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金融发展与变迁

中国近代金融发展与变迁
随着近代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保险公 司逐渐增多并壮大,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风险保障。
保险业务不断创新
保险业在传统的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等业务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出责任
保险、信用保险等新型业务。
保险法规逐步完善
政府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管,制定了一 系列法规,保障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04
金融业在近代化进程 中的作用与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 网金融迅速崛起,为金融业带 来了新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的应用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 领域的应用,提高了金融机构 的风险管理能力、客户服务水 平以及业务运营效率。
区块链技术的探索 与实践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账 本技术,在金融领域具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如数字货币、供 应链金融等。
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措施,导致金融市场乱象丛 生,金融风险不断累积。
金融机构的脆弱性
金融机构资本不足
近代中国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资本不足的问题,难以抵御市 场风险和经营风险,一旦发生危机,容易引发连锁反应。
金融机构管理不规范
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风 险管理水平较低,容易发生违规操作和风险事件。
01
银行业规模迅速扩 大
随着近代工业和商业的兴起,银 行业得以快速发展,银行数量和 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02
银行业务不断创新
银行业在存款、贷款、汇兑等传 统业务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出 信托、投资等新型业务。
03
银行业法规逐步完 善
政府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制定 了一系列法规,保障了银行业的 健康发展。
证券市场的兴起与繁荣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精选文档】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精选文档】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一,20世纪80年代: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早期,金融市场领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当时金融体系最明显的特征是,人民银行既管宏观平衡,又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

80年代金融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改变这一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通过建立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将中央银行和商业性金融体系分开,构建一个所谓双层银行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中央银行专注于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为银行提供支付清算等金融服务;商业性金融机构则从人民银行独立出来,面向企业和居民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

具体而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建立或恢复建立的。

建设银行过去服务于财政功能;中国银行在恢复设立之前实际上是人民银行内部的国际局(对外加挂一个牌子);农业银行当时是一块虚的牌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过去只做进出口方面涉及的货运险,是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下属机构.与此同时,80年代还在探索证券交易.当时没有成立股票交易所,80年代后期有个别证券营业部试点开展了证券交易。

二,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金融改革发展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根据,与国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相平行,主要特征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金融市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专业银行转向商业银行.当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都已经成立了,但四大行还是专业银行,分别服务于工商业、农业、国际业务和项目建设等行业或领域,相互之间没有充分的竞争.这显然不符合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难以进行调控。

并且,如果国家在某一领域有政策性要求,如有企业发不出工资,国家要求给予支持,那么四大行也必须负责自己领域的政策性业务.这不仅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

中国的经济周期与产业结构变化

中国的经济周期与产业结构变化

中国的经济周期与产业结构变化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在这样的经济发展中,周期和结构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一、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的一种波动规律,其中包括繁荣、衰退、危机和复苏等几个阶段。

中国的经济周期也不例外,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以出口为主,外资为辅。

那时期的经济周期表现为“高增长—通货膨胀—危机”的典型的市场化周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深刻,而后中国经济的周期发生了新的变化。

从2009年到2012年的周期表现为“政府刺激—下滑—政府再次刺激—复苏”四个阶段。

此后,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价格持续下跌等,这一过程在国际经济学中被称为“新常态”。

二、产业结构变化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在这方面,中国的变化尤为显著和独特。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产业结构主要包括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中国经济的成长,中国的产业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制造业大国之一。

外向型的发展演变为以内需为主要驱动力。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近些年,在政府的引导下,中国的产业结构又在向高附加值和高技术产业转型。

这就意味着,中国的产业结构在向更加多样化和更加高端化的方向发展。

三、政府角色在经济周期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尤其是中国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从198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开始,中国政府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来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

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例,中国当时实施的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不仅巩固了国内的经济增长,也迅速拉动了全球经济,为各国控制危机带来了重要影响。

与此同时,政府也在积极引导产业升级,并且扶持高端制造业和技术创新等方向的发展。

中国经济转型的政策框架与路径分析

中国经济转型的政策框架与路径分析

中国经济转型的政策框架与路径分析中国经济正在进行一场历史性的转型。

这场转型是从过去重视规模的经济发展模式,向着质量和效率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转变。

这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也是历史赋予中国的伟大机遇。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框架和路径。

本文将对这些政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是中国转型的主攻方向。

它涵盖了从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产业空间布局、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一项综合性的改革。

它将改变传统的扩大总需求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向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和改善供给结构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

此外,还包括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创新型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举措。

二、金融改革金融改革是中国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可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增长,也可以为民众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中国政府将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完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以便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投放贷款。

同时,加强对非法金融活动的监管和打击,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三、开放政策开放政策是中国转型的一个关键方面。

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和水平,增强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同时,中国将进一步深化双边、多边贸易和投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四、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中国转型的必修课。

中国政府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环境的污染治理,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加大环保投入、改善能源结构、调整工业结构等,为实现绿色经济转型奠定了基础。

五、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中国转型的必经之路。

中国政府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加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推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创新服务业模式,提高服务业的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六、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是中国转型的关键因素。

金融结构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评价

金融结构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评价

金融结构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评价金融结构改革是指以市场化为导向,对金融业的组织结构、服务模式和管理制度等进行全面调整和改革的过程。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推进金融结构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不断深化的金融结构改革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金融结构改革拓展了金融业务范围和创新性金融结构改革拓宽了金融业务范围,促进了金融创新。

在金融业务范围方面,金融结构改革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广泛的业务开展空间。

随着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不再仅仅是简单地向市场提供货币存储和贷款服务,而是开始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如信用卡业务、电子银行业务、财务顾问和基金管理业务等,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出,也极大地拓展了金融业务范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金融创新方面,金融结构改革通过促进竞争和融资渠道多元化等方式,为金融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由此,在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方面,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断扩展,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效率,为实体经济提供了优质金融支持。

二、金融结构改革增强了金融风险管理能力金融结构改革不断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完善了金融风险管理机制。

金融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它与全面深化金融结构改革紧密相连,是金融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金融风险管理方面,金融结构改革对金融机构实施风险分类监管、加强资产质量管理、落实差别化还款等多种管理方式,督促金融机构有效控制风险,减少不良资产的发生。

另外,通过金融服务创新、市场中介制度建设以及完善金融市场交易制度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金融市场风险管理能力,保障了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金融结构改革加速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国际化进程金融结构改革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加速了国际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继而进一步促进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在促进区域发展方面,金融结构改革加快了金融资源在更广阔区域的配置,优化了金融资本的流动、趋向发达地区转移,为不发达地区提供了更多金融支持和发展机会。

1990年到2020年中国经济改革历

1990年到2020年中国经济改革历

1990年到2020年中国经济改革历从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正式开业到现在,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整整30年的时间。

30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不断成长壮大,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改革历史转型,并正在推动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

30年融资规模达16万亿元1990年12月,中国两大证券交易所——上交所和深交所相继开业。

此后的30年,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已经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30年来,中国上市公司规模快速扩张。

中国股市刚刚开张时,上市交易的只有沪市的“老八股”和深市的“老六股”,总市值不过20多亿元。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2月11日,两市已有上市公司4120家,总股本达到7.33万亿股,总市值达到83.17万亿元,其中流通A股市值达61.22万亿元,位列世界第二大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规模庞大,涵盖了我国经济的各个行业,上市公司的利润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近40%,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30年来,通过IPO、再融资以及并购重组,中国证券市场为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Wind统计数据显示,30年来我国企业通过证券市场累计融资规模达15.99万亿元,其中包括3.64万亿元的IPO募资、9.47万亿元增发募资、0.64万亿元配股、0.89万亿元优先股、0.96万亿元可转债以及0.38万亿元可交换债。

数据还显示,自2015年以来,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募集的资金规模每年都在1.2万亿元以上。

2020年,IPO首发募集资金的规模已经达到了440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30年来,伴随着规模不断扩张,证券市场也日益成为中国居民的重要投资渠道,并不断给予投资者回报。

Wind统计数据显示,除去市值增长外,30年来证券市场累计分红规模达8.36万亿元。

上市公司分红规模逐年增长,2017年至2019年年分红规模均超过1万亿元,2019年则达到1.36万亿元。

伴随着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力量也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国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渠道。

中国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中国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中国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引言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国家。

随着经济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各个地区的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其中,中国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相对较为成熟,产业结构也相对较为先进;而中国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也相对落后。

本文旨在对中国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研究,探讨其原因和影响。

一、中国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国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和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金融发展相对较早,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较为完善。

同时,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较为先进,以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导,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1.1 金融发展情况中国东部地区的金融业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东部地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在金融方面,东部地区拥有大量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这些金融机构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创新。

1.2 产业结构调整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过去,东部地区主要依靠传统的重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导,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需求的调整,东部地区逐渐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转型。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东部地区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二、中国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国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这些地区的金融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相对不完善。

同时,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落后,农业和传统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缺乏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2.1 金融发展情况中国中部地区的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机构相对较少,金融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这对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需求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中部地区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大金融机构的引进和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动金融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_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_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_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分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改革,社会由此开始了深刻的制度变迁。

这一制度变迁,使社会结构出现一系列变迁,我国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格局被打破,社会分层发生重大变化。

本文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进行梳理,以求宏观地把握变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社会分层就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分成不同的阶级阶层。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社会分层结构既体现了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也凸显出文化因素的重要影响力。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分层结构改革初期,社会分层结构从政治分层转变为经济分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开始从计划向市场的转轨,为原有社会阶层的分化和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都提供了动力。

在这一时期,原先所坚持的政治标准和劳动分工的划分原则开始转变,原有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也开始分化,各社会群体之间的流动性较为频繁,没有很明确的界限。

社会分层结构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体系,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过渡的特点。

所有制的变化造成社会分层的基础重构。

改革开放后,各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社会分层发生重大变化。

工人开始从“体制内”单位即全民和集体等公有制经济单位向“体制外”单位即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流动。

在沿江沿海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个体经济、私营企业等经济形式,同时造就了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等社会群体。

1982年颁布的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这就明确规定了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为个体户阶层提供了政治存在的合法保障。

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他们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这就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一行列,促进了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等社会群体不断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的变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的变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的变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成为了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金融体系之一。

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受到了国内和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金融体系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板块为主,并由国有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垄断经营。

此时国内金融市场的主要特点是金融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金融市场受外界影响较小,金融中介功能发展不充分。

这个时期,我国的金融体系起步虽然较晚,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金融体系也经过了不断完善,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后,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资本市场逐渐兴起。

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外部融资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金融市场效率、优化金融结构的关键环节。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

1984年,我国于上海成立了第一个证券交易所。

虽然资本市场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我国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始终保持了高度的关注。

在此后的几十年中,我国资本市场经历了多次波澜,包括1990年代初期的股票大起大落和2001年至2005年间公开募股期间的盛况,以及2008年的金融危机。

这些经历使得政府也开始对资本市场的监管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完善,防范了风险,提升了监管能力的深度和广度。

三、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也推动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内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逐步业务国际化、资产升值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我国金融业逐渐成为世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够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

同时,在这一国际化进程中,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受到了来自全球的各种挑战和压力。

一些国际大型金融机构的进入加大了市场竞争和风险,而全球性的金融风险、经济动荡以及其他非经济因素也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了威胁和挑战。

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变迁

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变迁

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变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变迁。

本文将对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进行回顾,并对未来的趋势进行探讨。

1980年代:三产大发展1980年代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开始,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此之前,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较弱发展。

但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大力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服务业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建设、商贸、金融、旅游和教育等企业逐渐壮大,城市服务业的地位逐渐提高。

1990年代:国内外资本的涌入1990年代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时期,国内外资本开始大量涌入。

在这个时期,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

一方面,中国开始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制造业;另一方面,服务业也呈现出增长迅速的趋势。

城市旅游、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产业的多元化,城市服务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2000年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2000年代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年代,中国城市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让城市的生产力高度提高,城市的服务业和制造业逐渐向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转变。

此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城市的服务业和商业进一步多元化和国际化。

2010年代:城市化的加速推进2010年代是中国城市化加速的时期,城市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府提出了“城镇化”战略,以促进城市化进程。

同时,新型城镇化也催生了新的产业结构。

城市的服务业和制造业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促使了城市智能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化的发展。

未来趋势: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绿色发展未来,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将呈现出多元化、集群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化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技术将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推进,将促进城市环保产业的发展。

结语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经历了多次的变迁和演变,未来将继续走向多元化、集群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化的发展,不断推进城市服务业、制造业和绿色产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金融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效果

金融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效果

金融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效果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改革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核心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金融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效果,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一、金融改革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1. 促进金融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金融改革致力于推进金融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

通过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与外国金融机构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

这促进了金融业务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和资源配置的优化。

2.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金融改革的核心是推进资本市场改革。

完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法规与机制,提高市场监管力度,培育健康规范的市场环境,都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

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有助于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提高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

3. 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金融改革还要求银行业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

通过推动银行体制改革,提升利率市场化水平,推动银行业务创新,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实体的发展和创新。

二、金融改革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1. 加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金融改革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市场化的金融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多元化、个性化的融资渠道。

金融机构提供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提升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2. 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减少金融风险金融改革能够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减少金融风险。

通过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运作,提高其风险管理和监管能力,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的开放与国际接轨,通过引进国际上先进的金融监管经验,提升了中国金融体系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3. 推动消费升级和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改革能够推动消费升级和经济转型升级。

通过激发居民储蓄的消费需求,引导金融资源向消费领域倾斜,可以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金融服务业的创新和发展,可以为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改革开放以前,为了执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我国全面实行了计划体制,金融业也不例外.正规的金融市场被取缔,金融机构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一家,既充当中央银行,又是唯一一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改革开放以后,原有的一些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渐渐恢复,还开设了一些新的金融机构。

到1997年底,全国单是银行、保险系统的总行、总公司已有12家,机构总数已达171601家,职工总数已达2187331人(《中国统计年鉴1998),第667页)。

但是,量的扩张并不意味着我国金融体系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善了,恰恰相反,改革开放以后重建的金融体制带有很多计划经济的残余,还十分不完善。

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金融体制的内在缺陷更加明显,建立与市场经济和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体制也显得更加迫切。

一、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说,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是实物经济发展的结果和需要,是为实物经济服务的,我国发展金融市场、设计金融体制也必须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

现代经济增长的途径有三个:一是通过要素积累,增加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这三大投入要素中的一项或多项;二是经济结构转移、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换;三是技术变迁.每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中自然资源是先天给定的,在生产中大规模增加自然资源比较困难。

劳动力的增长受到人口出生率的限制,"各国、劳动力变动的差异不大,一般年增长率在:1%一3%之间。

唯一对经济增长率有大的影响的是资本积累的变化,各国在要素投入增加方面的主要差异就:是资本积累率的不同、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经济结构升级的方式实现。

将投入要素由低效率的部门向高效率的部门重新配置,同样数量的投入要素的产出能在此而增加。

在经济增长的的三大源泉中技术变迁是最关键的。

技术创新使得资本的边际效率不会下降,从而维持经济长期增长。

单纯依靠增加要素投入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迟早会停滞下来的,而且市场竞争会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资源耗竭之前就早早失去活力。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金融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起点和路径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金融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起点和路径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金融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起点和路径陈向阳 董再平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以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已然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及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指导意见,为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建设谱下新的篇章。

在该指导意见中,明确了深圳的战略定位、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尤其为深圳的经济发展设下了更加深远高层次的新格局和新目标。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有利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有利于更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有利于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建设是一次包括金融领域在内的全方位探索实践,金融的特征是其对实体经济的依附性,由于这一特征使得金融的改革开放要与实体经济的需求和发展阶段相适应。

一些学者认为应该从一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实体经济与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产业结构对金融需求的结构性差异,来考察最优金融结构选择。

林毅夫等(2009)认为决定金融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一国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结构的性质,与实体经济内生的金融需求相适应的金融结构才是最优的,并且最优金融结构是动态的,随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企业规模和风险特性的变化而演变。

张成思和刘贯春(2015)认为最优金融结构内生决定于一国要素禀赋结构,在产业结构的动态演化中其对应的最优金融结构也显著不同,并非单纯地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阶段。

尹雷(2014)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倒U形非线性关系,并且最优金融结构是客观和动态,随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企业规模和风险特性的变化而演变。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及国内外对比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及国内外对比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及国内外对比2019年7月4日目录1 金融体系的概念和理论 (4)1.1 概念 (4)1.2 理论 (4)1.3 度量 (6)2 国际经验 (7)2.1 横向比较从五大特征看2 7个经济体金融体系 (7)2.2 美国:直接融资起点高,长期维持高位 (11)2.2.1变迁:美国直接融资经历“先被动、后主动”两步走122.2.2经验:奉行自由竞争,兼顾法制升级与灵活调整,资本市场和投资机构大发展 (16)2.3 日本:侧重发展资本市场,逐步升级“市场型间接融资” (21)2.3.1变迁:从银行主导间接融资到市场型间接融资222.3.2经验:脱胎换骨,打造能够包容银行的金融体系252.4 德国:侧重发展全能银行,坚持稳健的间接融资之路 (26)2.4.1 变迁:全能银行不断强化,资本市场相对弱势 (27)2.4.2 经验:法律体系和监管制度完善培育稳健的金融体系 (29)3 中国金融体系升级方案 (31)3.1 现状:直接融资尚处初步发展期,短期内难以替代间接融资 (31)3.2建议:短期向日本“市场型间接融资”学习,长期以美国“市场型直接融资”为目标 (33)1 金融体系的概念和理论1.1 概念金融体系,宏观上指一国如何配置金融资源,微观上是资金供需双方的融通方式,通常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重进行度量。

直接融资,是指不通过金融机构等中介,资金供求双方在资本市场上直接签协议或购买有价证券实现资金融通。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方以存款形式,先将闲置资金提供给金融机构,再由金融机构以贷款给资金需求方。

微观融资结构反映到宏观层面,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和以直接融资为主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

1.2 理论自从Goldsmith 在1969 年开创金融结构理论,经济学界争论至今已经50 年,目前仍无一致结论。

维度一:金融机构观。

早期学者聚焦在两种金融体系孰优孰劣。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支持者认为,银行作为专业的资金中介,具有动员储蓄、甄别与监督力量、减少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代表学者有Gerschenkron(1962)、Diamond(1984)。

_笼中虎_一个金融制度变迁故事的解读_张杰

_笼中虎_一个金融制度变迁故事的解读_张杰

“笼中虎”:一个金融制度变迁故事的解读*张杰〔摘要〕中国既有的经济改革过程曾经出现过许多耐人寻味的制度变迁现象,“笼中虎”便属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

这种现象产生于经济体制转换伊始的特殊时期并贯穿于迄今为止的整个改革过程;它一直对中国金融制度变迁路径的选择产生着重要影响,却长期被人们视作偶或发作的短期金融“症状”而等闲视之。

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初步描述与解读,本文发现,“笼中虎”的产生机制深藏于由“放权让利”改革所触发的财政与银行体系汲取能力的相向变化过程。

由于国家无力在短期内修复与重建残缺的内源融资制度,最终形成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只有倚重以国有银行体系为核心的外源融资机制。

作为这一过程合乎逻辑的制度后果,居民储蓄存款被迫承担起了支持长期经济增长的责任,而为了确保在银行体系账面上迅速积累的居民储蓄存款的稳定,国家又不得不慷慨兜揽了与此相关的几乎全部金融风险。

尽管在既有的改革过程中“笼中虎”罕有发作甚至长期表现平稳,但对其潜在风险的担忧与防范却牢牢钳制着金融改革路径的选择。

当随后的金融制度演进需要市场因素的成长时,才发觉金融市场化的空间已被既有的改革逻辑“挤出”,中国金融改革进程从此便注定长期遭受“市场化悖论”的困扰。

关键词:“笼中虎”制度变迁居民储蓄存款国有银行体系金融制度困局JEL分类号:G21O16P24一、引言“笼中虎”是中国货币金融理论界对1988年以来居民手持货币和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对市场供求可能造成冲击的一种形象表达,其最早的理论刻画见于樊纲和张曙光(1990)的著作,随后在黄达教授(1993a,1993b)的著作中也有近似的描述。

一直到现在,人们仍然不时借助这一概念来提示过多的货币投放和储蓄存款增长给市场供求可能造成的压力以及与此相伴随的通货膨胀风险。

在樊纲和张曙光等(1990)看来,“笼中虎”是被迫储蓄的结果,而被迫储蓄又是被迫替代的一种特殊形式。

所谓“被迫替代”是指,“替代不是个人根据价格成本关系和效用均衡关系自愿做出的,而是因为数量限制被迫做出的”,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外溢效应”(spill-over effect),也就是说一个市场上未被满足的需求会“外溢”到另一市场上去。

我国金融市场结构

我国金融市场结构

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特征、问题及其成因一、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金融市场结构是指金融市场各个子市场及其组成要素在经济体系中的存在、分布、运行以及相互适应、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的架构状态。

金融市场结构作为一国金融发展的重要变量和要素,它是反映一国金融市场成熟程度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看,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数量)结构的非均衡性。

这主要表现在我国金融原生市场相对发达,金融衍生市场相对滞后。

其中,在金融原生市场中,资金市场发展快于保险市场、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发展。

在资金市场中,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货币市场中同业拆借市场与票据市场发展不平衡:资本市场中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发展不平衡:股票市场中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不平衡:债券市场中国债市场与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不平衡。

在金融衍生市场中,商品期货市场发展快于金融期货市场:商品期货市场中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快于其他商品期货市场:金融期货市场中,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快于利率期货和外汇期货市场等。

2.空间分布结构的不合理性。

首先,我国城乡金融市场发展不协调,具体表现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比较滞后.并将成为制约新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瓶颈。

主要表现在:一是县级金融机构的大量撤销导致县域金融体系中出现了“空洞化”现象:二是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的“非农化”现象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关系的失衡:三是农村金融市场产品少、功能弱化、业务单一、服务跟不上;四是资本市场的触觉还没有延伸到农村,使得大量中小企业难以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其次,就各地区银行业的区域分布来说,占全国GDP -半以上的东部地区聚集了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而且还聚集了我国60%以上的银行业资产,其中广东最多,达到4.1万亿元,其后分别为北京和上海(不包括总部资产)。

o’第三,就各地区证券业来说,存在着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趋势。

截至2005年末,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四个地区国内上市公司数分别为773家、230家、280家和114家。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中产业结构的变化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中产业结构的变化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中产业结构的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它不仅为当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农业逐步退出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导,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较弱。

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到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众多。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农村经济逐渐加强,所占的比重下降到了目前的10%左右。

随着农业规模经济和现代化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增长速度加快,土地集中经营逐步推广,农村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提高。

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方向转型,使得农村市场需求增长,促进了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二、工业产业化和区域性分布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大力发展工业化,工业化使工业部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在一些人口较多的地区,像珠三角、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地未来的城市群成为大型工业生产基地,使得中国的工业生产规模不断增大。

到了21世纪初,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跨国公司生产的最重要的区域。

工业生产与合理的区域布局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

三、政府和产业的合作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对工业和服务业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

政府在土地、金融和税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私人部门和外国投资公司加入中国的发展,从而促进对中国经济的投资。

政府出台的激励政策使得工业化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得以加速,这也是中国经济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稳定地发展的原因之一。

四、服务业逐步兴起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也在逐步增长。

服务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强相应的增加启示人们,中国未来会变得更加服务化。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服务业增速一直很快,如金融、IT、交通、传媒、旅游业等,这些都是快速发展的行业,也是其他一些国家难以比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
经济运行与金融活动相伴而行,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金融的发展,金融的发展又反过来成为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

深入了解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对研究整个金融体系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从对中国金融结构的历史回顾到现状分析,最后对中国金融结构的未来进行展望,系统地对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做出详细分析。

一、中国金融结构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发展,与之相对的,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

金融体系从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转变为现在多种金融工具共存的全方位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也从单一银行制逐步发展为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多行业的结构体系。

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中,我国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格局,这种格局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一)银行业是整个金融体系的主体
在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金融体系中,国家银行垄断了整个金融市场。

经过改革,金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分离,股份制银行逐步设立,证券、保险等新型机构开始出现,我国资本市场也实现了从无到有,迅速发展。

但是,我国金融市场以银行业为主导的结构仍未改变,间接融资仍然是我国主要融资方式。

据统计,1995年,我国间接融资10568亿元,直接融资仅有1380亿元,间接融资占比达88.4%。

到2003年,我国间接融资比例仍保持在85.1%左右。

在此期间银行存贷款也是我国金融资产的主要部分,如1978年,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93%,1986年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87%,1991年,该比例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达到84%。

同样地,银行信贷融资成为我国企业获取外源融资的主要形式,整个银行业为非金融企业提供的正式渠道信贷资金比重一直处于平稳高位状态,1993年该比例为96.31%,2003年98.26%,平均保持在98%左右。

(二)中国银行业主要以国有性质为主,政府为实际控制者
经过不断改革,我国银行业体系逐步出现多样化构成,股份制商业银行、城
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机构不断涌现,银行总体规模不断壮大。

然而,在多样化的银行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仍占主导地位,以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占比为例。

2003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276583.8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151940.6亿元,占整个银行业总资产的54.9%,而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额只占总资产的13.8%,相当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1/4。

这种以国有性质为主的结构模式使得我国银行服务主要以政府为导向,银行大部分贷款投向国有企业和政府融资项目,相应地,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获取资金变得相对困难。

(三)银行业利率受到管制,利率没有实现市场化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利率一直受到管制,利率水平和结构均由中央银行统一管理,包括银行业的存贷款利率上下限也均由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对此受到限制。

这种利率水平的确定很难适应经济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1996年,中央银行放开同业市场利率,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开启。

然而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过程中,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管理始终没有放松,这也造成了我国银行业多年来的高盈利。

银行利率的限制虽然使得银行实际存贷款利差趋于扩大, 但是这种限制不仅损害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而且使银行缺乏经营转型的动力。

未来,利率市场化需进一步推进,银行存贷款利率应完全放开,最终由市场供求所决定。

二、近年出现的新变化——对中国影子银行的思考
最近几年,特别是2010年后,中国金融结构层面发生很多新变化,主要标志是一些新型融资方式的兴起,如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证券公司创新平台等。

这些业务急剧放量,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

如信托业,其资产管理规模在2013年第一季度末达8.72万亿元,已超过保险业,成为第二大金融部门;券商资产规模同样出现暴增,目前其资产管理规模已逼近2万亿元,相对于2007年的800亿元,增涨了近24倍;此外,表现更为突出的则是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起步较晚,但自2005年开办以来却得到迅速发展,2011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余额4.59万亿元,到2012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已达7.1
万亿元。

这些新型融资方式量的变化意味着中国直接融资方式的拓展,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一些融资短板。

然而,对于这些传统以外融资方式的快速发展,从理论界到金融实务部门也都对此产生很大争议。

一些人认为这些新型行业的急剧发展蕴含着较高风险,特别是看到美国金融危机中出现的影子银行后,也将其冠名为“中国的影子银行”。

这些担心并非全无道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新型融资方式与国际上所谓的“影子银行”是有所不同的。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相对于国际“影子银行”,中国新型融资杠杆比率相对较低;第二,通过中国新型融资方式获取的资金主要还是流向实体经济,而并不是停留在金融内部进行循环和套利。

三、对未来中国金融结构展望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我国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目标,即构建促进宏观经济稳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这一目标同时也是衡量中国金融体系运行效率的标准。

我认为,要达到此目标,未来中国还应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丰富和完善中国金融结构,提高金融体系的弹性和活力。

一些重要方面改革如下:
(一)进一步降低金融业进入标准,鼓励国内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等各类投资者进入到中国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

同时,要特别注意增设一些中小型金融机构,因为国际经验证明,中小银行和社区银行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二)尽快完成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形成机制,推动中国银行业彻底走向商业化、市场化经营;
(三)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宏观调控和监管体系,切实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按照审慎监管原则,从功能型监管入手,协调监管部门相互协作,最终形成以功能监管为基础、三会集中统一的监管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