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考课内古代诗词阅读篇目复习

合集下载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河北通用):古代诗词阅读(含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河北通用):古代诗词阅读(含解析)

4 古代诗词阅读说明:共十四大题,28小题,满分70分,作答时间为90分钟。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2题。

(5分)【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甲】诗中“杨花落尽子规啼”描写了暮春时节的景象,烘托了的氛围。

【乙】诗中“红叶青山水急流”描写红叶青山的美景,以乐景写哀情, (表现手法)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2分)2.这两首诗中诗人的境况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相同,【甲】诗抒发了诗人和的情感,【乙】诗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3分)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3~4题。

(5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诗极富想象力。

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四句诗所呈现的画面。

(2分)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动静结合,互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气势。

C.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诗歌合乐时所加的套语,表明了诗人的志向。

D.这首诗借大海吞吐日月的宏大景象,抒发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国的远大抱负。

三、阅读下面诗歌,回答5~6题。

(5分)【甲】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宿甘露僧舍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5.《望岳》一诗紧扣“望”字,写出了泰山和的景象,《宿甘露僧舍》中诗人以豪放的笔法描绘了江水的景色。

(3分)6.这两首诗虽然描写的景象不同,但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之处,都表现了诗人的情感。

河北中考古诗词文言文必背篇目

河北中考古诗词文言文必背篇目

河北中考古诗词文言文必背篇目河北中考古诗词文言文必背篇目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是学生在中考中必须掌握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必背篇目,供同学们参考和学习:1. 《诗经》中的名篇,如《关雎》、《蒹葭》等。

2. 屈原的《离骚》节选,尤其是开篇和结尾部分。

3. 汉乐府民歌中的《木兰辞》。

4. 曹操的《观沧海》、《短歌行》。

5. 陶渊明的《饮酒》、《归园田居》。

6.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凉州词》。

7. 李白的《将进酒》、《静夜思》、《望庐山瀑布》。

8. 杜甫的《春望》、《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 白居易的《琵琶行》、《问刘十九》。

10. 王勃的《滕王阁序》。

11. 苏轼的《赤壁赋》、《水调歌头》。

12.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3. 李清照的《如梦令》、《声声慢》。

14.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15.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16.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17.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泊船瓜洲》。

18.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9.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0.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这些篇目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考试中也是常见的考点。

同学们在学习时,除了要熟记原文,还应该理解其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准确运用。

同时,也要注意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这些都是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

(河北专用)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三篇 古诗词阅读课件

(河北专用)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三篇 古诗词阅读课件

第11课时┃ 冀考真题体验
7.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画一处) 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解析] 本题考查诗句的朗读节奏。七言诗按节奏可划 分为“二二二一”,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此题属按 意义划分。
[答案]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第11课时┃ 冀考真题体验
[答案]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 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 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第11课时┃ 冀考真题体验
三、2010· 河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 6.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标题中的“乐天”是 指诗人____________ 。 白居易
[解析] 诗词阅读的考查与以往不同,截取了诗歌的一小节作为 考查对象,是出人意料之处。本题考查了文学常识。要求熟记作者 作品知识,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
第11课时┃ 冀考真题体验
2.这段文字中,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诗词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当诗人有所感 悟时,他们往往会把思想、情感寄托在具体景物的描写中, 并通过具体的“象”(景或物)来表达情感,也就是说,诗人 抒情言志离不开景物描写。分析答题时可借鉴小说阅读中环 境描写的作用:“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了人物……的心 情,为下文……作铺垫。” [答案] 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 内容作铺垫。
第11课时┃ 冀考命题探究
(24)《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25)《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2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27)《观沧海》(曹操) (28)《行路难》(李白) (2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0)《雁门太守行》(李贺) (31)《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32)《水调歌头》(苏轼) (33)《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 (34)《观刈麦》(白居易)

(河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二 课内20篇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第1

(河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二 课内20篇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第1

第15篇出师表(某某2014年已考)诸葛亮原文呈现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X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某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文言词汇分类积累特殊用法词语例句意思通假字阙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有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放在整数和零数之间古今1.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A.恐/托付不效B.深追先帝/遗诏C.臣/不胜受恩感激 D.进尽/忠言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河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二 课内20篇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第3

(河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二 课内20篇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第3

第3篇口技(某某近8年未考)林嗣环【全文中心】本文描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作者是林嗣环,字铁崖,某某某某人,清代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

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

《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虞初新志》是清代人X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共二十卷,所收录的多为明末清初的文言短篇,并附有评语。

文言词汇分类积累特殊用法词语例句意思通假字坐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古今异义会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正赶上;今义:会议但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但是稍稍稍正坐古义:渐渐;今义:稍微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其中夹杂着;今义:当中古今异义股两股战战古义:大腿;今义:指屁股走几欲先走古义:跑;今义:行走,走路名名其一处古义:说出;今义:名字虽虽人有百手古义:表假设的连词,即使;今义:表转折的连词,虽然闻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一词多义指手有百指指头不能指其一端指出,指明乳妇抚儿乳喂奶儿含乳啼乳头绝以为妙绝极群响毕绝停止,消失妙以为妙绝美妙,奇妙众妙毕备妙处词类活用名名其一处名词用作动词,说出乳妇抚儿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宴会宾客大宴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虚词而妇拍而呜之承接连词,可不译俄而百千人大呼与“俄”连用,为“一会儿”者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其其夫呓语代词,她(的)不能名其一处也其中之妇拍而呜之代词,指小孩儿力拉崩倒之声助词,的1.选文选自清朝人X潮编选的笔记小说__《虞初新志》__,作者是__林嗣环__。

2.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1)京中/有善/口技者(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京中有善.口技者善:__善于,擅长(2)会.宾客大宴会:__适逢,正赶上(3)施.八尺屏障施:__设置,安放(4)少顷..少顷:__一会儿(5)其夫呓语..呓语__说梦话(6)既而..儿醒既而:__不久,紧接着(7)众妙毕.备毕:__全,都__(8)宾客意少舒..少:__稍微__ 舒:__伸展,松弛__(9)不能名.其一处也名:__说出__(10)几.欲先走几:__几乎___4.用原文填空。

河北中考文言文和古诗词必考篇目

河北中考文言文和古诗词必考篇目

河北省中考语文的古诗必考篇目与古文必考篇目古诗词背诵篇目:
1.关雎
2.蒹葭
3.观沧海
4.饮酒(结庐在人境)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次北固山下
7.使至塞上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10.望岳
11.春望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6.观刈麦
17.钱塘湖春行
18.雁门太守行
19.赤壁
20.泊秦淮
21.夜雨寄北
2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3.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4.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25.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6.登飞来峰
27.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9.游山西村
30.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31.过零丁洋
32.天净沙·秋思
33.山坡羊·潼关怀古
34.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文言文背诵篇目:
1.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曹刿论战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出师表
7.桃花源记
8.三峡
9.杂说(四)(即《马说》)
10.陋室铭
11.小石潭记
12.岳阳楼记
13.醉翁亭记
14.爱莲说
15.记承天寺夜游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河北省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及备考策略

河北省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及备考策略

河北省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及备考策略内容预览:河北省中考语文之古诗文阅读回顾展望与备考策略一、回顾:1、河北中考古诗文阅读部分试题分析:古诗文阅读部分共 8 题5 分,考查了文学常识知识,诗句的朗读节奏,律诗的基本知识,名句的赏析理解。

近十年来,我省中考对古诗词一直以默写的形式考查,没有以阅读的形式进行过深层次的考查。

关于文学常识、朗读技巧、蕴涵哲理的考查,有利于考生对古诗词的深刻理解,真正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既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也与高考相接轨,这一导向无疑是积极的。

文言文阅读共5个题14 分。

考查了重点词语的理解与积累,文言语句的理解翻译,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文章和人物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及对关键问题的看法和评价。

在重点考查《曹刿论战》的基础上,涉及了课外文言语段以及《醉翁亭记》、《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马说》课内五篇古文,考查范围广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我省近几年的《语文学科说明》在考试范围中也明确了文言文阅读材料“也可选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课外文言小段”。

虽然、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中也有课外文言句子的相关链接题,但没有真正落实考查课外文言小段的要求。

今年选取的一篇课外文言小段,节选自《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中的“泓之战”,与所选课内文言文《曹刿论战》作比较阅读,并且对课外小段中的疑难词语作了注释,降低了阅读的难度。

针对课外文言小段,共设大小题三个:一是解释实词“鼓”,这是考查迁移能力;二是把“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译成现代汉语,这是考查翻译能力;三是“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考查通过课内外比较,理解文段内容的能力。

今年的课外相关文言小段的考查,体现了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教学理念,可激发学生学习优秀古典文化的兴趣,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给文言文教学带来蓬勃生机。

河北中考诗词鉴赏复习题32首(全)

河北中考诗词鉴赏复习题32首(全)

一、观沧海[东汉末年]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译文我向东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海边。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灿烂的星辰,好像出自大海里。

真是幸运极了啊,我可以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词语解释: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沧:通“苍”,青绿色。

何:多么澹澹(dàn 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

竦通“耸”,高。

峙:挺立。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星汉:银河。

若:好像。

至:极。

咏:歌吟3、内容理解①这首诗以“”字总领,写的景物有:山岛上的树木、百草,海面上的洪波、秋风,最后写天空中的日月星辰。

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②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③“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④赏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澹澹”是形容水波动荡的样子,“辣峙”是写山岛巍然屹立的形象。

动静结合写出大海的威严和辽阔,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博大的胸怀。

)⑤赏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为展现作者的博大胸襟作了铺垫。

)⑥请对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简要赏析。

河北中考古诗词范围

河北中考古诗词范围

河北中考古诗词范围河北中考古诗词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一、课内篇目1.《观沧海》曹操2.《次北固山下》王湾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5.《望岳》杜甫6.《春望》杜甫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8.《游子吟》孟郊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0.《观刈麦》白居易1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2.《雁门太守行》李贺13.《赤壁》杜牧14.《泊秦淮》杜牧15.《夜雨寄北》李商隐16.《无题》李商隐17.《相见欢》李煜18.《渔家傲》范仲淹19.《浣溪沙》晏殊20.《登飞来峰》王安石21.《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22.《水调歌头》苏轼二、课外篇目在五言、七言唐诗中任选40首作为背诵篇目;在宋词中任选30首作为背诵篇目;在元曲中任选20首作为背诵篇目。

背诵篇目的选择要体现由易到难的原则,要利于培养学生背诵的兴趣。

背诵篇目不提供题目。

卷面上也不划横线,默写的诗句出现在横线上,以利于学生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考生有责任积极向教师请教五言、七言唐诗宋词元曲的有关知识,教师也有责任积极向学生传授五言、七言唐诗宋词元曲的有关知识。

五言、七言唐诗宋词元曲的有关知识不在考查之列。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在初中三年应背默的诗词曲是:五言、七言唐诗30首,宋词20首,元曲10首。

这一部分以考查学生是否达到会背会默的要求为主。

除“会背会默”的要求外,对诗词曲的韵律、格律、结构等有关知识不作考查要求。

建议学生多读诗词曲的原文及注释(包括题目背景等),多了解作者的身世际遇,以利于理解诗词曲的内涵,保证会背会默。

另外建议学生多了解诗词曲的有关知识(如词牌的含义、曲牌的含义,律诗、绝句等的相关知识),有利于背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诗词曲的原文及注释建议教师帮助学生整理。

整理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的过程。

教师可以发动学生整理后,予以补充和完善。

可以在学完一课后进行单元检测式的检测。

也可以在期中进行阶段性检测,或者在期末进行终结性检测。

河北省中考诗词赏析复习题与答案

河北省中考诗词赏析复习题与答案

河北省中考诗词赏析复习题与答案河北省中考诗词赏析复习题与答案河北省中考诗词赏析复习题1.望岳2. 钱塘湖春行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 使至塞上5. 江城子·密州出猎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7. 天净沙·秋思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9.赤壁10.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11.行路难12.观沧海13.春望14.过零丁洋15.饮酒(结庐在人境)16. 次北固山下17.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18. 山坡羊·潼关怀古1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代诗词阅读(见附录四)(2010年)诗词默写作者朝代相关作品注意诗词多的作家19篇古文涉及的作家理解词义和句意。

对词义的理解注意课本下边的注释或翻译书上相关词语的理解划分朗读节奏。

五言23岱宗/夫如何221大漠/孤烟/直212造化/钟/神秀七言43孤山寺北/贾亭西223山河/破碎/风飘絮,欣赏词语和句子。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7~9题。

(5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这首诗的作者是;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2分)8.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划一处)(1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9.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哲理?(2分)一、望岳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五岳之首的泰山是多么的雄伟,苍莽的青色一望无边。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神奇秀丽的景色都集中在这里,山南山北,昏晓不同。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远望层山叠起,不禁心胸激荡,极目细观啊,那鸟儿已归巢。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将来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远眺,群山都会显得那么渺小。

主题: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河北省中考必背文言文和古诗

河北省中考必背文言文和古诗

一.《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又时常实践,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

”(《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

2023年语文河北中考专题复习-课题一 古诗词曲阅读

2023年语文河北中考专题复习-课题一  古诗词曲阅读

1.(2017·河北中考)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 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二、(2021·河北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岑参 (人名)。(1分)
【类题归结】赏析诗歌中字词的表达效果的步骤:一是解释该字词在句 中的含义;二是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到原句中描述景象;三是点出该字词 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考点 三 词义、句意(10年5考)
【典例三】(2020·河北中考)请解释《赤壁》这首诗中加横线的句子。 (2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答案】折断的戟沉埋在泥沙中还未被销蚀,自己拿起来磨光洗净,辨 认出是前朝的遗物。
【类题归结】重点词的解释,一般要根据课下注释,注释中没有的, 可根据句意推断词义。
曲:中国古代文体名。包括剧曲、散曲两种,是元代盛行的文学形式。 元杂剧以唱为主,唱词须按固定宫调和曲牌填写,所以叫“元曲”。散曲是 一种诗歌作品,包括套数和小令两类,也都按当时的宫调和曲牌填写,所以 也叫“元曲”。

河北语文中考出现次数最多的诗词文言文

河北语文中考出现次数最多的诗词文言文

河北语文中考出现次数最多的诗词文言文河北省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21篇(仅供参考,请务必以当年考试说明及要求为准!)一、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三、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四、河中石兽清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中考课内古代诗词阅读篇目复习学案一、《望岳》杜甫【原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后。

此时,诗人正“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当他游历到山东,被泰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望岳》诗。

【内容讲解】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乍一见泰山高兴的不知如何形容的惊叹和仰慕之情)在古代齐鲁两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青色。

(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的高大)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写出泰山的高大)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凝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赏析评价】诗中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六句实写泰山之景。

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

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

“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

这是远望之景。

三、四句是近望之势。

“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

“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

“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五、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

“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

“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

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

“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

“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这首诗的题目是“望岳”,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

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

故此《望岳》一诗,成为历代描写泰山的佳篇,被人们传颂不绝。

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原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作者介绍白居易,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著有《白氏长庆集》。

(在课文注释中划出,掌握相关文学常识)【理解此诗的意境】“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这两句是近景,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

“初平”写春水漾满湖堤。

“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这两句是近景,写高处,写莺、燕的动态。

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初春生机勃然的感觉。

“诗眼”在“早”“新”两个字上:“几处”而不是“处处”,“争暖树”是说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云歌唱,可见是“早莺”。

“谁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则是刚刚开始筑巢,可见是“新燕”。

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

诗人以很轻的疑问语气叙述这些景象,不是实问,也不是存疑,而是对早春景色情动于衷的喜悦。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两句也是近景,写地上的花草,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

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

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

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来写了。

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舒感。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两句略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诗人在这儿完全陶醉了,留连忘返了。

这两句写诗人游春非常尽兴。

小结:这首诗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对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三、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原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译文】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作者】李白(701~762) 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青壮年时家境富裕,轻财好施。

【背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灿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

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

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

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

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注释】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

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子规:即杜鹃鸟。

五溪: 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

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

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

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结构】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

“闻道”,表示惊惜。

“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

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

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特色】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四、《使至塞上》王维【原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

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诗文注释】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单车:形容轻骑简从。

问边:慰问边士。

属国:秦汉时官名典属国的简称,诗中指作者本人。

当时作者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慰得胜将士。

居延:城名,属凉州张掖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

指已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

征蓬:被风卷起远飞的蓬草,自喻。

长河:指黄河。

萧关:古关名,是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衢。

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

都护:边疆的统帅正率兵虎据燕然,镇守着祖国的西北边陲。

燕然: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

【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不衰,如极富代表性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

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

这两句出自苏轼的名言,的确抓住了王维的艺术特色,可算是不易之论。

【背景介绍】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本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层次结构】“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名句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段话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那里宽阔无边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

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

另外,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