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盛唐基业的帝王将相(唐太宗和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 - 中国历史
1.2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房玄龄 、杜如晦 、长孙无忌、 魏征、 尉迟敬德 、李孝 恭 、高士廉 、李靖 、萧瑀 、段志玄 、刘弘基 、屈突通 、 殷开山、 柴绍 、长孙顺德 、张亮 、侯君集 、张公谨、 程知节、 虞世南 、刘政会、 唐俭 、李勣 、秦叔宝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内容标准】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 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重点: 唐太宗的主要作为及其与“贞观之治”的关 系
6.贞观之治的内容
领域 措施内容 影响
政治清明;精简机构,提 虚心纳谏、用贤之风; 政治 高效率,加强中央集权 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经济 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法;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发展生产,轻徭薄赋
文化
文德治国,崇儒民族 开明的民族政策:战争、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 关系 设置机构、册封、和亲 家的发展。
从下面内容你会联想到什么?
女皇
乐队
长安
诗
唐朝
(两个字)
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
兴起
贞 观 之 治
发展
武 则 天 政 绩
鼎盛
开 元 之 治
衰落
藩安 镇史 割之 据乱
灭亡
藩唐 镇末 灭起 唐义
长 孙 无 忌
程 咬 金
魏 征
秦 叔 宝
(599—649年)
青年闯将 建唐立功 一统天下 战功赫赫 杀兄逼父 杜 夺位登基 如 贞观政绩 晦 流芳千古 晚年过失 反躬自省
谁的梦向天阙 冷月边关 狼烟走 牧笛来 不见大漠荒原 谁的爱 让天下 万方奏乐 金银散 人心聚 还看绿水青山 上下五千年 大梦无边 *梦回大唐可看见 遗留的诗篇 纵横九万里 大爱无言 一曲长歌可听见 拨动的和弦 谁的梦为江山 盘点冷暖 日月歌 天地鼓 了断风雨恩怨 谁的爱情未了 古今流传 乾坤和 百姓乐 迎来太平人间
奠定盛唐基业的帝王将相(唐太宗和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 - 中国历史
鄂公尉迟敬德第七。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众将信任,几乎被处死,但李世民坚持起用他。唐郑决战时有单骑救主之功,得以稳固地位,此后以勇将身份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角色,亲手杀死齐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拥立之功第一。突厥倾国进犯时以骑兵迎击取胜,为李世民求和打下基础。天下安定后无用武之地,晚年闭门不出,最终得享天年��?
《秦王破阵乐》在当时的名气很大,甚至传到外国。玄奘大师到达印度后,印度国王尸罗逸多召见他时就曾问起有关此曲的事项。武则天时期日本遣唐使节粟田正人将其带回日本��?
唐代皇帝。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李渊先后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负责镇压今山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和防备突厥,李世民随父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力量日益壮大。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将亡,乃于大业十三年��?17)在晋阳起兵,接着南攻霍邑(今山西霍县),西渡黄河,攻取长安(今陕西西安)。太原起兵之初,李渊以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左三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都督,统右三军��?
【成语:“房谋杜断”的由来��?
申公高士廉第六。李世民长孙后、长孙无忌的亲舅舅,二人之父早死,实际由高士廉抚养。高对李世民极为器重,以至主动将长孙后许配给李世民。因得罪杨广,被发配岭南,随后中原大乱,被隔绝在外,直到李靖灭萧铣南巡时才得以回归。其人善行政、文学,为李世民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秦王破阵乐:秦王指的是唐朝李世民(秦王是他的封号)。此曲是唐时著名的歌舞大曲,最初乃唐初的军歌,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打败了叛军刘武周,巩固了刚建立的唐政权。于是,他的将士们遂以旧曲填入新词,为李世民唱赞歌:“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唐太宗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简介
唐朝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画像比例皆真人大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
往怀旧。
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依次为:
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
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世绩、秦叔宝。
他们的事迹简介如下:
长孙无忌排名第一,封为赵国公。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太太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友善,李渊太原起兵后投靠李世民。
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尤其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谋作用。
李
世民评价他“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
李世民去世后,受遗命辅佐唐高宗李治。
因反对唐高
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失宠,后来被诬陷谋反,自杀。
李孝恭排名第二,封为赵郡王。
李孝恭的父亲是李渊的堂弟,李渊起兵后,李孝恭负责经略
巴蜀。
得李靖之助,灭掉萧铣、辅公佑,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在建立李唐的战争中,战功在
李建成、李元吉之上,几乎可以与李世民分庭抗礼。
李世民登基后,他退出权力中心,以歌舞
美人自娱。
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9.特进.宋国公——萧瑀萧瑀(公元575年—648年),萧皇后之弟。
萧瑀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并深精佛理。
被隋炀帝疏斥,唐朝时深得李渊信任。
武德元年六月,拜内史令。
高祖曾对萧瑀说:“公之言,社稷所赖。
”萧瑀出身显贵,看不起杜如晦、房玄龄、温彦博、魏徵等人,常与之发生争执。
萧瑀饮宴时对唐太宗开玩笑说:“臣是梁朝天子儿,隋朝皇后弟,尚书左仆射,天子亲家翁。
”贞观二十二年六月廿四癸酉,病卒,遗命以单衣简朴安葬。
追赠为司空、荆州都督。
唐太宗有诗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中文名:萧瑀别名:萧时文国籍:唐朝民族:汉族出生日期:575年逝世日期:648年7月19日职业:尚书左仆射主要成就: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谥号:贞褊公追赠:司空、荆州都督目录简介相关事件隋朝国舅五遭罢相压轿郎官在长安贬河池萧瑀归唐人物生平萧瑀归唐骨鲠亮直凌烟阁功臣之一历史记载独异志旧唐书新唐书相关影视简介相关事件隋朝国舅五遭罢相压轿郎官在长安贬河池萧瑀归唐人物生平萧瑀归唐骨鲠亮直凌烟阁功臣之一历史记载独异志旧唐书新唐书相关影视展开编辑本段简介萧瑀(575年-648年7月19日),字时文,祖藉黄连(今福建省清流县)其祖父是后梁宣帝萧詧,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萧统。
与唐朝争地的萧铣还属他的子侄辈亲族。
隋炀帝皇后萧氏是他亲姐姐。
萧瑀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并深精佛理。
以皇后亲弟之重,萧瑀在隋朝年纪轻轻就已做到银青光禄大夫的官,参决要务,后来由于屡屡上谏忤旨,渐为隋炀帝疏斥。
特别是萧瑀谏炀帝应该舍高丽而防突厥,引起杨广震怒,贬放为河池郡守。
唐高祖很器重萧瑀,刚刚进京定位,就遣书招致,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
李渊所以这么亲重他,一则萧瑀为人正直,二则累世金枝金叶,三则他又是皇后独孤家族的女婿。
因此,李渊以心腹视之,每次临朝听政,都赐萧瑀升于御榻而立,亲切地呼之为“萧郎”。
中国古代帝王故事:唐朝二十四功臣画像创作始末
中国古代帝王故事:唐朝二十四功臣画像创作始末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宝座。
他励精图治,虚心纳谏,对跟随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和出谋划策的功臣元勋念念不忘。
毕竟对他来说,皇帝的宝座来得太不容易了。
唐朝二十四功臣画像创作始末公元643年3月23日,为了褒彰功臣,唐太宗李世民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尉迟敬德等24名功臣的像画在凌烟阁上,他还常去观赏,以表对功臣的赞赏和纪念。
阎立本作画凌烟阁谁才有资格画这24位功臣呢?在当时,自然首推阎立本。
643年3月23日(唐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皇帝下诏,命令在长安北面的太极宫凌烟阁中绘制24位功臣之像。
他们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长孙顺德、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程咬金)、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世勣、秦叔宝。
凌烟阁在皇宫西南的三清殿侧,阁中分隔三层,前一层画的是功勋的宰辅大臣;中一层画功勋卓著的侯王;后一层画的是功勋重大的其他功臣。
按古礼“君南臣北”的原则,画像全部面北,而且都是真人大小。
这是继汉代麒麟阁、南宫云台画功臣像之后的又一次大型政治性肖像画创作活动。
长孙无忌“不愿”为宰相在李世民夺取皇位继承权的玄武门兵变中,长孙无忌称得上是首功之人。
在酝酿政变时,他态度坚决;在准备政变时,他日夜奔波,内外联络;在政变之时,他不惧危难,亲至玄武门内。
所以唐太宗临死前仍对大臣们说:“我有天下,主要是这个人的功劳啊!”凌烟阁的24位功臣像,长孙无忌被列在首功之位。
李世民登基之后,几次要任命长孙无忌为宰相,但贤惠的长孙皇后一再提醒太宗要吸取汉朝吕氏、霍氏专权的教训:“我身为皇后,全家已经很荣耀显贵了,实在不愿意自己的哥哥还要在朝廷里手握大权。
”长孙无忌自己也递出了辞职信,要求辞去宰相要职,但他却受到唐太宗的特殊信赖,最后唐太宗硬是坚持拜长孙无忌为宰相。
长孙无忌为人谨慎小心,注意避免嫌疑。
历史趣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秦琼为何排名倒数第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秦琼为何排名倒数第一?
导语: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秦琼的地位一直高于尉迟恭,但是在正史中,秦琼地位远远不及尉迟恭,甚至不如程咬金。
以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例,尉迟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秦琼的地位一直高于尉迟恭,但是在正史中,秦琼地位远远不及尉迟恭,甚至不如程咬金。
以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例,尉迟恭排名第七,程咬金排名第十八位,秦琼敬陪末座排名倒数第一。
秦琼武功出众,正史记载秦琼“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
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
积赐金帛以千万计,进封翼国公。
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
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实封七百户”
秦琼武功出众,归顺大唐也比尉迟恭要早,并且在与尉迟恭直接交战中也打败了尉迟恭。
正史记载秦琼“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
秦琼战功卓著,与尉迟恭相当,远超程咬金,为何地位不及尉迟恭,甚至不如程咬金?原因是秦王太子党争愈演愈烈,爆发了致死方休的玄武门之变。
《新、旧唐书》都有尉迟恭和程咬金参与党争的记载。
《旧唐书.秦琼列传》虽然有“从诛建成、元吉”的记载,但是《新唐书》编纂者认为秦琼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证据不足,所以《新唐书》中没有秦琼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记载。
秦琼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若秦琼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以他的功劳二十四功臣排名应该与尉迟恭相当,决不会排
生活常识分享。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人物介绍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人物介绍展开全文1、房玄龄[唐] 唐朝十八大学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国古代十大名相,唐朝宰相(579~648)•房玄龄是唐代初年著名良相、杰出谋臣,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他是一位出身“书香世家”的纯正儒生,跟随秦王十年艰辛征战;终生“效父清白”的饱学之士,辅佐太宗二十载稳任首宰。
房玄龄智能高超、功勋卓越、地位显赫。
但他善用伟才、敏行慎吉、自甘卑下、常行让贤。
“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是对他特有的名臣气度、良相风格的赞言。
作为一名雅士,他颇具可佩可学的典范;作为一代勋臣,他堪称可歌可颂的……[详细]2、杜如晦 [唐] 唐朝十八大学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朝宰相(585~630)•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中国唐初名相。
字克明。
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从祖杲为北周、隋显官。
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
隋炀帝大业年间作为候补-,只补个滏阳尉的小官,不久就弃官回家。
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
不久,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恐怕秦王府内英才云集,日后于已不利,就以朝廷名义把许多李世民的手下文武从秦王府中调去外地任职。
房玄龄当时对李世民讲:“府僚去者虽多……[详细]3、长孙无忌 [唐]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朝宰相(594~659)•中国唐代宰相。
字辅机。
河南洛阳人。
其祖出自鲜卑拓跋部贵族。
父长孙晟,隋时名将;妹为太宗皇后。
无忌善于谋划,从小就和李世民亲善,太原起兵后,常从世民征伐,参与机密。
唐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他是策划和组织者之一。
贞观年间,历任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封赵国公,与房玄龄等同为宰相。
贞观十七年(643)太宗废太子李承乾,无忌以母舅和元勋的地位决策立晋王李治。
二十三年,太宗病危,他和……[详细]4、尉迟恭 [唐] 唐朝名将(585~658)•尉迟恭(公元585年—— 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人。
青年时以勇武闻名乡里,参加了刘武周起义军,并和宋金刚率军南下,陷唐晋阳、浍州,大败李渊军队,俘虏了永安王李孝基及独孤怀恩、唐俭、于均、齐世良等5名唐将。
历史上一大进步 不杀功臣唐太宗反立凌烟阁纪念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上一大进步不杀功臣唐太宗反立凌烟阁纪念导语:李世民本着“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李世民本着“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
长孙无忌(祖姓:拓跋,孝文帝改革,祖姓改为长孙,所以又名:拓跋无忌)。
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
李孝恭,唐高祖李渊从侄。
宗室名将,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二。
杜如晦,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
魏徵,就是魏征,古代徽通征,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宰相、封郑国公。
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房玄龄,良相、杰出谋臣,大唐“贞观之治”主要缔造者之一。
高士廉,唐代开国功臣,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高劢之子。
尉迟恭,隋末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李靖,隋末唐初名将,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
萧瑀,萧皇后的弟弟。
唐朝时深得李渊信任。
官至大唐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段志玄,唐代名将。
随高祖起兵,授右领大都督府军头。
参与玄武门之变。
太宗即位后,迁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
刘弘基,唐初名将,隋河州刺史刘升之子。
屈突通,隋唐时期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殷开山,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柴绍,唐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娶唐高祖女平阳昭公主生活常识分享。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徵司空、梁国公房玄龄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特进、卫国公李靖特进、宋国公萧瑀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李勣徐州都督、胡国公秦琼。
唐朝开国三大功臣为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玄武门五大功臣为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
唐初唐高宗李治封杜柯安国公,凌烟阁最后追授一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二十四功臣并非按照功劳大小排名,而是在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选出二十四个功臣后,按照最高官职排名。
贞观十七年已经去世的人,此时已经获得赠官(死后赠官一般会远远高于生前真正职务),因而排在前面。
举例而言,贞观十七年,长孙无忌最高虚衔为司徒,房玄龄为司空。
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此时已经去世,是赠司空。
因“死者为大”的原则,真正的司空房玄龄排在三个赠司空之后。
贞观二十三年才去世的李靖,也因为“去世较晚、此时未获得死后赠官”的原因,位列第八。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唐太宗时常前往怀旧。
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图画功臣於凌烟阁并非始于唐代。
庾信《周国柱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中有“天子画凌烟之阁,言念归臣”的句子,可知北周政权也这么干过。
历史趣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刘弘基人物生平 开唐有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刘弘基人物生平开唐有功
导语:早期事迹刘弘基早年落拓不羁,喜欢结交轻侠之士,因不事生产落得家贫如洗,后以父荫被封为右勋侍,随隋炀帝征讨辽东。
行至汾阴县时,刘弘
早期事迹
刘弘基早年落拓不羁,喜欢结交轻侠之士,因不事生产落得家贫如洗,后以父荫被封为右勋侍,随隋炀帝征讨辽东。
行至汾阴县时,刘弘基自料误期依法当斩,便与部属屠牛犯法,被逮捕入狱,一年后才被赎出。
刘弘基出狱后,亡命江湖,以盗马自给,后投奔太原留守李渊。
他见李渊次子李世民气度不凡,便主动交好李世民,因而深受重用,甚至“出则连骑,入同卧起”。
开唐有功
617年(义宁元年),李渊密谋起兵,刘弘基奉命招募二千余人。
当时,王威、高君雅准备杀死李渊,刘弘基与长孙顺德埋伏在官厅后面,将王威二人擒拿斩首。
不久,李渊自称大将军,以刘弘基为大将军府左统军。
后来,刘弘基随李世民攻克西河(今山西汾阳),驻军贾胡堡,击败隋将宋老生。
李世民进攻霍邑(今山西霍州),宋老生在城外列阵,败后弃马逃走,被刘弘基斩杀。
刘弘基因功被封为右光禄大夫。
唐军到达河东后,刘弘基率先渡过黄河,攻克冯翊(今陕西大荔),被任命为渭北道大使,主持渭北战事。
他率兵西进,占据扶风(今陕西岐州),增兵至六万,然后南渡渭水,屯兵于长安旧城,在金光门外炫耀军威,并击败隋将卫文升。
当时,唐军各路兵马尚未到达,刘弘基却已首战告捷。
李渊大喜,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人物生平 参与兵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人物生平参与兵变导语:早年经历长孙无忌少年丧父,与母亲、妹妹被异母兄长孙安业赶出家门,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
他生性聪慧,勤奋好学,博通文史,而且颇有计早年经历长孙无忌少年丧父,与母亲、妹妹被异母兄长孙安业赶出家门,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
他生性聪慧,勤奋好学,博通文史,而且颇有计谋,与唐国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关系甚好。
高士廉见李世民才华出众,便将甥女嫁给他,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成为郎舅。
隋朝末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攻入关中,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长孙无忌在高祖渡河时便到长春宫谒见,被任命为渭北道行军典签,辅佐秦王李世民。
此后,长孙无忌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累迁至比部郎中,封上党县公,成为李世民的天策府重要成员。
参与兵变唐朝统一过程中,李世民功勋卓著,威胁到李建成的太子地位,引起李建成不安。
李建成勾结齐王李元吉,数次加害李世民,李世民的幕僚都非常忧惧。
房玄龄对长孙无忌道:“如今两方已经结怨,一旦祸患暗发,不只是秦王府难以收拾,便是国家存亡都成问题。
不如劝说秦王行周公之举,安定家国。
”长孙无忌道:“我早就有这想法了,只是一直不敢说,你的话正和我的心意。
”于是,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晦一同劝说李世民先发制人,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
武德九年(626年),李建成向李渊进谗,将房玄龄、杜如晦逐出秦王府,李世民的心腹幕僚只剩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坚决支持房玄龄政变的动议,与舅父高士廉和秦王府部将侯君集、尉迟敬德等人日夜劝说李世民,让他诛杀太子与齐王。
李世民仍犹豫不决。
这时,李建成以生活常识分享。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赵公长孙无忌
第一名贵戚豪族英冠人杰——赵国公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约597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先
长孙无忌
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非常好学,“该博文史”。隋朝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无忌进见,渊爱其才略,授任渭北行军典签。自此辅佐李世民,建立了唐朝政权,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武德九年(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是李世民夺得皇位最坚定、也是最重要的支持者,故而为“凌烟阁功臣第一”。历任尚书仆射、司空。为人谨慎,改任司徒。贞观十一年(637年)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贞观十七年,图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长孙无忌居第一。唐高宗即位,册封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二年(651年)奉命与律学士对唐律逐条解释,撰成《律疏》(宋以后称《唐律疏议》)30卷。在李世民晚期,原本储君乃长子李承乾,后李承乾因荒淫无道,被削去储君之位,当时,李世民举棋不定,较喜爱另一子魏王李泰,但长孙无忌推荐九子晋王李治(即后来唐高宗),协助他成为储君。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由于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以及武后趁高宗体弱擅权,与武氏结怨。后遭武氏宠臣许敬宗以谋反罪名诬陷,全宗族或杀或流放,长孙无忌本人削爵、遭流放至黔州(今贵州),不久被迫自缢身亡,有诗三首存世。
作用及意义
太宗一朝,君臣共同努力,结果出现贞观盛世,正如太宗所言,「于兹十有馀年,斯盖股肱罄帷幄之谋,爪牙竭熊罴之力,协德同心,以致于此。」。要做到这一点,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的用人政策是不可缺少,而太宗为了表彰这些功臣,就命阎立本绘画《二十四功臣图》於凌烟阁。
图画功臣於凌烟阁并非始於唐代。庾信〈周国柱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中有「天子画凌烟之阁,言念归臣」的句子,可知北周政权也这麼干过。崇重功臣、能臣的精神,廷续了一个多世纪之久。而唐朝的凌烟阁建在长安城内(太极宫)三清殿的旁边。阁中又隔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均功高宰辅的大臣;中间一层所画,均为功高王侯的大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这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均面北而立,以示为臣之礼。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凌烟阁24功臣秦琼排名倒数第一,这个原因很重要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凌烟阁24功臣秦琼排名倒数第一,这个原因很重要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为了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唐太宗李世民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其中长孙无忌排名第一,而我们所熟知的秦琼却排在最后一位。
不仅远远低于排第7的尉迟敬德,甚至也武功平平的程咬金都排在了他前面。
网络配图论跟随李世民的时间,秦琼比尉迟敬德要早一年多。
公元619年二月,秦琼投奔李唐,被李世民授予马军总管的职位。
尉迟敬德则是在公元620年4月才降唐的。
论交手战绩,尉迟敬德更是秦琼的手下败将,秦琼曾在美良川大败尉迟敬德,斩其手下两千余级,战后李渊赏赐秦琼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加封上柱国。
网络配图从以上两点来看,秦琼即使不排在尉迟敬德之前,也不应排倒数第一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二人的排名相差如此悬殊呢?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拥立之功。
玄武门之变前,秦琼的功业、勋爵、职位、赏赐均高出尉迟敬德,但与李世民利益攸关的玄武门之变他却没有参与。
而尉迟敬德则是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角色,不仅亲手杀死齐王元吉,还率兵威逼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拥立之功第一。
后来论功行赏,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定为头等,每人赏赐了一万匹绢,齐王府的钱财器物,连同整个府第,都赏给了尉迟敬德。
网络配图24功臣中排名较高的武将除了李渊旧部外基本都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比如第10位的段志玄,第17位的侯君集,第18位的张公瑾,第19位的程交金等。
而与李靖一起消灭突厥并灭亡高丽的李世绩可谓战功显赫,只因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在24功臣中排在了第23位。
如果看李世绩的这个排名,秦琼排倒数第一也就不足为怪了。
任你战功再大,也抵不过拥立之功。
历史趣谈: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 大唐盛世的奠基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大唐盛世的奠基者导语: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
李世民在位23年,是唐朝杰出的军事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
李世民在位23年,是唐朝杰出的军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最终统一天下。
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
李世民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着名的贞观之治。
649年逝世,享年52岁,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是千古明君,名字取意“济世安民”,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于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李渊封他为秦王、天策上将。
在626年时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虚心纳谏,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李世民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599年1月23日)(然近代有提出异议,根据唐太宗生平所述忆,其应为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年),按此算,至其寿终恰好是50岁出生于京兆郡武功县,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次子,父系为汉族。
窦皇后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按长幼次序为:李建成、平阳昭公主、李世民、李元霸、李元吉。
生活常识分享。
唐朝二十四功臣画像创作始末
唐朝二十四功臣画像创作始末作者:俞欣来源:《读天下》2015年第01期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宝座。
他励精图治,虚心纳谏,对跟随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和出谋划策的功臣元勋念念不忘。
毕竟对他来说,皇帝的宝座来得太不容易了。
公元643年3月23日,为了褒彰功臣,唐太宗李世民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尉迟敬德等24名功臣的像画在凌烟阁上,他还常去观赏,以表对功臣的赞赏和纪念。
阎立本作画凌烟阁谁才有资格画这24位功臣呢?在当时,自然首推阎立本。
643年3月23日(唐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皇帝下诏,命令在长安北面的太极宫凌烟阁中绘制24位功臣之像。
他们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长孙顺德、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程咬金)、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世瑀、秦叔宝。
凌烟阁在皇宫西南的三清殿侧,阁中分隔三层,前一层画的是功勋最高的宰辅大臣;中一层画功勋卓著的侯王;后一层画的是功勋重大的其他功臣。
按古礼“君南臣北”的原则,画像全部面北,而且都是真人大小。
这是继汉代麒麟阁、南宫云台画功臣像之后的又一次大型政治性肖像画创作活动。
长孙无忌“不愿”为宰相在李世民夺取皇位继承权的玄武门兵变中,长孙无忌称得上是首功之人。
在酝酿政变时,他态度坚决;在准备政变时,他日夜奔波,内外联络;在政变之时,他不惧危难,亲至玄武门内。
所以唐太宗临死前仍对大臣们说:“我有天下,主要是这个人的功劳啊!”凌烟阁的24位功臣像,长孙无忌被列在首功之位。
李世民登基之后,几次要任命长孙无忌为宰相,但贤惠的长孙皇后一再提醒太宗要吸取汉朝吕氏、霍氏专权的教训:“我身为皇后,全家已经很荣耀显贵了,实在不愿意自己的哥哥还要在朝廷里手握大权。
”长孙无忌自己也递出了辞职信,要求辞去宰相要职,但他却受到唐太宗的特殊信赖,最后唐太宗硬是坚持拜长孙无忌为宰相。
长孙无忌为人谨慎小心,注意避免嫌疑。
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有谁?
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有谁?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
唐太宗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卓越,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
唐朝长安城皇宫内三清殿旁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名为凌烟阁。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已步入晚年,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岁月,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和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烟阁来陈列由阎立本所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即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比例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以为人臣荣耀之最。
此后凌烟阁功臣成为唐朝英雄豪杰从军报国,功成名就的标志。
李贺《南园十三首》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一、赵国公-长孙无忌长孙无忌(594年-659年),河南洛阳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长孙皇后同母兄,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李世民是布衣之交,后其妹长孙无垢嫁给李世民,结为姻亲。
唐高祖李渊起兵后,长孙无忌前往投奔,并随李世民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
贞观年间任宰相,封赵国公,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659年,长孙无忌由于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与武则天结怨,遭武则天宠臣许敬宗以谋反罪名诬陷,长孙无忌削爵、流放,不久被迫自缢身亡。
二、河间王-李孝恭李孝恭(591年—640年),唐高祖李渊堂侄,唐太宗堂兄弟。
武德四年(621年)得李靖之助,灭萧铣,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率李靖等诸将,平定江南,拜扬州大都督,玄武门之变保持中立。
贞观年间任礼部尚书,封河间王,后不得唐太宗宠信,逐渐退出权力核心。
贞观十四年(640年),暴病而亡,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二。
三、蔡国公-杜如晦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长安区)人,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书,其父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
唐朝名将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侯君集简介
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侯君集简介本文导读:人物生平早期经历侯君集,豳州三水人,早年人比较浮夸,学弓箭学不会,还号称自己有勇武。
后来加入秦王府,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军功,逐渐被李世民赏识,得以参与各项事务的谋划。
被封为左虞侯、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
唐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与李建成的矛盾激化,李建成拉拢尉迟恭不成,于是派人刺杀,失败后尉迟恭与侯君集劝谏李世民早点下决心与李建成了断,于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率领侯君集等人诛杀李建成及李元吉。
李世民即帝位后,封侯君集为左卫将军、潞国公,赐邑千户,后又封为右卫大将军。
贞观四年(630年),侯君集被迁为兵部尚书,开始参与朝政。
李世民打算讨伐吐谷浑伏允,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命侯君集与李道宗为李靖的副手。
讨吐谷浑贞观九年(635年)三月,李靖攻灭东突厥后,率领侯君集开始讨伐吐谷浑,大军行至鄯州,李靖在侯君集的建议下,挑选精锐,长驱直入。
伏允在库山被击败后,轻军奔走沙漠。
李靖与薛万钧、李大亮从北,侯君集与李道宗从南分两路长途奔袭,追击伏允。
当时夏天却有霜降,山里有很多积雪,但侯君集等克服自然困难追击二千多里地,先后于逻真谷、汉哭山、星宿川、柏海等大破伏允军,斩获颇丰。
侯君集一路追击到积玉山,见到河水的源头,才回师与李靖在大非川会合,班师回朝。
贞观十一年(637年),侯君集获封陈州刺史、陈国公。
十二年(638年)官拜吏部尚书、光禄大夫。
侯君集出身行伍,没有读过什么书,获得高官厚禄以后开始读书学习,参与官员的选拔,定制考核题目。
侯君集出为武将征伐,入为大夫参与朝政,一时间享有美誉。
攻灭高昌贞观十三年(639年),高昌王麹文泰断绝西域与中原的商业往来,于是李世民征召麹文泰入朝,麹文泰称病不去,李世民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为葱山道副大总管。
率领大军前往讨伐。
麹文泰听到这个消息后对国人说:“唐国距离高昌有七千余里,有沙漠两千里,冬冷夏热,没有水草,大军难以前行。
柴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柴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柴绍(578—638年),字嗣昌,汉族,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柴绍的祖父柴烈曾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父亲柴慎,为隋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
柴绍出身于将门,自幼便“趫捷有勇力”(《旧唐书·柴绍列传》),以以抑强扶弱而闻名于少年时便当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炀帝长子)的千牛备身(陪伴)。
唐国公李渊也将三女儿(即后来的平阳公主)嫁给了柴绍。
唐朝建国以后封为霍国公,食邑封一千二百户。
隋义宁元年四月,李渊在晋阳起兵,并秘密派人召当时还在长安的柴绍夫妇。
二人接信后,商议决定让柴绍立即自长安启程赶往晋阳,李夫人留下自寻出路。
柴绍路遇自河东出发的李建成、李元吉二人,说服李建成打消落草的念头,三人加紧赶路前往太原。
行至雀鼠谷时,听说李渊已于五月十五日晨宣告起兵,三人相互庆贺,李建成兄弟均称赞柴绍的主意。
李渊太原起兵后,于六月建大将军府,授柴绍右领军大都督府长史之职。
七月初五,李渊统甲士3万于晋阳誓师出发,柴绍兼领马军总管。
李渊军将至霍邑时,柴绍城下侦察了隋守将宋老生的布防,回来后对众将领说:“老生有匹夫之勇,我师若到,必来出战,战则成擒矣.”“八月初三,李渊计诱宋老生出城,两路夹击,大败隋军。
李渊军攻取霍邑后,沿汾水南下,一路攻城掠地,柴绍每战都当先登城破阵,因功又授右光禄大夫。
十五日李渊军进至龙门。
九月初,隋将屈突通派桑显和率数千名士卒乘夜袭击王长谐等军,王长谐等初战不利。
柴绍与史大柰率轻骑从侧后袭击桑显和军,桑显和大败,败回河东。
十一月初九,李渊攻克长安,拥杨侑即位。
柴绍进右光禄大夫,封临汾郡公。
唐朝建国以后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改年号为武德。
拜柴绍为左翊卫大将军。
此后柴绍随秦王李世民参加统一战争。
先后平薛举,破宋金刚,败王世充,擒获窦建德,又参与了洛阳之战和虎牢关之战,屡立战功,因此封为霍国公,食邑一千二百户,并转为右骁卫大将军。
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朝贞观...
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朝贞观...
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唐朝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命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画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念旧的李世民回想起当年金戈铁马的战斗岁月,便将那些当初和自己一同打天下的诸多老部下的形象绘入凌烟阁,为人臣荣耀之最。
这二十四人的排名并非按功劳大小,而是按最高官职排名。
二十四位功臣中当时已有11人去世,很多人获得的赠官都比较高,所以排在了前面。
长孙无忌最高官职为司徒排在首位,李孝恭、杜如晦、魏征三人已去世,此三人赠官都是司空,而房玄龄当时任司空一职,本着死者为大的原则,房玄龄这个真司空排在了三位赠司空之后。
(图片转自历史导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世民显然很喜欢这支军歌,公元633年,李世民亲自设计《秦王破阵乐舞图》,据图可知:舞队的左面呈圆形,右面呈方形;前面模仿战车,后面摆着队伍,队形展开像簸箕伸出两翼、作成打仗的态势。太宗叫吕才按图教授给一百二十八位乐工,经常穿甲持戟练习。此曲即为这场乐舞的主题曲。
《秦王破阵乐》在当时的名气很大,甚至传到外国。玄奘大师到达印度后,印度国王尸罗逸多召见他时就曾问起有关此曲的事项。武则天时期日本遣唐使节粟田正人将其带回日本。
唐太宗李世民
(598~649)
【主题延伸】《秦王破阵乐》是唐时著名歌舞大曲,原是唐初军歌,主要是歌颂唐太宗的英勇战绩。唐太宗亲自为此曲设计秦王破阵乐舞,此曲亦流传国外。
秦王破阵乐:秦王指的是唐朝李世民(秦王是他的封号)。此曲是唐时著名的歌舞大曲,最初乃唐初的军歌,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打败了叛军刘武周,巩固了刚建立的唐政权。于是,他的将士们遂以旧曲填入新词,为李世民唱赞歌:“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奠定盛唐基业的帝王将相(唐太宗和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 - 中国历史.txt人永远不知道谁哪次不经意的跟你说了再见之后就真的再也不见了。一分钟有多长?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面,还是等在厕所外面??奠定盛唐基业的帝王将相(唐太宗和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
唐太宗即位后,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终于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时时记忆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往事。
唐代皇帝。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李渊先后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负责镇压今山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和防备突厥,李世民随父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力量日益壮大。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将亡,乃于大业十三年(617)在晋阳起兵,接着南攻霍邑(今山西霍县),西渡黄河,攻取长安(今陕西西安)。太原起兵之初,李渊以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左三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都督,统右三军。
攻克长安后,李渊立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恭帝。恭帝进封李渊为唐王,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义宁二年(618)李世民徙封赵国公。三月,隋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