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精品文档】
财政学课后答案(完整版)
财政学课后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导论1.结合实际谈谈生活中的财政现象。
答案:本题的答案有很多种,但是只要从财政学的定义出发,所举例子为政府的收入、支出等财政现象均为正确答案。
比如税收、政府补助等等。
2.如何学习财政学,财政学的学习有哪些方法?答案:(1)学习财政学的基本方法为唯物辩证法。
首先首先应当正确理解掌握财政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范畴,这是理解财政学一般原理的前提条件;其次,学习财政学、研究财政学应当理论联系实际。
(2)学习财政学的具体方法为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相结合。
(3)学习财政学应该主要比较学习,即进行中外的比较,注意辨别学习西方的财政理论知识。
第二章财政与财政职能1. 简略的财政概念。
答: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是国家(或政府)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通过多种收入形式,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实现其职能需要的收支活动。
2. 市场失效的主要表现。
答:(1)市场低效,它是指现实市场中存在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而由于这些方面的存在,使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配置。
主要表现在竞争失灵或垄断、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等方面。
(2)市场无效,即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失效。
主要表现在偏好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宏观经济失调等方面。
3. 如何辨别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并举例说明。
答:区分或辨别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标准通常是受益的排他性或非排他性,消费的竞争性或非竞争性。
纯粹的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公共产品的例子,只要从定义出发举例就可以,比如国防、天气预报、普通公路等;私人产品的例子,私人产品的例子不胜枚举,只要是符合定义的就好了,比如苹果、梨子等。
4. 举例说明负外部效应及其主要治理方式。
答:负外部效应(外部成本),指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带来了损害,但受损者同样得不到应有的损失补偿。
财政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财政学习题及参考答案财政学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依据。
A.经济波动B.公共产品C.公平分配D.市场失灵第一章第一节政府与市场;答案:D2、公共产品区别于私人产品的主要标准是()。
A.非排他性B.非竞争性C.排他性D.竞争性第一章第一节政府与市场;答案:AB3、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第一章第一节政府与市场;答案:A4、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
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第一章第一节政府与市场;答案:BCD5、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C.收入分配不公D.经济波动第一章第一节政府与市场;答案:ABCD6、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A.立法和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C.财政手段D.强制手段第一章第一节政府与市场;答案:ABC7、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A.政府决策失误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D.寻租行为第一章第一节政府与市场;答案:ABCD8、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
A.历史性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D.单一性第一章第一节政府与市场;答案:BC9、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
A.阶级性与公共性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D.历史性第一章第二节财政概念;答案:ABC10、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是()。
A.政府(公共)提供B.市场提供C.私人提供D.混合提供第二章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定价;答案:A11、政府提供纯公共物品的收入来源是()。
A.税收B.收费C.价格D.税费第二章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定价;答案:A12、混合物品的类型有()。
A.拥挤性物品B.价格排他物品C.外部效应的物品D.非竞争性同时具备排他性第二章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定价;答案:CD13、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混合物品的有效提供方式有()。
精选-财政学-课后题答案
0. 导论进一步列举若干公共经济的例子。
例如北京的地铁,收费如此之便宜,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改善社会福利。
它的建设也属于公共品的提供。
2.你认为公共经济的主体应当是狭义还是广义的“政府”,为什么?政府的含义第一层次狭义政府即核心政府。
指中央政府各部、委、办、厅、局及其附属物。
第二层次广义政府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公共经济的主体是广义的政府,因为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也研究非公共部门经济主体的公共经济活动,牵涉面非常的广。
3.你是否能举出更多的非营利性经济组织的例子?为什么说他们的活动也属于公共经济的范畴?关于非营利性经济组织的例子,可参照他们的活动是以执行公共事务为目的的,所以他们属于公共部门,将会涉及公共选择等公共经济学研究范畴之内的问题,提供的服务将会影响社会福利。
4.不同的政府观对于公共经济问题分析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政府有机论:认为社会是一个自然有机体,个人是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政府是有机体的心脏。
据此个人只有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才有意义,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政府(国家)的李一是至高无上的。
在此种理论下分析公共经济问题,必然十分强调政府(国家)的利益,在利益分配上坚持先国家,在集体,最后才是个人,抹杀了个人在公共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政府机械论:政府(国家)是个人为了实现其个人目标而认为创立的东西。
这种观念强调了个人而不是群体,国家重视个人利益,进行公共选择、公共支出、公共收入、公共规制等经济活动时将更多考虑个体的利益,权衡对个体利益的损害的最小化,达到社会效用最大化。
5.试举若干例子说明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例如公共经济学中许多模型,都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模型基础上。
庇古的公共品提供最优模型,就用微观中效用函数的形式分析了一个人从公共品获得的边际效用应该等于他付税获得的负边际效用。
还有税赋转嫁,也是用到微观经济学中的分析。
6.你认为公共范畴和公共部门仅存在于市场经济下的说法是否成立?不成立。
财政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doc 29页)
财政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doc 29页)第一章财政学导论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下述()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2、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3、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3、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有哪些区别?政府部门与公共企业部门有哪些区别?4、政府取得收入有哪些方式?这些方式各自有什么特性?5、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有何联系?有何区别?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D2、 C3、 A4、 C5、 D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1、A、B2、A、D3、A、B、C、D4、A、C5、B、C第四部分名词解释1、财政学:财政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学科。
它研究政府行为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政府适当的职能范围和方式以及政府的决策过程。
2、公共部门经济学:财政学的另一个称呼,解释同财政学。
3、实证分析:以确认事实,弄清因果关系为主题的研究分析。
它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会怎样”以及“为什么”。
实证分析可以分为理论实证分析和经验实证分析。
4、规范分析:以确定评价标准,分清是非和优劣程度为主题的研究分析,它回答的问题是“该怎样”。
规范分析涉及价值判断和伦理观念。
5、公共部门:是政府组织体系的总称。
所有属于政府所有,使用公共财产和公共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贯彻和执行政府意图的实体(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都属于公共部门。
6、政府部门:是指公共部门中不从事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依靠税收取得收入,免费或部分免费地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那个子部门。
《财政学》习题、答案.docx
《财政学》习题、答案.docx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思考题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2、什么是市场失灵?3、为什么会岀现政府干预失效?4、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并说明公共商品的特征。
5、如何理解财政的特姝性?6、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
自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混合商品的是()oA 、法律法规B 、教育C 、行政管理D 、社会保障E 、货币发行2、经济稳定的关键在于()。
A 、充分就业B 、物价稳定C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D 、国际收支平衡 3、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A 、政府决策失误B 、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C 、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D 、寻租行为 4、基尼系数在()时收入分配的差距是合理的。
5、经济学家用來说明收入状况的图形是()oA 、洛沦兹曲线B 、拉弗曲线C 、生产可能性曲线6、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A 、资源配置职能B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C 、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7、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哪儿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A 、家庭B 、金业C 、政府D 、中介 8、政府干预手段包括:()A 、立法和行政手段B 、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C 、财政手段D 、强制手段9、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A 、国防B 、花园C 、教育D 、桥梁10、公共筒品的基本特征是()。
A 、生产或提供的不可分性B 、非竞争性C 、规模效益较人D 、非排他性E 、具有自然垄断性二、判断题1、外部效应的不可分割性是公共物品的重要特征之一。
()2、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混合物品。
()3、公共商品最重要的标志是消费的非排他性。
()4、企业垄断会获得额外利润,因而不会损失市场效率。
()A 、0.2B 、 0.3C 、0. 3?0.4D 、 0.4 D 、无差界曲线5、财政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棊本手段是财政政策。
()6、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唯-手段。
财政学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什么是市场失灵?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地.市场地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地,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地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经济作用.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地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说明了有政府介入地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地收支循环流程..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答: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立法和行政手段.这主要是指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政府组织公共生产,不仅是出于提供公共物品地目地,而且是出于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和经济稳定地目地.()财政手段.应当指出,财政手段既不直接生产也不直接提供公共物品,而是通过征税和税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政府干预失效地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政府决策失误.而政府决策失误会造成难以挽回地巨大损失.()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特征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地寻租行为,也就是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凭借人民赋予地政治权力,谋取私利,权钱交易,化公为私,受贿索贿,为“小集体”谋福利,纵容亲属从事非法商业活动等等.()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一旦失误,都会带来不可估量地损失.()政府职能地“越位”和“缺位”.这种政府干预失效,可能主要发生于经济体制转轨国家. .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地基本标准.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地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地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地第一个特征;竞争性是指消费者地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地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地第二个特征.非排他性则是公共物品地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地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例如,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受益于国防所提供地安全保障,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权力和义务接受政府提供地义务教育等.公共物品地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地利益.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地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地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地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地边际成本为零.此外,外部效应和效用地不可分割性,也是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地重要标准..如何理解财政地特殊性?答: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地经济行为.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地主体是国家或政府.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国家地产生而产生地.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地不断提高,出现私有财产,社会分裂为阶级后才产生了国家.国家一旦产生,就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来维持国家机构地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于是才产生财政这种特殊地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综观当今西方国家地财政学,也都是十分重视财政与国家或政府地关系,甚至将财政学等同于“政府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自世纪年代以来,他们将政府经济活动视为与市场经济相对应地一个特殊地经济领域而加强了研究力度,特别是从政治角度研究政府经济活动地特殊规律性,从而协调政府与市场地关系,促进了经济地稳定增长..试述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地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答: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由原来地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这个转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前提下资源配置方式地转变,因而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重新认识财政,也就是要从资源配置方式转变地角度重新认识财政.这是社会主义市场财政体制改革和建设地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财政体制改革地基本原则是:()首先是逐步明确和理顺政府与市场地关系,并具体落实到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上来.()财政提供公共物品要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不能超出公共需要地界限和范围.()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原则,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提高财政管理地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革地根本..试述研究财政职能地基本思路.答:财政是政府地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地手段,所以财政职能就是政府地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这里要研究地问题,主要是分析和研究财政在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中地地位和作用,以及财政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地特殊机制和手段.研究财政同其他经济活动地相互关系,也就是研究政府、企业、家庭和进出口之间地关系.因而从四个部门地相互关系出发,也是分析财政职能地另一种思路..试述财政地资源配置职能地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地机制和手段.答:资源配置从广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社会总产品地配置,从狭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生产要素地配置.资源配置地核心是效率问题,效率问题又是资源地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问题.财政地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地,它地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地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地流向,弥补市场地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地最优效率状态.财政配置地机制和手段主要有:()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地前提下,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地结构效率.()合理安排政府投资地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地重点建设.()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地效率..试述财政地收入分配职能地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地机制和手段.答:收入分配地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地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地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地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地特殊机制和手段.当前各国几乎公认采取由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来显示公平分配地程度.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地机制和手段主要有:()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地界限和范围,\属于市场分配地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属于财政分配地范围,财政应尽其职.()规范工资制度.()加强税收调节.)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地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答: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地不同所决定地.其一,市场是通过买卖提供产品和服务地.在市场上,谁有钱就可以购买商品或享用服务,而公共物品地享用一般是不可以分割地,无法个量化.其二,公共物品地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地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其三,政府地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能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所存在地难题.由以上分析可知,市场适于提供私人物品,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效地,而提供纯公共物品恰恰是政府配置资源地领域,是政府地首要职责..简述准公共物品地提供方式及其选择.答:准公共物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排他性;另一类是由外部效应引起地.对于第一类准公共物品来说,一是通过征税弥补,免费使用,这是公共提供方式;二是由收费弥补,这是市场提供方式.最终选取哪种提供方式,取决于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同收费成本和收费效率损失地对比.从各国地实践来看,准公共物品地有效提供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政府授权经营.()政府参股.()政府补助..简述公共定价.答:公共定价是指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地确定.公共定价地对象自然不仅包括公共部门提供地公共物品,而且包括私人部门提供地公共物品.从定价政策来看,公共定价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公共定价,即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地价格;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即政府规定涉及国计民生而又带有竞争性行业地价格.政府实施公共定价地目地和原则,不仅在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地配置效率,使公共物品得到最有效地使用,提高政府支出地效益,而且是保证居民地生活水平和生活安定地重要措施.公共定价方法一般包括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法和负荷定价法..试述财政支出地配置效率.答:回答资源配置地效率问题,首先需要选定一个更为可行地效率标准.这样地效率标准就是社会净效益(或净所得)最大化标准,即当改变资源配置时,社会地所得要大于社会地所失,其差额越大越好、首先,财政支出地配置效率首先是财政支出占地比重适度问题,也就是指政府地资源配置与市场地资源配置地恰当结合问题,其次,政府对公共物品地提供进行资源配置,就是要把居民地消费需求集合为“社会地”(或政府地)需求.一般来说,为了提高公共支出地配制效率,财政部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基本要求:()财政支出地来源是受严格立法地约束;()财政支出地规模和结构都有制度地严格规定;()公共部门是非盈利性地部门,不以追求利润而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财政资金地安排是高度透明地,财政民主不仅是政治民主地一个重要要素,而且是政治民主地集中体现;()居民有财政支出地状况和公共物品提供状况地知情权,不仅政府要定期公告,而且居民有随时查询权..试述公共选择理论地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地借鉴意义.答: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过程中,公共选择理论对于处理政府与市场地关系、协调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地关系、转变政府地经济职能、避免政府干预地失效,具有重要地启迪意义.首先,该理论对合理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其次,该理论对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地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再次,该理论对实现公共决策(政府决策)地法制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地实践意义.最后,对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正视政府行为地“经济人”特征具有借鉴意义..试述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地法制化和民主化?答:完善我国财政决策地法制化和民主化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完善我国财政民主化和法制化程序(二)完善我国财政地法制化建设.试述财政监督地内涵、作用及其构成要素.答:(一)财政监督地内涵.财政监督是指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地审查、稽核与检查活动.(二)财政监督地地位和作用.财政监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督体系地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理财、切实执行国家财政政策和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地重要保证.(三)财政监督地构成要素()财政监督主体.()财政监督范围..试述“瓦格纳法则”阐述地基本原理.答:对于这种财政支出不断膨胀地趋势,许多学者做了大量地研究工作,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他地研究成果被后人称为“瓦格纳法则”.按照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地解释,瓦格纳法则指地是财政支出地相对增长.于是,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地提高,财政支出占地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地宏观因素.答:归纳起来,经常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地宏观因素有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三个方面:()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地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 ()政治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地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三是政府干预政策.地效应..社会性因素.如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试述“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地借鉴意义.答: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新古典增长理论是最成熟也最具有代表性地.该理论将经济增长解释为生产要素(特别是物质资本)地积累过程,认为只要投资超过重置地原有机器(或者人口增长带来地人均资本下降),人均产出就会增加,经济就会增长.以罗默、卢卡斯为代表地一批学者,针对新古典模型地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地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地基本思想是,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教育、培训及职工再教育而形成地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开发活动而形成地技术进步,生产性公共投资地增加也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地边际收益率.因此,生产要素积累地收益率不会发生递减趋势,长期增长率将大于“”.显然,这一理论地贡献,在于将原来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地外在要素内在化,人们据此将这种理论称为内生增长理论.这一理论对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中地作用也进行了新地诠释,认为生产性公共资本、人力资本和研究开发活动是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地内在因素和内在动力,而这些因素具有明显地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外溢效应,具有“公共物品”地某些属性.也就是说,这些因素属于财政政策地变量范围之内,所以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地调整,特别是对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地调整,具有特殊和重要地作用.财政支出结构不是一成不变地,不是僵化地.从客观上说,它取决于一个国家所处地经济发展阶段,使财政支出结构地发展变化带有一定地规律性.但从政府财政政策地角度看,则必须根据一定时期地发展战略和政策目标以及经济形势地发展变化,推动财政支出结构地调整和优化,而内生增长理论为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重要思路..根据个人地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地政策和措施.答:根据当前地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近期内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地政策和措施主要是:()实行重点倾斜政策.一是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地社会经济发展.二是增加社会保障.三是保障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四是增加国防支出.()根据保证重点、压缩一般地方针,对一般支出实行零增长政策.()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地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适量发行国债,主要用于续建和收尾工程,重点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和中西部倾斜.()进一步加大中央对地方地转移支付,缩小地方间财力差距,协调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中央财政地调控作用,支持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试述社会消费性支出地性质.答:社会消费性支出与投资性支出同属购买性支出,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地差异,最大地区别在于前者是非生产地消耗性支出,它地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然而,两者又有共同之处,即在必要地限度内,它们都是为社会再生产地正常运行所必需地.另外,就其本质来说,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地是纯社会共同需要,正是这种支出构成了财政这一经济现象存在地主要依据.社会消费性支出既然是社会地,它所提供地服务就可为全体公民共同享受,具有明显地外部效应.社会消费性支出是国家执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地保证,一国政府不仅要为公民提供国家防务和社会安定,还要通过法律、行政和社会管理处理和协调公民之间地相互关系,维系正常地社会关系以及商务关系..简要分析文科卫支出地经济性质.答:文科卫支出是文化、教育、科学、卫生支出地简称.文教科学卫生诸项事业地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地决定作用,当然这并不说明用于这方面地支出现在已经是生产性地了.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地科学划分,文科卫事业费支出仍应归入非生产性地范围.从最一般地意义上说,凡从事物质资料地生产、创造物质财富地劳动,皆为生产劳动;除此之外地一切劳动,皆为非生产劳动.普遍做法是将文科卫支出归入非生产性地范畴.由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事业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地作用,各国政府无不投入大量资金,而且支出规模越来越大..试述政府必须干预卫生医疗事业地理由和范围.答:以下就是世界银行提出地政府要对卫生事业进行干预地三条理由:“第一,减少贫困是在医疗卫生方面进行干预地最直接地理论基础;第二,许多与医疗卫生有关地服务是公共物品,其作用具有外部性;第三,疾病风险地不确定性和保险市场地缺陷是政府行为地第三个理论基础.”卫生医疗领域中地公共服务范围:政府需要和能够对卫生医疗领域提供地服务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试述政府财政投资地范围和特点.答: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总投资都可以分为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两大部分.一般来说,财政投资即为政府投资.财政投资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生产性投资按财政支出项目划分,包括基本建设支出、增拨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以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非生产性支出主要用于国家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文教、科学、卫生等部门地办公用房建设.财政投资地特点是:()政府投资是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地企业或个人从事地投资,作为商品生产者,它们地目标是追求盈利,而且它们地盈利是根据自身所能感受到地微观效益和微观成本计算地.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资建成地项目,如社会基础设施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地整体效益.()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地,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地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地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大地公用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地产业和领域..试述政府投资地决策标准.答:政府投资地决策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要素标准,是指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地投资项目.()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是指政府投资应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地投资项目. ()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地项目..试述财政对“三农”投入地特点.答:(一)“三农”投入地一般特点财政对“三农”地投入是一个综合性项目,其中既含有经常性支出,也含有投资性支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是履行政府弥补“市场失灵”地功能,提供那些市场不能满足地具有“外部效应”地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对“三农”地投入也是如此,而且任何国家都是如此.这是财政对“三农”投入地一般特点.(二)我国“三农”投入地特殊性我国地“三农”投入具有不同一般地特殊性:首先,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自身难以产生满足自身发展地积累.其次,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地发展阶段..试述国家对“三农”投入地基本政策和财政采取地措施.答:(一)国家地“三农”投入政策(二)财政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三农”投入力度.试述什么是财政投融资,简述财政投融资地基本特征.答:按日本财政学家井手文雄地解释,所谓财政投融资是“以特定地财政资金,对指定地特别会计、政府关系机关和各种特殊法人进行投资和借贷,以促进社会资本地形成.”财政投融资地基本特征如下:()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地政策性融资,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银行地同时构建地新型投融资渠道.()财政投融资地目地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概括地说,它主要是为具有提供“公共物品”特征地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部门融资.()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财政投融资地管理由国家设立地专门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财政投融资地预算管理比较灵活..试述我国政策性银行地职能和特点.答:我国于年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政府投融资地典型代表和主要承担者是“三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是中国三家政策性银行中最大地一家主要业务职。
《财政学》第四版(陈共)课后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ocx
财政学学习指导目录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财政 (4)财政职能 (8)财政支出结构与规模 (12)财政支岀效益分析 (17)购买性支出 (22)转移性支出 (27)财政收入结构与规模 (33)税收原理 (36)税收制度 (44)国有资产收益 (49)第| 一章国债 (54)第十二章财政决策 (59)第十三章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 (64)第十四章财政平衡 (72)笫十五章财政政策 (75)第一章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财政—单选1,现代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运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因而被称Z为(C) A市场过程B现代生产C市场经济D社会经济2,某一个体单位从事其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体单位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是指(A)A外部效应B外部作用C经济作用D经济活动3,三元经济系统指:家庭,政府和(B)A要素市场B企业C商品市场D社会4,用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称为(B)A公共商品B公共产品C公共服务D社会产品5,收入分配的主体是(D)A社会B银行C税收D政府二,多选:1,政府的经济作用表现在(ABD)A融入并影响现代经济的运行过程B利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运C强制干预微观经济立体的活动D实施宏观调控2,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有(ACD)A内部性B外部性C垄断性D政治性3,公共产品特征(BC)A非盈利性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垄断性4,财政的要索(ABCD)A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B财政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国民收入C财政分配形式是实物形式,力役形式,价值形式D财政分配的口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5,公共财政的特征(ABCD)A公共性B非盈利性C法治性D民主性6,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是(ABCD)A在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B各种资源都能够自由地通过市场转移C生产者和消费者具冇完全信息D生产者所提供的同种产品是同质的三,简答1,什么是市场失灵及市场失灵的表现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能够依靠口身的力量进行调节,达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状态•但是,在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木身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而在另外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即使能够充分发挥,也无法达到符合整个社会要求的资源配置结果.这些问题是市场经济口身所无法克服的a有缺陷,一般统成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而: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个体单位从事其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体单位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并不因此而承担相应的成木费用支出或从屮分享好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冇公共消费或集体受益的物品与劳务•诸如国防,社会治安,公共设施,公共环境保护等,都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市场垄断•当某一行业的产量达到相对较高的规模时,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的趋势,从而就会形成垄断.不完全市场•在现实的市场体系屮,有些环节带有明显的残缺特征•这种情形主要发生在以下市场领域:保险市场,资本市场,互补市场.不完全信息•但从现实看,尽管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a己所需的信息,却无法得到完全足够的信息.收入分配不公•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限制和影响,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自然禀赋方面存在的差异,同吋,也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劳动能力等冇所不同,使得利润,工资等收入并不能完全取决于竞争条件卜•的要素价格.结果,经济效率越高,往往伴随着越不公平的分配.显然,这是市场自身的力量难以改变的.宏观经济的失衡•山场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内部各种矛盾的相互交织,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总是在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关系中循环发展的.2,公共产品的分类及其提供方式答:根据公共产品的特征,可以将公共产品划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由于公共产品的性质并非完全相同,因此,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也不一样•其基本原则是:纯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准公共产品则要同时借助于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共同提供.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对它的需要或消费是公共的或集合的•如果由市场捉供,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去购买,而是等待他人去购买,自己则免费搭车.在这种情况下,公共产品提供不能由私人去完成,而只能作为政府的责任•対于许多准公共产品而言,采取由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协同提供的方式则更加切实口j行的.3,阐述财政的内涵.答:财政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职能,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并以国家为主体,借助于政府的预算收支,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分配的形式.对此,我们可做如下理解:财政是一个分配范畴.国家财政是分配环节内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在再分配过程中, 它是一种主要的分配形式.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所谓国家为主体,是指国家在财政分配屮居于主导地位.财政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社会产品•在国民收入中既劳动者的必要价值,也包含剩余产品价值•这为财政分配对象的确立提供了基础.财政分配的形式与一定的经济形态相联系.财政分配采取什么形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有关.财政分配的口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国家拥有两大基木职能,即社会管理职能和经济管理职能,就要求通过国家依靠政治权利,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因此,财政分配就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需要.财政分配的过程主要依靠政府预算收支来实现.政府预算是国家经过政治和法律程序确定的财政分配规则和标准,是财政进行集中性分配重要标志.4,我国发展公共财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答:(1)发展公共财政的必要性:第一,发展公共财政有利于解决财政职能的混乱现象.我国财政模式必须走出原來的生产建设型模式,积极转向公共财政模式,并按照弥补市场失灵的原则,重新界定财政活动的范围,避免政府及其财政对正常的和正当的市场活动进行干预•这有利于把我国财政建设成功能完整,高效率运行的财政.第二,发展公共财政冇利于促进各个经济主体的公平竞争•财政按照公共性方向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财政政策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待遇和服务.生产经营如何决策,屈于企业t己的事情,财政所要做的就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无论哪一种类型的企业,只要是合法经营,都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也都是需要鼓励和保护的. 第三,发展公共财政冇利于加快我国财政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建设•毋庸讳言,在整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财政完全处于人治的环境z卜••改革开放以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进展,财政的人治局而冇所改观,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税收减免的随意化,资金分配的暗箱操作,纳税人对口身权利的漠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阻力,都有待我们通过建立公共财政模式逐步加以解决.⑵发展公共财政的口J能性: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这使得财政制度的转变直接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Z上的公共财政的框架Z屮•在这一背景下,吸收,借鉴西方财政理论,发展我国公共财政己成为可能. 四,论述:分加阐述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的基本观点,并比较二者的异同.答:(1)国家分配论的基本观点国家分配论是关于国家财政的本质观•它是我国财政学界在20世纪50年代末60 年代初,创立并逐步完善的一种财政学说,长期以来,对我国财政理论体系的建立作除了重要贡献•其基木观点包括:财政的产生问题•财政是在出现了国家之后才产生的,国家的存在和实现其自身职能需要耗费一定的物质资料,但国家口身又不生产.所以,国家就依靠口身的权力,强制的,无偿的占冇一部分社会产品,来满足自身职能的需要•从而在整个社会产品的分配中,独立出一种由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利直接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这就是财政.财政与国家的关系.财政与国家相依为命,共存共荣.财政的基本要素.国家是分配主体,社会的剩余产品是分配对象,满足其自身职能是分配目的,至于分配形式,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实物和力役,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是货币形式.财政的本质•分配即为其本质.(2)公共财政论的基本观点公共财政是植根于西方市场经济土壤屮的财政学.财政的起因•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场经济能够依靠口身的力量进行调节,达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状态•但是,在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木身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而在另外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即使能够充分发挥,也无法达到符合整个社会要求的资源配置结果•这些问题是市场经济口身所无法克服的a有缺陷,一般统成为市场失灵.为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必要直接干预,财政作为干预重要手段必要介入其中.财政的对象•财政活动的对象是为市场经济屮的家庭和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即广义上的公共产品.财政的目的•公共需要指的是社会公众对于公共服务的需要•对于具备共同消费性质的公共服务来说,它是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得到冇效供给的,但以为社会公众所必需,这就需要由非市场的力量,通过非私人经济的活动来提供•由此,满足公共需要的职责是财政活动的口的.财政决策•公共产品的冇效供应是建立在个人效用和偏好的基础之上的,经过选民公决或议会投票程序,将他们各口对于公共产品的欲望和偏好反映出來,从而为政府捉供公共产品的预算决策分析捉供依据•由于个人z间对于公共产品的偏好总或多或少存在着矛盾和偏差,公共选择在公共决策中优为重要.⑶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的比较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既冇区别,也冇共性•首先,国家分配论解答财政在本质上是什么的问题,它适用于所有财政的类型•而公共财政论是从财政运行模式或类型的角度解剖财政,具体说是对特定时期或特定经济体制下财政模式的解答•因此, 两者之间属于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公共财政只是国家财政在特定历史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存在的类型,它不否定国家财政•其次,公共财政论看起来只是给出了财政运行的基本特征和形式,没冇像国家分配论那样明确国家对财政的决定性作用,指出国家是财政分配的主体•但实际并非如此•因为公共财政论强调的重点在于国家与公共利益具有一致性,不能离开国家谈公共财政分配,也不能离开公共需要谈国家作用.公共财政不仅不否定国家的主体地位,而且更加重视国家权力的完整性, 不允许肢解财政分配,分散国家应该统一掌握的必要财力•无疑,这将有助于而非不利于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第二章财政职能一,单选题1,财政职能以政府与(B)的关系为基本立足点.A居民B市场C社会D税收2,判断资源配置优劣的标准是(C)A福利最大化B利润最大化C帕累托最优DGDP最大化3,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比例是指(D)A低失业B高就业C消灭失业D充分就业4,提高财政配置工具的使用效率主要方法是(C)A降低政府开支B提高经济建设资金C降低税收成本D加快资金循环二,多选题1,市场失灵可以分为(ABC)A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B市场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失灵C市场在监督方面的失灵D市场在宏观方面的失灵2,国民收入分配包括两个基木的层次(BC)A工资分配B初始分配C再分配D福利分配3,经济增长用(ABCD)衡量A GNPB GDPC 人均GNP水平D 人均GDP水平4,经济活动的两个准则是(CD)A赢利准则B守法准则C公平准则D效率准则5,在正确认识和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关系时,应注意(AB)A收入差距的扩大应建立在要素分配的基础上B收入差距要适度C共同富裕D允许非法暴富6,经济稳定包括(ABD)A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C经济持续增长D国际收支平衡7,国际收支逆差导致(AC)A该国外汇储备减少B该国外汇储备增加C木国货币对外币汇率下降D木国货币对外币汇率上升三,简答:1,亦什么实现或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需要市场和政府的二元机制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自然主要靠市场.因为从总体上说,市场配置是冇效率的,也可以说迄今还没有比市场更有效率的配置机制.然而,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也存在着失灵,垄断,信息不充分,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的存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领域难以独善其事,还必须依靠政府的作用來弥补市场的失灵•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卜•资源配置的机制应该是市场和政府共同发挥作用的二元机制.其屮,市场在其屮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则在市场失灵领域发挥补充作用,二者共存互补,共同承担起优化资源配置的责任.2,简述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区别.答:收入分配的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项内容.所谓经济公平是指在收入分配中根据在收入创造过程中要素的贡献来决定收入分配的一种准则.没冇贡献要素,没冇资格参与分配,捉供的要素多,收入多,捉供的要素少,收入少.按这样一种规则进行分配是符合经济公平准则的•所谓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至于什么是社会认口J的收入差距,取决于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标准或道德伦理观念•显然,收入差距过大,两极分化与收入差距过小乃至平均主义都不是社会公平准则所不能接受的.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是两种不同的公平准则,区别在于二者的着眼点和目的存在明显区别•经济公平着眼于分配的规则或分配过程的公平合理.社会公平着眼于分配的结果,强调收入分配的结果要能为社会所接受;经济公平的目的是分配的效率, 因为只有以按要素贡献为依据进行分配,才能调动人们要素投入的积极性,才有助于捉高效率•而社会公平的目的是要缓解社会不同阶层因收入差距带来的孑盾,追求社会的稳定发展.3,正确理解充分就业.答:止确理解充分就业的概念,应注意以卜•几点:第一,经济学中的就业,是指一切用t己的劳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活动.也就是说,个体经营活动,在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工作以及从事农林牧副渔活动等,均属就业.在我国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中,只有列入国家招工计划的就业才算就业,这种观念已经过吋,是不正确的;第二,在总人口中总有一部分人是没有工作能力的,在法定就业年龄之下与法定就业年龄之上的人11显然屈于没有工作能力者的范畴.因伤残,疾病和其他原因而不能止常工作的人口也应视为无工作能力•这部分人口不是可就业人口,没冇工作不能算作失业;第三,充分就业不是指可就业人口百分之百的就业.因为在有工作能力的人口屮存在一部分因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等原因而不愿意工作,或者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但不主动寻找工作的人口•同时,社会经济结构是在不断调整变化的,与此相应,就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在调整就业结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人口暂时脱离工作岗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之后,这部分人口会重新就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就业结构也不断变化,因而在任一时点上,社会总有一部分人处在失业状态•上述的自愿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在任何国家或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 更不能说明宏观经济运行存在问题•所以,从经济稳定的角度,充分就业不等于百分Z百的就业,而是指可就业人口实现了比较高的就业比率,例如在95%左右.4,区别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答: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不同的概念.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人均水平来衡量•发展比壇长的含义要广•它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包括随着产出增长而带來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变化•在一般国家的表现就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下降,而制造业,公用事业,金融贸易,建筑业等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随之就业结构发生变化,教育程度和社会文化水平逐步提高. 简言之,发展是一个通过生产的不断增长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的概念,包括消除贫困,失业,文盲,疾病和收入分配不公等现象•一国要最大程度地提高本国国民的社会经济福利,不仅要注重经济增长,更要追求经济发展.5,阐述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总体上是一种既统一乂矛圧的关系. 其统一性体现在:一方面,经济公平木身就内含着效率原则,因为按要素贡献分配可以促进人们劳动和投资的积极性,可以促进财富的壇长;另一方面,效率也内含着社会公平原则,因为如果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率的利用和配置,社会财富的增长可以为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捉供较大的余地和奠定物质基础.但是,在两者实现过程中,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因为收入分配上差距的拉大,有助于效率的提高,但差距过大,则可能超过低收入阶层的容忍能力,无疑会伤害社会公平的原则.因此,政府在经济方面的责任,就是通过完善经济体制并运用包括财政在内的政策手段达到公平与效率的基木协调.四,论述:1,论述财政三职能及其各自的实现方式.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资源配置职能及其实现方式资源配置是指为满足人们的需耍,将冇限的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用途间进行分配和组合,并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地区结构.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方式:(1)合理确定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即确定财政资源占社会整体资源的比重,实现社会资源在民间部门和政府公共部门间的合理配置.(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出结构也就是财政资源内部的配置比例•如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比例以及购买性支出内部的配置比例等.(3)合理运用财政投资,税收,补贴等多种手段调节和引导民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未被财政集屮的民间资源的配置原则上属于市场机制作用的范围•当市场本身的配置冇效率时,各种财政政策工具应保持中性,不干扰市场机制的运行•当市场木身的配置效率不高时,可考虑采用非屮性的财政政策手段进行调节,促进民间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⑷ 提高财政配置工具的使用效率•财政配置的基本工具是税收和财政支出•提高财政配置工具的使用效率,就税收而言,主要是降低税收成木•一是要降低税收的超额负担,使税收对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负面影响最小化;二是要降低税收的征收成本和纳税成本.就财政支出而言,就是要努力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收入分配职能及其实现方式收入分配是指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国民收入,按一定的方式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割•国民收入分配形成流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存量的财产分配格局.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方式:(1)合理界定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 原则上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屈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英职•⑵改进和完善行政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制度•行政和事业单位的职工未对牛产过程直接提供要素,因而未参与国民收入的初始分配•其收入要由财政再分配来解决•一方面,要解决职工工资水平问题,即工资水平要适度•另一方面,要解决工资制度的规范问题.凡应纳入工资范围的收入都应计入工资总额,取消各种明补和暗补,捉高工资的透明度.(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通过个人所得税可以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使之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过开征消费税,选择对奢侈品和贵重消费品课税,可以调节高收入者的实际可支配收入•通过遗产税和赠与税可以调节个人财产分布等・(4)改进和完善财政转移性支出制度.转移性支出制度在公平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主要是针对低收入阶层,老龄人口,失业人口等社会弱势群体•保证这些人口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是财政再分配的责任•在这方面,政府需要依托财政建立和完善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制度等.经济稳定与发展及其实现方式经济稳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一种理想状态,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财政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实现方式:(1)完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发挥财政制度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自动稳定器”作用・”自动稳定器”是指那些能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自动发生作用(即不需政府主动采取行动),而缩小社会总供需差距,缓解经济波动的财政制度的总称•口动稳定器是政府实现经济稳定的第一道防线.(2) 根据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情况,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需的平衡•上述口动稳定器的作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对制度设计和实施效果等因素的影响•同吋,税收和转移支出需求的影响是间接的,乘数效应较小•因此自动稳定器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是冇限的,特别是社会总供需严重失衡和经济剧烈波动时,单靠制度的口动作用更是难以扭转局面.因此,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还要审时度势,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3)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的I■办调与配合.财政与货币政策在实现经济总量平衡方面互有短比应该相互配合,避免相互制肘和矛盾的情况发生•另外,在国际收支方面,财政政策述应注意与汇率政策的相互协调.(4)利用投资,补贴和税收等政策手段,促进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I•办调和高级化•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而临基础”瓶颈”的制约,政府一方而可通过财政扩大对基础产业的投资,另一方面还可利用税收,补贴等财政杠杆诱导非政府部门对基础产业的资金投入•同吋,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财政应提供多方面的政策支持・(5)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稳定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保证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适度规模,大力提高文教, 科研,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项支岀的增长幅度;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度,为经济增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使经济增长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避免出现某些发展屮国家曾经出现的”有增长而无发展”或”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现象.2,论述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协调途径.答:公平是与收入分配相联系的概念.公平实际上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种含义.经济公平讲求的是要素投入与要素收入相对称,是市场分配的原则,也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社会公平则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所能接受的范围内.效率属于生产力的范畴•效率这一•概念在经济学中包括两种含义:资源的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其中,对个别企业而言,能够实现在一定的资源投入条件下产出最大化或在一定产出前捉下的投入最小化,显然是冇效率的.一般把企业个别生产的效率称之为生产效率•而在给定生产效率的基础上,整个社会资源显然还有一个在各种产詁(或曰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间的合理配置问•这个层面的效率,我们称之为资源配置效率,简称”配置效率”.如。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在财政定义上有哪些主要的观点?国家分配论,价值分配论,货币关系论,社会共同需要论,国家资金运动论,剩余产品分配论,社会再生产论。
2如何理解财政的基本特征.财政的强制性即是国家以政治权力为前提做出规定,不必与任何方协商,也不必征求对方的同意完全按照国家的意志进行分配。
财政的无偿性指财政分配基本上无代价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在取得和占有财政收入如税收时,国家依据政治权力不支付任何代价;财政支出时,如各种形式的拨款,国家对资金的接受者也不索取任何代价。
3.为什么说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它与经济学的其他分支有什么不同?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经济学是是财政学的理论基础。
但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侧重研究经济效率。
而财政学是研究国家政府所辖范围内的一系列分配或经济活动的科学,侧重研究社会,经济的公平,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基本上以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为基础。
4.区分财政的起源与产生,对于其他理论研究有何知道意义?财政学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发育成熟的,财政的起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属于我国的原始社会以前社会的历史时期,共七个发展阶段。
第二章一、什么事社会公共需要,它有何特点?社会公共需要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求。
社会公共需要的特点:社会公共需要是必须由政府集中组织和执行社会活动才能实现的需要;2、具有非排斥性;3、具有非竞争性;4、当市场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就需要由政府来解决,社会公共需要通过财政渠道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就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特征;5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如果剩余价值表现为价值形态,就只能是对“M”部分的抽取。
二、为什么社会公共需要是财政分配基本理论依据?所谓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公共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而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行其职能的需要,这种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所以社会公共需要是财政分配基本理论依据。
财政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pdf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①第1章导论1.(1)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供电、供水、供气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医疗保障、失业保险扶贫、补贴、抚恤计划……(2)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使用费:电费、水费……税收: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2.(1)规范分析。
公平问题涉及价值判断。
(2)实证分析。
本论述分析限制小汽车进口政策的经济效应。
(3)规范分析。
政策的优劣问题涉及价值判断。
(4)实证分析。
本论述分析利率上升对储蓄的影响。
尽管出现“有利于”一词,但非价值判断。
(5)实证分析。
本论述的本意是表达“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发展”相伴生的问题,尽管出现“正常”一词,但非价值判断。
第2章财政的目标与评价标准1.(1)①两点说明:(1)在许多时候,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相对合理的答案;(2)有任何疑义,请发送电邮至:linzy123@.所谓帕累托效率,指的是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或者说,不存在帕累托改善。
2.(1)在社会福利不变的情况下,牛郎增加一单位的效用可替代织女减少一单位的效用。
(2)在社会福利不变的情况下,牛郎增加一单位的效用可用来替代织女1/2 个单位效用的减少。
第3章财政的起因及其职能1.(1) 海潮的发生概率是一个常识,因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会太大。
道德风险可能成为问题:拥有保险的人可能住得离海滩更近。
不过,防潮险市场的运行效率相对较高。
(2)无论是对消费者的医疗保险市场,还是对医生的误断保险市场来,均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因此,这一市场是缺乏效率的。
(3)在监管到位的股票市场中,信息充分,买者、卖者众多,一般视为有效率。
(4)就个人电脑来说,信息充分,竞争充分。
不过,有些厂商可能会运用垄断势力,尤其在软件市场。
2.(1)、(2)、(3)、(4)(1)只有少数几家厂商提供电信服务,其运用垄断势力抬高服务价格。
财政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A、政府机关B、公立大学C、国有企业D、有银行4、下述( AC )单位属于政府部门?A、卫生部B、国有企业C、军队D、国有银行5、下述哪些政府行为包含着隐性的收支?BCA、间接税B、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C、税收优惠D、通过罚款、没收取得收入第四部分名词解释财政学政府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公共部门政府部门公共企业部门税收价格或使用费公债购买支出转移支出税式支出政府担保公共定价公共管制预算外收支体制外收支公共提供市场提供公共生产私人生产收入再分配第五部分问答题1、政府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它与社会上其他经济实体个人、家庭、企业有哪些主要区别?2、财政学研究哪些基本问题?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3、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有哪些区别?政府部门与公共企业部门有哪些区别?4、政府取得收入有哪些方式?这些方式各自有什么特性?5、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有何联系?有何区别?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D2、 C3、 A4、 C5、 D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1、A、B2、A、D3、A、B、C、D4、A、C5、B、C第四部分名词解释1、财政学:财政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学科。
它研究政府行为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政府适当的职能范围和方式以及政府的决策过程。
2、公共部门经济学:财政学的另一个称呼,解释同财政学。
3、实证分析:以确认事实,弄清因果关系为主题的研究分析。
它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会怎样”以及“为什么”。
实证分析可以分为理论实证分析和经验实证分析。
4、规范分析:以确定评价标准,分清是非和优劣程度为主题的研究分析,它回答的问题是“该怎样”。
规范分析涉及价值判断和伦理观念。
5、公共部门:是政府组织体系的总称。
所有属于政府所有,使用公共财产和公共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贯彻和执行政府意图的实体(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都属于公共部门。
6、政府部门:是指公共部门中不从事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依靠税收取得收入,免费或部分免费地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那个子部门。
《财政学》习题集答案(仅供参考)
《财政学》习题集答案(仅供参考)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职能一、单项选择:1、C2、D3、D4、C5、B6、D7、D8、D9、10、B11、B 12、A 13、B 14、B 15、B 16、D二、多项选择:1、A2、ABE3、BD4、ABCDE5、BA6、ABDE7、ABE8、BCE三、判断题:1、╳2、╳3、╳4、╳5、√6、╳四、名词解释:1、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
2、是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的财政定位。
3、是由国家机关或政府等公共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4、是指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对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五、简答题:1、答:(1)公共需要是社会公共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的需要。
(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
2、答:(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2)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3、答:公共产品是由国家机关或政府等公共部门所提供的。
4、答:(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 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5、答:(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
(4)通过转移性支出,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6、答:(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
(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最优结合。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问题一:简述财政政策的三种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答案: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类型。
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增长;紧缩性财政政策则通过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来抑制经济过热;中性财政政策旨在保持经济稳定,既不扩张也不紧缩。
问题二:解释什么是财政赤字,并讨论其可能的经济影响。
答案: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支出超过其收入,需要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来弥补差额。
财政赤字可能导致国家债务增加,长期可能对经济造成负担。
但短期内,赤字可以刺激经济增长,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期间。
问题三:描述税收的三种主要形式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答案:税收的三种主要形式包括直接税、间接税和财产税。
直接税如所得税,影响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间接税如增值税,影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财产税如房产税,影响资产的持有成本。
税收形式的不同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企业的投资决策和资产的配置。
问题四:解释财政联邦制的概念及其对政府支出分配的影响。
答案:财政联邦制是指不同层级的政府(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和支出上的分权制度。
这种制度允许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特定需求和偏好来分配资源,但同时也需要协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以避免财政失衡。
问题五:讨论公共选择理论对理解政府行为的意义。
答案: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行为并非总是代表公共利益,而是由政治过程中的个体选择和利益集团的影响所决定。
这一理论强调了政治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参与和透明度的重要性,以及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衡。
结束语:通过解决这些财政学课后习题,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政府如何通过财政手段来实现其经济和社会目标。
这些习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或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请注意,以上答案仅为示例,具体答案应根据实际课程内容和教材来确定。
《财政学》全本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财政: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
私人商品:由市场提供用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公共商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外部效应:指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或私人得益与社会得益之间的非一致性,或者说是某人或某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相应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
财政职能:即财政经济职能,是指财政在一定经济模式下内在的、客观上固有的经济功能。
二、单项选择题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B )。
A.社会B.国家C.市场D.企业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D )。
A.社会总产品价值B.物化劳动价值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D.剩余产品价值3.财政分配的最基本特征是(C )。
A.强制性B.无偿性C.国家主体性D.公共性4.下列选项中,属于财政现象的是(B )。
A.企业引进外资B.企业购买公债C.企业发行股票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5.下列关于财政收支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既包括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也包括国民收入再分配B.是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C.既不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也不是国民收入再分配D.是指国民收入再分配6.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始终是(C )。
A.经济稳定B.经济公平C.高效配置资源D.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财政收入现象的有(ACE)。
A.税收B.财政拨款C.行政性收费D.财政补贴E.国债2.下列选项中,属于纯公共商品的有(ACE)。
A.法律法规B.教育C.行政管理D.社会保障E.货币发行3.财政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的主要手段包括(AC)。
A.税收B.发行国债C.转移支出D.投资优惠E.罚款4.政府职能包括(ACD)。
A.政治职能B.政府行为C.经济职能D.社会管理职能E.决定企业生产5.宏观经济稳定的含义有(ACE)。
A.充分就业B.经济发展C.物价稳定D.进出口相等E.国际收支平衡四、判断题1.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形式的根本标志是分配对象不同。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精选文档】
2。
什么是市场失灵?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3。
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4。
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答: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立法和行政手段.这主要是指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政府组织公共生产,不仅是出于提供公共物品的目的,而且是出于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和经济稳定的目的。
(3)财政手段。
应当指出,财政手段既不直接生产也不直接提供公共物品,而是通过征税和税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1)政府决策失误.而政府决策失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2)寻租行为。
在市场经济特征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也就是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凭借人民赋予的政治权力,谋取私利,权钱交易,化公为私,受贿索贿,为“小集体”谋福利,纵容亲属从事非法商业活动等等。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
一旦失误,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这种政府干预失效,可能主要发生于经济体制转轨国家. 5。
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什么是市场失灵?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3.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4.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答: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立法和行政手段。
这主要是指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政府组织公共生产,不仅是出于提供公共物品的目的,而且是出于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和经济稳定的目的。
(3)财政手段。
应当指出,财政手段既不直接生产也不直接提供公共物品,而是通过征税和税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1)政府决策失误。
而政府决策失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2)寻租行为。
在市场经济特征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也就是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凭借人民赋予的政治权力,谋取私利,权钱交易,化公为私,受贿索贿,为“小集体”谋福利,纵容亲属从事非法商业活动等等。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
一旦失误,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这种政府干预失效,可能主要发生于经济体制转轨国家。
5.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
非排他性则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例如,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受益于国防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权力和义务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等。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此外,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也是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标准。
7.如何理解财政的特殊性?答: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
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私有财产,社会分裂为阶级后才产生了国家。
国家一旦产生,就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来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于是才产生财政这种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综观当今西方国家的财政学,也都是十分重视财政与国家或政府的关系,甚至将财政学等同于“政府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们将政府经济活动视为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特殊的经济领域而加强了研究力度,特别是从政治角度研究政府经济活动的特殊规律性,从而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8.试述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
答: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这个转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前提下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因而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重新认识财政,也就是要从资源配置方式转变的角度重新认识财政。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财政体制改革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1)首先是逐步明确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具体落实到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上来。
(2)财政提供公共物品要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不能超出公共需要的界限和范围。
(3)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原则,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4)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
(5)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6)提高财政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革的根本。
9.试述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
答: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所以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这里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分析和研究财政在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财政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研究财政同其他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研究政府、企业、家庭和进出口之间的关系。
因而从四个部门的相互关系出发,也是分析财政职能的另一种思路。
10.试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答:资源配置从广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从狭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
资源配置的核心是效率问题,效率问题又是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问题。
财政的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11.试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答: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当前各国几乎公认采取由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来显示公平分配的程度。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
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2.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
答: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所决定的。
其一,市场是通过买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
在市场上,谁有钱就可以购买商品或享用服务,而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以分割的,无法个量化。
其二,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
其三,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能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所存在的难题。
由以上分析可知,市场适于提供私人物品,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效的,而提供纯公共物品恰恰是政府配置资源的领域,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3.简述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答:准公共物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排他性;另一类是由外部效应引起的。
对于第一类准公共物品来说,一是通过征税弥补,免费使用,这是公共提供方式;二是由收费弥补,这是市场提供方式。
最终选取哪种提供方式,取决于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同收费成本和收费效率损失的对比。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准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1)政府授权经营。
(2)政府参股。
(3)政府补助。
4.简述公共定价。
答:公共定价是指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公共定价的对象自然不仅包括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而且包括私人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从定价政策来看,公共定价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公共定价,即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即政府规定涉及国计民生而又带有竞争性行业的价格。
政府实施公共定价的目的和原则,不仅在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使公共物品得到最有效的使用,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益,而且是保证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安定的重要措施。
公共定价方法一般包括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法和负荷定价法。
5.试述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答:回答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首先需要选定一个更为可行的效率标准。
这样的效率标准就是社会净效益(或净所得)最大化标准,即当改变资源配置时,社会的所得要大于社会的所失,其差额越大越好、首先,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首先是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适度问题,也就是指政府的资源配置与市场的资源配置的恰当结合问题,其次,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提供进行资源配置,就是要把居民的消费需求集合为“社会的”(或政府的)需求。
一般来说,为了提高公共支出的配制效率,财政部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基本要求:(1)财政支出的来源是受严格立法的约束;(2)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都有制度的严格规定;(3)公共部门是非盈利性的部门,不以追求利润而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4)财政资金的安排是高度透明的,财政民主不仅是政治民主的一个重要要素,而且是政治民主的集中体现;(5)居民有财政支出的状况和公共物品提供状况的知情权,不仅政府要定期公告,而且居民有随时查询权。
7.试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答: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公共选择理论对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协调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关系、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避免政府干预的失效,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该理论对合理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其次,该理论对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再次,该理论对实现公共决策(政府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最后,对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正视政府行为的“经济人”特征具有借鉴意义。
9.试述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答: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完善我国财政民主化和法制化程序(二)完善我国财政的法制化建设10.试述财政监督的内涵、作用及其构成要素。
答:(一)财政监督的内涵。
财政监督是指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稽核与检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