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
第14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练习题
一、判断题1、溶胶是均相系统,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
()2、长时间渗析,有利于溶胶的净化与稳定。
()3、有无丁达尔效应是溶胶和分子分散系统的主要区别之一。
()4.丁达尔效应是溶胶粒子对入射光的折射作用引起的。
5、在溶胶中加入电解质对电泳没有影响。
()6、溶胶粒子因带有相同符号的电荷而相互排斥,因而在一定时间内能稳定存在。
()7、同号离子对溶胶的聚沉起主要作用。
()1-5: ××√×× 6-7: √×二、填空题1、溶胶(憎液溶胶)的三个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高度分散的,热力学不稳定, 多相系统2、氢氧化铁溶胶显红色,由于胶体粒子吸附正电荷,当把直流电源的两极插入该溶胶时,在_____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这是_____现象的结果。
负,电泳3、电解质使溶胶发生聚沉时,起作用的是与胶体粒子带电符号相_____的离子。
离子价数越高,其聚沉能力越_____,聚沉值越_____,离子价数相同时,对于正离子,离子半径越小,聚沉值越_____,负离子的情形,与正离子相_____。
(填“同”或“反”“小”或“大”)反,大,小,大,反4. 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现象称为⎽⎽⎽⎽⎽⎽⎽;胶体粒子不动,而分散介质在电场中的运动现象称⎽⎽⎽⎽⎽⎽⎽⎽⎽。
电泳电渗5. 胶体分散系统的粒子尺寸为⎽⎽⎽⎽⎽⎽⎽⎽⎽⎽⎽⎽⎽之间,属于胶体分散系统的有(1)⎽⎽⎽⎽⎽⎽⎽⎽⎽⎽⎽⎽⎽⎽⎽⎽⎽;(2)⎽⎽⎽⎽⎽⎽⎽⎽⎽⎽⎽⎽⎽⎽⎽⎽;(3)⎽⎽⎽⎽⎽⎽⎽⎽⎽⎽⎽⎽⎽⎽⎽⎽⎽。
1~1000 nm;溶胶(憎液胶体);大分子溶液(亲液胶体);缔合胶体(胶体电解质)。
6. 大分子溶液(亲液胶体)的主要特征⎽⎽⎽⎽⎽⎽⎽⎽⎽⎽⎽⎽⎽⎽⎽⎽⎽。
高度分散的,热力学稳定的均相系统7.当入射光的波长⎽⎽⎽⎽⎽⎽⎽⎽⎽于胶体粒子的直径时,则可出现丁达尔现象。
大于8.溶胶的四种电动现象为(1)⎽⎽⎽⎽⎽⎽⎽⎽;(2)⎽⎽⎽⎽⎽⎽⎽⎽;(3)⎽⎽⎽⎽⎽⎽⎽⎽⎽⎽⎽⎽⎽⎽;(4)⎽⎽⎽⎽⎽⎽⎽⎽⎽⎽⎽⎽⎽⎽。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
第十四章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一、选择题1.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超显微镜能看到胶体粒子的大小和形状;B溶胶和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C溶胶能产生丁铎尔效应;D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2.溶胶的基本特性之一是( ) A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于稳定系统;B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于不稳定系统;C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属于稳定系统;D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属于不稳定系统。
3外加直流电场于胶体溶液,向某一电极作定向移动的是:( ) A胶粒;B胶核;C胶团;D紧密层4.区别溶胶与真溶液和悬浮液最简单灵敏的方法是:( ) A乳光计测定粒子浓度; B观察丁铎尔效应;C超显微镜测定粒子大小;D观察ζ电位。
5.工业上为了将不同蛋白质分子分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溶胶性质中的: ( ) A电泳;B电渗;C沉降;D扩散。
6.当溶胶中加入大分子化合物时:( ) A一定使溶胶更稳定;B一定使溶胶更容易为电解质所聚沉;C对溶胶稳定性影响视加入量而定;D对溶胶稳定性没有影响。
7.对于Donnan平衡,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膜两边同一电解质的化学位相同;B膜两边带电粒子的总数相同;C膜两边同一电解质的浓度相同;D膜两边的离子强度相同。
8.Donnan平衡产生的本质原因是:( ) A溶液浓度大,大离子迁移速度慢;B小离子浓度大,影响大离子透过半透膜;C大离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且因静电作用使小离子在膜两边的浓度不同;D大离子浓度大,妨碍小离子通过半透膜。
9.对大分子溶液发生盐析的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加入大量电解质才能使大分子化合物从溶液中析出;B盐析过程与电解质用量无关;C盐析的机理包括电荷中和和去极化两个方面;D电解质离子的盐析能力与离子价态关系不大。
10.有关胶粒ζ电势的叙述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比于热力学电势φ;B只有当固液相对运动时,才能被测定;C与胶粒的扩散速度无关;D不能利用能斯特公式计算。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复习题】【1】用As 2O 3与略过量的H 2S 制成的硫化砷 As 2S 3溶胶,试写出其胶团的结构式。
用FeCl 3在热水中水解来制备Fe(OH)3溶胶,试写出Fe(OH)3溶胶的胶团结构。
【解析】 H 2S 是弱酸,考虑它的一级电离,故其胶团结构式为:-+x-+23[(As S )m nHS (n-x)H ]xHFe(OH)3溶胶的胶团结构式为{[Fe(OH)3]m ·n Fe(OH)2+·(n-x )Cl -}x -·x Cl -。
【2】在以KI 和AgNO 3为原料制备AgI 溶胶时,或者使KI 过量,或者使AgNO 3过量,两种情况所制得的AgI 溶胶的胶团结构有何不同?胶核吸附稳定离子时有何规律?【解析】(AgI)m 胶核在KI 存在时吸附I -离子,当AgI 过量时则吸附Ag +,胶核吸附离子的规律为,首先吸附使胶核不易溶解的离子及水化作用较弱的离子。
【3】胶粒发生Brown 运动的本质是什么?这对溶胶的稳定性有何影响?【解析】Brown 运动的本质是质点的热运动,它使溶胶产生扩散、渗透压、沉降核沉降平衡。
【4】Tyndall 效应是由光的什么作用引起的?其强度与入射光波长有什么关系?粒子大小范围落在什么区间内可以观察到Tyndall 效应?为什么危险信号要用红色灯显示?为什么早霞、晚霞的色彩?【解析】Tyndall 效应是由光散射作用形成的。
其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关系为:222221242212242n n A V I n n πνλ⎛⎫-= ⎪+⎝⎭ A 为入射光的振幅;λ为入射光的波长;ν为单位体积中的粒子数;V 为单个粒子的体积,n 1和n 2为分散相的分散介质的折射率。
可见, Tyndall 效应的强度与入射光的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
在1~100nm 范围内可观察到Tyndall 效应。
危险信号要用红色灯显示的主要原因是红光的波长较长不易散射。
胶体化学-物理化学
扩散系数的应用
由爱因斯坦扩散方程将kT视作扩散的 动力,在一定温度下,对每一种粒子,不论 形状、大小都是一样的,由此可求出D,再 计算摩擦系数f。由Stocks定律可以求得非 溶剂化粒子的摩擦系数f0,两者相比就是摩 擦系数比 f/ f0 。这一数值与1偏离的程度是 粒子偏离球形粒子的程度大小标志。
1. 丁达尔效应
光线射入溶胶后,在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 看到一发光的圆锥体——丁达尔效应。 此现象虽然并非溶胶独有,但是溶胶的这 一现象特别明显。
2. 雷利散射定律
我们称引起丁铎尔效应的散射为雷利散 射,又称经典散射或弹性散射。
24 CV n n I I 0 4 n 2n
碘化钾溶液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形成的胶团
AgI
胶核
m nI , n x K
x
xK
胶粒 胶团
扩散系数的测定
自由界面法
在合适的扩散池中让溶剂与溶液或两种不 同浓度的溶液之间形成一个明显的界面,随着 扩散过程的进行,用光吸收法观察浓度和浓度 梯度的变化。实验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和避 免对流。 若扩散池足够长,两端的起始浓度在实验 过程中不变,单分散体系的浓度梯度曲线由费 克方程解得是高斯型分布曲线,由此可求D。
3 2 2 2 2 2 2 1 2 1
C——单位体积中质点数
V——单个粒子的体积
n1、n2——分散介质和分散相的折射率
由雷利散射定律可知:
•散射强度与单个粒子体积成正比,入射光波长成反 比。因此溶胶的散射光强,可用于鉴别真溶液和溶 胶。 •散射强度与单位体积的粒子数成正比,故溶胶的浓 度越大,散射强度越大。浊度计就是按此原理设计 的。 •散射强度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因此波长越短,散 射强度越大。可以解释雾天用黄色灯,天空呈蓝色, 日出日落时太阳呈红色。
物理化学——第14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复习题
本章练习题
4、制备BaSO4溶胶,反应物Ba(SCN)2过量,请写出胶团 的结构并判断胶粒带电情况。
答:胶核是(BaSO4)m,优先吸附相同离子Ba2+,吸附层 中还有负离子SCN-离子。 所以胶粒为[(BaSO4)m· n Ba2+· (2n-x) SCN-]x+。 中性胶团为[(BaSO4)m· n Ba2+· (2n-x) SCN-]x+· xSCN-。
判断题
1、能产生丁铎尔现象的分散系统就是溶胶。(
X )
2、通过超显微镜可以直接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 X ) 3、加入电解质有时可以使胶体稳定,有时也可以使胶体 聚沉。( √ ) 4、大分子溶液与溶胶一样是多相不稳定体系。( X )
选择题
1.将高分子溶液作为胶体体系来研究,因为它:(D) (A) 是多相体系 ; (B)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 (C) 对电解质很敏感 ;(D) 粒子大小在胶体范围内 。 (D) 2.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区别主要在于: (A)粒子大小不同 ; (B) 渗透压不同 ; (C) 丁铎尔效应的强弱不同 ; (D)相状态和热力学稳定性不同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 和大分子溶液
本章练习题
1、为什么燃烧不完全时烟囱冒黑烟,而燃烧较完全时烟 囱冒青烟? 答:燃烧不完全时,烟灰颗粒较大,属于粗分散系统,对入 射光主要是反射,看到的是黑色。燃烧较完全时,烟灰颗粒 小,属于胶体系统,看到的是散射光。由于蓝光、紫光的散 射强,所以看到的是青烟。
本章练习题
选择题
3. 下列电解质对某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c(NaNO3) = 300, c(Na2SO4) = 295,c(MgCl2) = 25,c(AlCl3) = 0.5(mol· dm-3), 可确定该溶液中粒子带电情况为: (C) (A)不带电 ;(B)带正电 ;(C) 带负电 ;(D)不能确定 。 4. 在AgNO3溶液中加入稍过量 KI溶液,得到溶胶的胶团 结构可表示为: (A) (A)[(AgI)m•nI-•(n-x) •K+]x-•xK+ ; (B)[(AgI)m•nNO3-•(n-x)K+]x-•xK+ ; (C)[(AgI)m•nAg+•(n-x)I-]x-•xK+ ; (D)[(AgI)m•nAg+•(n-x)NO3-]x+•xNO3- 。
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练习题
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练习题一、判断题:1.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2.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
3.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
4.通过超显微镜可以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5.ζ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φ的绝对值.【6.加入电解质可以使胶体稳定,加入电解质也可以使肢体聚沉;二者是矛盾的。
7.晴朗的天空是蓝色,是白色太阳光被大气散射的结果。
8.旋光仪除了用黄光外,也可以用蓝光。
9.大分子溶液与溶胶一样是多相不稳定体系。
10.将大分子电解质NaR的水溶液与纯水用半透膜隔开,达到Donnan平衡后,膜外水的pH值将大于7。
二、单选题:1.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介质是:(A) 液体;(B) 气体;(C) 固体;(D) 气体或固体。
、2.将高分子溶液作为胶体体系来研究,因为它:(A) 是多相体系;(B) 热力学不稳定体系;(C) 对电解质很敏感;(D) 粒子大小在胶体范围内。
3.溶胶的基本特性之一是:(A)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于稳定体系;(B)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不稳定体系;(C) 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稳定体系;(D) 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不稳定体系。
)4.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区别主要在于:(A) 粒子大小不同;(B) 渗透压不同;(C) 丁铎尔效应的强弱不同;(D) 相状态和热力学稳定性不同。
5.大分子溶液和普通小分子非电解质溶液的主要区分是大分子溶液的:(A) 渗透压大;(B) 丁铎尔效应显著;(C) 不能透过半透膜;(D) 对电解质敏感。
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B) 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C)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D) 通过超显微镜能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7.对由各种方法制备的溶胶进行半透膜渗析或电渗析的目的是:(A) 除去杂质,提高纯度;(B) 除去小胶粒,提高均匀性;(C) 除去过多的电解质离子,提高稳定性 ; (D) 除去过多的溶剂,提高浓度 。
物理化学第十四章胶体化学
一、分散体系的分类
•真溶液 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 •胶体分散体系
•粗分散体系 •液溶胶
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
1.憎液溶胶 胶体化学的主要研究体系 半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难溶物固体粒子
分散在液体介质中。溶剂与粒子间亲合力弱。
溶剂蒸发后,再加入溶剂无法再形成溶胶。 不可逆体系。
2.亲液溶胶 大分子溶液
溶剂与粒子(大分子 )间亲合力强。溶剂蒸 发后,产生凝聚,再加入溶剂,又可形成溶胶。 热力学上稳定、可逆的体系。
按分散相和介质的聚集状态分类: •固溶胶 •气溶胶
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 •憎液溶胶 •亲液溶胶
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
1.真溶液(分子分散体系)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的单 相,热力学稳定。分散相粒子半径小于1 nm。
2.胶体分散体系 分散相粒子半径1 nm~100 nm。高分散的多相 体系,粒子有自动聚集的趋势,热力学不稳定。
A.复分解反应制硫化砷溶胶 2H3AsO3(稀)+ 3H2S →As2S3(溶胶)+6H2O
B.水解反应制氢氧化铁溶胶 FeCl3 +3H2O (热)→ Fe(OH)3 (溶胶)+3HCl
C.氧化还原反应制备硫溶胶 2H2S(稀)+ SO2(g) → 2H2O +3S (溶胶) Na2S2O3 +2HCl → 2NaCl +H2O +SO2 +S (溶胶)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
第十四章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本章要求]:1.了解胶体分散系统的分类,对憎液溶胶的胶粒结构,制备和净化方法等要有一定的掌握。
2.了解憎液溶胶在动力学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等方面的特点。
3.了解溶胶在稳定性方面的特点,掌握什么是电动电位以及电解质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会判断电解质聚沉能力的大小。
4.了解乳状液的种类,乳化剂的作用以及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了解凝胶的分类、形成及注意性质,了解大分子溶液与溶胶的异同点及大分子物质平均摩尔质量的种类和测定方法。
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构成分散系统,在分散系统中被分散的物质叫做分散相(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叫做分散介质。
分散系统分类:(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1.分子(或离子)分散系统:即真溶液,分散相粒子半径r<10-9m2.胶体分散系统:多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分散相粒子半径为10-9m<r<10-7m,分散相和分散质不是一相的多相体系,具有很高的表面能和比表面,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3.粗分散系统:r (10-7.10-5)m§14.1 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性一.胶体的分类:1.憎液溶胶:(胶体):由难溶物分散到分散介质中所形成。
分散微粒是很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该系统具有很大的相界面,很高的表面自由能,很不稳定,极易被破坏而聚沉,且不能恢复原态,是热力学不稳定和不可逆系统。
2.大分子溶液:(亲液溶胶),大分子化合物的溶液,其分子的大小已达到胶体范围,具有胶体的一些特性,但它却是分子分散的真溶液,大分子化合物在适当介质中可自动溶解而形成均相溶液,若设法使它沉淀,当出去沉淀剂,再重新加入溶剂又可自动再分散,是热力学稳定,可逆的系统。
胶体系统按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聚沉状态分类,P4.6,表14.2所示。
3.胶体的基本特性:特有的分散程度,不均匀(多相)性,易聚集的不稳定性等。
二.胶团的结构如:利用AgNO3和 KI溶液反应制备AgI溶胶若KI过量:[(AgI)m·nI-·(n-x)K+]x-·xK+若AgNO3过量:[(AgI)m·nAg+·(n-x)NO3]x+·xNO3在溶液中胶粒是独立运动单位,通常所说的溶胶带电是指胶粒而言,整个胶团是电中性的。
第十四章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四章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练习题一、选择题1.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区别主要在于:(A) 粒子大小不同;(B) 渗透压不同;(C) 丁铎尔效应的强弱不同;(D) 相状态和热力学稳定性不同。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B) 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C)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D) 通过超显微镜能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3.由过量KBr与AgNO3溶液混合可制得溶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位离子是Ag+(B) 反号离子是NO3-(C) 胶粒带正电(D) 它是负溶胶。
4.将含0.012 dm3 NaCl 和0.02 mol·dm-3 KCl 的溶液和100 dm3 0.005 mol·dm-3的AgNO3液混合制备的溶胶,其胶粒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泳的方向是:(A) 向正极移动(B) 向负极移动(C) 不作定向运动(D) 静止不动5.将橡胶电镀到金属制品上,应用的原理是:(A) 电解(B) 电泳(C) 电渗(D) 沉降电势6.在大分子溶液中加入大量的电解质, 使其发生聚沉的现象称为盐析, 产生盐析的主要原因是:(A) 电解质离子强烈的水化作用使大分子去水化(B) 降低了动电电位(C) 由于电解质的加入,使大分子溶液处于等电点(D) 动电电位的降低和去水化作用的综合效应7.在H3AsO3的稀溶液中,通入过量的H2S 气体,生成As2S3溶胶。
用下列物质聚沉,其聚沉值大小顺序是:(A) Al(NO3)3>MgSO4>K3Fe(CN)6(B) K3Fe(CN)6>MgSO4>Al(NO3)3(C) MgSO4>Al(NO3)3>K3Fe(CN)6(D) MgSO4>K3Fe(CN)6>Al(NO3)38.对亚铁氰化铜负溶胶而言, 电解质KCl, CaCl2, K2SO4, CaSO4的聚沉能力顺序为:(A) KCl > CaCl2 > K2SO4 > CaSO4(B) CaSO4 > CaCl2 > K2SO4 > KCl(C) CaCl2 > CaSO4 > KCl > K2SO4(D) K2SO4 > CaSO4 > CaCl2 > KCl9.将大分子电解质NaR 的水溶液用半透膜和水隔开,达到Donnan 平衡时,膜外水的pH值:(A) 大于7 (B) 小于7 (C) 等于7 (D) 不能确定10.只有典型的憎液溶胶才能全面地表现出胶体的三个基本特性, 但有时把大分子溶液也作为胶体化学研究的内容, 一般地说是因为它们:(A) 具有胶体所特有的分散性,不均匀(多相)性和聚结不稳定性(B) 具有胶体所特有的分散性(C) 具有胶体的不均匀(多相)性(D) 具有胶体的聚结不稳定性11.溶胶的电学性质由于胶粒表面带电而产生,下列不属于电学性质的是:(A) 布朗运动(B) 电泳(C) 电渗(D) 沉降电势12.溶胶的聚沉速度与电动电位有关, 即:(A) 电动电位愈大,聚沉愈快(B) 电动电位愈小,聚沉愈快(C) 电动电位为零,聚沉愈快(D) 电动电位愈负,聚沉愈快13.Donnan平衡产生的本质原因是:(A) 溶液浓度大,大离子迁移速度慢;(B) 小离子浓度大,影响大离子通过半透膜;(C) 大离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且因静电作用使小离子在膜两边浓度不同;(D) 大离子浓度大,妨碍小离子通过半透膜。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名校考研真题-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圣才出品)
第14章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一、填空题将大分子电解质NaR的水溶液用半透膜和水隔开,达到Donnan平衡时,膜外水的pH值()。
(填:大于7、小于7、等于7、不能确定)[北京科技大学2010研] 【答案】大于7【解析】因半透膜内侧的Na+向膜外渗透,而溶液为维持电中性,膜外的H+向膜内运动,结果膜外溶液中OH-离子过剩,pH值升高。
二、选择题1.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加入大量NaCl后,发生盐析聚沉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研]A.破坏聚乙烯醇大分子在水中的双电层,使Zeta电位变为零B.电解质NaCl的强烈水化作用夺去聚乙烯醇的溶剂C.聚乙烯醇在水中受大量NaCl盐效应影响,使聚乙烯醇电离的离子积大于其溶度积D.聚乙烯醇碳链吸附大量NaCl,使重力效应增大而沉降【答案】B【解析】发生盐析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去水化。
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加入大量NaCl后,NaCl由于离子的强烈水化作用而夺取了聚乙烯醇的溶剂化水分子,从而发生盐析聚沉。
2.对于有过量KI存在的AgI溶胶,电解质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研]A.MgSO4B.FeCl3C.NaClD.K3[Fe(CN)6]【答案】B【解析】若AgI溶胶中KI过量,则AgI胶团的结构为{(AgI)m·n I-·(n-x)K+}x-·x K +,导致胶体表面带负电荷,因此阳离子价数越高,电解质聚沉能力越强。
3.对于带正电的Fe(OH)3和带负电的Sb2S3溶胶系统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研]A.混合后一定发生聚沉B.混合后不可能聚沉C.聚沉与否取决于正、负电荷量是否接近或相等D.聚沉与否取决于Fe和Sb结构是否相似【答案】C【解析】带相反电荷的溶胶混合,只有当两溶胶所带的电荷量相等时,才会完全聚沉,否则可能不完全聚沉,甚至不聚沉。
4.对于动电电势(即ζ电势)的描述,下面哪一点不正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研]A.ζ电势表示胶体与溶液本体间的电势差B.ζ电势的值随外加电解质的浓度增加而变小C.当双电层压缩到与溶剂化层叠合时,ζ电势为零D.当ζ电势还没有降低到零时,就可能观察到溶胶的聚沉现象【答案】A【解析】ζ电势表示的是固体与溶液之间可以相对移动的界面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势差,而非胶体与溶液。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章节题库-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圣才出品)
5 / 10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上述对于 Stern 双电层模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1) B.(3) C.(2)、(4) D.都正确 【答案】D 【解析】 为热力学电势,ζ 电势即电动电势。电动电势为零的状态为等电态,在等电 态,扩散层厚度为零,胶粒不带电,在电场作用下无电泳现象,即利用双电层和 ζ 电势可以 解释电动现象。
2. 对于有过 KI 存在的 AgI 溶腔.电解质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 A.MgSO4 B.FeCl3 C.NaCl D.K3[Fe(CN)6] 【答案】B 【解析】AgI 溶胶中 KI 过量,KI 过量时,AgI 胶团的结构为{(AgI)m·nI-·(n-x)K +}x-·xK+,表面带了负电荷,,阳离子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
6.憎液溶胶有如下性质:( )。 A.是均相系统 B.胶粒直径小于 100nm C.胶粒可透过半透膜 D.胶团带电 【答案】B 【解析】形成憎液溶胶的必要条件是:①分散相的溶解度要小;②必须有稳定剂的存在, 否则胶粒易聚结而聚沉。
9.有关溶胶粒子的布朗运动,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 A.布朗运动与介质黏度和温度有关 B.溶胶体系中只有布朗运动,没有分子热运动 C.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的本质相同 D.布朗运动将导致涨落现象的产生 【答案】B 【解析】分散介质中胶体粒子处于永不停息、无规则的运动之中,这种运动即为布朗运 动。
中国科学院大学 考研《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本《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是大学本科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
它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
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气体1、气体分子动理论2、摩尔气体常数3、理想气体状态图4、分子运动的速率分布5、分子平动能的分布6、气体分子在重力场中的分布7、分子的碰撞频率与平均自由程8、实际气体9、气液间的转变—实际气体的等温线和液化过程10、压缩因子图—实际气体的有关计算(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概论2、热平衡和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的概念3、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4、热力学第一定律5、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6、焓7、热容8、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9、Carnot循环10、Joule-Thomson效应-实际气体的DU和DH11、热化学12、赫斯定律13、几种热效应14、反应焓变和温度的关系—Kirchhoff定律15、绝热反应—非等温反应(三)热力学第二定律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不可逆性2、热力学第二定律3、Carnot定理4、熵的概念5、Clausius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6、热力学基本方程与T-S图7、熵变的计算8、熵和能量退降9、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统计意义10、Helmholtz自由能和Gibbs自由能11、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12、DG的计算示例13、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14、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四)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1、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2、偏摩尔量3、化学势4、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化学势5、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6、理想液态混合物7、理想稀溶液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8、稀溶液的依数性9、活度与活度因子10、分配定律—溶质在两互不相溶液相中的分配(五)相平衡1、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2、相律3、单组分体系的相平衡4、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5、三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六)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化学反应的亲和势2、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等温方程式3、平衡常数的表示式4、复相化学平衡5、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6、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7、同时化学平衡8、反应的耦合9、近似计算(七)统计热力学基础1、概论2、玻兹曼统计3、配分函数4、各配分函数的求法及其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5、分子的全配分函数6、用配分函数计算和反应的平衡常数(八)电解质溶液1、电化学的基本概念与电解定律2、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3、电解质溶液的电导4、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因子5、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九)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1、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2、电动势的测定3、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及电动势的取号4、可逆电池的热力学5、电动势产生的机理6、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7、电动势测定的应用(十)电解与极化作用1、分解电压2、极化作用3、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与金属的钝化5、化学电源(十一)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1、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和速率方程2、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3、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链反应6、碰撞理论7、过渡态理论8、单分子反应理论9、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10、光化学反应11、催化反应动力学(十二)表面物理化学1、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X力2、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3、溶液的表面吸附4、液-液界面的性质5、L-B膜及生物膜6、液-固界面现象7、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8、固体表面的吸附9、气-固相表面催化反应(十三)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1、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性2、溶胶的制备和净化3、溶胶的动力性质4、溶胶的光学性质5、溶胶的电学性质6、双电层理论和x电位7、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8、乳状液9、凝胶10、大分子溶液11、Donnan平衡和聚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二、考试要求(一)气体了解气体分子运动公式的推导过程,建立微观的运动模型。
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性
胶粒与扩散层中旳反号离子,形成一种电中性旳 胶团。
胶核吸附离子是有选择性旳,首先吸附与胶核 中相同旳某种离子,用同离子效应使胶核不易溶解。
胶团旳构造
质点为球形旳,流动性很好;若为带状旳, 则流动性较差,易产生触变现象。
胶团旳形状
例如:(1)聚苯乙烯胶乳是球形质点 (2) V2O5 溶胶是带状旳质点 (3) Fe(OH)3 溶胶是丝状旳质点
§14.2 溶胶旳制备与净化
溶胶旳制备
制备溶胶必须使分散相粒子旳大小落在胶体分 散系统旳范围之内,并加入合适旳稳定剂。制备措 施大致可分为两类:
B. 还原反应制金溶胶
2HAuCl(4 稀溶液) 3HCHO(少量)11KOH 加热 2Au(溶胶) 3HCOOK 8KCl 8H2O
2. 凝聚法
(1) 化学凝聚法 C. 水解反应制氢氧化铁溶胶 FeCl3 3H2O(热) Fe(OH)3(溶胶) 3HCl D.氧化还原反应制备硫溶胶
2H2S SO2 2H2O 3S(溶胶) Na2S2O3 2HCl 2NaCl H2O SO2 S(溶胶)
A. 液-固溶胶 如油漆,AgI溶胶
B. 液-液溶胶 如牛奶,石油原油等乳状液 C. 液-气溶胶 如泡沫
§14.1 胶体和胶体旳基本特征
分散系统旳分类 若根据分散相和分散介质旳汇集状态进行分类。
2. 固溶胶 将固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旳溶胶。当分散相为 不同状态时,则形成不同旳固溶胶:
A. 固-固溶胶 如有色玻璃,不完全互溶旳合金
胶粒表面吸附了过量旳具有溶剂化层旳反应 物离子,因而溶胶变得稳定。但是,若离子旳浓 度太大,反而会引起胶粒旳聚沉,必须除去。
第十三章 胶体和大分子溶液
憎液溶胶是胶体分散体系中主要研究的内容。 憎液溶胶是胶体分散体系中主要研究的内容。 是胶体分散体系中主要研究的内容 形成憎液溶胶的必要条件是 形成憎液溶胶的必要条件是: 必要条件 (1)分散相的溶解度要小; 分散相的溶解度要小; (2)还必须有稳定剂存在,否则胶粒易聚结而 还必须有稳定剂存在, 聚沉。 聚沉。 憎液溶胶的特性 (1)特有的分散程度 ) 粒子的大小在10 之间, 粒子的大小在 -9~10-7 m之间,因而扩散较慢,不能透过 之间 因而扩散较慢, 半透膜, 和乳光现象。 半透膜,渗透压低但有较强的动力稳定性 和乳光现象。 (2)多相不均匀性 )
1905年和 年和1906年爱因斯坦 年和 年 (Einstein)和斯莫鲁霍夫斯 和斯莫鲁霍夫斯 基(Smoluchowski)分别阐 分别阐 述了Brown运动的本质。 运动的本质。 述了 运动的本质 认为Brown运动是分散介质 运动是分散介质 认为 运动是 分子以不同大小和方向的力对 胶体粒子不断撞击而产生的。 胶体粒子不断撞击而产生的。 由于受到的力不平衡,所以连续以不同方向、 由于受到的力不平衡,所以连续以不同方向、不同速度 作不规则运动。随着粒子增大,撞击的次数增多, 作不规则运动。随着粒子增大,撞击的次数增多,而作用 力抵消的可能性亦大。 力抵消的可能性亦大。
分散体系通常有三种分类方法: 分散体系通常有三种分类方法:
(1)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 1.分子分散体系 分子分散体系 分散相粒子的半径在10 的体系。 分散相粒子的半径在 -9 m (1 nm)以下的体系。 )以下的体系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彼此混溶,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彼此混溶,没有 界面, 均匀的单相,通常把这种体系称为真溶液 真溶液, 界面,是均匀的单相,通常把这种体系称为真溶液, 溶液。 如CuSO4溶液。 2.胶体分散体系 胶体分散体系 分散相粒子的半径在1 之间的体系。 分散相粒子的半径在 nm~100 nm之间的体系。目 之间的体系 测是均匀的,但实际是多相不均匀体系。也有的将1 测是均匀的,但实际是多相不均匀体系。也有的将 nm ~ 1000 nm之间的粒子归入胶体范畴。 之间的粒子归入胶体范畴。 之间的粒子归入胶体范畴 3.粗分散体系 粗分散体系 当分散相粒子大于 当分散相粒子大于1000 nm,目测是混浊不均匀 大于 , 体系,放置后会沉淀或分层,如黄河水。 体系,放置后会沉淀或分层,如黄河水。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自测题
第十四章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自测题I.选择题1.憎液溶胶在热力学上是(b)。
(a) 不稳定、可逆系统(b) 不稳定、不可逆系统(c) 稳定、可逆系统(d) 稳定、不可逆系统2.在分析化学上有两种利用光学性质洲测定胶体溶液浓度的仪器,一种是比色计,另一种是比浊计,分别观察的是胶体溶液的(d)。
(a) 透射光、折射光(b) 散射光、透射光(c) 透射光、反射光(d) 透射光、散射光3. 在晴朗的白昼,天空呈蔚蓝色的原因是(b)。
(a) 蓝光波长短,透射作用显著(b) 蓝光波长短,散射作用显著(c) 红光波长长,透射作用显著(d) 红光波长长,散射作用显著4. 外加直流电场干胶体溶液,向某一电极做定向移动的是(b)。
(a) 胶核(b) 胶粒(C) 胶团(d) 紧密层5. 甲将0.12 dm3,浓度为0.02 mol·dm-3的KCI溶液和100 dm3,浓度为0.005 mol·dm-3的AgNO3溶液混合制备的溶胶,其胶粒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泳的方向是(b)。
(a) 向正极移动(b) 向负极移动(c) 不规则运动(d) 静止不动6甲下述对电动电势的描述错误的是(a)。
(a) 表示胶粒溶剂化层界面至均匀相内的电势差(b) 电动电势值随少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c) 其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势值(d) 当双电层被压缩到溶剂化层相合时,电动电势值变为零7. 下列各电解质对某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电解质KNO3KAc MgSO4Al(NO3)3聚沉值/ (mol·dm-3) 50 110 0.81 0.095该胶粒的带电情况为(a)。
(a) 带负电(b) 带正电(C) 不带电(d) 不能确定8. 甲在一定量的以KCl为稳定剂的AgCl溶胶中加人电解质使其聚沉,下列电解质的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d)。
(a) AlCl3 < ZnSO4 < KCl (b) KCl < ZnSO4 < AlCl3(C) ZnSO4 < KCl < AlCl3 (d) KCl < AlCl3 < ZnSO49. 由等体积的1 mol·dm-3的KI溶液与0.8 mol·dm-3AgNO3溶液制备的AgI溶胶,分别加入下列电解质时,其聚沉能力最强的是(b)。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
14.1.1 分散系统分类
按分散介质的聚集状态分类
分散介质物态
分散相状态
溶胶名称
实例
液态
气;液;固
液溶胶 (sol)
泡沫;牛奶,石油原油;油漆,Au溶胶,AgI溶胶
固态
气;液;固
固溶胶 (soldsol)
泡沫塑料,沸石;珍珠,某些宝石;有色玻璃,合金
气态
液、固
气溶胶 (aerosol)
14.2 溶胶的性质
2.1 动力性质 沉降平衡(sedimentation equilibrium)
14.2 溶胶的性质
14.2.1 动力性质
沉降平衡(sedimentation equilibrium)
分散系统
粒子直径d/nm
高度x/m (N2/N1=0.5)
氧气
0.27
5000
高度分散金溶胶
纳米物理学 纳米化学 纳米材料学
纳米生物学 纳米医学 纳米药学
纳米电子学 纳米机械学 纳米军事学
14.7 纳米技术与应用简介
14.7.2 纳米材料的分类
纳米粒子(三维) 纳米膜(二维) 纳米丝或纳米管(一维)
纳米金属 纳米氧(硫、碳、氮)化物 纳米含氧酸盐 纳米复合材料
半导体纳米材料 (硅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等) 光敏性纳米材料(TiO2、W2O5等) 增强性纳米材料 磁性纳米材料
14.2 溶胶的性质
粒子越小,Brown运动越激烈,其激烈程度不随时间而改变,但随温度升高而加剧。 2.1 动力性质 布朗运动(Brownian motion) 胶粒 介质分子
14.2 溶胶的性质
14.2.1 动力性质 扩散和渗透压(diffusion and osmotic pressu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285题)一、选择题( 共82 题)1. 1 分(7201)对于AgI 的水溶胶,当以KI 为稳定剂时,其结构式可以写成:[(AgI)m·n I-,(n-x)K+]x-·x K+,则被称为胶粒的是指:( )(A) (AgI)m·n I-(B) (AgI)m(C) [(AgI)m·n I-,(n-x)K+]x-·x K+(D) [(AgI)m·n I-,(n-x)K+]x-2. 1 分(7202)溶胶(憎液溶胶)在热力学上是:( )(A) 不稳定、可逆的体系(B) 不稳定、不可逆体系(C) 稳定、可逆体系(D) 稳定、不可逆体系3. 1 分(7204)一个气泡分散成直径为原来1/10 的小气泡,则其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为原来的:( )(A) 1 倍(B) 10 倍(C) 100 倍(D) 1000 倍4. 2 分(7205)在稀的砷酸溶液中,通入H2S 以制备硫化砷溶胶(As2S3),该溶胶的稳定剂是H2S,则其胶团结构式是:( )(A) [(As2S3)m·n H+,(n-x)HS-]x-·x HS-(B) [(As2S3)m·n HS-,(n-x)H+]x-·x H+(C) [(As2S3)m·n H+,(n-x)HS-]x-·x HS-(D) [(As2S3)m·n HS-,(n-x)H+]x-·x H+5. 2 分(7206)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相同点是:( )(A) 是热力学稳定体系(B) 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C) 是动力学稳定体系(D) 是动力学不稳定体系6. 1 分(7210)乳状液、泡沫、悬浮液等作为胶体化学研究的对象, 一般地说是因为它们:( )(A) 具有胶体所特有的分散性、不均匀性和聚结不稳定性(B) 具有胶体的分散性和不均匀性(C) 具有胶体的分散性和聚结不稳定性(D) 具有胶体的不均匀(多相)性和聚结不稳定性7. 1 分(7211)下列物系中为非胶体的是:( )(A) 灭火泡沫(B) 珍珠(C) 雾(D) 空气8. 1 分(7212)溶胶有三个最基本的特性, 下列不属其中的是:( )(A) 特有的分散程度(B) 不均匀(多相)性(C) 动力稳定性(D) 聚结不稳定性9. 1 分(7213)只有典型的憎液溶胶才能全面地表现出胶体的三个基本特性, 但有时把大分子溶液也作为胶体化学研究的内容, 一般地说是因为它们:( )(A) 具有胶体所特有的分散性,不均匀(多相)性和聚结不稳定性(B) 具有胶体所特有的分散性(C) 具有胶体的不均匀(多相)性(D) 具有胶体的聚结不稳定性当以AgNO 3和过量的KCl 来制备溶胶时,其胶团结构表示式可以写成: ( )(A) [()()]AgCl Ag Cl Cl m x n n x x ⋅⋅-⋅+-+-(B) [()()]AgC Cl Ag Ag l n n x x m x ⋅⋅-⋅-+-+(C) [()]AgCl Ag m n ⋅+(D) [()]A gCl Cl m n ⋅-11. 1 分 (7235)水解 加K 2Sn(OH)6SnCl 4───→SnO 2(新鲜沉淀)───────→SnO 2(溶胶), 以上制备溶胶的方法是: ( )(A) 研磨法 (B) 胶溶法 (C) 超声波分散法 (D) 电弧法12. 2 分 (7236)用新鲜Fe(OH)3沉淀来制备Fe(OH)3溶胶时,加入的少量稳定剂是: ( )(A) KCl (B) AgNO 3 (C) FeCl 3 (D) KOH13. 1 分 (7307)胶体的颜色是丰富多样的, 这主要是 : ( )(A) 胶体的分散性和不均匀(多相)性的反映(B) 胶体的分散性和聚结不稳定性的反映(C) 胶体的不均匀性和聚结不稳定性的反映(D) 胶体的分散性、 不均匀性和聚结不稳定性的反映14. 2 分 (7251)某多分散体系,测得渗透压为∏, 其任意组分的渗透压为∏i , ∏ 与∏i 之间关系为:( )(A) ∏=i ∑∏i (B) ∏i =∏ i /i ∑i(C) ∏=∏i (D) ∏=∏1·∏2 …∏i15. 2 分 (7252)对超离心沉降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沉降池中,某处的浓度与它所处位置离转轴距离有关(B) 沉降池中,某处的浓度与时间有关(C) 在测某物的摩尔质量时,超离心沉降平衡法的转动速度比超离心沉降速度法低(D) 沉降平衡法测得的摩尔质量,随处理方法不同而不同,可得 M n 、M w 、M z16. 1 分 (7253)在新生成的 Fe(OH)3沉淀中,加入少量的稀 FeCl 3溶液,可使沉淀溶解,这种现象是: ( )(A) 敏化作用 (B) 乳化作用(C) 加溶作用 (D) 胶溶作用17. 1 分 (7254)两份同一物质形成的溶胶,都是单分散的,具有相同的粒子数量,但在介质中有着不同的沉降速度; A 比 B 沉降得快,这最可能是由于: ( )(A) A 用的介质有较大的粘度 (B) B 的样品发生了聚结(C) A 的粒子形状较对称 (D) A 的溶剂化更显著18. 2 分 (7255)对于大小相同的胶粒,带电时与不带时相比,其扩散速度: ( )(A) 前者较慢 (B) 前者较快 (C) 两者相同 (D) 不确定当某一溶胶达扩散平衡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沉降速率和扩散速率相等(B) 扩散动力和摩擦阻力相等(C) 各不同位置浓度相等(D) 各不同位置的化学势相等20. 1 分(7257)按照爱因斯坦扩散定律,溶胶中胶粒的扩散速度:( )(A) 与温度T成正比(B) 与温度T的平方根成正比(C) 与温度T的平方成反比(D) 与温度T的三次方成正比21. 1 分(7258)粘度系数的量纲为(M、L、T 分别代表质量、长度、时间):( )(A) M-2·L·T (B) M·L-1·T-1(C) M·L·T-1(D) M-1·L·T22. 1 分(7280)溶胶的动力性质是由于粒子的不规则运动而产生的, 在下列各种现象中, 不属于溶胶动力性质的是:( )(A) 渗透法(B) 扩散(C) 沉降平衡(D) 电泳23. 2 分(7301)下列诸分散体系中,Tyndall 效应最强的是:( )(A) 纯净空气(B) 蔗糖溶液(C) 大分子溶液(D) 金溶胶24. 2 分(7302)为直接获得个别的胶体粒子的大小和形状,必须借助于:( )(A) 普通显微镜(B) 丁铎尔效应(C) 电子显微镜(D) 超显微镜25. 2 分(7303)使用瑞利(Reyleigh) 散射光强度公式,在下列问题中可以解决的问题是:( )(A) 溶胶粒子的大小(B) 溶胶粒子的形状(C) 测量散射光的波长(D) 测量散射光的振幅26. 2 分(7304)在分析化学上,有两种利用光学性质测定胶体溶液浓度的仪器,一是比色计,另一个是比浊计,分别观察的是胶体溶液的:( )(A) 透射光;折射光(B) 散射光;透射光(C) 透射光;反射光(D) 透射光;散射光27. 2 分(7305)(1)超显微镜在胶体研究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研制是利用的原理是:( )(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透射(D) 光的散射(2)超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E) 粒子的实像(F) 粒子的虚像(G) 乳光(H) 透过光28. 1 分(7306)Tyndall 现象是发生了光的什么的结果:( )(A) 散射(B) 反射(C) 折射(D) 透射29. 1 分(7308)溶胶的光学性质是其高度分散性和不均匀性的反映, 丁铎尔效应是最显著的表现, 在下列光学现象中,它指的是:( )(A) 反射(B) 散射(C) 折射(D) 透射30. 2 分(7312)(1) 在晴朗的白昼, 天空呈蔚蓝色的原因是:( )(2) 日出和日落时, 太阳呈鲜红色的原因是:( )(A) 蓝光波长短, 透射作用显著(B) 蓝光波长短, 散射作用显著(C) 红光波长长, 透射作用显著(D) 红光波长长, 散射作用显著31. 2 分(7316)假定胶粒为球形,其半径为r,则瑞利(Rayleigh)公式适用的范围是:()(A) r=47 nm (B) r>47 nm (C) r<47 nm (D) r≤47 nm32. 1 分(7351)用半透膜分离胶体溶液与晶体溶液的方法叫做: ( )(A) 电泳(B) 过滤(C) 电渗(D) 渗析33. 1 分(7352)溶胶的聚沉速度与电动电位有关, 即: ( )(A) 电动电位愈大,聚沉愈快(B) 电动电位愈小,聚沉愈快(C) 电动电位为零,聚沉愈快(D) 电动电位愈负,聚沉愈快34. 1 分(7353)对电动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电动电位表示了胶粒溶剂化层界面到均匀相内的电位(B) 电动电位的值易随少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C) 电动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D) 电动电位一般不等于扩散电位35. 1 分(7354)将含0.012 dm3 NaCl 和0.02 mol·dm-3KCl 的溶液和100 dm3 0.005 mol·dm-3的AgNO3液混合制备的溶胶,其胶粒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泳的方向是: ( )(A) 向正极移动(B) 向负极移动(C) 不作定向运动(D) 静止不动36. 2 分(7355)有人在不同pH 的条件下,测定出牛的血清蛋白在水溶液中的电泳速度,结果如下:pH 4.20 4.56 5.20 5.65 6.30 7.00泳速/( m2/s·V) 0.50 0.18 -0.25 -0.65 -0.90 -1.25由此实验数据可知:( )(A) 该蛋白的等电点pH > 7.00(B) 该蛋白的等电点pH < 4.20(C) 该蛋白的等电点pH < 7.00(D) 从上述实验数据不能确定等电点范围37. 1 分(7356)外加直流电场于胶体溶液,向某一电极作定向运动的是:( )(A) 胶核(B) 胶粒(C) 胶团(D) 紧密层38. 2 分(7357)在电泳实验中,观察到分散相向阳极移动,表明: ( )(A) 胶粒带正电(B) 胶粒带负电(C) 电动电位相对于溶液本体为正(D) Stern 面处电位相对溶液本体为正39. 2 分(7358)向FeCl3(aq) 中加入少量氨水,可制备稳定的氢氧化铁溶胶,此时胶体粒子带电荷情况为:( )(A) 总是带正电(B) 在pH 较大时带正电(C) 总是带负电(D) 在pH 较大时带负电40. 2 分(7359)将橡胶电镀到金属制品上,应用的原理是:( )(A) 电解(B) 电泳(C) 电渗(D) 沉降电势41. 2 分(7360)胶体粒子的Zeta 电势是指:( )(A) 固体表面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B) 紧密层、扩散层分界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C) 扩散层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D) 固液之间可以相对移动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42. 2 分(7361)对于电动电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电动电位表示了胶粒溶剂化界面到溶液本体内的电位差(B) 电动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C) 电动电位值极易为少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D) 当双电层被压缩到与溶剂化层(或紧密层)相合时,电动电位变为零43. 1 分(7362)下列各电解质对某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KNO3]= 50 ,[KAc]= 110 ,[MgSO4] = 0.81 ,[Al(NO3)3]= 0.095 mol·dm-3,该胶粒的带电情况是:( )(A) 带负电(B) 带正电(C) 不带电(D) 不能确定44. 1 分(7363)在双电层中,设表面上的电位是φ0,则在表面外的溶液中,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电位的变化是:( )(A) φ0不变(B) 从φ0变到0,线性下降(C) 下降但不是线性,不到0 (D) 下降到0,但不是线性45. 2 分(7364)关于电动电位描述正确的是:( )(A) 电动电位是恒定不变的(B) 电动电位是胶核与介质间的电位差(C) 电动电位是可以粗略地看成吸附层与扩散层间的电位差(D) 电动电位仅与吸附的离子浓度有关46. 5 分(7376)介电常数ε的量纲是:()(A) L M-1 T I-2 (B) L-1 M T2 I-1(C) L-2 M T3 I (D) L-3 M-1 T4 I247. 1 分(7384)溶胶的电学性质由于胶粒表面带电而产生,下列不属于电学性质的是:( )(A) 布朗运动(B) 电泳(C) 电渗(D) 沉降电势48. 2 分(7390)(1) φo的数值主要取决于溶液中与固体呈平衡的离子浓度(2) ζ 电势随溶剂化层中离子的浓度而改变, 少量外加电解质对ζ 电势的数值会有显著的影响, 可以使ζ 电势降低, 甚至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