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4单元 欣赏《乌苏里船歌》教案2 新人教版
乌苏里船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欣赏实践活动,喜欢我国东北地区的民歌、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过程与方法:能够感受《乌苏里船歌》并能体验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在感受、体验音乐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民歌、民间音乐与创作音乐之间的“源”、“流”的关系二.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对船歌的形式和效果有进一步感受。
教具准备:ppt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请问大家能够说出几个民族的名称并说出这些民族的音乐风格?生:蒙古族、维吾尔族、苗族、朝鲜族、等等。
二。
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1。
初听录音这不,有一群人唱着歌来了,请听一听歌曲情绪怎么样?2。
复听录音(1)他们在唱什么,生活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看着谱子来听一听。
(他们在唱乌苏里江。
他们在唱在江里捕鱼。
在他们在歌唱美好的生活。
)(2)他们的劳动场所在哪儿?(江里。
)(3)这是什么江?(是乌苏里江。
)(4)点题(对了,所以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歌曲就叫做《乌苏里船歌》。
在美丽的乌苏里江边生活着勇敢聪明的赫哲人民,赫哲族是我国最小的民族,据统计现在有4600多人口,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
有句话是这样来形容他们的:鱼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3。
介绍歌曲背景这是一首根据赫哲族民歌为素材创作的歌曲,从60年代以来一直传唱不衰。
4。
分段欣赏歌曲可以分三段,下面我们来分段欣赏一下歌曲,感受一下歌曲声段之间的配合和变化。
(1)前奏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竹笛)前奏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自由回答)带有颤音的和迂回起伏的瑟音的前奏引子,先声夺人的勾勒出一幅乌苏里江清晨烟波浩淼,安逸宁静的恬美画面。
(2)第一段A。
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赫哲族的人们来到了江上“阿朗赫赫尼哪”的呼唤,更使人感到晨曦未散,迷蒙的水雾扑面而来。
)B、一起来唱一唱“阿朗赫赫尼哪”C、听录音,歌曲里的“阿朗赫赫尼哪”有什么特点。
(一次高一次低。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一)——《乌苏里船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乌苏里船歌》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乌苏里船歌》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乌苏里船歌》问题。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乌苏里船歌》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乌苏里船歌》重点,强调《乌苏里船歌》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乌苏里船歌》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3.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了《我的祖国》等歌曲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如旋律、节奏和音调等。此外,学生还具备一定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合作能力,能够用正确的音调和节奏进行演唱,并能与他人合作完成音乐作品的演唱。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民族音乐。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音乐表现力,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学习新知识。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倾向于通过实践和合作来学习,喜欢通过演唱和演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乌苏里船歌》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乌苏里船歌》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乌苏里船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初中音乐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神州音韵《乌苏里船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稿一、分析教材《乌苏里船歌》教材分析:《乌苏里船歌》是由赫哲族民歌改编。
乌苏里为一条江的名字,位于我国的东北黑龙江省境内,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界河,分隔着中国和俄罗斯,赫哲族就生活在乌苏里江流域的平原。
此曲开始由男高音领唱,并用“回音”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呼唤,与其它声部的哼鸣相附和,使我们仿佛看到,在烟波浩淼的水面上,渔民们愉快的劳动的生动场面。
(本首合唱曲由男声和女声两种音色来演绎,三段歌词的主旋律,时而由男声承担,时而有女声接唱,在合唱中,这种音色的组合被称为“混声合唱”)。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结合教材并联系学生实际,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乌苏里船歌所表达的幸福之感,发现生活之美并热爱生活。
过程与方法:在情境中参与音乐,通过欣赏、模仿、演唱等方法、学生提高歌唱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赫哲族船歌的音乐特点,以及衬词在民歌中的作用,自然地将幸福之感融入主旋律的哼唱中三、教学过程第1环节新课导入:精彩合理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注意,有利于之后所有课堂流程的顺利展开,所以在上课开始时,我会用各民族特色服饰导入引出赫哲族的民族特色服饰---鱼皮衣的图片进行导入,通过提问以及对图片的讲解描绘赫哲族在乌江边划船打鱼的幸福场景,从而开始本节课《乌苏里船歌》。
这样的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艺术感知能力,又将学生的思绪引领到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上,从而形成了一个自然生动的过度。
第2环节初步感知:在有效的导入之后,我会通过展示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情绪是怎样的?针对学生的回答,利用PPT板书的形式进行有效的总结,情绪是欢快的。
通过二次聆听,全曲的速度有着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到明显的三段速度变化,自由,快,自由。
为接下来的分段聆听做好准备。
第3环节探究学习:接下来,我会立即利用分段聆听的方式进行全面的赏析:首先是衬词的模唱,解决乐曲中中强和弱的表情记号所表达的回声的感觉,并跟学生讲解无实际意义的衬词体现出的乐曲的民族性;而通过第二段乐曲的聆听,让学生感受到欢快的情绪所表达出的美好生活和丰收的喜悦,同时这部分的四二拍的节奏的律动感,也体现了船歌的特点,可以在这里加入划船的动作让学生直观感受。
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欣赏:乌苏里船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欣赏:乌苏里船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民歌改编的作品使学生感受到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和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唱《乌苏里船歌》引子部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作品
三、知识与技能
自信地演唱《乌苏里船歌》引子部分,了解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感受关东支脉音乐的风格特点。
2学情分析
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学生明白对民歌的唱法但不了解民歌的地域性,因此更直观的在地理角度介绍民歌。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关东支脉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有表情地演唱《乌苏里船歌》的引子部分,了解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课程导入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齐鲁燕赵支脉( 山东、河北、北京天津以及苏北北纠地区) 的音乐作品,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以东北平原为主,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的大部分地区,去欣赏这些地方优秀的音乐作品
2【导入】欣赏
学生欣赏歌曲。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器乐作品都源于优秀的民歌,民歌是我们音乐创作的源泉。
人教版七上音乐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一) 欣赏:乌苏里船歌
课堂小结
乌苏里船歌的欣赏与 乌苏里船歌的艺术价
传承
值
课堂小结
乌苏里船歌的欣赏与传承
欣赏乌苏里船歌不仅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音乐魅力 ,还可以了解到东北地区的民歌文化和水手们的生 活状态。乌苏里船歌作为一种传统音乐形式,需要 我们传承和弘扬。可以通过学习和演唱乌苏里船歌 ,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 ,保护和传承乌苏里船歌的文化遗产。
要点标题: 乌苏里船 歌的起源
要点标题: 乌苏里船 歌的特点
要点标题: 乌苏里船 歌的演唱形式
新课讲授
要点标题: 乌苏里船歌的起源
乌苏里船歌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种民间船歌,起源 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渔民和船工。这首船歌以 其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而闻名,是中国传统音 乐的瑰宝之一。
新课讲授
要点标题: 乌苏里船歌的特点
学习目标
学习乌苏里船歌的演唱技巧
乌苏里船歌的演唱技巧主要包括喉音发声、穿透力 和音色的控制、节奏感的把握等方面。学习者需要 通过模仿和练习,掌握乌苏里船歌特有的喉音发声 技巧,使歌声具有独特的音色和穿透力。同时,还 需要注意乌苏里船歌的特殊节奏感,通过练习和演 唱,使歌曲的节奏感更加准确和流畅。
学习目标
课堂小结
乌苏里船歌的艺术价值
乌苏里船歌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传统音乐形式,具 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它不仅在音乐上给人以美的享 受,还可以通过歌词和旋律传递出深情厚意和对家 乡的思念之情。乌苏里船歌是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 的一颗瑰宝,对于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保护 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乌苏里船歌 的艺术价值,为其传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一) 欣赏:乌苏里船歌
目录
CONTENTS
《乌苏里船歌》优秀教案
《乌苏里船歌》优秀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乌苏里船歌》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乌苏里船歌》优秀教案1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带来的意境,学生能够产生对民族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聆听、感受等方法,学生能够进行对歌曲创编活动。
【知识与技能】了解装饰音、衬词、力度符号、回声等,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并学会哼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难点:了解装饰音、衬词、力度符号、回声等,并学会哼唱歌曲。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播放《苹果丰收》,并提出问题:歌曲是哪个民族的?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本首歌曲的是朝鲜族歌曲,我国地大物博,五十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不同的歌曲,顺势引出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
(二)感受体验1.初听歌曲并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的情绪是悠长的、宁静的,仿佛把人们带入到了乌苏里江边。
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整体的感觉是摇曳的,具有船歌的特点,仿佛看到了在江上人们捕鱼的场景。
(三)分段欣赏1.再次聆听歌曲,尝试将歌曲进行分段,通过聆听歌曲可以分为三段。
2.带领学生聆听第一段,并提问第一段音乐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第一段运用了大量的衬词、力度记号、装饰音和回声等。
力度记号强弱的变化,营造了歌曲的意境,回声的出现仿佛把人们带到意境中,感受乌苏里江的美。
3.带领学生哼唱第一段,注意力度以及装饰音的出现。
4.带领学生聆听第二段,并提问第二段歌词描绘的是什么内容?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第二段出现了歌词,并且出现了少量的衬词,更加突出地描绘了乌苏里江的美景和渔民捕鱼丰收的喜悦,歌词的出现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感受和体会歌曲,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最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欣赏《乌苏里船歌》教案2
最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欣赏《乌苏里船歌》教案2教学目标:1、欣赏合唱歌曲《乌苏里船歌》,了解赫哲族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拓展学生的音乐视眼,并由衷的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发出赞叹之情。
2、让学生了解合唱歌曲的形式与效果,感受合唱歌曲的和谐美和丰满性。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对合唱的形式和效果有进一步感受。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1、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请大家想想歌曲描绘了孩子们怎样生活?生:孩子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愉快歌唱。
2、这歌是谁写的?生:是乔羽作曲,刘炽作词而成的。
3、师:在我们学唱的歌曲中有的并不是由词曲家创作的,而是人们在长期劳动与生活中创作,并在世代的口头流传中得到加工演变而成的。
这样的歌曲叫民歌。
三、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
1、初听录音师:这不,有一群人唱着歌来了,请听一听歌曲情绪怎么样?2.复听录音(1)他们在唱什么,生活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看着谱子来听一听。
生:他们在唱乌苏里江。
他们在唱在江里捕鱼。
在他们在歌唱美好的生活。
(2)他们的劳动场所在哪儿?生:江里。
(3)这是什么江?生:是乌苏里江。
(4)点题师:对了,所以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歌曲就叫做《乌苏里船歌》。
3、介绍歌曲背景。
(1)介绍赫哲族(出示赫哲族的图片)。
师:在美丽的乌苏里江边生活着勇敢聪明的赫哲人民,赫哲族是我国最小的民族,据统计现在有4600多人口,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
有句话是这样来形容他们的:鱼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2)介绍歌曲背景。
师:这是一首根据赫哲族民歌为素材创作的歌曲,从60年代以来一直传唱不衰。
4、介绍合唱的形式。
(1)你能听出这首歌曲是用什么样的声音在唱吗?生:有男的声音也有女的声音。
师:恩,有男声有女声。
所以这是一首合唱歌曲。
(2)谁知道合唱歌曲怎么来分类?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
(3)教师总结。
合唱是以人声的分类为依据。
按照不同的人声可分两大类:1、同声合唱。
《乌苏里船歌》教案新部编本0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乌苏里船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感受和表现歌曲《乌苏里船歌》、《我的家乡多美好》的过程中,了解赫哲族的民族风尚及其民歌特点,并对其产生兴趣。
2、能力目标:通过聆听、比较两首歌曲,领会创作歌曲与民歌之间的源流关系。
3.情感目标:能用自然、抒情的风格演唱歌曲,并尝试创造性的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赫哲族民歌风格,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创作歌曲在节奏、旋律、结构、音色、等方面的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学案,课前预习1、聆听各民族音乐。
二、导入一、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课堂氛围学生在《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幽默歌声中进教室就坐。
教师:同学们,东北人热情仗义,音乐抒情优美。
今天我们乘网络歌手雪村的车,走进东北这块黑土地。
追踪那里少数民族的音乐。
三、新授部分:1、运用教材配套音像资料,欣赏郭颂演唱的《乌苏里船歌》,学生边看画面,边跟着哼唱。
2、请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演唱形式、歌词的含义,从而引入新课。
3、启发学生依据画面提供的资料,猜想赫哲族所分布的地域,描述赫哲族人民生活的主要来源、风土人情,教师作补充性介绍。
四、歌曲处理、反馈1、学生聆听混声合唱《乌苏里船歌》,教师在欣赏前提醒:同一旋律的歌曲,两次欣赏的音色效果相同吗?2、欣赏后交流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函、艺术表现手法及音乐风格。
3、复听歌曲,围绕问题有针对性聆听:(1)、歌曲有几个部分组成?(2)、主体部分各段的主旋律由什么音色演唱?(3)、引子力度的变化所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意境?学生讨论后回答,并分两组模仿唱一唱歌曲的引子,体验遥对青山、隔江远眺者的呼唤及悠悠而来的缥渺回声。
五、拓展延伸,展示,表演唱1、聆听三个民歌片段:新疆民歌《玛依拉》、藏族《弦子舞曲》、赫哲族民歌《我的家乡多美好》,听后判断《乌苏里船歌》与哪首曲子的旋律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一)——《乌苏里船歌》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乌苏里船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乌苏里船歌》是人教版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演唱欣赏曲目。
歌曲是以赫哲族民间曲调“嫁令阔”和“伊玛堪”为素材创作、改编的歌曲,具有浓郁的赫哲族民歌风格,展现了赫哲族人劳动生活的情景。
表现了赫哲族人劳动生活的情景,以及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勤劳好客的民族风尚。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通过前期音乐基础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歌唱能力和初步的音乐鉴赏能力。
对学生来说,演唱的整体表现要优于鉴赏和音乐知识的掌握。
教师需要注重对主题句的旋律分析,启发学生能够更准确的演唱出主题旋律和装饰音。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民歌作品让学生感受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和基础。
感受《《乌苏里船歌》并能体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
过程与方法:经历律动与歌唱,有感情地、准确地歌唱《《乌苏里船歌》主体《“嫁令阔”及引子《“依玛堪”部分。
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对比、等方式。
积极地演唱并感受歌曲《《乌苏里船歌》所表达的情感,了解歌曲的风格和结构特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积极地演唱歌曲《乌苏里船歌》引子部分和主体部分。
教学方法合作法:导入部分采用合奏教学,快速热身、拉近师生距离,直观体验东北的“热情奔放”,了解东北的“铁汉柔情”。
情境法:“将音乐情境化,将情境生活化”,在导入部分配上秧歌曲,跳起秧歌舞,将学生迅速引到东北人民欢庆活动的情境中;在学唱歌曲部分,通过生活化情境双桨划船的律动动作掌握二声部“伊玛堪”节奏。
探究法:用各种简而趣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制造融洽、开放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更深层的诉求。
教学准备音频与素材、课件制作、教材、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活动一舞乐传情揭开东北印象1:教师演唱《彩色的中国》提问:为什么要用彩色描绘我们的国家呢?(学生回答)2.回顾之前学习的民歌,教师总结出江南民歌的灵气。
中原民歌高亢明朗的大气。
3.聆听《东北风》,教师随音乐《东北风》跳起秧歌,引起学生审美注意。
《_乌苏里船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乌苏里船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歌曲《乌苏里船歌》的旋律和歌词。
2. 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劳感人民的勤劳和喜悦之情。
3. 通过演唱和表演,提高声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演唱和表演《乌苏里船歌》这首歌。
2. 教学难点: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并在表演中准确传达出这种情感。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音乐CD或MP3,包括《乌苏里船歌》的原版和伴奏版。
2. 准备用于演唱和表演的道具,如船桨、草帽等。
3. 安排小组活动,以便学生能够合作表演歌曲。
4. 安置教室,营建出适合音乐课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乌苏里船歌》的音乐片段,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里的民歌,教师进行简单介绍。
(二)歌曲学唱1. 跟伴奏学唱歌曲(1)熟悉音乐主题,找出音乐难点。
(2)用轻柔、悠长的声音和状态去唱歌词,注意旋律的升沉变化。
(3)教师可适当补充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曲。
2. 分句学唱歌曲(1)引导学生思考:全曲共四句,为什么要分成两句来教唱?学唱完后再总结规律。
(2)运用“la”带唱法,帮助学生在无认识的状态下完成歌曲的学唱。
(3)分组对歌,互相纠正,提升音准。
3. 完备演唱歌曲(1)学生自主找出难点,并尝试解决。
(2)学生完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1. 欣赏《乌苏里船歌》的伴奏音乐,感受其旋律特点。
2. 小组合作创编《乌苏里船歌》的第二段歌词,在班级展示并演唱。
(四)小结作业小结本节课的收获;推荐作业:将《乌苏里船歌》改写成诗行体歌词,并尝试谱写第二段的新节奏,做成伴奏。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演唱《乌苏里船歌》的旋律和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传达的团结、奋进、乐观向上的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通过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乌苏里船歌教案》初中音乐人音课
xx船歌教课设计教课目的学习目标:能够用踊跃的态度参加音乐赏识实践活动,喜爱我国东北地域的民歌、民间音乐,并乐于认识其音乐文化。
经过演唱《乌苏里船歌》,能够用歌声表现歌曲浓烈的赫哲族民歌风格。
经过赏识《乌苏里船歌》和《我的家乡多美好》,能够在感觉、体验音乐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民歌、民间音乐与创作音乐之间的“源”、“流”的关系。
学情剖析在祖国东北的土地上,孕育着勤奋、豪迈的各族的人民,此中有一群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赫哲族,《乌苏里船歌》是一首带有浓烈的赫哲族民歌的风格,表现了赫哲族人劳动生活的情形没建议他们热忱好客的知足风俗,《乌苏里船歌》是以《我的家乡多么美好》为原型创作的改编曲,经过学习歌曲,让同学赏识意在让学生们经过两首歌曲的比较,懂得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的道理。
要点难点感觉《乌苏里船歌》所表达的感情,认识民间音乐与创作之间的关系。
教课过程 4.1 教课活动【导入】一、新课导入播放少量民族音乐,创造轻松快乐的气氛。
组织教课问:方才老师播放的是哪个民族的民歌?看来大家知道的挺多,我国地大物博,领土辽阔,一个一致的多民族国家,由 56 个民族构成。
方才我们所听的就是生活在云南的一个民族,云南是中国少量民族最多的省,是伟大祖国多民族的缩影。
2、下边请同学们看屏幕,依据以下乐器以及民族衣饰的款式特色,将其与对应的民族连上,并在()内填出四件乐器的名称。
师总结:中国历史悠长,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风俗。
今日就让我们走进黑龙江的一个少量民族。
【解说】新课教课新课教课1、首次倾听师:下边我们来赏识一首有有名歌唱家郭颂演唱的赫哲族的民歌《乌苏里船歌》,请认真听,歌曲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并说出这首歌曲所表达了如何的感情?生议论总结:这首歌曲表现了赫哲族人民,热爱生活、勤于劳动的民族风格。
师介绍: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
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不同名称。
《第四单元 乌苏里船歌》学历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乌苏里船歌》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初中音乐课程《乌苏里船歌》”,这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通过学习该歌曲,学生将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对音乐的热爱与兴趣。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乌苏里船歌》的创作背景及歌词含义。
(2)学会演唱《乌苏里船歌》的基本旋律,掌握歌曲的节奏与音准。
(3)了解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及乌苏里江地区的音乐文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唱、奏等多种方式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2)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歌曲的演唱技巧与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2)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通过小组活动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三、评价任务1. 学生对《乌苏里船歌》的创作背景及歌词含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演唱《乌苏里船歌》的音准、节奏及表现力。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及团队协作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乌苏里船歌》的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背景介绍:教师介绍《乌苏里船歌》的创作背景及歌词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
3. 歌曲学习:教师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唱,然后教师逐句教唱,学生逐句学习,注意音准与节奏。
4.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歌曲的某一段落进行深入学习,探讨演唱技巧与表现力,并在组内进行演练。
5. 汇报演出: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演出,全班同学进行评价与交流。
6.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教师通过听学生演唱《乌苏里船歌》,评价学生的音准、节奏及表现力。
同时,教师可以设置相关问题,检测学生对歌曲创作背景及歌词含义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共同探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并收集相关资料,下次上课时进行交流与分享。
初中音乐《乌苏里船歌》教学设计2
课题
乌苏里船歌
单元
三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了解赫哲族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活动中,喜欢民族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民族音乐文化。
2.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形式与效果,用明朗质朴的情感模唱《乌苏里船歌》衬词部分,感受歌曲的和谐美和丰满性。
3.感受、体验音乐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民歌。
重点
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了解赫哲族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并用明朗质朴的情感学唱《乌苏里船歌》衬词部分,感受歌曲的和谐美和丰满性。
难点
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活动中,喜欢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民间音乐。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1.欣赏歌曲,了解民歌:
同学们刚才反复听到的是“阿郎赫赫尼哪”。
演唱力度的明显变化,在音乐中称为 “回声”,这样的演唱效果给人以辽阔、深远之感。
2.主体部分:
由一段简短间奏引进,使旋律从自由的节拍进到节奏感较强的2/4节拍,赫哲族渔民摇着船桨,引吭高歌。表现了赫哲族人民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观看并回答郝哲族有哪些生活习惯吸引你。
生:和老师互动,并回答问题。
了解赫哲族。
课堂小结
今天的《乌苏里船歌》表现了赫哲人民对新生活、对祖国山河由衷的热爱和赞美。勤劳勇敢的赫哲人民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希望我们同学也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通过对本课的课堂小结,让同学们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并对其加深印象。
某个民族在古代或者近代时期创作带有自己民族风格的歌曲,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
《第四单元 乌苏里船歌》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3.教师在评价完学生的作业后,将向学生提供一份全面的反馈报告,包括优点、不足和建议等,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改进方向。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作业目标:
1.巩固学生对《乌苏里船歌》的旋律和歌词的记忆;
2.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包括音准、节奏、气息控制等;
五、作业反馈:
1.学生可向教师反馈自己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寻求帮助和建议。教师将及时回复学生,并提供相应的指导。
2.学生之间也可互相交流和借鉴学习经验和方法,共同提高音乐素养和表演技能。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让学生在巩固《乌苏里船歌》的基础上,提高演唱技巧、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通过搜集资料和小组表演,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2.评价方式: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同时,教师也将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以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3.评价结果: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和互评结果,给出最终的评价结果,包括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等四个等级。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
五、作业反馈
1.教师将在批改完学生的作业后,将反馈意见及时通知给学生。学生可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2.歌唱练习:学生需在课后进行歌唱练习,尽可能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他们需要在家中自行录音,并将录音上传至教师指定的平台。
3.填词分析:学生需分析歌曲的歌词,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创作歌词。这一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4.小组讨论:学生需组成小组,讨论歌曲的主题、情感表达、音乐风格等,并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一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第四单元 乌苏里船歌》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乌苏里船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聆听、演唱《乌苏里船歌》这首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劳动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作业内容1. 聆听作业:学生需完整聆听《乌苏里船歌》这首歌曲,不少于3遍。
在聆听过程中,记录下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印象,并尝试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2. 演唱作业:学生需在课后自行练习演唱《乌苏里船歌》,注意歌曲的节奏、音准、音色等方面的表现。
同时,学生需录制自己的演唱视频或音频,以便提交作业。
3. 思考作业:学生需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字数不少于800字。
三、作业要求1. 作业提交:学生需将完成的聆听作业录音、演唱作业视频或音频以及思考作业短文以电子版形式提交至音乐课程学习平台。
2. 作业质量: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确保录音或视频音质清晰,思考作业短文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3. 作业时间:作业应在课后自行完成,并在下一节课前提交。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评价,针对学生在聆听、演唱和思考作业中的表现,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2.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可相互评价彼此的作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评价标准可参考教师评价意见,重点关注歌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 优秀作品展示:教师将挑选出优秀的聆听作业、演唱作业和思考作业,在班级或年级内进行展示,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音乐课程的学习任务。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方面: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和建议,认真反思自己在作业中的不足之处,积极改进和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2. 教师方面: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互评结果,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也将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音乐表现,如参加文艺活动、合唱比赛等,给予支持和鼓励。
乌苏里船歌教案
教学内容:欣赏《乌苏里船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感受我国民族曲调特点,了解东北赫哲民族生活风俗习惯,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二.过程与方法聆听不同版本演唱(演奏)的《乌苏里船歌》,进行对比感受。
三.知识与技能掌握合唱相关知识,并能演唱歌曲主旋律。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音乐的反复欣赏和分析,感受音乐中浓重的民族色彩。
并能够自由的哼唱引子和主旋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唱《黄河船夫曲》2、出示地图,寻找陕西地区所在位置。
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的这首黄河船夫曲是哪个地区的歌曲?生:陕西二、新课教学1、在地图中找出东北的位置并介绍东北师:好,下面请同学看个地图,找一下陕西所在的位置。
(PPT展示地图)学生指出陕西地区师:(手指向辽宁、吉林、沈阳)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吗?(东北:现中国东北地区,狭义上指由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构成的区域,广义上则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东部地区。
)2、介绍赫哲民族A.B.C.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首根据赫哲民族民间曲调改编而来的一首作品《乌苏里船歌》3、初听音乐播放郭颂版《乌苏里船歌》a)初听音乐并讨论对音乐的第一印象b)演唱特点师:首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下这首《乌苏里船歌》(4分钟)师:好的,在第一次听完歌曲后,同学们对这首歌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生:师:那么你们觉得这首歌曲在演唱上有什么特点呢?它是一直完整的从头唱歌词到最后呢还是?生:师:那我们根据这首歌演唱上的特点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呢?生:4、复听音乐师:好,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在欣赏的过程中,告诉老师怎么分,在哪里分。
《第四单元 乌苏里船歌》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乌苏里船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乌苏里船歌》的旋律和歌词,体会其音乐特点和民族风格。
2. 通过作业,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开放心态。
二、作业内容1. 音乐实践活动:(1)学生需在家中尝试跟唱《乌苏里船歌》,可以借助音乐软件或者录音设备录制自己的演唱,以便后续的对比和评价。
(2)小组合作表演: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合适的乐器或道具,编排一段与《乌苏里船歌》节奏和风格相符的表演,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3)创作改编:鼓励学生尝试将《乌苏里船歌》的旋律改编成其他歌曲,或者在原有旋律上进行二次创作,完成后提交歌曲小样。
2. 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与《乌苏里船歌》相关的背景资料、音乐评论等,增加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3. 反思与总结:学生需撰写一篇关于《乌苏里船歌》学习感受的反思文章,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学生需在第一课时结束后,即开始着手准备上述音乐实践活动和阅读任务,确保在第二课时前完成。
2. 质量保证:提交的音乐作品和小样应符合音乐创作的基本规范,阅读文章应言之有物,表达清晰。
3. 团队合作:小组表演需确保每个成员都有所参与,注重团队合作和分工,展示成果时各成员应共同参与表演。
4. 保护版权:学生在创作改编过程中,应尊重版权,不得使用他人作品。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音乐作品、阅读文章和反思总结,结合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制定以下评价标准(满分100分):(1)音乐作品和小样的原创性、技术和艺术表现(60分);(2)阅读文章的深度和准确性(20分);(3)反思总结的自我认知和改进意见(20分)。
2. 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确定后,由授课教师和小组互评共同进行评分,最后由授课教师进行综合评定。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自愿提交自己的音乐作品和小样,供教师和其他同学欣赏和点评。
乌苏里船歌 教学设计
乌苏里船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欣赏实践活动,喜欢我国东北地区的民歌、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过程与方法;能够用明朗质朴、兴奋自得的情感演唱《我的家乡多美好》。
能够感受《乌苏里船歌》并能体验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在感受、体验音乐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民歌、民间音乐与创作音乐之间的“源”、“流”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感受《乌苏里船歌》所表达的情感,结构以及民间音乐与创作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请问大家能够说出几个民族的名称并说出这些民族的音乐风格?生:蒙古族、维吾尔族、苗族、朝鲜族、等等。
(二)新授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赫哲族的民歌《乌苏里船歌》并说出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1.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独唱。
生:这首歌曲表现了赫哲族人民,热爱生活、勤于劳动的民族风格。
师:补充并问同学们这首歌曲是不是很优美?你感觉哪部分最好听?生:很好听,尤其是前半部分。
师:前半部分是歌曲的引子部分,运用了赫哲族的一个衬词,阿郎赫尼哪,声音高亢嘹亮。
它运用了声音的什么效果?就像站在辽阔的草原上歌唱,远处传来了自己的什么呀?生:是运用了回声。
2.学唱歌曲师:这么优美的歌曲老师都想唱一唱好不好?老师跟伴奏范唱。
同学们想不想学唱这首歌曲呢?老师和学生共同演唱这首歌曲。
3.分析歌曲师:我们欣赏了独唱的《乌苏里船歌》下面我在欣赏一首合唱的,《乌苏里船歌》,感受一下这首歌曲和独唱有什么不同?提示:同学们可以从歌曲情感上来进行分析。
生:声音更加丰满,更能表现赫哲族人民幸福生活。
师:补充这首歌曲不仅保留了原歌的基本风貌,还突出地发挥了合唱音域宽,音色丰富和声性强,更能表现赫哲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下面我们共同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
师生合作:歌曲分为三个段落1段由男高领唱女低音声部作呼应最后衬词部分由混声合唱作收束。
2段由女低音声部唱主旋律由女高作呼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
《乌苏里船歌》
教学目标:
1、欣赏合唱歌曲《乌苏里船歌》,了解赫哲族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拓展学生的音乐视眼,并由衷的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发出赞叹之情。
2、让学生了解合唱歌曲的形式与效果,感受合唱歌曲的和谐美和丰满性。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对合唱的形式和效果有进一步感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请大家想想歌曲描绘了孩子们怎样生活?
生:孩子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愉快歌唱。
2、这歌是谁写的?
生:是乔羽作曲,刘炽作词而成的。
3、师:在我们学唱的歌曲中有的并不是由词曲家创作的,而是人们在长期劳动与生活中创作,并在世代的口头流传中得到加工演变而成的。
这样的歌曲叫民歌。
三、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
1、初听录音
师:这不,有一群人唱着歌来了,请听一听歌曲情绪怎么样?
2.复听录音
(1)他们在唱什么,生活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看着谱子来听一听。
生:他们在唱乌苏里江。
他们在唱在江里捕鱼。
在他们在歌唱美好的生活。
(2)他们的劳动场所在哪儿?
生:江里。
(3)这是什么江?
生:是乌苏里江。
(4)点题
师:对了,所以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歌曲就叫做《乌苏里船歌》。
3、介绍歌曲背景。
(1)介绍赫哲族(出示赫哲族的图片)。
师:在美丽的乌苏里江边生活着勇敢聪明的赫哲人民,赫哲族是我国最小的民族,据统计现在有4600多人口,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
有句话是这样来形容他们的:鱼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
(2)介绍歌曲背景。
师:这是一首根据赫哲族民歌为素材创作的歌曲,从60年代以来一直传唱不衰。
4、介绍合唱的形式。
(1)你能听出这首歌曲是用什么样的声音在唱吗?
生:有男的声音也有女的声音。
师:恩,有男声有女声。
所以这是一首合唱歌曲。
(2)谁知道合唱歌曲怎么来分类?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
(3)教师总结。
合唱是以人声的分类为依据。
按照不同的人声可分两大类:
1、同声合唱。
2、混声合唱。
同声合唱是同类的人声组成的,有三类:
1、童声合唱(比如说你们XX班的同学一起唱首合唱歌曲就是童声合唱)。
2、女声合唱。
3、男声合唱。
由女生(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叫混声合唱。
(4)那这首《乌苏里船歌》是什么样的合唱形式呢?
生:混声合唱。
师:是哪两种声音的混合?
生:女声和男声。
5、感受合唱的效果。
(1)听一听这首混声合唱的《乌苏里船歌》有几个声部?
(2)主旋律是在哪个声部上?
(对于这两个问题,学生的回答不一定会很正确,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总结,让学生了解这是一首男高音领唱的混声合唱歌曲。
)
6、分段欣赏
师:歌曲可以分三段,下面我们来分段欣赏一下歌曲,感受一下歌曲声部之间的配合和变化。
(1)前奏
A 、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钢琴。
B 、前奏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自由回答。
师:带有颤音的和迂回起伏的瑟音的前奏引子,先声夺人的勾勒出一幅乌苏里江清晨烟波浩淼,安逸宁静的恬美画面。
(2)第一段
A、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生:赫哲族的人们来到了江上。
(“阿朗赫赫尼哪”的呼唤,更使人感到晨曦未散,迷蒙的水雾扑面而来。
)
B、一起来唱一唱“阿朗赫赫尼哪”
C、听录音,歌曲里的“阿朗赫赫尼哪”有什么特点。
生:一次高一次低。
师:为什么声音要一高一低呢?
生:是回声。
D、再唱一唱“阿朗赫赫尼哪”。
师:恩,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和回声有关的歌曲,也了解了回声的特点。
下面我们一起在来唱一唱,体验一下“阿朗赫赫尼哪”的呼唤和回声实虚相间的感觉。
(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加以引导)
(3)第二段
A、看谱子听歌曲,感受声部之间的变化。
师:声部之间有什么变化?请你仔细看着歌谱听一听,认真思考。
生:声部在不停的变化。
师:是啊,看看我们的声部本来是女低和男高音的领唱,接着就变成了四声部,在接着又变成了女高和女低,最后又回到了四声部,声部间在不停的缩小、扩张、缩小、再扩张。
B、听听主旋律的走向。
师:声部在不停的变化,那看看我们歌曲的主旋律呢?有没有变化。
生:主旋律在不同的声部之间变化,从男高音领唱移到了女低音声部。
C、唱一唱主旋律。
师:你们回答的很好。
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段的主旋律唱一唱。
(4)最后结尾
A、结尾和什么地方相似?
生:结尾和开头相似。
B、展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生:自由回答。
师:结尾是开头的再现,展现了赫哲族的人们满载鱼虾摇船远去。
C、这首歌曲是ABA的曲式结构。
师:这首歌曲前后相似,所以是ABA的曲式结构。
7、欣赏独唱,与合唱进行对比,感受合唱的丰满性。
(1)欣赏独唱
师:一首同样的歌曲,不同的演唱方式,音色效果相同吗?
生:不同,前面是合唱,这次是独唱。
(2)比较与合唱与独唱的不同。
师:独唱与合唱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回答。
师:总结:独唱是单声部、单旋律的,合唱是演唱的最高形式,需要全体演唱者的共同合作,各声部既要完成自己横向的旋律线,又要注意到纵向的立体感,要克服个性、相互模仿、寻求共性。
(3)再次完整欣赏合唱,感受合唱的丰满性。
(4)合唱在我们的音乐中经常会出现,我们今天了解了合唱,下节课我们自己也来试一试合唱,感受一下合唱的和谐美。
四、总结下课
今天的《乌苏里船歌》表现了赫哲人民对新生活、对祖国山河由衷的热爱和赞美。
勤劳勇敢的赫哲人民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希望我们同学也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