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交际下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

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

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17世纪末“饮茶皇后”凯瑟琳掀起了中国茶潮流,中国茶叶远渡重洋登陆英伦。

对中国茶的狂热一开始只局限于英国贵族,而随着中国茶的大量输入,下层人民亦能够抿茶品香。

全民饮茶的风尚深刻地影响了英国的历史,英国人的饮食从17世纪早期的冷肉、鱼和啤酒变成了茶叶普及之后的面包、土司和中国红茶,舌尖上的改变为英国创造出大批精神奕奕的工人和头脑清醒的商人,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到了1840年,酷爱下午饮茶的贝德芙公爵夫人无意间为英国创造出“下午茶”这个驰名世界的文化品牌。

英国人的人生的三分之一是Tea time(饮茶时间)。

一首民谣这样唱到:“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

”中国红茶早已成为英国人舌尖上的美食,舌尖上的改变为英国创造出大批精神奕奕的工人和头脑清醒的商人。

而中国是茶的故乡,但人均喝茶数量却不及英国,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很大程度上与中国茶行业一味塑造的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有关系。

茶叶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沉淀,茶文化固然要说,但也只能作为背后的故事。

要领略中国茶文化,应该是在教科书甚至是博物馆里,而不应该是在人们大众的日常生活里。

过分的强调茶文化以及衍生出来的茶道,只会让喝茶变得越来越小众、越来越边缘,它们无形中在老百姓和茶叶中间竖起了一块屏障。

而所谓的茶道,应该只是为满足一小部分人喝茶的精神层面的需求。

茶道和茶文化的过分强调,还衍生出了另一个现实——茶叶价格虚高,茶叶变成了收藏品和奢侈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崛起,茶叶已被拉下神坛,由奢侈品变成了大众的日常消费品,茶叶的价格也已回归大众。

除了茶道和茶文化,现代茶企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茶叶更亲民、更大众化,如何让更多的人加入喝茶的队伍?茶叶的健康属性是茶叶的根本属性,喝茶健康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随着大量医学研究发现及临床医学证明的发表,茶叶的健康特性已逐渐被世人所认知。

众多现代茶企也纷纷将目光转移到喝茶的健康诉求上面来。

中英茶文化的差异

中英茶文化的差异

中英茶文化的差异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中国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而英国本土并不出产茶叶,却是世界上人均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利用茶叶这个舶来品塑造了独具特色的英国红茶文化,开创了优雅自在的欧洲下午茶生活方式,成为许多国家追捧的对象。

二者有何差异?本文将加以论述。

一、品饮方式的不同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在茶中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加盐、加糖、加奶或葱、桔皮、薄荷、桂圆、红枣。

加桔皮、薄荷的方式源自于中唐以前的煮茶法:从食用而来,用鲜叶或干叶烹煮成羹汤而饮,通常加盐调味;从药用而来,用鲜叶或干叶,往往佐以姜、桂、椒、桔皮、薄荷等熬煮成汤汁而饮。

而现在这种方式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

藏族的酥油茶就是在熬好的砖茶浓汤中加入盐、酥油、奶等制成;回族以茶叶、龙眼干和冰糖混合冲泡成的盖碗茶,俗称为“三香茶”,再加上葡萄干和杏干,通称为“五香茶”,如果再加上枸杞、花生仁和芝麻冲泡,则称为“八宝茶”。

另一类是汉族的“清饮”,即在茶中不加入任何有损茶本味与真香的配料,单单用开水泡茶来喝,沿袭着明清时的茶饮传统,以清饮雅赏的冲泡茶为主。

英国人最初饮用的也是绿茶,后来大都喝汤浓味醇、营养丰富的红茶,据说因为绿茶不易保存,而红茶是发酵程度为80%以上的全发酵茶,不易霉变。

不过另一个更可信的原因则是绿茶性寒,红茶性暖,英伦三岛四面环海,终年阴冷潮湿,于是气候决定了人们的选择。

他们从印度、锡兰、肯尼亚等地进口红茶,在茶里加入牛奶和糖以去掉茶碱,把苦涩的茶水变成适合自己口味的甜饮料,就象他们把来自赤道国家的苦咖啡改造成充满奶香味的甜咖啡一样,这与中国的口味已是南辕北辙。

此外,他们还在茶里加蜂蜜、肉桂、胡椒、威士忌、黄油、鸡蛋,以及一切他们想加入的东西,随心所欲的创造了许多口味。

用佛手柑油调制的格雷伯爵茶、阿萨姆红茶等少数品种,成为经典而独特的民族茶产品,享誉世界。

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中英茶文化研究

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中英茶文化研究

2018年第06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作者简介:何婷婷(1984-),女,浙江温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二语习得。

在当前我国文化自信道路建设中,茶文化元素依旧在散发着相应的影响力。

而茶文化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类型的茶文化,英国茶文化就是我国茶文化体系在其他文化圈层中,所具体形成的。

在跨文化交流影响下,如果我们想要更好实现中英茶文化之间的良性交流,就必须理解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

1从文化视角认知中英茶文化的内涵及形成我国茶文化机制中,最为独特的元素就是其中所诠释的精神理念和文化思维,正是当前茶文化发展应用的基础。

茶文化从出现直到其不断成熟,始终向我们传递的是一种基于大众认同前提下的民族自信和文化公知。

我们看到成熟的茶文化体系中,呈现出文化的内涵化和形式上的复杂性等特点。

从中英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和形成背景看,受到文化发展背景和发展扩散的影响,两者文化体系之间有着明显性差异。

在研究中英茶文化时,其基础是对该文化体系进行成熟认知。

中英茶文化则是文化传播与推动下的结果,通过对整个中英茶文化体系的表现状况进行分析,我们看到,中英茶文化实际上是整个茶文化体系,在不同经历背景下所形成的新形势。

中英茶文化体系发展过程中,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样化的。

而中英茶文化机制的形成与差异,更是从历史发展角度,来对茶文化的传承发展状况形成准确认知,客观的看,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从发源地出发,并且经过不断扩散,直至形成诸多文化体系。

也就是说中西方茶文化机制在形成过程中,其始终都是围绕茶这一元素所形成的文化体系和价值内涵,任何一种文化体系在传播扩散时,都会受多种因素影响,结合中英茶文化综合作用的诠释展现,从而形成了极具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

客观的看,整个中英茶文化机制的形成过程中,背后是时代背景的重要影响。

尤其是我国茶文化形成于封建社会时期,而西方茶文化则形成于工业革命之后。

因此英国茶文化体系中,其中所诠释的则是近代文明。

探讨中英茶文化的差异性-茶文化论文-文体论文

探讨中英茶文化的差异性-茶文化论文-文体论文

探讨中英茶文化的差异性-茶文化论文-文体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茶在中英两国都有着与自己文化相关联的喻义。

茶刚进入英国时,贵比黄金,在当时茶是只属于贵族阶级才可以享受的物品,因此茶成了身份与财富的象征,于是“alltheteainChina”出现在了英语词汇里,表示巨大的,无法估量的财富,例如:Iwouldn’tdothatforalltheteainChina.又如“astorminateacup”则与18世纪圣马力诺发生的有关,后来英国人用它来比喻小题大做或大惊小怪的事情,例如:“Thecoupleof-tenquarrel,butitisastorminateacup”。

“acupoftea”通常被英国人用来表示喜欢的人或物,可见英国人对茶的喜爱,例如:That’smycupoftea.“adifferentcupoftea”来表示迥然不同的人或物,“anunpleasantcupoftea”表示讨厌的人,“anothercupoftea”表示另一回事,“taketeawithsomebod-y”则是与某人发生冲突,“nicecupoftea”则表示困境。

茶在中英两国的最初使用都因茶具有药用价值,能安神补脑,后来茶渐渐的被衍化为人们精神的寄托,情感抚慰的需要,“teaandsympathy”表达了对不幸者的安慰和同情。

在中国习俗里,人们会把订婚称为“受茶”,结婚称为“吃茶”,把结婚的礼金称为“茶金”或者“茶礼”,在这里“茶”象征着婚姻。

茶的习语还有“一女不吃两家茶”,说的是女子接受了别人的聘礼,就是“吃过茶”的人了,不能再受聘于别家,在这里人们用茶来比喻对婚姻的从一而终。

茶生长于山野,大自然赋予了茶美好高洁的气质,中英文化里都有用茶来比喻女子的清白可爱,芳菲圣洁。

《诗经》里有“有女如荼”,这里“荼”就是茶,后人也多有用茶来取名,如诗人陆游《稚女诗》有“痴态东家有小茶”,张久可散曲《寨儿令.春情》有“惹风声盼盼茶茶”,这里的“小茶”、“茶茶”都是用来指可爱的孩童和的姑娘。

语言学视角下的茶文化中西方交流探讨

语言学视角下的茶文化中西方交流探讨

2019年第03期作者简介:奚宏(1985-),女,吉林省吉林市人,满族,硕士研究生,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收稿日期:2018年12月17日。

1茶文化概述作为体现茶文化媒介,茶可谓是至关重要的,体现出了各类型的文化。

茶文化是通过茶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相结合,是某一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融合的体现。

纵观历史,对茶文化具有着多种多样的概念和定义,其中王玲在其著作《中国茶文化》中提到:“茶不单是由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诗人爱好者,才孕育出文化,还因为茶本身存在的形式和内容,物质精神相结合,成人物关系到人际交往中的媒介,这才形成了完整的道道地地的文化”。

同样在另外一本书《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中,作者陈文华点出:“从文化学定义出发,可以将文化分为广义上的文化和狭义上的文化。

同样道理,茶文化也有这两类的区分,广义上的茶文化是茶相关的物质和精神的相融合的产物;狭义的茶文化则特指精神部分。

”本论文主要阐述的是广义上的茶文化,侧向于探讨茶和精神之间的联系。

2中西方茶文化对比2.1发祥地对比当我们提到喝茶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中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在现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中国的茶文化逐渐登上了世界舞台,走到世界各家庭中去。

追溯茶文化的源头,我们可以从中国的悠长历史里面发现,神农时代就有了相关的茶文化信息,但区别于现今茶文化的生活性,那时候的茶叶主要被用于医疗,随后在民间广泛的流行起来,这才有了现今生活中的生活特性,成为百姓家中常见的解渴之物。

依据《神农百草经》的相关信息,我们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当时说使用的茶叶和现今我们家庭中所用的茶叶并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将神农时期作为茶文化的起源,那么茶文化可谓是历史悠久,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反观西方的茶文化发展历史,最早是出现于16世纪,主要通过荷兰与葡萄牙的航海通道运输中国的茶叶,然后传入英国,被英国广大群众所接受,从而才形成了西方的茶文化。

中英茶文化异同的对比

中英茶文化异同的对比

中英茶文化异同的对比中西方茶文化比较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在饮茶之风日益盛行的21世纪,茶文化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

1、中西方茶文化的交融17世纪初,继茶叶到达荷兰后,饮茶之风很快波及到英、法、德等国。

公元1637年英国首次从中国厦门运去茶叶,公元1662年,“饮茶皇后”凯瑟琳提倡皇室饮茶,亲以玉照为中国红茶作商标,推行以茶代酒,使饮茶之风很快风行。

这一时期,中国红茶开始大量进入伦敦市场,饮茶之风,开始风靡整个英伦三岛。

明末清初,英国人从我国厦门、广州贩运大量茶叶,除供应本国所需外,还大量转运到美洲殖民地,以后又相继销到德国、瑞典、丹麦、西班牙、匈牙利等国,1773年的波士顿毁茶事件,爆发了美国的独立战争。

可见当时中国茶在欧洲的影响之深远。

红茶的品饮,在国内不似品饮乌龙茶的“功夫茶法”,那样讲究冲泡技艺及茶道精神。

红茶只以传统的饮茶法,以清饮为主,调饮为辅。

传播到国外,又将红茶与牛奶相融,制成风味独特的奶茶,不但深化了红茶调饮法,而且有形形色色的饮茶习俗。

以英国为例。

自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不仅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饮茶皇后”而且在推动英国茶叶贸易,提倡饮茶风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皇后进宫后,饮茶风尚首先在英国宫廷盛行,并成为宫廷的一种礼仪,接着流行于豪门世家,成为他们的灵丹妙药和社交的风行饮料。

由于皇后的崇尚饮茶之风,又成为贵族夫人时髦的风尚。

18世纪,茶价日趋低廉,茶就成英国人主要饮料,饮茶也逐渐普及民间,此时大众化茶馆林立,饮茶普及各阶层,在英国人生活里,茶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茶作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

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的时尚习俗,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茶文化在中英文学语言中运用的比较研究

茶文化在中英文学语言中运用的比较研究

2018年第04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作者简介:张牡丹(1983-),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武昌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茶文化作为一种经典文化成为中国作家和外国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经常会运用的素材,并在文学作品中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魅力。

中国是茶文化的起源,而英国的茶文化是经中国的传播,再结合本地的文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两者在风格和内涵上却有很大的不同,文中作者主要对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在文学语言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

1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的比较1.1中国茶文化中国茶文化是经过几千年历史的发展与沉淀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和璀璨精华的灿烂文化。

首先,茶在中国的文化中被赋予了清净淡泊、宁静致远的象征意义。

在饮茶、品茶的过程中需要饮茶者保持清净的心态,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比较推崇淡泊名利、清修无为、无欲无求的人生哲学,由此,茶即使是一种最简单的饮品,却因为道家哲学思想的融入而成为了一种文化和寄托并慢慢成为一种茶道,被广大士大夫和中国文人所推崇和传承。

其次,茶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的象征,也蕴含着茶禅。

因为中国的茶文化不仅受到了道家文化的渲染和灌注,在中国佛教兴盛的年代,佛家的思想对中国的茶文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佛家的达摩祖师通过面壁清修进行参禅悟道,而佛门弟子通过种茶、采茶、制茶、泡茶。

饮茶等一些列活动来体会参禅悟道。

在佛家与茶有关的行为不再仅仅是种茶、采茶、泡茶、品茶行为本身,而是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体会佛法,参透道理。

茶代表一种哲学细想,代表一种人生态度,也代表一种品格修养。

茶文化有时代表一种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有时代表一种清苦坚韧、节俭执着的人生品格;有时代表一种心身养性、透彻了悟的人生智慧。

正是因为茶文化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所以被大量的应用到中国文学作品的创作中。

从古自今,中国有很多精彩绝伦的茶文化的文学作品,代表中国茶文化一直在被广泛的发展与传承。

中西方“茶”语言的对比、翻译研究

中西方“茶”语言的对比、翻译研究

2018年第06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慕课”背景下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项目编号14WX31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谢敏(1973-),女,江西赣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许金英(1964-),女,江西赣州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国茶文化底蕴雄厚,不同朝代的茶文化都展现出独特艺术魅力。

中国古代与“茶”有关的活动非常活跃,上到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喜爱饮茶。

而随着朝代的变迁与茶文化的沉淀,中国茶文化内涵与形式越来越丰富。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中国茶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受到外国友人的一致认可与偏爱。

“茶”语言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分支,与茶文化关系紧密,而且“茶”语言是中国茶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中国茶文化的精髓。

对此,深入了解中西方茶文化的不同,理解“茶”语言内容,才能更精确的翻译茶文化,促进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实现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中西方茶文化对比1.1发祥地对比提起茶自然就会想到中国茶文化,随着时代变迁与经济发展,中国茶文化正走向世界。

茶文化最初起源于中国神农时代,当时茶叶被当做药用产品,时间的慢慢推移才推广到民间,然后发展成民众生活中的饮品。

根据《神农百草经》的记载,当时的茶就是如今居民饮用的茶叶,以神农时期茶为起点,当今中国茶文化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1]。

而西方茶文化起源于十六世纪,荷兰与葡萄牙从中国引入茶叶,后来传入英国逐渐发展成茶文化。

基于此,西方茶文化的发祥地是英国,可是与中国茶文化起源相比,仍然是落后的。

1.2茶分类对比根据茶的制作手法、品质进行分类,可以分成许多种类,而通过茶叶分类,也能体现出中西方茶文化的不同。

中国茶叶种类众多,可是分类后基本以绿茶为主,接近60%的茶叶是绿茶品类,因此中国人比较偏爱绿茶,如西湖龙井与碧螺春等。

“茶”语言翻译时,中国的绿茶主要翻译成“green tea ”。

语言交际视角下的中英茶文化对比

语言交际视角下的中英茶文化对比
由茶 叶冲 泡 而成 的 饮 品 , 茶汤 ; 其三, 代 茶 饮料 , 如 菊花 茶 、 薄荷茶、
药 草茶 等 ; 其四, 茶点, 尤指 下 午 茶点 ; 其五Βιβλιοθήκη 茶会 。 通 过 对 比不 难 看
出, 中 国“ 茶” 与 英 国“ T e a ” 在概念意义上大部分是相同的, 都 有 茶
I 学 术专业人 文茶 趣
语言 交 际视 角下 的中英茶 文化对 比
李 冉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陕西 成 阳 7 1 2 0 0 0 )
摘 要: 中 国与 英 国都 是 世 界 茶 文 化 大 国, 但 是 由 于历 史 文化 、 思维 方 式 的 差异 , 两 国茶 文 化 各 不 相 同、 各有千秋 , 对 两 国 的语
叶、 茶树 、 茶汤、 茶饮料之意 , 但 英 国 的“ T e a ” 还 可 以指 代 佐 茶 的 茶 点或 茶 会 , 有 时 候 人 们 会 把 下 午 五 点左 右 的便 餐 时 问称 为 “ H i g h T e a ” 或“ T e a ” 。另外 , “ 茶” 在 中 国是 个 静态 的名 词 , 而“ T e a ” 在 英 国
担起促进社交、 拓宽人脉的重大职责。然而 , 尽管英国茶文化 的源
头是 中国 茶 文化 , 在 发 展初 期 也 受 到 了 后者 的 较 大影 响 , 但 是 在 英 国普 及 的 数 百年 , 茶叶 积 极融 入 当 地 的 社会 文 化 , 深 入人 们社 会 活 动 的方 方 面 面 , 具 备 了浓 厚 的 西方 色 彩 。 与 中 国茶 文化 相 比较 , 两 者 无论 是 在 文化 内涵 、 交 际 意义 和语 言 表达 层 面 都有 较 大 的差 异 。 1 中国 “ 茶 ”与 英 国 “ T e a ” 的起源 及 内涵 中 国“ 茶” 起源于 《 神 农本 草 经》 中 的“ 荼” , 西 汉 司 马相 如 在 《 凡 将 篇》 中 称之 为“ 诧” , 陆羽 在 《 茶 经》 中 称之 为“ 茶” 。 唐代时期, 茶 叶 开 始 由我 国 传至 世 界 各地 , 主要 媒 介 是 西方 来 华 的僧 侣 、 传 教士 和

语言交际下中英茶叶名称翻译对比研究

语言交际下中英茶叶名称翻译对比研究
来 实 现 这 样 的 语 言模 型 , 然 后通 过 提 出 相 对 应 的 方 法 来 逐 步 完 善 这 一 语 言模型 , 最 后根据相应 的语言模型设 计出各种实用 系统 , 理解和相 应的环境来 予以加工, 因此 同样的素材 , 在茶 文化 基础 掌握 水平 不一样的人哪里 , 所得到 的结果是不 ‘ 样 的。达 到茶叶名
本方法的主要思想是 : 先找准一组褒 贬中性 词库 , 然后提取 出待测词 与词 库中基准词词汇的极性义原、 词性 、 其 它叉原 , 计算 相应 的相似度, 并分 别 给 出 合适 的权 重 值 , 由此 计 算 出待 测 词 与 基 准 词 的 相 似 度 , 最 后判 断待 测词 的 关联 倾 向 , 希望 该 方 法 的 提 出 可 以
进 一 步加 快 我 国 茶 企 的 国 际化 进 程 。 关键 词 : 语 言交际: 茶叶名称 : 翻 译 对 比 茶 文 化 是 中 国传 统 民族 文 化 中 , 非 常 有 代 表 性 的 一 种文 化 形 态 。在 义、 新 的 词汇 、 新的词汇用 法、 新的句子 结构, 因 此 系 统 必 须 有 良 好 的 容 错能力。
1 语 言交 际翻译 理论 介绍
语 言和文 字作为人类特有 的用来关联事物 、进 行思想交流的工具 , 这 种社会现象是 比较特殊 的,而自然语言作为人类思想关联最基本 、 最 直接 、 最方便 的表达 工具 , 无时无刻不充斥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迄 今为 止, 语 言交际翻译理论 已经有将近 5 O年 的发展史 了,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 中, 语 言交 际翻 译理论形 成了 自己特有 的理 论和方法 , 形成 了一 门独立 的学科 , 有 自己特定的科学 内容 。目前对“ 语 言交际翻译理论 ” 这一术语

中英茶文化异同的对比

中英茶文化异同的对比

中英茶文化异同的对比中英茶文化异同的对比中西方茶文化比较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在饮茶之风日益盛行的21世纪,茶文化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

1、中西方茶文化的交融17世纪初,继茶叶到达荷兰后,饮茶之风很快波及到英、法、德等国。

公元1637年英国首次从中国厦门运去茶叶,公元1662年,“饮茶皇后”凯瑟琳提倡皇室饮茶,亲以玉照为中国红茶作商标,推行以茶代酒,使饮茶之风很快风行。

这一时期,中国红茶开始大量进入伦敦市场,饮茶之风,开始风靡整个英伦三岛。

明末清初,英国人从我国厦门、广州贩运大量茶叶,除供应本国所需外,还大量转运到美洲殖民地,以后又相继销到德国、瑞典、丹麦、西班牙、匈牙利等国,1773年的波士顿毁茶事件,爆发了美国的独立战争。

可见当时中国茶在欧洲的影响之深远。

红茶的品饮,在国内不似品饮乌龙茶的“功夫茶法”,那样讲究冲泡技艺及茶道精神。

红茶只以传统的饮茶法,以清饮为主,调饮为辅。

传播到国外,又将红茶与牛奶相融,制成风味独特的奶茶,不但深化了红茶调饮法,而且有形形色色的饮茶习俗。

以英国为例。

自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不仅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饮茶皇后”而且在推动英国茶叶贸易,提倡饮茶风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皇后进宫后,饮茶风尚首先在英国宫廷盛行,并成为宫廷的一种礼仪,接着流行于豪门世家,成为他们的灵丹妙药和社交的风行饮料。

由于皇后的崇尚饮茶之风,又成为贵族夫人时髦的风尚。

18世纪,茶价日趋低廉,茶就成英国人主要饮料,饮茶也逐渐普及民间,此时大众化茶馆林立,饮茶普及各阶层,在英国人生活里,茶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茶作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

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的时尚习俗,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中国茶文化和英国茶文化对比研究

中国茶文化和英国茶文化对比研究

历史 •文化2872021 年 第 04 期传统文化与社会文化对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皆是如此。

也正因为如此,英国茶文化才能够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对中英茶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两种文化存在的差异,而且也能够更为明显的看到传统文化与社会文化为中英茶文化所带来的影响,由此可见,对中国茶文化和英国茶文化进行对比研究,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 中英茶事活动差异1.1 中国茶事活动中国茶事活动呈现出了形式多元化的特征,在茶会之外,茶事活动还渗透到了社会民宿文化体系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体系当中。

从中国茶会来看,这种用于招待宾客的社交活动具有历史悠久的特点,其功能性十分明显。

中国茶会可以分为两类,即宫廷茶会与民间茶会。

其中,宫廷茶会在唐朝时期得到了繁荣的发展,如唐代茶画《宫乐图》就对唐朝宫廷茶会做出了反映。

宋代宫廷茶会延续了唐代宫廷茶会的风尚,宋太祖赵匡胤以及宋徽宗赵佶都是爱茶之人,如蔡京所创作的《延福宫曲宴记》就对宋徽宗赵佶茶宴群臣的场景进行了描写。

清代时期,三清茶宴更是成为了宫廷礼仪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促使茶事文化在宫廷文化中所占据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虽然民间茶会虽然在规模以及豪华程度上与宫廷茶会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早在唐朝时期,民间茶会就已经十分盛行,如唐朝时期的境会亭茶会就具有极高的知名度,而文人群体所举办的私人茶会等更是数不胜数。

在茶会活动之外,中国茶事活动与民风风俗、区域文化等都展现出了紧密的关系。

如在闽台婚礼习俗中,有“三茶六礼”之说,从“三茶”来看,一茶为订婚茶,即在订婚之日,男方宾客入座之后,女方需要按照辈分向客人敬茶,而客人则需要还敬红包,是谓“压茶杯”。

二茶为新婚喜茶,即在结婚之日,新郎需要在门前恭迎并可并向亲朋好友敬茶。

三茶为公婆前新娘拜茶,即新娘新郎需要向公婆、长辈敬茶,而公婆与长辈也需要回礼,礼品一般为珠宝钻石、金银首饰等。

1.2 英国茶事活动英国同样具有茶会活动,其中,传统的茶舞会在英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与中国古代茶会活动一样,这些茶舞会也具有明显的社交功能。

跨文化之中英茶礼仪差异

跨文化之中英茶礼仪差异

资料来源
1、《跨文化教学视角下中英茶礼仪差异对比研究》 詹海玉 2、关续兰:《谈英国的茶文化》 3、吴爱宁:《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探究》
(3)和谐原则
和谐原则, 这原本出自儒家思想, 在现代社会中, 和谐的范围既包括人 与人之间, 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还包括人与社会之间。在多元文化存 在的前提下, 要把握好和谐原则, 既要看到两国茶礼仪存在的分歧, 也 要看到它们存在的相似性, 将两种不同的茶礼仪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 接受和理解中各取所需, 既增长了见识, 也可深刻地认知到本民族茶礼 仪中存在的不足。简单地说, 和谐原则是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学 习者能在一种温馨的气氛中了解本民族的茶礼仪, 也了解别国茶礼仪, 避免学习者对不同文化产生的不理解和冲突。
三、跨文化交际中英茶礼仪遵循的原则
(1)尊重原则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事物不是随意而生的, 每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 在的客观性, 也有它存在的可能性。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一种语言都 是在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 这种语言的存在都有它的客观性, 不随任何 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改变, 茶文化也是一样, 在各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 展形式不完全一样, 在中英两国, 茶礼仪中体现着不同的特点, 这是客 观存在。应该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尊重对方民族的茶礼仪,尤其是和本 民族存在分歧和差异的地方。承认两国茶礼仪有它存在的原因和价值, 在理解中尊重别国的茶礼仪, 这是最起码遵循的原则, 也是进行跨文化 交际所具备一种良好的心理习惯。在跨文化的教学语境中, 尊重原则 是很有必要的, 这种原则可以包括对问题的客观认识、人与人之间的 平等及彼此表现出的礼貌等。
英国人请人喝茶一般是在咖啡厅 或茶厅, 也有在家里请人喝茶, 一 般是在周末, 邀请很多朋友, 举行 一种宴会的模式。英国人请人喝 茶当然也有交际的需要, 多数时候, 英国人喝茶己经成了生活中的一 种习惯, 下午茶是英国人每天必须 要进行的程序, 在下午茶中, 人们 为了舒缓工作的压力, 或是为了公 事,或是为了约会等, 他们会在咖 啡厅或专门的茶厅请人喝茶。据 调查, 英国人的下午茶一半以上的 人是为了打发时间或是为了放松 心情另外, 英国人喝茶过程中, 忌 讳谈及个人隐私, 多数时候聊一些 天气、文学、书画等等。

语言交际下中英茶文化对比分析

语言交际下中英茶文化对比分析

语言交际下中英茶文化对比分析摘要:语言即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传递方式。

文化以它的特殊性,在语言的叙述和记载内容的方面也具有特殊性。

“茶〞作为国际上公认的三优饮品之一,它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也是“深厚味重、源远流长〞。

中英以茶文化为代表,通过记录和叙述文化内容特色的不同语言方式,显示出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别。

本文章从语言角度出发,简单明了的解释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别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茶文化;中英文化;语言差别;文学语言是文化的承载体系,也是文化体系内的重要组成局部,跨国际的语言交际也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方式。

在英汉语言中部份外表相似的理论概念,显示出不同的语言理论概念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通过各自独特的叙述形式,说明不同的语言在各自的文化体系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与此同时,也造成了英汉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别。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在17世纪后才流进欧洲的市场体系。

在对“茶〞的消费中,欧洲的国家堪称比比皆是。

英国作为其中的一员,因从多方面的用“茶〞,茶的地位突显的也尤为重要。

在国际上,只有英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茶文化。

分析中英两国茶文化的异同,通过承载茶文化的英汉语言方式进行比照研究,从而有助于中英的文化交汇和交际信息的准确传递。

1茶文化“文化〞一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被人们耳熟能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文化应用主要代表是茶文化,为人们口口相传,侃侃道来。

则,文化到底是什么?茶文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1文化内涵文化的内涵范围十分广泛,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对文化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

文化具有民族性,不同的民族语言将民族文化叙述的淋漓尽致,将民族色彩也突显的尤为光鲜靓丽。

1.2茶文化茶文化影响范围广大,中外对茶文化内涵和本质的理解方向和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

茶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包括茶叶等级的鉴赏、泡茶的技法、艺术品析等一系列操作伎俩。

与此同时,茶叶的生长环境的也是文化内容之一。

对于茶文化的体验过程是美好的,过程中的具体形式和“茶〞精神是相互统一。

(英语毕业论文)中英茶文化的比较和对比5篇

(英语毕业论文)中英茶文化的比较和对比5篇

(英语毕业论文)中英茶文化的比较和对比5篇第一篇:(英语毕业论文)中英茶文化的比较和对比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 2 缩略语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 3 浅谈中西体态语的差异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xx中学为例5 论《梅丽迪安》中主人公梅丽迪安的觉醒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Animal glossari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7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研究 8 论英语习语的语言和文化功用 9 英语商务演讲的技巧英语动画片中的中国元素探究11 商务英语和普通英语对比浅析由《红楼梦》中人名的英译看中西文化差异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805 990 74 9 14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文化身份迷失与探寻15 打破沉默——接骨师之女中“沉默”主题的解读 16 被忽视的主人公——析《简爱》中的疯女人 17 浅析广告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18 目的论在公司宣传广告英译中的应用An Analysis of Main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 20 浅谈商务英语于商务信函中的运用王尔德童话《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从《看不见的人》中看黑人对自我身份的追求和探寻 23 从顺应论角度看英汉称谓语的翻译24 凝视与对抗:《屋顶丽人》中的两性战争浅析《小妇人》中乔的女性意识及其成长过程26 怪,或不怪--《小镇畸人》中的主要人物解读27 西丽自我身份的寻求——《紫色》的女性主义解读“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两个概念的区别研究:以公示语为例29 An Analysis of Gothic Features in Poe’s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30 《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32 On C-E Translation of Company Profi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33 理想之梦的破灭——探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 34 《大学英语》听力理解中的石化现象与对策35 《永别了,武器》悲剧特征分析36 浅析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和融合废墟之鹰——《永别了武器》中亨利形象之分析38 浅析《库珀尔街》中英语过去时的翻译 39 回归之路--《所罗门之歌》 40 跨文化交际中身势语的研究《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中的双关鉴赏浅析MSN交谈中的话语标记语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44 《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人物分析 45 哈利·波特系列成功的原因经济学视野下的《鲁滨逊漂流记》 47 从跨文化角度对商标名称的研究 48 《麦琪的礼物》的叙事技巧分析 49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金色笔记》 50 理智胜于情感从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广告英语中的隐喻 52 中美肥胖问题比较研究53 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 54 《荒原》中的神话溯源《诗经》中修饰性叠词的比较研究 56 比较“迷惘一代”与“垮掉一代” 57 浅析电影《阿甘正传》的语言特色从《简爱》两个译本看女性与男性语言使用的差别 59习语中的文化差异论《英国病人》中角色的自我认知 61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海明威作品 62 论中文电视栏目名称的英语翻译理想政体的历史超越性探因——《理想国》、《乌托邦》和《新亚特兰蒂斯》中哲学家的自我中心共性平行文本比较模式指导下的公司简介翻译 65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人物形象的特点探析Exploring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ompliments 67 《呼啸山庄》中窗的意象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 erms 69 [毕业论文](日语系毕业论文)关于中日赞赏语的比较研究70 从《道连葛雷的画像》角色看王尔德 71 世纪英国继承制度对婚姻的影响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谈英语隐喻的汉译 73 苔丝悲剧原因探究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合同翻译研究 75 英语词汇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硬汉形象-浅析厄内斯特海明威《杀人者》Conversational Humor in American Sitcoms——A Case Study of The Big Bang Theory 78 杰克的悲剧与海明威的世界观 79 中美婚礼文化的对比分析 80 论叶芝创作风格的转变不同英汉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及其翻译伊丽莎白.贝内特与简.爱的婚姻观之比较 83 《瓦尔登湖》与陶渊明作品中的自然观简析 84 广告英语及其翻译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医药药品说明书的英译英汉语篇中的省略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方法——以《雪》译文为例 87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爱情观 88 从《永别了,武器》看海明威的战争观89 Exploring The Matrix: Hacker Metaphysics 90 Feminism in Eileen Chang's works 91 从《纯真年代》的女性角色看旧纽约的女性地位 92 口语语篇中责任情态的人际意义研究 93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从“进步”话语解读《苔丝》中环境因素与人物性格95 从叙事结构分析电影《撞车》中对种族歧视问题的诠释 96 谈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的必要性 97 英汉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选择的经济动因A Comparison of Color Word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100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看基督教对美国黑奴的精神救赎101 论黑暗中的光明在《八月之光》中的体现On the Functions of Metaphor in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 10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04 从英汉动物成语比较中英文化差异105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之死的必然性 106 论《呼啸山庄》中的意象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心理学角度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108 浅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关联理论视角下《诗经》中爱情隐喻的英译研究110 英汉恐惧隐喻对比研究浅析英语职业委婉语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112 《红楼梦》中的数字翻译及其文化分析 113 《白鲸》的象征意义和悲剧内涵分析 114 巧克力包装的研究马克•吐温悲观主义及其产生原因初探 116 从跨文化角度看电影标题汉译英Metaphors in the Themes of Of Mice and Men 118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Lord of the Rings 119 英汉动物习语中隐喻用法的对比分析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永别了,武器》 121 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122 威廉福克纳《圣殿》小说创作里的自卑情结 123 《等待戈多》的荒诞色彩从目的论角度研究法国香水网络广告语的汉译本的语言特征The Application of TBLT to Reading-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126 成语中的文化特色及其翻译从《永别了,武器》与《老人与海》浅析海明威的战争观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Animal Words in Chinese and English唯美主义与奥斯卡王尔德童话语法翻译法视角下的中学生英语家教辅导基于弗洛伊德心理学分析《飘》中斯嘉丽的行为132 词汇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33 对比研究中西家庭观网络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35 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比较和启示The Interpretation to Captain Ahab in Moby Dick through Abnormal Psychology 137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under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138 迷惘一代的英雄:厄内斯特海明威与弗雷德里克亨利139 中西方在养老孝道方面的差异浅谈《红楼梦》诗词的文化意象翻译141 汉英“甜”字隐喻用法对比解析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中的幽默讽刺艺术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 144 归化和异化在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145 美国电影片名翻译研究浅析美国牛仔文化及其深远影响 147 从“鱼”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中家庭观念差异研究——以电影《推手》为例 149 合作原则视角下《飘》中的人物性格探析Human Nature and Redemption——Thoughts on Reading The Kite Runner 151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 152 从《京华烟云》探析林语堂的女性观153 从目的论看《生活大爆炸》的字幕翻译154 以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夜访吸血鬼》中路易的行为活动155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s: East and West 156 网络微博语言特征157 少儿英语游戏教学策略研究158 从合作原则分析《生活大爆炸》中字幕幽默的翻译 159160 《德拉库拉》中病态感情和正常感情的对比和碰撞161 论《双城记》中卡登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162 从礼貌原则角度分析电影《暮光之城》中的对白163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to Reading-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164 二战后美国摇滚乐的发展及影响 165 从自然主义视角分析《嘉莉妹妹》 166 中美民族性格差异及其文化渊源 167 旅游广告资料翻译探讨168 商务英语中含蓄否定句的研究 169 论《百舌鸟之死》中的百舌鸟象征170 《最蓝的眼睛》中的自我迷失和身份寻求171 A Study on Humanit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avid Copperfield172 从西方讽刺剧看品特的威胁喜剧173 The Essence of Love——An Interpretation of Persuasion174 从王尔德的童话看其悲观主义爱情观 175 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176 从合作原则的角度看《辛普森一家大电影》中的黑色幽默177 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178 浅析委婉语的构造方式及功能179 中美商务谈判的风格差异180 归化翻译在电影字幕中的运用--以《米尔克》为个案分析181 The Same Experience, Different Life—The Comparison between Jane Eyre and Lin Daiyu 182 凯特肖邦小说《觉醒》中的超验主义思想分析 183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语言特征 184 论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185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之比较 186 苔丝悲剧形成原因研究187 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连接词使用情况研究 188 论网络自主学习与英语课堂教学的契合 189 浅析薇拉·凯瑟《啊,拓荒者!》的艺术特色 190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191习语及习语的汉英翻译 192 On Feminism in Persuasion 193 中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纠错策略194 美国基督新教与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的比较 195 中英社交禁忌习俗异同之比较分析19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97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微探 198 浅析哈克贝利的叛逆精神199 分析奥利弗退斯特悲剧生活的原因20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 erms第二篇:大国茶叙:中英茶文化全方位对比大国茶叙:中英茶文化全方位对比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

对中英两国茶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

对中英两国茶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

对中英两国茶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
中英两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各自独特的发展历程和传承方式。

本文将对中英两国茶文化差异进行比较研究。

一、茶的起源和历史
二、茶的品种和制作
中国的茶叶品种繁多,包括红茶、绿茶、黄茶、白茶、普洱茶等。

其中,大多数中国茶叶都是手工制作的,注重人工和自然的结合,使得茶味道独特。

而英国主要饮用红茶,且茶叶通常是机械加工的,从而保证了茶的稳定性,并且可以储存更久时间。

三、品茶方式和文化礼仪
中国人在品茶时,首先要闻香,然后观色,品味之后咽干,最后留香回味。

在中国的茶文化中,不仅强调了茶的味道,更注重了它所代表的文化和礼仪。

而英国则更注重茶的社交功能,在品茶前会提供小点心、奶油和果酱,品茶时通常会使用特定的茶具和器具。

四、茶的意义和文化背景
中国的茶文化常常被视为文化意义的象征,传承茶文化也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茶文化被视为高雅、自然、平实的象征,它承载着古老、纯洁、和谐的文化内涵。

而在英国,茶文化则代表着优雅、礼仪和社交,它有着与中式茶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内涵。

综上所述,中英两国茶文化在茶的起源、品种和制作方式、品茶方式和文化礼仪、茶的意义和文化背景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体现,说明了中国和英国的茶文化是各自独立的,并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获得了独特的发展。

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从物质、精神和语言方面

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从物质、精神和语言方面

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从物质、精神和语言方面摘要中国人发现茶后是作为药草来使用的,茶与文化因素结合后,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受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茶文化。

1 7 世纪茶叶进入到欧洲市场,虽然很多国家都有茶叶的消费,却只有英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茶文化体系。

中英两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各自的茶文化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茶文化的内涵集中体现了茶与文化结合产生的种种文化现象。

本文对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主要是从物质、精神和语言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最后总结出中英茶文化出现差异的深层原因。

文章第一部分的内容是关于茶的起源及中国茶在西方国家的传播;第二部分则重点阐明了茶文化的定义和内涵,并叙述了中国茶文化和英国茶文化的形成过程,其中关于两国的历史、经济、政治等因素对茶文化形成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主要从物质、精神和语言三个方面来分析和对比中国茶文化和英国茶文化在内涵上的体现,分别是中英茶文化的物态形式、内在本质和使用方式;本文的第四部分是通过第三部分的对比和分析进而对造成中英两国茶文化差异的原因作一个总结。

茶起源于中国,又飘香在英国,茶成为中英两国共同的标志性特征,并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本文以对比中英两国茶文化的内涵为研究主题,是想试着通过茶文化内涵中物质、精神和语言三方面的内容来深层剖析中英两国的茶文化,进而揭示出两种茶文化在本质上的区别。

关键词:茶文化, 内涵, 物质, 精神, 语言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I Abstract When tea was discovered by Chinese, it was initially used as herb. After it was integrated with cultural, tea culture was formed. In 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Chinese tea culture wa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cultivation culture. In the 17th century, tea began to enter European market. Although many countries had joined Chinese tea consumption, only British established their own system of tea culture. China and British formed their respective systems of tea culture toward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In this system, the connotation of tea culture epitomized all kinds of cultural phenomena produced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tea and culture. The contrasts in the connotations of tea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British given in this paper were in material, spiritual and linguistic, these three respects, and in the end, the author sums up deep reasons that led to the differences of tea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British.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origin of tea and the spread of Chinese tea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second part emphasizes the 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 of tea culture, and explains theform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British culture, gives quite detailed description on impacts produced by the factors of history, economy and politics in two countries upon the formation of tea culture. The third part is the core part of this paper, which mainly analyzes and contrasts the embodiment of the connotations of Chinese and British tea cultures from material, spiritual and linguistic respects. The fourth part of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contrasts made in the third part, makes a summary statement about reasons that lead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tea culture and British one. Tea originated from China and then was spread to Britain. Tea has become the common symbolic characteristic of both China and Britain, and has profoundly impacted people’s daily lives and spiritual world. This paper takes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connotations of tea culture in Chinese and British as its study subject, tries to deeply analyze Chinese tea culture and British one through material, spiritual and linguistic aspects in tea culture connotations and then reveals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tea cultures. Keywords: Tea Culture,Connotation,Material,Spiritual,Linguistic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中英茶文化的对比

中英茶文化的对比

中英茶文化的对比茶文化与文学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中英两国的文学家将“茶”作为争相歌颂的对象,将“茶”视作文人们的创作伴侣。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英茶文化的对比,希望对您有用。

中英茶文化的对比一、茶文化的界定及中英茶文化的形成茶的发现和使用并不等同于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体而言,我国早在神农时代就发现了茶,但直到两晋、南北朝的时候才出现了茶文化的萌芽;同样,虽然茶从16世纪开始就已经向西传播,但到18世纪才为英国社会所接受,逐渐从宫廷贵族的专享演化为社会各阶层的饮品。

在中国,茶叶在发现之初本是作为药用的;后随着对其认识的加深,至秦汉时,茶成为饮品;再至两晋南北朝时,茶成为寻常人家的待客之物,融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东晋时,茶不再仅仅是单纯的饮品,而成为了待客之物、祭祀之品,表现出了自身价值之外的文化功能,进入了精神领域,中国茶文化由此萌芽,其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功能逐渐超过其自然实用功能。

但这一时期的茶文化也只是寒光微露,还没有形成专门的学问。

直至唐代,我国的茶文化才正式形成。

唐朝时,农业进步、商贸活跃,促进了茶叶的生产和销售:佛教兴旺、科举初成、诗风繁盛、流行贡茶、令行禁酒。

等时代因素更是掀起了一股社会饮茶风尚。

唐人陆羽所著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茶经》更是极大地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书中不仅对有关茶的各种知识进行了详尽介绍,而且首次将饮茶过程看作一种艺术,还将儒、道、释三家的思想内涵融入其中,创造出了一整套强调意境的中国茶艺。

英国从未种植过茶叶,16世纪前更是只喝咖啡和酒。

茶叶在刚传入英国的时候也是作为药草使用的,真正把饮茶之风带到英国的是英王查理二世的王后凯瑟琳。

由于皇后的表率作用,虽然当时英国的红茶价值黄金,但贵族们依旧争相效仿,饮茶之风遂在英国宫廷流行起来,随后进入贵族世家。

中国茶由此转为时尚奢华生活的标志。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英国政治安宁、经济繁荣,很快确立了其海上霸主的地位,得以进口大量的茶叶,茶叶因此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慢慢成为日常生活的消费品。

中英语言禁忌对比

中英语言禁忌对比

中英语言禁忌对比茶文化作为中英两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从物质、精神和语言方面对中英茶文化内涵进行对比研究。

在物质方面,中国茶文化和英国茶文化在茶叶制作、冲泡方式、饮用器具等方面存在差异。

茶叶制作方面,中国以绿茶、黑茶、白茶、红茶等为主,而英国则以红茶为主。

这些差异与两国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历史发展有关。

冲泡方式上,中国以壶泡和杯泡为主,而英国则以杯泡为主。

中国茶文化中的茶道表演、茶具欣赏等也与英国茶文化中的下午茶礼仪、茶点搭配等有所不同。

在精神方面,中英茶文化都蕴含着深厚的哲学、美学和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注重心灵修养和人际关系和谐,体现了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

而英国茶文化则以实用主义为导向,注重礼仪、品味和舒适的享受,体现了绅士文化和贵族气息。

两国茶文化在茶馆文化、茶禅一味、茶道精神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在语言方面,中英茶文化在诗词、歌赋、小说等文学作品中都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中国茶文化在诗词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宋代文人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涉及到茶文化。

而英国茶文化则在小说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如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等经典之作都涉及到下午茶文化。

中英茶文化在歌赋方面也有独特的韵味,如中国歌赋中所描述的“琴棋书画诗酒茶”和英国歌曲中所唱的“Tea for Two”。

中英茶文化在物质、精神和语言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对比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两国文化的差异与共性。

中国茶文化以天人合中庸之道为核心,注重壶泡和杯泡的技巧以及茶道表演等物质形式;而英国茶文化则以实用主义为导向,注重杯泡技巧、茶点搭配等物质形式以及下午茶礼仪等精神内涵。

两国茶文化在诗词、歌赋、小说等文学作品中也有丰富的表现形式,为中英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载体。

本文旨在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禁忌和文化禁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贸易 出现的一个汉语借词 。
二、 “ 茶” 与“ T e a ” 的认 知 意义 认 知 化 交 际 中实 现 信 息 的准 确 传递提 供 帮助 。

称 概念意 义 , 是语 言 交际 中表达 的最基 本 的意义 ,
词 典对词 语 的常 规 解 释 就 是 认 知 意 义 。“ 茶” 在 《 现代汉语 词典 》 ( 1 9 9 3 ) 中的认 知意 义有 四种 : 1 )
载: “ 神龙 尝 百 草 , 日遇 七 十 毒 , 得茶 而 解 。 ”据 考 证, “ 荼” 就 是 我们 现 在 所 称 的“ 茶” 。茶 , 人 皆 晓 知饮 之 , 可是“ 茶” 字从 何 处 而来 , 在何 时 出现 , 知
之者 甚少 。西 汉 的司 马 相 如 在 《 凡将 篇 》中称 茶 为“ 诧 ”, 最早 的医学专 著《 神农本 草 经》 中称 茶 为 “ 荼 草”, 到了 8世 纪 中叶 , 唐 陆羽 在其 所 著 的《 茶 经》 中改 “ 荼” 为“ 茶” 且 沿用 至今 。 中国是最 早使
的僧侣 、 传教士、 出使 国外 的中 国使节 实 现 的。欧
洲 最先接 触茶 的 国家是 葡 萄 牙 和 荷 兰 , 他 们 把 茶 带 去欧洲 的同时 , 也 带去 了茶 音 , 欧 洲茶音 有两 大 系 谱—— 闽 系 和 粤 系 。荷 兰 人 将 茶 叶 从 厦 门 输 出, 这样 荷 兰人就将 厦 门话 “ 茶” — —T e或 T a y带 到 了欧 洲 ; 葡 萄牙人 在广 州输 出茶 叶 , 他 们就将 广 东方言里 的“ 茶” —— C h a 、 C h a a 、 C h a w 等带 到 了 欧 洲 。茶在 英 国 的传 播 经历 了一 个 世纪 之 后 , 到 1 8世 纪末 英 国人 才 普 遍 使 用 “ T e a ” [ t i : ] 的 拼 写 和发音 , 也沿用 至 今 。与 中 国 的“ 茶” 字 源 于本 土
王熙凤为了表现自己的出生和品味自然说茶不怎么样宝玉一直想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肯定不认为贡茶就是好茶宝钗想与宝玉结良缘就必须顺应封建大家庭掌事人王熙凤自然也说茶不怎么样而林黛玉因寄人篱下岂能说人家的东西不好在这里茶写出了各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个性特征茶成了品茶人的情感代言人
第3 3卷第 2期
2 0 1 3年 4月
4 ) ( 1 i g h t m e a l s e r v e d a t a n) o c c a s i o n w h e n t e a i s
中国是茶 的发 祥地 。世界 各 国对茶 的 了解 和使 用
都是 直接 或 间接 的 由中国传播 出去 的 。据 文献 记 载 茶 的向外传 播 始 于繁 盛 的唐代 , 主要 通 过 来 华
作者简介 : 肖小月 ( 1 9 8 0一) , 女, 湖北天 门人 , 武夷学 院商学 院讲 师 , 硕士; 彭华 ( 1 9 8 1 一) , 男, 湖北 宜 昌 人, 武夷 学院商学 院讲 师, 硕士 。
中英 两 国茶 文 化 的异 同也 在 这 些 语 言 中体
现, 研究 这些 语言 , 挖掘 这些语 言 背后所 附着 的茶
用茶 的国家 , 茶 的发 现 和利 用 始 于 上古 时 代 的母 系 氏族 社会 , 距今 已有 五六 千 年 的历 史 , 可 以说 ,
的名称 : 奶茶 、 杏仁 茶 。4 ) 指油 茶树 : 茶油 。 …‘ H 挖 ’ “ T e a ” 在《 牛 津高 阶英汉 双解词 典》 ( 第 四版 ) 里 的








Vo 1 . 3 3 No . 2 Apr . 2 01 3
J o u r n a l o f Hu a n g g a n g N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语 言 交 际下 中英 茶 文 化 对 比研 究
肖小 月 , 彭 华
常绿灌 木 , 叶子 长 椭 圆形 , 花 白色 , 种 子有硬壳 。 嫩叶加 工后 就是 茶 叶 , 是 我 国南 方最 重 要 的经 济 作物之 一 。2 ) 用 茶 叶 做 成 的饮 料 。3 ) 某 些 饮 料

“ 茶” 与“ T e a ” 的起 源 《 神龙 本 草经 》 有
认 知 意义 也 有 四种 : 1 ) ( d i r e d l e a v e s o f a n ) e v e r . g r e e n s h r u b g r o w n i n C h i n a ,I n d i a ,e t c茶 叶 ; 茶 树
2 ) d i r n k m a k e b y p o u i r n g b o i l i n g w a t e r o n t h e s e
l e a v e s 茶3 ) d i r n k m a d e b y p o u i r n g b o i l i n g w a t e r o n t h e l e a v e s o f o t h e r p l a n t s代茶 : 菊花 、 薄荷 、 药 草茶
( 武夷学 院 商学 院, 福建 武夷 山 3 5 4 3 0 0 )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 是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 语言交 际是跨文化交际 的主要途径。对比承载 中英
茶 文 化 的语 言 词 汇 , 分 析 两 国茶 文 化 的异 同 , 有 助 于我 们 在 跨 文 化 交 际 中 实 现 信息 的准 确 传 递 。
关键词 : 语言交际 ; 跨 文化 ; 中英茶文化
中 图分 类 号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1 0 -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3 - 8 0 7 8 ( 2 0 1 3 ) 0 2 - 0 1 1 6 03 -
d o i : i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8 0 7 8 . 2 0 1 3 . 0 2 . 3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