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地方政府性债务新规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现代经济信息278地方政府性债务新规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叶志艺 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摘要:我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很大,影响到地方的经济发展安全,有着很大的隐性风险。
并且现如今,很多地区的政府债务风险正在向金融风险转化,这使得国家金融安全存在着隐患。
我国颁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新规囊括了很多方面,在防范债务风险方面做出了相关部署,规范了政府举债融资现象。
本文则从地方政府性债务新规的内容和地方政府性债务现状入手,分析探讨地方政府性债务新规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具体影响,希望能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政府性债务;债务新规;银行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F812.5;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4-0278-01近几年以来,我国许多地区的地方政府举债成本增高,政府对于该地区的债务管理混乱,并没有完善的体系能够解决该问题。
并且近几年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失控,地区政府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产生也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地方政府债务的产生会使得我国政府投资减少,进而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从而颁布了地方政府性债务新规,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该类问题。
一、地方政府性债务新规概况1.地方政府性债务现状所谓地方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以及或有债务总称。
它包括地方政府必须偿还的并且有责任偿还的债务,还包括那些地方因政府违规担保而形成的或者有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而就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来看,近几年,有一些银行机构对政府性及关联贷款比例不断提高。
许多银行将获取更大利润、借贷规模急速增长作为首要目标,所以许多银行很重视贷款批量大的政府性及相关企业贷款。
地方债务机构体系不够完善,政府还款意愿低;银行是政府债务资金的重要来源,也是风险的主要承担方;我国地方债务规模很大,不便于中央政府进行统一管理但是中央政府可能需要去承担着地方政府性债务。
2.地方政府性债务新规的内容:地方政府性债务新规的颁布,也标志着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完整制度框架基本建成。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的影响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和任务。
为了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保障等需求,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然而,地方政府债务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挑战,对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投资和消费的挤出效应上。
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后,大量的财政支出被用于偿还债务利息和本金,导致政府财政紧张。
此时,地方政府往往会减少对公共服务供给的投入,优先保障债务还款。
由于投资的减少和公共服务的削减,地方经济发展动力下降,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的影响还体现在金融风险方面。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一旦出现偿债风险或违约风险,将引发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投资者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担忧会导致债券价格下跌,甚至引发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
这种金融风险不仅会对地方政府财政造成巨大压力,也会对整个经济系统产生较大的冲击。
再次,地方政府债务还会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造成影响。
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存在一定的偿债压力,如果负债过大、偿债能力不足,将出现债务危机。
一旦地方政府陷入严重债务危机,将直接影响财政稳健与可持续发展,威胁到经济的长期稳定。
最后,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的影响还体现在资源配置上的扭曲。
由于地方政府债务发行融资相对容易,一些地方政府可能过度依赖债务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目标。
这种依赖性可能导致资源的集中配置于特定领域,造成其他领域的资源短缺,进而阻碍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地方发展的需要,但也带来了投资和消费的挤出效应、金融风险、财政可持续性问题以及资源配置失衡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维护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应加强债务管理与风险控制,优化债务结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债务风险对经济的影响。
同时,也需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减轻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相关性探析
我国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相关性探析摘要:在我国,财政问题可以导致金融风险;同样地,金融问题也可以导致财政风险。
本文从财政风险中隐含的金融问题与金融风险中隐含的财政问题出发,探析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相关性,以求对规避财政、金融风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关系作者单位:贺虹(1974-),女,湖南衡阳人,怀化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与金融一、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界定及相互关系财政风险既可能是政府不适当的财政活动或不完善的财政体制,给政府本身和进一步的财政活动以及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各种潜在危害的可能性;也有可能是受宏观经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原有的财政政策和措施在执行中的实际效果与预计效果发生偏差,甚至完全产生背离,由此导致了财政风险;还有可能是除财政制度外经济制度的其他方面不完善带来的。
财政在经济活动领域中产生的风险,可能导致经济秩序紊乱甚至危及社会安定,曾经发生的阿根廷国家债务危机、冰岛国家债务危机和正在发生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就是例证。
金融风险是支付链条遭到破坏或因故中断导致的危险现象。
金融风险不管由什么原因引起,最终都表现为支付危机。
表现为无法清偿到期的国外债务,或是银行系统不能满足国内存款者的普遍提存要求,继而进一步导致挤提甚至是银行破产。
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体系的动脉。
因而金融风险具有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从全局来看,它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甚至是一种货币制度的解体和货币秩序的崩溃;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总量出现大规模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下滑甚至负增长,整个社会呈现经济萧条局面,严重时还会伴随着社会动荡或政局的动荡。
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例子。
作为社会资金配置的两大渠道,财政与金融相互配合、共同成长,两者互相影响、彼此推进发展,这两个领域产生的风险也不是孤立存在的。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稳定与金融风险的影响与管理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稳定与金融风险的影响与管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有借款需求。
这些借款被称为地方政府债务。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稳定与金融风险的影响非常重要。
管理这些债务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一、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对经济稳定和金融风险是双重的。
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资金的流入可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的提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如果借款的规模控制不好,地方政府债务会造成一定的金融风险。
如果政府不能偿还债务,这可能会带来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其他风险。
因此,地方政府需要考虑借款的规模,确保借贷的风险可控。
在实践中,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过度依赖也会引发隐性负债,增加政府债务风险。
如果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过于依赖借款,可能会造成企业降级,税收减少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要采取措施减少债务风险,包括调整经济结构、加强政府管制等等。
二、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如完善管理体制,制定科学规划,加强风险监管等。
首先,政府需要制定管理体制,规范市场秩序,以确保地方政府债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政府部门需要负责监管和管理,对于逾期未付款的债务进行追责,防范违规行为。
监管部门应制定监管办法,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审核和监管力度,建立风险管理和预警机制。
其次,政府应该加强相关风险的科学规划。
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对借款进行合理规划,避免随意借款。
同时,为了减轻债务压力,地方政府应该加强收入管控,增加稳定的财政收入,减轻债务负担。
最后,加强风险监管是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的重要措施。
政府部门应制定有关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办法,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和监督,避免出现大规模违规借贷的情况。
同时,应建立风险管理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风险问题,确保地方政府债务的安全。
三、结论在当前经济风险日益增加的情境下,管理地方政府债务显得更加重要。
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关系
地方政府方面:要凭借天然公权力,借助当地的公检法体系,支持金融机构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工作,加大对金融机构在债权保全、资产接收、资产处置等环节的政策支持,敦促有关部门简化手续,减免税率,积极支持金融机构盘活不良贷款,减轻其在追债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要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杜绝地方政府自身违规或变相提供担保、帮助企业逃废债务等行为。
金融机构方面:应积极引入社会信用体系及定期维护,引入信息挖掘技术,扩大信贷征信系统信用信息范围和含量,进一步提升系统的信用预警作用,为银行防范信贷风险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应积极探索小额贷款管理办法;行业协会应定期组织信贷风险评价经验交流,通过相互交流信贷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趋势,从信贷全过程监控角度探讨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方法。
地方政府方面:提高政府行政运作透明度,完善市场公平竞争制度建设;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通过调查了解当地优势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发展需求,有针对地推出相关政策,加强产业、研究所、高校、金融机构间的联系,培育市场为主体的金融资本配置制度,从而提高信息披露程度和降低信息搜集成本;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培育符合我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多元化金融市场,扩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渠道,减少地方政府改革压力和成本,同时也让民间资本有偿承担金融风险,从而建立起多元化的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金融组织结构。
金融机构方面:积极主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创新重大项目的信贷方式和管理方法,实行跟踪管理,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提供有效服务;提高金融企业经营状况信息透明度,善于引用研究所、高校对当地产业和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研究成果,更好的契合当地产业、企业的需求,服务于当地实体经济发展。
银行和政府的相互关系是互为依存、互补及共同发展。
银行为政府提供个体和私营及集体企业的贷款提供保障,也为政府提供资金的保障和信用的支持。
有了银行的支持,让广大的私营企业更有信心创业,从而扩大就业,让闲散劳动力有了工作的平台,更好地发挥能力,不致变成社会的负担。
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风险点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风险点研究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风险点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逐渐成为了中国经济领域中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
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愈加明显,为了进一步做好风险防控工作,本文将从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债务收益等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风险点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债务规模风险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是影响其财务状况的重要因素。
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域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相对较低,一些地方政府在长期的经济转型中,部分通过举债来弥补财政赤字,此时政府债务规模就显得相对较大,给政府还款带来一定压力。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对债务的依赖程度过高,一旦市场出现变化或者发生风险,将会极大地影响政府的还款能力,加大政府的财务风险。
针对此种现象,在防范政府债务规模风险方面,需要加强政府对债务规模的控制,强化财政管理,开发财政手段,增加政府收入。
例如制定合理的债务发行计划和严格的债务发行制度,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优化地方政府财政分权体系等。
二、债务结构风险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是另一个影响其财务状况的因素,包括债务种类、债务期限、债务利率等。
通常来说,债务期限短的债务需要较高的偿付能力;高利率债务需要付出更多的利息,而且如果赎回时市场利率高于债务利率,财政压力将大大增加。
因此,防范债务结构风险,需要提高地方政府对债务结构的选择能力和科学性,制定细致的财政规划和预算,优化地方政府财政分配方式,争取各种低利率的贷款和政府补贴,减少负债压力。
在选择发行债务时,也应考虑市场的变化和利率风险等因素,合理选择债务种类、期限和利率,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确保债务的稳定性和偿付能力。
三、债务收益风险地方政府债务的收益也要考虑。
通常情况下,地方政府债务相对市场利率会有更高的收益率和回报率缺陷,但高收益率往往伴随着高风险。
在挑选投资对象时,要注意政府项目的实际收益情况和现实风险,在严格评估和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保值增值的投资项目。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稳定的影响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稳定的影响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渐显露出来。
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往往采取借债的方式筹集资金。
然而,这种做法所带来的债务问题不容忽视。
本文将探讨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稳定的影响,并提供一些解决办法。
首先,地方政府债务过高会造成经济不稳定。
大量的债务负担会加重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由此可能导致债务违约风险的增加,从而引发金融风险。
在过去几年中,一些地方政府债务违约事件的发生给国内金融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这些事件不仅导致了市场信心的下滑,还引发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传染,对国民经济的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会阻碍经济转型升级。
由于债务问题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地方政府在面对债务压力时可能无法有效地将资金投入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些关键领域。
这将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从而限制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需要强化债务风险管理。
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债务的监管和风险评估,防止过度借债。
其次,应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的财政制度。
通过建立统一的财政管理体系,实现财政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分配。
此外,还可以推动地方政府资产清理和有序处置,减少债务负担。
最后,应加大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除了这些策略,我们还应该思考如何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应该加强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通过培育新兴产业和创新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同时,也需要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减少地方经济之间的差距,提高整体经济的稳定性。
总之,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解决债务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实施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才能够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并为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地方政府债务与我国经济运行的关系分析
地方政府债务与我国经济运行的关系分析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地方政府债务与我国经济运行的关系。
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已超过22万亿元。
然而,它是否对经济有影响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本文将分析地方政府债务与我国经济运行的关系,探讨其中的缘由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不断增长,成为了我国经济的一大隐忧。
近年来,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快速增长,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的放缓。
为了维持和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地方政府往往采取了大量借贷的方式来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保障民生等工作。
它们往往会以城投公司的形式进行融资,后来再以收益偿还债务。
然而,由于资产负债表和财务状况的不断恶化,它们的偿还能力已经遇到了瓶颈。
其次,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当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过大时,会给经济运行带来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它们往往会转移资金和资源,抑制经济发展的速度。
随着地方政府不断加大融资的力度,它们也会面临债务崩盘的风险。
如果地方政府无法及时偿还债务,它们将无法获得更多的融资,因此无法完成重要的经济建设。
这也会导致一系列经济问题的出现,对于经济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挑战。
然而,地方政府债务也对经济有利。
债务的运作实际上是极为复杂的,因此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资本的流动都需要债务作为保证。
这也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债务市场的稳定运作和良好信誉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地方政府债务可以直接用于民生、教育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也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
因此,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也需要提高了政府的品质和能力,建立更好的债务管理体系。
在未来,地方政府债务应该加强管理,建立更好的监管体系。
当前,地方政府应该提高其品质和能力,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
政府和银行有效管理和监督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防止资金流向“钱袋子”等政府角色和职能的侵犯,保障金融发展的公平和健康。
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防范问题解析
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防范问题解析2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市政园林配套中心陕西省西安市710000摘要:近年来,随着各地的不断发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在规模上不断的扩大,债务风险也因此不断加剧。
想要有效地解决和防范地方政府在债务上的风险,就必须对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与事权进行划分,并明确强调债务的监管责任和政府的举债程序。
要不断扩宽地方政府的税收来源,也要对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就行控制,以此来建立与地方政府相关的机制和制度,对债务问题进行约束。
本文将分析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规避措施前言:我国地方政府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进行相应的融资手段,以此来解决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短缺的问题。
政府资金的合理应用,能够加快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化的前进步伐,推动当地公益事业的壮大,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
但另一方面,因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逐年升高,这一点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这就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重视,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规避措施,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危害第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过大会影响地方财政的正常运转。
政府的融资虽可以在短时间解决政府资金短缺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连本带利的支出。
这种状况下,政府的情况会因为举债不断增多而逐渐走向恶化,甚至会影响到政府财政正常运行的稳定性。
我国一部分发展较差的地区,本身发展存在问题,其财政收入对维持政府的正常发展都很困难,债务的产生更加大了当地政府的压力。
债务的累积也会影响基层服务的运转,因此会减少了对民众公共物品的支出和服务的投入。
第二,地方政府债务的提升会降低经济的发展效率。
地方政府融资的便利会直接影响政府对资金的使用效率。
目前有很多政府对于融资重借轻还,只考虑到了短期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
政府往往会忽视自身的偿还能力,对资金的流向有所忽视。
因此总会出现很多相同的建筑和投资效益低的现象。
化解债务风险形势(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债务风险逐渐显现。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风险交织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化解债务风险,已成为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当前债务风险形势、挑战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化解债务风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当前债务风险形势1. 债务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为30万亿元,较2012年末增长了近10倍。
其中,隐性债务规模较大,成为当前债务风险的主要来源。
2. 债务结构不合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一方面,短期债务占比过高,部分地方政府过度依赖短期债务融资,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债务投向基础设施等领域,存在一定的期限错配风险。
3. 债务风险区域分化我国债务风险区域分化现象明显。
经济发达地区债务规模较大,但债务风险相对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债务规模较小,但债务风险较高。
此外,部分地区城投公司债务规模较大,存在一定的系统性风险。
二、化解债务风险面临的挑战1.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财政收入增长乏力,为化解债务风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金融风险交织金融风险与债务风险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定的恶性循环。
部分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债务过度依赖,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
3. 政策调整难度大化解债务风险需要政策调整,但政策调整面临一定的难度。
一方面,调整政策需要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部分政策调整可能对金融市场产生较大冲击。
三、应对策略1. 加强债务管理(1)优化债务结构。
降低短期债务占比,增加长期债务比重,提高债务期限匹配度。
(2)规范债务融资行为。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债务规模,确保债务资金投向合理。
(3)加强债务风险监测。
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与金融风险关系研究
批乱 建开发区等。 2投 资行为短期化 。由于投 资体制改 . 革滞后 ,作为投资主体的各级政府缺乏有 效 的 自我 约束机制 ,地方政府在 “ 分灶吃 饭 ”的财 政体 制安排以后的独立性和压力 同时增 大 ,于 是在效果上急功近利 、快速
发 展 的愿 望往 往使 地 方 政 府 把 能 在 短 期 见
4 0)2 3( ) 7
金融风 险财 政化是指用财政手段解决
金融风险 。 从理 论 上讲 , 政 对 于 金融 风 险 财
并没有直接的承担责任 ,但 由于金融在现 代 市场经济 中的核心地位 ,其稳定 与否直
难 以实现 。在中央政府投资行为发生变化
后 ,地 方政府为争取更多的投资 ,必然会 关注基础设施投 资 ,以争取更多的补贴资
政 府承担更 多的责任。 以 , 所 经济运行中出
现 金融 风 险 和 危 机 时 ,我 国财 政 不 仅 有 义
冲动 ” ,不少地方大搞 “ 政绩工程 ” 形象 、“
工程 ” 城 市 建设 规模 过 大 、标 准 过 高 、乱 ,
务而且有责任承担解决风险和危机的成本。
可 以说 , 对 发达 国 家 , 国 处 理 金 融机 构 相 我
速 度 的有 力杠 杆 。
( ) 府 财 政 行 为 与金 融 风 险 二 政
许 多风险是在转轨过程 中形成 的 ,属体 制
性 问题 , 了 化 解 这些 金融 风 险 , 然 要 求 为 必
各 级政府 预算支 出的制度 安排 Nhomakorabea未完善 ,
因而 政 府 行 为 中依 然 存 在 着 强 烈 的 “ 资 投
金 。 因此 ,发 生 了 地 方 政 府 偏 好 基 础 设 施 产 业 投 资 的现 象 。
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债务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增长,大量借债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等项目。
然而,这种做法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果债务规模无法控制,将会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债务规模过大,将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在偿还债务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可能无法满足基本的公共服务需求,从而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
此外,债务规模过大还可能导致利率风险的增加,如果债务利率上升,地方政府将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支出,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压力。
其次,地方政府债务的用途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债务主要用于投资项目,比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等。
如果这些项目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那么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将是正面的。
然而,如果债务只是为了填补政府财政缺口,而没有投入到具体的项目中,那么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将是消极的。
第三,地方政府债务还对金融体系稳定和金融风险控制产生影响。
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长可能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加剧了金融风险。
如果地方政府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将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对区域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
因此,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和管理,对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至关重要。
最后,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发展还有可能产生溢出效应。
如果地方政府能够正确地运用债务资金,激发地方企业和居民的主动性,那么地方经济的活力将会得到提升。
这种活力的提升有可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一定的溢出效应。
然而,如果地方政府滥用债务,导致投资效益不佳,那么溢出效应可能转变为负面影响,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债务规模、债务用途、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稳定与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稳定与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地方政府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角色。
然而,为了支持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债务也急速增长,使得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成为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对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稳定与金融风险的影响进行研究。
首先,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稳定产生重要影响。
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务来筹集资金,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等方面。
这些投资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并带来就业和收入增长。
然而,如果地方政府债务过高,可能会对经济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高额的债务偿还压力可能导致地方政府财务的紧张,降低公共服务水平,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因此,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确保财务稳定是维护经济稳定的重要一环。
其次,地方政府债务对金融风险也造成一定影响。
地方政府债务大规模举债、高举债风险使得金融机构与债务之间存在相互关联。
一方面,金融机构是地方政府的重要债券购买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变动可能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产生冲击。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的资本状况和稳定性也会影响地方政府债务的融资成本。
在金融风险敏感时期,金融机构可能提高债务利率,使得债务服务成本上升,进而加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然而,并非所有地方政府债务都对经济稳定和金融风险产生负面影响。
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和使用使其对经济稳定和金融风险产生不同的影响。
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债务管理,确保债务融资用于有价值的投资项目,并建立合理的偿债计划。
此外,地方政府还应提高财政收入水平,加强财政转移支付与地方债务关联的监管,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对地方经济和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
同时,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激活地方资本市场降低金融风险。
地方政府可以积极开展债券市场的发展,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
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在融资时就能够分散债务风险,减轻金融机构的债务承担,并为地方经济提供更多投资渠道,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债务对金融体系的风险影响分析
地方政府债务对金融体系的风险影响分析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持续受到社会关注。
地方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借款举债成为一种常见手段。
然而,随着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偿还压力的增加,地方政府债务正逐渐成为金融体系稳定的一大隐患。
首先,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大对金融体系的风险造成直接冲击。
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在过去几年里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已超过20万亿元。
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地方政府在偿还压力和利息负担上面临着严峻挑战,进而加剧了金融系统的不稳定因素。
其次,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对金融体系造成潜在威胁。
由于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巨大,一旦出现违约情况将对金融系统带来严重冲击。
违约会引发信用风险扩散,导致金融机构信用链条中断,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波动。
这将使得银行体系遭受巨大压力,很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三,地方政府债务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会加剧金融体系的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的快速增长导致很大一部分信贷资源被转移到债务偿还和利息支付上,使得实体经济面临信贷供给不足的困境。
这将导致产品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一旦企业违约情况增多,将给金融机构带来更大的坏账风险和贷款违约风险。
此外,地方政府债务的不可持续性也是金融体系面临的重要风险。
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多以隐性债务为主,这些债务没有明确的偿还期限和来源,使得债务的偿还风险无法被市场充分评估。
若是政府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将加大金融系统的不确定性,引发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为了应对地方政府债务对金融体系的风险影响,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控制债务规模,防止过度举债。
同时,优化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减少隐性债务,提高债务的透明度和可持续性。
其次,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建设,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的预警机制。
此外,也应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能力,提高抵御债务违约风险的能力。
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与金融稳定
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与金融稳定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级政府大量投入建设,地方政府债务也随之飞涨。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达到21.45万亿人民币。
然而,随着经济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也日渐严重,进而影响金融稳定。
首先,地方政府债务过高对金融系统稳定构成一定风险。
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要以土地财政和转移支付为主,而一些地方在土地财政收入方面存在重度依赖。
随着土地供应进一步收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受到严重挑战。
而且,地方政府大量发债,会使得金融市场资金供应过度集中,从而导致债券市场失衡,甚至引发金融风险。
一旦金融体系感染,将会对整个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
其次,地方政府债务过高也会导致财政投资的下降,加大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
由于地方政府债务过高,债务负担加重,地方政府面临着资金承受能力不足的问题,无法像过去一样大规模投资建设。
这势必会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创业等生产性投资下降,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和发展,甚至会引发社会不稳定。
那么,如何有效应对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保障金融稳定呢?首先,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严重性,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和管理。
要加强对债务问题的跟踪和监督,建立健全信用评级制度,防止财政投资过度扩张和债务风险积累。
同时,也要加强对治理和市场机制的创新,促进市场化的债务重组和举债等问题的解决。
保证债务的合理转移和公开透明,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其次,政府应当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强创新型发展和市场化改革。
只有通过拓展创新领域,推进经济发展的中高端转型和升级,以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为主导,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要注重培育新的市场主体,逐步促进市场化和市场触角扩大,以促进经济升级和政府债务水平的控制。
最后,政府应在保障金融稳定的前提下,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防范违法失信行为。
政府应当建立公正透明的信用评价体系,对债务人实行“一案一制”的债务清理和重组机制,合理平衡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利益,从而有效维护金融稳定。
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增加,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已成为常态。
然而,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逐年攀升,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加使得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得到保障,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改善了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例如,债务资金的投入可以用于修建道路、桥梁、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项目,提高区域的生产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其次,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还体现在拉动就业和推动产业升级方面。
债务资金的投入可以促进经济活动,增加了就业机会,降低了就业压力。
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长可以促使各地加大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的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例如,债务资金可以用于产业园区的建设,引导企业入驻,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然而,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发展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可能导致财政风险的增加。
当地方政府无法偿还债务时,不仅会增加金融风险,还可能对整体经济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这种风险可能进一步扩散到整个区域经济,甚至对全国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
其次,地方政府债务过大也可能引发资源错配和产能过剩。
在债务资金的投入下,一些地方政府可能过度投资于某些项目,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进而导致产能过剩。
这种情况下,一些项目可能会因为市场需求不足而无法维持可持续发展,给债务偿还带来困难,同时也使得部分地区经济发展面临困境。
此外,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长还可能导致财政收入的压力。
地方政府为了偿还债务,可能采取增加税收等方式进行财政调整,而这可能会给企业和居民带来负担,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基于面板分位数的研究
摘要: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 融 风 险 的 重 中 之 重,地 方 政 府 债 务 对 区 域 金 融 安 全 的 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基于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 面 板 分 位 数 回 归 方 法 实 证 检 验 了 地 方 政 府 债 务 与 区域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举债融资 会 显 著 促 进 地 区 金 融 发 展,有 利 于 实 现 金 融 资 源 优 化 配置,但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的分位数上影响系数存在 显 著 差 异;金 融 发 展 相 对 落 后 地 区 的 地 方 政 府 在 举 债 融 资过程中处于劣势,地方政府债务带动金融资源配置的效果较弱.金融发展落后地区必须着力改 善 金 融 生 态 环 境 ,提 高 金 融 资 源 配 置 效 率 ,方 能 增 强 地 方 政 府 债 务 的 资 源 配 置 效 率 .
105
地 方 政 府 债 务 与 金 融 发 展 的 关 系 并 把 握 二 者 的 发 展 态 势 ,才 能 积 极 应 对 地 方 政 府 债 务 对 区 域 金 融 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
二 、文 献 述 评
虽然理论界关于地方政府债务与金融发展关系的研究起步 较 晚,而 关 于 地 方 政 府 行 为 与 金 融 发 展关系的研究则较为丰富,这些文献为本文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益 借 鉴.与 本 文 内 容 相 关 联 的 有 如 下 三方面文献.
关 键 词 :地 方 府 债 务 ;分 位 数 回 归 ;金 融 发 展 ;资 源 配 置 效 率 中 图 分 类 号 :F812.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3G5230(2020)01G0105G09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北方经贸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金融风险的关系李 增 来(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文摘编号:1005-913X (2005)11-0013-C A摘 要:财政是社会经济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巨大,而且绝大多数属于隐性债务,已严重影响地方的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集中体现,以万亿计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正通过银行机构向金融风险转化,已经成为一个危险的动向,这必将影响国家金融安全。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金融风险中图分类号:F81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05)011-0013-03收稿日期:2005-05-16作者简介:李增来(1970-),男,安徽省铜陵学院财金系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金融投资。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特征及形成原因所谓地方政府债务是地方政府未来的支出成本,反映的是政府未来的支出压力,体现出将来一定时期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和义务。
地方政府出现债务支付危机是产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和基础。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内涵根据Hana P olack ova Brixi (1998)的财政风险矩阵理论,可将地方政府债务分为直接显性债务、直接隐性债务、或有显性债务和或有隐性债务四种类型。
按照传统的财政预算方式,只有直接显性债务是直接、及时地被纳入到财政预算中去的,而后三种类型的负债都有不同程度的隐蔽性。
相对于直接显性负债指标而言,财政风险矩阵有利于更全面认识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
(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特征11规模大。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机构分散,合法与不合法的债务并存。
虽然我国《预算法》规定,严禁地方财政出现赤字和地方政府进行举债,但实际上,各级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地举债度日或负债经营。
具体来说,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直接显性债务主要是以国债、特别国债和以“多元化融资”的名义举债。
DSGE模型下地方政府与金融部门的关系:综述与展望
DSGE模型下地方政府与金融部门的关系:综述与展望摘要:地方政府与金融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宏观经济研究中既重要又亟待研究的问题,研究成果广阔且丰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受到金融研究部门和决策部门重视。
本文总结相关研究文献,从现有研究的角度阐述地方政府与金融部门关系的演进历程,重点介绍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在其中的应用与发展,对现有文献进行整理,进行综合述评与展望,把握DSGE模型在地方政府、金融部门与金融加速器中应用趋势,希冀为今后地方政府与金融部门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DSGE模型机;地方政府;金融部门;金融加速器1 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随后爆发的金融危机也使我国经济陷入泥潭。
为应对经济冲击,各地方政府陆续开启经济刺激计划,导致在未来宏观经济发展过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逐年升高,这一举措给中国经济埋下了隐患。
金融部门是我国经济运转的核心,与其他部门直接或间接相连,金融部门风险可能外溢至其他部门从而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
因此,在宏观领域的研究中,地方政府与金融部门之间的关系研究既重要又亟待解决。
近些年,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 Model)逐渐成为我国宏观经济领域研究地方政府与金融部门的关系的主流方法之一。
该方法由Kydland&Pewscott(1982)[1]于1982年首次提出,随后该模型不断发展完善,在避免Lucas批判的同时使宏观经济分析同时具备扎实的微观基础[2],在地方政府与金融部门关系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图1 DSGE模型结构与应用在面对随机的外部冲击时,很多传统假定都会被打破,模型分析预测结果存在偏差,难以给政策实施提供有效的参考,近年利用DSGE模型的研究则填补了这一缺口,其优势与应用详见图1。
但DSGE模型在模型构建和估计方法上十分复杂,在国内发展于应用仍然受到限制。
本文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研究框架,旨在梳理关于地方政府与金融部门关系研究的文献,对这一领域现有文献进行述评,把握最新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经贸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金融风险的关系李 增 来(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文摘编号:1005-913X (2005)11-0013-C A摘 要:财政是社会经济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巨大,而且绝大多数属于隐性债务,已严重影响地方的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集中体现,以万亿计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正通过银行机构向金融风险转化,已经成为一个危险的动向,这必将影响国家金融安全。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金融风险中图分类号:F81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05)011-0013-03收稿日期:2005-05-16作者简介:李增来(1970-),男,安徽省铜陵学院财金系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金融投资。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特征及形成原因所谓地方政府债务是地方政府未来的支出成本,反映的是政府未来的支出压力,体现出将来一定时期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和义务。
地方政府出现债务支付危机是产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和基础。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内涵根据Hana P olack ova Brixi (1998)的财政风险矩阵理论,可将地方政府债务分为直接显性债务、直接隐性债务、或有显性债务和或有隐性债务四种类型。
按照传统的财政预算方式,只有直接显性债务是直接、及时地被纳入到财政预算中去的,而后三种类型的负债都有不同程度的隐蔽性。
相对于直接显性负债指标而言,财政风险矩阵有利于更全面认识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
(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特征11规模大。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机构分散,合法与不合法的债务并存。
虽然我国《预算法》规定,严禁地方财政出现赤字和地方政府进行举债,但实际上,各级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地举债度日或负债经营。
具体来说,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直接显性债务主要是以国债、特别国债和以“多元化融资”的名义举债。
或有和隐性债务主要有地方政府出面担保或变相担保的债务、绕开预算法成立国有公司(如城市开发公司套取的银行资金)、社保基金缺口(地方应分担的部分)、拖欠工资(县级层面)、国有企业亏损挂账(特别是粮食企业)、乡镇层面的负债、政府机构和相关部门的拖欠工程款等等。
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仅乡镇一级平均负绩已经超过400亿元,总额在2200亿元左右。
若再考虑地方政府担保或变相担保、欠发工资、国有企业亏损或破产、社保基金挪用和缺口、绕开预算法成立国有公司套取的银行资金,其债务总规模至少在1万亿元以上。
21复杂性。
这主要体现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产生既有现行财政体制问题,又有经济体制改革未彻底的因素,以及地方政府缺乏统一、综合的信息来源渠道,导致不能实施统一的管理手段。
地方政府风险意识和信用观念淡薄,对地方债务风险的认识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1层次性。
纵向看,越是基层一级的债务风险越高;横向看,发达地区的债务风险程度大于不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债务风险出现的只是区域性的债务风险,而不发达地区出现的是整体债务。
(三)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转轨时期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府、企业与市场的活动边界不明晰和行为不规范,还有债务管理不善、监督不力等方面的原因,是多重因素和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
11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活动边界不明晰和行为不规范是根本原因。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采取的是渐进改革或者说是体制外改革。
最先进行的体制外改革追求的是减少改革的摩擦成本,这接近于“帕累托改进”,所引起的利益摩擦和社会震荡比较小,因此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
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就必然涉及到原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内的产权重新界定和利益重新分配。
改革的难度增加,面临来自各方面潜在和现实利益受损集团的阻力。
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就必312005年第11期 N ORTHERN ECON OMY AN D TRADE 改革探索BEIFAN G J IN GMAO北方经贸须对利益受损集团进行补偿。
这种补偿事实上必须由国家财政来完成。
中央政府把本应纳入财政收入中的收益让渡给地方政府,使得地方政府有自己的独立经济利益和谋求地方利益的权能。
然而在现行体制框架下,地方资本的生成能力不强,造成地方资金供求矛盾尖锐,地方政府被迫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日益加重。
21地方债务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是直接原因。
由于我国债务管理体制创新滞后,债务管理体制分散,调控机制缺失,风险防范机制和项目监控指标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主要表现为:(1)地方政府的大量债务是地方政府提供的隐性担保,事实上隐性担保的广泛实施使得地方政府积累越来越多的隐性和或有负债,而这些债务缺乏有效监控;(2)融资项目监控指标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债务资金的筹集与使用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将大量资金投入竞争性领域;(3)融资的责权利不对称,举债的决策主体、偿还主体及投资失误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地方政府债务的约束软化;(4)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释放渠道狭小和不畅,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融资渠道,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得通过各种非正规渠道进行变相举债,违规融资。
3.财政体制改革不彻底和不细致是重要原因。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彻底和不细致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这主要表现为:(1)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缺陷,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规范性程度和比重偏低,使得经济不发达地区处于不利地位,为了正常履行地方政府基本职能,只有通过银行贷款、挪用其他专项贷款和单位借款等方式来进行;(2)事权逐级下移,财权层层上划,事权划分不明晰,应由中央办的转移给地方,地方政府财权残缺,财力大量被集中。
与事权和财权相比,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不足,难以满足履行支出职责的需要,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增加。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金融风险的关系(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金融风险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相关性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间接表现金融风险。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国家垄断信用制度,信贷规模和投向基本上受政府控制。
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本地区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实现政府的公共主体职能,一些本该由财政解决的问题就落在银行头上,导致银行的大量信贷资金“财政化”,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资产。
另一方面,也有许多金融风险常常以政府债务风险的形式释放,如对地方财政的额外支付、中央财政偿付被关闭金融机构的外债等。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金融风险具有互动传导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财政负责政府资金的筹集与应用,银行负责信贷资金的存入与投放:财政与信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是政府实现宏观调控的两大杠杆,二者相互影响,从而造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金融风险相互传导。
一是金融风险会转化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从历史上发达国家和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处理金融危机的事实证明,一旦金融风险出现后,为了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金融危机的最后损失一般总是有财政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这无疑会加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产生。
二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会向金融风险转化。
当地方政府债务逐年累积到一定规模时,利息支出相应增加,还债和利息的双重压力会倒逼中央政府采取“赤字货币化”措施,便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产生金融风险。
(三)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向金融风险转化更为明显地方政府在探索合理的本地区经济发展目标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旧体制下不合理的干预手段。
这突出地表现在全国许多地方成立城市建设开发公司,地方政府将土地拨给它们经营,这些城市开发公司凭借手中掌握的土地资源,通过炒作的方式将土地价格抬高,然后以价格虚高的土地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这实际上是利用政府信誉向银行进行借贷。
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向银行施压,要求银行予以贷款,且资金数量巨大,一旦出现房地产泡沫,便形成大量银行不良资产。
虽然风险大,但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干预,银行不得不贷,四家国有银行这类贷款至少有1千亿元。
地方政府不合理干预的结果使得商业银行信用活动扭曲和金融秩序紊乱,潜在的金融风险增加。
这些数以万亿的地方债务风险正向银行机构转移,一旦达到一定程度,会导致中国金融风险爆发,将造成全体公民的福利损失,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政府威信。
三、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一)美国模式美国联邦政府对州和州以下政府(华盛顿特区例外)没有进行干涉的法律,但有相应的州级法律。
如俄亥俄州《地方财政紧急状态法》规定,经检查当一个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出现法律认定的某种不稳定的情形后,州审计局就将其列入预警名单,并向该政府提出改善财政收支状况的免费咨询服务。
州政府通过成立财政计划与监督委员会,可临时接管该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利,并责成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整改计划,以恢复其偿债能力。
(二)巴西模式1998年,巴西参议院签署的78号法案从借款规模、偿债成本、债务总规模、担保余额、债券发行等方面对地方政府借款行为作了规范,同时,禁止地方政府从其所有的企业和供应商那里借款。
1999年,巴西国家金融管理委员会又颁布了一项41改革探索 N ORTHERN ECON OMY AN D TRADE 2005年第11期BEIFAN G J IN GMAO北方经贸新规定,赋予中央银行有两项监督地方政府从银行借款的权利:一是中央银行以监管者身份控制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贷款的权利;二是中央银行具体执行参议院78号法案关于对地方政府借款监控条款的权利,即所有地方政府在向参议院提出借款申请时,其申报材料必须先经央行审查,如果央行有理由认为申请人违反了78号法案中的任何一条,均有权拒绝向参议院转交申请。
(三)哥伦比亚模式针对各个地方政府的贷款要求,有关金融机构根据地方政府的利息支出Π操作性盈余和债务余额Π经常性收入两个指标,计算出相应的“交通信号灯”颜色,如果是黄色或红色,该贷款须获得财政部的许可。
同时,获得贷款的地方政府还必须与金融机构签订改善其财政收支状况的合同,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该地方政府不能达到合同规定的目标,则未来借款便会受到限制。
(四)新西兰模式新西兰的财政责任法要求,中央政府应向议会提交的年度和半年度财政报告中披露有关政府或有债务风险的信息,并在互联网上予以公告。
尽管这种做法是针对中央政府而言的,但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防范也有借鉴之处。
通过国际比较看出,通过立法来建立一个有效的地方政府债务监控系统,其目的是为中央政府监督地方政府债务状况提供法律依据,迫使地方政府主动采取措施防范债务风险。
四、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向金融风险转化的对策(一)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权,明确偿债责任各级政府应按其所制定和实施的公共政策成本承担责任的原则,清晰界定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和财权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