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说课稿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说课稿 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运动规律及特点。
2.知道v-t图象的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研究v-t图象,寻找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并发现规律,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
2.体验同一物理规律的不同描述方法,培养科学价值观。
3.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用v-t图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有什么样的变化关系?教师总结: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如果一个物体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加速度不变,那么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如何变化呢?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呢?学生讲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规律。
教师引导:前面我们学习了如何描绘运动物体的v-t图象,本节课我们就从v-t图象入手,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
二、进行新课(一)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图2-2-8的v-t图象(课件展示),它们分别表示物体在做什么运动?学生1:①中物体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2: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说明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②中物体速度增加的有规律吗?学生回答:是均匀增加。
如果取相等的时间间隔,图2-2-8速度的变化量是相同的。
教师引导:很好。
请同学们自己画图操作,试一试。
学生自己画图,动手操作教师用课件投影图2-2-9,进一步加以阐述。
图2-2-9教师总结:我们发现每过一个相等的时间间隔,速度的增加量是相等的。
所∆与时间的变化量t∆之比以无论t∆选在什么区间,对应的速度v的变化量vv∆/t∆都是一样的,即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投影出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说课稿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特点;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4.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过程的能力;2.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3.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2.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模型,生活中的许多运动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运动规律往往比较复杂,但我们忽略某些次要因素后,有时也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例如: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超车的一段时间内,可以认为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刹车时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深受同学们喜爱的滑板车运动中,运动员站在板上从坡顶笔直滑下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笔直滑上斜坡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我们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描绘出了小车的v—t图象,它表示小车做什么样的运动呢?小车的速度随时间怎样变化?我们能否用数学方法得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呢?[新课教学]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①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相等;②速度矢量恒定。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说课稿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说课的内容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对前一节所学的加速度的深化和加强,也为即将学习自由落体运动奠定了知识基础。
本节是高中阶段第一次引入图像法研究物理问题,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体会这一方法的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建立和应用,难点是对速度公式的理解,尤其是加速度的正负值在公式中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3、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图像法使学生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
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2、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使学生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通过对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像法来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物理过程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
学会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2、通过分析图像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于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很弱,因此我通过知识的归纳,问题的探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本节主要采用图像探究法,问题讨论法。
图像探究法: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从实验研究中获取数据、做出图像,分析图像、寻找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能力。
问题讨论法:学生讨论速度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及速度时间公式的推导说学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以学过的加速度概念为基础,在实验中总结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说课稿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对本节课的设计我力求贯彻新教材新课程理念,努力做到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科学探究和多样化学习。
接下来我将从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设计、评价任务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1)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和自主探究知道v-t 图象中图线与 t 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2)学生通过教师讲解了解位移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位移公式;(3)学生通过自主推导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并熟练应用;2、科学思维学生通过对速度-时间图象的观察、分析、思考,提升运用数学函数图象的能力,初步掌握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微分法。
3、科学探究学生通过近似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微元法及极限法的特点和技巧。
4、科学态度与责任(1)学生通过教师举例感受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2)学生利用微元法推导位移与时间公式,培养自己动脑的能力,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活动设计1、创设活动情境,引入课题问题:一辆汽车在公路上以 v0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t 时间内运动位移?【设计意图】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并从简单的情境中得出用 v-t 图像求得位移的方法。
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的研究做好铺垫。
2、新课教学(1)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又如何求呢?为什么?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既然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与坐标轴围城的面积可以表示位移,是否也可以证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也有相同的特点呢?如何证明?(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并结合预习课本可以得出证明方法,即将整个运动过程分成许多匀速运动,并且在图像中可以体现出,每一段匀速运动的位移便是一个小矩形的面积,所有的矩形面积加起来与梯形面积相接近。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说课稿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说课稿教学过程我对该课设计分为为引入、新授课、课堂小结、巩固练习四个环节。
环节一由生活实例引入,情境1让物体由同一高度静止分别下落到桌面和地面,发现下落时间越长落地速度越大,可知物体速度与时间存在一定关系。
情境2汽车刹车时,行驶速度越大,将车刹住需要的时间越长。
为了安全,要对道路上行驶汽车限速,汽车如果以该速度行驶会在多长时间内停下来?行驶速度与刹车时间之间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运用物理方法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从生活情境引入,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出积极的心态,让他们迅速投入到寻求探索的课堂活动中。
环节二新授课,该环节有四个教学内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三例题分析,四扩展型内容“说一说”。
对内容一处理,我会重视科学过程、科学方法上的教育。
让学生经历物理从实验得出规律的一般过程,掌握用图像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
图像分析由简入繁,首先引导学生先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再让学生观察自己上节的实验画出的速度时间图像,通过问题引导思考:1、速度随时间如何变化?2、任意相等t ∆内,对应的速度v 的变化量v ∆相等吗? 3、t ∆选在不同的区间,tv ∆∆的比值一样吗?物体的加速度有什么特点?目的:通过学生对速度时间图像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得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定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根据图像分析问题的能力。
内容二先导出速度与时间关系式,再理解公式。
在导出在程中,通过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探究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问题设置如下:1、图像中的纵截距表示什么含义?直线上任意一点表示什么含义?2、如果把运动开始的时刻作为0时刻,从0时刻到任意t 时刻的t ∆与v ∆如何表示?3、t ∆与v ∆满足什么关系式?由此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
完整说课稿 高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是-----号考生。
我说课的课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并着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过程设计这四个方面来阐述我今天的说课意图。
首先是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这一节是在前一节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也为后续章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速度的关系的研究提供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整个章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以上对教学内容和结构的分析,又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特点。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像的物理意义。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的推到,能运用公式进行有关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体会用图像法来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到生活与物理的密切关系,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看待问题。
基于以上三位教学目标以及新课程的标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的理解。
只有掌握了这一点才能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后续教材的相关内容。
教学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的推导。
这部分比较抽象,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
二、说教法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主要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三、说学法在学法上,本课针对的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但是他们的独立推理能力还不完善,缺乏运用已有知识推出新规律的经验,因此我会巧用提问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氛围中总结出本本节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说课稿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是:说教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选自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这一节的内容阐述了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匀加速甚至是变加速运动的一个基础,可以让学生更熟练运用速度,时间,加速度,位移的相互关系和运用,并且可以用这个知识点来解决部分实际问题。
因此本节课在高中物理研究运动的重要,在这里打下基础。
第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v-t图像。
(2)知道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像。
(3)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公式V=Vo+at。
并能应用其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现象能力,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关系的唯物观。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本节的教学重点是: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概念和特点。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公式V=Vo+at。
并能应用其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为: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推导出V=Vo+at公式。
第四、说教法、学法本节以学习过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和v-t图像为基础,巧用提问,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公式,然后老师简明扼要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公式。
让学生更自主的参与学习过程,目的是更好的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学生已经掌握了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这节课只是将概念再匀加速的情况下关系化,只要抓住原理,应该不难理解和掌握。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运动规律及特点。
2.知道v-t图象的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研究v-t图象,寻找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并发现规律,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
2.体验同一物理规律的不同描述方法,培养科学价值观。
3.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用v-t图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有什么样的变化关系?教师总结: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如果一个物体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加速度不变,那么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如何变化呢?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呢?学生讲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规律。
教师引导:前面我们学习了如何描绘运动物体的v-t图象,本节课我们就从v-t图象入手,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
二、进行新课(一)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图2-2-8的v-t图象,它们分别表示物体在做什么运动?图2-2-8学生1:①中物体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2: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说明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②中物体速度增加的有规律吗?学生回答:是均匀增加。
如果取相等的时间间隔,速度的变化量是相同的。
教师引导:很好。
请同学们自己画图操作,试一试。
学生自己画图,动手操作教师用图2-2-9,进一步加以阐述。
图2-2-9教师总结:我们发现每过一个相等的时间间隔,速度的增加量是相等的。
所以无论t ∆选在什么区间,对应的速度v 的变化量v ∆与时间的变化量t ∆之比v ∆/t ∆都是一样的,即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大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2
大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教材分析①本节课主要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加速度的概念,了解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②本节课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其他运动形式和运动规律打下基础。
③教材内容包括速度-时间图像的解读,通过图像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以及根据实际问题应用数学公式求解。
④本节课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初中阶段对速度的理解,对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有初步认识,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①学生已经掌握了初中阶段关于速度和时间的基本概念,可以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②部分学生对加速度的概念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在本节课中通过实例和讲解加深理解。
③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④学生对于速度-时间图像的解读能力不足,需要在本节课中加强培养。
三、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①让学生明确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加速度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②学生能够正确解读速度-时间图像,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③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科学思维①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速度与时间关系的能力。
②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的思维能力。
③教会学生通过速度-时间图像分析运动规律。
3.科学探究①学会运用图像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②培养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探究速度与时间关系的能力。
③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①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以便更好地探究运动规律。
②教育学生遵循科学方法,严谨求实,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③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关注科学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让学生掌握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加速度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②培养学生正确解读速度-时间图像的能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说课课件
(1)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应用数 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1、重点:
(1)通过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探究、得出匀变速直 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的应用。
在突破速度公式应用的重点时,我采用 了三个由易到难的例题进行讲解。对应用时 容易出错的两个方面分别用了两个例题来强 调。
老教材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时只安排 了一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而新教材 安排了三节,每节只探究其中的一部分,让学 生在每次探究时能有时间参与探究,也有足够 的时间加以巩固练习。
1、知识目标:
(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概念和特点。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 v = v0 + 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v
△v
v0
△t
v
t
匀 变
末状态的速度
时间 运动过程对应的
速 直 线
v = v0 + a t
运
动 速
初状态的速度
加速度
度
公 式
公式中的v、v0和a都是矢量,在应用时,
的 要统一规定正方向,给各矢量带上正、负
说 号以表方向。
明
运用此关系式处理问题需先明确研究过程
例1、汽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m/s2的 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
例2、一辆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行驶,因前方出现 险情而刹车,加速度大小为3m/s2,求汽车经多长时间 可以下来?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说课稿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目标】υ图象。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t-υ图象,概念和特点。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0 + 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υ图象,概念和特点。
重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0 + 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教学策略:通过思考讨论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2.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υ图象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0 + at。
难点:应用t-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思考,通过理论推导或数形结合两种途径得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扩散散性思维。
【教学设计】1.引入新课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实验研究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小车运动的υ-t图象。
设问:小车运动的υ-t图象是怎样的图线?(让学生画一下)学生画出小车运动的υ-t图象,并能表达出小车运动的υ-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速度和时间的这种关系称为线性关系。
2.讲授新课(1)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的引入: 向学生展现问题:提问:这个υ-t 图象有什么特点?它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有什么特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又有什么特点?学生分小组讨论:每一小组由一位同学陈述小组讨论的结果。
学生回答: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即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v = 0,tv∆∆= 0,所以加速度为零。
向学生展现问题:提问:在上节的实验中,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物体的加速度有什么特点?直线的倾斜程度与加速度有什么关系?它表示小车在做什么样的运动?老师引导:从图可以看出,由于v-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速度随着时间逐渐变大,在时间轴上取取两点t 1,t 2,则t 1,t 2间的距离表示时间间隔∆t= t 2—t 1,t 1时刻的速度为v 1, t 2 时刻的速度为v 2,则v 2—v 1= ∆v ,∆v 即为间间隔∆t 内的速度的变化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说课稿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例一】汽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 0.6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问10s后汽车的速度 能达成多少?
解:.1m / s, a 0.6m / s2.
vt v0 at 11.1m / s 0.610m / s
17.1m / s 末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行驶,途中通过一铁路桥,若火车过 桥最高限速为18km/h,火车减速时最 大加速度为0.4m/s2,则:
(1)火车的最高行驶速度为多少? (2)火车过桥时应提前多长时间开
始减速?
练习2:如图所示,在一光滑斜面上,有一 小球以V0=5m/s沿足够长斜面对上运动, 经2s达成最高点,然后又沿斜面下滑,经 3s达成斜面底端,已知小球在斜面上运动 的加速度恒定,试求:
(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2)小球达成斜面底端的速度。 v0 (3)画出小球的速度图象。
小结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沿着一 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t=v0+at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一 条倾斜的直线
第二章 第二节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 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v
v
o
t
匀加速直线运动
o
t
匀减速直线运动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1.体现式:
vt v0 at
2.理解:由于加速度a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 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因此at就是整个运动过 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再加上物体运动的初速 度v0,就得到t时刻物体的速度vt。
2由vt v0 at得
t vt v0 0 15 s 5s.
a
3
【例三】一辆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做匀减速 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16m/s,加速度 大小为3m/s2, 求:①汽车第6s末的瞬时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案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特点,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能进行有关计算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过程的能力2.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3.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2.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二、教学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三、教学难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的理解及应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υ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新课导入:通过对第一掌的学习,我们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t-υ图象是一间轴的直线。
在上一节的探究实验中,我们描绘出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t-条倾斜的直线,它表示小车在做什么样的运动呢?小车随时间怎样变化?下面我们将讨论这些问题。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υ图象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问题:t-υ图象是以坐标的形式将各个不同时回答问题:t-刻的速度用点在坐标系中表现出来。
它以图象的形式描述了质点在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
例题: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右图中的t -υ图象(课本第37页图2.2-1)。
在t -υ图象中能看出哪些信息呢?思考讨论图象的特点,尝试描述这种直线运动。
解析:我们可以从右面t -υ图象中得出质点在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
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个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在不同时刻,速度的值都相等。
不随时间变化的速度是恒定的,说明质点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
抽查学生根据上节课实验所描出来的速度—时间提问:请大家尝试描述它的运动情况。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说课稿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机械运动中一种重要的运动,该运动是高中物理运动学部分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编排将它放在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之后,对前面所学的加速度深化和加强,同时也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奠定了知识基础。
本节课的重点是匀变速直线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建立和理解,难点是对速度公式的理解,尤其是的取值对计算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二、说学情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加速度,在前一节课的实验中又认识了v-t图像。
但学生对于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较弱。
因此我讲通过知识的归纳,问题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加以培养和教育。
结合新课程标准,我提出以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特点以及在v-t图像中的表示;(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按的关系atvv+=0,并能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速度公式的推导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索的艰辛与喜悦;(2)通过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推导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定性关系,领略学习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选择:现代素质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可以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
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
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和目标导学法相结合,巧设物理情景引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一起推导公式,激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再通过例题深化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说课稿 教案
1.理解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原理及实验过程。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并会运用一、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原理:用平均速度近似代替瞬时速度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 生电源、复写纸、纸带、导线、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绳、钩码、刻度尺、坐标纸。
实验过程: (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关闭电流。
(4)换上新的纸带,重复实验两次。
(5)增减所挂钩码,按以上步骤再做两次实验。
数据处理:1.表格法(1)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始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作为计数始点,以后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并标明0、1、2、3…,测量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x ,并记录填入表中。
(2)分别计算出与所求点相邻的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Δx 1、Δx 2、Δx 3…。
(3)计算平均速度,用平均速度代替相关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填入上面的表格中。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速度随时间怎么变化。
2.图像法(1)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并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
(2)画一条直线,让这条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偏差比较大的点忽略不计。
(3)观察所得到的直线,分析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我们设想这样一个运动,物体的沿直线初速度V0,经过时间t速度变为V t,这一过程中,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物体加速度:a=-tt0V V。
如果加速度是定值,我们说这个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重/难点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
难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物理意义:a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at是0 t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加上初速度v,就是t时刻的速度v。
公式说明,t时刻的速度v与初速度v、加速度a和时间t有关。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表明,物体运动的速度是时间的一次函数,所以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难点分析:1. 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加速度不变,指的是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若物体虽然沿直线运动,且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但加速度的方向发学生了变化,从总体上讲,物体做的并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 沿一条直线运动这一条件不可少,因为物体尽管加速度不变,但还可能沿曲线运动。
3. 加速度不变,即速度是均匀变化的,运动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
因此,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还可以表述为: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4. 匀变速直线运动可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两类。
突破策略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质点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它的速度一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大,这个运动就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就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例1. 下面展示各种不同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请说出运动的性质,以及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
如图2—2—4至图2—2—8所示。
解析:图2—2—4是初速度为v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图2—2—5是初速度为v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是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说课的内容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对前一节所学的加速度的深化和加强,也为即将学习自由落体运动奠定了知识基础。
本节是高中阶段第一次引入图像法研究物理问题,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体会这一方法的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建立和应用,难点是对速度公式的理解,尤其是加速度的正负值在公式中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3、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图像法使学生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
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2、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使学生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通过对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
系公式,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像法来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物理过程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
学会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2、通过分析图像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于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很弱,因此我通过知识的归纳,问题的探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本节主要采用图像探究法,问题讨论法。
图像探究法: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从实验研究中获取数据、做出图像,分析图像、寻找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能力。
问题讨论法:学生讨论速度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及速度时间公式的推导
说学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以学过的加速度概念为基础,在实验中总结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新课引入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一个重点)
问题1: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它在v-t 图象中是怎样的体现的?有什么特点? 问题2:在上一节的实验中,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它表示小车在做什么样的运动?这样的运动有什么
特点?小车的加速度有什么特点?
提示:在其v-t 图像中,任取两个时间区间,比较其对
应的速度变化量Δv 与时间变化量Δt 的比值
Δt
Δv 是否相同。
学生自己画图操作后回答。
意图:动手参与,加深体会,对知识理解和接受更容易。
师生共同总结:质点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它的速度一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大,这个运动就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就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意图: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发现匀加速直线运动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不同之处,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
练习:下图是各种不同的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让学生说出运动的性质,以及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
意图:通过例题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在v-t图象中的体现,使其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本节课的重点,更是本节课的难点)
意图:以上节课加速度公式为基础,运用数学推导法,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学生通过自己推导公式可加深对公式的理解,从而克服教学难点。
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很多,除了我们上面采用图象法来研究外,还有公式法也能表达质点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设置问题情境:一辆小车从A运动到B,从运动开始(取时刻t=0)到时刻t,A
点的速度为v
,B点的速度为v。
则:
该小车的时间变化量为:△t=t
速度变化量为:△v=v一v
末速度v= v
+at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作答情况。
问题1:在公式v=v
+at中,我们讨论一下并说明各物理量的意义,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a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at是0-t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加上初速度v
,
就是t时刻的速度v,让学生认识到t时刻的速度v与初速度v
、加速度a和时间t 有关。
另外,要让学生知道该公式不仅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也适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
①对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取v
0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v
>0),则a等于单位时间内
速度的增加量,at是0-t时间内的速度增加量,t时刻的速度v等于初速度v
加上at。
即v= v
0 +at,这说明对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取v
>0时,加速度a>0。
②对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取v
0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v
>0),则a等于单位时间内
速度的减小量,at是0-t时间内的速度减小量,t时刻的速度v等于初速度v
减去at。
即v= v
0 +(-at),这说明对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取v
>0时,加速度a<0。
意图: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画图体会.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习惯,突破难点。
讲解例题,让学生对公式进一步理解,并学会灵活应用,强调加速度的正负值在公式中的物理意义。
例题2: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5m/s2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加速多长时间后可以达到20m/s?
例题3:某汽车在某路面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是6 m/s2,如果必须在2s内停下来,汽车的行驶速度最高不能超过多少? 如果汽车以最高允许速度行驶,必须在1.5s内停下来, 汽车刹车匀减速运动加速度至少多大?
意图:例题讲解中要教给学生养成根据题意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的习惯。
画图可使运动过程直观、清晰,便于分析研究。
用多种方案解决一个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扩散散性思维。
注意速度单位的换算,运算过程中带单位运算。
该过程意在规范学生解题步骤,体会解题方法,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图线a、b分别表示物体做什么运
动?
(2)a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方向与速
度方向有什么关系?
(3)b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方向与速
度方向有什么关系?
(4)两图象的交点A的意义。
2.摩托车从静止开始,以1.6 m/s2的加速度沿直线匀加速行驶了4s,又以1.2 m /s2的加速度沿直线匀减速行驶了3s,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托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小结】
+at的掌握。
本节重点学习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和对公式v=v
o
【布置作业】
教材第36页“问题与练习”。
让学生课后收集物体做各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留典型的书面作业。
意图:培养运用知识能力,及时巩固知识,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激发兴趣。
【板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
+at
o
总结:以上是我对“时间与速度关系”的部分教材的认识和对这一节课的整体设计,在实际执行教学结构中的各个程序时,可能存在某些意外因素的干扰,这就要求教师沉着冷静,随机应变,排除干扰,适时适度地调整原定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以求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他的不足请老师进行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