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话语对待孩子

合集下载

教育孩子的十大禁忌

教育孩子的十大禁忌

教育孩子的十大禁忌教育孩子是每个家长的重要任务,然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行为是应该避免的,下面就是教育孩子的十大禁忌。

1. 不要过度溺爱孩子。

溺爱会让孩子不懂得自立,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家长应该适当给予孩子自主权,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不要过分严厉。

过度严厉的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

家长应该以理性和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3. 不要只关注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家长不应该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应该鼓励孩子多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4. 不要打骂孩子。

体罚和辱骂是不可接受的教育方式,它们不仅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家长应该用心理和谐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

5. 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家长应该让孩子面对一些挑战和困难,让他们学会独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变得软弱和无能。

6. 不要剥夺孩子的隐私权。

孩子也有自己的隐私,家长应该尊重他们的隐私权,不要擅自查看和揭露孩子的隐私。

这样可以建立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和尊重。

7. 不要过分比较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家长不应该过分比较孩子。

这样只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自卑感,影响他们的自信心。

8. 不要限制孩子的交友圈。

交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交友选择,同时教导他们如何正确交友。

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的交友,这样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9. 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家长应该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要对他们过分苛求。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速度,家长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爱。

10. 不要给孩子过多的物质享受。

物质享受固然重要,但过多的物质享受会让孩子变得贪婪和不知足。

家长应该教导孩子珍惜资源,培养他们的节俭意识。

教育孩子是一项终身的任务,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避免上述十大禁忌,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成为独立、自信和有责任心的人。

教育男孩,这十大禁忌千万别触碰!

教育男孩,这十大禁忌千万别触碰!

教育男孩,这十大禁忌千万别触碰!对于家有男孩的家长来说,要把他们培养成“栋梁之才”,就需要花费比培养女孩子更多的精力。

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家长们总免不了触碰到一些男孩教育方面的禁忌。

相信很多父母和优果妈一样,都有这样的感慨:男孩子生性好动、调皮,教育起来会比女孩子更加棘手。

从出生那天起,父母对于孩子的教养、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

当然,教育过程是漫长的,家长们难免会走入误区,以下就是小编总结的家长们在教育男宝的过程中经常会犯错的10大观点,希望各位引以为戒。

1、不能哭“你是个男孩子,你不能哭,哭是女孩子才会做的事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不少家长这样说。

这不仅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和性别歧视,更是一种不健康的教育方式。

其实,哭是一种健康地发泄情感的方式。

优果妈不得不提,情感的压抑可以导致身体疾病。

“哭”并不是女孩子的专利,而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权利,男孩子也可以有伤心落泪的时候。

尽管我们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这并不代表作为一个男孩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用眼泪来发泄心中的悲伤和难过。

相反,男孩子哭更能体现出他的善良与真诚。

如果家长们教育男孩子把心中的不快只能压抑在心底,那很有可能会导致身体上的疾病,这样岂不是得不偿失?2、长大后要像父亲一样在中国,大部分家长都会让自己的儿子以父亲为榜样。

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来教育孩子:你看,爸爸怎么怎么样,你长大后也要像他一样。

但是,优果妈却说,孩子并不一定要以父亲为榜样。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可以借鉴学习的榜样,他可以是同学、朋友、老师甚至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名人,这些人难道不比父亲更值得学习?只要是对孩子有益的,都可以让孩子学习,况且现在有的父亲并没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

所以,家长们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孩子自主选择他想学习的榜样。

3、别像个女孩“你看看,你怎么像个小女孩一样,整天待在家里也不出去”,乐子的妈妈吼道。

乐子妈妈最近特别烦恼,乐乐就像个小女孩一样,不喜欢户外活动,放学后别人家的男孩子都去踢足球,他就待在家里自己玩。

论幼儿教师语言暴力对幼儿的影响

论幼儿教师语言暴力对幼儿的影响

论幼儿教师语言暴力对幼儿的影响摘要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少年幼儿教师经常出现"语言暴力"的心理现象及其对幼儿身心健康的直接危害,其次详细分析了其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语言上的暴力将其作为一种针对言语具有惩罚性的行为,间接地给人的心理带来负面的影响和伤害,幼儿教师的暴力语言主要包含批评性语言、控制性语言和忽视性语言。

对此,重构新型的语言交往情境,尝试使用客观的描述、简单的语句表达、一定的提示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减少语言暴力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幼儿教师;语言暴力;幼儿;影响幼儿教师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凭借自身的优势地位,通过对幼儿使用带有冷漠、忽视、粗暴、歧视含义的暴力语言,间接地伤害幼儿心理、侵犯幼儿的人格、尊严等行为。

一、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的现象及其对幼儿的伤害(一)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的现象目前社会上针对中小学教师“暴力语言”的研究较多,引起了教育界和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

由于幼儿判断是非能力和倾诉能力较差,同时缺乏自我判断意识,正因为这种非“暴力”的伤害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家长和教师并没有对此带来的严重后果得到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二)幼儿教师“语言暴力”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危害从实际工作情况分析来看这对幼儿教师的"暴力语言"其实是对一个幼儿教师精神心理层次上的一个折磨和一种心理上的一种虐待。

幼儿教师失去对教学生活的坚定信心,甚至可能会对他们自己的心进行自我性的封闭,严重的情况可能甚至会演化到变成幼儿自闭症,阻碍我们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发展,如果这种特殊情况被幼儿教育教学工作者和教育家庭长期以来忽视了的情况下,使得正处在生长期的许多幼儿找不到正确生活方式的情绪排解和心理疏导,给他们在心理上就会带来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长期以来也就会逐渐形成严重的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和严重心理障碍。

二、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一)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幼儿教师这一特殊职业仍然存在着一个工作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工作量大,工作范围环境狭小等诸多问题。

家庭教育八种戒律

家庭教育八种戒律

家庭教育八种戒律
1. 不能用物质贿赂孩子
家长不能通过物质上的奖励或贿赂方式来激励孩子的学习和行为表现,否则孩子将会逐渐失去自我约束能力,变得越来越无法自律。

2. 不能替孩子做一切
家长不应该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这会阻碍孩子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能力,同时对孩子的责任感造成负面影响。

3. 不能打骂孩子
打骂孩子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逆反,甚至出现反抗或沉默抵抗的情况,让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和谐。

过多的放纵会让孩子成为追求享乐的人,失去自我约束和责任感,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不利。

5. 不能过分严厉
家长不能过于严厉,否则孩子会感到被束缚,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对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6. 不能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过于干涉
家长不应该对孩子的一切生活和学习进行干涉和控制,应该给孩子一个自由、独立的发展环境。

7. 不能对孩子缺乏关注和陪伴
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关注和陪伴,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心。

8. 不能让孩子与现实脱节
家长不应该让孩子与现实脱节,不要为了让孩子舒适而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设置过多的限制和条件,应该让孩子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忌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忌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忌请各位家长注意,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让孩子经受一定的困难,学会克服困难从身心(性格和体格)两方面进行磨练。

从小培养儿童独立的能力,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

为此,我们特转发一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供各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借鉴。

专家:儿童心理健康的大忌第一、忌娇惯溺爱开口不离“好”,出门不离抬,吃饭任其要,穿衣任其挑,就会养成儿童任性的性格。

父母“爱子—溺子—误子”,这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的三部曲。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当众做错了事,家长明知不对,却以种种理由加以庇护和掩盖,其结果必然使孩子不能正确对待缺点和错误,有些家长图一时安宁,不惜编造假话欺骗孩子,这样耳濡目染,容易使孩子效仿父母,养成虚伪不诚实的品格第二、忌讽刺对孩子讽刺挖苦,以为可以“激发”上进,结果适得其反第三、忌苛求父母对孩子“恨铁不成钢”,凡事都要尽善尽美,稍有不顺便大加训斥,使子女无所适从,思想感到压抑和束缚,时间长了孩子有可能走向反面,我行我素。

第四、忌放任对孩子不加引导和教育,放任自流,任其所为,不尽家长责任,后果难以预料第五、忌打骂体罚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信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条,不能以理服人,而是打骂、体罚,结果这样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产生感情对立第六、忌注意力不集中要让孩子自己选择适宜的游戏和运动,培养他们注意力集中,专心地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训练儿童持之以恒的毅力,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

而不要反复要求孩子更换活动内容第七、忌缺乏适应能力要训练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对孩子的发展是很有益的第八、忌无控制力要训练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包括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要求和愿望第九、忌忧郁沉默要培养儿童乐观幽默的性格,切忌郁郁寡欢第十、忌依赖要让儿童经受一定的困难,学会克服困难从身心(性格和体格)两方面进行磨练。

从小培养儿童独立的能力,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

幼儿教师禁用语

幼儿教师禁用语

幼儿教师禁用语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避免使用以下禁用语:
1. 侮辱性语言:对幼儿进行侮辱、嘲笑的言辞,会给幼儿造成心理伤害。

2. 不文明用语:使用粗鲁、不文明的语言,不符合幼儿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他们良
好的言辞习惯的培养。

3. 歧视性语言:避免使用涉及种族、性别、宗教等方面的言辞,以免传达错误的价值
观和偏见。

4. 虚假宣传:不应当使用虚假的宣传手段,对幼儿进行误导或欺骗。

5. 暴力和威胁:不应当使用威胁或暴力的语言,以免对幼儿造成恐惧和焦虑。

6. 性暗示:绝对不要使用涉及性暗示或不当性语言的言辞,以保护幼儿的纯真和安全。

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尽量使用鼓励、支持和尊重的语言,积极引导幼儿良好的语言表
达和交流习惯。

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1.'你永远也不会成功':这句话会让孩子失去信心,降低自尊心和自信心,无法迎接挑战和面对失败。

2. '你真是个笨蛋':这种负面评价会让孩子感到无助和自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3. '我不喜欢你':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孤独和无助,影响他的情感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

4. '你应该像你的兄弟姐妹一样':这种比较会让孩子感到不公平和不被尊重,容易产生竞争心理。

5. '你的朋友都比你好':这种比较会让孩子感到自卑和不被重视,影响他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6. '我从来没有见过比你更烦的孩子':这种负面评价会让孩子感到无助和愤怒,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造成不好的影响。

7. '你不值得我浪费时间':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孤独和无助,对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8. '你的问题不重要':这种无视孩子的问题和感受会让他感到不被理解和不被尊重,可能导致他压抑自己的情感。

9. '你是我最大的失望':这种负面评价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和无助,对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10. '如果你做不到,我会很失望':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和害怕,可能导致他们降低期望值和自我要求。

- 1 -。

关注孩子的行为和言辞及时纠正

关注孩子的行为和言辞及时纠正

关注孩子的行为和言辞及时纠正孩子的言行举止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和言辞,及时给予纠正和引导。

本文将探讨为什么关注孩子的行为和言辞是重要的,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关注孩子的行为和言辞的重要性1. 影响个人形象和社交关系:孩子的行为和言辞直接反映了他们的个人形象和社交能力。

如果孩子的行为不合适或言辞不得体,可能会给他们带来负面的评价和亲子关系的破裂。

只有关注和及时纠正孩子的行为和言辞问题,才能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形象并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2. 塑造价值观和品德:孩子的行为和言辞是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和品德的重要途径。

通过关注孩子的行为,我们可以教导他们正确的行为准则,培养他们良好的价值观和品德。

只有及时纠正不良的行为和言辞,才能帮助孩子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3. 促进学习和成长:孩子的行为和言辞也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密切相关。

不良的行为和言辞可能会干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

通过关注孩子的行为和言辞,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习惯,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和提高学习效果。

二、及时纠正孩子的行为和言辞的方法1. 建立沟通和倾听的渠道: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倾听是及时纠正他们行为和言辞的首要前提。

通过耐心地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感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言辞背后的原因,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2. 给予明确的行为准则:孩子需要明确的行为准则来指导他们的行为和言辞。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规矩和标准,明确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不被接受的。

同时,我们也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遵循我们所制定的准则。

3. 奖惩相结合:在及时纠正孩子的行为和言辞时,奖惩相结合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当孩子表现良好时,我们应该给予积极的奖励和鼓励,让他们知道正确行为的价值和重要性。

而对于不良的行为和言辞,我们可以适度地给予惩罚或限制,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

慎用话语对待孩子:过激批评致孩子不自信

慎用话语对待孩子:过激批评致孩子不自信

慎用话语对待孩子:过激批评致孩子不自信“对人一生产生影响力的因素中,谁的作用最大?”毋庸置疑一定是父母。

日前有美国情感纪录片显示,一位父亲无意中的一句话,不仅影响了其女儿在青春期的审美观形成,还直接影响其婚姻质量。

沪上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支招: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父母一定要选择得当的话语,其作用可能真的影响孩子一辈子。

案例Susan今年才27岁,是一位照顾三个男孩的全职妈妈,最近她又怀孕了。

而她的丈夫自去年从空军部队回家后,在一家护士学校任教,照顾家的时间并不多。

Susan一肚子怨言,她觉得丈夫每天接触年轻貌美的女学生,和她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两人的婚姻陷入危机。

而丈夫JAKEY则对前来调解的情感专家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他说其实妻子先天条件挺好,眼睛和头发富有光泽,但她从不注重打扮自己,内衣裤甚至都穿了很多年,松松垮垮的,而且妻子对于自己的服装搭配也不上心,偶尔穿得颜色鲜艳一些还会招致妻子的无端怀疑。

对此,情感专家和susan促膝长谈后找到了她对形象如此不注重的深层原因。

原来在她小时候一次和父亲的激烈争吵时,父亲激动中说了一句:“你又丑又邋遢。

”就是这一句话,从此susan和父亲关系疏离,并且对自己不自信,对周围的人事有不安全感。

尽管经过开导,父女间重归于好,但susan坦承她要花些时间找回自信。

父母的抱怨孩子最敏感常常听到家长说:“你看某某的学习多么自觉,从来不要父母操心的,你为什么就这么不省心。

我想了好多办法,花了大价钱,你的成绩怎么还是上不去?”亲子关系研究者认为,即便是出于事实的抱怨,家长的态度会让孩子相当敏感。

因此,家长若要和孩子成为朋友,并且真诚表达自己的情绪、看法,一定要遵循孩子的性格。

据了解,有少数孩子能在打击中越挫越勇,最后建立优秀品质,但是大部分孩子可能都达不到我们想要获得的目的,长期接受父母未过滤、筛选的直白抱怨,尤其是针对自己的这些消极评价,对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点强人所难。

幼儿教师禁用语

幼儿教师禁用语

幼儿教师禁用语
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应避免使用以下禁用语:
1. 侮辱性语言:避免使用侮辱、歧视或羞辱幼儿的言辞,如傻瓜、笨蛋等。

2. 威胁性语言:不要使用恐吓或威胁幼儿的话语,如你要不听话我就把你丢掉等。

3. 贬低性语言:不要贬低或嘲笑幼儿的能力、外貌或任何方面,如你太胖、你做不了这个等。

4. 强制性语言:避免使用命令或强迫幼儿做某些事情,而不给予选择的权利,如你必须这样做。

5. 虚假性语言:避免使用虚假或欺骗性的语言来掩盖真相,如给幼儿发誓不会告诉别人等。

6. 粗鲁性语言:不要使用粗俗、下流或不雅的语言。

7. 轻视性语言:不要用轻视的语气对待幼儿,如不要想当然地以为他们太小不会理解等。

8. 伤害性语言:不要使用具有伤害性的言辞,如你永远不会成功等。

9. 不公平性语言:不要使用不公平或偏见的言辞,如只夸奖特定的幼儿而忽视其他人等。

10. 不合适的敏感话题:避免讨论或引起幼儿不适的话题,如性、暴力、宗教等。

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尊重、鼓励和激发幼儿的发展,建立积极、健康和尊重的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绝不说这几句最伤孩子的话

家庭教育绝不说这几句最伤孩子的话

家庭教育绝不说这几句最伤孩子的话家庭教育绝不说这几句最伤孩子的话父母都是望子成龙,为了孩子有个好将来,不断督促他进步,可一句好话能让孩子重拾信念,一句不好的话却能让孩子陷入自卑。

我整理了相关内容,盼望能关心到您。

家庭教育绝不说这几句最伤孩子的话01最戳孩子的几句话1、你怎么这么笨!当被别人说笨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失落、窘迫、生气?这些话在孩子身上,不会削减,只会放大。

孩子的承受力量和推断力量都没有完善,很简单被别人的话所影响,对孩子要多点急躁和信念,可以换成:错了没关系,再试几次肯定会胜利的;做到这样已经很不简单了呢!2、哭什么哭,你还有脸哭?“哭什么哭,再哭我打你了!”“你看看别人,谁像你这么爱哭!”“哭有什么用.....”有些爸妈一听孩子哭,就心烦意乱立马阻挡,尤其一些男孩的父母认为,男孩子哭缺少男子汉气质,坚决不允许孩子哭,甚至告知孩子哭很丢脸。

孩子委屈时,哭可以缓解心情,他们年龄小,不懂得如何调整心情,想哭就让他们哭会吧。

父母可以急躁等孩子哭完后再跟TA讲道理,请留意别在孩子哭的兴头上讲,由于这时候孩子听不进去,也别为了不让孩子哭而妥协,这会让孩子以后拿哭做杀手锏来达到目的。

3、我以后再也不会信任你了。

谁家孩子还没撒过几个小谎啊,爸妈发觉了怎么应对才守键! 都知道撒谎不是好事,但打骂孩子只会让TA更不敢说真话。

孩子屡教不改,父母气急就会说出“我以后再也不会信任你了”这种话。

爸妈不信任孩子,孩子会很受伤,连最亲近的父母都不信任TA,还有谁信任呢?孩子会更加内向敏感,缺乏平安感。

所以,发觉问题肯定要跟孩子好好说哦。

4、你太不争气了,我对你很绝望。

父母总是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这种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就变成了压力,也就导致了父母们的期望越大,绝望越大。

父母假如常常说这句话,孩子会越来越不信任自己,失去自信,觉得自己很“蠢”,什么都做不好。

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确定,自尊心一点一点地被父母的话所磨灭,到最终干脆就不学好了,越来越叛逆。

你的口不择言,是伤害孩子的利刃,这10类语言,不要再对孩子说了

你的口不择言,是伤害孩子的利刃,这10类语言,不要再对孩子说了

你的口不择言,是伤害孩子的利刃,这10类语言,不要再对孩子说了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匿名网友的故事:妈妈有一天在朋友圈里看到朋友晒出女儿的成绩,然后晚上妈妈就对我说:“你怎么不如XX?你上学期是不是没用功读书?”每次听到妈妈这么说都十分难受,因为妈妈朋友的那个女儿,高考的时候只比我高一分,妈妈就说我怎么总是屈居人后,总是比别人差一大截。

后来我和XX去了不同的大学,本来想着终于可以分开了,没想到上了大学,妈妈还是没有停止这种比较。

每次我都和妈妈解释,寒假时候,由于疫情,天天在家上网课,即使后来可以外出了,也一直在家学习。

很少出去玩,周末也是在家预习功课。

以为这样妈妈就能够看到自己的努力,但是事与愿违,只要妈妈在朋友圈里看到她拿朋友的女儿成绩优秀时,就会马上数落自己。

终于有一次,我实在受不了了,就对妈妈发脾气:“你为什么老是拿我和她比较?你自己为什么不跟XX的父母比一下,XX的爸爸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你不就是个中专生,我和XX的起点本就不一样,有什么可比性?”虽然我的言语有冲撞,但是妈妈听了之后哑口无言。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千万不可轻视小孩心,给他一块糖,对他来说犹如给了他千千万万的施舍;打烂了他的泥娃娃,他会像寡妇伤了独生子一样的伤心。

”父母的语言,很可能就会让孩子陷入万劫不复。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表明:情绪伤痛和身体伤痛在大脑区域的反应路径几乎是完全一样。

当孩子受到严重的语言侮辱时,会呼吸急促,身体疼痛,甚至会出现恶心眩晕的现象。

或许你只是觉得不就是骂了几句孩子而已,又没有动手,哄哄就没事了。

事实上,身体的伤容易痊愈,但是语言的伤害,会给孩子的幼小心灵埋下阴影。

以下10种负面语言,父母不要再对孩子说了:1、责备的话让孩子心生恼火责备是对他人的一种指责,也是对他人的质疑。

人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美的,尤其是孩子。

当父母用责备的语言来和孩子沟通时,就会极大地否定孩子之前所做的一切,这不仅会让孩子恼火,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慎用话语权

慎用话语权

使 自己 的报 道客观公 正 , 也 不是苛 刻 这
力和单位权力 ,而是党和人民赋予的 公共权力,同样不可滥用。权力应该受 到监督和制约 , 话语权也不例外。当新 闻工作者拥有采访 报道权 的时侯 ,必
须 同时 履 行 自己 的 贵任 ;当新 闻 媒体
拥有发 表意见权的时侯 ,也 必须承担 相 应 的义 务 。这 里说 的责 任 是 报 道 应
要人情人理 。尤其是批评报道 , 一定要 实事求是 , 留有余地 , 以推己及入的态 度多替当事入当事单位想想 ,避免因
严 词 厉 旬给 被 批 评 者 造 成 不 必 要 的 伤 害。 慎 用话 语 权 ,不仅 有 利 于 国家 社 会 ,也有利于新闻工作者。报道失准 , 陷入法律纷争,使自己的利益受损,这
损害 国家利 益 。 不是 出于 良好动机 的报
大程度上影响社会舆论 。新闻媒体的 话语权是单向度的。入与入之间可以
澄 清事 实 、 论 是非 , 讨 但面 对媒体 ,即
道都能够达至预期的效果。比如 ,反腐 0 问题应该报道, 但着力点应该在什么地 方?是刻意渲染其中的细节, 还是着意 从 中引出经验教训 , 社会效果就完全不 样。在这些问题上 ,多从大局上想一 想, 多从 实际 效果上 想一 想 , 没有 编造新闻 ,不能因个人好恶而发表不 负责任 的言论。这 是新闻记者和新闻 媒体职业道德的底线。
新 闻记者都希望 自己采写的报道 产生较大影响,赢得尽可能多的受众; 新闻媒体也希望 自己所刊播 的报道有
入读 、 有入看 , 赢得尽 可 能多 的市场份 额 ;这 都 无 可 厚 非 。 但 问题 的另 一 面 是,必须尊重被报道对象的合法权益 ,

使是 不实的报道 、 曲解的言论 , 作为个 人或单位难有应对 的办法 。新闻媒体 所具有 的话语权是个 人和单位难以抗

由“童言无忌”引发的思考

由“童言无忌”引发的思考

思维训练的方法与策略
01
激发孩子的思考兴趣
02
提供开放性问题
通过有趣的问题和活动,激发孩子的 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思考习 惯。
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孩子自由发挥, 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培养他 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03
引导孩子进行批判性 思考
教育孩子对信息进行辨析、评估和判 断,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 要逐渐学会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 关系、如何适应社会规则、如何 应对挫折和困难。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们的纯真和直率也会逐渐 被成熟和理智所取代。
“童言无忌”虽然有时会让人感 到尴尬或困扰,但它是孩子们天 真烂漫的表现,也是他们成长过 程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在理解 和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渐 适应社会规则,学会尊重他人、 理解他人。
“童言无忌”在教育中的应用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尊重孩子的观点和意见,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 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问题
教育孩子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的多元化思维和创新能力 。
创造宽松的教育环境
营造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尝 试新事物,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课程设置与评价单一
以知识传递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仍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主导地位,评 价标准单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
家校合作不足
家长与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导致教育理念和方法难以 统一。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教育功利化
过分追求学术成绩和升学率,导致教育失去其本质意 义。
忽视德育
过于注重智育而忽视德育,导致学生道德水平下降。
05
“童言无忌”引发的 教育思考

【精心整理】父母应该学习的重要方法如何教育好孩子名师资料

【精心整理】父母应该学习的重要方法如何教育好孩子名师资料

【2021最新完成】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最优秀的孩子百问百答不好回答的问题也要有交代您不应该说:小孩子不需要懂这些!您应这样说:孩子,这个问题很复杂,等你长大一点了,妈妈再告诉你。

您不应该说:告诉你了你也不明白,一边玩去。

您应这样说:这个问题妈妈也说不好,等明天弄清楚了再告诉你好吗?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做父母的可以想想这个问题:如果在一个咨询台询问一件什么事,但是对方只是随便敷衍几句来搪塞你,你会是什么心情?如果每次都碰到这样的事呢?你又会怎么想?估计你除了气愤,多碰壁几次后,再也不会去咨询什么事了。

那么,由己及人,也来想想孩子们吧。

孩子天生好奇心强,有时他们也没有途径去满足好奇心,便只好拿不明白的事去问父母。

而父母们往往觉得他们只是在没事找事,问的问题实在多而无聊,甚至可笑。

有时,大人又因为工作忙或者孩子的问题实在难以回答,便应付说“现在忙,过一会再说”或者“你自己想吧”。

有时大人实在恼了,没好气地说:“你问我,我问谁去?”这样的态度,首先,会严重打击孩子的好奇心。

如果经常这样,孩子会逐渐变得对身边的事物失去兴趣,也失去了思考的机会,大脑会趋向于迟钝。

其次,会影响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因为孩子会觉得父母根本就不关心自己。

奉劝家长,要“孩子优先”。

无论多忙,无论孩子的问题多么可笑,多么难以回答,都要认真地对待。

这样,不仅使孩子的求知好奇心自然地得到发展,也能确立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协调关系的基础。

无论如何,要给孩子一个答复孩子的心理没有那么复杂,有时提出一个问题来,却让父母难以回答。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有的家长正在烦心,孩子一问,便没好气地说:“小孩子问那么多干什么,玩你的去!”或者说:“这不是你要知道的事!”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态度。

毕竟,大人之间的纠葛,跟孩子说了无益,何况还讲不明白。

但是,一定非要用这样的话来把孩子的问题顶回去不可吗?就没有别的更好的方式?有的孩子天性敏感,内心脆弱,好不容易有了兴趣问问父母,却碰了一鼻子灰,他的心里该是多么难受。

慎言是一种修养

慎言是一种修养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重要影响,身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应该做好表率,谨言慎行。

特别是,被称为学生精神成长重要关怀者的班主任,更应讲究说话的艺术,与学生、科任教师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慎言,切不可因言语不当影响管理。

现在的学生既聪明又敏感,一不小心就会让他们听出点儿“意思”来。

有些话班主任要禁用。

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班主任常常会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无意识地对他们说:“走吧,反正我拿你也没办法。

”此语一出后患无穷。

学生会认为你真的没有办法了,故而更肆无忌惮,再则他也会对你失去敬意。

一个老师拿学生没办法真的是很需要再学习的。

任何问题都会有解决的办法,关键是你对待问题的态度。

管理问题生不能太急,也不能太冲动,要慢慢地、理性地去发现他们身上的突破口,一点点地去改变他们。

对于那些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常常是在我们努力之后,如果他们仍然不见好转,我们的耐性就会变成埋怨:“你真是笨到家了!”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达到同一高度。

我们可以因人而异,让他们有不同的进步。

此语说出,就会让他们为自己的退出找到一个再恰当不过的理由:“我笨所以我不会”“我笨所以我不行”。

或许他们努力了之后正在怀疑自己是否需要坚持,结果我们先失去了耐性,无形中把学生引向了另一条路。

面对家长,我们切不可说出:“您的孩子真的是无可救药!”这样我们就会失去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

对于学生的教育单靠学校是不行的。

这句话一旦说出口,就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家长放弃对学生的教育,这种放弃是一种心理放弃,造成家长以后更迁就学生的各种错误,只因老师一句话:他无可救药。

一种结果是家长对你有看法,不再信任你,开始从心理上排斥你,以后你的工作更难做。

一句话失去一个合作伙伴,一句话失去一个学生,我们是否该禁用这句话呢?当科任教师向你反映班里某个学生“很烦人”时,你且不可随口说出“他真的很烦人”。

科任教师只是谈自己的一点感受,若班主任加以肯定,就会加深科任教师对该学生的不好印象,既影响师生感情,也会影响到对该学生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慎用话语对待孩子:过激批评致孩子不自信
2011-11-18 11:18:00 新闻晚报“对人一生产生影响力的因素中,谁的作用最大?”毋庸置疑一定是父母。

日前有美国情感纪录片显示,一位父亲无意中的一句话,不仅影响了其女儿在青春期的审美观形成,还直接影响其婚姻质量。

沪上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支招: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父母一定要选择得当的话语,其作用可能真的影响孩子一辈子。

案例
Susan今年才27岁,是一位照顾三个男孩的全职妈妈,最近她又怀孕了。

而她的丈夫自去年从空军部队回家后,在一家护士学校任教,照顾家的时间并不多。

Susan一肚子怨言,她觉得丈夫每天接触年轻貌美的女学生,和她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两人的婚姻陷入危机。

而丈夫JAKEY则对前来调解的情感专家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他说其实妻子先天条件挺好,眼睛和头发富有光泽,但她从不注重打扮自己,内衣裤甚至都穿了很多年,松松垮垮的,而且妻子对于自己的服装搭配也不上心,偶尔穿得颜色鲜艳一些还会招致妻子的无端怀疑。

对此,情感专家和susan促膝长谈后找到了她对形象如此不注重的深层原因。

原来在她小时候一次和父亲的激烈争吵时,父亲激动中说了一句:“你又丑又邋遢。

”就是这一句话,从此susan和父亲关系疏离,并且对自己不自信,对周围的人事有不安全感。

尽管经过开导,父女间重归于好,但susan坦承她要花些时间找回自信。

父母的抱怨孩子最敏感
常常听到家长说:“你看某某的学习多么自觉,从来不要父母操心的,你为什么就这么不省心。

我想了好多办法,花了大价钱,你的成绩怎么还是上不去?”亲子关系研究者认为,即便是出于事实的抱怨,家长的态度会让孩子相当敏感。

因此,家长若要和孩子成为朋友,并且真诚表达自己的情绪、看法,一定要遵循孩子的性格。

据了解,有少数孩子能在打击中越挫越勇,最后建立优秀品质,但是大部分孩子可能都达不到我们想要获得的目的,长期接受父母未过滤、筛选的直白抱怨,尤其是针对自己的这些消极评价,对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点强人所难。

亲子专家总结出批评孩子用语原则:不能批评他们的人格特质。

同样以考试成绩为例,孩子考差了不能说他笨、没用,而是要告诉他在考前浪费时间在看电视或上网等行为不当,告诉他下次要努力改掉。

口头禅式表扬让孩子产生错觉
大多数父母都知道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他们也懂得用表扬来激励孩子们的潜能,而表扬却是有法可循的。

孩子学习网球很长时间了,一点技术长进也没有,爸爸却说:“儿子你太棒了,发球比我好多了。

”当孩子自己明白事实是怎样时,爸爸的表扬可能让儿子感到紧张,并影响他接下来的打球质量。

事实上,父母的表扬不能成为口头禅,尤其是当表扬的内容与事实明显不符时。

同时,亲子关系研究者认为,家长表扬的范围过大,相当于没有表扬。

“对于孩子不擅长、不优秀的地方也去信任、赞美,会让孩子出现错觉。

”该研究者举例称,心理学家曾经在6个国家的13
岁孩子中做一个数学测试,分数考得最好的是韩国,美国排名垫底。

但是在这份试卷中除了数学试题外,还有一道判断题“我很擅长数学”,美国有68%的孩子选“是”,排在6个国家之首。

不管在美国的学校还是家庭,孩子们总能听到不分青红皂白的赞美,“哦,你太棒了,你真厉害,你真行。

”长期以往,容易把孩子教育成自负、自大,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

低龄儿童批评更重心灵承受
对于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形成的重要阶段,教育研究者提醒,家长批评低龄儿童时,一定不能超出他们的心灵承受度。

两岁以下,不主张直接批评。

两岁的孩子会经常犯生活常识的错误,比如打翻玻璃杯、不听话,无论结果如何父母都必须为孩子的不小心犯错负责,而不能简单粗暴地批评孩子。

批评三到五岁的孩子,不妨直接将结果告诉他们。

比如在幼儿园和小朋友打架了,父母可以说:被打会很痛。

有家长会告诫孩子:下次打小朋友,我就揍你。

这在孩子看来,他的任何行为都会引来父母同等的对待,无论做什么就会以“以物易物”的思维考虑,而无法形成对事情的对错判断。

教育研究者认为,对三到五岁的孩子,批评时最好不要以正确或错误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如“你真笨”、“说了多少次都教不会”,这样容易让孩子给自己打上“我很坏”、“我就是不会做事”的标签。

建议
绝对不能对孩子使用的措辞:
1.“你为什么就不能够像谁谁。

”孩子被对比,很可能增加他们本能的敌对情绪,甚至耿耿于怀。

2.“你真不懂事。

”原本孩子做事就缺信心,这样的话更易刺伤他们,以后只会越做越糟。

3.“你真笨。

”这绝对是最伤孩子的话,自卑、孤僻、抑郁、堕落都可能因此话而出现。

4.“你吵死了。

”孩子生性活泼、偶尔胡闹,父母可以和他们耐心解释:我需要你安静一点,妈妈要工作。

用“吵”来训斥他们,容易让孩子感觉自己被多余。

5.“给我闭嘴。

”粗暴打断孩子的意见,极有可能让孩子变得懦弱、胆怯、对事情毫无主见,严重的可能会自我否定。

6.“揍死你。

”可能一次两次见效,时间长了会让孩子认为父母拿他没办法,对亲子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极为不利。

7.“给我滚/滚开!”无论是任性调皮还是内向不善言辞的孩子,这话都会长久地在他们心里扎根,在他们看来,父母并不在乎自己,也不愿意关注自己的表现。

长期以往,孩子可能会通过极端方式引起大人注意,或从此不再和父母交心。

编辑:心灵小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