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专家教授辨证遣药特点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临床表现常隐潜起病,以缓慢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可伴轻度干咳,但很少咯血。少数病例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及至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晚期病例因右心长期受累,诱发肺心病,常最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急性病例可在4-34周死亡。
体检
见呼吸浅速,不同程度发绀,多数有杵状指(趾)。两肺底部湿啰音。少数病人还有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或钙化。
电诊断
影像诊断
肺部X线表现早期可基本正常。后期出现两肺中下野弥漫性网状或结节状阴影,
实验室诊断
肺功能示肺容量和弥散功能进行性下降,血乳酸脱氢酶、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和丙种球蛋白均增高。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好转:症状减轻,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好转,生活能基本自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助于急性病例缓解症状,但对慢性病例多无效,应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或环磷酞胺的疗效尚不肯定。继发肺部感染常是病情恶化、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故预防和及时控制感染十分重要。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地区
人群
多在4O-50岁发病,男性稍多于女性。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肺部病理变化以肺泡壁细胞浸润、增厚、间质纤维化为特点,肉眼观察肺脏质地坚实,触感如橡胶。镜检示肺组织结构变形,肺泡表面细胞肿胀,呈正方形或短柱形,肺泡隔增厚,内有灶性出血及纤维母细胞增殖。肺泡腔有以大单核细胞为主及组织细胞、嗜酸细胞的渗出液;间质水肿.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浆细胞浸润,随后出现成纤维细胞和大量胶原纤维,产生广泛间质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辨治
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辨治特发性肺纤维化( Idi opathi cPul m onaryFi brosi s,IPF) 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及病死率不断上升,但发病机制迄今不明。
IPF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等。
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系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本病预后不良,临床缺乏特效疗法。
目前西医治疗首选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也有一定疗效,但效果均不理想。
长期使用副作用多,增加继发感染、呼吸衰竭的可能性。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中医药在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方面取得较为明显疗效。
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中医对IPF病名仍未统一,基本属于‘’咳嗽” ‘’喘证” ‘’痰饮“ ‘’肺痿” ‘’肺胀‘’等范畴。
一、对本病病机特点的认识本病为致病因素侵入人体,留滞肺内,损伤肺脏,病情反复或日久迁延,最终累及于肾,造成肺肾俱虚。
病初在气,久则气阴两虚,气虚不运,痰饮凝滞;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病情复杂,但本病以虚为本,属本虚标实之证。
初期病变在肺,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外邪由口鼻、皮毛入侵,首先犯肺,肺宣降失常,上逆作咳。
肺为娇脏,本不耐寒热。
若反复感受外邪,再加之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或他脏疾病传变,反复损伤肺气,病情不断进展,致肺气日虚,肺病日久,子耗母气,致脾失转输,脾胃生成的水谷精津不能上灌四旁周身,痰饮内生,上贮于肺;“ 肺为水之上源” ,肺气久虚,水道不通,水精不布,津聚成痰,日久则痰饮深伏于肺。
“ 气为血之帅” ,“ 肺朝百脉” ,肺气不利则血行不畅,肺络血脉瘀滞。
病理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痰瘀并见,最终痰饮、血瘀错杂为患。
瘀血与痰饮共同形成痹阻于肺络间的浊邪,进一步影响肺的宣降功能。
肺司呼吸,肾主纳气,《难经· 四难》云:“ 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 ,《类证治裁》:“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
特发性肺纤维化(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 是一种以渐进性呼吸困难为特点的慢性进展 性间质性肺疾病,其特征是进展性纤维化与肺实质 瘢痕形成,临床表现为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最终 发展至呼吸衰竭而死亡[1] 。 目前 IPF 的病因、发病 机制仍不明确,持续的纤维化进展可延缓但不可逆, 仍不能完全治愈,预后较差,致死率高[2] 。 IPF 在中
1. 1. 1 以瘀为致病因素 瘀血是病理产物,瘀 血不去新血不生,血液不能正常发挥濡养机体的功 能,致人体机能减退;瘀血亦是致病因素,瘀血阻滞
103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 年 6 月第 27 卷第 6 期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June 2021 Vol. 27. No. 6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NG Yan-jun, WANG Xue-lin, LI Xin-ze, MING Hai-xia△ ( College of Basic Medicine, Gans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s a lung disease in which interstitial lung damage leads to progressive dyspnea and eventually causes death. Because its specific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re unclear, it is still not completely cured.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belongs to the categories of " Fei Wei" and " Fei Bi"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is mostly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repeated external sensation, infection with insect poison, mistreatment, and internal causes such as aging and physical weakness. Explaining the etiology,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is considerate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the disease is related to pathogenic factors such as phlegm, blood stasis, toxin, and deficiency. The overall pathogenesis is based on deficiency and excess, which can be manifested as excess syndrome, deficiency syndrome and mixed syndrome of deficiency and excess. The specific syndrome type is mainly " lung deficiency, collaterals and blood stasis" , so " Fuzheng Tongluo Huayu " is the main treatment. Clinically, it is mainly treated by single medicines and extracts, proven prescription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and acupunctur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etiology, pathogenesis, syndrome types,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谢谋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经验
肺失濡养 ,肺 叶枯萎 。辨证分 为肺 脏虚热和 肺气虚冷 两类 ,以虚热证较为 多见 。唐代孙 思邈就将肺 痿分为 热在上焦及 肺 中虚冷 二类 ,并提 出 “ 肺痿虽 有寒热之 分 ,从 无 实 热 之 例 ” 。 临床 中虽 然 可 以见 到 吐浊 唾 涎沫 、咳嗽气急 、喘息等实证表现 ,但是多 为虚 中夹 实。
1 调补 脾 胃 I P F 表现为干咳和呼吸困难 ,遇感 冒、寒冷 、气候骤
1 5 g ,茯苓1 5 g ,麦冬2 O g ,阿胶l o g , 麻仁1 5 g ,沙参3 吨,金 钱草3 0 g ,浙贝母1 0 g ,服药2 0 剂 ,胸闷、气喘、咳嗽等症 状明显减轻 ,睡眠可。上方改做成水丸,每次9 g ,日3 次, 口服,服2 个月,一般活动未再出现胸闷气喘。 [ 参考文献 ] [ 1 ]肖娜 ,周 贤梅. 《 金 匮要略 》所论肺痿与肺间质 纤 维 化 关 系的 研 究进 展 [ I ]. 中 医学 报 ,2 0 1 2 ,2 7
魏某 ,男 ,5 6 岁 。胸 闷气喘 、咳嗽 、咯痰7 个月余, 夜间较重 , 难 以入眠,面红体瘦 ,畏寒肢冷 ,二便正常,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既往体健,早年 曾在水泥厂工 作两年。现胸 闷、气喘,动则加重 ,咳嗽 、咯痰。查杵状
指 ,桶 状胸 ,双肺 听 诊 可 闻及广 泛 干湿 性 哕音 。C T 提示 双肺广泛纤维化病变,肺气肿,支气管炎。曾多次住院治 疗 ,用 强 的松 、环磷 酰胺 、氨溴索 、布地奈 德等效不 佳 。 诊 断为 肺 萎 ,肺 脏 虚寒 证 。治 以温 肺益 气 ,滋 阴润燥 。 用 干姜甘 草 汤加 减 。甘 草 1 5 g ,干姜 2 0 g ,红参 1 2 g ,白术
实用中医药杂志 2 0 1 4 年5 月 第3 O 卷5 期 ( 总第2 5 6 期)
邱幸凡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经验
外邪 由表人里 , 热毒 壅盛 , 损伤 正气 , 致肺 气损 耗 。肺 气虚 日久迁 延及肾 , 肾不纳气 , 导致肺 肾气 虚而 表现为 咳嗽 、 短气、 喘 促, 动则尤甚等症 。肺气耗损 , 失于输布 , 津液停 留聚而生 痰 ; 痰
饮 上据于肺 , 可 见 咯 白黏 痰 , 多 以夜 间 及晨 起 为 重 。痰 蕴 日久 生
经络 , 共 为君 药 。南 沙 参 微 寒 味 甘 , 入 肺 胃经 , 功补气 化痰 、 养 阴 清肺 , 故选其助黄芪补肺气 , 益肺 阴。
《 素问 ・ 调经论》 言: “ 风雨 之伤人也 , 先客于皮肤 , 传人 于孙 络, 孙络满则传人 络脉 , 络脉满则输入于大 经脉。 ” 六淫之邪 由外 容易人络脉 , 因“ 肺 主皮 毛” , 外邪 通过皮 毛内传 于肺 , 所 以本病 常见六淫之邪侵入肺络 。多见恶 寒发热 , 热毒壅盛 , 高热, 干咳 , 少痰 , 咳喘气 急 ; 正不胜邪 , 肺气欲绝 , 面色发绀 , 呼吸浅促 j 。
痰瘀 混处 , 蕴蒸腐化 , 久而久之聚邪成毒 , “ 毒邪” 一旦产 生 , 可损
伤络脉 , 败坏脏腑组织 。解毒法有保护形 质免受损伤 之功 J , 因
此清热解毒是防止 I P F进行发展 不可或缺 的治法 。邱 教授选 择
土鳖 , 咸寒有小毒 , 善破 血 消瘾 , 通络 逐瘀 ; 穿心 莲性 寒味 苦 , 功 清热解毒 , 凉血 消 肿。二药 合 而 解毒 通 络 , 故 为 臣药 。地 龙 性
之最 ” ; 补骨脂味苦 , 性辛 温 , 入脾 、 肾经 , 具 温阳补 肾, 纳 气 收敛 ,
成 J 。在病理状态 下 , 肺 之功 能失常 可影 响络 中血 气 的双 向流 动, 产生相应 的络脉病 变 。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治疗概述
综 述 Zongshu 《中外医学研究》第19卷 第6期(总第482期)2021年2月- 194 -*基金项目:2019年泸州市科技局(重点项目)课题项目(2019-SYF-39)①西南医科大学 四川 泸州 646000②四川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通信作者:蒙巍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治疗概述*吴艳旭① 郭勃② 蒙巍③ 钟红卫③【摘要】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目前西医缺乏有效治疗,中医认为病理因素主要责之于痰、火,病性多属本虚标实,外邪、痰浊、气郁、瘀血、水饮为实,肺气不足、脾虚不运、肾气虚衰、心血不足为虚。
补益类、活血化瘀类、虫类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在治疗IPF 中均取得较好疗效,可以减轻患者症状与体征,提高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 doi:10.14033/ki.cfmr.2021.06.0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805(2021)06-0194-03 Overview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WU Yanxu, GUO Bo, MENG Wei, ZHONG Hongwei.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1, 19(6): 194-196 [Abstract] At present, western medicine lacks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 and Chinese medicine believes that pathological factors are mainly attributed to phlegm and fire, and that the pathology is mostly deficient in nature and real, with external evils, phlegm, qi depression, blood stasis, and water and beverages being real, and lung qi deficiency, spleen deficiency, kidney qi deficiency, and heart and blood deficiency being deficient. Chinese herbal tonics, blood-boosting and stasis-relieving drugs, insect drugs and compound preparations have good therapeutic effects, which can alleviate the symptoms and signs of patients,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prolong their survival time. [Key words]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rst-author ’s address: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Luzhou 646000, China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局限于肺部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与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IPF,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疗效,下面简要阐述。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辨证治疗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辨证治疗大多数间质性肺疾病都有共同的病理基础过程。
初期损伤之后有肺泡炎,随着炎性-免疫反应的进展,肺泡壁、气道和血管最终都会发生不可逆的肺部瘢痕(纤维化)。
炎症和异常修复导致肺间质细胞增殖,产生大量的胶原和细胞外基质。
肺组织的正常结构为囊性空腔所替代,这些囊性空腔有增厚的纤维组织所包绕,此为晚期的“蜂窝肺”。
肺间质纤维化和“蜂窝肺”的形成,导致肺泡气体-交换单元持久性的丧失。
肺脏损伤后,修复的结果是纤维化还是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取决于肺泡内渗出物及碎屑能否有效清除。
如肺泡内渗出物未清除,成纤维细胞和其他细胞就会侵入并增殖,从而使肺纤维化进行性进展。
一般情况下,肺纤维化早期出现肺泡炎,肺泡内有浆液和细胞成分,肺间质内有大量单核细胞,部分淋巴细胞,浆细胞,肺泡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完整。
进入晚期,慢性炎症已减轻,肺泡结构为坚实的胶原代替,肺泡壁被破坏,形成扩张的蜂窝肺。
胶原、细胞外基质、成纤维细胞分布在间质中,肺泡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
基于以上病理变化,临床上多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或伴有刺激性干咳,胸部X线显示两中下肺野网状阴影,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病情呈持续性进展,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特发性肺纤维化免疫损伤有关,为此一定要尽早治疗,中医学中一般把特发性肺纤维化分为四种类型,主要治疗方法如下:1、肺中虚冷治法:温肺益气化饮止咳。
方药:甘草干姜汤加味炙甘草、干姜、服苓、半夏、细辛、五味子。
方中甘草补脾益肺,取甘守津回之意;干姜温肺化饮,使气能化津。
服苓健脾渗湿;五味子敛肺止咳:半夏、细辛燥湿化饮。
如兼表寒加桂枝、苏叶散寒温肺;尿频或遗尿加补骨脂、益智仁固肾缩尿;喘息明显加钟乳石、胡桃肉纳气归肾。
2、阴虚火旺治法:养阴清热,宁肺止嗽。
方药:紫菀散加减。
紫菀、阿胶、党参、服苓、甘草、川贝母、桔梗、知母、柴胡、五味子、百合、麦冬。
方中紫菀、阿胶以养阴润肺止咳;党参、服苓、甘草培土生金滋化源;川贝母、桔梗宣肺利气;柴胡、知母疏肝清热而降虚火;五味子敛肺而止唾沫;百合、麦冬生津润肺,宁心安神。
肺纤维化中医药研究
肺纤维化中医药研究概述肺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其病理特征是肺部纤维化和炎症併存,导致呼吸系统功能异常、甚至死亡。
目前西方医学在治疗肺纤维化疾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治愈并不彻底,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药对肺纤维化的治疗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医学中对肺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分析其现代临床应用的现状。
中医药治疗肺纤维化的方法中医药治疗肺纤维化的方法是基于传统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辨证施治来治疗肺纤维化等疾病。
具体来说,中医药治疗肺纤维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辨证施治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根据病人体质、病情特征和患者诉求等情况,精确地诊断出患者的病理特征和症候特征,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和中药单方或复方。
2. 清热解毒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肺纤维化,加重病情。
所以清热解毒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用药物如板蓝根、黄连、栀子等中药来清热解毒,抵御基本病因。
3. 祛痰止咳祛痰止咳也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用药物如芦根、桑白皮、川贝、罗汉果等来促进痰的排出和缓解咳嗽症状。
4. 益气养阴肺纤维化患者常伴有气虚和阴虚等病理状态,中药可用黄芪、党参、枸杞子等药物来益气养阴。
现代临床应用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中医的治疗方法在现代临床中也逐渐得到了应用,成为一种治疗肺纤维化等疾病的重要手段。
中医药在肺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三种形式进行:1.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指西医和中医同时用于肺纤维化治疗。
这种治疗方式可以通过中医药来调节机体内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和促进恢复,同时结合西医药物治疗,以达到治疗效果的协同作用。
2.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指中医药作为药物单独应用于肺纤维化治疗。
中药治疗主要是通过中药的多成分作用来调节人体内平衡,减少炎症反应,加速组织修复和再生,并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治疗效果。
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论治思路总结
文/ 徐文(成都中医药大学)
【指导老师】何燕(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多种原因引起的
间质性肺疾病的最终结局,其主要特点
是慢性、进行性、不可逆转性。
该病好
发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
被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为2~3年,5年生存
率为20%~40%。
目前该病尚无有效的治
疗方法和药物。
而中医药在缓解症状、
延缓病程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
虚、痰瘀互结为主要病机,方用桂枝茯苓丸合从龙汤加减,并加入性缓之活血祛瘀
疗效:患者后续自行抄方间断服用1月余,自诉诸症较前均有明显好转,现偶有咳嗽、咯少量白痰,日常活动行走距离较前延长,爬楼后仍有喘息气短。
纳眠可,口唇紫暗,舌暗红,瘀斑较前减少。
进入冬季后,患者每月复诊1次,均以三诊处方为基础加减,自觉症状无加重,体力也有所增加,嘱其注意防寒保暖,偶有外感及时用药,至今
虚实夹。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药研究概况汇总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药研究概况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 pathic pulm on aryfibrosis,I PF)是一种原因不明、进行性的、以两肺弥漫性间质纤维化伴蜂窝状改变为特征的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统计资料显示其5年生存率低于50%,10年生存率仅约30%,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正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由于目前IPF的治疗西药常选用激素或加用免疫抑制剂,疗效不确定且副作用大。
中医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延缓肺功能的减退,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安全可靠,但对如何进医药治疗效果是当今业界广泛关注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1 病因病机认识王氏等认为,本病以肺脾肾虚或气虚或阴虚或气阴两虚为本虚一面,痰浊、瘀血、火热为邪实一方,正虚与邪实相互影响,病机总以虚、瘀为关键。
临床可见痰热壅肺、气滞血瘀、肺脾气虚、肺肾阴虚等多种证候。
龚婕宁等认为邪盛正衰、慢性消耗是肺间质纤维化的起始原因。
气虚阴伤,肺络瘀阻,是肺间质纤维化形成的基本病机。
同时指出,其基本病变在肺,但病理机制却涉及脾、肾等相关之脏。
在病变过程之中,气虚、阴伤、血瘀三者密切联系,互为因果,形成了虚实并见的复杂病机。
曹氏治疗肺间质纤维化,认为肺燥阴伤和肺气虚冷是病机的主要方面,且相互兼夹,血瘀亦是肺痿病机的重要方面。
故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当滋阴清热,I健脾温肺为之治疗基本大法,重视活血化瘀药的应用,并多伍利水之品。
姚氏等认为肺间质纤维化其病机主要为痰热闭肺,以清热宣肺、健脾祛痰为本病的治疗原则。
宋建平则认为,本病病机与《金匮要略》所论气短症状的肺痿、虚劳、湿痹、历节、胸痹等病机有相似之处,肺间质纤维化病机责之于肺肾虚弱、风湿外邪入中气痹阻胸中,日久脉络瘀滞,肺因痹而痿。
张氏指出肺痿无论虚寒、虚热或寒热错杂,其病久必有瘀血。
久病致瘀的病机包括因虚成瘀、因寒成瘀、津涸成瘀等多个方面。
从瘀血论述肺痿,并以活血化瘀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佐以补虚,或滋阴,或温肺等,每可获效。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探赜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探赜标签: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药疗法;龙血竭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原因不明、局限于肺并进行性致纤维化的间质性肺炎,其组织病理学和放射学表现为普通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
治疗上,现代医学目前缺乏有效方法。
近年来,笔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运用龙血竭,取得一定疗效。
兹略述如下,以飨同道。
1 现代医学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困境目前,IPF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发病率逐年增加,致残致死率高。
有资料显示,1991-2003年,IPF发病率每年增长11%,中位生存期3~5年[1],被称为“慢性肺癌”,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现代医学治疗主要依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多局限在抗炎和抗氧自由基方面。
激素虽然应用普遍,但无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来评价其效果。
免疫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只有少部分患者对细胞毒药物有较好反应,且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大,其临床疗效尚有争议。
由美国胸科学会(ATS)、欧洲呼吸学会(ERS)、日本呼吸学会(JRS)和拉丁美洲胸科学会(ALAT)共同颁布的《2011年IPF诊断和治疗循证新指南》[1]明确指出:强烈不推荐单用糖皮质激素及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强烈推荐长期氧疗及肺移植(适合患者)。
这说明现代医学对IPF暂无有效的对策。
2 中医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主要表现为咳嗽及渐进加重的喘促,属中医学“肺痹”“肺痿”范畴。
《素问·痹论篇》有:“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这与结缔组织病继发肺纤维化极为相似;《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描述为:“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为肺痿之病。
”并列有虚热及虚寒二证,立有麦门冬汤、甘草干姜汤等方剂。
2.1 厘清虚实先后,着力早期干预2.1.1 宗气不足,肺肾亏虚为本;痰瘀胶结,肺络痹阻为标根据本病临床表现,总属本虚标实之证。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研究简析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研究简析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属于一种肺部慢性疾病,根据相关资料得知,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显著上升的趋势,该病在发病的初期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在治疗过程中西医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糖皮质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但是从治疗效果上来看,仅仅能对患者的气道炎症进行控制,但是并没有抗纤维化的作用,并且患者治疗后不良作用较多,预后效果不佳。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临床致死率较高,从近年来的临床治疗病历分析,患者确诊后存活5年以上的患者仅仅只有30%到50%左右,近年来国内许多中医专家学者致力于中医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应的进展,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治疗中的中医治疗方法的运用效果与研究概况。
标签: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运用效果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主要特征是弥漫性肺泡炎、纤维化等,对患者进行肺间质损伤。
人体肺脏的间质组织本身是由胶原蛋白、弹性素以及蛋白糖构成的,该疾病主要是通过对患者肺部成纤维细胞进行损伤,然后通过胶原蛋白的分泌来修补间质组织,从而患者肺部组织失去正常的功能,转化为纤维化。
1 中医对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认知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属于一种先到医学名称,而从中医学的角度上来讲,根据患者患病不同时期的不同症状而进行不同的归属,根据患者病情症状的演变,患者临床症状为咳嗽,则在中医学中的命名则是“喘证”;患者临床症状为肺胀,在中医学中的命名则是“肺痹”、“肺萎”;根据对国内外医学文献中对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患者临床症状相关调查得知,患者发病早期属于“肺痹”痹,而晚期则属于“肺萎”,两则在疾病的发展过程当中互相影响。
而对于该疾病的中医学病因病机而言,在《黄帝内经》当中有所描述”痹者,闭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则壅闭经络,气血不行而病为痹”,张炜等[1]人研究当中证实了肺痹发病的条件必然是外邪袭表犯肺。
而苏鑫等[2]人提出,肺热络瘀是肺痹的早期发病病因。
肺纤维化的中医辨证施治
肺纤维化的中医辨证施治作者:王亚南王玉光来源:《家庭医学》2022年第08期肺纤维化病因复杂,包含200余种疾病。
以活动性呼吸困难、弥漫性肺浸润、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为肺系疾病疑难重症。
大部分肺间质疾病病情持续进展,现代西医匮乏有效干预手段,尤其对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和难治性咳嗽更是束手无措。
中医辨证施治肺纤维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肺纤维化难治性咳嗽,中医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及临床体悟。
肺纤维化归属于中医“肺痹”“肺痿”范畴。
“肺痹”最早见于《素问·痹论》:“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并论述了五体痹及五脏痹的关系,认为“皮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内传于脏,是为“肺痹”。
“肺痿”则首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治证》:“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日:为肺痿之病。
”目前肺纤维化归属于“肺痹”或“肺痿”仍存在争议,大部分医家认为“肺痹”及“肺痿”是肺纤维化的不同阶段。
肺纤维化进展过程是“肺痹”向“肺痿”的转化。
西医学将肺纤维化临床表型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病情可逆但也可能进展,具有自限性;另一类为病情不可逆,可能稳定、也可能持续进展。
我们在中医长期临证实践中认为,应当将肺纤维化临床表型和中医辨病相结合,将肺纤维化病情可逆的一类疾病归为中医“肺痹病”范畴,将病情不可逆的一类归属于中医“肺痿病”范畴。
肺痿病及肺痹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肺痿病。
起病隐匿,病情迁延,并持续进展。
多以呼吸困难、咳嗽为表现,发现本病时,影像学以纤维化样表现为主体(蜂窝、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网格为主,伴或不伴磨玻璃影),不适用于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经抗纤维化治疗后影像学或肺功能难于逆转。
2.肺痹病。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程较短,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以“炎”症反应为主(磨玻璃、实变为主体,伴或不伴网格影),病因去除或经治疗后,影像和肺功能可逆转。
苏日克老师用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经验
临 证经 验 陈述 如 下 。
在 中 医古 代 文献 中, 没 有 与特 发 性 肺纤 维 化 完 全 相对 应 的 病 名 。根据 本病 特 点 和主要 临 床表 现 , 目前 中医界 一般 将 其 归入 咳嗽、 喘证 、 肺痹、 痰饮、 肺痿 、 肺胀、 短 气 等 门 中。 综 合近 1 0 年 来 中医药 研究 特 发 性肺 维 化的 文献 ,对 特 发性 肺 纤维 化 的中 医病 名 存在 争论 ,基本 上有 两 种 观点 ,一 是 把特 发 性肺 纤 维化 称 为 “ 肺痿” , 其 理 论 源 于《 金 匮要 略 ・ 肺 痿 肺 痈 咳 嗽上 气 病 脉证 治 》 ; 二 是把 特 发 性 肺 纤维 化 称 为 “ 肺痹” , 其 理论 源 于 《 素 问・ 玉 机 真 脏论》 篇。 后 世 医家 认 为肺 痹 的形成 与 肺 肾不 足尤 其是 肺 虚之 内 因密切 相关 , 致病 因 素还 有情 志 、 房劳 饮 食 、 外 感 风寒 暑 湿 等 。 邪 乘肺 虚 而人 舍 于肺 , 以致 肺气 痹 而不 通 , 以 喘息 气 短 为特 点 。苏 日克 ( 教授 ) 老师 认 为 , 特 发 性肺 纤维 化 从病 名 而言 , 肺 痿肺 痹 均 指 出 了其 不 同侧 面 , 肺 痿 言肺 之 痿 弱 不 用 , 从 本 虚而 言 : 肺 痹 言 肺为邪痹 , 痹阻不通 , 气血失于流畅 , 从邪实而言, 肺痿肺痹 皆反 映 了这 一 疾病 病 理 的主要 方 面 。 该 病呈 慢 性进 展 , 根据 临 床 表现 分 为 急性 发作 期 和缓 解 期 。 由于特 发性 肺 纤维 化 呈慢 性进 展 , 痹 中有痿 , 痿 中有 痹 。 早 期为 肺 痹 , 肺 为 痰浊 淤血 阻 痹 ; 晚期 则 发展 为 肺痿 , 肺 脾 肾亏虚 , 肺 痿弱 失用 。浊 邪 闭 阻于 肺 , 肺 络不 通 , 肺 失宣降, 失 于 主气 , 故 而 出现 呼 吸 困难 、 气不得续 、 动则加重、 干 咳、 喘憋 等 症 状 , 因此早 期 特 发 性肺 纤 维 化 可 为 “ 肺痹” ; 晚期 肺 组 织 纤 维化 后 肺 失 去 弹性 , 肺 叶挛 缩 成 为 “ 皮囊” , 如肺 之 萎 缩 , 呼 吸 困难 加 重 , 出现 明显 低 氧血 症甚 至 呼 吸衰 竭 , 肺 主气 的 功能 丧失 , 可 以称 为肺 痿 。 苏 日克 ( 教授 ) 老 师认 为 特 发性 肺纤 维 化 的 病名早期可以称为肺痹 , 晚期则可以称为肺痿。反复外感 、 环境 毒 邪 系特 发性 肺 纤维 化 的发 病外 因 ,人 体正 气 亏虚 为 特 发性 肺
清热解毒澄其源——宋康教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经验介绍
薄脉 细 。治 宜益 气 养 阴。方 药 : 黄 芪 、 地 、 莲 草 各 生 生 早
3 g 女贞子 1 g 当归 、 白芍 、 0, 2, 炒 芡实 、 金樱 子各 lg O。
23 3 风湿 内扰 型 症见泡沫 尿( .. 尿蛋 白伴/ 或不伴 镜下红
细胞尿 ) 尿蛋 白定量 >1 o/ , , . g天 困乏 , 眩晕 , 压 、 血 血肌酐 、 尿蛋 白等从原先稳定 而 出现 波动或 升高 , 苔薄 腻 , 脉弦或 细
气奔 喘满 ” “ 痹 者 , 满 喘 而呕 ” 、肺 烦 的记 载 。“ 证 ” “ 喘 、 咳
检作 出诊断 。 目前治疗该 病 的药 物还是 以糖皮 质激 素和 免
疫抑制剂为主 , 疗效欠佳 。宋康 教授 提出 以清热解 毒为根本 治法 , 以阻断肺纤维化 的发病 源头 , 并总结 出行 之有效 的经 验方。临床上依此辨证加减 , 得 了良好疗 效 , 将其经 验 取 现
2 辨 证 论 治
中医关 于肺 间质 纤 维化 病 名归 属 于 “ 痿” “ 痹 ” 肺 、肺 、 “ 喘证 ” “ 饮 ” “ 、痰 、 咳嗽 ” 范畴 。以“ 等 肺痿 ” 名 者 , 于 命 源
《 匮要 略 ・ 金 肺痿肺 痈 咳嗽上 气病脉 证治 》 。主张 以“ 篇 肺
痹” 命名者 , 于《 源 素问 ・ 玉机真藏论》 病人 舍于肺 , 日肺 “ 名 痹, 发咳上气” 及 《 , 素问 ・ 痹论 》 皮 痹之为 病 , “ 应乎肺 ……
的经 验 也 支 持 这 一 点 。
或沉 。治宜祛 风化 湿。方 药 : 常规 辨证 的基础 上 加汉 防 在
己 、 长 卿 各 l g 徐 O。
23 4 脉络瘀 阻型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研究概况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研究概况石剑峰;王艳玲;远颖;丁强【摘要】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肺系慢性复杂性疾病之一.近年来,IPF的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病早期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仅能控制气道炎症而无抗纤维化作用,且不良作用多,远期疗效差.由于IPF致死率高,确诊后存活期短,5年生存率仅为30%~50%[1],因此早期确诊和延缓其发展已成为当前医学界所关注的热点.中医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体现了一定的特色与优势.笔者研读了近三年中医药治疗IPF的相关文献,病机上表现为痹久必痿,虚实夹杂;治疗上以活血化瘀通络、补肺健脾益肾为主,从而为探讨早期防治IPF的急性发作及延缓其发展奠定理论基础.【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6(031)003【总页数】3页(P449-451)【关键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痹;肺痿;中医治疗【作者】石剑峰;王艳玲;远颖;丁强【作者单位】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感染科天津300120;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肺病科天津300120;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肺病科天津300120;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肺病科天津300120【正文语种】中文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IPF)是以弥漫性肺泡炎、肺泡结构紊乱和纤维化为特征的进行性肺间质损伤性疾病[2]。
肺脏的间质组织是由胶原蛋白、弹性素及蛋白醣类构成,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肺的成纤维细胞受损,通过分泌胶原蛋白来修补其间质组织,使肺组织丧失正常功能而纤维化[3]。
IPF发生于不同性别的任何年龄,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在40~50岁。
IPF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干咳、喘促、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现代医学是以病史、体格检查、胸部HRCT、TBLB及肺功能测定等作为临床诊断的通用指标;中医学是以患者的症候分期来辨证分析。
现将近3年中医对IPF的认识及治疗概述如下。
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专家教授辨证遣药特点
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专家教授辨证遣药特点
解礼杰;张笑芳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4(033)005
【摘要】近年来,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药内治法的研究与报道非常多。
现将主要期刊登载的中医专家教授的经验加以复习,就其辨证、遣药特点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总页数】2页(P63-64)
【作者】解礼杰;张笑芳
【作者单位】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人民医院,017200;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人民医
院,017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
【相关文献】
1.王宝亮教授诊治重症肌无力辨证遣药经验
2.金志春助孕安胎思路及辨证遣药经验
3.慢性鼻窦炎辨证遣药现状
4.谭子虎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辨证遣药经验
5.辨证论治与选方遣药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
6 3
特发性肺 纤维化 中医专家教授辨证遣药特点
解礼 杰 张笑 芳
关键 词 : 特发 性肺 纤 维化 ; 名 医经验 ; 中 医药疗 法 ; 辨证 论 治 中图分 类号 : R 2 5 9 文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4 ) 0 5 — 0 0 6 3 — 0 2
近 年来 ,特 发性 肺纤 维 化 中医药 内治法 的研 究 与报 道 非 常 瘀 、 热 之邪 , 治 宜益 气养 阴 为主 , 兼 用 活血 化瘀 、 清 热解 毒 、 化痰 定 多 。现将 主 要期 刊登 载 的中 医专 家教授 的经验 加 以复 习 , 就 其 辨 喘等 ; 喜用 如 下药 物 : 益气 药如 党参 、 黄芪 、 黄精 、 茯苓 、 甘草 等 ; 养 证、 遣药 特点 作 一综 述 , 以期对 临 床有所 裨 益 。 阴药 如 沙参 、 麦冬 、 五味子、 熟地 等 ; 活 血 化瘀 药 如 当归 川 I 芎、 丹 1 病机 分析 或 辨证 分型 参、 地 鳖虫 、 地 龙等 ; 清热 解毒 药 如银 花 、 连翘 、 黄芩 、 桑 白皮 等 ; 化 在病 位 上 , 比较一 致 : 病位 在肺 , 而 与肝 、 脾、 肾、 心关 系 密切 ; 痰药如半夏 、 川 I 贝、 冬花 等 ; 行 气 药 如 陈皮 、 苏梗等 ; 纳 气 药 如 山 在病 性 上 , 专 家都 认 为本 病病情 复 杂 , 难 以用 单一 病 机 阐释 , 笼 统 萸 、 白果 等 ; 定 喘药 如 麻 黄 、 苏子 、 杏仁等 ; 咳 吐脓 痰 加鱼 腥 草 、 瓜 讲 为本 虚标 实 , 但对 具体 虚实 主次 各家 认识 不 同 。 赵子 贤【 ’ 认 为 气 蒌 、 浙贝 、 竹沥 ; 胸 痛加 丝瓜 络 、 旋 覆花 、 茜草; 纳 差 加焦 三仙 ; 心 悸 生地 ; 下肢 水肿 加 益 母 草 、 薏 苡仁 、 茯 苓等 ; 喘甚 加全 蝎 、 阴 两虚 、 痰 瘀热 互 结 为病 机关 键 ; 刘 建 秋 亦 认 为本 病 气 虚血 瘀 、 加桂枝 、 痰热 互 结 、 痹 阻肺 络 是病 机 关 键 , 肺 肾气 阴 亏虚 为 本 虚 , 外邪 、 痰 蜈 蚣 、 僵蚕 、 地 龙等 。崔玉衡 ㈣对肺 肾 阴虚证 以 自拟 滋 阴活 血汤 为 浊、 瘀血 、 热 毒为 标实 , 最 常见 的证 型是痰 热 壅肺 、 气 虚血 瘀 ; 李 洪 主化 裁 , 常用 南 沙 参 、 北沙 参 、 天冬 、 麦冬 、 五 味子 、 丹参 、 当归 、 桃 杏仁 、 橘红 、 清半 夏 、 川贝、 浙贝、 地龙、 百部 、 甘 草等 ; 对肺 肾气 成【 3 认 为 主要 病机 为 肺 肾 阴虚 、 痰瘀 热 阻 ; 姜 良铎『 认 为痰 瘀 深 伏 仁 、 凝结 、 肺 络 闭 阻是 发病 关 键 ; 于 慎 中四 认 为痰 瘀 互结 , 肺 失 宣 降 为 虚 以 自拟 益气 活血 汤 为 主化 裁 , 用 生 沙参 、 黄芪 、 白术 、 山药 、 山 其 主要 病机 ; 宋 康 以为热 毒 为发病 源 头 ; 王 书 臣[ 7 1 辨 为风 热犯 肺 , 萸、 枸杞 、 淫 羊藿 、 当归 、 丹参 、 益母草、 车前 子 、 茯苓 、 桂枝 、 甘草 、 大枣 等 ; 对瘀 阻肺 络证 以血 府逐 瘀汤 化裁 , 咯 血 明显加 白茅 痰热 壅 肺 , 心 肺气 虚 血瘀 , 气 阴两虚 、 血 脉瘀 阻 , 心脾。 肾阳虚 、 水泛 生 姜 、 血瘀 , 阴 阳俱 虚 六型 。 根、 三七 、 花 蕊石 , 胸 闷胀 痛 加郁 金 、 延 胡索 , 痰涎 量 多加 茯苓 、 半 夏、 前胡。 晁 恩祥 … 】 采用益 肺化 纤 方 : 炙黄芪、 太子 参 、 麦冬 、 当归 、 2 治法 遣药 多数 专 家认 为治 疗应 按初 、 中、 末三 期 , 随各 期病 机 主次 辨证 牛 膝 、 鱼腥 草 、 虎杖 、 炙甘 草 、 三七 粉 。加 减 : 喘加 胡桃 肉 、 山萸、 冬 遗药 。刘建 秋1 2 ] 认 为 病势 初 期 在肺 , 以邪 实 为 主 , 中期 影 响及 肝 、 虫夏草 , 发热加黄芩 、 生地 、 丹皮 , 咳血 加 仙 鹤草 、 荷叶 , 气逆 、 喘 脾、 肾, 本 虚标 实 并见 , 晚期 累 及 于心 , 五 脏 阴 阳并 损 , 转 为 喘脱 、 咳、 便 秘加 生 大黄 , 阴虚 加沙 参 、 玄参 , 瘀象 重加 水 蛭 、 桃 仁 。曾 观 虚劳 重症 ; 治 疗应 注 重个体 化 、 重视 标本 变化 ; 喜 用康 肺 汤 ( 川芎、 察2 6 例, 显效 5 例、 有效 1 5例 , 总 有效 率 为 7 6 . 9 %。 董瑞 m 等 采用 丹参 、 红花、 半夏 、 炙麻 黄 、 瓜蒌 、 杏仁 、 甘草) 加减。 王 会仍 【 。 认 为应 “ 通络 益肺 协 定方 ” ( 西 洋参 、 水蛭 、 全蝎 、 僵蚕 、 蝉蜕 、 蛤蚧 、 皂荚 、 以益 气 养 阴 、 清热 润燥 、 化 痰活 血为 主 , 病 变 后期 加健 脾 、 补肾 、 纳 黄 芪 6 0 g 、 白术 、 冬 虫 夏草 、 蚤休 、 川贝 、 防风 、 甘草 ) 加减, 同 时伍 气平 喘 。在 具体 立法 选药 时 , 有 五 宜五 不宜 之说 : 宜 选用 知母 、 石 用 糖 皮质 激素 及对 症治 疗 。 曾观察 4 1 例, 显效 1 0 例、 有效 2 3 例, 膏、 竹叶、 桑叶 、 连翘 、 牛蒡 子 、 鱼腥 草 、 银花 、 地 骨皮 、 野 荞 麦 等 清 总 有效 率 为 8 0 . 5 %。刘 亚 娴[ 3 1 强 调宣 降 气 、 化痰 、 行瘀 为 主 , 喜用 肺热 药 , 不宜 选用 或过 用 细辛 、 生姜 、 桂枝 、 藁 本等 辛 温发 散之 品 ; “ 华 盖散 ” 和“ 金水 六 君煎 ” 加减 , 常 加浙 贝 、 紫菀 、 地龙 以增 强 化痰 宜选 银 花 、 云雾草、 桑 白皮 、 人参 叶 、 鱼腥 草 、 佛耳草 、 老鹳 草 、 地 骨 止 咳 、 行 瘀 通络 , 明 显热象 加石 膏 , 咽喉 不利 加射 干 、 半夏 等 , 咯 吐 皮、 芦根 、 天花 粉 、 野 荞麦 、 百合 等 甘寒 清 热 又兼 平 喘化 痰 止 咳 之 黄 痰 加鱼 腥草 、 桃仁、 薏 苡仁 、 芦根 , 常 加 白芥子 辛香 走 窜以 逐痰 , 品, 不宜 用 黄芩 、 黄连 、 山栀 、 山 豆根 苦 寒 之类 ; 宜用 南北 沙参 、 天 喜 用桃 仁 、 当归 、 地龙 等 既能 活血 化瘀 又能 止咳平 喘 之药 。宋 康 冬、 麦冬 、 五味子 、 知母 、 生地 、 山药 、 石斛 、 芦根 、 玉竹 、 百合 、 黄精 认 为热 毒 为根 源 , 当以清 热解 毒之 法 为主 , 辅 以活血化 瘀 、 益气 健 经 验方 : 重用 虎杖 、 鱼 腥草 、 佛 耳草 、 云雾 草 、 七 叶一 枝花 、 等养 阴 药 , 除 非 晚期 出现 阴 阳俱 衰 或脱证 不 宜选 取 肉桂 、 附子 、 仙 脾 养 阴 。 灵脾 等 大温 大 热 之 品 ; 宜 用 西 洋参 、 太子参 、 党参 、 黄芪 、 绞股 蓝 、 黄芩 、 败酱 草 、 丹参 、 紫草 、 茜草 、 天竺 黄 、 竹茹 、 竹沥 、 半夏 、 白术 、 山药 、 茯苓 、 甘 草等 补 气 药 , 不宜破气; 宜用 佛 耳 草 、 老鹳草、 广地 扁 豆 、 陈皮 、 茯苓 、 谷麦 芽 、 南北 沙参 、 鲜 芦根 、 鲜石 斛等 加减 。 龙、 苏子 、 莱菔子 、 款冬 、 紫菀 、 前胡 、 代赭石 、 杏仁 、 旋覆花 、 瓜 蒌 从 专 家教 授 们 的经 验 总结 不 难 看 出 , 古 人 喻 嘉言 之 言 “ 缓 而 仁、 竹沥 、 半夏 等 降气之 品 , 避免 用葛 根 、 柴胡 等升 提之 品 。 申春悌 图之 , 生 胃津 , 润肺燥 , 下 逆气 , 开积 痰 , 止浊唾, 补真气, 散火 热 ” 从 痰瘀 病理 产物 立 法 , 辅 以养 阴 、 清热 、 益气 、 温阳, 治标 为先 , 以 ( 《 医 门法律 ・ 肺 萎肺 痈 》 ) , 若加 上化 瘀 血 , 堪 称真谛 。 桃仁 、 红花 、 丹参 、 川芎 、 当归 尾 、 半夏 、 陈皮 、 川 贝、 瓜蒌 、 皂 角刺 参 考 文献 1 ] 张天 嵩 , 马君 , 韩镭 . 赵 子 贤辨 治 弥漫性 肺 间质 纤维 化 经验 浙 等; 日久 见气 虚 加用 黄 芪 、 党参 、 白术 、 茯苓 等 ; 伤 阴加 用太 子 参 、 【 麦冬 、 南沙参 、 北沙参 、 生地 、 玉竹、 百合 等 ; 后 期 注重 温 肺 , 药用 : 江 中医杂 志 , 1 9 9 8 , 3 3 ( 3 ) : 1 0 2 — 1 0 3 . 肉桂 、 紫 河车 、 淫羊 藿 、 干姜 等 ; 活 血 化瘀 药喜 用 当归 尾 , 化 瘀 而不 [ 2 】 刘晓 东 , 李 竹 英. 刘 建秋 教授 治疗 特发 性 肺 纤 维化 经验 【 J 1 . 甘 肃 伤血 ; 病久 则痰 、 热、 瘀互 结 , 蕴而 化毒 , 加用 金 银花 、 连翘 、 黄 芩等 中 医, 2 0 1 0 , 2 3 ( 1 ) : 1 4 — 1 5 . 清热 解毒 之 品。强 调病 证结 合 , 基于 现代 医学 的研 究成 果 如 丹参 【 3 ] 李 蓉. 李洪成 辨证 治疗特 发性 肺 纤 维化 经验 『 J 1 . 河 北 中医 , 2 0 1 l , 能阻 止成 纤维 细胞 向胶 原纤 维转 化 、 川芎 嗪 能增 加正 常肺 泡 腔面 3 3 ( 1 ) : 1 1 - 1 2 . 积 、 汉防己能减轻肺纤维化程度 、 当归能减轻急性肺泡炎症 、 延 【 4 . 姜 良铎 , 张晓梅 , 肖培新. 特发性肺 间质纤雄化的病因病机探讨 缓 肺 纤 维 化进 程 、 减少 肺 脏 胶 原 沉 积等 , 常加上述几味 , 疗 效 很 『 J 1 . 中华 中 医药杂 志 , 2 0 0 8 , 2 3 ( i I ) : 9 8 4 — 9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