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2015年中图版第3章 第2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2《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共21张PPT)
三峡水库,是三峡水电站建成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 泊,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范围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的 21个县市,串流2个城市、11个县城、1711个村庄,其 中有150多处国家级文物古迹,库区受淹没影响人口共 计84.62万人,搬迁安置的人口有113万。淹没房屋总面 积3479.47万平方米。175米正常蓄水位高程,总库容 393亿立方米,形成总面积达1084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
整体性表现一: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 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牵 一发而动全身)
“整体性”例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了……
在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最具特色的黄土高原,是世界 上黄土分布最广阔、最深厚、也最典型的黄土地貌区,黄土土质疏松, 主要由较细粉砂颗粒组成,气候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
据史料记载:黄土高原在汉代时,一派草肥水美、山清水秀的景色。 但自唐代以后,由于大兴土木、连年战争,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再加 上近代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的影响,就变成今天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 丘陵沟谷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讨论:三峡水库的修建对库区地理环 境各要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怎样 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
三峡水 库修建 形成人 工湖泊
水文
土壤 生物 地貌
气候
水质变差,地下水位水位上升
部分区域土壤盐碱化
阻隔洄游生物生存, 部分陆生植物被淹
部分陆地变成水域
湿度、云量增加,气温 日较差变小
上面案例是怎样体现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的?
读图并结合你所了解奉节的相关知识思考并讨论?
1、请同学们描述奉节的自然地理特征。 (如地形 、植被、河流的数量和径流量)
山地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的 数量众多和径流量较大。
2、气候会明显影响哪些环境要素?对气候 影响较明显的要素是什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2《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共55张PPT)
2.上题中所讲述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
A.整体性特征 C. 差异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3.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是( C )
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 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 漠化 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
热季
热草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100N
热雨
00N
热带雨林带
00
(
以陆
北 半 球 为
地 自 然
例带
)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北极圈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温带
温带 荒漠
草原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北回归线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赤道
热带雨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针叶林
1100米高度
落叶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500米高长度 白 山
山麓
地形
······
· ·
西风 背风坡
1.地理环境具有从沿海向内陆的经向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是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C)
A.气候 B.热量 C.水分 D.地形
2.因纬度不同产生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
A.地B形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6.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
答:
⑴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
A 热带雨林带
、
B 热带草原带
、
C 热带荒漠带
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三章-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课件(共89页)
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中的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_整__个__地理环境状态的 改变。 (3)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也会引起 _其__他__区__域__的发展变化。
【探索应用】 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降。
【加固训练】 表层土壤水分受降水、气温、植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图示意黄土高
原某区域表层土壤水分变化情况,该区域年降水量300 mm,地面覆盖有人工恢 复的植被。据此完成下列1~3题。
1.该区域表层土壤水分收入大于支出的月份是 ( )
A.6月
B.7月
C.8月
D.10月
2. 与 其 他 时 间 相 比 较 , 该 区 域 7 月 、 8 月 表 层 土 壤 含 水 量 较 低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在土壤受到侵蚀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长期的流水侵蚀使沟谷不 断加长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被沟谷切割成破碎状。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 盖度随着水土流失持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地方气候趋于干旱化。 河流挟带的泥沙在黄河下游沉积,河道淤高,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会给黄河下游地区产生怎样的影响? 提示:导致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形成“地上河”,使黄河下游易发生洪涝灾害。 (2)此材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性? 提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4选D,5选D。第4题,其原产地接近沙漠,D处位于阿拉伯半岛,沙漠面积 大,适合该植物生长。其他选项中没有大面积沙漠分布。第5题,该植物喜高温 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酷暑,其原产地接近沙漠,花土中掺入沙粒、长时间 阳光下暴晒、花土干裂才浇水都不会影响;不耐寒,室内温度比较低,可能导致 植株慢慢枯萎。
【探索应用】 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降。
【加固训练】 表层土壤水分受降水、气温、植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图示意黄土高
原某区域表层土壤水分变化情况,该区域年降水量300 mm,地面覆盖有人工恢 复的植被。据此完成下列1~3题。
1.该区域表层土壤水分收入大于支出的月份是 ( )
A.6月
B.7月
C.8月
D.10月
2. 与 其 他 时 间 相 比 较 , 该 区 域 7 月 、 8 月 表 层 土 壤 含 水 量 较 低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在土壤受到侵蚀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长期的流水侵蚀使沟谷不 断加长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被沟谷切割成破碎状。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 盖度随着水土流失持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地方气候趋于干旱化。 河流挟带的泥沙在黄河下游沉积,河道淤高,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会给黄河下游地区产生怎样的影响? 提示:导致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形成“地上河”,使黄河下游易发生洪涝灾害。 (2)此材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性? 提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4选D,5选D。第4题,其原产地接近沙漠,D处位于阿拉伯半岛,沙漠面积 大,适合该植物生长。其他选项中没有大面积沙漠分布。第5题,该植物喜高温 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酷暑,其原产地接近沙漠,花土中掺入沙粒、长时间 阳光下暴晒、花土干裂才浇水都不会影响;不耐寒,室内温度比较低,可能导致 植株慢慢枯萎。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3章第2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共68张PPT)
—— 牵一发而动全身
案例1:西北内陆与干旱的整体环境相一致的自然 景观
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 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总上是协调一致。
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
气候干 燥、降 水稀少
地表水贫乏 风成作用显著
大片沙 漠砾漠
动植物稀少
我国北内陆地区
气干候旱
水河 内流流文少河
发 肥土育 力壤差 低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
热带雨林带
3、自然带的命名:
温度带 + 植被 + 带
如: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苔原带
冰原带
热带雨林景观
苔原景观
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有什么不同? 其决定因素是什么?
是( C)
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 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 化 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
2月份我国领土南北部景观差异图
西北内陆某地
东南沿海某地
以上两组图片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少数耐 生物( 植被)
旱植物
风蚀地地貌貌
案例2:森林的破坏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 态的改变 。
人类乱 砍滥伐
森林植被 遭到破坏
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
全球气 候变化
河湖 水旱 灾害 加剧
生态环 境恶化
某一要素的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案例1:西北内陆与干旱的整体环境相一致的自然 景观
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 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总上是协调一致。
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
气候干 燥、降 水稀少
地表水贫乏 风成作用显著
大片沙 漠砾漠
动植物稀少
我国北内陆地区
气干候旱
水河 内流流文少河
发 肥土育 力壤差 低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
热带雨林带
3、自然带的命名:
温度带 + 植被 + 带
如: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苔原带
冰原带
热带雨林景观
苔原景观
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有什么不同? 其决定因素是什么?
是( C)
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 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 化 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
2月份我国领土南北部景观差异图
西北内陆某地
东南沿海某地
以上两组图片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少数耐 生物( 植被)
旱植物
风蚀地地貌貌
案例2:森林的破坏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 态的改变 。
人类乱 砍滥伐
森林植被 遭到破坏
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
全球气 候变化
河湖 水旱 灾害 加剧
生态环 境恶化
某一要素的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课件
思考?随着降水量的变化自然景观如何变化?
1.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 2.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 3.这种地域分异在哪些纬度表现更典型?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规律:各自然带沿着 经度
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2.经度地带性 基础:以 水分 的变化为基础
表现:在 中 纬度大陆表现更典型
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 替的规律
纬度地带性:以 热量 为基础
域 分
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以 水分 为基础
异
垂直地带性:以 水热状况为基础
非地带性 自然带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分异现象
课堂评价
1.地理环境具有从沿海向内陆的经向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是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
向作有规律更替
1.纬度地带性 基础:以 热量 的变化为基础
表现:在高纬度和 低 纬度表现更明显
我国降水较 多区域是:台湾 东北部、喜马拉 雅山东南坡的降 水较多,年降水 量的最高记录是 台湾的火烧寮, 年平均降水量达 6557.8mm。年 降水量最少的地 方,是吐鲁番盆 地的托克逊,年 平均降水量仅 5.9mm。
4、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带G→H→K的更替, 反映了陆地自然带的 经__度__地__带_性__ 分布规律,此更替以水分条件影 响较大,它主要分布在 中纬度
(高、中、低)。
(2)A-B-C-D-E-F的更替反映了陆 地自然带的__纬_度__地__带__性__分布规 律此更替以 热量 条件影响较大, 它主要分布在 高、低纬度(高、 中、低)。
什么是自然带?
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课件
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课件
1.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 2.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 3.这种地域分异在哪些纬度表现更典型?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规律:各自然带沿着 经度
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2.经度地带性 基础:以 水分 的变化为基础
表现:在 中 纬度大陆表现更典型
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 替的规律
纬度地带性:以 热量 为基础
域 分
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以 水分 为基础
异
垂直地带性:以 水热状况为基础
非地带性 自然带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分异现象
课堂评价
1.地理环境具有从沿海向内陆的经向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是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
向作有规律更替
1.纬度地带性 基础:以 热量 的变化为基础
表现:在高纬度和 低 纬度表现更明显
我国降水较 多区域是:台湾 东北部、喜马拉 雅山东南坡的降 水较多,年降水 量的最高记录是 台湾的火烧寮, 年平均降水量达 6557.8mm。年 降水量最少的地 方,是吐鲁番盆 地的托克逊,年 平均降水量仅 5.9mm。
4、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带G→H→K的更替, 反映了陆地自然带的 经__度__地__带_性__ 分布规律,此更替以水分条件影 响较大,它主要分布在 中纬度
(高、中、低)。
(2)A-B-C-D-E-F的更替反映了陆 地自然带的__纬_度__地__带__性__分布规 律此更替以 热量 条件影响较大, 它主要分布在 高、低纬度(高、 中、低)。
什么是自然带?
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课件
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课件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课件: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共47张PPT)
地 纬度地带性 热量
低纬度、高纬度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带 经度地带性 水分 性
规 垂直地带性 水热 律
中纬度
海拔较高 的山地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非地带性规律
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
荒漠绿洲
无固定形式
一二
首页
X D 新知导学 INZHIDAOXUE
答疑解惑
AYIJIEHUO
D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探究一
探究二
首页
X D 新知导学 INZHIDAOXUE
答疑解惑
AYIJIEHUO
D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探究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问题导引
据史料记载,黄土高原在汉代时一派草肥水美、山清水秀的景色, 但自唐代以后,由于大兴土木、连年战争,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再 加上近代“以粮为纲”的影响,就变成了今天千沟万壑、水土流失相 当严重的地表形态。
一二
(1)图中①→②→③的分布反映了纬度地带性规律,是各自然带沿着 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它的产生是以热量的变化为 基础的,水分条件的差异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 带表现更为明显。 (2)图中A→B→C的分布反映了经度地带性规律,是各自然带沿着 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更替的现象,表现为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 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更替。它的产生受水分 条件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受一定温度条件的影响,在中纬度表现更 为明显。 (3)除图中反映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外,在高山地区还形成垂直地带性 规律,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引起自然带的 垂直变化。某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与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 的自然带变化有类似的规律。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同步课件 中图版必修1
显,如图中序号 4~8。
(3)垂直地带性:山地从山麓到山顶的 水热 状况随 着 高度 的增加而变化,从而引起自然带的 垂直变 化。类似于从该地向 高纬度 地区的自然带变化。 (4)非地带性现象:受 海陆分布 、 地形起伏、洋 流等影响,自然带出现非地带性分布的现象.
思维点击 2.(1)为什么低、高纬度地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由森林过渡到草原再过渡到荒漠,符合经度地带性
的地域分异,是由于水分逐渐减少而导致的;沿Y方 向,自然景观由针叶林过渡到温带森林再过渡到热 带雨林,符合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是由热量逐 渐增多而形成的。 答案 A
3.图中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有( A ) ①纬度地带性 ②经度地带性 ③垂直地带性 ④非地带性分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诱思导学
基础梳理 知识点一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地貌、① 气候 、水文、
② 生物 、土壤要素等。 2.表现:各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之
间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 其他要素甚至④ 整个地理环境 的变化。
思维点击 1.珊瑚礁是海洋高产生态系统,经济、生态价值非常高。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
图”,读图回答2~4题。
2.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
解析 图为“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
系示意图”,从图中信息可知:沿X方向,自然景观
7.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带名称:
(3)垂直地带性:山地从山麓到山顶的 水热 状况随 着 高度 的增加而变化,从而引起自然带的 垂直变 化。类似于从该地向 高纬度 地区的自然带变化。 (4)非地带性现象:受 海陆分布 、 地形起伏、洋 流等影响,自然带出现非地带性分布的现象.
思维点击 2.(1)为什么低、高纬度地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由森林过渡到草原再过渡到荒漠,符合经度地带性
的地域分异,是由于水分逐渐减少而导致的;沿Y方 向,自然景观由针叶林过渡到温带森林再过渡到热 带雨林,符合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是由热量逐 渐增多而形成的。 答案 A
3.图中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有( A ) ①纬度地带性 ②经度地带性 ③垂直地带性 ④非地带性分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诱思导学
基础梳理 知识点一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地貌、① 气候 、水文、
② 生物 、土壤要素等。 2.表现:各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之
间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 其他要素甚至④ 整个地理环境 的变化。
思维点击 1.珊瑚礁是海洋高产生态系统,经济、生态价值非常高。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
图”,读图回答2~4题。
2.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
解析 图为“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
系示意图”,从图中信息可知:沿X方向,自然景观
7.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带名称:
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2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课件中图版必修1
提 素
重 难
好哦~
养
课
图
时
标
分
解
层
读
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业 悟
技
返
巧
首
页
·
18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曾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在汉代牛马 成群、绿林环绕,生机勃勃,由于气候变迁等原因,在 1972 年彻底 干涸,成为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被称作“死亡之海”。自 2000 以来, 因钾盐开发,罗布泊逐渐复活,到 2017 年湖水面积达 1 万平方公里, 经地质工作者十几年的努力,恢复了生机,成为“希望之城”。
21
22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 一发而动全身”。
例如,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以至整个生态环 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下图所示:
23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 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 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中纬度(40°N~60°N)亚 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 自然带变化: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33
二、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1.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具有相似性 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是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和水分状况的变 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山地自然带的变化与从该山地所在的纬度向 高纬度的水平自然带变化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苔原带
D.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2)引起图中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
境的整体性。
2.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课标解读 1.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特征。 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2)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 的变化。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1 .东非高原的赤道地区为什么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 候? 【提示】 东非高原的赤道地区由于地势较高,热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量相对不足,加上气流难以把大量的海洋水气输送到高原
上,因而形成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课 时 作 业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定义: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往往在某个确 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 相对一致性 , 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 现出 差异性 ,这种有规律更替的现象是地域分异规律。
太阳辐射的 纬度 差异 2.基本原因 水分 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差异
课 时 作 业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教学流程设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新课导入建议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说:“人间 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
入此中来。”诗中描述的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你
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吗?导入新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 域分异。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教学地位分析 本节是在前面学习了各个地理要素的属性及其在整个
地理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之后,对地理环境作综合分析,
着重讲述地域分异规律,侧重观点教育。在高考中命题率 较高,既可以单独命题,也可结合区域地理知识一起命 题,突出考查人类活动对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影响。命题形 式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演示结束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课 标 解 读 1.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 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读图分析,了解陆地自然带的 分布特征。 3.掌握地理环境的三大地域分异 规律。 4.了解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
重
点
难
点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重点)。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 异规律(重难点)。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地貌、气候 、水文、 生物 、土 壤等。 2.表现 (1)各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之间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
境的整体性。
2.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课标解读 1.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特征。 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2)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 的变化。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1 .东非高原的赤道地区为什么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 候? 【提示】 东非高原的赤道地区由于地势较高,热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量相对不足,加上气流难以把大量的海洋水气输送到高原
上,因而形成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课 时 作 业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定义: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往往在某个确 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 相对一致性 , 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 现出 差异性 ,这种有规律更替的现象是地域分异规律。
太阳辐射的 纬度 差异 2.基本原因 水分 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差异
课 时 作 业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教学流程设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新课导入建议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说:“人间 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
入此中来。”诗中描述的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你
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吗?导入新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 域分异。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教学地位分析 本节是在前面学习了各个地理要素的属性及其在整个
地理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之后,对地理环境作综合分析,
着重讲述地域分异规律,侧重观点教育。在高考中命题率 较高,既可以单独命题,也可结合区域地理知识一起命 题,突出考查人类活动对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影响。命题形 式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演示结束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课 标 解 读 1.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 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读图分析,了解陆地自然带的 分布特征。 3.掌握地理环境的三大地域分异 规律。 4.了解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
重
点
难
点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重点)。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 异规律(重难点)。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ZT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1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地貌、气候 、水文、 生物 、土 壤等。 2.表现 (1)各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