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人工繁殖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T 1033.2-1999

前言

人工繁殖是罗氏沼虾苗种生产的核心。为推广罗氏沼虾人工繁殖技术,提高罗氏沼虾苗种生产的产量和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繁殖标准中的第二个标准。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李增崇、余晓丽、唐章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技术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giant freshwater

prawn culture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technique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罗氏沼虾人工繁殖中的亲虾培育、产卵与孵化管理,以及幼体培育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罗氏沼虾人工繁殖。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1607-1989 渔业水质标准

SC/T1008-1994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SC/T1033.1-1999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 亲虾

3 定义

本采用下列定义。

3.1 蚤状幼体 zoaea

从第一蚤状幼体期至仔虾期的个体呈蚤状,故称蚤状幼体。

3.2 淡化

desalination

蚤状幼体变态成仔虾后,由在半咸水中生活转变为在淡水中生活。为此,向原以半咸水为培育水的幼体培育池中逐渐加入淡水,排出半咸水,使培育水全部被淡水所置换。此过程称为淡化。

4 亲虾培育

4.1 环境与条件

4.1.1 亲虾池的环境条件

亲虾池应建在水源充足、能排能灌、交通方便、邻近本培育池、环境安静的地方;水质应符合BG11607的规定,其中溶解氧应在4mg/L以上,PH值为7~8.5。

4.1.2 亲虾池技术要求

亲虾池总面积与育苗池总面积的比例为2∶1。每个亲虾池的面积以50~100㎡为宜,水深为1m左右。底质以水泥或沙质土结构为好。池底稍倾斜,以利排水。

4.1.3 越冬设施

亲虾池应配有越冬加温设施,越冬亲虾培育池的水温保持在20℃以上。加温热源可利用地下热水、工厂余热等。本标准推荐采用热水锅炉加温,热水通过铺设在池底的回形铁管往各亲虾池循环输送。

4.1.4 增氧设施

本标准推荐采用罗茨鼓风机通过送气管道往各亲虾池送气,每50㎡的亲虾池设8~10个装有散气石的出气头。

4.1.5 设置隐蔽物

在亲虾池底部设置瓦片、瓦管或四周池壁以砖块交错垒成巢穴或用去叶竹枝捆扎成束,或于水中悬挂聚乙烯网片,以利亲虾栖息、脱壳、交配、产卵,减少相互残害。

4.2 亲虾放养

4.2.1 放养前的准备

亲虾放养前,亲虾池按SC/T1008的规定进行药物消毒,药性消失后,蓄水待养亲虾。

4.2.2 放养亲虾的选择与性比

放养亲虾应符合SC/T1033.1-1999中表2的规定,雌、雄性比以2~2.5∶1为宜。可按年生产每万尾虾苗需2~3尾雌虾的比例留足越冬亲虾。

4.2.3 放养密度

放养亲虾的体重为20~30g/尾,越冬初期放养密度为20~25尾/m3,越冬后期强化培育以15~20尾/ m3的密度为宜。

4.3 饲养管理

4.3.1 越冬期培育

华南地区亲虾越冬期为11月份至翌年2月上旬。

亲虾进池越冬应在池塘水温降至20℃前进行。亲虾池上搭棚覆盖塑料薄膜,形成透光保温大棚,水温控制在21~22℃。每天投喂颗粒饲料,日投喂量占虾总体重的1%~2%,以3∶2∶5的比例分早、中、晚三次投喂。每星期补充投喂鱼肉、螺肉、水蚯蚓等新鲜动物性饵料。

视水质情况加水或换水,换水应选择晴天进行,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每星期进行人工吸除池底污物一次。每15d左右泼洒生石灰溶液一次,使池水浓度呈10×10-6,以调节水质。每个亲虾池配养体长为10~15cm的鳙鱼15尾,引种少量浮萍或凤眼莲,吸收水中营养盐类,也可供亲虾作青饲料。

4.3.2 产卵期(2月中旬至6月份)强化培育

水温应控制在25~28℃,以投喂动物性饲料为主,投喂量为虾总体重的2%~3%。

5 产卵与孵化

在升温强化培育期间,亲虾开始交配、产卵、受精。受精卵粘附在雌虾腹肢的携卵刚毛上进行胚胎发育。水温在25~28℃的范围内,受精卵由橙黄色变成浅灰色,最后变为深灰色。历时17~20d,蚤状幼体脱膜而出。操作上应将带橙黄色卵的亲虾集中管理,待卵色转变为浅灰色或深灰色时,将抱卵亲虾移入幼体培育池,密度为16~24尾/㎡。2~5d内蚤状幼体陆续孵出,随后将亲虾移回亲虾池继续培育让其现将产卵受精。整个孵化期应连续充气增氧,使池水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给亲虾饲喂动物性饲料为主,投喂量为虾体重的2%~3%,辅以投喂配合饲料。经常除去污物残饵,勤换水。

6 幼体培育

6.1 培育池

一般采用砖混结构,水泥批档,池底铺白瓷砖。长方形,底部倾

斜5%~6%,浅水端设进水管,深水端设出水口,并设置充气、加温设施。培育池面积可因地制宜,一般为6~10㎡/个,高0.7~0.8m。各池分左右两边排列,方便管理。幼体培育池可建于室内,也可建于室外,池的上方用透光性能较好的玻璃钢瓦或塑料薄膜搭盖,要求光线充足、保温性能好、防风防雨及防强紫外线。培育池以东西长、南北宽为好。

6.2 培育用水

采用天然海水或波美6~7度的浓缩海水与淡水配制成盐度为12‰~14‰(密度为1.007~1.008)的半咸水或采用人工海水。淡水可选用池塘水、井水或自来水。

6.3 培育密度

蚤状幼体不同发育阶段的放养密度见表1

表1 各幼体期蚤状幼体的放养密度

按表1规定的放养密度,正常情况下,可生产淡化虾苗5×104~12×104尾/m3。

6.4 培育管理

6.4.1 水质管理

适温范围为24~31℃,最佳温度为28~30℃;溶解氧为5mg/L 以上;PH值为7.0~8.5。可泼洒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二钠)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