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程原始套接字编程实验的实践探索
C语言中的网络编程与套接字
C语言中的网络编程与套接字网络编程是计算机科学中重要的技术领域,它允许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利用套接字来实现网络编程。
本文将介绍C语言中的网络编程与套接字,并探讨其基本概念、常用函数和实际应用。
一、网络编程基础网络编程主要涉及两个方面:服务器端和客户端。
服务器端负责监听并处理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客户端则负责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并发送/接收数据。
套接字是进行网络编程的关键概念。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套接字API来创建套接字、设置套接字选项、以及进行数据收发操作。
套接字有两种类型:流套接字(SOCK_STREAM)和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分别对应TCP和UDP协议。
二、套接字的创建和使用1. 服务器端在服务器端,首先需要创建一个套接字对象,并指定协议类型。
随后,我们需要绑定套接字到一个本地地址,并将其设置为监听模式,以等待客户端连接。
一旦有客户端连接进来,服务器端将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用于与该客户端的通信。
2. 客户端客户端需要创建一个套接字对象,并指定与服务器端相同的协议类型。
然后,我们使用套接字对象的connect函数来连接服务器端的地址。
一旦连接成功,客户端即可通过套接字进行数据收发。
三、常用套接字函数C语言提供了一系列的套接字函数,用于实现网络编程中的各种功能。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用的函数:1. socket:创建套接字,指定协议类型和通信域。
2. bind:将套接字绑定到一个指定的本地地址。
3. listen:将套接字设置为监听模式,等待客户端连接。
4. accept: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用于与客户端通信。
5. connect:与服务器端建立连接。
6. send和recv:发送和接收数据。
7. close:关闭套接字。
四、网络编程实践网络编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它实现基于TCP的聊天室、网络文件传输、远程命令执行等功能。
计算机网络实验原理实验四web服务器套接字编程实验报告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实验报告实验四、web服务器套接字编程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编写一个WEB服务器程序,可以接受来自浏览器的访问,并传输页面(包含多个对象)到浏览器。
掌握Socket编程。
2.实验环境:连入局域网络的主机一台。
3.实验指导: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位于TCP/IP 协议的应用层,是最广为人知的协议,也是互连网中最核心的协议之一。
HTTP协议是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协议,是通用的、无状态的、面向对象的协议。
一个完整的HTTP协议会话过程包括四个步骤:✧连接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建立连接,打开一个称为Socket(套接字)的虚拟文件,此文件的建立标志着连接建立成功;✧请求Web浏览器通过Socket向Web服务器提交请求。
HTTP的请求一般是GET或POST 命令(POST用于FORM参数的传递);✧应答Web浏览器提交请求后,通过HTTP协议传送给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接到后,进行事务处理,处理结果又通过HTTP传回给Web浏览器,从而在Web浏览器上显示出所请求的页面;✧关闭连接应答结束后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必须断开,以保证其它Web浏览器能够与Web 服务器建立连接。
4.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运行课本中Webserver.java程序。
查找资料,写出程序源代码,并加上必要的注释。
如能改写该程序,附上修改后的源代码。
代码:import java.io.*;import .*;import java.util.*;class Webserver{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 throws Exception{String requestMessageLine;String filename;ServerSocket listenSocket=new ServerSocket(2222);Socket connectionSocket=listenSocket.accept();BufferedReader inFromClient=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connectionSocket.getInputStream()));DataOutputStream outToClient=new DataOutputStream(connectionSocket.getOutputStream());requestMessageLine=inFromClient.readLine();StringTokenizer tokenizerLine=new StringTokenizer(requestMessageLine);if(tokenizerLine.nextToken().equals("GET")){filename=tokenizerLine.nextToken();if(filename.startsWith("/")==true)filename=filename.substring(1);File file=new File(filename);int numOfBytes=(int)file.length();FileInputStream inFile=new FileInputStream(filename);byte[] fileInBytes=new byte[numOfBytes];inFile.read(fileInBytes);outToClient.writeBytes("HTTP/1.0 200 Document Follows\r\n");if(filename.endsWith(".jpg"))outToClient.writeBytes("Content-Type:image/jpeg\r\n");if(filename.endsWith(".gif"))outToClient.writeBytes("Content-Type:image/gif\r\n");//图片outToClient.writeBytes("Content-Length:"+numOfBytes+"\r\n");outToClient.writeBytes("\r\n");outToClient.write(fileInBytes,0,numOfBytes);connectionSocket.close();}else System.out.println("Bad Resquest Message");}}提示:使用WEB浏览器来测试WEB服务器的程序,如果在本机上测试,本机服务器监听端口为6789,要获得本机上文件名为index.html,应在浏览器指定下列URL http://localhost:6789/index.html;如果服务器程序不在本机上,服务器监听端口为6789,要获得服务器上文件名为index.html,应在浏览器指定下列URL http://服务器IP地址:6789/index.html截图:打开网页四、实验总结总结你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C#套接字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年级2009级学号2009432113 姓名吴紫薇成绩专业09计科1 实验地点主楼502 指导教师蔡红云实验项目套接字实验日期2012年5月一、实验目的1、了解网络通信原理。
2、实现基于TCP或UDP的网络通信数据传输服务。
3、掌握客户端/服务器程序设计。
4、掌握Socket编程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二、实验原理1、套接字(socket)原理套接字,是支持TCP/IP的网络通信的基本操作单元,可以看做是不同主机之间的进程进行双向通信的端面点,简单的说就是通信的两方的一种约定,用套接字中的相关函数来完成通信过程要通过Internet进行通信,至少需要一对套接字,其中一个运行在客户端,称之为ClientSocket,另一个运行于服务器端面,称为ServerSocket。
根据连接启动的方式以及本地要连接的目标,套接字之间的连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服务器监听、客户端请求、连接确认。
服务器监听是指服务端套接字并不定位具体的客户端套接字,而是处于等待连接的状态,实时监控网络状态。
客户端请求是由客户端的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要连接的目标是服务器端套接字。
为此,客户端的套接字必须首先描述它要连接的服务器的套接字,指出服务器套接字的地址和端口号,然后再向服务器端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
连接确认是当服务器端套接字监听到或者说接收到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时,它就响应客户端套接字的请求,建立一个新的线程,把服务器端套接字的信息发送给客户端,一旦客户端确认了此连接,连接即可建立。
而服务器端继续处于监听状态,继续接收其他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2、套接字通信原理图图(1)套接字工作流程图3、套接字通信工作过程(1)、建立连接服务器(ServerSocket)监听指定端口,看是否有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客户端(ClientServer)创建套接字并通过指定端口请求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服务器收到连接请求后,创建一个套接字与客户端建立连接。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三winsock套接字编程实验报告.云大软件学院doc
实验三、WINSOCK套接字编程实验报告序号: 10 姓名:学号:成绩指导老师:1.实验目的:用C或JA V A语言编写客户端、服务器程序,实现基于TCP或UDP的网络通信数据传输服务,熟悉基于TCP或UDP的Socket编程原理。
2.实验环境:建立在TCP/IP 网络体系结构之上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
各计算机除了安装TCP/IP 软件外,还安装了TCP/IP 开发系统。
计算机具备Windows环境中套接字socket 的编程接口功能,可为用户提供全网范围的进程通信功能。
3.实验指导:参见套接字编程实验指导4.实验步骤(1)运行指导书中给出的参考程序,分析实验结果,并回答问题(1)-(3)(2)根据给定参考程序修改代码,完善修改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功能。
并回答问题(4)-(5)5.实验结果分析(1)为什么在服务器和客户端要包含winsock2.h文件?答:这是系统自定义的“宏”,其中还包含了许多自定义的类型,如果不包含该文件,程序中会有许多类型无法识别。
(2)为什么在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中要加入#pragma comment(lib,"ws2_32.lib") 语句,如果不加会出现什么问题?答:这句话的意思是链接“ws2_32.lib”这个库,如果不加就链接不到这个库。
(3)为什么在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中要使用WSAStartup函数,如果不用程序会有什么问题?答:为了在应用程序当中调用任何一个Winsock API函数,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通过WSAStartup函数完成对Winsock服务的初始化,因此需要使用WSAStartup函数。
如果不用,程序将无法调用Socket库中的其他函数。
(4)修改后的程序完成实现了什么功能,附上修改后的源代码。
(修改或填加的代码用波浪线标注,并填加注释),并附上实验截图#include "stdafx.h"#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errno.h>#include <string.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conio.h>#include<winsock2.h>#include<windows.h>#pragma comment(lib,"ws2_32.lib")#define MYPORT 3490 /*定义用户连接端口*/#define BACKLOG 10 /*多少等待连接控制*/#define SERVER_IP_ADDR "113.55.16.10" /*服务器的IP地址*/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SOCKET sock, msgsock;int length = 0;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struct sockaddr tcpaddr;char buf[1024] = "";int rval= 0, len= 0, err = 0;WORD wVersionRequested;WSADATA wsaData;/*指定socket版本,否则创建socket失败,即使创建socket返回值不为-1,但是bind 时会失败*/wVersionRequested = MAKEWORD( 2, 2 );err = WSAStartup(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if ( err != 0 )return -1;/* 建立套接字*/sock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if (sock < 0){perror("opening stream socket");exit(1);}/* 使用任意端口命名套接字*/server.sin_family = AF_INET;server.sin_port = htons(MYPORT);serve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SERVER_IP_ADDR);memset(server.sin_zero, 0, sizeof(server.sin_zero));//将服务器地址与socket绑定在一起rval = bind(sock, (struct sockaddr *)&server, sizeof(server));if (rval < 0){perror("binding stream socket");exit(1);}// 找出指定的端口号并打印出来length = sizeof(server);if (getsockname(sock, (struct sockaddr *)&server, &length) < 0){perror("getting socket name");exit(1);}printf("socket port #%d\n", ntohs(server.sin_port));// 开始接收连接,最大请求数为listen(sock, 5);len = sizeof(struct sockaddr);do{ msgsock = accept(sock, (struct sockaddr *)&tcpaddr, (int *)&len);if (msgsock == -1)perror("accept");else{ memset(buf, 0, sizeof(buf));if ( (rval = recv(msgsock, buf, sizeof(buf),0) < 0))perror("reading stream message");if (rval == 0)printf("-->%s\n", buf);}closesocket(msgsock);} while (TRUE);/* 因为这个程序已经有了一个无限循环,所以套接字"sock"从来不显式关闭。
套接字编程实验报告
Programing 实验物联2班201208080228 赵智慧一、实验题目:利用套接字编程,编写出TCP和UDP的客户机、服务器程序进行交互二、实验代码:1.TCP服务器:package TCP;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import .ServerSocket;import .Socket;public class TCPServ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ServerSocket server=new ServerSocket(7999);System.out.println("server ok");Socket socket=server.accept();BufferedReader bf=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ocket.getInputStream()));String str=bf.readLine();while(str!=null){System.out.println(str);str=bf.readLine();}}}2.TCP客户机:package TCP;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import java.io.DataOutputStream;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import java.io.PrintWriter;import .Socket;import .UnknownHostException;public class TCP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UnknownHostException, IOException{String sentence;InputStreamReader isr = 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BufferedReader inFromUser = new BufferedReader(isr);Socket clientSocket = new Socket("127.0.0.1",7999);sentence = inFromUser.readLine();OutputStream os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PrintWriter oos=new PrintWriter(os);os.write(sentence.getBytes());clientSocket.close();}}3.UDP服务器:package UDP;import .DatagramPacket;import .DatagramSocket;import .InetAddress;import .SocketException;public class UDPServ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Datagram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9876); //所有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都将通过该套接字//因为UDP无连接,所以无需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监听新的请求byte[] receive1 = new byte[1024];byte[] receive2 = new byte[1024];byte[] send1 = new byte[1024];byte[] send2 = new byte[1024];byte[] send3 = new byte[1024];while(true){DatagramPacket receive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receive1, receive1.length);serverSocket.receive(receivePacket);String str = new String(receivePacket.getData()); //从分组中提取出数据,并存入str中InetAddress ip = receivePacket.getAddress(); //提取IP地址int port = receivePacket.getPort(); //提取客户机端口号String ask = "请选择:1.将其转化为大写 2.将a字符替换为c字符";send1 = ask.getBytes();DatagramPacket sendPacket1 = new DatagramPacket(send1, send1.length, ip,port);serverSocket.send(sendPacket1);DatagramPacket receivePacket2 = new DatagramPacket(receive2, receive2.length);serverSocket.receive(receivePacket2);String str2 = new String(receivePacket2.getData());if(str2.toCharArray()[0]=='1'){String capitalizedSentence = str.toUpperCase();send3 = capitalizedSentence.getBytes();DatagramPacket sendPacket3 = new DatagramPacket(send3, send3.length, ip,port);serverSocket.send(sendPacket3);}else{String change = str.replace('a', 'c');send2 = change.getBytes();DatagramPacket sendPacket2 = newDatagramPacket(send2, send2.length, ip,port);serverSocket.send(sendPacket2);}}}}4.UDP客户机:package UDP;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import .DatagramPacket;import .DatagramSocket;import .InetAddress;import .SocketException;import .UnknownHostException;public class UDP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InputStreamReader isr = 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BufferedReader inFromUser = new BufferedReader(isr);DatagramSocket client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 //客户机套接字InetAddress IPAddress = InetAddress.getByName("127.0.0.1");byte[] sendData1 = new byte[1024];byte[] sendData2 = new byte[1024];byte[] receiveData1 = new byte[1024];byte[] receiveData2 = new byte[1024];String sentence = inFromUser.readLine();sendData1 = sentence.getBytes();DatagramPacket send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sendData1, sendData1.length,IPAddress,9876);clientSocket.send(sendPacket);DatagramPacket receivePacket1 = new DatagramPacket(receiveData1, receiveData1.length);clientSocket.receive(receivePacket1);String modifiedData1 = new String(receivePacket1.getData());System.out.println("Server:"+modifiedData1);String sentence2 = inFromUser.readLine();sendData2 = sentence2.getBytes();DatagramPacket sendPacket2 = new DatagramPacket(sendData2, sendData2.length,IPAddress,9876);clientSocket.send(sendPacket2);DatagramPacket receivePacket2 = new DatagramPacket(receiveData2, receiveData2.length);clientSocket.receive(receivePacket2);String modifiedData2 = new String(receivePacket2.getData());System.out.println("Server:"+modifiedData2);clientSocket.close();}}三、实验分析: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而UDP提供不可靠的运输服务,在套接字编程方面,UDP 客户机使用的是DatagramSocket,而TCP客户机使用的是Socket。
TCP套接字编程实验报告
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实验报告
接受客户连接;
读取客户的请求,发送应答;
终止连接并等待下一个客户连接。
实验设计思想描述
使用TCP套接字编程可以实现基于TCP/IP协议的面向连接的通信,它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其主要实现过程如图所示。
调试过程及实验结果将A,B,C三台主机连接在同一局域网
1.在A主机打开TCP套接字服务器程序:
服务器创建成功,再查看A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1.2
2. 在IP地址为192.168.1.3的B主机打开客户端程序,连接A主机:
3. 此时在A主机服务器端能看到B主机连接成功:
4. IP地址为192.168.1.5的C主机打开客户端程序,连接A主机:
连接成功,即可对话
5. 在A主机的服务器中可以看到C主机连接成功并受到C主机发来的信息:
总结
一直认为网络中传输数据是很复杂的事情,对套接字也只有泛泛的了解。
通过这次实验,我学到了很多,知道了TCP套接字的传输原理以及方法。
当真正接触套接字时,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不过在编写程序时,还是感到有一定的困难,而且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问题。
总之,这次实验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收获,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网络编程技术》实验指导书
《网络编程技术》实验指导书Last updated: 4/27/2022《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协议设计与编码实现指导书1实验1. Windows平台简单套接字编程实验类型:设计性一、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编程工具及集成开发环境:VC++二、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目的:掌握Windows平台上简单的客户机端和服务器端的套接字编程。
实验要求:(1)在Windows上,编写、编译1个客户机端程序和1个服务器端程序。
要求客户机端程序能发送请求给服务器端程序,服务器端程序收到后能发送本机时间给客户机端程序。
客户机 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时间===》客户机(2)在相同或不同机子上,先运行服务器端程序可执行文件,后运行客户机端程序可执行文件。
TCP/UDP赋予每个服务一个唯一的协议端口号。
服务器程序通过协议端口号来指定它所提供的服务,然后被动地等待通信。
客户在发送连接请求时,必须说明服务器程序运行主机的IP地址和协议端口号来指定它所希望的服务。
服务器端计算机通过此端口号将收到的请求转向正确的服务器程序。
大多数网络编程语言都提供或者使用控件封装了套接字应用程序接口(Socket API),应用程序通过套接字接口调用来实现和传输层交互。
用户目前可以使用两种套接口,即流套接字TCP和数据报套接字UDP。
流式套接字定义了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提供了双向的,有序的,无重复的数据流服务。
数据报套接字定义了一种无连接的服务,支持双向的数据流,但并不保证是可靠,有序,无重复的。
也就是说,一个从数据报套接字接收信息的进程有可能发现信息重复了,或者和发出时的顺序不同。
套节字API主要包括表1所示的接口。
(套接字API)使用面向连接的套接字编程,通过图2来表示其时序。
套接字工作过程如下:服务器首先启动,通过调用socket()建立一个套接字,然后调用bind()将该套接字和本地网络地址联系在一起,再调用listen()使套接字做好侦听的准备,并规定它的请求队列的长度,之后就调用accept()来接收连接。
信息安全实践第十一次作业 原始套接字、解析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专业:__软件工程__ 班级:第 12 周
{
tcph=(struct tcphdr*)(buffer+sizeof(struct ether_header)+sizeof(struct ip));
printf("Sourport:%d\n",ntohs(tcph->source));
printf("Destport :%d\n",ntohs(tcph->dest));
}
}
}
}
这里主要修改的地方是:
1、原代码问题:在输出ip那部分需要利用inet_ntop函数,不然程序运行出问题。
2、加入了TCP头部解封,输出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当然还要把相应的头文件加入。
其实只要把上面这程序和这次的syn flood结合起来再做点修
*((u_char*)&oddbyte)=*(u_char*)ptr;
sum+=oddbyte;
}
sum = (sum>>16)+(sum & 0xffff);
sum = sum + (sum>>16);
answer=(short)~sum;
return(answer);
}
下面让我们看一下运行效果:
运行syn flood程序,使用不同的伪装IP攻击:
然后检验结果:
数据记录
和计算
结论
通过(结果)。
套接字实验报告
套接字实验报告套接字实验报告引言套接字(Socket)是计算机网络中一种重要的通信机制,它允许不同计算机之间的进程进行通信。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套接字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际编程实现简单的网络通信。
一、套接字的基本概念1.1 套接字的定义套接字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实现进程间通信的一种机制。
它可以在不同主机之间传递数据,使得进程能够进行通信和协作。
1.2 套接字的类型套接字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和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
流式套接字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通信,而数据报套接字则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通信。
1.3 套接字的地址套接字的地址由IP地址和端口号组成。
IP地址用于标识主机,端口号用于标识进程。
二、套接字的使用方法2.1 创建套接字在使用套接字之前,首先需要创建一个套接字对象。
可以通过调用socket()函数来创建套接字,指定套接字的类型和协议。
2.2 绑定套接字在进行网络通信之前,需要将套接字绑定到一个特定的地址上。
可以通过调用bind()函数来实现套接字的绑定。
2.3 监听套接字如果希望套接字能够接受连接请求,需要将套接字设置为监听状态。
可以通过调用listen()函数来实现套接字的监听。
2.4 接受连接当套接字处于监听状态时,可以通过调用accept()函数来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返回一个新的套接字对象,用于与客户端进行通信。
2.5 发送和接收数据一旦建立了连接,就可以通过调用send()函数来发送数据,调用recv()函数来接收数据。
三、实验过程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Python编程语言来实现套接字的使用。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服务器端程序和一个客户端程序。
3.1 服务器端程序服务器端程序首先创建一个套接字对象,并将其绑定到一个特定的地址上。
然后,将套接字设置为监听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一旦接受到连接请求,就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对象,并与客户端进行通信。
套接字编程实验总结
套接字编程实验总结
套接字编程实验总结
套接字编程(Socket Programming)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套接字编程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套接字编程的常用函数,掌握了编写TCP和UDP协议的基本方式。
实验中我们先学习了TCP协议,该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它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有序性,数据传输前需要先建立连接,传输完毕后必须断开连接。
TCP协议通常用于需要稳定传输的应用程序,如Web、FTP等。
UDP协议则是一个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它不保证数据包传输的可靠性和有序性,但传输速度很快,可以满足很多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程序,如流媒体、视频聊天等。
我们在实验中通过编写TCP和UDP实例,加深了对套接字编程的理解。
在TCP 实例中,我们先建立连接后,通过服务器端向客户端发送数据,客户端接收并回应。
在UDP实例中,我们直接通过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数据,服务器端接收后回应。
通过实例的练习,我们掌握了TCP和UDP数据传输的规则和常用函数的使用。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套接字编程的基本知识,掌握了TCP和UDP协议编程的思想和实现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还学会了怎样使用Wireshark 等工具来分析数据包,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运用套接字编程技术。
这对于我们了解计算机网络和提高编程能力非常有帮助。
希望未来可以继续学习深入的网络编程知识,为计算机网络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计网实验二 套接字编程
计网实验二套接字编程班级:智能1401姓名:蒙寿伟学号:201408070120一、实验目的设计和实现UDP和TCP的套接字通信,理解套接字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步骤(1)功能设计与说明TCP: Client和Server进行通信,Client和Server建立连接后,只有当Client端发送“connect”字符后,真正的通信连接才会建立,这模拟了Server端的密码验证功能,Server收到“connect”指令后,返回“Server OK”给Client,正常通信开始。
当Client发送“bye”时,Server返回“Connection Close”,通信结束,之后Client 再发信息Server端也不会进行任何处理。
UDP: 功能和UDP相同(2)代码说明TCPServer:定义变量ServerSocket s; //创建socket对象Socket client; //从客户端接收数据InputStream instr; //打开输入输出流OutputStream outstr;DataInputStream din; //封装输入输出流DataOutputStream dout;初始化变量s=new ServerSocket(6666);client=s.accept();instr=client.getInputStream();outstr=client.getOutputStream();din=new DataInputStream(instr);dout=new DataOutputStream(outstr);功能主体:将服务器的接收和发送放到子线程Run()中TCPClient:初始化变量:客户端的寻址是“localhost”相当于127.0.0.1 Socket soc=new Socket("localhost", 6666);//打开输入输出流InputStream instr=soc.getInputStream();OutputStream outstr=soc.getOutputStream();//封装输入输出流DataInputStream din=new DataInputStream(instr);DataOutputStream dout=new DataOutputStream(outstr);功能主体:Client的发送和接收功能放到两个不同的线程UDPClient和UDPServer 与TCP的实现相似,不同的是UDP不需要建立连接,即不需要等待UDPServer的开启。
计算机网络套接字编程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套接字编程实验报告课程:计算机网络项目:实验2 套接字编程一、实验目的1掌握客户机与服务器的通信原理。
2掌握WinSocket编程技术,实现两机间的通信。
二、实验原理在TCP/IP网络中两个进程间的相互作用的主机模式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 model)。
该模式的建立基于以下两点:1、非对等作用;2、通信完全是异步的。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在操作过程中采取的是主动请示方式:首先服务器方要先启动,并根据请示提供相应服务:(过程如下)1、打开一通信通道并告知本地主机,它愿意在某一个公认地址上接收客户请求。
2、等待客户请求到达该端口。
3、接收到重复服务请求,处理该请求并发送应答信号。
4、返回第二步,等待另一客户请求5、关闭服务器。
客户方:1、打开一通信通道,并连接到服务器所在主机的特定端口。
2、向服务器发送服务请求报文,等待并接收应答;继续提出请求……3、请求结束后关闭通信通道并终止。
面向连接的应用程序流程图:三、实验内容:分别用TCP和UDP实现套接字编程,实现小写字母转大写!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包含四个程序,如下:TCPClient:TCPServer:UDPClient:UDPSever:程序运行结果:需要把hostname改成主机IP地址,用ipconfig命令可得到本地IP。
运行结果:思考题:在一台主机上安装编译用java写的TCPClient和UDPClient程序,在另一台主机上安装编译TCPServer和UDPServer程序。
那么1:在运行TCPCserver运行TCPClient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2:在运行UDPCserver运行UDPClient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3:如果你对客户机端和服务器端使用了不同的端口,将发生什么现象?答:1.2.3都什么都不会发生,因为tcp、udp server程序无非是绑定了一个特定的端口,但是client端使用的端口都是随机产生的,不必要client 和server 的tcp和udp端口必须一致。
《原始套接字编程》课程设计报告
《原始套接字编程》课程设计报告姓名:王延兴班级:9班学号:54110904《原始套接字编程》课程设计报告班级:11级9班学号:54110904 姓名:王延兴设计任务分析(一)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编程工具及集成开发环境:VC++(二)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目的:掌握原始套接字编程。
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功能:(1)利用RAW SOCKET捕获网络数据包的程序模型SOCKET_STREAM 流式套接字SOCKET_DGRAMSOCKET_RAW 原始套接字IPPROTO_IP IP协议IPPROTO_ICMP 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配合原始套接字可以实现ping的功能IPPROTO_IGMP INTERNET 网关服务协议,在多播中用到在AF_INET地址族下,有SOCK_STREAM、SOCK_DGRAM、SOCK_RAW三种套接字类型。
SOCK_STREAM也就是通常所说的TCP,而SOCK_DGRAM则是通常所说的UDP,而SOCK_RAW 则是用于提供一些较低级的控制的;第3个参数依赖于第2个参数,用于指定套接字所用的特定协议,设为0表示使用默认的协议。
RAW SOCKET能够对较低层次的协议直接访问,网络监听技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
(2)能够抓取第二节课的并发服务器程序的服务器端或客户端的应用层数据,即:时间值,打印输出。
设计方案同一台主机不同进程可以用进程号来唯一标识,但是在网络环境下进程号并不能唯一标识该进程。
TCP/IP主要引入了网络地址、端口和连接等概念来解决网络间进程标识问题。
套接字(Socket)是一个指向传输提供者的句柄,TCP/IP协议支持3种类型的套接字,分别是流式套接字、数据报式套接字和原始套接字。
流式套接字(SOCKET_STREAM)提供了面向连接、双向可靠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数据报式套接字(SOCKET_ DGRAM)提供了无连接服务,不提供无错保证。
原始套接字(SOCKET_RAW)允许对较低层次的协议直接访问,比如IP、ICMP协议,它常用于检验新的协议实现,或者访问现有服务中配置的新设备,因为RAW SOCKET可以自如地控制Windows下的多种协议,能够对网络底层的传输机制进行控制,所以可以应用原始套接字来操纵网络层和传输层应用。
计算机网络编程实验报告(实现TCP、UDP数据传输)
package internet;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Writer;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Socket;
package internet;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BufferedWriter;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Writer; import .ServerSocket; import .Socket;
建立 Socket 连接至少需要一对套接字,其中一个运行于客户端,称为 ClientSocket ,另一个运行于服务器端,称为 ServerSocket 。
套接字之间的连接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服务器监听,客户端请求,连接确认。 服务器监听:服务器端套接字并不定位具体的客户端套接字,而是处于等待连接 的状态,实时监控网络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public class UDPserv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 */ DatagramSocket socket=new DatagramSocket(10086); // 创 建 服 务 器 端
的连接
System.out.println(s.getInetAddress().getHostAddress()+"...connection");
计网实验二 套接字编程
计网实验二套接字编程班级:智能1401姓名:蒙寿伟学号:201408070120一、实验目的设计和实现UDP和TCP的套接字通信,理解套接字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步骤(1)功能设计与说明TCP: Client和Server进行通信,Client和Server建立连接后,只有当Client端发送“connect”字符后,真正的通信连接才会建立,这模拟了Server端的密码验证功能,Server收到“connect”指令后,返回“Server OK”给Client,正常通信开始。
当Client发送“bye”时,Server返回“Connection Close”,通信结束,之后Client 再发信息Server端也不会进行任何处理。
UDP: 功能和UDP相同(2)代码说明TCPServer:定义变量ServerSocket s; //创建socket对象Socket client; //从客户端接收数据InputStream instr; //打开输入输出流OutputStream outstr;DataInputStream din; //封装输入输出流DataOutputStream dout;初始化变量s=new ServerSocket(6666);client=s.accept();instr=client.getInputStream();outstr=client.getOutputStream();din=new DataInputStream(instr);dout=new DataOutputStream(outstr);功能主体:将服务器的接收和发送放到子线程Run()中TCPClient:初始化变量:客户端的寻址是“localhost”相当于127.0.0.1 Socket soc=new Socket("localhost", 6666);//打开输入输出流InputStream instr=soc.getInputStream();OutputStream outstr=soc.getOutputStream();//封装输入输出流DataInputStream din=new DataInputStream(instr);DataOutputStream dout=new DataOutputStream(outstr);功能主体:Client的发送和接收功能放到两个不同的线程UDPClient和UDPServer 与TCP的实现相似,不同的是UDP不需要建立连接,即不需要等待UDPServer的开启。
套接字编程实验总结
套接字编程实验总结套接字编程是计算机网络编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套接字可以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与数据交换。
在进行套接字编程的实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其重要性及应用价值。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实验经历,总结出一些关键的要点和经验。
我在实验中学习到了如何创建套接字、绑定地址和端口、监听连接请求以及接受和发送数据等基本操作。
这些操作是套接字编程的基础,也是我们进行网络通信必须掌握的内容。
在实验中,我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调试,逐渐掌握了这些操作的技巧和方法。
我发现在套接字编程实验中,错误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网络环境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出现各种错误,比如连接超时、数据丢失等。
因此,在编写代码时,我要注意添加足够的错误处理机制,及时捕获和处理各种异常情况,以确保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我还学习到了如何利用多线程和多进程来实现并发通信。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同时处理多个连接请求,这时就需要使用多线程或多进程来实现并发处理。
通过实验,我掌握了多线程和多进程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
我还了解到了套接字编程中一些高级特性的应用,比如SSL加密、非阻塞IO、UDP通信等。
这些特性可以进一步提升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和效率,对于一些对数据传输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非常有用。
总的来说,通过套接字编程实验,我不仅学到了网络编程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提升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编程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网络编程领域,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为实现更复杂的网络应用做好准备。
希望我的总结和经验能够对其他同学在学习套接字编程时有所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实验套接字编程实验
注意:实验课程名称统一填写“计算机网络实验”
实验 2
实验项目名称:套接字编程实验
实验日期:
实验地点:
实验目的:
1.理解套接字的概念,区分TCP套接字和UDP套接字;
2.掌握Python语言下的套接字编程技术。
实验内容:
1.参照教材
2.7的内容,分别利用TCP和UDP套接字编程技术,
使用Python语言编程完成从客户端输入一行字符,发送到服务器后,由服务器转化成大写字母,回送到客户端并显示。
2.调试、运行所建立的程序。
3.回答习题31、32的问题。
实验步骤:
1.预备知识:Python语言编程基础、Python语言网络编程技术;
2.下载Python语言及其集成开发工具并安装;
3.输入Python源程序并保存、运行调试;
4.分别在不同主机上或同一台主机下运行服务器程序和客户机程
序,观察客户机和服务器的通信交互过程。
5.完成实验报告,内容包括源程序和运行界面。
附:操作运行界面
(1)TCP客户端运行界面
(2)TCP服务器端运行界面
(3)UDP客户端运行界面
(4)UDP服务器端运行界面。
计算机网络课程原始套接字编程实验的实践探索
计算机网络课程原始套接字编程实验的实践探索摘要:简述计算机网络课程及实验体系的发展状况,指出原有实验模式的不足,改革实验体系并新增了部分原始套接字实验模块,以网络嗅探程序设计为例给出原始套接字程序设计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实现方法,分析总结了原始套接字实验的特色和优势。
关键词:网络实验;原始套接字;协议分析;综合设计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重要的学位课和考研课,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我校开设已整整20年,先后历经多次课程和实验体系改革,在IT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990年,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我校计算机应用87级本科班正式开设;1996年,计算机网络课程从OSI开放式系统互连模型转向到TCP/IP协议体系;2001年,计算机网络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并成为我校首批双语示范课程;2003年,Cisco网络技术引入网络课程教学;2004年,计算机网络课程被评为校优质课和首批校级精品课。
2004年以后,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主要采用Java套接字编程和思科网络配置管理相结合,在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
然而,Java套接字技术只能进行应用层编程,路由配置管理则只关注网络互连设备的操作管理,这对于理解底层网络协议是不够的。
在此背景下,课程组对网络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在原有实验环节中增加了原始套接字实验,将操作、验证、分析和设计结合起来,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于网络协议的理解和运用。
1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体系目前,我院网络课程体系包括了计算机网络原理、TCP/IP协议分析、网络安全、路由与交换、无线网络技术、网络编程以及网络管理等7门专业课程。
其中,计算机网络原理为必修课和研究生入学统考课,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开设,而不同专业的后续网络课程安排有所差异。
从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角度出发,课程组对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课程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两个原始套接字编程设计实验,将网络编程深入到底层协议,旨在强化学生深入理解网络协议和报文格式。
信息安全系统实践第十一次作业原始套接字、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专业:__软件工程__ 班级:第 12 周
{
tcph=(struct tcphdr*)(buffer+sizeof(struct ether_header)+sizeof(struct ip));
printf("Sourport:%d\n",ntohs(tcph->source));
printf("Destport :%d\n",ntohs(tcph->dest));
}
}
}
}
这里主要修改的地方是:
1、原代码问题:在输出ip那部分需要利用inet_ntop函数,不然程序运行出问题。
2、加入了TCP头部解封,输出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当然还要把相应的头文件加入。
其实只要把上面这程序和这次的syn flood结合起来再做点修
*((u_char*)&oddbyte)=*(u_char*)ptr;
sum+=oddbyte;
}
sum = (sum>>16)+(sum & 0xffff);
sum = sum + (sum>>16);
answer=(short)~sum;
return(answer);
}
下面让我们看一下运行效果:
运行syn flood程序,使用不同的伪装IP攻击:
然后检验结果:
数据记录
和计算
结论
通过(结果)。
计算机网络课程原始套接字编程实验的实践探索
计算机网络课程原始套接字编程实验的实践探索
石乐义;戚平
【期刊名称】《计算机教育》
【年(卷),期】2010(0)23
【摘要】简述计算机网络课程及实验体系的发展状况,指出原有实验模式的不足,改革实验体系并新增了部分原始套接字实验模块,以网络嗅探程序设计为例给出原始套接字程序设计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实现方法,分析总结了原始套接字实验的特色和优势.
【总页数】3页(P105-107)
【作者】石乐义;戚平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计算机C语言计算机编程实验 [J], 李培畅
2.计算机 C 语言计算机编程实验研究 [J], 李悝
3.浅谈就业导向下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 [J], 陈用耀
4.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探索 [J], 闫虎威
5.计算机类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 [J], 张延红;王海洲;朱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课程原始套接字编程实验的实践探索
摘要:简述计算机网络课程及实验体系的发展状况,指出原有实验模式的不足,改革实验体系并新增了部分原始套接字实验模块,以网络嗅探程序设计为例给出原始套接字程序设计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实现方法,分析总结了原始套接字实验的特色和优势。
关键词:网络实验;原始套接字;协议分析;综合设计
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重要的学位课和考研课,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我校开设已整整20年,先后历经多次课程和实验体系改革,在IT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990年,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我校计算机应用87级本科班正式开设;1996年,计算机网络课程从OSI开放式系统互连模型转向到TCP/IP协议体系;2001年,计算机网络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并成为我校首批双语示范课程;2003年,Cisco网络技术引入网络课程教学;2004年,计算机网络课程被评为校优质课和首批校级精品课。
2004年以后,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主要采用Java套接字编程和思科网络配置管理相结合,在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
然而,Java套接字技术只能进行应用层编程,路由配置管理则只关注网络互连设备的操作管理,这对于理解底层网络协议是不够的。
在此背景下,课程组对网络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在原有实验环节中增加了原始套接字实验,将操作、验证、分析和设计结合起来,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于网络协议的理解和运用。
1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体系
目前,我院网络课程体系包括了计算机网络原
理、TCP/IP协议分析、网络安全、路由与交换、无线网络技术、网络编程以及网络管理等7门专业课程。
其中,计算机网络原理为必修课和研究生入学统考课,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开设,而不同专业的后续网络课程安排有所差异。
从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角度出发,课程组对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课程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两个原始套接字编程设计实验,将网络编程深入到底层协议,旨在强化学生深入理解网络协议和报文格式。
调整后的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课程设置了8个实验模块,每模块分配2个学时,总计16个实验学时,具体如下。
实验一:网线制作与连接测试实验。
物理层操作实验,掌握非屏蔽五类双绞线制作和测试,理解T568A/568B标准,完成直通双绞线、交叉双绞线的制作和连接测试。
实验二:客户机/服务器通信实验。
标准套接字编程实验,学习套接字编程调试,理解服务器与客户端程序的工作原理,设计实现简单的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进行网络请求和响应测试。
实验三:网络服务配置实验。
操作性实验,熟练掌握FTP文件下载服务、POP3邮局服务、SMTP简
单邮件发送服务、WWW服务等常见网络服务的安装配置。
实验四:网络命令字实验。
验证性实验,熟练掌握FTP、POP3、SMTP服务命令字,掌握Ping、Netstat、Tracert、Nslookup、Route等常见网络命令。
实验五:邮件收发程序设计。
编程设计性实验,掌握标准套接字编程方法,设计实现简单的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程序。
实验六:网络嗅探分析实验。
验证性实验,学习使用Sniffer、Wireshark、Iris 等专业网络分析工具,捕获局域网数据并进行协议分析。
实验七:网络嗅探程序设计。
编程设计性实验,掌握原始套接字编程基本方法,深入理解网络嗅探原理,设计实现网络数据包捕获程序,按照以太网数据帧—IP报文—TCP/UDP报文封装顺序,对所捕获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八:TCP洪泛攻击程序设计。
编程设计性实验,掌握原始套接字编程基本方法,学习网络协议数据包的构造,理解TCP三次握手协议,设计实现TCP SYN同步报文伪造和发送程序,实现洪泛攻击。
2原始套接字实验设置
下面以网络嗅探程序设计为例,简要介绍实验课
程体系中的原始套接字实验项目。
实验原理:共享式局域网中,设置为混杂模式的网卡可以接收所有经过网卡的网络数据。
实验目的:掌握共享式局域网数据捕获的基本原理;深入理解Ehternet数据帧、IP数据包、TCP/UDP报文的格式,理解协议封装过程;掌握原始套接字编程方法。
实验要求:捕获数据包,解析目标和源MAC地址、IP地址、端口号以及传输层协议类型。
实验环境:Redhat Linux 9.0,Vi编辑/Gcc编译,共享式网络环境。
实验步骤:1)编写程序打开网卡,创建原始套接字;2)设置网卡工作在混杂模式;3)启动数据包捕获;4)判断并具体解析数据。
程序实现:首先引用必要的Linux C程序头文件,定义网卡设备、接收字符缓冲区、报头指针等变量,创建原始套接字;然后,设置网卡工作方式为混杂模式以进行数据捕获,方法为ioctl(int fd, int cmd, (char *) args);接下来程序即可开始连续捕获数据,并对捕获的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网络协议的封包原则[1-2],如图1所示,以太网数据帧中目标MAC(6字节)、源MAC(6字节),类型(2字节)占据了前14字节位置,随后为IP报文起始位置。
对于IP报文,IP数据包第一个字节的高
十六进制数表示了IP协议的版本,如IPv4、IPv6等;低十六进制数表示IP 报头长度,通过该数值可以准确定位IP数据部分位置,如IP第一字节十六进制数值在0x45,则表示为IPv4基本报首。
第13~16字节表示了源IP地址,目标地址则存储于17~20字节位置,IP报文承载的高层协议类型由第10字节标识。
对于IPv4基本报首,其TCP/UDP源端口和目标端口则分别由第21~22字节和第23~24字节表示。
由上分析很容易写出完整的网络嗅探程序实现代码。
考虑到部分学生的兴趣钻研,我们安排了实验拓展环节,提出“如何在交换式网络环境中实施数据包捕获”的问题,鼓励学生研究交换式数据包捕获机理,自主设计方案并编程实现。
显然,基于原始套接字实现的网络嗅探程序实验与运用经典工具软件的网络嗅探分析实验[3-4]有很大的差异,前者对于拓展学生编程能力,深入理解网络协议封装过程有明显的优势。
3结语
基于原始套接字编程的网络实验课程在我院06、07级本科生中实施,目前已开设网络嗅探和TCP洪泛攻击两个原始套接字程序设计实验。
调整后的网
络实验模块具有如下特点:
1) 实验模块将操作、验证与设计有机结合。
新实验方案设置了操作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各两个,设置标准套接字、原始套接字实验各两个,实验模块分布合理,相关性强。
例如,嗅探分析实验和嗅探程序设计,从系统操作、协议验证到程序设计相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网络协议封装的理解。
2) 实验内容前后连贯,由浅入深:新实验方案所设置的网络服务配置、网络命令字和邮件收发程序设计等实验模块前后密切相关。
网络服务配置实验完成后,可以作为网络命令字实验的服务平台;而POP3/SMTP网络命令字的编程实现即为简单邮件收发程序。
3) 实验模块平台无关:实验模块内容不依赖于具体系统平台,既可以基于Linux系统进行,也可以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实施,通用性好。
总体上看,尽管新增的原始套接字实验编码只有几十行,但由于实验涉及到网卡工作方式设置、数据帧格式解析、数据包构造等底层操作,因而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TCP/IP网络协议、强化动手能力,培养专业兴趣都是十分有益的,很好地实现了网络实验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功宜. 计算机网络[M]. 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5-27.
[2] 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M]. 5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3-32.
[3] 周斌,霍严梅,周春光.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课的教学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56-60.
[4] 郑啸,袁志祥,秦锋,等. 协议分析与测试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10(14):80-83.
Practice on Raw Socket Programming for Network Experiments
SHI Le-yi, QI Ping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266555,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firstly demonstrates the evolution of course and experimentation for computer networks, discusses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former experimental scheme. Thereafter, reformations are launched on and several items of raw socket programming are included. Finally, sniffing programming is exemplified to illustrate the purpose, requir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raw socket programming, which shows several advantages for network experiments.
Key words: network experiment; raw socket; protocol analysis; complicated design
(编辑: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