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考试重点眼科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复习重点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复习重点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复习重点
眼科学是研究眼部疾病和视觉功能障碍的学科,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则是把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用于诊断和治疗眼科疾病。

以下是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的复重点:
1. 中医眼科学基础
- 中医眼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眼睛的五脏联系及经络系统。

- 中医对眼部疾病的病因、病机与证候分类。

- 中医常用的辨证方法和治疗原则。

- 常用的中药治疗眼科疾病的方剂和药物。

2. 基础眼科疾病
- 眼外伤和眼疾的西医诊断和治疗方法。

- 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的原因、检查和矫正方法。

- 眼睑疾病的西医诊断和治疗方法,如睑内翻、睑外翻等。

- 眼球运动障碍和斜视的西医诊断和治疗方法。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等常见眼科疾病的方法与原理。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视网膜病变等慢性眼病的方法。

- 针灸、推拿和中药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4. 常见眼科手术
- 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原理和方法。

- 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 眼部整形手术的种类和适应症。

以上是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的复重点,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 张亚南.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 吴德力, 丰元. 中西医眼科学[M]. 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14.。

中西医结合眼科复习重点

中西医结合眼科复习重点

1.《黄帝内经》首次从解剖学的角度提出40余种眼部病证2.唐初武德年间的太医署中已有“耳目口齿科”3.晚唐王焘《外台秘要》手术:对内障(脑流青盲)提出用针拨(金篦决)。

4.唐朝已能配制假眼。

5.北宋元丰年间的太医局,将眼科从耳目口齿科中分出6.《太平圣惠方》详述金针拨内障及胬肉割烙术。

7.元末,托名孙思邈《银海精微》论述了81种眼病的证因脉治8.宋朝已经开始使用眼镜。

9.元末明初倪维德《原机启微》10.明末傅仁宇《审视瑶函》11.清黄庭镜《目经大成》12.清顾锡的《银海指南》眼的组织解剖视器的组成:眼球、眼附属器、视路(通过视路向皮质捏传递信息)。

眼球:球壁{纤维膜(角膜、巩膜),葡萄膜,视网膜},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睫状体)眼附属器: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眼眶一、眼球(一)眼球壁眼球壁分为外、中、内三层,其中,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一)外层:纤维膜坚韧而有弹性,具有保护眼内组织和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1、角膜分层:前表面曲率大于后表面上皮细胞层,35μm,抵抗力强,再生力强;前弹力层,均一一致,无细胞成分,不可再生;基质层,500μm,90%,排列规则的胶原纤维束薄板组成,质地坚韧,有保护作用,损伤后不可再生;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分泌,可再生;内皮细胞层,角膜-防水屏障功能,独特的泵功能,终生不可再生,损伤后主要依靠临近细胞的扩张和移行来填补缺陷区。

角膜生理特点:是眼的主要屈光介质;具透明性,本身无血管;表面含大量的感觉神经;营养来源于泪膜、房水及角膜缘血管网。

2、巩膜,由外向内分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层和棕黑板层。

3、角膜缘,是角膜与巩膜的移行区无明确分界线,亦称角巩膜缘。

解剖结构上是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临床上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组织学上是角膜干细胞所在处。

4、前房角:位于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

前外侧壁为角膜缘,从角膜后弹力层止端至巩膜突;后内侧壁为睫状体前端和虹膜根部。

中西医眼科学总复习

中西医眼科学总复习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总复习一、眼的解剖生理功能眼球眼球壁纤维膜(角膜5层、巩膜)血管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10层)房水(房水产生及其循环途径)眼内容物晶状体(囊膜、皮质、核、悬韧带)玻璃体眼眶(7块骨头)眼睑(分五层)眼附属器泪器(泪腺、泪道)结膜(分三部分)眼外肌(6条)神经(6对颅神经、交感、副交感)血管二、眼与五脏与五轮相关(内经.灵枢经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出于脑,后出于项中”)脾肉轮胞睑(眼睑)肺气轮白睛(结膜和前部巩膜)心血轮两眦(内外眦与泪器)肝风轮黑睛(角膜/虹膜)肾水轮瞳神(瞳孔及其眼内一切组织)三、外障眼病——从外而遮(翳、膜)胞睑——内麦粒肿、外麦粒肿(针眼)——仙方活命饮睑板腺囊肿(胞生痰核)——化坚二陈汤带状疱疹、眼睑湿疹(风赤疮痍)除湿汤睑缘炎(睑弦赤烂)除湿汤上睑下垂(上胞下垂)补中益气汤沙眼(椒疮)归芍红花散白睛——急性结膜炎(暴风客热)防风通圣散流行性结膜炎(天行赤眼)祛风散热饮子流行性角结膜炎(天行赤眼暴翳)龙胆泻肝汤翼状胬肉(胬肉攀睛)栀子胜奇散泡性结膜炎(金疳)泻肺饮、泻白散巩膜炎(火疳)还阴救苦汤两眦——泪道阻塞(流泪症)止泪补肝散慢性泪囊炎(漏睛)白薇丸急性泪囊炎(漏睛疮)黄连解毒汤黑睛——单疱病毒角膜炎(聚星障)泻青丸化脓性角膜溃疡(凝脂翳)四顺清凉饮子蚕蚀性角膜溃疡(花翳白陷)泻肝散角膜软化症(疳积上目)肥儿丸四、内障眼病(瞳神疾病)——由内而蔽瞳孔有改变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瞳神紧小)新制柴连汤抑阳酒连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绿风内障)绿风羚羊饮慢性开角型青光眼(青风内障)加减驻景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圆翳内障)杞菊地黄丸瞳孔无改变(暴盲)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络阻暴盲)通窍活血汤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络损暴盲)血腑逐瘀汤急性视神经炎(目系暴盲)丹栀逍遥散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衣脱落暴盲)补中益气汤视神经萎缩(青盲)八珍汤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高风内障)明目地黄丸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视瞻有色)温胆汤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瞻昏渺)加减驻景丸五、眼外伤撞击伤目(眼钝挫伤)十灰散真睛破损(眼球穿通伤)除风益损汤眼化学伤六、其他风牵偏视(麻痹性斜视)正容汤通睛(共转性斜视)近视远视散光七、常用滴眼液抗生素滴眼液激素滴眼液散瞳药缩瞳药八、名词玄府眼带凝脂翳宿翳五风内障蟹睛黄斑视盘视路九、病例分析:患者,女性,62岁。

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

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

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法、②活血化瘀法);⑤疏肝理气法;⑥补益法(①补益气血法、②补益肝肾法);⑦退翳明目法:本法是用具有消障退翳作用的方药,用于黑睛生翳,以促进翳障的消散,减少瘢痕形成的治疗方法。

退翳之法须有次第。

6.常用方剂:①石决明散:青葙冬芍二决明,山栀木贼羌黄荆(清热平肝,退翳明目,祛风散邪);②正容汤:正容羌附艽胆风,蚕半甘瓜姜黄松(疏风通络,化痰解痉);③生蒲黄汤:蒲莲二丹荆芥炭,生地郁金川芎完(凉血止血,活血化瘀);④驻景丸加减方:菟楮茺蔚五枸杞,木瓜七车河水石(补养肝肾,益精明目)。

第八章胞睑疾病1.针眼(麦粒肿):指胞睑边缘生疖,形如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溃破的眼病。

表现:若病变靠近外眦部,则疼痛明显,可见患侧白睛红赤,甚至白睛红赤肿胀嵌于睑裂,同侧耳前可扪及肿核。

治疗:未成脓者内外兼治,促其消散;已成脓者切开排脓。

①风热客睑证——疏风清热,消肿散结——银翘散加减②热毒壅盛(脾胃积热)证——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仙方活命饮加减③脾虚夹实证——健脾益气,扶正祛邪——四君子汤加减外治法:(1)滴眼药水:0.5%熊胆眼药水。

(2)涂眼药膏:晚上睡前可涂抗生素眼膏。

(3)湿热敷(4)手术:外麦粒肿切口与睑缘平行,内麦粒肿切口与睑缘垂直。

2.胞生痰核(睑板腺囊肿,霰粒肿):指胞睑内生硬核,触之不痛,皮色如常的眼病。

胞生痰核与针眼的鉴别:①胞生痰核发病部位在胞睑深部,主症为睑皮肤正常,可见硬核凸起,压之不痛,与皮肤不粘连,睑内面呈局限性灰蓝色或紫红色隆起,或见生肉芽,病势发展缓慢,病程长,对白睛有影响。

②针眼发病部位在睑弦,主症为胞睑红肿焮痛,疖肿有压痛,粘连,可化脓,溃后常自愈。

病势发展急,病程短,病变近外眦部者可致白睛赤肿。

3.风赤疮痍(带状疱疹、眼睑湿疹):指胞睑皮肤红赤如朱,灼热疼痛,起水疱或脓疱,甚至溃烂的眼病。

4.睑弦赤烂(睑缘炎):以睑弦红赤,溃烂,刺痒为临床特征的眼病。

临床上将其分为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和眦部睑缘炎三种。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重点总结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重点总结

1眼为视觉器官,右眼球、视路、和附属器组成。

2眼球壁:外层:角膜、巩膜(纤维膜)中层:红魔、睫状体、脉络膜;内层(视网膜)视锥、视杆细胞3黄斑:在视网膜后极部,离视乳头颞部约3毫米处,有一浅漏斗状小凹区,含有丰富叶黄素3屈光间质:防水、晶状体、玻璃体、角膜4眼的附属器:1眼眶2眼睑3结膜4泪器,眼外肌5五轮学说:血轮(两眦)属心;气轮(白睛)属肺;肉轮(胞睑)属脾;水轮(瞳神)属肾;风轮(黑睛)属肝6视力:也称为是敏感度,指测量最小可分辨空间的大小,是眼睛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性的总和当眼球平行向前注视一固定点是,其所察觉到的全部空间范围,主要检查周边视网膜的功能7生理忙点:是视盘在视野屏上的投影8视功能的检查:1视力检查2视野3色觉4对比敏感度5立体感觉9外障:指发生在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的眼病,相当于西医的外眼病;内障:指发生在瞳神晶珠视衣目系的眼内组织(狭义内障指晶珠混浊,下归档与西医的白内障;广义的包括发生在瞳神及其后一切眼内组织的病变---内眼病)10白睛红赤:指位于白睛浅层起于周边,颜色鲜红呈树枝状推之可动,点用0.1%肾上腺素喉红赤小时—结膜充血11抱轮红赤:位于白睛深层环绕黑睛周围发红,颜色紫暗呈毛刷状推之不动,经上处理红赤不消失—睫状充血12白睛红赤:白睛红赤与抱轮红赤同时存在相当于西医学之混合充血13翳:狭义的翳专指黑晶浑浊,广义的翳则指黑晶和晶珠混浊14新翳:黑睛混浊表面粗糙境界模糊,有发展趋势,伴目赤疼痛流泪,相当于西医之角膜炎症性病变15宿翳:黑睛混浊,表面光滑境界清楚无发展趋势,无目赤疼痛无流泪症状---角膜瘢痕16退翳明目法:用具有退翳作用的方药,以消除角膜混浊的眼科独特方法,仅适用于黑睛生翳者17滴眼剂使用方法:给药时座位卧位均可,令患者双目上视,拉开下睑将药水滴入穹窿,放松下睑,闭眼1-3分钟18热疗法:温热能促使部分血管扩张,改善血循环,增加血流量,增强抗体和免疫力,促进炎性渗出和水肿的吸收,温热还可在细胞水平上提高组织的代谢能力特别是代谢的活力,有利于炎症的康复19冷疗法:冷敷具有散热凉血,止血定痛之功,适用于眼睑外伤,24H内的皮下出血肿胀。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考试复习用).docx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考试复习用).docx
(3)血管:视网膜中央动、静脉,分颛上、颛下、鼻上、鼻F4支 眼内容物
「房水
眼球内容物< 晶状体
I玻璃体
角膜
眼丿用光介质< 房水
晶状体
1玻璃体
房水(aqueous humor)
房水循环:睫状体睫状突产化-后房T瞳孔T前房T前房角小
梁网tSchlemn管T集液管和房水静脉t巩膜表血睫状前静脉t血循环。
(起于眼眶下壁前内侧)
眼眶
1.组成:7块颅骨…额、蝶、筛、腭、泪、上颌、额。四边锥形骨
贯。四壁,与额窦、上颌窦、筛窦、蝶窦相邻。
2.一孔、两裂:
♦一孔:|视神经孔|,视神经通过。
(2)组织学结构:
♦上皮细胞层:(再生,24小时修复不留翳)
♦前弹力层:(不能再生,云翳)
♦基质层:(瘢痕组织,云翳、斑翳、白斑)
♦后弹力层(再生,粘连性白斑)
♦内皮细胞层:(不能再生,角膜-房水屏障)
(3)生理特点:
♦透明、无血管
♦代谢缓慢
♦弯曲度规则
♦感觉敏锐
2
♦特点:解剖结构上是房水引流系统部位:
第三章眼的解剖和生理
第一节眼的解剖
视觉器官严致眼球壁:外层(纤维膜)、中层(葡萄膜)、内层(视网膜)
J t眼内容物:房水、晶体、玻璃体
I视路
I附属器
1.眼球(eye ball):
1.近似球形:前后径24mm,垂肖•23mm,水平平均为23.5mm。
2.位置:眼眶前部,前眼脸,周眶脂肪垫,后连视神经,眶骨壁保 护,借眶筋膜、韧带联系。
■神经支配:而神经副交感神经
2.
♦泪小点:泪液引流的起点
♦泪小管:连接泪点和泪囊的小管
♦泪囊

中西医眼科重点

中西医眼科重点

1.《黄帝内经》首次从解剖学的角度提出40余种眼部病证2. 唐初武德年间的太医署中已有“耳目口齿科”3.晚唐王焘《外台秘要》手术:对内障(脑流青盲)提出用针拨(金篦决)。

4.唐朝已能配制假眼。

5.北宋元丰年间的太医局,将眼科从耳目口齿科中分出6.《太平圣惠方》详述金针拨内障及胬肉割烙术。

7.元末,托名孙思邈《银海精微》论述了81种眼病的证因脉治8.宋朝已经开始使用眼镜。

9.元末明初倪维德《原机启微》10.明末傅仁宇《审视瑶函》11.清黄庭镜《目经大成》12.清顾锡的《银海指南》1.眼与五脏关系1)心:心主血脉,诸脉属目;心主藏神,目为心使2)肝:肝开窍于目,受血而能;视肝气通于目,肝脉连目系3)脾:脾输精气,上贯于目;脾主统血,血养目窍;脾主肌肉,睑能开合4)肺:肺为气主,气和目明;肺主宣降,眼络通畅5)肾:肾精充足,目视精明;肾生脑髓,目系属脑;肾主津液,上润目珠2.五轮学说(疾病所主为表里关系脏腑)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脾心肺肝肾3.中西医名称对照:瞳神——瞳孔黄仁——虹膜神水——房水晶珠——晶状体神膏——玻璃体视衣——脉络膜和视网膜黑睛——角膜白睛——球结膜和前部巩膜胞睑——眼睑上胞——上眼睑下胞——下眼睑眼眶——眼眶内眦——内眦泪泉——泪腺泪窍——泪点眼带——眼外肌视力:即锐度,主要反映黄斑的视觉功能,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

远视力:被检查者距视力表5m;近视力(阅读视力):被检查者距视力表30cm视野:当眼球向正前方固视不动时,所见的空间范围。

距离注视点30°以内的范围称为中心视野,30°以外称为周边视野。

立体视觉:又称深度觉,或空间视觉,不仅能认识物体的平面形状,并能感受物体的立体形状及该物体与人眼的距离,或两个物体相对的远近关系。

正常值:≤60弧秒。

眼压:10~21mmHg。

正常人一般双眼的眼压差值≤5mmHg,24h眼压波动范围≤8mmHg。

中医眼科学重点

中医眼科学重点

中医眼科学重点seek; pursue; go/search/hanker after; crave; court; woo; go/run after中医眼科学1、中医眼科学发展史简况:填空题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奠基时期隋代—唐代独立发展时期宋代—元代兴盛时期明代—清朝鸦片战争之前衰落与复兴时期清朝鸦片战争以后至今2、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和眼附属器三部分.填空题3、眼球向前平视时,突出于外侧框缘12—14mm,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两部分组成.4、眼球壁眼球壁分3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一)外层纤维膜1、角膜中医:黑睛(1)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约于24小时内修复,不遗留瘢痕.(2)前弹力层(3)基质层(4)后弹力层损伤后可再生(5)内皮细胞层角膜表面有一层泪膜,称角膜前泪膜.泪膜分为3层,表面为脂质层,中间为水液层,底部为粘蛋白层.角膜透明、无血管,角膜富含三叉神经末梢,角膜是眼球重要的屈光介质之一.2、巩膜3、角膜缘角膜、巩膜和结膜三者在此处汇合,是临床部分眼内手术常用切口部位或重要标志.(二)中层葡萄膜葡萄膜从前至后可将其分为三部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填空题1虹膜黄仁虹膜中央有直径为—4mm的圆孔,称瞳孔.交大副小.2睫状体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房水,房水可供给眼球内组织的营养,维持眼内压. (三)内层视网膜由外向内分为10层(1)色素上皮层于神经上皮层间存在潜在间隙,是发生视网膜脱离的解剖基础.(2)视锥、视杆细胞层:又称光感受器细胞层.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黄斑及中心.填空题5、光感受器为第一神经元;双极细胞为第二神经元,联系第一与第三神经元;神经节细胞是第三神经元.6、视盘,直径,视盘仅有神经纤维而无光感受器,因此无视觉功能,称为生理盲点.7、房水由睫状体的上皮细胞产生.8、晶状体混浊,临床称之为白内障.9、眼眶由额骨、蝶骨、筛骨、颚骨、泪骨、上颌骨、颧骨共7块骨头组成.10、眼轮匝肌由面神经支配,提上睑肌由动眼神经支配.11、睑板上有纵行排列的睑板腺,腺口开于睑缘.12、结膜包括睑结膜、球结膜和穹隆结膜.13、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14、眼球的运动依赖6条眼外肌.上斜肌由滑车神经支配,外直肌由外展神经支配,其余4条眼外肌均由动眼神经支配.15、视路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路径.填空题16、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管径之比为2:317、睫状神经节中长根为感觉根,短根为运动根.18、中西医眼部解剖名称对照表白睛--------------包括球结膜、球筋膜、前部巩膜黑睛--------------角膜黄仁-------------虹膜神水---------------房水神膏--------------玻璃体视衣--------------包括脉络膜和视网膜目系--------------包括视神经、包裹视神经的鞘膜及其血管眼带--------------眼外肌19、眼与肝的生理关系:填空题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色视物肝主藏血,肝受血而目能视肝主泪液,润泽目珠肝之经脉,上连目系20、“………此膏由胆中渗润精汁积而成者,能涵养瞳神,衰则有损.”指出胆汁21、在神膏的生成及养护瞳神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2、五轮学说:五轮解剖部位及脏腑分属表必考23、五轮辨证法:五轮辩证就是运用五轮理论,通过观察各轮所显现的症状,去推断相应脏腑内蕴病变的方法,是眼科独特的辨证方法.25、视力表与被检查者相距5m,正常值为视力=被检查者与视力表距离m/5m26、视野是指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27、我国正常人眼球突出度约为12—14mm28、正常眼压为10—21mmHg29、退翳明目法治疗黑睛生翳.30、针眼是指胞睑边缘生疖,形如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溃破的眼病.31、针眼相当于西医学的睑腺炎,又称麦粒肿.睫毛毛囊或附属的皮质腺感染称外麦粒肿,睑板腺感染称内麦粒肿,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眼睑腺体所致.单选、填空辨证论治:(1)风热客睑证:银翘散加减(2)热毒壅盛证:仙方活命饮加减(3)脾虚夹邪证:托里消毒散加减手术:外麦粒肿在眼睑皮肤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平行必要时可放置引流条;内麦粒肿则在睑结膜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垂直.选择、填空32、胞生痰核是指胞睑内生硬核,触之不痛,皮色如常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睑板腺囊肿.33、风赤疮痍的诊断依据:1、患眼胞睑皮肤刺痒、灼痛.2、胞睑皮肤红赤如朱,生水疱,溃破糜烂34、睑弦赤烂包括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和眦部睑缘炎.填空辨证论治:(1)风热偏盛证:银翘散加减(2)湿热偏盛证:除湿汤加减(3)心火上炎证:导赤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味35、上胞下垂辨证论治:(1)脾虚气弱证:补中益气汤加减(2)风痰阻络证:正容汤加减36、胞轮振跳是指眼睑不由自主地牵拽跳动的眼病.37、椒疮相当于西医学的沙眼,由感染沙眼衣原体引起.选择辨证论治:(1)风热客睑证:银翘散加减(2)血热瘀滞证:归芍红花散加减诊断依据:上睑结膜及上穹隆部有滤泡、乳头增生与血管模糊.38、目箚是以胞睑频频眨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眼病.名解39、流泪证辨证论治:(1)血虚夹风证:止泪补肝散加减必考(2)气血不足证:八珍汤加减(3)肝肾两虚证:左归饮加减40、漏睛是以内眦部常有黏液或脓液血泪窍沁出为临床特征的眼病,相当于西医的慢性泪囊炎.41、漏睛疮是指内眦睛明穴下方突发赤肿疼痛,继之溃破出脓的眼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泪囊炎.辨证论治:(1)风热上攻证:银翘散加减(2)热毒炽盛证:黄连解毒汤加减(3)正虚邪留证:托里消毒散加减42、风热眼是指外感风热而猝然发病,以白睛红赤、哆多黏稠、痒痛交作为主要特征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属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诊断依据:(1)起病急,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或有与本病患者的接触史.(2)患眼生涩痒痛,灼热流泪,哆多黏稠,白睛及睑内面红赤.(3)结膜刮片见多形核白细胞增多有助于诊断.辨证论治:(1)风重于热证:银翘散加减(2)热重于风证:泻肺饮加减(3)风热并重证:防风通圣散加减43、天行赤眼是指外感疫疠之气,白睛暴发红赤、点片状溢血,常累及双眼,能迅速传染并引起广泛流行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属病毒性结膜炎.诊断依据:简答(1)白睛红赤,或见白睛溢血呈点片状,耳前或颌下可扪及肿核.(2)正处流行季节,或有接触史,起病急,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辨证论治:(1)初感疠气证:驱风散热饮子加减(2)热毒炽盛证:泻肺饮加减44、脓漏眼类似于西医学之淋菌性结膜炎.诊断依据:(1)有淋病史或接触史;新生儿患者其母有淋病性阴道炎.(2)胞睑及白睛高度红赤臃肿,大量脓性眼哆.(3)眼分泌物或结膜刮片发现淋球菌.45、时复目痒是指发病是目痒难忍,白睛红赤,至期而发,呈周期性反复性发作的眼病双眼奇痒难忍,类似于西医学的春季结膜炎,属免疫性结膜炎.46、金疳是指白睛表层生玉粒样小泡,周围绕以赤脉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之泡性结膜炎,属免疫性结膜炎.名解47、白涩症是指白睛不赤不肿,而以自觉眼内干涩不适,甚则视物昏朦为主症的眼病,与西医学之干眼类似.辨证论治:(1)肺阴不足证:养阴清肺汤加减(2)肝经郁热证:丹栀逍遥散加减(3)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杞菊地黄丸加减(4)邪热留恋证:桑白皮汤加减48、胬肉攀睛是指眼眦部长赤膜如肉,其状如昆虫之翼,横贯白睛,攀侵黑睛,甚至遮盖瞳神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之翼状胬肉,属结膜变性疾病.名解诊断依据:(1)眦部白睛上生赤膜如肉,略呈三角形,其尖端渐向黑睛攀侵.(2)胬肉上有丝脉相伴,或粗或细.49、白睛溢血相当于西医学之结膜出血.50、火疳是指邪毒上攻白睛,导致白睛里层呈紫红色局限性隆起且疼痛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之表层巩膜及前巩膜炎.名解51、聚星障病案52、凝脂翳辨证论治:(1)风热壅盛证:新制柴连汤加减多选(2)里热炽盛证:四顺清凉饮子加减(3)气阴两虚证:偏阴虚用滋阴退翳汤或海藏地黄散加减;偏气虚用托里消毒散加减.53、湿翳是指黑睛生翳,翳形微隆,外观似豆腐渣样,干而粗糙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真菌性角膜炎.名解54、花翳白陷类似于西医学的蚕蚀性角膜溃疡及边缘性角膜溃疡等多种角膜病的症状.选择55、混睛障相当于西医学的角膜基质炎.选择56、疳积上目的辨证论治:1肝脾亏虚证:参苓白术散加减2中焦虚寒证:附子理中汤加减57、瞳神紧小:是黄仁受邪,以瞳神持续缩小,展缩不灵,伴有目赤疼痛,畏光流泪,黑睛内壁沉着物,神水混浊,视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眼病.58、绿风内障:是以眼珠变硬,瞳神散大,瞳色淡绿,视力锐减,伴有恶心呕吐、头目剧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眼病.名解辨证论治:多选(1)风火攻目证:绿风羚羊汤加减(2)气火上逆证:丹栀逍遥散和左金丸加减(3)痰火郁结证:将军定痛丸加减急救治疗:多选判断(1)缩瞳剂:毛果芸香碱滴眼液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220%甘露醇溶液静脉快速滴注59、青风内障相当于西医学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时前房角开放填空60、圆翳内障是指随年龄增长而晶珠逐渐混浊,视力缓慢下降,终致失明的眼病.自觉症状:视物模糊填空61、云雾移睛是指患眼外观端好,自觉眼前有蚊蝇蛛丝或云雾样漂浮物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玻璃体混浊,由玻璃体液化、变性、后脱离或眼内炎症、出血等引起.62、暴盲:络阻暴盲辨证论治:(1)气血瘀阻证:通窍活血汤加减判断(2)痰热上壅证:涤痰汤加减(3)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饮加减(4)气虚血瘀证:补阳还五汤加减络瘀暴盲是指因眼底脉络瘀阻,血不循经,溢于络外,导致视力突然下降的眼病. 络损暴盲多发于青壮年男性类似于西医学的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病目系暴盲类似于西医学的急性视神经炎激素.63、视衣脱离相当于西医学的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神经上皮与其色素上皮之间的分离而引起视功能障碍的眼病.64、消渴内障是指由消渴病引起的内障眼病被称为“消渴目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名解65、视瞻有色相当于西医学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禁用糖皮质激素因其可造成大疱性视网膜脱离66、视瞻昏渺是指眼外观无异常,中老年人出现的视物昏朦,日渐加重,终致失明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改变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名解67、高风内障是以夜盲和视野逐渐缩窄为特征的内障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68、青盲是以视盘色淡,视力渐降,甚至盲无所见为特征的内障眼病,相当于西医学之视神经萎缩.69、突起睛高的辨证论治:(1)风热毒攻证:散热消毒饮子加减(2)火毒壅滞证:清瘟败毒饮加减70、鹘眼凝睛:是指以眼珠突出,红赤如鹘鸟之眼,呈凝视状为特征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又称为Graves眼病.名解71、健眼受损,则可见健眼视力急剧下降,相当于西医学的交感性眼炎.72、酸碱伤目治疗:酸性伤,可用2%-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碱性伤用3%硼酸液冲洗;石灰致伤用%依他酸二钠液冲洗.中和冲洗判断73、风牵偏视是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临床特征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麻痹性斜视.背诊断依据:(1)复视(2)眼球斜向麻痹肌作用方向的对侧,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动受限.(3)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辨证论治:多选(1)风邪中络证:小续命汤加减(2)风痰阻络证:正容汤加减(3)脉络瘀阻证:桃红四物汤和牵正散加减。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重点整理一、名解:1.视觉器官:眼为视觉器官,由眼球、视路和附属器三部分组成。

眼球接受光信息,通过视路向皮质传递信息,完成视觉功能。

眼附属器起到保护及协调运动等作用。

2.眼的调节:正常眼注视远方时睫状肌放松,看近物体时睫状肌收缩,主要是改变晶状体表面的曲率而调整焦点距离,这种改变眼屈光力的功能称为调节。

3.黄斑:在视网膜后极部,离乳头颞侧约3mm,有一浅漏斗状小凹区,含有丰富的叶黄素,称为黄斑。

4.眼的屈光间质: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晶状体、玻璃体三种透明物质,它们与角膜一并被称为眼的屈光间质,是光线进入眼内到达视网膜的通路。

5.视路: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感受器开始到大脑视觉中枢的传导路径。

临床上通常从经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至视皮质视层的传导路径。

6.泪器:包括分泌泪液的泪腺及排泄泪液的泪道。

7.视力:也称为是敏感度,是指测量最小可分辨空间目标的大小,即眼睛分辨视野中空间距离非常小的两个物体的能力,其检查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检查。

8.视野:指在一定的距离处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是眼睛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性总和。

(双眼固前方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它反映了周边视力。

)9.睑腺炎:是细菌侵入眼睑腺体而导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因有麦粒样疖肿,故又称麦粒肿。

中医称“针眼”、“土疳”、“土疡”。

10.眼睑板囊肿:是睑板腺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因该囊肿形似霰粒,故又称霰粒肿。

中医称“胞生痰核”。

11.慢性泪囊炎:是以常溢脓泪及冲洗泪道有粘液性分泌物反流为临床特征的常见泪囊组织慢性炎症,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可单眼或双眼发病。

中医称“漏睛”。

12.急性泪囊炎:是以泪囊及周围组织突发红、肿、热、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炎症,多发生在慢性泪囊炎的基础上,与侵入细菌病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有关。

中医称“漏睛疮”。

13.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又称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

中医眼科学重点

中医眼科学重点

中医眼科学1、中医眼科学发展史简况:(填空题)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奠基时期(隋代—唐代)独立发展时期(宋代—元代)兴盛时期(明代—清朝鸦片战争之前)衰落与复兴时期(清朝鸦片战争以后至今)2、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和眼附属器三部分。

(填空题)3、眼球向前平视时,突出于外侧框缘12—14mm,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两部分组成。

4、眼球壁眼球壁分3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

(一)外层纤维膜1、角膜(中医:黑睛)(1)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约于24小时内修复,不遗留瘢痕。

(2)前弹力层(3)基质层(4)后弹力层(损伤后可再生)(5)内皮细胞层角膜表面有一层泪膜,称角膜前泪膜。

泪膜分为3层,表面为脂质层,中间为水液层,底部为粘蛋白层。

角膜透明、无血管,角膜富含三叉神经末梢,角膜是眼球重要的屈光介质之一。

2、巩膜3、角膜缘角膜、巩膜和结膜三者在此处汇合,是临床部分眼内手术常用切口部位或重要标志。

(二)中层葡萄膜葡萄膜从前至后可将其分为三部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填空题)(1)虹膜(黄仁)虹膜中央有直径为2.5—4mm的圆孔,称瞳孔。

交大副小。

(2)睫状体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房水,房水可供给眼球内组织的营养,维持眼内压。

(三)内层视网膜(由外向内分为10层)(1)色素上皮层于神经上皮层间存在潜在间隙,是发生视网膜脱离的解剖基础。

(2)视锥、视杆细胞层:又称光感受器细胞层。

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黄斑及中心。

(填空题)5、光感受器为第一神经元;双极细胞为第二神经元,联系第一与第三神经元;神经节细胞是第三神经元。

6、视盘,直径 1.5mm,视盘仅有神经纤维而无光感受器,因此无视觉功能,称为生理盲点。

7、房水由睫状体的上皮细胞产生。

8、晶状体混浊,临床称之为白内障。

9、眼眶由额骨、蝶骨、筛骨、颚骨、泪骨、上颌骨、颧骨共7块骨头组成。

10、眼轮匝肌由面神经支配,提上睑肌由动眼神经支配。

中医眼科重点1剖析

中医眼科重点1剖析

中医眼科重点1剖析中医眼科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眼科治疗方法,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针灸、中药、推拿等方法为特色的治疗学科。

眼科疾病的治疗是中医治疗学术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包括各种眼疾,比如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等等。

本文将重点剖析中医眼科的关键。

1.中医分型治疗:中医眼科治疗主要根据眼部病变的病理分型,进行对症治疗,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根据中医经络学和脏腑学的观点,中医将眼病分为风热性眼病、气虚血瘀型眼病、湿热型眼病、肝肾虚弱型眼病以及外伤型眼病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眼病,中医眼科提供的治疗方案也是不同的。

2.针刺疗法:中医眼科的应用最为常见的疗法就是针灸。

它是一种能够改善眼部循环系统的身体和气血循环的传统治疗方法。

针刺穴位的选择和刺激方式根据情况和具体的症状而有所不同。

其中常规应用的穴位包括睛明穴、太阳穴、巨髎穴、攒竹穴、四白穴等。

中医眼科在治疗中也常常采用中药。

这是一种应用中药制成的营养补充品来治疗眼部疾病的方法(不包括眼药水)。

在治疗中,中药通常根据病人的分型而配方,中药治疗的特别之处在于能够调整身体,从而达到治疗整个人而非病灶的效果。

4.推拿按摩:中医眼科除了上述两种方法,还应用了推拿按摩技术。

通过推拿按摩来增加眼眶周围的血液循环,达到舒缓眼部压力的目的。

尤其适合于长时间使用电脑等视觉工作的人群使用。

总之,中医眼科是一种治疗眼睛疾病的推拿治疗方法,它是在中医学的指导下,以针灸、中药、推拿等方法为特色的治疗学科。

它以中医分型治疗、针刺疗法、中药治疗以及推拿按摩等方法为主要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眼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更好地解决人们的视觉问题。

中西医结合眼科

中西医结合眼科

1.视觉器官:眼为视觉器官,由眼球、视路和附属器三部分组成。

2.前房:为角膜后面,虹膜和瞳孔区晶状体前面所围城的间隙。

3.后房:为虹膜后面、睫状体前端、晶状体悬韧带前面和晶状体前侧面的环形间隙。

4.视路: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视觉中枢的传导路径。

(临床上通常从经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至视皮质视层的传导路径。

)5.泪道:由上下睑的泪点、泪囊、泪小管、鼻泪管组成。

6.五轮学说:血轮(两眦)属心-小肠;气轮(白睛)属肺-大肠;肉轮(胞睑)属脾-胃;水轮(瞳神)属肾-膀胱;风轮(黑睛)属肝-胆7.视力公式:将眼睛与视力表的距离除于5再乘于0.1.8.视野:指在一定的距离处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是眼睛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性总和。

9.眼内压: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所施加的压力称为眼内压,正常压为10—21mmHg。

病理值≧21mmHg。

双眼眼压差≦5mmHg,病理值≧8mmHg。

10.外障:指发生在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的眼病,相当于西医的外眼病。

11.内障:指发生在瞳神晶珠视衣目系的眼内组织。

(狭义内障指晶珠混浊,下归档与西医的白内障)12.青光眼:指与眼压升高有关的以视网膜神经纤维萎缩、视盘凹陷和视野缺损为主的疾病。

13.老年性白内障:多见5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衰老而发生渐进性视力下降乃至失明。

14.玻璃体病:病因分为①玻璃体炎症混浊②玻璃体出血性混浊③玻璃体变性混浊15.房水排出途径:房水由睫状突产生后,由后房经过瞳孔进入前房,再经前房角的小梁网进入巩膜静脉窦,再进入眼的静脉系统。

16.泡性结角膜炎(金疳):是一种由微生物蛋白质引起的迟发型免疫性结膜炎。

病变以结角膜泡性结节形成为特点。

17.表层巩膜炎【火疳】真菌性角膜炎【湿翳】角膜基质炎【混睛障】18.细菌性角膜炎【凝脂翳】临床表现:初起有干涩异物感,继而自觉流泪灼热刺痛异物感加重,由于分泌物多,使上下睫毛黏在一起,晨起睁眼困难;19.广义的内障包括发生在瞳孔及其后一切眼内组织的病变---内眼病)。

中西医眼科知识点总结

中西医眼科知识点总结

中西医眼科知识点总结眼睛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感觉器官,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工作都至关重要。

在中西医结合的眼科领域,有关眼睛健康的知识广泛而深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中西医眼科的相关知识点,包括眼睛的解剖结构、常见的眼科疾病和治疗方法等内容。

一、眼睛的解剖结构1. 眼球解剖结构眼睛是由眼球和附属器官组成的,眼球是眼睛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结构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

眼球的外部由白睛和角膜组成,内部包括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这些结构协同工作才能实现视觉功能。

2. 眼附属器官解剖结构眼睛的附属器官包括眼睑、泪腺、泪小管和眼外肌等。

眼睑主要由皮肤和眼睑板组成,其内部还有睫毛和皮脂腺。

泪腺主要分泌泪液,保持眼睛湿润。

眼外肌主要控制眼球的运动。

二、常见的眼科疾病1. 白内障白内障是一种眼睛晶状体混浊的疾病,导致患者视力下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在中医眼科中,白内障一直被称为“翳”、“翳膜”等,主要是因为肝肾不足、肝经风热犯眼所致。

2. 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常见眼压升高、视神经损害等症状。

在中医眼科中,青光眼被称为“翳”、“黑水”等,主要原因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导致。

3. 视网膜劈裂视网膜劈裂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常常出现闪光、飞蚊症等症状。

在中医眼科中,视网膜劈裂被称为“风火盗汗”、“白马”等,主要是由于肝肾亏虚、肝经风燥引起。

4. 角膜炎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常见眼红、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

中医眼科认为角膜炎多由外感风热、肝胆火盛或湿热蕴结等引起。

5. 近视、远视、散光这是属于常见的屈光不正的疾病,分别为近视眼(屈光不足)、远视眼(屈光过度)、散光(柱面度数不同)。

6. 弱视、白内障、青光眼、黄斑病变、视网膜出血、结膜炎这些是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不同的疾病发展各不相同,病因、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多种多样。

三、中西医眼科治疗方法1. 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眼科疾病,主要是通过调理脏腑,疏通经络,清热解毒等方法来治疗。

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

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

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
泪道狭窄或阻塞的原因。

泪道狭窄的原因可能是泪小点异常、泪小管或鼻泪管狭窄、炎症、肿瘤、外伤或异物、药物毒性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泪道堵塞,导致泪液无法及时排出。

泪小点异常、泪小管或鼻泪管狭窄是常见的病因。

泪小点异常包括先天性闭锁、后天性病变等。

泪小管或鼻泪管狭窄则可能由炎症、肿瘤、外伤或异物、药物毒性等因素引起。

鼻泪管下端也容易受到慢性炎症的影响,如慢性过敏性鼻炎、出血水肿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下端堵塞,导致泪液无法从鼻腔排出。

长期阻塞会导致泪道狭窄和阻塞。

在临床上,判断泪道堵塞的部位可以通过泪道冲洗进行。

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寻找冲洗液的来源来判断。

此外,也可以通过X线碘油造影和泪道探通等方法来判断。

在国外,有些医生使用荧光素钠溶液来判断泪道堵塞的位置。

这种方法适用于无法配合冲洗的儿童,通过观察球结膜囊内的荧光素钠溶液来判断泪液的来源。

通过判断可以确定泪道堵塞的位置。

泪道冲洗可以帮助确定堵塞部位。

今天我们将详细学习如何通过泪道冲洗来判断泪道堵塞的位置。

如果泪道冲洗后,冲洗液完全从原路返回,那么说明泪道堵塞在泪小点处。

如果泪道冲洗后,冲洗液通过鼻泪管或下肋小管排出,说明堵塞在鼻泪管或下肋小管处。

如果从泪小点注入冲洗液后,冲洗液通过
上肋小管排出,说明堵塞在上肋小管处。

因此,通过泪道冲洗可以判断泪道堵塞的位置。

中医眼科学重点

中医眼科学重点

中医眼科学重点中医眼科学1、中医眼科学发展史简况:(填空题)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奠基时期(隋代—唐代)独立发展时期(宋代—元代)兴盛时期(明代—清朝鸦片战争之前)衰落与复兴时期(清朝鸦片战争以后至今)2、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和眼附属器三部分。

(填空题)3、眼球向前平视时,突出于外侧框缘12—14mm,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两部分组成。

4、眼球壁眼球壁分3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

(一)外层纤维膜1、角膜(中医:黑睛)(1)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约于24小时内修复,不遗留瘢痕。

(2)前弹力层(3)基质层(4)后弹力层(损伤后可再生)(5)内皮细胞层角膜表面有一层泪膜,称角膜前泪膜。

泪膜分为3层,表面为脂质层,中间为水液层,底部为粘蛋白层。

角膜透明、无血管,角膜富含三叉神经末梢,角膜是眼球重要的屈光介质之一。

2、巩膜3、角膜缘角膜、巩膜和结膜三者在此处汇合,是临床部分眼内手术常用切口部位或重要标志。

(二)中层葡萄膜葡萄膜从前至后可将其分为三部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填空题)(1)虹膜(黄仁)虹膜中央有直径为2.5—4mm的圆孔,称瞳孔。

交大副小。

(2)睫状体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房水,房水可供给眼球内组织的营养,维持眼内压。

(三)内层视网膜(由外向内分为10层)(1)色素上皮层于神经上皮层间存在潜在间隙,是发生视网膜脱离的解剖基础。

(2)视锥、视杆细胞层:又称光感受器细胞层。

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黄斑及中心。

(填空题)5、光感受器为第一神经元;双极细胞为第二神经元,联系第一与第三神经元;神经节细胞是第三神经元。

6、视盘,直径1.5mm,视盘仅有神经纤维而无光感受器,因此无视觉功能,称为生理盲点。

7、房水由睫状体的上皮细胞产生。

8、晶状体混浊,临床称之为白内障。

9、眼眶由额骨、蝶骨、筛骨、颚骨、泪骨、上颌骨、颧骨共7块骨头组成。

10、眼轮匝肌由面神经支配,提上睑肌由动眼神经支配。

中西医结合考试重点眼科

中西医结合考试重点眼科
41.前葡萄膜炎是指发生在(虹膜)、(睫状体)部位的炎症,属中医(瞳神紧小)、(瞳神干缺)范畴。
42.按照五轮学说,白睛属(气轮),内应于(肺与大肠),按照内外障辨证,其属(外)障眼病;瞳神属肾,内应于(肾与膀胱),按照内外障辨证,其属(内)障眼病。
43.玻璃体位于(晶状体)之后,其与(角膜)、(房水)、(晶状体)共同组成眼部屈光组织。玻璃体出现混浊时,常出现(眼前有黑影浮动)临床症状,中医称为(云雾移睛)。
A急性视神经乳头炎B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视网膜脱离D急性闭角型青光眼E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3.关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描述正确的是( ABCD)
A奇痒难忍 B好发于男性青少年 C夜间易发D睑结膜面可见乳头排列如铺路的鹅卵石E视力急剧下降
4.新制柴连汤包括有下列哪些药物(ACE)
A柴胡、黄连、黄芩、桅子B龙胆草、当归、木通C蔓荆子、防风、荆芥D枸杞、菊花E赤芍、甘草
14.眼睑皮肤炎症,相当于中医学之(D)
A针眼B睑缘赤烂C偷针D风赤疮痍
15.中医学之偷针相当于现代医学之(A)
A睑腺炎B睑缘炎C眼睑皮肤炎症 D睑板腺囊肿
16.常见沙眼并发症不包括下列哪项(B)
A视力下降B视网膜脱离C角膜混浊 D眼睑内翻
17.下列那个方剂不常用于治疗闭角型青光眼(B)
A绿风羚羊饮B竹叶泻经汤C将军定痛丸 D六味地黄丸
14.房水是由(睫状突)产生,从后房流经(瞳孔)进入前房,再经过前房角的(小梁网)而流入(巩膜静脉窦),最后经睫状前静脉而回流到血液循环
15.《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
16.中医眼科依据病位将眼病分为(内障)及(外障)两大类。睑缘炎临床上分为(鳞屑型)、(溃疡型)及眦部睑缘炎三型。

眼科重点(考)

眼科重点(考)

一、名解:前房角:位于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其前外侧壁为角巩膜缘,从角膜后弹力层止端至巩膜突;后内侧壁为睫状体的前端和虹膜根部。

前房角是房水排出的主要通道。

角巩膜缘:为角膜与巩膜的移行区,呈半透明状,宽约1.5~2mm,角膜嵌入巩膜内,并逐渐过渡到巩膜,所以在眼球表面和组织学上没有一条明确的分界线。

前界为前弹力层止端,后界为后弹力层止端。

对光发射:瞳孔受光刺激时即缩小,这种运动称为对光反射。

睫状突:睫状体内侧表面有70~80个纵行突起,称睫状突,分泌产生房水。

黄斑:在视网膜后极部,离视乳头颞侧约3mm处,有一浅漏斗状小凹区,含有丰富的叶黄素,称为黄斑。

其中央有一个小凹,为黄斑中心凹,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感的部位。

视盘(视乳头):距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约1.5mmX1.75mm大小的圆形区,称视神经乳头,简称视乳头,是视网膜神经纤维汇集穿出眼球的部位,又称视盘。

生理盲点:视乳头因仅有神经纤维,没有感光细胞,故无视觉,在视野中是一盲点,称生理盲点。

视锥细胞:具有感受强光和辨别颜色的作用,主要分布在黄斑部,故黄斑区的视力最为敏锐。

视杆细胞:具有感受弱光的作用,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周围,越近黄斑区越少,至此没有这种细胞。

前房:为角膜后面、虹膜和瞳孔区晶状体前面所围成的间隙,容积约0.2ml白内障:晶状体无血管,营养来自房水,当晶状体受损或房水代谢变化时可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

视路: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皮质视觉中枢为止的传导径路。

临床上通常是指从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至枕叶视中枢的神经传导径路。

结膜囊:睑结膜、球结膜和穹隆结膜形成一个以睑裂为开口的囊状间隙,称结膜囊。

睫状充血:是指位于角膜缘周围的表层巩膜血管的充血,是急性前葡萄膜炎的一个常见体征,但角膜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也可引起此种充血。

泪道:中医称为泪窍。

泪道是泪液的排出通道,由上下睑的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组成。

最新中西医结合眼科中级-眼科笔记

最新中西医结合眼科中级-眼科笔记

最新中西医结合眼科中级-眼科笔记
眼科是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诊断和治疗眼部疾病的方法和技术。

中西医结合眼科是一种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理论与方法进行眼科疾病诊疗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中级眼科笔记的内容:
I. 眼科解剖学
- 眼部结构的基本解剖
- 眼球和眼附属器官的构造
- 眼部各组织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II. 眼科病理学
- 常见眼科疾病的病理变化
- 眼部炎症和感染病的病理特征
- 眼睑和泪道系统的病理
III. 眼科病史和体格检查
- 病史采集和阅读眼科医学记录
- 眼科常规检查的步骤和技巧
- 眼科辅助检查的方法和应用
IV. 常见眼科疾病
- 异常视觉
- 干眼症和泪液分泌异常
- 白内障和屈光异常
- 青光眼和眼压异常
- 视网膜疾病和玻璃体疾病
- 视神经病变和视觉缺损
V. 中西医结合眼科治疗方法
- 中医养生和眼保健
- 西医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以上是眼科中级笔记的大致内容,如果想要深入了解中西医结合眼科的知识,建议参考相关教材和学术论文,以确保准确性和权威性。

中西眼考查试题

中西眼考查试题
中西医眼科考查试题
一、解词
神光 五轮学说 热积必溃之病 暴盲
二、填空
1、沙眼的常见并发症有—、—、—、—、—、—、—。 2、角膜炎病情危重,为防止虹膜炎症应及时——,常 用——点眼。 3、病毒性角膜炎荧光素钠染色后的典型表现呈——、 或——、或——状改变,此时不宜使用——点眼。 4、细菌性结膜炎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型表现有:—、—、—、—等。 5、风轮疮的初期属风热壅盛者,可选用——加减治疗。
三、简答
四、病案
眼底检查的顺序
患者王某,男,65岁,半天前与他人争吵后岀现 左眼视力下降,头痛等症,急来眼科就诊。查: OD 0.8, OS 0.1,左眼混合充血,角膜混浊,前房浅, 房角狭窄,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指测眼压 T+2。全身伴:头痛剧烈,恶心呕吐,烦躁,舌质 红苔黄,脉弦数。 要求:1 中西医诊断(中医证型、西医分期) 2 中医治则、方药(只写出方剂名) 3 急救措施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考试复习用).docx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考试复习用).docx
■治疗
» 内治:
/ 风热客睑证
【症候】:风热之邪客于胞脸,致肿致痒,风热之全身证。
【治法】:疏风清热,消肿散结。
【方药】:银翅散加减。
/ 热毒壅盛证
【症候】:脾胃积热匕攻胞睑,致营卫失调。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泻黄散合清胃散加减
“脾虚夹实证
【症候】:针眼反复发作及脾胃虚弱之全身症征。
色素上皮层「
L网脱部位
神经感觉层J
♦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由外向内分9层:
1、光感受器细胞层:视杆视锥层
2、外界膜
3、外核层
4、外丛状层
5、内核层
6、内从状层7、神经节细胞层8、神经纤维层9、内界膜
「感弱光(暗视觉)、无色视觉I分布:屮心凹外0.13mm「感强光(明视觉)、色觉
I分布:黄斑部
视网膜上重要结构
>B型超声:直观
/在屈光间质混浊时,眼球内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 探查眼内肿物;
“探查眼内异物;
/ 视网膜脱离的诊断。
>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测眼内血流
・CT
・MRI
・眼科计算机图像分析:
>角膜地形图、角膜共焦显微镜、角膜内皮镜、扫描激光偏振 仪、扫描激光地形图、干涉光断层扫描(OCT)、超声生物 显微镜(UBM)
⑴黄斑(macula lutea):d=2mm
后极部无血管凹陷区,富含叶黄素,色素细胞丰富。中央黄斑中心 凹是视觉最敏锐部位。
(2)视乳头(optic papilla视盘):
黄斑鼻侧3时】处,d= 1.5mm境界淸楚淡红色圆形盘状结构。视觉神
经纤维汇集向视小枢传递穿出眼球部位。无感光细胞,生理盲点。
>滑车神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老年性白内障中,皮质性白内障为最常见的类型,据其病程可分为(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4期,(膨胀)期可以诱发急性青光眼。
11.老年性黄斑变性可分为(干性)和(湿性)两大类。
12.屈光间质包括(角膜)、(房水)、(晶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玻璃体)。
13.近视矫正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矫正需要配戴(凸)透镜。
一、填空题
1.角膜无色透明,中医称为(黒睛)。
2.晶状体中医称为晶珠,位于(瞳孔)与(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发生混浊时称为(白内障)。
3.眼压的正常范围为(10-21mmHg),24小时眼压差为(小于8mmHg);双眼异常眼压差值为(不大于5mmHg),角膜炎通常为(感染性)、(非感染性)。
4.眼部充血可分为3种,结膜炎通常呈现(结膜充血),虹膜睫状体炎通常表现为(睫状充血)、(混合充血)。
17.黑睛属于五轮学说中之(风)轮,在脏属(肝)。
18.椒疮相当于西医学的(沙眼)。
19.胞睑边缘红赤糜烂,痛痒并作,治疗当以(风)、(湿)、(热)三邪为患,治疗当以(祛风清热除湿)为原则。
20.沙眼是由(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
21.泪道是排泄泪液的通道,由(泪小点)、(泪小管)、(鼻泪管)、(泪囊)组成。
22.眼眶为四边锥形的骨窝,由额骨、蝶骨(颚骨)(泪骨)(上颌骨)(颧骨)(筛骨)等7块骨头组成。
23.被检查者在距视力表2.5米处看清0.1,则视力为(0.05)。
24.眼球穿通伤,中医称为(真睛破损)、(物损真睛)。
25.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以(夜盲),伴(进行性视野缩小)、(视力逐渐下降)等为特征的一种遗传性疾病。
14.房水是由(睫状突)产生,从后房流经(瞳孔)进入前房,再经过前房角的(小梁网)而流入(巩膜静脉窦),最后经睫状前静脉而回流到血液循环
15.《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
16.中医眼科依据病位将眼病分为(内障)及(外障)两大类。睑缘炎临床上分为(鳞屑型)、(溃疡型)及眦部睑缘炎三型。
32.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临床上可分为(干性)和(湿性)两型。、
33.眼部充血可分为(结膜充血)、(结膜充血)、(混合充血)。
34.泪道冲洗时冲洗液自上泪小点返回,同时有分泌物流出,为(鼻泪管阻塞),同时有(慢性泪囊炎)。
35.前葡萄膜炎是指发生在(虹膜)、(睫状体)部位的炎症,属中医(瞳神紧小)、(瞳神干缺)范畴。
38.眼部充血可分为(结膜充血)、(睫状充血)、(混合充血)分别相当于中医学之(白睛红赤)、(抱轮红赤)、(白睛混赤)。
39.房水是由(睫状突)分泌的,具有(营养玻璃体)(营养晶状体、角膜和维持眼压)生理功能,与(角膜)、(房水)和(晶状体)共同称为屈光间质。
40.解剖上玻璃体属于眼球(内容物)之一,位于(晶状体)之后,(视网膜)之前,与(角膜)、(房水)和(晶状体)共同称为屈光间质。
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可表现为视力(急剧下降)、眼压(增高)、角膜(雾状混浊)伴(混合性)充血等,紧急处理方法是(降眼压)。
6.视神经全长约40mm,分为(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4段。
7.房水是由(睫状突)分泌的。
8.葡萄膜是指(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9.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三者均是透明体。睑腺炎切开排脓,外睑腺炎应在皮肤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平行),内睑腺炎则在结膜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垂直)。
36.原发性青光眼通常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两种类型,症状不明显,病情较隐蔽,因而危害也更大的是(开角型),相当于中医学之(青风内障)病。
37.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眼睑皮肤炎症,相当于中医学之(风赤疮痍)。病,如果患者出现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伴视力下降,重点应该检查眼部(角膜)组织,排除(病毒性角膜炎)病。
44.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病变部位在(晶状体),翼状胬肉病变部位在(结膜)。
45.眼球壁中层包括(虹膜)、睫状体与(脉络膜)。
46.黄斑部为视力最敏感区域,黄斑部樱桃红斑为(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特征性眼底改变。该病视力下降可以到(无光感)的严重程度,常累及(单)眼。
47.按照五轮学说,两眦属(血轮),内应于(心与小肠),按照内外障辨证,其属(外)障眼病;瞳神属肾,内应于(肾和膀胱),按照内外障辨证,其属(内)障眼病。
48.聚星障病变部位在(黑睛),胬肉攀睛病变部位在(白睛)。
49.正常眼压范围为(10-21)mmHg,正常远视力为(1.0)及其以上。
50.细菌性角膜炎扩瞳治疗时,通常选用(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和托吡卡胺)。
51.正常远视力为(1.0)及其以上,被检者与视力表应相距(5)米,视力最差可降到(无光感)。
52.周边视野以(颞侧)为最大,可达(90)度。
53.晶状体发生混浊,影响视力时称为(白内障)或(圆翳内障)。
54.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治疗常需缩瞳,一般选用(匹罗卡品)眼液。
55.《审视瑶函》由(明代)时(傅仁宇)医家所著。
二、单选A型(1')
1.关于房水描述不正确的是(C)
A为眼内容物之一B无色透明C有营养作用D中医称为神膏
26.视野分为(周边)视野及(中心)视野两种。
27.青光眼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先天性)。
28.眼外伤可分为(机械性)和(非机械性)两大类。
29.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是(散瞳)。
30.泪道冲洗时,经下泪小点注入,由上泪小点返流,表明(泪总管阻塞)。
31.角膜的生理特点有(透明)、(无血管)、(有丰富的三叉神经末梢)、(光滑)、(重要的屈光间质)。
41.前葡萄膜炎是指发生在(虹膜)、(睫状体)部位的炎症,属中医(瞳神紧小)、(瞳神干缺)范畴。
42.按照五轮学说,白睛属(气轮),内应于(肺与大肠),按照内外障辨证,其属(外)障眼病;瞳神属肾,内应于(肾与膀胱),按照内外障辨证,其属(内)障眼病。
43.玻璃体位于(晶状体)之后,其与(角膜)、(房水)、(晶状体)共同组成眼部屈光组织。玻璃体出现混浊时,常出现(眼前有黑影浮动)临床症状,中医称为(云雾移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