韵。

(一)画意王维的山水诗,在结构布局和对景物的具体描绘上,渗透了中国画的传统表现技法,使得诗作所描绘的意境具有层次感和色彩之美。

难怪苏轼曾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题蓝田烟雨图》)1、王维的山水诗,能够从整体对景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巧妙处理、合理配置。

主要表现为景物间大小互见、远近对照、虚实相间三个方面。

(1)大小互见大景、小景同是空间一景,各有其特殊的美。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终南山》)的巍峨高山固然雄奇壮美,而“古木馀衰柳”(《孟城坳》)的几株衰柳也可谓玲珑剔透。

但是,当这些大大小小的景物进入同一首诗时,却不是任何一种排布都能呈现美的。

正如宋代宗炳《山水画序》中所说的“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王维恰到好处地处理了艺术上大与小这一对矛盾,取得了以小见大的效果。

如《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该诗首联从大处着墨,颔联从细处落笔,大小景互相映衬,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正因那涓涓细流,弯弯小道,树木的参天更可感,山势更为雄奇壮观。

又如《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大漠”、“长河”是大景,“孤烟”、“落日”是小景,大小相衬。

若没有小景,则大景“大漠”的宽广无垠和“长河”的渺远无尽就不够具体了。

王维的山水诗创作特点解析

王维的山水诗创作特点解析

王维的山水诗创作特点解析王维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以其深邃的山水诗而闻名。

王维的山水诗创作特点独特而有影响力,本篇将对他的创作特点进行详细解析。

1. 深邃的意境描写王维的山水诗注重表现深邃、丰富的意境。

他善于通过具象景物来表现抽象情感,通过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来营造出独特而隽永的意境。

例如在他的《登鹳雀楼》一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简洁明快却富有画面感的描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高楼之巅,俯瞰着壮丽壮阔的大自然景观。

2. 蕴含哲理思考王维在山水诗中常常融入对人生、自然以及宇宙等伟大命题的思考。

他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写和感悟,展示了对生命和人性问题的深度思考。

这种哲理思考赋予了他的诗歌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例如在他的《终南别业》一诗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样凄凉而寂静的描写,隐喻出王维对人生虚无与存在的思考。

3. 善于运用对比手法王维的山水诗常常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景物之间的巨大反差,从而达到与实际相符合却又超越实际的效果。

他通过这种对比,以更鲜明生动之姿表现出山水背后所包含的世界、人情和社会等多重意义。

例如在他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明年春去也,千里不留行”这样短暂而残酷的表述,呼应了战乱岁月中无数离散人士悲剧命运。

4. 细腻温情之美尽管王维常以客观视角创作山水诗,但其中透露着浓厚地温情。

他注重展现自然万物间微妙而真挚地联系,在描写中体现出对自然界万物赋予灵魂和感情的观察力。

这种细腻温情之美使他的诗更具亲和力,也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例如在他的《送别》一诗中,“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疆”这样对自己过去人世中纷扰琐碎与现在超脱自由的抒发,流淌着一种深沉而温情的力量。

5. 推崇自然与兼容并蓄王维的山水诗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推崇自然、注重个人心灵修养的精神。

他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同时又与外来文化相融合,展示了其诗歌创作上开阔和包容态度。

王维倡导“返璞归真”的境界,代表着中国美学思想对山水艺术的一种追求。

诗词鉴赏王维的山水诗

诗词鉴赏王维的山水诗

诗词鉴赏王维的山水诗王维被称为唐代山水诗的宗师,他的诗作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著名于世。

王维的山水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墨展现出山水之美,同时还融入了一些哲理和境界,使其作品更具有深度。

王维的山水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要特点,他以娴静、恬淡的笔调,将世界的喧嚣融入自然的宁静之中。

比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一句中,王维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出黄河奔流入海的壮丽景象,给人以开阔、深远的感受。

他的诗作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山水的美丽,还能够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在王维的山水诗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界的深入观察和琢磨。

他对山川河流的描写常常以景色之美为主,又涵盖了对景色背后自然规律的思考。

比如《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一句中展现出了秋天的山野之美,同时也启示人们在自然间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除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王维的山水诗还融入了一些哲理和境界,给人以更多的思考空间。

比如《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一句中,他通过描绘山和江的消失,对人们生命的终结和大自然的无限延伸进行了思考。

他通过山水之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思索和对世界的感悟。

王维的山水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山水诗的经典之作。

他以平淡自然的语言,将自然景物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让人们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

他的诗作不仅有着诗意的表达,更潜藏着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思考。

读王维的山水诗,就如同进入了一个优美的画卷,让人们沉浸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魅力。

总之,王维的山水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山水诗的经典之作。

他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山水之美,更具有一定的哲理和境界,使其作品深具内涵。

通过读王维的山水诗,我们能够领略到他对自然的独特观察和对生命的思考,体会到大自然的恢弘和美丽,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深思。

论王维山水诗歌的美学特征

论王维山水诗歌的美学特征

论王维山水诗歌的美学特征
王维山水诗歌的美学特征有:
一、融合性:诗歌融合山水情感与思想意象,体现出自然、思想、情
感的完美统一,使诗歌变得生动活泼。

二、唯美主义:诗歌具有无与伦比的唯美意境,赋予其强烈的艺术美,可以激发读者的思维情感,使其充满向往和憧憬。

三、写实主义:诗歌描写的场景细致入微,将大自然的真实景观写得
栩栩如生;诗歌中充满着深厚的生活细节,把握住大自然的细微变化,使
读者能够有如置身其中的体验。

四、动态化:诗歌笔触活泼,百结融合,意象跳跃,表达了动态的生
活和自然景致,使读者充分感受大自然天成之美。

五、纯粹性:诗歌以简单而纯粹的语言呈现细致而绝美的山水景致,
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精髓。

《王维山水诗: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境与画意相结合》

《王维山水诗: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境与画意相结合》

王维山水诗: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境与画意相结合概述王维(701年-761年),唐朝初唐四杰之一,被誉为"文学宗派的奠基人"。

他在古代诗歌创作中独具特色,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将意境与画意相结合。

本文将深入探讨王维山水诗的特点及其与中国古代诗歌的关系。

王维的山水诗的特点1.自然描写:王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描写,展现了对大自然奇妙变幻之美的敏锐感知。

他善于捕捉每一个瞬间,并以简洁而精确的语言描述。

2.感情表达:王维通过山水诗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他常常借助自然景色来抒发内心情感,使读者能够共鸣并引发共鸣。

3.以意境为重:王维追求意境美,在描写山川河流时注重场景构图和气氛营造。

他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夸张等,让读者在读诗时产生强烈的触动。

王维山水诗与中国古代诗歌的关系1.继承与发展:王维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重要开创者,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拓展了这一传统流派。

他受到了北朝文学的影响,并在其基础上加入了个人风格,从而形成了具有独创性和深远意义的作品。

2.影响后世:王维的山水诗对后世文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许多唐宋以后的文人学习并模仿王维的写作风格,使得山水诗逐渐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3.艺术享受与审美意义:王维将视觉感受与内心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呈现山水景色同时引发读者思考。

通过其作品,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人对大自然之美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哲理思考。

结论王维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通过独特的意境与画意相结合,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深度融合。

他对山水诗的创作影响了数百年后的文人,并使得山水诗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阅读王维的作品能够让我们沉浸于大自然之美,同时感受到作者内心世界的思考与表达,给予我们审美上和心灵上的享受。

(字数:298)。

论王维山水诗的美学意蕴

论王维山水诗的美学意蕴

论王维山水诗的美学意蕴王维(701年-761年)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和诗人。

他的山水诗以其独特的美学意蕴而成为唐代文学的精华之一、王维的山水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文字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传达出对自然之美、人生之哲理和人与自然之和谐的追求。

首先,王维山水诗的美学意蕴在于其独特的视角和笔法。

王维尤其擅长以一种淡泊、超脱的情调来表现山水景色。

他的诗歌用词简练,以清新朴素的语言描绘自然的景色。

他善于通过探索景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展示出景物本身的美丽和自然界的神秘。

例如,在《相思》一诗中,他用“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来描绘樱花的美丽,以及樱花的生命力和脆弱性。

这种细腻而凝重的描绘方式,使人们不仅能欣赏到山水的壮丽,更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哲理。

其次,王维山水诗的美学意蕴在于其超越时空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追求。

王维善于运用山水景色来表达个人的内心体验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的诗作没有具体的时代背景,而是通过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思考,表达了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例如,在《登鹳雀楼》一诗中,他以博物馆的展品为引子,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但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人对于自由和远方的向往。

这种超越时空的思考,让人们从现实中解脱出来,感受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审美的享受。

最后,王维山水诗的美学意蕴在于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王维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人与自然相互交融、共生共荣的场景。

他通过描写自然景色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对于和平、宁静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例如,在《山居秋暝》一诗中,他以山居的宁静为背景,表达了远离尘嚣的愿望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展示了人们的柔情和充实,也回应了现代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的追求。

总而言之,王维山水诗的美学意蕴体现在他独特的视角和笔法、对人生哲理的追求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情感、思考的表达,传递了对自然之美、人生之哲理和人与自然之和谐的追求。

王维诗词中的审美内涵和鉴赏

王维诗词中的审美内涵和鉴赏

王维诗词中的审美内涵和鉴赏
王维的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审美内涵丰富而深远。

以下是对王维诗词审美内涵的一些分析和鉴赏:
1. 自然美:王维的诗词中经常描绘自然风光,这些自然景象不仅表现了美的形式,还透露出内在的神韵。

他通过对山水、草木、鸟兽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自然美的魅力,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

2. 禅意美:王维的诗词中经常蕴含着禅宗思想,表现出一种静谧、淡泊、超脱的禅意美。

他通过抒发对禅宗的领悟,表达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求,使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和平静。

3. 情感美:王维的诗词中还表现出真挚的情感美。

他的作品常常抒发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感慨和感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使人感受到情感的深沉和真挚。

4. 意境美:王维的诗词中善于运用意象,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美妙的意境。

这些意境既有具体的景象,又有抽象的感悟,让人在品味诗词的同时,仿佛置身于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中,感受到无限的美好和遐想。

5. 语言美:王维的诗词语言质朴自然,优美动人。

他的作品用词简练、含蓄,富有音韵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鉴赏王维的诗词需要深入理解其内涵和意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还需要品味其语言的优美和精妙之处,感受其艺术魅力。

通过深入的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王维诗词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山水田园诗与边塞诗常用意象之比照

山水田园诗与边塞诗常用意象之比照

山水田园诗与边塞诗常用意象之比照对于“山水田园诗与边塞诗常用意象之比照”这一论题, 笔者认为应该先解释一下“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这两个概念:“山水田园诗”是诗人以山川景物﹑田园风光为审美对象, 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的诗作. 这类诗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王维、孟浩然、陶渊明等.“边塞诗”是以战争为题材, 表现边塞生活、塞上风情、以及和战争有关的诗作. 这类诗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高适、岑参、王昌龄、范仲淹、李益等 .由此,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山水田园诗与边塞诗常用意象进行比照:第一, 意象的色调. 山水田园诗所用意象的色调非常的明亮, 清新. 举个例子来说, 如王维的《辋川别业》中的“雨中草色绿甚染, 水上桃花红欲然. ”这两句中所涉及的意象是: 灰白的雨雾、绿色的草地、还有粉红的桃花. 几个意象交错组合, 颜色跳跃很大, 色调明亮. 又如王维的另一诗作《积雨辋川庄作》中“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这两句中有“水田”、“白鹭”、“夏木”、“黄鹂”四个意象. 对这一组合意象所用的颜色是白, 黄, 绿. 也很明亮《王维、孟浩然诗选评》中是这样分析这两句诗的: “漠漠水田和阴阴林木的背景上, 突出飞翔的白鹭和鸣啭的黄鹂, 色彩鲜明, 明暗映衬, 画意葱茏”. 而边塞诗中的意象所体现的颜色则非常的暗淡, 常用灰调来表现.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五)中: “大漠风尘日色昏. ”这一句中有 3 个意象, 分别是: 大漠、尘沙、太阳. “大漠”和“尘沙”用的是同一种颜色, 而阳光也是昏暗的. 这一组意象颜色单调而暗淡. 又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也出现“平沙莽莽黄入天”, “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景象, “黄沙”、“乱石”都用了同一种色调, 感到灰蒙蒙的一片, 显得暗淡. 由此, 山水田园诗所用的意象色调明亮, 而边塞诗所用意象色调则显得暗淡.第二, 意象所表现的节奏、韵律. “屋上春鸠鸣”(注: 王维《春半田园作》)、“阴阴夏木啭黄鹂”(注: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风泉满清听”(注: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公不至》)等等, 从听觉的角度来感受这些意象所体现的节奏、韵律, “鸠鸣”、“鹂鸣”、“流泉风雨”, 让人感到它是很轻快的. 这是山水田园诗的意象所表现出来的节奏, 山水田园诗常常流淌着大自然的天籁之音, 感觉是轻松、欢快的 . 而相对于边塞诗来说, 边塞诗中则较多地出现“鼓角鸣”、“马嘶”、“车辕声”, 意象节奏很是沉重.第三,意象所体现的诗人的思想情感。

王维的山水诗与自然哲学

王维的山水诗与自然哲学

王维的山水诗与自然哲学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以其独特的山水诗而闻名于世。

王维的山水诗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美景,同时融入了深邃的哲学思考。

他的诗作不仅追求形式的完美,更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王维的山水诗与自然哲学之间的关系。

一、自然美景的描绘王维的山水诗以其精细入微的描绘和独特的意境而脱颖而出。

他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将山水美景以诗意的方式娓娓道来。

在他的山水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和壮丽。

例如,《送元二使安西》中的“离亭燕子飞残,雪山四相翠。

”描绘了北国的冬季景色,燕子的飞行和雪山的青翠相映成趣。

这种细腻的描绘方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景色之中。

王维的山水诗还常常以人与自然的互动来表达情感。

《登临送目》中的“关山度若飞,落日故人情。

”便表达了诗人在背景的山水之前,望着远处的夕阳,思念远方亲友的情感。

通过将人的情感与自然融合在一起,他在诗中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和谐的氛围。

王维的山水诗中,通过对山、水、云、花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他不仅直接展示了自然的美景,更展示了自然界中的无限魅力和力量。

这种自然美景的描绘也体现了他的自然哲学思考。

二、自然与人的关系王维的山水诗中,自然与人的关系贯穿始终。

他不仅将自然界的美景娓娓道来,更通过自然元素来表达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

他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是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破坏。

王维的诗作常常通过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来呼吁人们对自然世界保持敏感和敬意。

在《山居秋暝》中,他描绘了自己隐居在山中的生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他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自然转变的美丽和人生的无常。

同时,他提醒人们要顺应自然的规律,珍惜自然的恩赐。

王维的山水诗中,自然界也常常象征着人的内心世界。

例如,在《送别》中,“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间接揭示了人们离别的痛苦和对归乡的渴望。

通过将自然与人的关系结合在一起,王维的山水诗不仅呈现了自然的美丽,更深入探讨了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在欣赏诗作的同时能够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浅析王维边塞诗的艺术

浅析王维边塞诗的艺术

浅析王维边塞诗的艺术【摘要】王维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边塞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意境描绘而著称。

本文从王维边塞诗的背景和特点入手,分析了其意境描绘、艺术手法、审美情趣以及永恒价值。

王维通过边塞诗体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久居畏战之地的感慨,其作品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技巧和审美趣味,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和永恒的艺术魅力。

王维的边塞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维边塞诗以其艺术深度和情感饱满而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王维、边塞诗、艺术、意境、手法、审美、情趣、永恒价值、中国古典诗歌、地位、艺术魅力、影响、意义1. 引言1.1 王维边塞诗的背景王维边塞诗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唐代初期,当时中原政权的弱化和边疆的动荡使得文人士大夫纷纷南渡避乱或奔赴边地从事政治和军事工作。

王维作为当时具有较高政治地位和诗文才华的士大夫,也被派往边地任官。

他先后在凉州、河西等战乱频发的地区任职,亲眼目睹了边塞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种种情况,并深受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王维创作了大量反映边地风物人情的诗歌作品,其中既有写景描摹,又有对民风民情的体察。

王维身临边塞战乱之间,对身世境遇、境遇命运有着特别的认同感和体验,这种特殊的情境成为他边塞诗歌灵感的源泉,也决定了他的边塞诗集中了大量的军事题材和阵亡将士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边塞地区的深厚感情。

王维边塞诗既是当时边地风情的真实写照,也包含着王维自身的思想情感和文学追求。

1.2 王维边塞诗的特点王维边塞诗的特点包括其具有深厚的生活感情和浓烈的孤独情调。

王维通过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思考,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悟融入诗歌中,表现出一种恬淡、超然的艺术境界。

他的诗作大多以山水为背景,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构筑出了清新淡雅、朴实含蓄的风格特点。

王维边塞诗还具有清丽的意象和雅致的语言,他善于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使诗歌更具审美效果。

《王维的山水诗韵和哲思意蕴》

《王维的山水诗韵和哲思意蕴》

王维的山水诗韵和哲思意蕴引言王维(701年-761年),唐代杰出的文学家、画家和政治家,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诗仙”。

他以其独特的山水诗韵和深刻的哲思意蕴,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本文将重点探讨王维的山水诗及其所描绘的自然景观、情感表达、与人生哲理等方面。

一、山水诗韵在王维的作品中,山水是一种重要且常见的题材。

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描绘了大自然中壮美而宁静的景色,传达出一种超越现实世界、追求心灵寄托与超凡境界的情感。

1. 山水之美王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所赐予人们无限美妙之处。

他通过深入观察大自然中各个元素之间微妙而和谐的关系,将这种美妙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如,《登鹳雀楼》中描绘了壮阔的山河景色,使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之美。

2. 情感表达王维的山水诗并不单纯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些景色传递出一种富有情感和哲思的意蕴。

他往往以一种淡雅、含蓄的方式将内心世界与外在景物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深层次的情感。

在《送别》中,王维通过描述离别时黯然神伤、留连不舍等情感,使读者感同身受,并引发共鸣。

二、哲思意蕴除了山水诗韵外,王维还以其深邃而富有哲理的作品而闻名。

他常通过描绘自然现象和人生百态等来探讨生命与宇宙、人性与道德等哲学问题。

1. 生死哲思王维在某些作品中注重探讨生死问题。

他认为人生短暂,须面对无法回避的死亡。

然而,他却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生死,将其视为一种自然循环的现象。

例如,《送元二使安西》中,王维描绘了漫长的旅途和最终返回故乡的场景,通过表达对生死无常的思考,呈现出一种宽广而深邃的哲学观点。

2. 人生哲理王维在诗中抒发了对人类存在与生活方式的思考。

他认为修身养性、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脱是人生最高境界。

例如,《竹里馆》中以竹子作为意象,表达出追求清雅、自然纯粹的境界,强调个体内心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统一。

结论通过对王维山水诗韵和哲思意蕴进行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他独特且深刻的艺术追求。

古诗词鉴赏王维的山水意境与人生哲思

古诗词鉴赏王维的山水意境与人生哲思

古诗词鉴赏王维的山水意境与人生哲思王维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他的作品以山水诗和田园诗为主,具有深厚的意境和哲思。

本文将就王维的山水意境与人生哲思展开探讨。

古诗词鉴赏—王维的山水意境与人生哲思王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山水诗人和画家,擅长以诗画表达对山水的鉴赏与表达。

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山水意境和深刻的人生哲思著称,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经典之作。

通过欣赏和解读王维的诗词作品,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他对自然景物的深入观察和描绘,还能够领悟到他对人生和哲学的独特思考。

一、山水意境的表达王维的山水意境多以景物描写为主,他以细腻的笔触把自然山水的美景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如《山居秋暝》中写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天山居的图景,空山中的清泉与照在明月之下的竹子,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舒适的氛围。

这种山水描写不仅仅表现了作者对景色美的追求,更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哲学思考。

王维的山水意境通常来源于他的亲身体验和对自然的观察。

通过深入的山水游历,他以独特的视角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他的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对四季变化的描绘,以及对春、夏、秋、冬不同景色的颂扬。

在这些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深情和对生命的理解。

二、人生哲思的思考在王维的诗词中,除了对山水的描写,也常常融入了对人生哲思的思考。

他不仅仅是一位山水诗人,还是一位浸淫于佛学和哲学的思想家。

他的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对生命、时间和人情的思考。

例如《送别》一诗中写到“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通过描写山中别离的情景,他深刻地反映了人生中离别和流逝的无常,引发人们对生命的反思。

王维的诗词常常以自然景物为载体,以表达对人生哲思的思考。

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对人生轮回、人情世故和虚无缥缈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奥秘的关注。

三、艺术追求与人生境界王维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画家。

论王维山水诗歌的美学特征

论王维山水诗歌的美学特征

论王维山水诗歌的美学特征王维是唐代最著名的山水诗人之一,他的山水诗以其独特的美学特征而闻名于世。

王维的山水诗具有以下几个美学特征:一、宁静与宏伟的景象王维的山水诗所描绘的景观往往具有宁静和宏伟的特点。

他的诗作常常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如高山、深谷、大江等,以及其中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

他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宏伟和壮美,给人一种宁静、静谧的感觉。

二、清新与深沉的情感王维的山水诗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但这种情感并不浓烈,而是以一种清新、淡雅的方式呈现。

他的诗作常常融入了对大自然的倾爱之情,对人生、世界的思考和感慨。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王维将人类的情感与大自然的美景相结合,给人以一种安详、清新的感觉。

三、超越现实的意蕴四、崇尚自然与返璞归真的态度王维的山水诗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崇拜与追求,以及对返璞归真的向往。

他把自然界看作是现实世界的精神根源,它纯净、无欲、自由,是人类追求解放和幸福的理想境界。

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抒发自己的情感,王维传达了对自然和人性的尊崇,以及对返璞归真的思考和向往。

五、意境的凝练与抒情的含蓄王维的山水诗以凝练的意境和含蓄的抒情风格而著称。

他借助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将丰富的情感与景物的描绘融为一体,给人以深远的联想和思考空间。

他的诗作通常使用简单的语言,意境凝练,抒情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六、以写景抒怀、诗中有画王维的山水诗通常以写景抒怀的方式呈现,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同时,他的山水诗常常结合了诗画,以画中作诗、诗中有画的方式创作。

他通过描绘景物的外在和内在特点,运用绘画的意象和构图,使诗作具有画中的美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艺术享受。

综上所述,王维的山水诗具有宁静宏伟的景象、清新深沉的情感、超越现实的意蕴、崇尚自然与返璞归真的态度、意境的凝练与抒情的含蓄,以及以写景抒怀、诗中有画的风格。

这些美学特征使得王维的山水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不仅体现了王维个人的文学风格,也表达了人类对自然、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追求。

王维山水论的观点

王维山水论的观点

王维山水论的观点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山水诗被称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他对山水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山水具有灵性:王维认为山水具有灵性,是有生命的存在,它们能够感知人类的情感和心灵的变化,与人类产生交流和共鸣。

2. 山水是对人类的启示:王维认为山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精神启示。

它们能够唤起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引导人类走向精神上的升华。

3. 山水的美在于内涵:王维认为山水的美不仅仅在于外在的景观,更在于其内涵。

他强调山水的深远意义和蕴含的哲学思想,通过山水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4. 山水与人类是相互依存的:王维认为山水与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需要山水来启示自己的心灵,山水也需要人类的欣赏和呵护来得以保护和延续。

总之,王维的山水观点强调了山水的灵性、精神启示和内涵意义,同时也表达了山水与人类的相互依存和共生关系。

- 1 -。

从王 维诗歌题材看王 维诗歌的艺术特点

从王 维诗歌题材看王 维诗歌的艺术特点

从王维诗歌题材看王维诗歌的艺术特点王维,作为唐代诗坛的一颗璀璨明珠,其诗歌题材广泛,涵盖山水田园、边塞军旅、送别怀人、思乡念亲等诸多方面。

通过对其不同题材诗歌的深入探究,我们可以清晰地领略到王维诗歌独特的艺术特点。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堪称一绝。

他以细腻的笔触、空灵的意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宁静、优美的自然画卷。

在《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人先是勾勒出一幅清新的雨后秋景图,空旷的山林在新雨洗礼后,充满了宁静与清新。

明月透过松枝的缝隙洒下银辉,清澈的泉水在山石间潺潺流淌。

这里没有喧嚣,没有纷扰,只有大自然最本真的宁静与和谐。

王维善于运用简洁而精准的语言,将山水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常常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如明月、青松、清泉等,通过巧妙的组合,营造出一种深远而清幽的意境。

同时,他还注重色彩的搭配,“明月”的皎洁、“青松”的翠绿、“清泉”的清澈,相互映衬,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美感。

在艺术手法上,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多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

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中传来洗衣女子的欢声笑语,荷叶晃动,原来是渔船归来。

这种动态的描写,让原本静谧的画面瞬间生动起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而且,王维还善于运用衬托的手法,以“空山”的寂静衬托出“浣女”“渔舟”的热闹,以动衬静,更显山林的清幽。

王维的边塞诗则展现出了另一番风貌。

在《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将边疆大漠的辽阔、雄浑展现得淋漓尽致。

广袤无垠的沙漠中,一缕孤烟直直地升腾而起;滚滚流淌的黄河边,一轮落日显得格外浑圆。

王维以简洁而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了边疆壮丽的景色。

他的边塞诗中,不仅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有对戍边将士生活的关注和对战争的思考。

在《老将行》中,诗人通过描写老将的一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岁月的无情。

王维的边塞诗在艺术上具有豪迈奔放的特点。

他用大气磅礴的语言,描绘出边疆的壮阔景象,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王维诗歌的哲学思考

王维诗歌的哲学思考

王维诗歌的哲学思考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以清新淡雅的风格著称。

然而,王维的诗歌并不仅仅是描绘自然景物的艺术作品,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

王维的诗歌中常常出现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通过描绘山水田园的美景,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他的诗作中,人们与自然融为一体,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体验着自然的美妙。

例如,他在《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中的“空山”、“明月”、“清泉”等自然元素,与人的居住环境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这种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王维对于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理念。

王维的诗歌还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的思考。

他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对于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对于时光流逝和岁月更迭的描绘。

例如,在《送别》中,他写道:“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里的“日暮”和“春草年年绿”都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更迭。

王维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呼唤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此外,王维的诗歌还体现了他对于人性的思考。

他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探讨了人性的善恶和道德观念。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对于人性善良和纯真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错误。

例如,在《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中,他写道:“素车轮辙满,素马鞍痕新。

寒沙自磨刷,白日青云津。

”这里的“素车轮辙满”和“素马鞍痕新”都暗示了人性的善良和纯真。

然而,接下来的“寒沙自磨刷”和“白日青云津”则暗示了人性的弱点和错误。

王维通过这样的描写,呼吁人们保持善良的本性,同时也警示人们不要被外界的诱惑和欲望所迷惑。

王维的诗歌不仅仅是对于自然、人生和人性的思考,更是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他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情感交流,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相互关系。

例如,在《送别》中,他写道:“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王维诗歌描写山水美的艺术辩证法

王维诗歌描写山水美的艺术辩证法

王维诗歌描写山水美的艺术辩证法王维是两宋文学家、词人,他用绵绵凝重而婉转却深情意味的诗句,描绘出自然风光,具有丰富的艺术意境,展示了山水美的审美之美,并在山水美描写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观点。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他是一位重要的诗人,他的诗歌描写山水美的艺术辩证法也非常重要。

从王维的诗歌中可以明显看出他的艺术辩证法,即将“登山而观群山”与“一望茫茫大江西上”的艺术表达方式相结合,以表达纯朴又具有现实意义的情感。

既有简约却对对联恣意自如的沧桑感,又有通透又能捕捉山水美质的迷离感,他的山水描写将抽象的意境与生动的细节相结合,使诗歌的空间迎客无限。

王维的诗歌描写山水美的艺术辩证法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特色,使他的诗作拥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及细腻的神韵。

首先,王维通过崇尚自然、描绘山水的朴素造型来表达自然之美。

他在《江南曲》中,“芳草中间原上露”、“空山松子洒清露”这两句诗歌,把芳草碧绿、生机勃勃、婀娜多姿的江南景色描绘得很到位,还有“白云洞庭波撼桑”、“天台回望瀑布寒”,诗把苍苍群山和汪洋大海完美地表现了出来,充分展现出自然之美。

同时,王维还常常强调重视山水美的变化性,他在《望岳》诗中,“河流征战今古万古”,“潼关上望出连苍苍”描写的是茫茫群山、汹涌澎湃的河流和澄澈变幻的天象,带给人们不离不弃的安详之感。

因此,他的山水描写既重视物的外部形象,又充分表达其内部的深刻内涵,既有生动的形象,又带有沉思的宁静,使结构更为严谨,增强了山水美的艺术魅力。

此外,王维还融入了许多自然元素,以借情造物的方式来抒发感情。

他在《登岳阳楼》一诗中,“把酒问青天,夜夜流星行”,形容在高楼上举酒饮友人,向苍青提出询问,意境清新淡雅,激发出人们对自然风光的敬畏之情,再现了生动而感人的意境。

同时,这首诗中也充分体现了王维热爱自然的态度,“一云楼上九重台”中的“九重台”更是对自然界景象的热情赞颂。

在此,艺术辩证法与王维追求自然散发出来的意境相结合,使诗歌表达出一种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情调。

王维诗歌的哲学思考

王维诗歌的哲学思考

王维诗歌的哲学思考王维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哲学思考而闻名。

王维的诗歌融入了对自然、人生和宇宙等深刻问题的思考,表现出了他对于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洞察力。

本文将从王维诗歌中提取出几个重要的哲学思考主题,以此来探讨他的诗歌哲学意蕴。

一、自然与人生的关系王维的诗歌中经常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将自然景物与人生相联系。

他认为,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生的经历具有相似性,人生如同一场旅行,而自然是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维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山水、花草、季节等自然元素,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呈现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他的诗歌描绘了人们与自然的互动,突显了自然与人生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在王维的诗歌中,他常常表达了对内心平静与寂静的追求。

他认为,在繁忙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是一种修养和境界。

通过对山水、松风等自然景物的描绘,王维表达了他对内心平和与宁静的向往。

他的诗歌中常常倡导人们远离喧嚣的尘世,去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以此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人生的满足。

三、对于时光流逝的思考王维的诗歌中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入思考。

他关注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对光阴的消逝充满感慨和思考。

在他的作品中,他用朝霞、夕阳等意象来象征时光的变迁和生命的短暂。

他通过对时间和生命的思索,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敬畏时间的流逝,并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真理与精神的满足。

四、对宇宙和存在的思辨王维的诗歌中还体现了对宇宙和存在的哲学思辨。

他对宇宙的广袤和存在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通过诗歌来传递他的哲学观点。

在他的作品中,他借助山川河流、星辰宇宙等大自然元素,表达了对宇宙存在及其奥秘的思索。

他意识到宇宙与人类之间的微妙联系,并试图从中寻找存在的真理和意义。

总结:王维的诗歌以其独特的哲学思考而著称,他的作品融汇了自然、人生、时光和宇宙等深刻问题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世界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洞察力。

他借助自然景物和内心愿望的描绘,唤起读者对于存在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简述王维的诗歌内容

简述王维的诗歌内容

简述王维的诗歌内容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内容丰富,涵盖了山水、田园、边塞等多个领域,是唐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

王维的诗歌中,山水诗是其重要的一类。

他善于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描绘山水草木、飞禽走兽等自然景观,表现出大自然的壮美与恢弘。

例如《山居秋暝》中,他描绘了秋日山间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同时,王维的山水诗中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如《终南山》中“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除了山水诗,王维的田园诗也是其重要的创作类型。

他的田园诗以描绘农村风光、农民生活为主,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乡土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例如《渭川田家》中,他描绘了渭水之滨的田园风光,表现出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同时,王维的田园诗中还透露出一种归隐的思想,如《归园田居》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此外,王维的边塞诗也是其诗歌中的重要一类。

他的边塞诗以描绘边疆风光、军旅生活为主,通过对边疆地区的描绘,表现出边疆将士的英勇和壮烈。

例如《使至塞上》中,他描绘了边塞地区的壮丽风光和军旅生活,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和赞扬。

同时,王维的边塞诗中还透露出一种思乡之情,如《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他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除了以上三类诗歌,王维还有一些其他题材的诗歌,如写景、抒情、咏史、怀古等。

这些诗歌同样表现出王维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例如《相思》中,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他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总之,王维的诗歌内容广泛、题材多样,既有山水、田园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边塞、军旅等社会生活的表现。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通过他的诗歌,我们可以领略到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和思考。

王维的山水诗与道家哲学的融合

王维的山水诗与道家哲学的融合

王维的山水诗与道家哲学的融合介绍王维(701年-761年),是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之一,也是杰出的画家和政治家。

他的作品以山水诗为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道家哲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思想体系,强调自然、追求自由和身心合一。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中与道家哲学进行了巧妙地融合,展现了他对自然、人生和宇宙之间深刻联系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王维的山水诗如何与道家哲学形成共鸣,并分析其中体现出来的思想观点和艺术手法。

影响与背景在唐代,道教逐渐兴盛起来,成为当时社会上广泛流行的一种信仰。

道教强调顺应自然,追求自由和无为而治。

这些思想对于王维和其他文人士大夫产生了深刻影响,并成为他们创作艺术作品时所追求表达的主题。

王维的山水诗篇选1.《登临送目》此诗以王维自己登高远望的经历为背景,展现了他对大自然壮阔景观的赞叹和思考。

王维使用了精确而工整的语言来描述山峰、云海和天空等元素,将读者带入他的视角中。

在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道家哲学中关于与自然融合、顺应自然的思想。

2.《山居秋暝》这首诗描绘了王维退隐山林后的生活场景,通过对季节变化和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出个人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渗透和交融的意境。

诗中表达了安宁与宁静,并暗示了道家哲学中追求无为而治、身心合一的信念。

3.《送别》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象(如春花、秋月)的描绘,配合离别之情,深化了读者对于生命易逝和离别不舍之感悟。

王维使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深情,同时凸显了道家哲学中对生命变化和无常性质的思考。

融合与共鸣王维以他独特的艺术手法将道家哲学与山水诗相融合,创作出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作品。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王维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对于自由、无为和宁静等道家思想的追求。

总结王维的山水诗广泛流传至今,并且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他将自然景观与个人体验相结合,充分展示了道家哲学在他作品中的影响力和体现方式。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启示我们思考人与自然、个体与宇宙之间微妙而深远的关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第6期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17No.62008年11月Journal of Chongq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InstituteNov .2008都市、边塞、山水、田园,王维的诗歌题材无所不备,并取得了普遍成功。

“唐人诸体都臻工妙者,惟王摩诘一人”。

他近三分之一的诗歌创作于长安,生动展现了长安生活,如《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早朝》、《春日直门下省早朝》、《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等。

同时,王维创作的边塞诗多达三十余首。

相比之下,通常被称为边塞诗人的李颀,边塞诗却只有不到十首,王昌龄也不过才二十几首。

王维的边塞诗不仅数量多,而且出色,如《陇头吟》、《燕支行》、《陇西行》、《从军行》、《使至塞上》等。

此外,王维更是隐逸诗人的代表,推进了山水田园诗的成熟,如《山居秋暝》、《终南别业》、《渭川田家》、《田园乐七首》等。

王维诗歌题材丰富,与此同时,诗人在都市文人、隐士等多重身份中游走。

另外,从初入长安即声名早播到隐居一室的崇佛居士的历程也使得诗歌题材从前期的都市、边塞转向山水、田园。

从题材的多元到题材的转移,王维诗歌题材有关现象具有超越文学艺术之上的哲学意蕴。

1王维诗歌题材有关现象的哲学意蕴1.1题材共同指涉:将人生艺术化无论都市、隐逸还是边塞题材,王维在艺术审美时都与之保持着距离。

他精心构筑的文学长安并不是本来意义上的那个城市,而是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宗教情结的心灵栖息地。

诗人歌咏的田园,仍是审美距离中的田园之乐,作为一名士大夫,他未能真正融入农家生活;诗人笔下的山水,也已不再是自然状态的存在,而是被注入了一种生命的激情和活力的被理想化产物。

同样,边塞题材,作为其内在的襟怀意气的迸发与外化,也多作为现象的感受,以惯用事典词语构撰边塞题材,亦有想象式描述。

王维笔下的都市长安、终南山林、边塞大漠、农家生活等,显然已不是完完全全的真实存在,诚然,这种审美的而非功利的态度使得其作品取得艺术上的巨大成功。

但从更深层的内部看,还是他对人生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正是这种理想主义在支配着他的行为。

无论是都市、隐逸还是边塞题材,它们有着内在结构上的同一性,它们尽管在表现形态及指涉的意义上不同,但都是以“理想”作为其原始根基。

在诗人树立“仕隐兼修”的人生理想时,就已经把人格理想的重建当作了自觉的追求。

实现外在事功的社会价值与保持人格独立与自由的个人价值二者结合,这才是生命意义的圆满完成和充分实现。

于是,诗人虽在俗世中生活,却通过艺术的方式,使此岸世界变成理想世界,将日常生活审美化,从一草一木,到国家天下世界,都赋予审美的意义。

王维的历次隐居表面原因是政治的挫折,深层的心理原因应该还是他对人生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他的隐居,不是为了解脱,而是为了实现;不是为了遗忘,而是为了把握。

他把隐逸当作一个“浪漫的理想”,天真而虔诚地求索,将人生艺术化。

这正如刘小枫所言:“无论何种审美主义,都有一致固持的东西:感性生命,有一致立足的景观:此世和此岸,有一致的解释性工具:艺术和诗。

”正是用艺术的方式,王维建构起审美的理想世界,为他的感性生存在此世找到一个处所,为自己营造出一种诗意般的生活。

王维诗歌理想主义的建构及其对之的艺术化处理,可作如是观。

1.2审美题材转移:对自然的复归王维从初入长安时十五岁的青春少年到隐居一室的崇佛居士;从前期对都市、边塞题材的看重,到后期对山水、田园题材的重视,固然可见王维在诗歌创作全过程中的探索轨迹、诗人处世心态的变化、审美趣味的转移,然而这种审美趣味的转移,从都市到山水的最终追求实际上乃是一种回归,最终归向自己心灵的桃花源。

在他举解头的开元七年,王维写了一首《桃源行》诗。

虽然正春风得收稿日期:2008-10-12作者简介:张华(1985—),女,四川阆中人,西南大学文学院2007级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都市、边塞、山水:王维诗歌题材的哲学观照张华(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摘要:都市、边塞、山水、田园,王维的诗歌题材无所不备。

从前期都市、边塞题材到后期的山水、田园题材的探索,王维诗歌题材有关现象具有超越文学艺术之上的哲学意蕴。

题材有着内在结构上的同一性,即是以“理想”作为其原始根基,诗人用艺术的方式追求诗意的人生。

同时,从都市到山水的最终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回归,向人之自然天性的复归。

诗歌多元的题材及其在哲学意义上的永恒性使之在当时获得“天下文宗”地位的同时,也使得其以山水诗垂范后世。

关键词:王维;诗歌题材;哲学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67(2008)06-0084-03意,但诗人仍悠然神往一个比任何清平盛世都要自由、纯净、和谐的精神乐园。

正是诗人对心灵桃源的追求,晚年的王维建构起自己一生孜孜以求的“理想国”———蓝田辋川别业。

王维诗中的蓝田辋川别业及其山水田园诗中的意境,与其说是现实的存在,毋宁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与其说是一片人间的乐土,毋宁说是一片精神的净土。

诗人借助空灵幽静的境界表现出了自己高蹈脱俗的自由人格。

诗人这种对“自然”的复归,是对“人文”的过度发展与无限膨胀的一种消解作用,可给出离“自然”太久的人类找一条“还乡”的路。

这样,人文便可失去它压抑性的含义,人便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积极价值观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正因为如此,对理想世界、心灵桃源的构想、追寻与创造,作为一种伴生现象,一直是知识分子用以寻求寄托、批判社会、展示人性的有效途径,更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深层动机和内在源泉。

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超越历史时间,寻求一个理想社会。

而王维也正是通过艺术的方式,将日常生活审美化,他们都旨在追寻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方式。

二者的方式尽管有别,但回归“自然”的意向和“为人生而艺术”的美学追求则是相通的。

“回归自然”铸成陶渊明“农夫”加“隐士”的独特形象,也铸就了王维亦官亦隐的形象。

这一回归,既可理解为诗歌题材最终回到了山水田园,也可理解为回到内在的天性,向人之自然天性的复归。

2影响与意义2.1艺术审美:题材无所不备与当时天下文宗地位获得王维是开元、天宝年间诗坛的核心人物。

殷璠《河岳英灵集叙》中标举当时英灵时首推王维;稍后独孤及在《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中则认为沈、宋之后的大诗人当首推王维与崔颢;唐代宗李豫对王缙《进王右丞集表》的《批答手敕》中云:“卿之伯氏,天下文宗,位历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调六气于终篇,正五音于逸韵,泉飞藻思,云散襟情,诗家者流,时论归美,诵于人口,久郁文房,歌以国风,宜登乐府。

”从文学渊源、艺术特征、社会价值等方面对王维诗高度评价,明确指出其“天下文宗”的实际地位。

虽然帝王的赏识未必是衡量才艺的标准,也充分反映了一位诗人作品在当时受重视的情况。

王维受到如此重视,原因之一在于诗人作为一个都市歌者,尽管有隐居,但一直生活在长安文化的氛围之中,作为长安文化的代表,受到主流文学的认同。

其二,王维很少写特殊题材,也不着意于表现题材中的特殊部分,而是描绘出时代生活中共同的脉搏,这也使他的诗歌更富于普遍意义,取得更大范围的成功。

无论长安歌咏、边塞题材创作还是山水田园诗歌都是开天诗坛的普遍艺术现象。

王维正是在其文学生涯的一开始就走在这一时代潮流的前列,才有可能取得一代“天下文宗”的地位。

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王维把人生艺术化,将日常生活审美化。

那种审美的而非功利的态度使得其作品取得艺术上的巨大成功。

各种题材,都以“理想”为依归。

于是,就其艺术风格而言,王维各种题材的诗歌多为明朗昂扬的盛世之音,极少哀婉惆怅的消极情怀,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反映。

他的长安歌咏不仅表现了盛唐时代帝都长安富丽堂皇的盛世图景,记录了当时政务活动场面的隆重盛大,而且传递着一种昂扬向上的唐人心态。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等场景开阔壮丽、雍容大气。

边塞题材的创作,典型地体现出当时以强劲风骨为崇尚的审美倾向。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既简洁朗旷又雄浑粗犷。

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田园诗,清幽闲淡之外却每每让人感受到一股雄伟、壮逸之气。

明代胡震亨的《唐音癸签》卷五引《吟谱》云:“孟浩然诗祖建安宗渊明,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这也适合评价王维此类诗歌的创作。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等注入了生命的激情和活力,贯穿着明朗和谐、宁静昂扬的基调。

而这种和谐静谧也正是盛唐时代那种安宁祥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反映,与后来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韦应物《滁州西涧》、柳宗元的《江雪》等气质完全不同。

这样,各种题材在艺术风格上明朗昂扬使得其诗被视为最典型的“唐音”表征:“唐之诗家称正宗者,必推王右丞。

”2.2自然复归:题材接受偏差与后世对其山水诗的推崇王维诗歌题材多元且艺术风格昂扬使之在当时获得“天下文宗”的地位,而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其都市、边塞、山水题材的历时接受,其间亦有微妙的变化。

当时人对其诗的推崇,如殷璠《河岳英灵集》云:“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着重点在于“秀”、“雅”二字;代宗的《批答手敕》中更明确表明王维之所以取得“天下文宗”的地位,一方面在于“抗行周雅,长揖楚辞”的骚雅传统的承接特点,另一方面在于“泉飞藻思,云散襟情”的秀藻逸韵的表现方式;杜甫《解闷》诗亦云:“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同样着眼于其风流秀雅的情味特征。

后世人对其诗的评说,如唐末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云:“王右丞、韦苏州澄淡精致,格在其中”,“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点出“澄淡精致”、“韵外之致”为其主要特征;其后赵殿成在《王右丞集笺注序》在对同一流派众多诗人的比较中,突出王维诗“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的天籁自然的极高境界;我们当世之人也更看重王维山水诗中体现出的旷逸心理与冲淡风致。

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维诗在当时人与后世人的接受观念中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当时人着重于其秀雅的语言表达方式,而无论其题材是都市、边塞还是山水,作为以山水田园诗垂范后世的诗人,在当时却并非以这类诗流传人间。

后世人着重于其闲淡的艺术精神风范,其山水诗以淡远的诗境蕴含、情景交融的艺术体现受到推崇。

究其根源,当时人着重于其秀雅的语言表达方式,乃在于以都城为中心的诗坛形成的浓郁的文化氛围,对雄整高华的艺术情趣有着普遍的追求。

开天时期的都城文化,一方面固然体现着积极向上、高朗阔大的时代精神风貌,另一方面随着文化修养的积累与提升,也显然包含着一种高雅化趋向,这反映在诗歌审美上,就表现为对精雅的艺术形式的追求与崇尚。

长安诗所显示出的高华典赡,边塞诗的雄浑深邃,山水诗的“淡雅之中,别饶华气”正是这一艺术趋向中的突出代表。

其诗在当时为人称颂并成为众多诗人崇附的中心。

但更为重要的是,王维诗歌题材最终回到了山水田园,也可理解为回到内在的天性,向人之自然天性的复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