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盛唐基业的帝王将相(唐太宗和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 - 中国历史
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入选与排名的玄机
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入选与排名的玄机2019-02-02 07:00 来源: 读史文:张志超读史(dushi818)专栏作家公元643年,唐太宗命画家阎立本在皇宫内的凌烟阁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画像的比例都是同真人一样大小,此即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世人皆称此举是李世民为怀念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旧部,其实并非如此。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包括: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尉迟恭)、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程咬金)、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徐茂公)、秦琼。
这份名单里很多大将都广为人知,比如尉迟恭、李靖、程知节、秦琼、徐茂公等人,但是大多数不被人熟知,甚至意想不到:这个人怎么会被唐太宗列入其中。
下面我们从各个功臣与两任皇帝的关系来分析一下。
二十四人中的皇亲国戚:(1)与李渊有直接关系的包括:李渊的堂侄李孝恭,女婿柴绍,表姐夫萧瑀(李渊同萧瑀的妻子是表兄妹关系)。
李孝恭、柴绍自李渊起兵反隋就受到了高祖李渊的重用,尤其是李孝恭,在南方地区东征西讨,战功几乎可与李世民相提并论。
李世民称帝后,李孝恭及时退身并以酒色自保,只可惜早亡。
萧瑀刚开始虽然没有跟随李渊,但归降大唐是在李渊称帝期间,李渊对其也是十分器重,玄武门事变前曾欲命萧瑀等人调查三个皇子之间的冲突,足见其在李渊心中的地位。
以上三人效忠的是整个唐王朝,也效忠于李渊,但都不是李世民的嫡系;李世民将三者入列,不仅是为了公正,也避免了非自己嫡系大臣的非议。
(2)同李世民有直接关系的包括:李世民的大舅哥长孙无忌、妻舅高士廉、妻叔长孙顺德、亲家公房玄龄。
因高士廉将外甥女嫁给李世民,所以三人也都成为了李世民的心腹,当然三者对唐王朝也是忠心耿耿。
长孙无忌自年少时就与李世民交好,后成为了李世民的大舅哥,更加坚定追随李世民,从资历方面,无人能出其右。
资历、身份、拥立之功,再加上贞观时期的治理天下,长孙无忌位列第一无人敢悖。
凌烟阁与唐太宗的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与唐太宗的二十四功臣阅读前提示当然,历史君一定不是一个萌妹子,而是一个24K纯爷们,让大家失望啦原创文章都是我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在键盘上敲出来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们读完文末留言板处给历史君留言啊!咱们煮酒读史论英雄可好最后想说,赞我的请不要怜惜你的词语喷我的麻烦轻点儿否则我一定要让你上墙从今天起历史君将增加一个讨论环节,每天都会抛出一个问题,会在第三条以投票形式出现,大家可以投票,也可以在文章的末尾留言,历史君跟大家好好聊聊。
在唐代长安城的皇宫内三清殿的旁边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楼,此楼名为凌烟阁。
我们都知道,身为次子的李世民能坐上皇位成为唐太宗,这与他在“玄武门之变”中与太子李建成的”厮杀“分不开。
或许仍有人认为李世民成为一代君王的手段不正当,但不可否认的是,李渊的几个儿子中,他最适合做皇帝,而且也确实没有辜负人民及众将领的期望,终成一代明君。
他知人善任,自还是秦王起就以自己的品行收服众人心。
许多能人志士后来都被李世民收入自己的麾下,在其登基后更是成为其左膀右臂,君臣共同努力,开创了“贞观之治”。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正月,谏臣魏征去世。
而在此之前的几年,秦叔宝、虞世南、刘政会、柴绍、殷开山等人也早已病故。
此时的唐太宗年事已高,而身边得力将士的相继去世也让他更加怀念当年的峥嵘岁月。
也就是在这一年,唐太宗下令建造凌烟阁,并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图》,以表彰功臣,奖掖后进。
唐太宗将凌烟阁建在长安城内(太极宫)三清殿的旁边。
阁中又隔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均功高宰辅的大臣;中间一层所画,均为功高王侯的大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这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均面北而立,以示为臣之礼。
二十四功臣具体如下(有点长):1.长孙无忌长孙皇后之兄,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谋作用。
终身为李世民信任,后在其去世后受遗命辅佐唐高宗李治。
因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失宠,后被许敬宗诬构,自缢而死。
2.李孝恭其父为李渊堂弟,在其起兵后,负责经略巴蜀。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分别是谁_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分别是谁_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你知道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为了纪念一同打天下的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的二十四位功臣画像。
那他们分别是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分别是谁_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目录▼▼◆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名单:梁国公房玄龄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房彦谦之子。
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
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
武德九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贞观十一年封梁国公;贞观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
贞观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癸卯日,房玄龄病逝,谥文昭。
永徽三年,玄龄次子遗爱与其妻高阳公主被指谋反,遗爱被处死,公主赐自尽,诸子被发配流放到岭表。
玄龄嗣子遗直也被连累,被贬为铜陵尉。
房玄龄配享太庙的待遇也因而被停止。
因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
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新唐书》本传对房的评价是“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
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
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
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
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
永兴县子虞世南永兴文懿公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
南北朝至隋唐时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意志坚定努力学习。
在陈朝时,曾任建安王法曹参军、西阳王友。
入隋后,官秘书郎、起居舍人。
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
柴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柴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柴绍(578—638年),字嗣昌,汉族,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柴绍的祖父柴烈曾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父亲柴慎,为隋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
柴绍出身于将门,自幼便“趫捷有勇力”(《旧唐书·柴绍列传》),以以抑强扶弱而闻名于少年时便当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炀帝长子)的千牛备身(陪伴)。
唐国公李渊也将三女儿(即后来的平阳公主)嫁给了柴绍。
唐朝建国以后封为霍国公,食邑封一千二百户。
隋义宁元年四月,李渊在晋阳起兵,并秘密派人召当时还在长安的柴绍夫妇。
二人接信后,商议决定让柴绍立即自长安启程赶往晋阳,李夫人留下自寻出路。
柴绍路遇自河东出发的李建成、李元吉二人,说服李建成打消落草的念头,三人加紧赶路前往太原。
行至雀鼠谷时,听说李渊已于五月十五日晨宣告起兵,三人相互庆贺,李建成兄弟均称赞柴绍的主意。
李渊太原起兵后,于六月建大将军府,授柴绍右领军大都督府长史之职。
七月初五,李渊统甲士3万于晋阳誓师出发,柴绍兼领马军总管。
李渊军将至霍邑时,柴绍城下侦察了隋守将宋老生的布防,回来后对众将领说:“老生有匹夫之勇,我师若到,必来出战,战则成擒矣.”“八月初三,李渊计诱宋老生出城,两路夹击,大败隋军。
李渊军攻取霍邑后,沿汾水南下,一路攻城掠地,柴绍每战都当先登城破阵,因功又授右光禄大夫。
十五日李渊军进至龙门。
九月初,隋将屈突通派桑显和率数千名士卒乘夜袭击王长谐等军,王长谐等初战不利。
柴绍与史大柰率轻骑从侧后袭击桑显和军,桑显和大败,败回河东。
十一月初九,李渊攻克长安,拥杨侑即位。
柴绍进右光禄大夫,封临汾郡公。
唐朝建国以后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改年号为武德。
拜柴绍为左翊卫大将军。
此后柴绍随秦王李世民参加统一战争。
先后平薛举,破宋金刚,败王世充,擒获窦建德,又参与了洛阳之战和虎牢关之战,屡立战功,因此封为霍国公,食邑一千二百户,并转为右骁卫大将军。
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览
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览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
唐朝初期政治家,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唐高宗李治舅舅。
扬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
李孝恭(591年-640年),唐朝宗室、名将。
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
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人。
唐朝初年名相。
唐太宗即位后,迁尚书右仆射,封蔡国公,配合房玄龄同心辅政,负责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
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
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徵。
也叫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现晋州市)。
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司空、梁国公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
齐州临淄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
和杜如晦并称“房谋杜断”,成为良相典范。
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
高士廉(575~647年),本名高俭,字士廉,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
唐朝初年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隋朝洮州刺史高劢之子,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
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585年-658年),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城)人,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恭与秦琼因保护唐太宗李世民免于龙王鬼魂之犯,成为两位道教传统门神。
尉迟恭年少时曾为铁匠,后世铁匠常奉之为守护神。
特进、卫国公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
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人。
唐朝杰出的军事家,隋朝凉州刺史韩擒虎外甥。
李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古代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
唐朝凌烟阁24功臣都有谁?秦琼为何排名倒数第一
唐朝凌烟阁24功臣都有谁?秦琼为何排名倒数第一唐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褚遂良题字,时常前往怀旧。
这就是名留青史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们是赵公长孙无忌,河间郡王李孝恭,莱公杜如晦,郑公魏征,梁公房玄龄,申公高士廉,鄂公尉迟敬德,卫公李靖,宋公萧瑀,褒公段志玄,夔公刘弘基,蒋公屈突通,勋公殷峤,谯公柴绍,邳公长孙顺德,郧公张亮,陈公侯君集,郯公张公谨,卢公程知节,永兴县公虞世南,渝公刘政会,莒公唐俭,英公李勣,胡公秦琼。
秦琼秦叔宝是《隋唐演义》的主人公,也是评书《隋唐演义》的灵魂人物。
秦叔宝被大众所熟知,然而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却是排名倒数第一,这是为何?秦琼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
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李密,又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最后与程咬金等加入李唐。
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众之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
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病故。
那秦琼为什么在凌烟阁上会排名倒数第一呢?首先,凌烟阁排名既然是功臣榜,当然要以功劳为主要的排名标准。
根据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经历,基本可以总结出凌烟阁功臣榜的排名主要是根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功劳:入关定鼎之功,天下统一之功,玄武夺位之功,贞观治国之功。
秦琼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
张须陀战死后跟随裴仁基投降了李密。
李密败亡后,秦琼投奔王世充。
后来发现王世充是个不值得效忠的昏主,秦琼才进了李世民的秦王府。
因此在“入关定鼎”方面,秦琼是毫无功劳的。
投奔大唐之后,秦琼跟随秦王李世民参加了讨伐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重大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也是他能名列凌烟阁的最重要资本。
但秦琼在此期间的地位和功劳,与李孝恭、李靖、柴绍等战场总指挥或者方面军司令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唐太宗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简介
唐朝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画像比例皆真人大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
往怀旧。
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依次为:
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
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世绩、秦叔宝。
他们的事迹简介如下:
长孙无忌排名第一,封为赵国公。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太太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友善,李渊太原起兵后投靠李世民。
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尤其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谋作用。
李
世民评价他“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
李世民去世后,受遗命辅佐唐高宗李治。
因反对唐高
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失宠,后来被诬陷谋反,自杀。
李孝恭排名第二,封为赵郡王。
李孝恭的父亲是李渊的堂弟,李渊起兵后,李孝恭负责经略
巴蜀。
得李靖之助,灭掉萧铣、辅公佑,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在建立李唐的战争中,战功在
李建成、李元吉之上,几乎可以与李世民分庭抗礼。
李世民登基后,他退出权力中心,以歌舞
美人自娱。
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
凌烟阁24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1位:长孙无忌,李世民的舅子哥,在大唐建立之前的战争中,功劳并不突出,后来,主要参与并策划了玄武门之变。
第2位:李孝恭,是李世民未出三服的兄弟,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得到了李世民的猜忌,但是,碍于李孝恭的赫赫战功和他在李氏家族中的威望,李世民还是把他列入了第二位功臣;第3位:杜如晦,参与策划了玄武门之变,与房玄龄有“房谋杜断”之称;第4位:魏征,本属太子李建成集团,玄武门之变后,归服了李世民;第5位:房玄龄,能谋善断,参与并策划了玄武门之变;第6位:高士廉,与长孙无忌、侯君集等人日夜劝谏李世民,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并在刺杀之前释放在押犯,发给他们武器,配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第7位:尉迟敬德,此人是李世民的铁杆粉丝,早期勇冠三军,屡立战功;后期,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并杀死了李元吉;第8位:李靖,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大唐的建立及发展立下不朽功勋,在玄武门之变前与李世民通过气,但是,没有反对李世民,也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第9位:萧瑀,在玄武门之变前与李世民通过气,但是,没有反对李世民,也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第10位:段志玄,李建成一直想谋害李世民,不惜重金贿赂段志玄,企图收买他,段志玄坚辞不受,并告知李世民,后来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第11位:刘弘基,没有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但是,开唐有功,是李世民幕府中重要成员之一;第12位:屈突通,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并随后,按照李世民的旨意赶往洛阳,防止洛阳发生动乱;第13位:殷开山,没有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但是,开唐有功,是李世民幕府中重要成员之一;第14位:柴绍,李渊的闺女女婿,与李世民走得比较近,但是,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第15位:长孙顺德,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与秦叔宝等人追击李建成余党;第16位:张亮,在洛阳执行收买豪杰任务,为发动玄武门之变做准备;第17位:侯君集,早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后来,与尉迟恭一起劝谏李世民早下决心,与李建成做个了断,在玄武门之变中,侯君集率领士兵控制了唐高祖和其余文武大臣;第18位:张公谨,在徐世勣等人的推荐下成为李世民府中的幕僚,玄武门之变中,张公谨勇力过人,独自关闭大门,将李建成的军队挡在了门外;第19位:程咬金,开唐有功,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第20位:虞世南,与欧阳询、褚遂良合称“初唐三大家”,没有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幕府中重要成员之一;第21位:刘政会,没有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幕府中重要成员之一;第22位:唐俭,没有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但是,在贞观三年,奉命说降突厥,曾配合李靖生擒颉利可汗;第23位:李勣,也就是徐世勣,又称徐懋功,是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人物之一,在玄武门之变前与李世民通过气,但是,没有反对李世民,也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第24位:秦叔宝,曾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大唐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至于他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众说纷纭,但《旧唐书》中明确记载秦叔宝参与了这次政变,不过,其他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此事。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9.特进.宋国公——萧瑀萧瑀(公元575年—648年),萧皇后之弟。
萧瑀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并深精佛理。
被隋炀帝疏斥,唐朝时深得李渊信任。
武德元年六月,拜内史令。
高祖曾对萧瑀说:“公之言,社稷所赖。
”萧瑀出身显贵,看不起杜如晦、房玄龄、温彦博、魏徵等人,常与之发生争执。
萧瑀饮宴时对唐太宗开玩笑说:“臣是梁朝天子儿,隋朝皇后弟,尚书左仆射,天子亲家翁。
”贞观二十二年六月廿四癸酉,病卒,遗命以单衣简朴安葬。
追赠为司空、荆州都督。
唐太宗有诗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中文名:萧瑀别名:萧时文国籍:唐朝民族:汉族出生日期:575年逝世日期:648年7月19日职业:尚书左仆射主要成就: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谥号:贞褊公追赠:司空、荆州都督目录简介相关事件隋朝国舅五遭罢相压轿郎官在长安贬河池萧瑀归唐人物生平萧瑀归唐骨鲠亮直凌烟阁功臣之一历史记载独异志旧唐书新唐书相关影视简介相关事件隋朝国舅五遭罢相压轿郎官在长安贬河池萧瑀归唐人物生平萧瑀归唐骨鲠亮直凌烟阁功臣之一历史记载独异志旧唐书新唐书相关影视展开编辑本段简介萧瑀(575年-648年7月19日),字时文,祖藉黄连(今福建省清流县)其祖父是后梁宣帝萧詧,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萧统。
与唐朝争地的萧铣还属他的子侄辈亲族。
隋炀帝皇后萧氏是他亲姐姐。
萧瑀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并深精佛理。
以皇后亲弟之重,萧瑀在隋朝年纪轻轻就已做到银青光禄大夫的官,参决要务,后来由于屡屡上谏忤旨,渐为隋炀帝疏斥。
特别是萧瑀谏炀帝应该舍高丽而防突厥,引起杨广震怒,贬放为河池郡守。
唐高祖很器重萧瑀,刚刚进京定位,就遣书招致,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
李渊所以这么亲重他,一则萧瑀为人正直,二则累世金枝金叶,三则他又是皇后独孤家族的女婿。
因此,李渊以心腹视之,每次临朝听政,都赐萧瑀升于御榻而立,亲切地呼之为“萧郎”。
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有谁?
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有谁?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
唐太宗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卓越,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
唐朝长安城皇宫内三清殿旁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名为凌烟阁。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已步入晚年,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岁月,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和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烟阁来陈列由阎立本所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即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比例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以为人臣荣耀之最。
此后凌烟阁功臣成为唐朝英雄豪杰从军报国,功成名就的标志。
李贺《南园十三首》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一、赵国公-长孙无忌长孙无忌(594年-659年),河南洛阳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长孙皇后同母兄,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李世民是布衣之交,后其妹长孙无垢嫁给李世民,结为姻亲。
唐高祖李渊起兵后,长孙无忌前往投奔,并随李世民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
贞观年间任宰相,封赵国公,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659年,长孙无忌由于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与武则天结怨,遭武则天宠臣许敬宗以谋反罪名诬陷,长孙无忌削爵、流放,不久被迫自缢身亡。
二、河间王-李孝恭李孝恭(591年—640年),唐高祖李渊堂侄,唐太宗堂兄弟。
武德四年(621年)得李靖之助,灭萧铣,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率李靖等诸将,平定江南,拜扬州大都督,玄武门之变保持中立。
贞观年间任礼部尚书,封河间王,后不得唐太宗宠信,逐渐退出权力核心。
贞观十四年(640年),暴病而亡,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二。
三、蔡国公-杜如晦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长安区)人,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书,其父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
[历海勾陈]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画像创作始末
[历海勾陈]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画像创作始末凌烟阁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时常前往怀旧。
李世民是很会当皇帝的,尤其在君臣关系上十分老到,凌烟阁一事就是例子。
不过也不能说那只是个政治手段,当时李世民也已是个老人,老人总爱怀念往事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啊,相信他把他那些老部下绘入凌烟阁,其中的真情也不会少。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宝座。
他励精图治,虚心纳谏,对跟随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和出谋划策的功臣元勋念念不忘。
毕竟对他来说,皇帝的宝座来得太不容易了。
公元643年3月23日,为了褒彰功臣,唐太宗李世民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尉迟敬德等24名功臣的像画在凌烟阁上,他还常去观赏,以表对功臣的赞赏和纪念。
阎立本作画凌烟阁谁才有资格画这24位功臣呢?在当时,自然首推阎立本。
643年3月23日(唐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皇帝下诏,命令在长安北面的太极宫凌烟阁中绘制24位功臣之像。
他们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长孙顺德、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程咬金)、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世勣、秦叔宝。
& p9 l% V8 `1 a- l凌烟阁在皇宫西南的三清殿侧,阁中分隔三层,前一层画的是功勋最高的宰辅大臣;中一层画功勋卓著的侯王;后一层画的是功勋重大的其他功臣。
按古礼“君南臣北”的原则,画像全部面北,而且都是真人大小。
这是继汉代麒麟阁、南宫云台画功臣像之后的又一次大型政治性肖像画创作活动。
长孙无忌“不愿”为宰相在李世民夺取皇位继承权的玄武门兵变中,长孙无忌称得上是首功之人。
在酝酿政变时,他态度坚决;在准备政变时,他日夜奔波,内外联络;在政变之时,他不惧危难,亲至玄武门内。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人物介绍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人物介绍展开全文1、房玄龄[唐] 唐朝十八大学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国古代十大名相,唐朝宰相(579~648)•房玄龄是唐代初年著名良相、杰出谋臣,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他是一位出身“书香世家”的纯正儒生,跟随秦王十年艰辛征战;终生“效父清白”的饱学之士,辅佐太宗二十载稳任首宰。
房玄龄智能高超、功勋卓越、地位显赫。
但他善用伟才、敏行慎吉、自甘卑下、常行让贤。
“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是对他特有的名臣气度、良相风格的赞言。
作为一名雅士,他颇具可佩可学的典范;作为一代勋臣,他堪称可歌可颂的……[详细]2、杜如晦 [唐] 唐朝十八大学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朝宰相(585~630)•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中国唐初名相。
字克明。
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从祖杲为北周、隋显官。
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
隋炀帝大业年间作为候补-,只补个滏阳尉的小官,不久就弃官回家。
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
不久,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恐怕秦王府内英才云集,日后于已不利,就以朝廷名义把许多李世民的手下文武从秦王府中调去外地任职。
房玄龄当时对李世民讲:“府僚去者虽多……[详细]3、长孙无忌 [唐]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朝宰相(594~659)•中国唐代宰相。
字辅机。
河南洛阳人。
其祖出自鲜卑拓跋部贵族。
父长孙晟,隋时名将;妹为太宗皇后。
无忌善于谋划,从小就和李世民亲善,太原起兵后,常从世民征伐,参与机密。
唐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他是策划和组织者之一。
贞观年间,历任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封赵国公,与房玄龄等同为宰相。
贞观十七年(643)太宗废太子李承乾,无忌以母舅和元勋的地位决策立晋王李治。
二十三年,太宗病危,他和……[详细]4、尉迟恭 [唐] 唐朝名将(585~658)•尉迟恭(公元585年—— 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人。
青年时以勇武闻名乡里,参加了刘武周起义军,并和宋金刚率军南下,陷唐晋阳、浍州,大败李渊军队,俘虏了永安王李孝基及独孤怀恩、唐俭、于均、齐世良等5名唐将。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1 基本简介唐代长安城皇宫内三清殿旁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名为凌烟阁。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烟阁来陈列由阎立本所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并时常前往怀旧。
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皇帝,很善于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恩威并施,双管齐下,把一个个能人异士治理得服服贴贴,却又使名将功臣多半得以善终。
凌烟阁二十四元勋像就是例子。
当时李世民年迈体衰,开始怀念往事,追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战斗岁月。
将他那些老部下的形象绘入凌烟阁,其中的真情多少有一些,而附带的用意却也很明显。
2 作用意义太宗一朝,君臣共同努力,结果出现贞观盛世,正如太宗所言,“于兹十有馀年,斯盖股肱罄帷幄之谋,爪牙竭熊罴之力,协德同心,以致于此。
”。
要做到这一点,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的用人政策是不可缺少,而太宗为了表彰这些功臣,就命阎立本绘画《二十四功臣图》於凌烟阁。
图画功臣於凌烟阁并非始於唐代。
庾信《周国柱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中有“天子画凌烟之阁,言念归臣”的句子,可知北周政权也这么干过。
崇重功臣、能臣的精神,廷续了一个多世纪之久。
而唐朝的凌烟阁建在长安城内(太极宫)三清殿的旁边。
阁中又隔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均功高宰辅的大臣;中间一层所画,均为功高王侯的大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这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均面北而立,以示为臣之礼。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曾在朝上指陈大臣的长短:“长孙无忌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古人不过;而总兵攻战非其所长。
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所乏者骨鲠规谏。
唐俭言辞辩捷,善和解人;事朕三十年,遂无言及於献替。
杨师道性行纯和,自无愆违;而情实怯懦,媛急不可得力。
岑文本性质敦厚,文章华赡;而恃论恒据经远,自当不负於物。
刘洎性最坚贞,有利益;然其意尚然诺,私於朋友。
马周见事敏速,性甚贞正,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多能称意,譬如飞鸟依人,人自怜之。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最后结局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最后结局凌烟阁24功臣的最后结局读史三悟发布时间:04-0317:25历史达人,优质创作者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最后结局,有的善终,有的处死,未免不令人唏嘘,第1位:长孙无忌,李世民的舅子哥,唐高宗李治的亲舅舅;公元659年,受许敬宗诬陷,以谋反罪名,被唐高宗削去官职和封邑,并流放黔州;同时,长孙无忌的儿子们也被革去官职,流放岭南。
同年,长孙无忌受许敬宗胁迫,自缢身亡,享年65岁,同时,他还被抄没家产,近支亲属皆被流放岭南为奴。
好在,公元674年,唐高宗又恢复了长孙无忌的官爵,让他的孙子长孙元翼承袭了“赵国公”爵位,并让长孙无忌陪葬昭陵(唐太宗之陵)。
第2位:李孝恭,是李世民未出三服的兄弟,晚年以歌舞美人为趣,但从未有过居功自傲之意,深受李渊和李世民的信任。
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享年50岁,李世民闻讯,非常伤心,亲自举哀痛哭,允诺他陪葬献陵,配享高祖庙庭。
可惜,没有赶上李世民封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第3位:杜如晦,贞观四年,染病辞官,但是,李世民仍然按照原职发放俸禄,并安排名医救治,可惜,无力回天,最终病死,享年45岁;李世民为此大哭不止,三天不理朝政。
后来,李世民交给房玄龄一条黄金带,让他送到了杜如晦的灵房。
死后13年,与长孙无忌、李孝恭等人一同被李世民封赏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第4位:魏征,贞观十七年,病死,享年63岁,李世民也挺够意思,特意废朝5天,以表纪念,并亲率文武百官出城送灵。
也没有活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受封的那一天。
同年二月,与长孙无忌、李孝恭等人一同被李世民封赏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第5位:房玄龄,贞观十七,受李世民封赏,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五位,可惜,5年后,因病卧床不起,李世民亲自安排太医为其诊治,但是,病故膏盲,已无疗效。
临终之时,房玄龄请求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停止讨伐高丽。
李世民听后,甚为感动,对房玄龄的儿媳妇高阳公主说:“房玄龄临死还在为国事操心,非常难得”。
历史趣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人物生平 参与兵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人物生平参与兵变导语:早年经历长孙无忌少年丧父,与母亲、妹妹被异母兄长孙安业赶出家门,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
他生性聪慧,勤奋好学,博通文史,而且颇有计早年经历长孙无忌少年丧父,与母亲、妹妹被异母兄长孙安业赶出家门,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
他生性聪慧,勤奋好学,博通文史,而且颇有计谋,与唐国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关系甚好。
高士廉见李世民才华出众,便将甥女嫁给他,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成为郎舅。
隋朝末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攻入关中,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长孙无忌在高祖渡河时便到长春宫谒见,被任命为渭北道行军典签,辅佐秦王李世民。
此后,长孙无忌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累迁至比部郎中,封上党县公,成为李世民的天策府重要成员。
参与兵变唐朝统一过程中,李世民功勋卓著,威胁到李建成的太子地位,引起李建成不安。
李建成勾结齐王李元吉,数次加害李世民,李世民的幕僚都非常忧惧。
房玄龄对长孙无忌道:“如今两方已经结怨,一旦祸患暗发,不只是秦王府难以收拾,便是国家存亡都成问题。
不如劝说秦王行周公之举,安定家国。
”长孙无忌道:“我早就有这想法了,只是一直不敢说,你的话正和我的心意。
”于是,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晦一同劝说李世民先发制人,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
武德九年(626年),李建成向李渊进谗,将房玄龄、杜如晦逐出秦王府,李世民的心腹幕僚只剩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坚决支持房玄龄政变的动议,与舅父高士廉和秦王府部将侯君集、尉迟敬德等人日夜劝说李世民,让他诛杀太子与齐王。
李世民仍犹豫不决。
这时,李建成以生活常识分享。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赵公长孙无忌
第一名贵戚豪族英冠人杰——赵国公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约597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先
长孙无忌
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非常好学,“该博文史”。隋朝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无忌进见,渊爱其才略,授任渭北行军典签。自此辅佐李世民,建立了唐朝政权,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武德九年(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是李世民夺得皇位最坚定、也是最重要的支持者,故而为“凌烟阁功臣第一”。历任尚书仆射、司空。为人谨慎,改任司徒。贞观十一年(637年)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贞观十七年,图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长孙无忌居第一。唐高宗即位,册封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二年(651年)奉命与律学士对唐律逐条解释,撰成《律疏》(宋以后称《唐律疏议》)30卷。在李世民晚期,原本储君乃长子李承乾,后李承乾因荒淫无道,被削去储君之位,当时,李世民举棋不定,较喜爱另一子魏王李泰,但长孙无忌推荐九子晋王李治(即后来唐高宗),协助他成为储君。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由于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以及武后趁高宗体弱擅权,与武氏结怨。后遭武氏宠臣许敬宗以谋反罪名诬陷,全宗族或杀或流放,长孙无忌本人削爵、遭流放至黔州(今贵州),不久被迫自缢身亡,有诗三首存世。
作用及意义
太宗一朝,君臣共同努力,结果出现贞观盛世,正如太宗所言,「于兹十有馀年,斯盖股肱罄帷幄之谋,爪牙竭熊罴之力,协德同心,以致于此。」。要做到这一点,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的用人政策是不可缺少,而太宗为了表彰这些功臣,就命阎立本绘画《二十四功臣图》於凌烟阁。
图画功臣於凌烟阁并非始於唐代。庾信〈周国柱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中有「天子画凌烟之阁,言念归臣」的句子,可知北周政权也这麼干过。崇重功臣、能臣的精神,廷续了一个多世纪之久。而唐朝的凌烟阁建在长安城内(太极宫)三清殿的旁边。阁中又隔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均功高宰辅的大臣;中间一层所画,均为功高王侯的大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这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均面北而立,以示为臣之礼。
唐朝凌烟阁里二十四功臣和十八学士
唐朝凌烟阁里二十四功臣和十八学士唐朝为我们呈现了很多盛唐盛世。
其中很有名的就是唐朝的凌烟阁,里面绘制了李世民的二十四功臣,那么分别都有谁呢?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如果评“史上最知恩图报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应该被投一票。
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指的是他给二十四位功臣挂“标准像”。
此事发生于贞观十七年,奉命画“标准像”的是大画家阎立本,被画像的是二十四位和李世民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
这二十四位功臣是: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徵、司空、梁国公房玄龄、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特进、卫国公李靖、特进、宋国公萧瑀、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辅国大将军、燮国公刘弘基、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左骁卫大将军、邺襄公张公谨、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光禄大夫、户部尚书、吕国公唐俭、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李勣徐州都督、胡国公秦琼。
这些画像都为真人大小,画好后陈列于凌烟阁,“面北而立,以示尊皇”,李世民则时常去看看,以示对这些功臣的怀念。
当然了,李世民此举不单单是为了怀旧,更是为了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对那些功臣进行表彰,说白了它就是个“光荣榜”。
能够有幸登上这个榜单的,自然也会感到无上光荣——啥叫光宗耀祖?这就是!凌烟阁位于长安城皇宫内三清殿旁,与其他高大巍峨的建筑相比,它虽然是一座不起眼的小楼,却是李世民专门为了表彰、纪念功臣而修建的。
凌烟阁一共三层——不是上下三层,是内中外三层,陈列在最内一层的,均为功高宰辅大臣,中间的次之,是一些功高的王侯,最外一层则是其他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人,当时任什么官职,有什么功绩?
凌烟阁二十四人,当时任什么官职,有什么功绩?谢谢邀请,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李世民“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称为《二十四功臣图》。
那么,凌烟阁二十四人,当时任什么官职,有什么功绩?我们一一来解说:第一.赵公长孙无忌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
官职: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主要功绩:武德九年(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
辅佐唐太李世民,建立了唐朝,为开国功臣。
贞观十一年(637年)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
永徽二年(651年)奉命与律学士对唐律逐条解释,撰成《律疏》30卷。
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失宠,后来被诬陷谋反,自杀。
第二.赵郡王李孝恭李孝恭(591年-640年),官职:藩王、将领。
主要功绩:攻略巴蜀,俘获朱粲灭萧梁,破辅公祐,平定江南等。
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
第三.莱公杜如晦杜如晦(公元585年-公元630年),字克明,陕西西安长安人。
官职:尚书仆射。
主要功绩:策划玄武门事变,辅佐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四年病故,年仅四十六岁。
第四.郑公魏征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晋州市。
官职:宰相。
主要功绩:作为唐太宗最主要的谏臣,直言进谏,辅佐李世民。
史书的编撰。
贞观十六年病故。
第五.梁公房玄龄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齐州临淄人。
官职:历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宰相。
主要功绩: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同修唐礼。
先后监修成《高祖实录》、《太宗实录》、《晋书》。
贞观二十三年病故。
第六.申公高士廉高俭(575年-647年),字士廉,今河北景县人。
官职:尚书右仆射、太子太傅。
主要功绩: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主持编撰《氏族志》,图像凌烟阁。
第七.鄂公尉迟敬德尉迟敬德(585年-658年1),字敬德,以字行,今山西省神池县人。
“玄武门之变”爆发的时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在干什么?
“玄武门之变”爆发的时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在干什么?“玄武门”与“凌烟阁”可以说是“千古帝范”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最具象征意义的两大建筑,包含了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功过是非。
那么当影响深远的“玄武门之变”爆发的时候,凌烟阁上的二十四位功臣又都在干什么呢?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长孙无忌玄武门之变前由于李建成已经将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调出秦王府,长孙无忌就成为李世民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也是除李世民外的“玄武门之变”第二核心策划人。
长孙无忌也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整个过程,事后被列为第一等功臣。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李孝恭李孝恭是战功仅次于李世民的李唐皇族,曾经平定了整个江南地区。
李孝恭为人谦逊低调,在唐高祖时期的夺嫡之争中不倾向于任何一方,也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但在客观上帮助了在军功上具有极大优势的李世民。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杜如晦“玄武门之变”前杜如晦已经被李建成调出了秦王府,后来是化装成道士偷偷返回秦王府策划政变。
作为谋士文臣的杜如晦没有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行动,而是留守秦王府。
不过“玄武门之变”整个计划是杜如晦参与制定的,事后被列为第一等功臣。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魏征魏征在“夺嫡之争”中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谋士,曾建议李建成直接处置李世民,但被李建成拒绝。
“玄武门之变”发生前,卧病在床的魏征还提醒李建成要注意李世民集团可能采取的暴力行动,但可惜的是李建成还是没有接受。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房玄龄“玄武门之变”前房玄龄也被李建成调出了秦王府,和杜如晦一起化装成道士偷偷返回秦王府策划政变。
同样作为谋士文臣的房玄龄也是留守秦王府,没有直接参与行动。
不过“玄武门之变”整个计划是据说房玄龄主导制定的,事后被列为第一等功臣。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高士廉高士廉是长孙皇后的舅舅,因此也是“玄武门之变”前可以进入秦王府的核心谋士之一,参与了整个计划的制定。
“玄武门之变”发生时,高士廉为弥补秦王府兵力上的不足,发动武装长安大牢中的囚徒赶往玄武门增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公尉迟敬德第七。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众将信任,几乎被处死,但李世民坚持起用他。唐郑决战时有单骑救主之功,得以稳固地位,此后以勇将身份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角色,亲手杀死齐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拥立之功第一。突厥倾国进犯时以骑兵迎击取胜,为李世民求和打下基础。天下安定后无用武之地,晚年闭门不出,最终得享天年��?
《秦王破阵乐》在当时的名气很大,甚至传到外国。玄奘大师到达印度后,印度国王尸罗逸多召见他时就曾问起有关此曲的事项。武则天时期日本遣唐使节粟田正人将其带回日本��?
唐代皇帝。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李渊先后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负责镇压今山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和防备突厥,李世民随父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力量日益壮大。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将亡,乃于大业十三年��?17)在晋阳起兵,接着南攻霍邑(今山西霍县),西渡黄河,攻取长安(今陕西西安)。太原起兵之初,李渊以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左三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都督,统右三军��?
【成语:“房谋杜断”的由来��?
申公高士廉第六。李世民长孙后、长孙无忌的亲舅舅,二人之父早死,实际由高士廉抚养。高对李世民极为器重,以至主动将长孙后许配给李世民。因得罪杨广,被发配岭南,随后中原大乱,被隔绝在外,直到李靖灭萧铣南巡时才得以回归。其人善行政、文学,为李世民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秦王破阵乐:秦王指的是唐朝李世民(秦王是他的封号)。此曲是唐时著名的歌舞大曲,最初乃唐初的军歌,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打败了叛军刘武周,巩固了刚建立的唐政权。于是,他的将士们遂以旧曲填入新词,为李世民唱赞歌:“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郧公殷开山第十三。李渊旧部,太原起兵时投奔李渊,参与进攻长安。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与刘文静一同被追究责任,贬为庶民。后随李世民灭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在进攻刘黑达时,得病身亡,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个��?
邳公长孙顺德第十五。李世民长孙后之叔,外戚。隋炀帝出兵高丽时,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与李氏父子友善。太原起兵时,与刘弘基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屈突通。此后功劳不显。玄武门之变充当打手角色。贞观年间因多次贪污被弹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贬官而已,病故��?
蒋公屈突通第十二。原为隋朝大将,历仕杨坚、杨广,战功赫赫。杨广南巡江都,委以镇守都城长安的重任。李渊起兵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自杀未遂,最终投降李渊,被封为兵部尚书。后参与唐朝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尤其灭王世充被评为战功第一。后被委派镇守洛阳,于贞观元年病故��?
唐太宗李世民
��?98��?49��?
【主题延伸】《秦王破阵乐》是唐时著名歌舞大曲,原是唐初军歌,主要是歌颂唐太宗的英勇战绩。唐太宗亲自为此曲设计秦王破阵乐舞,此曲亦流传国外��?
夔公刘弘基第十一。游侠,隋炀帝征高丽时,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太原起兵时,与长孙顺德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途中于霍邑之战阵斩隋主将宋老生,攻克长安后被评为战功第一。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力尽被擒,李世民灭薛氏后获救。又在刘武周进攻太原时战败被俘,侥幸自己逃回,随后配合李世民在介休歼灭宋金刚。因唐朝与突厥关系恶化,常年驻守北边抵御突厥。贞观年间曾随李世民征高丽。唐高宗时病故��?
郑公魏征第四。原为李密谋士,后随李密降唐,为唐朝招降李世绩。窦建德进攻河北时被俘,窦灭亡后重回唐朝,隶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门之变后,归顺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著称。终生深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说贞观之前辅佐之功以房玄龄第一,贞观之后以魏征第一。贞观十六年病故��?
唐太宗即位后,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终于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时时记忆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往事��?
唐太宗即位后,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终于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治世”。贞观四年(630),唐太宗遣李靖平定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解除了北边的威胁;九年,平定吐谷浑,俘其王慕容伏允;十四年,又派侯君集平定高昌氏,于其地置西州,并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置安西都护府。唐太宗对东突厥降众及依附于突厥的各族执行比较开明的政策,受到他们的拥戴,因而被尊为“天可汗”。十五年以江夏王李道宗送文成公主和亲于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发展了汉、藏两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的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了灾难,最后无功而还。唐太宗最初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后来又爱重第四子魏王李泰,李承乾由此产生了夺嗣之惧,企图发动政变刺杀李泰,没有成功,被废为庶人。唐太宗为防止身后发生兄弟仇杀的悲剧,贬魏王李泰,改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即以后的唐高宗��?
莱公杜如晦第三。李世民主要幕僚。李渊攻克长安时投靠李世民,得房玄龄推荐而受李世民重用,为十八学士之首。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贞观年间与房玄龄共掌朝政,但于贞观四年病故,年仅四十六岁。其死深为李世民痛惜,死后极尽哀荣��?
攻克长安后,李渊立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恭帝。恭帝进封李渊为唐王,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义宁二年(618)李世民徙封赵国公。三月,隋炀帝被杀。五月,李渊即位,国号唐,建元武德,是为唐高祖。李渊以李世民为尚书令。不久,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在唐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李世民军功甚多。他首先打败了据有金城(今甘肃兰州)一带的薛举,迫使举子薛仁杲降唐;接着又打退了倚仗突厥势力南攻河东的刘武周、宋金刚;武德四年(621)又打败窦建德,消灭夏政权;同时迫使盘踞洛阳的王世充出降,郑随之灭亡,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李世民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功业超过李建成和李元吉,但身为次子,不能继承皇位;太子李建成亦知李世民终不肯为人下,于是以李世民为一方,以李建成、李元吉为另一方,展开了争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逼唐高祖李渊退位,自己称帝,是为唐太宗。次年(627)改元贞观��?
褒公段志玄第十。李渊在太原时的旧部,首义功臣。参加李唐历次重要战役,以勇武著名。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拒绝建成、元吉的拉拢,忠于李世民,并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其人治军严谨,李世民评价为“周亚夫无以加焉”。贞观十六年病故��?
赵郡王李孝恭第二。其父为李渊堂弟,李渊起兵后,他负责经略巴蜀。得李靖之助,灭萧铣、辅公佑,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战功几可与李世民分庭抗礼。李世民登基后,退出权力中心,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
太宗晚年著《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其中总结了他一生的政治经验,也对自己的功过进行了评述。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危,令长孙无忌、褚遂良在其身后辅佐李治。去世后,葬于昭陵��?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名录
【凌烟阁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时常前往怀旧。李世民是很会当皇帝的,尤其在君臣关系上十分老到,凌烟阁一事就是例子。不过也不能说那只是个政治手段,当时李世民也已是个老人,老人总爱怀念往事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啊,相信他把他那些老部下绘入凌烟阁,其中的真情也不会少。这二十四人的姓名与事迹如下。��?
谯公柴绍第十四。李渊之婿,娶平阳公主。李渊起兵时身在长安,侥幸逃脱追捕前往太原。参与攻克长安、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重要战役。贞观年间作为主将消灭最后一位反王梁师都。贞观十二年病故��?
赵公长孙无忌第一。李世民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友善,李渊太原起兵后投靠李世民。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尤其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谋作用。终身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李世民去世后,受遗命辅佐唐高宗。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失宠,后来被诬陷谋反,自杀��?
梁公房玄龄第五。李世民主要幕僚,善于谋略。李渊起兵后派李世民进攻渭北,受温彦博推荐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心腹,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李世民登基后论功行赏,被比为汉之萧何。贞观年间负责行政,为相近二十年,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出征高丽时被委以留守重任。贞观二十三年病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卫公李靖第八。是“使功不如使过”的典型,曾试图揭发李渊谋反,因此几乎被李渊处死,幸而为李世民所救。后来戴罪立功,协助李孝恭经营巴蜀、灭萧铣、辅公佑,被李渊评价为“萧、辅之膏肓”。拒绝李世民的拉拢,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负责抵御突厥,成功地消灭突厥政权,战功无人可及。后来又挂帅出征,消灭吐谷浑势力。因军事能力过高遭人疑忌,屡次被诬告谋反,为免嫌疑,主动退休闭门不出,直到老死��?
李世民显然很喜欢这支军歌,公��?33年,李世民亲自设计《秦王破阵乐舞图》,据图可知:舞队的左面呈圆形,右面呈方形;前面模仿战车,后面摆着队伍,队形展开像簸箕伸出两翼、作成打仗的态势。太宗叫吕才按图教授给一百二十八位乐工,经常穿甲持戟练习。此曲即为这场乐舞的主题曲��?
宋公萧禹第九。隋炀帝萧后之弟,以外戚为隋炀帝重臣。因反对出征高丽,被贬为河池郡守,到任后受薛举进攻,奋力抵御。李渊起兵后,归附唐朝,善行政,终生为李渊重用。李世民即位后,因与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从不“改过自新”。后来李世民评价其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