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Universityof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参考文献

现代汉语参考文献

“第一章语音”参考文献1、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王理嘉《音系学基础》(语文出版社1991年版)3、徐世荣《普通话语音知识》(文字改革出版社1980年版)4、马琳《普通话语音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5、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6、伊·克拉姆斯基(捷)《音位学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7、郭锦桴著《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索》(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8、徐世荣《普通话正音手册》(语文出版社版)9、侯玉茹《普通话异读词汇编》(语文出版社1992年版)10、周殿福《国际音标自学手册》(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二章文字”参考文献1、苏培成《二十世纪的现代汉字研究》(书海出版社2001年版)2、高更生《现行汉字规范问题》(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3、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4、许嘉璐《语言文字学及其应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5、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版)6、周行健《汉字简繁体字及通用异体字对照手册》(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7、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8、董琨《中国汉字源流》(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9、陈伟湛《汉字古今谈》(语文出版社版)10、张书言《简化字溯源》(语文出版社版)11、苏培成《现代汉字规范化问题》(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12、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3、曹先擢《汉字形义分析字典》(北京大学出版社版)14、刘志成《文化汉字学》(巴蜀书社2003年版)15、张桂光《汉字学简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16、王玉新《汉字认知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7、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18、冯寿忠魏进路等《汉字规范化教程》(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年版)19、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20、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三章词汇”参考文献1、周祖谟《汉语词汇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2、朱星《汉语词义简析》(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3、任学良《汉语造词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4、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5、周荐《同义词语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6、周荐《词语的意义和结构》(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7、周荐(周祖谟)《汉语词汇研究史纲》(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8、许德楠《实用词汇学》(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9、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10、刘叔新、周荐《同义词语和反义词语》(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11、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12、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13、符淮青《汉语词汇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14、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5、詹人凤《现代汉语语义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16、苏新春《汉语词义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17、徐国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8、王艾录《汉语相似造词语义类释》(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9、马国凡《成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20、马国凡、高歌东《惯用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21、马国凡、高歌东《歇后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22、武占坤、马国凡《谚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23、郭良夫《词汇》(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24、刘吉修《成语》(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25、温端政《谚语》(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26、温端政《歇后语》(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27、徐振邦《联绵词概论》(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28、史有为《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29、孙一冰主编《隐语行话黑话秘笈释义》(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30、少光、林晨、陈一江《中国民间秘密用语大全》(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31、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32、杨琳《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四章语法”参考文献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2、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3、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4、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5、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6、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7、马真《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8、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9、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10、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11、石安石《语义论》(商务印书馆版)12、范晓《汉语的短语》(商务印书馆版)13、邢福义《语法问题思索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14、俞如珍、金顺德《当代西方语法理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15、张斌、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16、胡附、文炼《现代汉语语法探索》(商务印书馆版)17、邢福义《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8、申小龙《当代中国语法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19、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20、胡明扬《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1、宋国明《句法理论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22、袁晖、管锡华、岳方遂《汉语标点符号流变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2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2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五章修辞”参考文献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1932年初版,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新1版)2、张环一《修辞概要》(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年版)3、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4、张志公《修辞概要》(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5、郑颐寿《比较修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6、王德春《修辞学探索》(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7、李裕德《新编实用修辞》(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8、姚殿芳、潘兆明《实用汉语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9、吴士文《修辞新探》(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10、宗廷虎、邓明以等《修辞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11、易蒲、李金苓《汉语修辞学史纲》(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12、蒋有经《模糊修辞浅说》(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13、张炼强《修辞艺术探新》(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版)14、华宏仪《汉语词性修辞》(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5、张炼强《修辞理据探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6、袁晖、宗廷虎《汉语修辞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7、倪宝元《词语的锤炼》(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18、林兴仁《句式的选择和运用》(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19、袁晖《比喻》(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20、谭永祥《修辞新格》(福建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21、黄民裕《辞格汇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22、张涤华、胡裕树等主编《汉语语法修辞词典》(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23、唐松波、黄建霖主编《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版)24、寸镇东《语境与修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5、骆小所《语言美学论稿》(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6、江南《汉语修辞的当代阐释》(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语言学必读书目

语言学必读书目

语言学必读书目语言学必读书目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语言学必读书目,希望您喜欢!语言学专业阅读书目1. 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 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3.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5. 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6.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7.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48. 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9. 马庆株《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10. 马庆株编《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11.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2.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13. 宋国明《句法理论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4.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5. 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语文出版社,198316. 詹伯慧主编《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17. 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8.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的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9.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0.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21.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22. 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23. 徐子亮、吴仁甫,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4. 李泉主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5. 王建勤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6. 王建勤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7. 孙德金主编,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8. 孙德金主编,对外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9. 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30.陈昌来编,《应用语言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731.何自然,冉永平编著,《新编语用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2.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3. Lappin, S. ed., 1998. The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Semantic Theory(当代语义理论指南),487-507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布莱克韦尔出版社,200134. Levinson, S. 1983. Pragmatics(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135. Saeed, John I. 1997. Semantics(语义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布莱克韦尔出版社,2000语言学必读书目《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著,商务印书馆,1980《语言论》,布龙菲尔德著,商务印书馆,1990《现代语言学教程》,(上下)霍凯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987《句法结构》,乔姆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乔姆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语言学说史》,康德拉绍夫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现代语言学流派》,冯志伟编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王均编著,商务印书馆,1981《西方现代语言哲学》,周忠昌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语义学》,利奇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语义学》,徐烈炯著,语文出版社,1995《生成语法理论》,徐烈炯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心理语言学》,桂诗春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当代社会语言学》,徐大明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文化语言学》,(增订本)邢福义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计算语言学概论》,俞士汶主编,商务印书馆,2003《语料库语言学》,黄昌宁、李涓子编著,商务印书馆,2002《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赵金铭主编,商务印书馆,2005《语言教学分析》,麦基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语言学中的逻辑》,奥尔伍德等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语言逻辑分析(语言学家关注的一切逻辑问题)》,麦考莱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89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陈保亚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等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刘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中国语法学史稿》,龚千炎著,语文出版社,1987《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刘丹青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汉语语法学》,邢福义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2北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必读书目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语法研究入门马庆株(编)吕叔湘(1984)《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赵元任(1959)《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赵元任(1968)《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90)《语法丛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林焘、王理嘉(1992)《语音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王理嘉(1991)《音系学基础》北京语文出版社王洪君(1999)《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符淮青(1996)《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北京语文出版社刘叔新(1990)《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3)《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3)《现代汉语汉语句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4)《陆俭明自选集》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陆俭明(2003)《陆俭明选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陆俭明马真(1999)《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沈阳(1994)《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沈阳(2000,主编)《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沈阳郑定欧(1995,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沈阳何元建顾阳(2000)《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黑龙江出版社袁毓林(1998)《现代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袁毓林(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袁毓林郭锐(1998,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2)》北京大学出版社郭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詹卫东(2000)《面向中文信息处理方向的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张伯江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徐烈炯(1988)《生成语法理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徐烈炯(1990/1995)《语义学》北京语文出版社徐杰 (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邓思颖(2003)《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石定栩(2002)《乔姆斯基的形式语法》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宋国明(1997)《句法理论概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龚千炎(1987)《中国语法学史稿》北京语文出版社邵敬敏(1990)《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陈保亚(1999)《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郭锡良商务印书馆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中华书局说文解字许慎中华书局汉语史稿王力中华书局音韵通讲耿振生河北教育出版社音韵学教程唐作藩北大出版社现代汉语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出版社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词汇的分析与描写符淮青语文出版社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符淮青语言学概论(语音、词汇) 贺阳、沈阳语文出版社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陈保亚山东教育出版社现代语言学教程 [美]霍凯特北大出版社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商务印书馆汉语方言概括袁家骅语文出版社汉语方言导论游汝杰上海教育出版社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理嘉北京大学出版社音系学基础王理嘉文字学纲要苏培成简明汉语史向熹高等教育出版社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詹伯慧湖北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格式

文献引用格式1. 直接或间接引述某人的具体观点,须给出文献的页码;转述某人基本观点或仅提及其某文献,只需给出文献的出版年份。

2. 作者名字为英文或汉语拼音时,参引时仅标注其姓。

3.如某个作者在同一年发表/出版了多篇/本著述,在出版年份后加“a、b、c”等来区分。

4. 参引用夹注标示,其格式为:(作者名+空格+出版年份+冒号+页码)(注意:作者名之后不用标点)。

引用格式示例:(1)一般情况示例:(王刚1995:20);王刚(1995:20);(王刚1995:20、25);(王刚1995:20-25)。

(2)同一中文著述如有两个作者,作者名之间用顿号连接:(王刚、张力1995:20);如超过两人,第三人起不再列出,用“等”表示,如:(王刚、张力等1995:20)。

(3)同时参引一个作者两种以上的著述:(王刚1992,1995);(王刚1995a,1995b)。

(4)同时参引不同作者的著述,中间用分号隔开:(王刚1995;张力、李涛2001:20)。

(5)同时标示著述首次发表/出版时间和所引用版本的出版时间,中间用斜杠隔开,引文的具体页码见所引用的版本,如:吕叔湘(1977/1983:137)。

(6)若引文中最后一句话为完整的句子,句号放在夹注前,否则放在夹注后,如:“……看来是一种虚幻的信念。

”(苏力2007:43)“……,最终导致交际的失败”(王刚1995:20)。

认知语言学认为(Lakoff & Johnson 1980: 115),“……”。

参考文献排列格式(一)共性要求1.“参考文献”四字统一用5号粗黑宋体标示,首字与正文左边对齐。

2.文中没有参引的著作或文章一律不列入参考文献。

3.中外文献分别排列,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用小5号仿宋体,西文用相当字号的Times New Roman 字体。

4.文献条目用小5号阿拉伯数字(不加标点)顺序排列。

5.每一条目首行顶正文左边起头,换行时以顺序号为准缩进两格,即仍同篇目第一个字对齐。

吕叔湘

吕叔湘

工作经历
吕叔湘除在丹阳县中任教外,还在堂兄吕凤子创办的丹阳正则学校兼课,后来是该校校董之一。吕风子长吕叔湘十八岁,在吕叔湘懂事的时候,吕凤子已到外地工作,两人很少见面。在丹阳的这段时间里,吕叔湘上课前后,有时候去凤子大哥的房子里随便谈谈,两人很快熟识起来。1927年暑假后,校长陈湘圃改任省立徐州中学校长,继任的校长是何金元。半年后,何金元被地方势力逼得辞职,吕叔湘也跟着辞职到苏州去教书。1928年,丹阳县中情况很不好,吕凤子等共商对策,把一向在杭州教书、跟丹阳教育界无关系的何其宽找回来担任县中校长,希望能缓和矛盾。何其宽又把吕叔湘请回来担任教务主任。另外又从外地请来几位有学问有经验的教师,一时间,教师阵容整齐,学校气象为之一新。可这是不符合某些地方势力愿望的,他们不断给何其宽制造困难。何其宽感到棘手,只干了一学期,又不得不辞职回到杭州去教书,吕叔湘也辞职去安徽省第五中学教书,暑假后仍到苏州中学任教。1929年起,吕叔湘一直在外地工作,难得回丹阳,可每逢回丹阳,他总要到正则学校去看望风子大哥和别的熟人,忘不了自己是正则大家庭中的一员。苏州中学图书较多,吕叔湘在这里阅读了丹麦学者叶斯柏森的《语法哲学》等语言学名著,为以后走上语言学研究的道路打下了基础。
编辑本段社会影响
2003年9月,为纪念吕叔湘先生,吕叔湘先生曾经工作过的丹阳市高级中学更名为“吕叔湘中学”吕叔湘中学中的吕先生铜像

编辑本段生平经历
家庭情况
吕叔湘,1904年12月24日出生在吕先生家乡江苏省丹阳县卫星图
江苏省丹阳县城内新桥西街柴家弄,在兄弟中排行第三。父亲吕东如经商,家境较富裕。吕叔湘幼年时在县城的一所私塾读书,1915年,考人丹阳县高等小学。这是该县最早的一所高等小学,校址坐落在县城白云街中段,现在是丹阳实验小学。这个学校虽然没有多少先进设备,但教师水平较高,教学认真,管理极严。吕叔湘入学的这年,学校增开了英语课。

2013年浙江工商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卷(题

2013年浙江工商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卷(题

2013年浙江工商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5. 应用文写作10. 议论文写作单项选择题1.浙江的普陀山,与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 )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A.大别山B.天柱山C.九华山D.黄山正确答案:C解析: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包括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

2.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北京、( )、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A.天津B.河南C.上海D.安徽正确答案:A解析:京杭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途经今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彗星,中文俗称“扫把星”,是太阳系中小天体之一类,通常由冰冻物质和尘埃组成。

其中哈雷彗星的回归周期约为( )。

A.70年B.72年C.74年D.76年正确答案:D解析:哈雷彗星是每76.1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因英国物理学家爱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测定其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而得名。

4.《红楼梦》第五回有“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云:“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其“停机德”用的是( )的故事。

A.战国乐羊子之妻B.东汉孟光之妻C.东汉鲍宣之妻D.晋代桓冲之妻正确答案:A解析:“停机德”出自《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是讲述东汉河南郡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的故事。

后来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

5.佛跳墙,属( )传统名菜。

A.成都B.福州C.广州D.潮州正确答案:B解析:佛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是福州的首席名菜,属闽菜系。

现代汉语参考书

现代汉语参考书

一、商务印书馆:《汉语语法丛书》朱德熙序:“《汉语语法丛书》选收1949年以前国内出版的汉语语法著作十种。

这些著作除了本身各有其独自的价值之外,合在一起,可以说大致反映了上半个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经历的过程。

”(1)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898年初版,1983年新1版。

(2)陈承泽《国文法草创》商务印书馆,1922年初版,1982年新1版。

(3)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中华书局,1922年初版。

(4)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24年初版。

(5)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商务印书馆,1920年初版。

(6)陈望道编《中国文法革新论丛》重庆文聿出版社,1943年版;商务印书馆,1987年新1版。

(7)何容《中国文法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新1版。

(8)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新1版。

(9)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新1版。

(10)高名凯《汉语语法论》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第1版。

二、语法学史(1)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孙玄常《汉语语法学简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李玉山《汉语语法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4)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稿》语文出版社,1987年版。

(5)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6)邵敬敏、方经民《中国理论语言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三、其他著作(1)丁声树、吕叔湘、李荣等合著《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版。

(2)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3)朱德熙《汉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4)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6)朱德熙《语法丛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9)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推荐学生阅读书目

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推荐学生阅读书目

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推荐学生阅读书目一、语言学类1、《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商务印书馆1982。

2、《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商务印书馆1979。

3、《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等,商务印书馆1979。

4、《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1984。

5、《语法答问》,朱德熙,商务印书馆1985。

6、《汉语语法学》,张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7、《汉语语法学》,邢福义,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8、《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商务印书馆1980。

9、《中国现代语法》,王力,商务印书馆1980。

10、《汉语语法纲要》,王了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11、《汉语语法论》,高名凯,商务印书馆1980。

12、《汉语的构词法》,陆志韦等,科学出版社1964。

13、《语法学习讲话》,张志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14、《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著、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1979。

15、《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朱德熙,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

16、《汉语语法修辞新探》,郭绍虞,商务印书馆1979。

17、《语法论稿》,宋玉柱,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18、《当代中国语法学》,申小龙,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19、《汉语词汇》,孙常叙,吉林人民出版社1956。

20、《汉语词汇讲话》,周祖谟,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21、《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2、《现代汉语词汇概要》,武占坤、王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23、《词汇学简论》,张永言,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24、《当代中国词汇学》,苏新春,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25、《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商务印书馆1995。

26、《汉语词义学》,苏新春,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27、《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徐国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8、《词义的分析与描写》,符淮青,语文出版社1996。

29、《现代汉语语义学》,詹人凤,商务印书馆1997。

汉语语法经典著作

汉语语法经典著作

汉语语法经典著作
下列10种语法著作,都是解放前出版的1982-1985年间商务印书馆作为“汉语语法丛书”重印
①马氏文通,马建忠著,商务印书馆,1998~1900年
②国文法草创,陈承泽著,商务印书馆,1922年
③国文法之研究,金兆梓著,商务印书馆,1922年
④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著,商务印书馆,1924年
⑤高等国文法,杨树达著,商务印书馆,1930年
⑥中国方法革新论丛,陈望道编,重庆文聿出版社,1943年
⑦中国文法论,何容著,商务印书馆,1942年
⑧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42年
⑨中国现代语法,王力著,商务印书馆,1943年(上册1943下册1944)
⑩汉语语法论,高名凯著,开明书店,1948年
下列几种语法著作,在20世纪50年代影响较大
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朱德熙著,1951年6~12月在《人民日报》上连载,1952年北京开明书店初版,1979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第2版
语法学习,吕叔湘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年
汉语语法常识,张志公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年
汉语语法论文集,吕叔湘著,科学出版社,1955年
现代汉语语法探索,胡附、文炼著,东方出版社,1955年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等著,商务印书馆,1961年
语法和语法教学——介绍“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汉语的词类问题(一),中国语文杂志社编,中华书局,1955年
汉语的词类问题(二),中国语文杂志社编,中华书局,1956年
汉语的主宾语问题,吕冀平等著,中华书局,1956年
1。

论吕叔湘先生的对比研究方法

论吕叔湘先生的对比研究方法

吕叔湘的对比研究语法论学生:赵俊指导老师:陈颖摘要:“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得出来”,语言研究也是如此。

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有效地实行了中西结合、虚实结合以及语言比较法的缘故。

《要略》主要对古今汉语、普通话和方言、普通话内部、汉语和印欧语进行比较。

本论文基于吕叔湘先生的研究方法,对以上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举例研究,以传承吕叔湘先生注重比较研究语法方法的精神。

关键词:语法对比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导言吕叔湘先生在《通过对比研究语法》这篇文章中论述到:“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得出来。

……语言也是这样。

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要认识现代汉语的特点,就要跟古代汉语比较;要认识普通话的特点,就要跟方言比较……”。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不能以某一种语言的语法形态作为语法共性的标志,并以此为标准去衡量其他语言的语法优劣,不同语言的语法各有自己的特点,语法的共性是通过不同语言的特性表现出来的;每一种语言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不能以现在语法学的角度去衡量古时语法的不足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共同语,但其方言与共同语却会出现很大的差别,只有通过对比才能知晓为何要选择这种语言作为共同语。

正如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上卷初版例言中写道:“要明白一种语文的文法,只有应用比较的方法。

拿文言词句和文言词句比较,拿白话词句和白话词句比较,这是一种比较。

文言里一句话,白话里怎么说,白话里一句话,文言里怎么说,这又是一种比较。

一句中国话,翻成英语怎么说,一句英语,中国话里如何表达,这又是一种比较。

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

假如能时时应用这个比较方法,不看文法书也不妨;假如不应用比较的方法,看了文法书也是徒然。

”可以看出吕叔湘先生在进行语法研究时特别重视比较和对比,他的《中国文法要略》在文言和白话比较方面取得的成果是有口皆碑的,至今没有其他著作可以取代。

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的参考书目

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的参考书目

一些语法研究和教学语法的参考书目语法研究方面: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吕叔湘(1984)《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赵元任(1959)《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赵元任(1968)《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90)《语法丛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陆俭明(1993)《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3)《现代汉语汉语句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4)《陆俭明自选集》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陆俭明(2003)《陆俭明选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陆俭明马真(1999)《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陆俭明沈阳(2003)《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沈阳(1994)《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沈阳(2000,主编)《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沈阳郑定欧(1995,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沈阳何元建顾阳(2000)《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黑龙江出版社袁毓林(1998)《现代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袁毓林(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袁毓林郭锐(1998,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2)》北京大学出版社郭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詹卫东(2000)《面向中文信息处理方向的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张伯江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徐烈炯(1988)《生成语法理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徐烈炯(1990/1995)《语义学》北京语文出版社徐杰(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邓思颖(2003)《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石定栩(2002)《乔姆斯基的形式语法》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宋国明(1997)《句法理论概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龚千炎(1987)《中国语法学史稿》北京语文出版社邵敬敏(1990)《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陈保亚(1999)《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刘月华(2001)《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卢福波(1996)《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王还(1995)《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吕文华(1999)《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蒋祖康(1999)《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上海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刘旬(2000)《对外汉语教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赵金铭(2004)《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周小兵(2004)《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赵永新(1995)《语言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华语出版社刘润清(1999)《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文学院学生必念书目

文学院学生必念书目

文学院学生必念书目书,在咱们的生命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前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又曰:万物皆下品,唯有念书高。

可见,书在咱们生活中是何等的重要,自然,念书也便成了一件不可或缺的事儿。

下面是关于文学院学生必念书目的内容,欢迎阅读!1.《中国古代神话》,袁珂著,华夏出版社XX年版2.《诗经今注》,高亨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3.《论语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4.《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5.《楚辞今注》,宋朱熹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6.《中国诗史》,陆侃如、冯沅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7.《赋史》,马积高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8.《中国骈文史》,刘麟生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9.《中国文学批评史》,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10.《文献学概要》,杜泽逊著,中华书局XX年版11.《中国文学精神》,徐复观著,上海书店出版社XX年版12.《中古文学史论》,王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3.《唐宋名家词论稿》,叶嘉莹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14.《宋元戏曲史》,王国维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15.《说文解字》,(汉)许慎著16.《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17.《汉语音韵学》,王力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18.《汉语史稿》,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19.《汉语辞汇发言》,周祖谟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XX年版20.《训诂学概要》,齐佩熔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21.《中国语言学史》,濮之珍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2.《谈艺录》,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84年版23.《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4.《鲁迅学术论著》,吴俊编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5.《中国现代文学大系》第一卷(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26.《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27.《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王瑶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8.《中国新文学整体观》,陈思和,上海文艺出版社XX 年版29.《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模式转变》,陈平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30.《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著,复旦大学出版社XX 年版31.《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严家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32.《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孙玉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3.《中国现代散文史稿》,林非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34.《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健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35.《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6.《中国今世新诗史》(修订版),洪子诚、刘登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XX年版37.《今世文学关键词》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广西师大出版社XX年版38.《中国现代语法》,王力著,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39.《汉语辞汇》,孙常叙著,商务印书馆XX年版40.《汉字学》,王凤阳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41.《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42.《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43.《语音学教程》林焘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44.《汉语方言学教程》,游汝杰著,上海教育出版社XX 年版45.《汉语描述辞汇学》刘叔新著,商务印书馆XX年版46.《现代汉字学纲要》苏培成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47.《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48.《汉语语法学》,邢福义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49.《语法理论纲要》,范晓著,上海译文出版社XX年版50.《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XX年版51.《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年版52.《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53.《中国理论语言学史》,邵敬敏、方经民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54.《新编语用学概要》,何兆熊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XX年版55.《应用语言学纲要》,齐沪扬、陈昌来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XX年版56.《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清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XX年版57.《中国散文史》,郭预衡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58.《文心雕龙》,刘勰著,齐鲁书社1988年版59.《人世词话》,王国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60.《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XX 年版61.《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XX年版62.《悲剧心理学》,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63.《表达学和小说文体学研究》,申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64.《欧洲文学史》(四卷),李赋宁总主编,商务印书馆XX年版65.《西方文论选》(上、下),伍蠡甫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66.《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67.《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每位学生的进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XX年版68.《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XX年版。

“一对双眼”就是一双眼睛

“一对双眼”就是一双眼睛

“一对双眼”就是一双眼睛作者:阮绪和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年第06期偶翻旧杂志,看到《修辞学习》2003年第1期发表的阎浩然同志的一篇短文:《“一对双眼”是多少“眼”》,阎文认为《大中国》《青藏高原》《二000年的爱恋》三首流行歌曲的歌词犯有种种语法错误。

文中有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今草就短文,发表自己的一点浅见。

《二000年的爱恋》中有一句“我们睁开沉睡了千万年的那一对双眼”。

阎文说“‘一对双眼’简单计算一下就是四只眼……如此搭配实在可笑”。

阎文这样的质疑是没有根据的。

其实,“双眼”在这里是一个词,“双”是这个词中的一个语素,是“成双的”的意思,不是量词“双”+名词“眼”构成的词组。

“双眼”作为一个词,尽管在词义上含有“两只眼睛”的意思,但前面仍可加数量词“一对”进行修饰。

类似这样的组合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少见,如:双生——一对双生双胞胎——一对双胞胎双杠——一副双杠双亲——二位双亲很明显,“一对双胞胎”是成双的胞胎两个;“一副双杠”是成双的杠子两根。

同样,“一对双眼”就是成双的眼睛两只。

事实上,这种结构和“一对父子”“一对夫妻”“一对师徒”在组合的理据上是一样的。

从词义上看,“父子”“夫妻”“师徒”都是“两人”,但“一对父子”“一对夫妻”“一对师徒”谁也不会说是四个人。

那么,“双眼”在这里为什么是一个合成词,而不是量词“双”+名词“眼”构成的词组呢?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有“量词+名词”这一结构形式,这种结构是由“一+量词+名词”结构中“一”省略而形成的。

但是,“量词+名词”结构在语用上有一个特点,即只能用在动词之后,如:说句笑话//来瓶绿茶//喝杯酒//听首歌//回趟家//买双鞋//洗双袜,等等。

这一点,吕叔湘(1944)、赵元任(1980)、朱德熙(1982)很早就作过阐述。

这种省略了“一”的“量词+名词”结构不能放置在动词之前。

如果说“双眼”是“一双眼”的省略形式(即由量词“双”+名词“眼”构成的词组),那么,“双眼”就不能放在动词的前面。

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Universityof

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Universityof

CHN Ling Rdg List, 9/11/06CHINESE LINGUISTICSReading List * Required of Ph.D. students** Required of M.A. students1. C HINESE S YNCHRONIC L INGUISTICS[IN ENGLISH]Alleton, Viviane. 1981. Final particles and expression of modality in moder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Linguistics 9.1: 91-115.Bao, Zhiming. 1990. On the nature of tone. Cambridge, MA: MIT dissertation.Chang, C. 1991. Verb copying: Toward a balance between formalism and functionalism. Journal of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26.1: 1-32. Chao, Yuan-Ren.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s.Chen, Chung-yu. 1984. Neutral tone in Mandarin: Phonotactic description and the issue of the norm,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2.2: 299-333. Chen, Matthew Y. 1987. The Syntax of Xiamen tone Sandhi. Phonology Yearbook 4: 109-149. Cheng, Chin-chuan. 1973.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Chinese tone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1. Cheng, Robert. 1966. Mandarin phonological structure,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 135-262.Cheng, Robert. 1984. Chinese question words and their meaning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2.1: 86-147.Chu, Chauncy C. 1976. The ‘Conceptual wholeness’ and the ‘retained’ object,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4.1: 14-23.Hashimoto, Mantaro J. 1983. Linguistic diffusion of Chinese tone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1.2: 247-300.Her, One-soon. 1991. Interaction of syntactic changes.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Chinese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pp. 238-50.Taipei: Academia Sinica.Her, One-soon. 1991. Topic as a grammatical function in Chinese, Lingua 84.1: 1-23. Hsieh, Hsin-I. 1989. Time and imagery in Chinese, inFunctionalism and Chinese Grammar, (eds.) JamesH-Y Tai and Frank F.S. Hsueh (Chinese LanguageTeachers’ Association Monograph Series, no. 1), pp.45-94.Hsieh, Hsin-I. 1992. In search of a grammatical foundationfor dialect subgrouping, Symposium Series of the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Vol.1, No. 2:Chinese Dialects (Taipei: Academia Sinica), 333-377.Hsieh, Hsin-I. 1992. Lexicon and morphology in acompositional cognitive grammar, Proceedings of the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ese Languageand Linguistics, (eds.) H. Samuel Wang and Feng-fuTsao (Hsin-chu, Taiwan: National Tsing HuaUniversity), pp. 38-61.Hsieh, Hsin-I. 1992. Cognitive grammar of Chinese: Fourphrases in research,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Science Council, Part C: Humanities and SocialSciences, Vol. 2, No. 2 (Taipei: National ScienceCouncil), pp. 234-249.Hsieh, Hsin-I. putation and iconicity: Theirinteraction in mind and in language, Selected Papersfrom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Linguistics, ed. by H. Samuel Wang, Feng-fu Tsao,and Chinfa Lien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pp.319-346.Hsieh, Hsin-I. 2000.The subject chain in a compositionalcognitive grammar,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1(Taipei: Academia Sinica), pp. 61-88.Hsieh, Hsin-I. 2000. The co-evolution of language andreality,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Symposium on Chinese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ed.by James H-Y. Tai and Yung-li Chang (NationalChung Cheng University), pp. 337-391.Hsieh, Hsin-I. 2001. Interactive frames, Proceedings of the13th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Linguistic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10th Conference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Linguistics), ed. by Zoe Wu (University of SouthernCalifornia), pp. 48-60.Hsieh, Hsin-I. 2002. Language as an evolutionary system,Form and function: Linguistic studies in honor ofShuanfan Huang, ed. by Lily I-wen Su, Chinfa Lien,and Kawai Chui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pp.353-370.Hsieh, Hsin-I. 2004. Competition, interaction, andoptimality, The joy of research: A festschrift in honorof Professor William S-Y. Wang on his seventiethbirthday, ed. by Feng Shi and Zhongwei Shen(Taiwa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pp. 129-143.Hsieh, Hsin-I. 2004. Toward a Global Cognitive Grammar,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Chinese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ed. by ShuanfanHuang (Taipei: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p. 173-191.Hsieh, Hsin-I. 2005. Semantic Opacity and Its Challengefor Teachers of Chinese, Proceedings of The 2005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perational Strategiesand Pedagogy for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s in the21st Century, ed. by Shou-hsin Teng, et.al (Taipei:National Normal University), pp. 256-260.Hsieh, Hsin-I. 2005. Toward a global grammar of Chinese,POLA forever: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ProfessorWilliam S-Y. Wang on his 70th birthday, ed. by Dah-an Ho and Ovid J.L. Tzeng (Taipei: Institute of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pp. 1-17.Hsieh, Hsin-I. 2006. A global grammar for teachingChinese, Chinese language instructional materialsand pedagogy: A volume in honor of Professor LiuYuehua’s retirement, ed. Tao-chung Yao, et. al(Beijing: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Press), pp. 164-174.Hsieh, Hsin-I. 2006. Composition as a source ofconstruction: Some principles for pruningcompositions into constructions, Proceedings of the7th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Workshop, ed. byMeichun Liu (National Jiao Tung University), pp. 1-20.Hsieh, Hsin-I. 2006. From universal grammar to particulargrammars: Fundamental principles for languagediversif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Joint Meeting ofCHN Ling Rdg List, 9/11/06the 14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 the 10th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ese Languages andLinguistics, ed. by Chinchuan Cheng (AcademiaSinica), pp. 38-55.Huang, CT. James. 1982. Move WH in a language without WH-movement. The Linguistic Review 1:369-416.Huang, CT. James. On SHI and YOU. To appear in Essays in Memory of Fang Kuei Li (in Chinese).Taipei: Academia Sinica. MS.Huang, CT. James. 1983.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scope 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1.1: 36-91. Huang, C.T. James. 1999. Chinese Passiv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Studies, New Series 29.4: 423-509.Huang, Shuan-fan. 1981. The scope phenomena of Chinese quantifier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9.2: 226-243.Li, Audrey Y-H. 1990. Order and Constituency inMandarin Chinese.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Publishers.Li, Charles, and Sandra Thompson. 1981.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Berkeley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Li, Y. C. 1970. A Pedagogically Relevant Re-definition of Chinese Classifiers,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Teachers Association (JCLTA) 5.3:107-16.Li, Y. C. 1971. An Investigation of Case in Chinese Grammar. South Orange: Seton Hall University Press.131 pp.Li, Y. C. 197l. Interaction of Semantics and Syntax in Chinese, JCLTA 6.2: 58-78.Li, Y. C. 1972. Sentences with be, exist, and have in Chinese, Language 48.3: 573-583.Li, Y. C. 1972. Problems of Subject, Object, Etc. in Chinese Grammar, Papers in Linguistics in Honor ofA. A. Hill, Eds. Charles Tang, et al. (Taipei: Rainbow-Bridge Book Co.), pp. 109-32. Li, Y. C. 1976. Order of semantic units in Chinese, JCLTA11.1: 26-38.Li, Y. C. 1973. A Review of Y. R. Chao's A Grammar ofSpoken Chinese, JCL 1.l: 126-51.Li, Y. C. 1974. What Does 'Disposal' Mean? - Features ofthe Verb and Noun 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Linguistics (JCL) 2.2: 200-18.Li, Y. C. 1976. Order of Semantic Units in Chinese, JCLTA11.1: 26-38.Li, Y. C. 1983. Aspects of Quantification and Negation inChinese, in Studies in East Asian Linguistics, Eds.Nam-kil Kim and Henry H. Tiee (University ofSouthern California, L.A.), pp. 24-37.Li, Ying-che. 1983. Aspects of quantification andnegation in Chinese. Studies in Chinese syntax andsemantics, ed. by Robert Cheng, Ting-chi Tang, 227-240. Taipei: Student Book Co., Ltd.Li, Y. C. 2005. Aspects of Chinese Grammar from theCognitive Perspective, in Reflecting on the Future ofChinese Language Pedagogy: Honoring the 40-yearDistinguished Career of Prof. George C. C. Chao,Eds. C. C. Li et al. (Taipei: Shida Shiyuan Publisher),pp. 105-117.Norman, Jerry. 1988. Chinese.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Pan, Wuyun. 1982. Several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of Chinese tones. Journal of ChineseLinguistics 10.2: 359-386.Ross, Claudia. 1983. On the functions of Mandarin le,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1.2: 214-246.Tai, James H.Y. 1985. Temporal sequence and Chineseword order, in Iconicity in Syntax, ed. JohnHaima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Publishing Co.), pp. 49-72.Tai, James H.Y. 1989. Toward a cognition-based functionalgrammar of Chinese, in Functionalism andChinese grammar, eds. James H.Y. Tai andFrank F.S. Hsueh (Seton Hall University: The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pp.187-226.Teng, Shou-hsin. 1974. Double nominatives in Chinese,Language 50.3: 455-473.Teng, Shou-hsin. 1975. A Semantic Study of TransitivityRelations in Chines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Teng, Shou-hsin. 1979. Remarks on cleft sentences in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7.1:101-114.Thompson, Sandra A. 1973. Resultative verb compounds inMandarin Chinese: A case for lexical rules,Language 49.2: 361-379.Tsao, Feng-fu. 1976. A Functional Study of Topic inChinese: A First Step towards DiscourseAnalysis. Los Angeles, CA: University ofSouthern California Dissertation.Xu, Jie. 2003. Sentence Head and Sentence Structure.Tokyo and Singapore: Longman.Zhang, Jialu, Lu Shinan and Qi Shiqian. 1982. A clusteranalysis of the perceptual features of Chinese speechsound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0.2: 189-206.[IN CHINESE]曹逢甫(1995)《主题在汉语中的功能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

第六讲 吕叔湘的语法论著

第六讲 吕叔湘的语法论著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制作
序文中说:第二章到第六章是主体。 特点: 1、采用语法修辞结合讲解的体例。 2、写作的目的不是以讲理论为主,而是以解决写文章 的实际问题为主。 3、从此目的出发,列举大量病句加以修改,所以具有 匡谬正俗的性质。 缺点:《再版序》“有‘过’和‘不及’两个方面。 ‘过’是有些论断过于拘泥,要求太严,对读者施加 不必要的限制;‘不及’是只讲用词造句,未触及篇 章、段落,只讲消极,如何不好,没讲如何才好。但 它无疑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作,在当时起了普及语法修 辞知识的作用。”
“著”本在动词后,在语录中变为语气词, 元话本变为“则个”。例:你且听著。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制作
2、《论“底”、“地”之辨及“底”字的由来》 说明“底”和“地”的用法,在唐宋口语中 的用法,同时说明“的”与文言中的“之”、 “者”的联系。 这两篇文章是近代汉语研究的最高成就者。 另有几篇古汉语虚词方面的研究。 《论“毋”与“勿”》《“相”字偏指释例》
198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收了吕1944-1982年 的32篇文章。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制作
6、《近代汉语指代词》 7、《语文杂记》 1984年上海教育出版社。80篇短文章。涵 盖了语法、语义、修辞、正误等。也有读书或 研究时的灵感闪念。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制作
受事动词受事今儿偏偏来了个刘姥姥动词施事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总结词类问题讨论试论非谓形容词与饶长溶合写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论自由和粘着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忻州师院中文系制作三中国文法要略1写作出版情况19421944分为上中下三卷
第六讲 吕叔湘的语法论著
忻州师院中文系 檀栋 制作
一、吕叔湘简介
4、对《要略》及吕氏其他论著的评价 吕对自己采用“三品说”的评价,引严伯常 的话:“‘马逸’ 中‘马’和‘逸’似乎是地 丑德齐,你凭什么说‘马’是甲级,‘逸’是乙 级。在‘马之逸’中变成‘马’乙‘逸’甲了?” 朱德熙对吕和王力词品说的评价。

吕叔湘的_系_分类_向_理论的中国根[1]

吕叔湘的_系_分类_向_理论的中国根[1]

吕叔湘的“系”分类———“向”理论的中国根吴为章(北京广播学院,北京100024) [关键词]“系”分类;中国根 [摘 要]本文通过引证1987年出版的吕叔湘《语文近著》118页上的注释④和吕叔湘一系列重要语法论著的主要观点与特斯尼埃《结构句法基础》的主要观点对照,认为吕叔湘在20世纪40年代提倡的汉语动词“系”分类的主张是“向”理论的中国根,它和外国源———以特斯尼埃为代表的依存语法———都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汉语“向”或“配价”研究热的诱因,吕叔湘先生是中国“向”理论的先驱。

[中图分类号]H1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4)04-0001-04LüShu2xiang’s Classification of‘xì’WU Wei2zhang(Beijing Broadcasting Institute,Beijing100024)K ey w ords:classification of‘xì’;Chinese rootAbstract:By quoting the explanatory note④on page118of LüShu2xiang’s book‘Recent W orks of Chi2 nese’published in Dec,1987and by contrasting the main ideas of a series of LüShu2xiang’s im portant gram2 matical books with those of the book‘E lements of Syntactic Structure’by T esnière,this article holds that the view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verb‘xì’adv ocated by LüShu2xiang in the40th of the last century is the Chinese root of argument.Argument and its foreign s ource,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 esnière’s Dependent G rammar,are the mian induced reas ons for studying Chinese‘argument’or‘valence’which sprung up in the 80th of the last century.Mr LüShu2xiang is the forerunner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Argument. 一些探讨动词的“向(argument)”或“价(valence)”理论的专题论文、论文集・序和研究现状述评,大都认为:我国有关动词(随后涉及形容词、名词和动结式结构等)的“向”或“配价”研究,始于1978年朱德熙先生在《“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对国外语法理论的引入。

配价语法和格语法两大思想在中国文法要略中体现

配价语法和格语法两大思想在中国文法要略中体现

配价语法和格语法两大思想在中国文法要略中体现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以下简称《要略》),最初是他在云南大学讲授中国文法课的讲义,后来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参考书扩充改写而成。

全书分为三卷,上卷1941年出版,中卷、下卷1944年出版,1956年出版修订本时把原来的三卷合为上、下两卷。

《中国文法要略》与王力先生的《中国现代语法》(1943)、高名凯先生的《汉语语法论》(1948)被称为我国汉语语法史上的“三套马车”,它们标志着中国语法学开始走上了独立研究的道路。

中国源远流长的“小学”中没有语法的地位,这就导致从1898年的《马氏文通》开始,我国学者一直在借鉴西方的语法理论来研究汉语的问题。

国内至今没有独创的、成体系的语法理论,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是,盲目悲观或盲目乐观都是不可取的。

前者把国内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往西方语法理论的框架上去套,套得合适就给与肯定,否则一棒打死,从不承认自己的独创性;后者总是习惯在国内汉语研究的著作或论文中找出与西方语法理论“类似”的说法(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目的是来“证明”这些所谓的西方理论在中国早已有之。

这两种风气都是要不得的。

我国的语法研究起步较晚,一开始就落后人家几个世纪,而要想尽快跟西方齐步,那就必须借鉴所有有价值的西方理论。

但同时我们不能一味地削足适履。

西方的理论毕竟是建立在研究有形态变化的印欧语基础之上的,而汉语是截然不同的孤立语,谁也不能否认在运用西方语言学理论分析汉语的过程中存有众多无法处理的语言现象。

所以,借鉴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国内语言学家在研究汉语事实的基础上总结出的理论和方法。

而重视的前提是必须承认在汉语研究中我国学者的独创性,而不应该一开始就认为这仅仅在运用西方理论的过程中所碰到的新情况,这样的话我国的语言学终究是亦步亦趋,而不可能走到世界的前列,同时汉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也自然不会为世界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任何重大的理论上的贡献。

在上段论述的指引下,本文将对《要略》进行重新审视,旨在发掘其中的独创性。

经典话语之历史文献纪录片话语中疑问句的功能

经典话语之历史文献纪录片话语中疑问句的功能

历史文献纪录片话语中疑问句的功能通常疑问句被视为由语气决定的四种句类之一。

学者们依据不同的标准,探讨疑问句式的特点、转换关系和类型划分等问题。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42)、袁毓林(1993)将疑问句分为特指问和是非问;陆俭明(1982,1984)主张把疑问句分为是非问和非是非问(包括特指问和选择问);张伯江(1997)按照疑问域为点、局部还是整体,将疑问句分为特指问、选择问和是非问,是非问再分为附加问、反复问和“吗”问句。

[1]研究表明,疑问句的形式与功能并无一一对应的关系,叙述、疑问、命令和感叹四种句类的划分有待商榷。

此外,吕叔湘区分了“疑”和“问”的概念,提出疑问语气包括询问、反诘和测度;陈昌来《从“有疑而问”到“无疑而问”》(《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3)把疑问程度分为有疑而问、半信半疑和无疑而问;邵敬敏(2013)讨论疑问句类型与反问句转化关系时也提到疑问句的使用存在有疑无问、有疑有问、无疑而问等情况。

刘大为认为修辞性疑问与语法性疑问都必须通过“制造信息差”才得以实现。

[2]徐盛桓通过“疑问结构体”(interrogative syntagma)的嬗变来解释疑问句的探询功能向陈述和指令功能的迁移。

[3]同时,纪录片话语是纪录片言说者(由画外音,或者以作者或类似于作者身份出现的人物承担)一次“陈述”的结果、“是通过个体使用行为实现的语言的实际运用”。

[5]也就是说,虽然大多数纪录片话语表现为独白,但观众作为隐形受话者,自始至终对纪录片话语施加影响。

沈家煊(1989)指出,独白话语与问答话语之间存在着话轮组配相互转换的可能性。

而疑问句本身具有定向激活某个思维领域、引发积极互动行为的功能。

因此,疑问句既是建构语篇的手段,又是凸显“问—答”互动的方式。

“问—答”互动可以是言说者与隐形受话者的对话,也可以是言说者与自我(self)的交流。

[6]一、“问—答”互动与“问—答”组块有“答”必有“问”,但有“问”未必有“答”。

吕叔湘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

吕叔湘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

吕叔湘: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吕叔湘,江苏丹阳人。

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1936年考取江苏省公费赴英国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学习。

1938年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大学、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学校从事教学和研究。

1950年至1952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

1976年至1985年任《中国语文》杂志主编,1980年至1985年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

1980年当选为美国语言学会荣誉会员。

1987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荣获首次吴玉章奖特等奖。

1991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吕叔湘在云南大学任教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有关汉语语法的文章,从此走上了语言研究的道路。

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吕叔湘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语言教学、语言研究和语文知识的普及工作,他辛勤笔耕,共出版专著和编译20余种,发表论文和其他文章600余篇。

吕叔湘前期代表性的语法学著作是《中国文法要略》是他的成名之作。

当时经历了从马建忠《马氏文通》(1898)到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和建立汉语语法体系的草创阶段,汉语语法学界深感模仿拉丁语法或英语语法而构筑的框架多有方枘圆凿之弊。

“努力寻求中国文法的特点”成了当时的呼声。

《要略》对以后的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构建了动词为中心的句法模型。

在分析句子时,认为句子中心是表示动作的动词,而表示动作之所由起,所终止,以及所关涉的各个方面的名词,都是对这个动词的补充,把话说明白,因而统统可称为“补词”。

于是,句子中,动词这个中心以外,就有了“起词”,“止词”,“受词”,“关切补词”,“交与补词”,“凭借补词”等各种“补词”。

第二,提出并研究了汉语语法结构之间的变换关系。

当代转换语法重视句法结构之间的变换,不把它们看成孤立静止的对象,强调它们之间的动态联系。

汉族语言学家吕叔湘简介

汉族语言学家吕叔湘简介

汉族语言学家吕叔湘简介吕叔湘先生是江苏省丹阳市人,他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哲学家。

吕叔湘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大学,他在大学期间主修外国语文。

在大学毕业后,吕叔湘并没有停止对外国语文的学习和研究,所以他在1936年奔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人类学,后来又在伦敦大学学习图书馆学科。

两年之后,学成的吕叔湘回到了祖国,担任了云南大学文史系的副教授,后来的他又前往华西协和大学的中国文化研究所担任研究员。

吕叔湘先生主要致力于汉语言文学和外国语文的研究。

在数十年的研究中,他创作了一系列的汉语言文学著作,比如说《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等。

吕叔湘创造的这些作品为后人在汉语言文学的研究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所以他也算得上是我国近代史上汉语言研究的奠基人。

在近代汉语言研究方面,它不仅填补了白话文做为语言研究的空白,而且还为后代人在汉语言文化研究上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领袖作用。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吕叔湘先生曾主持和参加了许多大型的语言活动和研究工作,为我国汉语言文化的研究和白话文的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除此之外,吕叔湘还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同时为我国的科学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我们对这位老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吕叔湘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在我国文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吕叔湘是江苏省丹阳市人,曾毕业于南京大学。

从大学毕业之后,他就前往英国进行留学学习。

学成归来的吕叔湘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语言研究所副所长等职位。

他的一生都致力于语言文学的研究,所以他创作了很多语言研究文学类的作品。

在吕叔湘作品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国文法要略》,这本书出版于1956年。

它是我国近代史上在语言文学研究方面极其重要的一本文集,同时这也是吕叔湘在语言文学研究方面的最大成就之一。

除此之外,吕叔湘作品还有《语法修辞》、《讲话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现代汉语法讲话》、《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800词》等。

吕叔湘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

吕叔湘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

吕叔湘: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赵成昌吕叔湘(1904—1998),著名语言学家。

曾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院士)、语言研究所所长。

代表作品有《中国文法要略》《现代汉语词典》等。

身为语文教师,我一直聆听前辈无数教育大师的教诲,受益匪浅,吕叔湘就是对我影响深远的教育大师之一。

身边一套“三公”(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是我常读不倦的书。

吕叔湘一直主张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如果不会活用,任何教法学法都会变成一堆公式”,可以说成了许多语文教师从事教学的“座右铭”。

纵观吕叔湘的一生,他的突出贡献主要在于语言学方面。

吕叔湘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县城一个商人的家庭,家境较为殷实。

他幼年时在县城的一所私塾读书,1915年,考入丹阳县高等小学。

这是该县最早的一所高等小学,就是现在的丹阳实验小学。

这所学校虽然没有多少先进设备,但教师教学水平较高,教学认真,管理极严。

吕叔湘入学的这年,学校增开了英语课。

吕叔湘在各种功课中,对国文和英语最感兴趣,有空就喜欢在图书馆广泛阅读。

中学毕业后,吕叔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国立东南大学外国文学系(后改为外国语文系)。

学生时代,他的兴趣在文学方面,而对语言方面如语音、会话等并不十分重视。

后来到中学教英文,需要语音、语法方面的知识,他就边教边补。

1926年,吕叔湘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毕业后,就到家乡丹阳县立中学(现吕叔湘中学)教一个班的英文。

当时只有两个班,校长陈湘圃自己教一个班的英文。

吕叔湘教学任务不足,陈湘圃让他兼教国文文法。

吕叔湘以《马氏文通》为教材,开始钻研中国文法。

1927年暑假,吕叔湘辞职到苏州去教书。

苏州中学图书较多,吕叔湘阅读了丹麦学者叶斯柏森的《语法哲学》等语言学名著,为后来走上语言学研究的道路打下了基础。

1935年,吕叔湘通过考试获得江苏省公费留学英国的机会。

但因为抗日战争爆发,吕叔湘没有等3年期满便提前于1938年初回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N Ling Rdg List, 9/11/06CHINESE LINGUISTICSReading List * Required of Ph.D. students** Required of M.A. students1. C HINESE S YNCHRONIC L INGUISTICS[IN ENGLISH]Alleton, Viviane. 1981. Final particles and expression of modality in moder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Linguistics 9.1: 91-115.Bao, Zhiming. 1990. On the nature of tone. Cambridge, MA: MIT dissertation.Chang, C. 1991. Verb copying: Toward a balance between formalism and functionalism. Journal of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26.1: 1-32. Chao, Yuan-Ren.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s.Chen, Chung-yu. 1984. Neutral tone in Mandarin: Phonotactic description and the issue of the norm,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2.2: 299-333. Chen, Matthew Y. 1987. The Syntax of Xiamen tone Sandhi. Phonology Yearbook 4: 109-149. Cheng, Chin-chuan. 1973.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Chinese tone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1. Cheng, Robert. 1966. Mandarin phonological structure,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 135-262.Cheng, Robert. 1984. Chinese question words and their meaning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2.1: 86-147.Chu, Chauncy C. 1976. The ‘Conceptual wholeness’ and the ‘retained’ object,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4.1: 14-23.Hashimoto, Mantaro J. 1983. Linguistic diffusion of Chinese tone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1.2: 247-300.Her, One-soon. 1991. Interaction of syntactic changes.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Chinese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pp. 238-50.Taipei: Academia Sinica.Her, One-soon. 1991. Topic as a grammatical function in Chinese, Lingua 84.1: 1-23. Hsieh, Hsin-I. 1989. Time and imagery in Chinese, inFunctionalism and Chinese Grammar, (eds.) JamesH-Y Tai and Frank F.S. Hsueh (Chinese LanguageTeachers’ Association Monograph Series, no. 1), pp.45-94.Hsieh, Hsin-I. 1992. In search of a grammatical foundationfor dialect subgrouping, Symposium Series of the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Vol.1, No. 2:Chinese Dialects (Taipei: Academia Sinica), 333-377.Hsieh, Hsin-I. 1992. Lexicon and morphology in acompositional cognitive grammar, Proceedings of the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ese Languageand Linguistics, (eds.) H. Samuel Wang and Feng-fuTsao (Hsin-chu, Taiwan: National Tsing HuaUniversity), pp. 38-61.Hsieh, Hsin-I. 1992. Cognitive grammar of Chinese: Fourphrases in research,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Science Council, Part C: Humanities and SocialSciences, Vol. 2, No. 2 (Taipei: National ScienceCouncil), pp. 234-249.Hsieh, Hsin-I. putation and iconicity: Theirinteraction in mind and in language, Selected Papersfrom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Linguistics, ed. by H. Samuel Wang, Feng-fu Tsao,and Chinfa Lien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pp.319-346.Hsieh, Hsin-I. 2000.The subject chain in a compositionalcognitive grammar,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1(Taipei: Academia Sinica), pp. 61-88.Hsieh, Hsin-I. 2000. The co-evolution of language andreality,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Symposium on Chinese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ed.by James H-Y. Tai and Yung-li Chang (NationalChung Cheng University), pp. 337-391.Hsieh, Hsin-I. 2001. Interactive frames, Proceedings of the13th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Linguistic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10th Conference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Linguistics), ed. by Zoe Wu (University of SouthernCalifornia), pp. 48-60.Hsieh, Hsin-I. 2002. Language as an evolutionary system,Form and function: Linguistic studies in honor ofShuanfan Huang, ed. by Lily I-wen Su, Chinfa Lien,and Kawai Chui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pp.353-370.Hsieh, Hsin-I. 2004. Competition, interaction, andoptimality, The joy of research: A festschrift in honorof Professor William S-Y. Wang on his seventiethbirthday, ed. by Feng Shi and Zhongwei Shen(Taiwa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pp. 129-143.Hsieh, Hsin-I. 2004. Toward a Global Cognitive Grammar,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Chinese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ed. by ShuanfanHuang (Taipei: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p. 173-191.Hsieh, Hsin-I. 2005. Semantic Opacity and Its Challengefor Teachers of Chinese, Proceedings of The 2005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perational Strategiesand Pedagogy for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s in the21st Century, ed. by Shou-hsin Teng, et.al (Taipei:National Normal University), pp. 256-260.Hsieh, Hsin-I. 2005. Toward a global grammar of Chinese,POLA forever: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ProfessorWilliam S-Y. Wang on his 70th birthday, ed. by Dah-an Ho and Ovid J.L. Tzeng (Taipei: Institute of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pp. 1-17.Hsieh, Hsin-I. 2006. A global grammar for teachingChinese, Chinese language instructional materialsand pedagogy: A volume in honor of Professor LiuYuehua’s retirement, ed. Tao-chung Yao, et. al(Beijing: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Press), pp. 164-174.Hsieh, Hsin-I. 2006. Composition as a source ofconstruction: Some principles for pruningcompositions into constructions, Proceedings of the7th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Workshop, ed. byMeichun Liu (National Jiao Tung University), pp. 1-20.Hsieh, Hsin-I. 2006. From universal grammar to particulargrammars: Fundamental principles for languagediversif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Joint Meeting ofCHN Ling Rdg List, 9/11/06the 14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 the 10th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ese Languages andLinguistics, ed. by Chinchuan Cheng (AcademiaSinica), pp. 38-55.Huang, CT. James. 1982. Move WH in a language without WH-movement. The Linguistic Review 1:369-416.Huang, CT. James. On SHI and YOU. To appear in Essays in Memory of Fang Kuei Li (in Chinese).Taipei: Academia Sinica. MS.Huang, CT. James. 1983.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scope 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1.1: 36-91. Huang, C.T. James. 1999. Chinese Passiv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Studies, New Series 29.4: 423-509.Huang, Shuan-fan. 1981. The scope phenomena of Chinese quantifier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9.2: 226-243.Li, Audrey Y-H. 1990. Order and Constituency inMandarin Chinese.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Publishers.Li, Charles, and Sandra Thompson. 1981.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Berkeley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Li, Y. C. 1970. A Pedagogically Relevant Re-definition of Chinese Classifiers,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Teachers Association (JCLTA) 5.3:107-16.Li, Y. C. 1971. An Investigation of Case in Chinese Grammar. South Orange: Seton Hall University Press.131 pp.Li, Y. C. 197l. Interaction of Semantics and Syntax in Chinese, JCLTA 6.2: 58-78.Li, Y. C. 1972. Sentences with be, exist, and have in Chinese, Language 48.3: 573-583.Li, Y. C. 1972. Problems of Subject, Object, Etc. in Chinese Grammar, Papers in Linguistics in Honor ofA. A. Hill, Eds. Charles Tang, et al. (Taipei: Rainbow-Bridge Book Co.), pp. 109-32. Li, Y. C. 1976. Order of semantic units in Chinese, JCLTA11.1: 26-38.Li, Y. C. 1973. A Review of Y. R. Chao's A Grammar ofSpoken Chinese, JCL 1.l: 126-51.Li, Y. C. 1974. What Does 'Disposal' Mean? - Features ofthe Verb and Noun 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Linguistics (JCL) 2.2: 200-18.Li, Y. C. 1976. Order of Semantic Units in Chinese, JCLTA11.1: 26-38.Li, Y. C. 1983. Aspects of Quantification and Negation inChinese, in Studies in East Asian Linguistics, Eds.Nam-kil Kim and Henry H. Tiee (University ofSouthern California, L.A.), pp. 24-37.Li, Ying-che. 1983. Aspects of quantification andnegation in Chinese. Studies in Chinese syntax andsemantics, ed. by Robert Cheng, Ting-chi Tang, 227-240. Taipei: Student Book Co., Ltd.Li, Y. C. 2005. Aspects of Chinese Grammar from theCognitive Perspective, in Reflecting on the Future ofChinese Language Pedagogy: Honoring the 40-yearDistinguished Career of Prof. George C. C. Chao,Eds. C. C. Li et al. (Taipei: Shida Shiyuan Publisher),pp. 105-117.Norman, Jerry. 1988. Chinese.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Pan, Wuyun. 1982. Several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of Chinese tones. Journal of ChineseLinguistics 10.2: 359-386.Ross, Claudia. 1983. On the functions of Mandarin le,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1.2: 214-246.Tai, James H.Y. 1985. Temporal sequence and Chineseword order, in Iconicity in Syntax, ed. JohnHaima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Publishing Co.), pp. 49-72.Tai, James H.Y. 1989. Toward a cognition-based functionalgrammar of Chinese, in Functionalism andChinese grammar, eds. James H.Y. Tai andFrank F.S. Hsueh (Seton Hall University: The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pp.187-226.Teng, Shou-hsin. 1974. Double nominatives in Chinese,Language 50.3: 455-473.Teng, Shou-hsin. 1975. A Semantic Study of TransitivityRelations in Chines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Teng, Shou-hsin. 1979. Remarks on cleft sentences in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7.1:101-114.Thompson, Sandra A. 1973. Resultative verb compounds inMandarin Chinese: A case for lexical rules,Language 49.2: 361-379.Tsao, Feng-fu. 1976. A Functional Study of Topic inChinese: A First Step towards DiscourseAnalysis. Los Angeles, CA: University ofSouthern California Dissertation.Xu, Jie. 2003. Sentence Head and Sentence Structure.Tokyo and Singapore: Longman.Zhang, Jialu, Lu Shinan and Qi Shiqian. 1982. A clusteranalysis of the perceptual features of Chinese speechsound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0.2: 189-206.[IN CHINESE]曹逢甫(1995)《主题在汉语中的功能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