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以来中国农户兼业化发展及其原因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现象及原因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愈发凸显。
本文将从人口流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农民素质、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和政策导向等十个方面对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现象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一、人口流动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中的人口流动现象愈发显著。
大量的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
原因分析:城市相对于乡村具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
另外,农村教育与职业培训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年轻人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因此选择外出打工。
二、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中的农业生产低效、农民收入不稳定现象日益严重。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市场需求,农民的收入水平无法持续提高。
原因分析:农村地区多以小农经济为主,农户缺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理念和技术支持,致使农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此外,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依赖于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缺乏稳定的增长渠道。
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象普遍存在。
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原因分析: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的人口密度较低,经济规模较小,政府投入资源有限。
再加上农村地形复杂,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四、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中的金融支持不足现象较为突出。
农民难以获得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制约了农村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原因分析:由于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农村居民的贷款需求往往被金融机构忽视。
此外,金融机构对农业风险的评估和把握能力较弱,也造成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不足。
五、教育医疗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中的教育医疗滞后现象普遍存在。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医疗服务不足,限制了农村居民的素质提升和健康发展。
原因分析:相对城市,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和医疗条件相对薄弱。
一方面,教师和医生普遍倾向于选择城市工作,致使农村教育医疗队伍短缺;另一方面,农村人口相对分散,建设和维护教育医疗设施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实现农业专业化的必由之路——对农户兼业经营的思考
不强 。
农村工作时 , 应采取积极措施 , 引 散经 营的耕地 等农业资源 形成适
农
三 是 兼 业 的 时 间 比 较 短 。 导农户兼业经营向更高层次演进 , 度规模经营 。但是 ,规模经营的必
三 、农户分化 , 呼唤政策引导 兼业向非农专业发展 。
八 56. 1 % ; 劳 务输出 人员 35. 18 万 和体制改革
二是 创新农产品 价格机 制与
· 人 ,仅省外的就达 32. 54 万人 。这
农 户经营 兼业化 是农 业专业 提高 农业效益 要落实到位 。农户
十 表 明现阶段 从农业分 化出去 从事 化的初始阶段 ,但其低层次性特征 兼业 只是农户 经营发展的 过渡阶 二 非 农产业农 民的科技 文化素 质仍 又 反映了 农村生产 力发展 很不充 段 , 通过政策引导 , 最终要向专业
业普 查 数据 快 速汇 总 结 果 , 1996 劳动力 和增加农 户收入 最现实 的 级向高级形态分化演进的 。吉安地
年末 ,吉安地区 78 .11 万户农村住 选择 。更重 要的是 ,劳动 力转移 改 区 29 . 84 万 户 兼业 户 中 , 一兼 户
户中 ,纯农 业 户( 含 农业 专 业户 ) 变了农业生产的资源配置方式 ,对 21 . 63 万 户 ,占 72 . 5 % ; 二 兼 户
高的9. 58 万名乡村从
二 、专业化经营 ,任重道远
离农业的势头还不旺 ,农户兼业和
业人 员结 构 来看 ,以 农业 为 主的
农户兼业是农村发展 、农户分 非农化程度还比较低 。
175. 44 万人 ,占 76. 4 % ;以非农产 化的必 然产物 ,是农业 向专业 化 、
12 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12 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首先,财政性建设资金要向农村倾斜。
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
其次,要重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今后,各大中城市都要切实履行市带县、市帮县的责任,通盘制定城乡发展规划,加大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对郊区和所属县乡的投入,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同时组织城市有关单位和企业帮扶农村,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
第三,要充分发挥农民和社会各方面的作用。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国家财政要通过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鼓励,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建设投工投劳。
要加快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关于农村综合改革问题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走到今天这一步很不容易,但巩固成果的任务更为艰巨。
全面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既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紧迫任务,又是解决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所在。
千万不要以为农业税取消后,农民负担问题就从此解决了。
这与取消农业税本身相比,任务更艰巨,意义更深远。
我着重讲一下乡镇机构改革问题。
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行政效能,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乡镇机构该履行的职能、该提供的服务,不仅不能削弱,还要逐步加强。
乡镇机构改革要按照“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坚定不移、有序推进,积极稳妥、试点先行”的总体要求,做到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和确保社会稳定。
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与原因
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与原因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
本文将对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明显变化之一是农业的转型。
传统的自给自足型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模式转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动,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等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助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还表现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过去,农村主要以农业和农村副业为主,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部分农民选择在城市或周边地区从事非农业经营。
农村产业结构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农民的收入来源也更加丰富多样。
三、农产品市场化程度提高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从过去的自给自足到现在的农产品市场化运作,农民将产品销往城市和外地,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获取更好的收入。
这种市场化的农业生产模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还可归因于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
金融机构逐渐增加了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设立,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和保障。
五、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也是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变化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缩短了农产品销售的时间和成本,为农民提供了更大的市场。
另一方面,农村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人口流动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与人口流动密切相关。
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为家庭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入,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流出的农民工不仅通过人力资源转移为城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而且部分农民工还会选择在城市创业,为农村带来了技术和资金的回流。
七、政策的调整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还得益于政策的调整和支持。
分析农村经济转型中的问题与对策
分析农村经济转型中的问题与对策农村经济转型是一个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过程,也是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然而,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在经济转型中,农民收入增长困难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传统农业收入受到市场波动和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难以稳定增长。
此外,农民转型升级的投资成本较高,长期以来挤压了农民收入的增长空间。
对策:首先,要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组织,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
此外,政府要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
二、农村劳动力外流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严重,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
这不仅导致了农产品供应不足,还给农村地区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对策: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生产获益,降低劳动力外流压力。
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服务水平,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吸引劳动力返乡创业。
三、农村土地流转难问题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土地流转规模较小、流转权益不明朗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转型的进程。
对策:政府应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明确土地流转的权益和规则,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和参与度。
同时,加强对土地流转各环节的监管,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农村金融服务不足是农村经济转型的一大瓶颈。
由于金融机构覆盖面小、信贷政策不适应农村经济转型等问题,导致农民的融资难题。
对策:一方面,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加灵活的信贷政策。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金融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金融素质和能力。
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限制了农村经济转型的发展。
由于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农业生产环节的效率低下。
农民群体转型的影响因素与政策调整
农民群体转型的影响因素与政策调整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农民群体转型的影响因素与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经济、教育、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1.农民家庭经济因素农村地区的农户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维持家庭生活,与此同时,他们面临着拓宽收入来源的压力。
因此,农民群体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农村地区农民就业创业,鼓励他们发展农村旅游、乡村特色产业等,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教育因素教育是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给农民子女的教育带来了困难。
为了促进农民群体转型,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建设更多的学校和教育资源。
同时,建立起与城市教育相互衔接的农村教育体系,培养更多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农民。
3.社会因素农村社会的发展对农民群体转型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社会文化的发展、社区组织的建设等,都是农民群体转型的重要因素。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社会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建立起农民的社会关系网,激发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为他们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
4.环境因素农村地区的环境状况对农民群体转型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农村的生活环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都是农民群体转型的关键要素。
政府应当加大农村环境治理的力度,推动农村环境的改善,提高农民生活的质量,同时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5.政策调整方向针对上述因素,政府应当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以促进农民群体的转型。
首先,要建立健全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此外,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提供更稳定的生活保障。
最后,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投入,推动农村环境的改善,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中国农户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中国农户发展状况分析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业兼业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两类生产主体非此即彼,政府所制定政策的针对性不强。
例如,农业部门所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制度,由于建设投入大,部分地方政府从银行贷款开展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但是最后并未理清谁来偿还贷款的问题。
因此,应该对现有的生产经营主体进行细分,并从劳动力供给和生产固定资产的拥有量角度进行分析,为农业政策制定提供数据参考。
具体而言,本文通过对三类群体的分析,即农业兼业户(务工、不雇用劳动力)、纯农户(不务工、不雇用劳动力)以及家庭农场(不务工、雇用劳动力),为政策制定提供翔实的数据参考。
本文所用的数据来自2016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
农业部固定观察点拥有的调查对象分布在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区、市),覆盖355个县(市、区)、360个行政村,其中,2016年共计调查农户23000户。
一农户整体基本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农户户主年龄偏高,平均在56岁。
其中,年龄在50~59岁的农户最多,占总样本的30.49%;其次为60~69岁的农户,占总样本的28.59%;其次是40~49岁的农户,占总样本的22.41%(见图1)。
图1 户主年龄分布从农户的性别结构来看,男性户主居多。
其中,91.73%的户主性别为男性,仅8.27%的户主为女性。
从受教育程度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户占大多数,占总样本的91.18%。
其中,未上过学的农户比例为1.85%,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为42.91%,初中学历的农户占总样本的46.42%。
此外,部分农户受教育程度较高,但是占比较低,其中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农户占总样本的0.67%(见图2)。
图2 户主受教育程度分布从政治面貌看,党员农户较少。
其中,16.04%的农户家庭中有党员,83.96%的农户家庭成员均为群众。
农户兼业化经营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
上
户 兼 业 化 问题 是 在 我 国 人 地 矛 盾
,
比 1 0 年 前下 降 了 1 9 4 %
.
。
的为 6 1 6 2
占3 3
.
03%。 2006
.
蓁 伙 桊黧篇篇著
庭 内分 工 的 均 衡 形 态
经 营则 只 能 维持生 计
。
第二 次 农业 普查 结 果 显 示 户 占全 部 农 村 常住户数 量 的 7 5
,
1 _7 万 人
占0
0 8 %。 两次
外 兼 业 经 营谋 求致 富
农 业 兼 业 户 的 比例 最 高
,
7% 为11.
,
东北
尽 管在 省 内 从 业 人 员 比 例
2 1 % 上升 为1 1 6 4 %
.
我 国农 户兼业 化经 营 的发展 概况
(
一
地 区 非 农业 兼业 户 的 比例最 低 高 为5
万人
14 万 人
其
关奠词
经 营
:
农 户兼业 化
农村经 济
农户
农 业 收入 为 主 的 户 数 占5 8
34246 4 万人
.
.
4%
,
比 10 年前
中在 农 村 开 展 非 农 业 生 产 的 为
,
.
12 4 9 5 4 2
.
2 个 百 分 点; 住 户 中农 业 从 业 人 员 为 减少7 .
占 6 6 9 7 % ; 在城 市 开 展 非农 业 生 产
4%;
为4 4 %;
变化 不 大
,
但 是 到省 外 就 业 的农 村 从 业 人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问题和对策研究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问题和对策研究作者:乔文俊来源:《当代农村财经》2020年第10期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深入贯彻这一思想,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深度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包括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发展多功能化的现实诉求、农业发展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的必然选择,同时探讨了农村产业融合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中国大力发展农村产业融合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村产业融合动因问题对策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阶段,但农村三产业的融合仍处于初步阶段,所谓农村产业融合是指通过对农村一二三产业的重新整合,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所形成的新的农业布局。
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村产业融合主体不明确,利益联结机制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农村产业融合面临着诸多困难。
为落实乡村振兴计划,需要大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重新搭建城乡联系之桥梁,从而真正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本文在研究农业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过程中,以交易费用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理论支撑。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产权理论的基础。
1937年罗纳德?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这一名词。
这一理论指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企业与市场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交易费用越来越昂贵,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市场替代机制由此产生。
本文通过交易费用理论,深入了解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交易信息和劳务成本的核算,借用“企业”这一“有形的手”合理配置市场资源,促进对农业产业融合组织规模的认识,优化农业产业融合的相关制度,从而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提出的西方經济学理论,这一理论指出在一个特定的领域或范围内,将与某一产业有关的公司、生产商等聚集在一起,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压力,同时建立专业化的产业基地,共享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网络,降低信息交流成本和物流成本,形成集聚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化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化发展历程农村产业融合的提出与时代特征、经济背景紧密相连。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形式与程度有所不同。
大致来看,我国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农工商联合经营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阶段。
这里结合马晓河和余涛(2020)的研究,将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1)前身发展:农工商联合企业阶段(1978—1983年)。
1978年借鉴南斯拉夫“贝科倍”(PKB)的经验,我国试办农工商联合企业。
“贝科倍”农工商联合企业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身,规模和产出较大,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当时是符合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1978年9月国务院鼓励“根据我国特点,汲取南斯拉夫农业联合企业的经验在人民公社、国营农场试办农工商联合企业,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农垦部政策研究室,1980)。
此后,江苏、新疆等地开展试点工作,截止到1980年10月,农工商联合企业增加到698个。
然而,受当时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影响,农工商联合企业的试办过程并不顺利,1983年后逐渐消失了。
(2)前身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阶段(1983—1993 年)。
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我国农村只有实现农工商综合经营,才能保证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和提高经济效益。
事实上,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经济结构的发展必然会“进化”至农工商一体化。
这是因为,生产力的提高使农业、工业和商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专业化,专业化的加强使得生产中环节增加,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需要出现一种协作的方式来组织生产,以使各生产环节之间衔接紧密。
农工商综合经营是分工深化下较为合适的组织形式,它将农业、工业、商业各生产环节统一至企业内部,使专业化与合作化很好地结合起来(施汉荣,1981)。
然而,随着乡镇企业发展以及社会的变革,在上世纪90年代农工商综合经营的提法逐渐淡出。
(3)产业化发展:探索阶段(1993—2001 年)。
农户兼业化问题与对策
户, 分 为 8个 生 产 小 组 , 总耕地 2 , 6 8 6亩 , 人均耕地 面积 1 . 3 6 2
亩, 低于全 国 1 . 4亩 / 人的平 均水平 ; 人均收 入 7 , 9 8 4 . 3 5元 , 略
关键 词 : 农户兼业化 ; 农 民收 入 : 影响; 对 策 中图分类号: F 3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原标 题 : 农 户 兼 业 化 问题 与对 策 — — 以河 南 省 洛 阳 市 孟 津
县 十 里村Leabharlann 为例 ( 二) 十 里村 人 口情 况概 述 。 从 宋 庄 镇 人 民政 府 了解 到 , 本 村 人 口结 构 为 0 ~ 1 4周 岁 4 1 7人 , 占 总 人 口 的 2 1 . 1 2 %; 1 5 ~ 6 4 周岁的有 1 , 3 7 6人 , 占总 人 口 的 6 9 . 8 2 %; 6 5周 岁及 其 以上 的 有
一 卜 建议 :
知 识 才 是 未 来 发 展 的根 本 。 同时, 大学生应该多参加课外实践 , 以实 践 对 自己 的规 划 和 所 考 证 书 进 行 验 证 , 这 样 才 能 增 加 自身 的竞 争 力 。
( 四) 学校要给予 大学生科学的考证指导 。在调 查中, 我们
发 现 很 多 大 学 生在 不 了解 考 证 行 情 的 情 况 下 或 多 或 少 都 参 加 了各类培训班 , 结 果 浪 费 了大 量 的 时 间 和 经 济 成 本 , 最 后 的 效 果也 不是 太 理 想 。 所 以, 学校 应 给 予 大 学 生 科 学 的指 导 , 利 用 已 有 的 教学 资源 为大 学 生 提 供 成 本 更 低 、效 果更 佳 的 考 证 指 导 。 具体的方式如 : 在 校 内开 设 自己 的 培 训 班 、 增开相 关的公共选 修课 等 。 主要 参 考 文献 :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一、问题1. 乡村产业结构单一由于长期以来农民生产技术水平有限以及乡村市场需求有限,导致乡村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农业为主,缺乏多元化的产业发展,单一产业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一旦受到灾害的冲击,就会导致农民生计无着。
2. 乡村产业发展缓慢由于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乡村产业发展缓慢,市场与城市产业接轨的进程也比较缓慢,农产品的销售以及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受到限制。
3. 农产品加工水平低乡村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一直以来水平较低,缺乏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以及科学技术的支持,导致农产品的附加值低,无法吸引更多的用户,进而影响到乡村产业的发展。
二、原因1. 农产品销售面临困难由于乡村地区的市场需求相对有限,导致农产品的销售面临困难,农民缺乏销售渠道以及销售知识,难以实现农产品的市场化。
2. 基础设施滞后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乡村产业发展缓慢,生产与市场的接轨速度较慢,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农产品销售受到限制。
3. 技术与管理水平不高乡村地区的农产品加工水平低,技术与管理水平整体不高,缺乏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以及科学技术的支持,导致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三、对策建议1. 多元化产业发展加大对乡村产业的投入,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领域转移,积极推进乡村多元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提高乡村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益。
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加快乡村地区与城市产业的接轨速度,满足市场需求,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
3. 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加强对乡村地区农产品加工水平的支持,引导农民采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与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产品的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
4. 加强市场开发与销售渠道加大对乡村市场开发与销售渠道的支持,引导农民积极开发市场,加强销售渠道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原因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原因近年来,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这种融合是指农村地区不断整合农业、农村非农产业和服务业,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以下是我总结的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原因。
经济结构转型的需求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逐渐向现代化转型。
传统的农业经济已经无法满足人民对多样化农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农村产业融合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推动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农副产品,更多的是对高品质、有机、绿色农产品的需求。
农村产业融合可以为农产品提供加工、包装、物流等附加值服务,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市场需求。
技术创新的推动也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原因之一。
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农业生产、农村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之间的融合变得更加可行和高效。
农村产业融合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生产工艺,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政策的扶持也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原因。
国家对农村产业融合给予了政策和财政支持,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产业融合的过程。
通过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资金、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政府可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结构转型、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创新和政策扶持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
农村产业融合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地区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农村经济走向多元化
农村经济走向多元化农村经济多元化是指农村经济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多种产业发展转型的过程。
这种转变不仅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需要,也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农村经济走向多元化的原因、影响、发展路径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村资源禀赋农村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多元化经济的基础。
农村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农产品资源,可以开展农业、林业、渔业等多种农村产业。
另外,农村还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可以发展服务业、文化旅游等领域。
二、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农村经济走向多元化的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城市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点,农村一直处于次要地位。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村资源的过度向城市集中,农村经济陷入单一农业经济的困境。
因此,农村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引入多种产业,实现经济结构多元化。
三、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传统的农产品需求逐渐饱和,而人们对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农村经济走向多元化,可以满足人们对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四、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技术的进步是农村经济走向多元化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已不再依赖传统人力劳动,而是更加依赖高科技设备和技术手段。
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农村可以进行现代农业、农村电商等新兴行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五、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动多元化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动。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投入的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转产、创业,引导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社、农村合作社、农村电商等多种经济活动,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
六、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多元化的关键。
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可以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和服务,使农村产业发展更加顺利。
同时,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也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农村经济领域,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户兼业化经营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一)从业地点由本乡扩展到省外 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表明:1996 年, 全国农村住户从业人员合计 56147.95 万 人,其中在本乡范围内从业的人员为 48947.35 万人,占 87.18%;离乡外出到 本县范围内从业的人员为 2713.29 万人, 占 4.83%;离乡离县到本省范围内从业的 人员为 2126.19 万人,占 3.79%;到外省 从业的人员为 2361.12 万人,占 4.21%。非 农业生产从业人员合计 18658.14 万人,其 中在农村开展非农业生产的为 12495.42 万人,占 66.97%;在城市开展非农业生产 的为 6162.72 万人,占 33.03%。 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表明:2006 年,农 村住户户籍从业人员数量为 55510.53 万 人,在本乡范围内从业的人员为 42329.18 万人,占 76.3%;离乡外出到本县范围内从 业的人员为 2527.64 万人,占 4.55%;离乡 离县到本省范围内从业的人员为 1813.40 万人,占 3 . 2 7 % ;到外省从业的人员为 6459.8 万人,占 11.64%;到港澳台地区从 业的人员为 12.2 万人,占 0.02%;到国外 从业的人员为 41.7 万人,占 0.08%。两次 农业普查对比,尽管在省内从业人员比例 变化不大,但是到省外就业的农村从业人 员比例明显增加,由 4.21% 上升为 11.64%; 并且出现了更多向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就业 的农村从业人员。 就地域来说,第二次农业普查显示, 2006年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外出从业人员 在本县、本市或本省就业的比例高于全国 平均水平;而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在外省 就业的比例较高;不过东部地区和东北地 区到港澳台地区和国外从业的比例较高。 天津、上海和北京的农村外出就业人员在 本县就业比例最高,超过了 50%;广西、贵 州、安徽在本县就业比例最低,不足 10%。 北京、西藏和辽宁在县外本市就业比例最 高;上海在县外本市就业的比例最低,其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指在农村地区,将传统农业产业与现代工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进行有机结合和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分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1. 产业结构单一,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缺乏有效衔接。
农村地区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导,农村经济依赖于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与此农村地区的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缓慢,对农民的就业创业支持不足。
2. 产业间配套度低,资源利用率不高。
农村地区多个产业之间互相独立,缺乏产业链和产业网的形成,农产品加工、物流等环节薄弱,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降低。
3. 农产品加工不足,降低了附加值。
农村地区对农产品的初级加工能力较弱,农产品的附加值低,无法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导致农产品价格低廉,农民收入增长乏力。
4. 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农村产业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缺少吸引人才的机会和条件,许多年轻人离乡背井,流向城市,导致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配套度低、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以及人才流失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对策1. 引言1.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在于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乡村振兴。
农村产业融合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农田多功能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产业融合可以实现农业与工业、农业与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农村产业融合还可以带动乡村就业,吸引农民就业在家门口,减少外出务工对家庭的分离影响。
农村产业融合还可以推动乡村商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市场繁荣,促进农产品流通。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重大,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目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一些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程度仍较低,发展水平较差,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依然存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缺乏创新力和竞争力,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品质量有待提升。
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扶持措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待改善。
农村产业融合中科技水平和技术装备相对滞后,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有一定的进步,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更好地发展。
2. 正文2.1 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问题一、资源整合不够充分。
目前农村产业要素分散、信息不对称,导致资源整合效率低下。
不同行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影响了融合发展效果。
二、农产品附加值较低。
传统农业模式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缺乏创新,农产品附加值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民收入不稳定。
三、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农村产业融合中,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难以提升。
技术创新不足也制约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以来中国农户兼业化发展及其原因分析李文:改革以来中国农户兼业化发展及其原因分析2015-05-12 中国乡村发现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农户兼业化是农业经营比较效益低、机会成本高的条件下农户的自主选择,前提是农户拥有了择业的自由,非农业同样具备了劳动力需求。
在我国,由于人地关系比较紧张,受农户是否放弃承包土地受家庭决策支配、农民外出就业不稳定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打破等多因素的作用,农户兼业化会愈演愈烈并伴随城市化的始终。
总体上看,农户兼业化经营的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但其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是值得深思的。
农村推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农户在我国,在现行户籍制度安排下,农户与非农户不以其职业来判定,而是以其在公安部门登记的户口类型来区分。
本文使用的农户概念即是指登记为农业户口的居民。
近来,有些省市出台了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本文从其旧。
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
改革伊始,政府就鼓励农民多种经营,恢复了农村集市贸易,随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经济结构迅速转变。
伴随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地矛盾日益凸显,农户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以后,劳动力逐步向收入更高的就业领域转移,先是在农业多种经营领域、在家庭工副业生产,接着是在乡镇企业,然后是在远离家乡的城市,部分农民举家迁往城镇,部分农民身份转换成为产业工人或市民,但是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并未完全脱离土地和农业生产,而是亦农亦工亦商,很多人是在非正规领域灵活就业。
在这部分亦农亦工亦商的农户中,农业收入为主的称农业兼业户(亦称一兼户或Ⅰ兼户),非农业收入为主的称非农业兼业户(亦称二兼户或Ⅱ兼户)。
其他完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称纯农户,完全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称非农业生产经营户(尽管这部分农户的名下也可能拥有承包地),完全脱离生产经营领域的农户称非经营户。
本文拟对新时期农户的兼业化发展趋势做一梳理,并对农户选择兼业的原因展开分析。
一、新时期农户兼业化发展的基本状况我国自古就有牛郎织女发展小农经济的传统,牛郎们耕作间隙兼从他业弥补家用也由来已久。
民国《闻喜县志》载:“业农者十之九,为佃户佃工者有焉,有兼营工商业者,有于农隙熬土碱、制柿酒者,有驱骡马服盐者,而皆以农耕为本业。
”(余宝滋修、杨韨田等纂,民国八年石印本,第6卷,“生业”)。
改革开放初期,这一传统得到恢复和发展。
但是很快,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动,特别是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显性化判定劳动力剩余程度的指标有两个,一个是公开失业率,一个是隐性失业率。
在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以外还有大量的失业人口未能列入政府统计范围,农村的隐性失业状况尤为严重(即赵冈、黄宗智等人所谓“过密化”)。
随着体制的变革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隐性的失业会逐步演变为公开的失业(详情可参见李文《中国新时期劳动力供求形势分析》,2006年6月23日《中国经济时报》),受人均占有可耕地数量的限制,男耕女织的传统逐步被农户兼业经营所取代。
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粮食大丰收以后,从1985年开始,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农民开始选择种植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和发展养殖业,或者跑运输、当小商小贩、外出打工。
在人多地少、地块细碎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对兼业户来说,粮食生产逐步沦为“口粮农业”,投入减少,种下的粮食够一家人吃就行。
农民手头的资金宽裕了,对自家承包地的粮食生产也可能会选择资本替代(或者购置机械、施用更多的化肥和农药,或者雇工经营,或者将承包地转给他人自己从市场购买粮食),但叫他们放弃承包地是困难的,除非“增人不增地”贵州省湄潭县1987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验区”,并以“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制度创新的“湄潭模式”闻名全国。
1993年11月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肯定了这一经验,提出为避免承包耕地的频繁变动,防止耕地经营规模不断被细分,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
1995年9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制的通知》重申了这一规定。
2003年付诸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把这一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强调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承包方以户为单位。
或者耕地被占用以后有些家庭干脆就无地可种。
于是,随着工业和服务业就业机会的增多,兼业户经营的农业会逐步成为副业。
据调查,早在1988年,以出售粮食收入为家庭现金收入主要来源的农户就已经降到37.5%,比1984年下降12.1个百分点,有多达82.6%的农户回答种粮目的时将“满足自家口粮需要”放在第一位,完成国家定购任务放在第二位。
越来越多的农户已不再把改善生计寄希望于种粮、卖粮,而是寄希望于非粮食生产或非农产业,因而粮食生产投入减少,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更多投入非粮食生产或非农产业。
粮食生产在农户家庭生产各业中的地位下降,其中,粮食作物收入所占比重降为29.2%,比1984年减少14.9个百分点;粮食作物生产费用所占比重降为25.3%,比1984年减少8个百分点;粮食生产投工量所占比重降为35.7%,比1984年减少10.7个百分点。
以粮食生产为主业的被调查户由1984年的79.5%下降为1988年的62.9%,以非粮食生产为主业的农户其粮食生产不同程度地出现投入减少、经营粗放现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调查办公室:《1984-1988年粮食生产的微观探视:对155村1.3万农户粮食生产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1990年第3期)。
鉴于农户种粮积极性下降和兼业化发展倾向,自80年代中期开始,先是在山东平度、然后推及全国1/3以上的农村,因势利导,试行过一段时期的“两田制”,即将耕地分为口粮田和责任田:口粮田按家庭人口平均分配,人人有份,这部分耕地只负担农业税,其他收入归农民;责任田用来招标,能者经营,除了承担农业税外,还需缴纳承包费(提留统筹)。
旨在保障农民吃饭用地的同时克服地块细碎问题、提高土地经营质量,逐步走向规模经营。
但是后来,“两田制”被强制推行,许多地方不顾实际“一刀切”,违反了当地农民意愿,不利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而且还催生腐败,1997年被中央叫停。
于是,一些地方更倾向于采取“反租倒包”形式,集中农民不愿经营的土地,连片后再向社会招标。
但这毕竟是少数。
土地流转历来就是中央文件提倡和鼓励的,但只要农户不愿意彻底让渡手中的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其兼业化经营的倾向就不会被遏止。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户兼业化现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1996年底,在全部农村住户中,农业户所占比重为90.47%,非农业户占9.53%。
在全部农业户中纯农业户占62.81%,农业为主兼营非农业的户占30.57%,非农业为主兼营农业的户占6.62%。
如果以农村生产经营住户为100,那么纯农户为56.82,农业兼业户为27.66,非农业兼业户为5.99,非农业生产经营户为9.53。
相关调查表明,这一时期与80年代下半期一样,随着农业专业化程度的降低,农户播种意向和增产意向在纯农户、农业兼业户、非农业兼业户和非农业生产经营户中依次下降,而且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越高,农业增产的意向越弱,离农倾向越强(中央政研室、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从农村固定观察点看主要农产品生产意向——1995年主要农产品生产意向调查汇总分析》,《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第8期)。
进入新世纪以来,2008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年底,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20015.9万户,比1996年增加3.7%;在农业生产经营户中,以农业收入为主的户数占58.4%,比10年前减少7.2个百分点;住户中农业从业人员为34246.4万人,比10年前减少了19.4%。
显然,农村住户中兼业户和非农户不断增加是不争的事实。
关于两次农业普查的主要数据公报,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站。
近年来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农业税取消后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补贴加大,照理说农民的收入也会水涨船高。
但是调查发现,由于人工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更快,农民并未从粮食价格上涨中得到多少实惠,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拉大,因此农户兼业化发展的势头也并未逆转。
农民收入保持连续增长的势头,最主要的是靠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也就是农民非农就业收入的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的比重,1990年为20.22%,2000年为31.17%,2010年上升到41.07%。
即便是在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中,传统的农、林、牧、渔业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87.9%,下降到了2000年的76.4%和2010年的78.8%(《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第351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披露,2010年农民外出务工月均收入达1690元,比2005年增长近一倍(《农民工收入五年增一倍》,2011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同期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只增长50%多一点(《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第351页)。
另据媒体报道,湖南是产粮大省,水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水稻总产量和播种面积的13%左右,大部分水稻田都散布在洞庭湖滨和长江的众多支流两岸。
2010年,尽管稻谷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但是农民的收入并没有随之增长,因为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得更快。
汨罗市三江乡金桥村的一位村民给前来调查的报社记者算了一笔细账,2010年,种一亩水稻双季收成大约在1300斤左右,全年收入在1400元左右。
但是由于种子、肥料、农药以及收割费用等大幅涨价,种一亩水稻的成本大约要花费650元左右,纯收入只有700多元,如果再剔除人工成本,就剩不下多少了。
由于种粮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而且收入低,因此村里稍微强壮一些的劳动力都出外打工去了,水田或者以低价包给了别人,或者干脆种单季水稻。
同样的故事在全国各大产粮区演绎,在农业生产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就更是如此了。
安徽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在距离庐江县县城不远的一个丘陵地带,一位农民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一亩地需要复合肥100斤,大约150元,种子每亩需要60元,水费和农药费每亩要200元,有时候忙不过来需要雇人,这就要支付人工费,每亩地打田垄每天需要140元,收割每天需要150元,一般来讲一亩地需要2天的时间。
不加自己的劳动成本,这样,一亩地还需要投入990多元的。
以平均亩产800斤水稻计算,目前的收购价是每斤1-1.2元之间,毛收入在800-960元之间。
这样算下来一年的结果是种庄稼要倒贴进去,赚不到钱(《新华视点——土地撂荒:“荒”了什么》,新华网,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