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简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奖项
获得一九二一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没有亲自领奖
爱因斯坦在一九二一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令 他得到这最高荣誉的并不是著名的相对论,而是另一套名 为光电效应的理论。相对论不被肯定,是因为当时相对论 对全球的科学家来说实在太陌生,而且这套革命性理论受 到多方面的批评和质疑。亦因为相对论大受质疑,所以爱 因斯坦并没有亲自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经过几十年的实 验验证,全球科学家才发现相对论的可信性。直到现在为 止,相对论仍然是屹立不倒。
来写道:“现代教育事业没有扼杀了研究的好奇心
,真是一项奇迹。因为这脆弱的小树苗需要鼓励和自由 。否则它将枯萎。主张规范和责任感能引发观察和研究 乐趣的想法,真是大错特错。” “一只再健康的驯兽如果不断地用鞭子威胁他,逼他在 不饿时进食,他也会丧失胃口。”
但是,他却没有因不上学,而 减少学习知识的机会。他喜欢 阅读课外书籍,其中包括物理、 化学、几何、数学,以致哲学。 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已经开始 钻研大学要读的书籍。他经常 和叔叔研究有关数学的理论。 在当时,他的家人对爱因斯坦 的智能和消化力,感到吃惊。
指南针独发好奇心
无疑,与所有科学家都一样,爱因斯坦拥有惊人的 智能和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他五岁时一次生病,父 亲送给他一个指南针,他发觉指针无论如何只会向 着同一个方向,令他开始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十二 岁时,他从几何书籍中迷上了数学,几个数字令这 个小朋友开窍。爱因斯坦后来在自传中说,一个直 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平方相加等于斜边平方(勾 股定理)。这个平方不是显而易见的事,但却能证 明。“人的思维能证明不是显而见的事,这是多么 奇妙!一次证明能代替一千次、一万次量度。”几 何学给爱因斯坦思维奇妙性,对他以后发展影响极 为深远。
解放。”
职业生涯
早年被开除学籍
爱因斯坦的学术生涯可说是一波三折。少年的爱因斯坦 比较孤独,不喜欢说话,小学时成绩很差,很讨厌上学 ,常装病缺课,上课时则神游四海,思考自己喜欢的问 题。他甚至与老师争执,还被老师教训说:“你(爱因斯坦)
的出席破坏了全班对我的尊敬”。最后因此而被开除学籍。
爱因斯坦之所以不喜欢上学,是因为他无法接受德国当 时那种混合了威权主义和百科全书式的填鸭教育。他后
厌恶军事纪律 逃服兵役
爱因斯坦原本即已厌恶军事纪律,再加上某些老师对他 的独立行径,表现出敌意,他终在1895年初决定离开德
国,前往意大利。这次逃离当然隐含着另一原因-逃服
兵役。 在中学教育结束前离开,及时取得瑞士国籍,就可以让他
不必被背上逃兵的罪名。“如果有人听到音乐,会兴致
盎然地列队前进,这点就足以使我轻视他,上天错植了 大脑给他,他只要有脊髓就绰绰有余了。”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签名
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
• 1、童年生活
• 2、青年生活 • 3、职业生涯 • 4、历史贡献
童年生活
少时孤Biblioteka Baidu,行为迟钝
爱因斯坦生于1879年3月14日,他的母亲就觉 得这位儿子有点不正常。他的头很大,形状 也奇怪。他说话所用的时间比起别的孩子要 长得多。当时,他父母觉得自己儿子可能是 智力迟钝。爱因斯坦比较孤独,不喜欢说话。 学校的运动,他不喜欢参与。他很讨厌上学, 经常装病缺席。在上课时,经常神游四方, 思考一切他喜欢的问题。后来,更因为上课 与老师争执,被开除学籍。
毕业后求职不顺
1895年秋,爱因斯坦以不到报名年限的资格, 申请到许可证参加瑞士的苏黎士综合技术学 院的考试,但并未考上。 第二个学年,他进入当地的一所补习学校就 读。来年成功考进该所学院,并攻读数学和 物理。 毕业后,爱因斯坦的求职生涯并不顺利。两 年来,他到处打零工,其中他最不喜欢的是 当家庭教师。直到1902年6月,他才经由一 位同学父亲的推荐,在伯尔尼专利局找到一 份鉴定员的工作。
屡受挫折 以思想做避难所
但不要忘记,就是在这期间内,爱因斯坦酝酿完成了他的惊人成就。 他67岁时,应一位美国编辑要求所写的自传中曾描述,早熟的性格使 他从很年轻时就看穿期望和憧憬的虚浮,它们把大多数人卷进需求无 度的生活漩涡里。他似乎在童年就感受到世界的残酷与伪善,曾一度 在宗教和充满敬畏的虔试心境中找寻避难所,但阅读过一些通俗的科 学作品后,他便不再相信《圣经》内的故事是真实的,所以很快就放 弃了宗教。后来他如此评论这段宗教信仰时期:“年轻时迷失那段的 宗教信仰,是我第一次尝试,为的是从那个受原始欲望、希望和感情 宰制的个人宇宙中解放出来。” 终其一生,爱因斯坦似乎一直不断地在抗拒这个世界残酷和生命的狭 隘--受到原始的情感所统治的生命。然而在生命之外,有一个与人 类无关的广大世界,寻找这谜样世界的答案,成了他逃避现实生活的 最佳壁垒。他在自传中写着:“沉思这个世界的问题,才能指望获得